制度分析的方法论评价.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790770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5.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度分析的方法论评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制度分析的方法论评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制度分析的方法论评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制度分析的方法论评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制度分析的方法论评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制度分析的方法论评价.docx

《制度分析的方法论评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度分析的方法论评价.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制度分析的方法论评价.docx

制度分析的方法论评价

制度分析的方法论评价

——兼论马克思主义制度分析的方法论特征

郭小聪

(中山大学政务学院,行政管理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275)

作者简介:

郭小聪(1957-),男,广东潮州市人,行政管理学博士,中山大学政务学院教授,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政府制度演变理论、政府经济学、制度分析方法研究。

摘要:

制度分析的首创者在不同学科的方法论特点是不同的,亚里士多德、凡勃伦和康芒斯,都是从方法论整体主义出发的,韦伯则从方法论个体主义出发。

但近代以来,方法论个体主义在西方制度分析中占了主导地位,原因主要是方法论个体主义符合西方社会的科学研究传统和人文主义思潮,反映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度的内在要求,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为西方社会科学界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方法论个体主义与价值观个人主义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但西方学界的方法论个体主义又确实容易走向价值观个人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制度分析方法,与西方制度主义是可以兼容的,体现了个体与整体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制度分析方法与西方制度主义不同的地方,是坚持了价值观集体主义。

关键词:

制度分析、方法论、价值观、个体主义、集体主义

由于学科和学派的多样性,要对制度分析的方法论做出评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那种把制度分析的方法论一概而论地归结为方法论个体主义,并把方法论个体主义看成铁板一块而忽略其多样性,然后把方法论个人主义等同于价值观个人主义而一棍子打死的做法,是本文所要反对的。

因为那样简单地对待制度分析方法,既不利于社会科学的发展,也不符合制度分析方法的历史事实。

一、制度分析首创者的逻辑起点与分析单位:

个体还是集体?

制度分析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其真正的意义和作用到底是什么?

对此,我们有必要从政治学、经济学和社会学来追溯这种方法的来源,以及首创者使用这种方法的目的和逻辑起点。

(一)政治学:

亚里士多德

政治学的制度分析方法,开始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在亚里士多德之前,柏拉图研究人类的政治现象有两个特点,一是伦理学和政治学不分离,二是从理念出发来进行演绎。

亚里士多德打破柏拉图的研究特点,主张把伦理学和政治学分开,认为伦理学是研究个体的善行,政治学是研究集体的善行,并在收集大量实际材料的基础上,研究人类的政治行为、政治现象和政治制度。

他研究城邦制度的根本性目的,是要探求什么政治制度最适合于、最有利于人类社会集体善行的发挥和推行。

因为在他看来,“一切社会团体的建立,其目的总是为了完成某些善业——所有人类的每一种作为,在他们自己看来,其本意总是在求取某一善果。

既然一切社会团体都以善业为目的,那么我们也可以说社会团体中最高而包含最广的一种,它所求的善业也一定是最高而最广的:

这种至高而广涵的社会团体就是所谓‘城邦’,即政治社团(城市社团)。

”[1](第3页)他还说:

“政治学术本来是一切学术中最重要的学术,其终极(目的)正是为大家所最重视的善德,也就是人间的至善。

政治学上的善就是‘正义’,正义以公共利益为依归。

”[1](第148页)可见,亚里士多德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现象进行制度分析的出发点,是探索人类社会集体的善行,即以公共利益为依归的正义。

就方法论而言,亚里士多德并不是从个体行为的差异性出发,而是从个体行为的共同性入手,把个体的合群性作为既定假设前提,直接探讨人类的合群性行为——城邦生活。

虽然,在历史事实上,城邦这种政治组织形式的出现要比个人以及家庭组织晚得多,但在本性上则先于个人以及家庭,是先有个人“趋向于城邦生活”[1](第7页)的本性,后才有城邦。

