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段级配碎石试验段总结.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77479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过渡段级配碎石试验段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过渡段级配碎石试验段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过渡段级配碎石试验段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过渡段级配碎石试验段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过渡段级配碎石试验段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过渡段级配碎石试验段总结.docx

《过渡段级配碎石试验段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渡段级配碎石试验段总结.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过渡段级配碎石试验段总结.docx

过渡段级配碎石试验段总结

过渡段试验段总结

为全面展开过渡段填筑施工,我标段在D1K70+325框架涵进行了工艺试验段施工,此框架涵具有代表性,满足试验段的施工要求。

我部根据过渡段填筑试验段施工方案,成功完成了该段试验施工工作,获得了宝贵的试验数据,为大面积的过渡段填筑施工提供了依据。

现将施工总结如下:

一、试验段概述

本管段起止里程为D1K63+921.086~D1K73+016.867,全长9095.781m。

选在具有代表性的D1K70+325涵洞两侧路基作为试验段,过渡段长度为13.6m,宽为26.91m。

该处工程数量集中、施工时间较长并且为早期开工填筑地段。

沉降观测采用预埋沉降板进行观测,过渡段填筑前,涵洞两侧2m处沉降板已按要求埋设。

二、编制依据

1《新建铁路重庆至万州客运专线区间路基设计图》;

2《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

3《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4《新建铁路重庆至万州客运专线区间路基设计图》

5《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

6《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2-2009

7新建铁路重庆至万州施工图区间路基设计图第一部分路基工程设计图。

三、试验目的

通过过渡段试验段施工,我们将确定如下主要施工参数及相关工艺指导后续大面积施工:

1、通过试验对比确定施工工艺及方法;

2、通过试验确定合理的机械、人员配置方案;

3、通过试验确定填料的松铺厚度及合理的碾压方式及遍数;

四、参加施工人员及试验段仪器机械设备

1、路基试验段人员安排及分工

施工现场负责人:

张俊杰

技术质量负责人:

易坤

质量安全工程师:

吕鹤威

现场技术员:

刘运超

试验负责人:

李百锁

测量负责人:

冯瑞文

2、根据路基试验段的宽度长度,遵循经济、科学、合理原则,对过渡段试验段施工配置机械设备见下表: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一览表

序号

机械设备名称

规格及型号

数量

1

推土机

山推SD16

1台

2

压路机(20t)

徐工XSM222

2台

3

小夯机

双向

2台

4

洒水车

EQ141

1台

5

自卸汽车

CQ3300

4台

6

装载机

徐工ZL50G

1台

7

挖机

小松PC300-7

1台

8

平地机

天工py180

1

9

拌和设备

500t/h

1

3、试验仪器和设备情况:

项目部试验室各种试验设备仪器均已自检自校标定合格,路基施工所有试验工作均由项目部中心试验室负责进行。

具体试验仪器设备见下表:

主要试验仪器设备表

仪器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台/套)

设备状态

K30平板荷载仪

φ30cm

1

良好

EVD检测设备

ZORNZFG-02

1

良好

灌砂设备

1

良好

含水量测定设备

102-2型

2

良好

4、主要测量仪器的配备主要试验仪器设备表

仪器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台/套)

设备状态

全站仪

莱卡TCR802

1套

良好

自动安平水准仪

苏光DSZ-2

1套

良好

钢卷尺

50m

1

良好

钢卷尺

5m

1

良好

五、施工过程

1、施工准备:

正式填筑施工前需完成以下方面的施工准备工作:

(1)测量放样:

首先要进行基底高程测量,确保基底标高与设计吻合,同时要完成整个试验场地的石灰划格,钢纤挂线工作;

(2)试验工作:

正式施工前进行基底压实和检测,检测结果为Evd≥30MPa。

(3)原材进场进行试验检测满足下列要求:

a.粒径大于1.7mm颗粒的洛杉矶磨碎率不大于30%。

b.粒径大于1.7mm颗粒的硫酸钠溶液浸泡损失率不大于6%。

c.粒径小于0.5mm的细颗粒的液限不大于25%,塑性指数小于6。

(4)根据结构物高度计算填筑高度及填筑层数,填筑前用白漆自上而下以30cm的间距涵背上标出填筑层次。

2、填料的加工:

过渡段级配碎石掺3%水泥采用强制式搅拌机集中拌和,混合料须经充分拌和方可出料,拌制好的混合料要求色泽均匀、一致。

施工中要求确保混合料配料准确,拌和时加强在投料输送带上作定期取样检查,以保证各料仓的投料数量准确。

①每天开始搅拌前,检查场内各处集料的含水量,计算当天的施工配合比,外加水与天然含水量的总和要比最佳含水量略高。

实际的水泥剂量可以大于混合料组成设计时确定的水泥剂量(约0.5%)。

②每天搅拌之后,出料时要及时取样检查是否符合设计的配合比,进行正式生产之后,每1-2h检查一次拌和情况,抽检其配比、含水量是否变化。

③拌和机出料配备活门漏斗的料仓,由漏斗出料直接装车运输,装车时车辆应前后移动,分三次装料(前、中、后),避免混合料离析。

3、填料运输:

根据填筑用量确定拌和量,拌和好的混和料尽快运到填筑现场。

装载机装车、自卸汽车运输,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覆盖运输,以免水份散发太多;混合料在拌和过程中,根据拌和时的气温适当调整混合料的含水量。

4、分层填筑:

运输车在结构物两侧对称卸料,边卸边前行,根据每填筑层的宽度和长度计算出每层方量,确保松铺厚度达到要求,同时确保过渡段横断面全宽水平分层填筑到位,以保证过渡段的填筑质量。

5、推土机推平:

填筑卸车完毕后用推土机在松铺料上进行初平作业,同时进行松铺高度控制,确保第一层推平后的松铺填料厚度能够满足35cm的要求,其他分层厚度参照第一层进行实施。

6、平地机整形:

推土机推平后,再用平地机粗平,对凹凸不平处辅以人工修补,接着压路机快速碾压一遍,再用平地机精平,使填层表面形成4%的横向排水坡。

7、压路机碾压:

由路基边缘开始纵向碾压,横断面全宽压实,压实速度先慢后快,先静压后振动碾压,至表面无轮迹。

结构物顶的填料与结构物两侧2m范围内的填料采用小型振动机碾压成型。

 

压实遍数及振动方式

层数

遍数

振动方式

备注

第一层

(共碾压7遍)

前4遍

静压1遍,弱振1遍,强振2遍

完后检测

5、6、7遍

强振2遍,静压1遍

完后检测

上表为第一层的压实遍数及振动方式表,其他层位的施工参照此执行。

8、效果检测:

压实完成后要及时进行效果检测。

一是进行标高的测量,确定松铺厚度压实后的实际厚度;

二是进行试验检测,前4遍压实后检测一次,5、6、7遍压实后检测一次。

检测项目按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的压实标准进行。

通过对检测后的数据分析,确定最佳压实遍数。

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压实标准见下表:

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级配碎石填层压实标准表

项目

压实标准

备注

地基系数K30(MPa/m)

≥150

本试验段采用小夯机配合22吨压路机进行压实施工

动态变形模量Evd(MPa)

≥50

压实度K

≥0.95

9、重复分层填筑:

第一层填筑完成后,按上述工序进行其它分层的填筑。

10、整修验收:

对填筑到位的路基,进行个别地段的整修,完善内业资料。

为避免破坏,压实好的底层限制车辆通行。

七、试验段总结

1、试验结果见下表

路基试验段压实指标汇总表

层数

遍数

振动方式

检测结果

第一层

(共碾压7遍)

前4遍

静压1遍,

弱振1遍,

强振2遍

EVD:

38.9、37.8、36.9、39.9、40.5、42.6

K30:

132、136、134、142

K:

0.88、0.89、0.92、0.90、0.89、0.92

第5遍

强振1遍

EVD:

35.7、23.5、41.5、39.6、40.5、42.6

K30:

144、152、146、159

K:

0.91、0.93、0.95、0.95、0.94、0.95

第6遍

强振1遍

EVD:

45.2、46.3、40.2、43.6、45.8、47.9

K30:

143、159、170、158

K:

0.93、0.94、0.95、0.95、0.96、0.96

第7遍

静压1遍

EVD:

51.9、54.2、55.6、52.8、53.6、54.5

K30:

162、160、162、156

K:

0.95、0.96、0.96、0.95、0.95、0.96

层数

遍数

振动方式

检测结果

第二层

(共碾压7遍)

前4遍

静压1遍,

弱振1遍,

强振2遍

EVD:

39.2、37.6、38.5、40.6、39.8、40.2

K30:

132、135、136、138

K:

0.