因为“人类生来就有合群的性情,所以能不期而共趋于这样高级(政治)的组合”[1](第9页)。

所谓高级的政治组合,就是相互依赖的个人与社会团体结合在一起的共同体社会,即城邦。

人之所以自然倾向于过城邦生活,是因为任何个人都不能自足,只有通过城邦生活,个人才能获得完全的自给自足。

“凡隔离而自外于城邦的人……他如果不是一只野兽,那就是一位神祗。

”[1](第9页)而这里的自给自足,除了经济生活外,更重要的是道德生活。

基于这种假设,亚里士多德致力于集体(城邦)行为及其制度研究,目的是要探索哪一种城邦制度、哪一种政府体制更符合人类的合群本性,更能实现集体的善业,更有利于达到“优良生活”。

在他看来,优良生活是“一个城邦的作用及其终极目的”[1](第140页)。

从亚里士多德的思路来看,他进行政治制度分析的逻辑起点是集体(城邦)而不是个体。

为什么必须以集体(城邦)作为制度分析的逻辑起点呢?

在亚里士多德那里,理由有两个:

一是全体不仅先于部分,而且决定部分的意义,以身体为例,如全身毁伤,则手足也就不成其为手足;二是个人只有到了城邦才获得完全的意义,就如同树苗必须长成大树才获得十足的意义一样,个人在个体、在家庭、在村落的生活是不完全的,只有城邦才是个人获得完全生活的本性的彻底体现。

所以,黑格尔在评价亚里士多德这一思想时,认为他得出了与近代正好相反的原理,“近代的原理以个人为出发点,使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投票权,从而才产生了国家”。

[2](第336页)也就是说,作为政治制度分析的首创者,亚里士多德的以集体(城邦)作为逻辑起点和分析单位的传统,在近代的西方政治思想界并没有得到发扬光大。

相反,自从霍布斯、洛克之后,以个体作为政治制度分析的起点和分析单位的方法,一直都很盛行,直至今天仍然如此。

(二)经济学:

凡勃伦和康芒斯

早期比较系统地运用制度分析方法来研究经济学问题的代表性著作,无疑是凡勃伦的《有闲阶级论》和康芒斯的《制度经济学》。

我们将分别考察这两部著作的研究目的、逻辑起点和分析单位。

关于《有闲阶级论》的研究目的,凡勃伦在该书的原序中开宗明义说:

“本书的主旨在于讨论作为现代生活中一个经济因素的有闲阶级的地位和价值,但是要把讨论严格地限制在这样标明的范围以内是办不到的。

因此关于制度的起源和演进以及一般不列入经济学范围以内的一些社会生活特征,这里也不得不给以相当的注意。

”[3](第3页)也就是说,要达到研究有闲阶级的地位和价值的目的,就不能不分析有关制度的起源和演进。

凡勃伦认为,经济学说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人类经济生活借以实现的制度。

他在《有闲阶级论》中主要研究了两种制度,一是财产所有权(金钱关系)制度,一是物质生活的工具供给制度。

但侧重在研究财产所有权(金钱关系)制度的基础上,探讨“有闲阶级”的形成过程及其地位和作用。

《有闲阶级论》由于引入了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并重点揭示了有闲阶级的思想习惯和心理特点,常常引起人们对它的研究方法的误解,即认为《有闲阶级论》的逻辑起点是个人及其个人的本能,并因此而得出凡勃伦对制度作了唯心主义的解释的结论[3](译者评论)。

这种不考虑作者的研究角度而简单下结论的做法,既违背作者的本意,也无益于促进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

被认为是对制度作了唯心主义的解释的原文是:

“制度实质上就是个人或社会对有关的某些关系或某些作用的一般思想习惯;而生活方式所由构成的是,在某一时期或社会发展的某一阶段通行的制度的综合,因此从心理学的方面来说,可以概括地把它说成是一种流行的精神态度或一种流行的生活理论。

”[3](第139页)很明显,凡勃伦把制度看成是“一般思想习惯”,“一种流行的精神态度或一种流行的生活理论”,是“从心理学的方面来说”的。

而从制度的演变来说,他的见解则是不同的。

就在紧接这段话的前面,他写道:

“制度必须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为就其性质而言它就是对这类环境引起的刺激发生反应时的一种习惯方式。

而这些制度的发展也就是社会的发展。

”在前一页(中译本),他还说:

“促进人类生活与社会结构发展的那些力量,无疑是可以最后归纳为人类本身和物质环境两个方面的;但就这里的研究目的来说,最好把这些力量大体上说成是这样一种环境,这种环境部分是人的,部分是非人的”。

在第20页(中译本)也写道:

“在文化演进的过程中,有闲阶级的涌现与所有制的开始是同时发生的。

这是势所必然的,因为这两种制度是同一套经济力量的产物。

”虽然,我们不能因此而认为凡勃伦是唯物主义者,但是,可以肯定地说,把凡勃伦对制度的见解归结为唯心主义是不符合他的本意的。

另外,凡勃伦制度分析的逻辑起点和分析单位也不是个人,而是“有闲阶级”。

他自始至终把“有闲阶级”作为一个整体与劳动阶级进行比较分析,即使是在社会还没有出现“有闲阶级”制度的“未开化时代”,他也是从“男性”群体与“女性”群体的区别来分析问题的。

他说:

“有闲阶级与劳动阶级间的区别所由产生的初期分化,是未开化时代较低阶段发生的男女之间的分工。

同样,所有权的最初形态是团体中壮健男子对女子的所有权——说得再通俗些,就是女子为男子所占有”。

[3](第20页)显然,就方法论而言,凡勃伦制度分析的逻辑起点和分析单位是集体。

康芒斯在《制度经济学》中这样评价凡勃伦和其他经济学家:

“他们暗暗地或公开地放弃了他们早期的个人主义理论,完全转变到利益冲突中集体对个人的控制,制度经济学就是建立在这种集体控制的基础上。

”[4](下册,第341页)

至于康芒斯自己,他研究集体行动的目的,以及主张以集体作为制度分析的逻辑起点的观点,在他的《制度经济学》中十分突出。

他在第一章就说:

“现在的问题不是创造一种不同的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以前的各派学说脱离关系,而是怎样肯定各种方式的集体行动在经济理论中应得的地位。

”[4](上册,第12页)在他看来,所谓制度,实质上就是集体行动对个体行动的控制。

所以,制度经济学的宗旨,就是研究“集体行动在一个有稀少性和私有财产以及因此而发生冲突的世界里解决冲突和维持秩序的适当地位。

”[4](上册,第13页)

要实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宗旨,就必须从人类社会的利益冲突入手,必须以集体行动作为分析问题的逻辑起点,必须以人与人的利益关系作为研究的基本分析单位。

因此,康芒斯在肯定古典经济学的稀少性假设的同时,主张经济学研究的根本单位应该转为“交易”(个人之间的交易),而不能停留在商品和个人,认为“正是这种从商品、个人和交换转移到交易关系和集体行动的业务规则,标志着经济思想从古典学派和快乐主义学派转变到制度学派。

”[4](上册,第92页)他认为应该充分肯定个人的重要性,但经济学研究不能像洛克、边沁、亚当·斯密等人那样,从自然状态的个人,从孤立的个人出发,而只能从人与人的交易行为和利益关系出发,因为参加活动的个人,已经“不是个人,而是一个现行机构的公民”,“不是自然状态中孤立的个人,而是各种交易的经常参加者”,“是一种制度里的公民,这种制度在他们以前已经存在,在他们以后还会存在”。

[4](上册,第92-93页)正是在人与人的交易中发生了种种关系,产生了种种冲突,而制度本身就是解决冲突的秩序。

制度经济学,就是建立在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的普遍原理上的学问,因为“从集体行动通过各种不同制裁控制个体行动这种普遍的原理,产生了权利、义务、无权利、无义务这些法律上的关系,以及种种经济上的关系——不仅是‘安全’、‘服从’、‘自由’和‘暴露’,而且有‘资产和负债’的关系。

”[4](上册,第90页)

可见,制度经济学原创者以集体及其行为作为制度分析的逻辑起点和分析单位的方法论主张是非常鲜明的。

(三)社会学:

韦伯

韦伯不仅是社会学制度分析的开创者,而且,自觉地探索社会学方法论的学者,严格说来,也是从韦伯时代才开始的[5](第35-44页)。

社会学的奠基人孔德和斯宾塞,虽然没有专门探讨社会学的方法论问题,但他们都主张用研究自然界的科学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

孔德起初将自己的学科称为“社会物理学”,斯宾塞也采用生物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

可以说,从方法论上看,在社会学的奠基时代,由于在认识上没有把自然与社会区别开来,因而也就没有人类社会的独特研究方法,基本上是自然科学的实证主义方法在社会学的延伸。

韦伯对人类社会现象进行了大量的制度分析,第一次使社会学有了自己独特的、区别于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

作为社会学界制度分析的开创者,韦伯是非常独特的。

他的制度分析方法论既不同于经济学、政治学界制度分析的早期学者,也不同于同时代的其他社会学家如迪尔凯姆(E.Durkheim)。

如上所述,不论是亚里士多德,还是凡勃伦和康芒斯,都主张以集体及其行为作为制度分析的逻辑起点和基本单位。

与韦伯同时代的迪尔凯姆,也大力提倡整体主义的(holistic)和实证的(positive)的分析方法。

相反,韦伯则坚持个体主义的(individualistic)和理解的(understanding)方法论主张。

韦伯为何坚持社会学研究的个体主义方法论主张?

在他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和《经济与社会》两本著作中,我们能找到答案。

实际上,韦伯并一味地反对集体主义方法论,相反,他认为对于某些认知目的来说,如认知法律的目的,把集体、国家等概念作为分析方法和工具是必要的。

[6](第47-48页)但对于社会学来说,只有从单个个体出发才是可行的方法。

为什么?

韦伯认为这是由社会学的学科性质决定的。

那么,社会学具备什么样的学科性质呢?

韦伯认为:

“社会学……应该称之为一门想解释性地理解社会行为、并且通过这种办法在社会行为的过程和影响上说明其原因的科学”。

[7](第40页)在他看来,“社会行为”是研究社会的着眼点,而“理解”则是认识社会的重要方法。

他把社会行动分为四类:

一是目标合理的行为(目的──工具合理性行为),即处于周围和他人环境中的客体行为的期待所决定的行为,这种期待被当作达到行动者本身所追求的和经过计算的目的的“条件”或“手段”;二是价值合理的行为,即出于审美的、宗教的、伦理的或其它行为方式的考虑,与成功的希望无关,纯粹是由对特定价值的意识信仰决定的行动;三是传统行为,即由习惯而进行的;四是激情行为,即由真实的激情和感性而引起的行动。

在这四类行为中,只有目标合理行为和价值合理行为才是社会学所要研究的出发点。

既然合理的行为是社会学研究的出发点和重点,那么,“理解”就是解释社会行为的前提和重要方法。

因为在韦伯那里,“行为”是指“能动的个人赋予了某种主观意义”的人类行为,[8](第10页)无论是目的取向的行为,还是价值取向的行为,都是一种“主观认为的意向”[7](第14页),所以,必须依靠“理解”来进行解释。

“在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学里,客观含义的意向(意向体系以及具体的意向制造物)和主观意图的意向泾渭分明。

”[7](第14页)而研究作为体现主观意图的社会行为,不能采用社会学的“有机”学派的方法,即“试图通过把个体在其中活动的‘整体’作为出发点来理解社会的相互作用”[6](第49),相反,必须采用个体主义的方法,因为惟有个体的行为才使社会行为获得了“意义”,有意义的社会行为总是作为一个或许多单独的个体的行为而存在的,对个体行为的动机的主观理解才是“社会学知识的特有性质”[6](第49)。

基于上述的社会学学科性质判断和方法论认识,韦伯在对社会行为和社会现象进行制度分析时,尽管运用了大量的集合的、集体的、整体的概念,如:

社会行为、社会关系、社会制度、社会团体、政治团体、政党、共同体(不同类型的共同体)、等级、阶级、氏族、国家、社区等等,但方法论上的个体主义则是一贯的。

在他看来,只有单个的个体才使“有意义”的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和社会团体成为可能,所有的集体、团体、集团、共同体、组织及其制度,不过是具有动机的单个个体的关系。

所以,个体始终是韦伯进行制度分析的逻辑起点和基本单位。

二、作为西方制度分析主导方法的个体主义:

原因与贡献

上述可见,制度分析在不同学科领域中,其初创者的方法论是不同的,既有整体主义,也有个体主义。

近代以来,西方学者对制度分析的方法论问题,也一直存在不同的见解。

但总体上看,方法论个体主义(methodologicalindividualism)是西方学界制度分析的主流。

不论什么学科领域,在方法论上占主导地位的观点是:

认为社会科学最恰当或最有效的认识,来源于对个体现象和过程的研究,个体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个体行为是集体行为的起点和原始动力,集体决策只不过是个体选择的结果,制度也是单个个体之间的关系形式,个体是制度组织的基本元素,个体的性质是制度设计和变迁的依据,所以,研究问题必须从个体入手,尽管制度分析的概念大部分是集合性概念,但其逻辑起点仍然是个体,个体是制度分析的基本单元和焦点。

诺思(DouglassC.North)的观点最具代表性,他认为“制度是人类所创造的,并由人类而改进,我们的理论必须从个人开始。

”[9](第6-7页)在西方新制度主义中,这种方法论个体主义思潮虽然没有古典时代那样强调得非常绝对,多数新制度主义者都适当地强调了制度的影响力和对个体的制约作用,但无论他们怎样对制度加以强调,都没有放弃方法论个体主义,就像詹姆斯·科尔曼(JamesS.Coleman)所说的:

“当社会理论以解释社会系统行为为重点时,实际研究的注意力却集中在解释个人行为上”[10](第1页)。

方法论个体主义为何成为西方制度分析的主流?

这与西方的社会科学研究传统以及近代以来西方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一,方法论个体主义是扬弃自然主义研究方法的必然结果。

西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大致经过了如下变化:

在古代,社会科学研究和自然科学研究是不分家的,哲学方法是指导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的统一方法。

在中世纪,神学占统治地位,从神学高度出发来解释和认识社会现象,构成了神学方法。

近代以来,自然科学的发展,使得从机械的自然科学中独立出来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最主要的方法。

16-17世纪在哲学思维方式上,形而上学和机械主义占主导地位,与这种哲学相一致的自然科学,把观察、实验、归纳、推理等方法作为一般的科学认识模式和逻辑方法。

与此相适应,自然主义则成为近代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思潮。

所谓自然主义就是指社会科学家盲目模仿自然科学家的方法和语言,用自然实体、自然因素和自然规律来解释说明人类社会。

认为既然社会是自然的一部分,那自然科学方法论就可以全部套用到社会科学研究中来。

社会科学研究的自然主义思潮一直很流行,并在不同时期表现为自然科学的不同学科的特点,17世纪主要受数学(几何学)、天文学和力学的影响,利用唯理性主义来说明一切;18世纪主要受以牛顿为代表的古典力学的影响,主张运用古典力学的基本方法对社会过程进行研究;19世纪更多的是机械地利用生物学的成果来说明社会现象,比如社会达尔文主义把生物界的生存竞争和自然淘汰当成社会进化的根本原则。

这种认识的正确一面是看到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方法论上的一致性,但却忽视了社会科学研究的特殊性。

因此,近代以来,社会科学研究的自然主义方法在流行的同时,也受到怀疑和反对,其主导地位逐步被制度主义方法所取代。

但是,制度主义与自然主义之间并不是绝对对立的。

制度分析的个体主义方法是对自然主义方法的扬弃的结果,即在克服自然主义忽略人类社会不同于自然界的独特性的同时,保留了自然主义重视从基本单元入手进行观察和精确分析的传统。

第二,方法论个体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思潮的延伸。

制度分析的方法论个体主义之所以能够取代自然主义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导方法,除了自然主义方法忽略社会科学的独特性这个原因外,与西方的历史文化传统也莫不相关。

古希腊时代,西方人就特别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泰戈拉)的观点,尽管由于受到认识方法的限制,社会科学研究和自然科学研究无法分家,但重视人的作用、强调个性的张扬,在西方文化的源头中就已经非常突出。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实质是对西方文化源头中的人本思想的复兴和发展。

表现为:

人文主义者采取各种形式去赞扬人生的伟大、歌颂人生的价值和提倡人生的尊严;大力张扬人的自由意志和个性自由,反对禁欲主义,提倡个人主义的世俗生活;批判教会宣扬人的愚昧无知便是德性、科学不复存在的谬论,竭力提倡学术的至高无上,强调知识的力量和思维的价值,弘扬理性的尊严和科学的精神。

文艺复兴运动的伟大贡献,不仅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新文化,重要的在于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把科学从千余年沦为神学婢女的黑暗中解放出来。

恩格斯高度评价了自然科学解放的意义,他说:

“这是地球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一次革命。

自然科学也就在这一场革命中诞生和形成起来,它是彻底革命的。

”[11](第533页)正是自然科学的发展,尤其是生物学、人种学、心理学的发展,使社会科学研究与自然科学研究的区分成为可能。

但社会科学研究和自然科学研究的相对分离,不仅没有导致人本主义的丧失,相反,由于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特点,人本主义的色彩更为浓厚。

就此而言,制度分析的个体主义方法,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本思潮的必然延伸,它与西方文化的源头是一致的。

第三,方法论个体主义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度的内在要求。

如果说,古代西方学者对方法论个体主义的追求,仅仅是出于对人在整个宇宙中的地位的肯定的话,那么,近代以来,个体主义之所以在社会科学方法论占主导地位,则是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度框架下确保个体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内在要求。

就像英国自由党人霍布豪斯(L.T.Hobhouse)所说的,“个人主义……意味着对私有财产的一种保证。

”[12](第76页)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的基本柱石。

因此,资产阶级在掌握政权以后,就在自己所制定的宪法中公开宣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

早在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法国资产阶级就在1789年的《人权宣言》这一宪法性文件中宣布:

“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当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所显然必需时,且在公平而预先赔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得受到剥夺。

”(第17条)1791年生效的美国宪法修正条款第5条宣称:

“凡私有财产,非有相当赔偿,不得占为公有。

”基于确保私有财产的考虑,一切人为设计的制度都必须以维护私有财产为底线,私有产权制度是一切制度中的根本性制度。

制度分析从个体出发,既有利于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也有利于衡量制度的好坏,好的制度一定是增进个体利益最大化的制度。

上述从三个方面说明个体主义成为西方制度分析的主导方法的原因,但如果按照黑格尔的“存在的就是合理的”的观点来看问题的话,则最主要的原因是方法论个体主义确实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为促进西方社会科学界的制度分析做出了贡献。

表现为如下两个方面:

一是保证制度分析的有效性。

就分析对象而言,制度分析本来就是一种整体主义的分析方法,但为何多数西方学者主张从个体出发呢?

道理就在于,制度作为一种集体性规范,目的是要达到规范集体中每一个个体的行为的目的,如果从集体出发,并把集体假设为一致地服从或一致地反对规范,那么,制度本身已经毫无意义;相反,集体中只有存在任何一个个体违反规范的可能,制度就具有存在的意义。

就像一只木桶的容水量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木版、一条链条的强度取决于最脆弱的一环的道理一样。

关于这一点,也是方法论个体主义常常引起误解之处。

詹姆斯·科尔曼在写作他的《社会理论的基础》时,为了避免这种误解,特意在书的绪论部分作了说明。

他说:

“为了避免误会,有必要说明本书为什么以不受规范约束、追求自我利益的人,作为理论的基本元素。

本书的意图并非强调人们总是不受规范约束,自私自利地行动。

事实上,本书只是对一种理论进行说明。

这种理论认为以下问题值得研究:

规范是怎样产生和保持的?

个人利益与规范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

……如果把规范系统作为出发点,所创造的理论不可能研究规范系统如何发展和保持。

如果认定理论的起点是规范系统,本书第十一章(有效规范的实现)将变得毫无意义。

”[9](第31页)可以说,从个体出发,是保证制度分析有效性的基本要求。

它对在实际的制度建设中,如何构建一个有效的防范性的制度也是具有明显的启发意义的。

对此,哈耶克在评论亚当·斯密的个人主义观点时,有一段颇有启迪性的论述。

他说:

“……斯密及其同时代人所倡导的个人主义的主要价值就在于它是一种能够把坏人造成的损害减少到最低限度的制度;我认为,不论人们如何强调斯密等人所主张的个人主义所具有的这种价值,都是极为恰当的。

这样一种社会制度之所以能够发挥有效的作用,并不取决于所有的人是否能够找到一些好人来运作这种制度,也不取决于所有的人是否能够变得比他们现在更好;相反,这种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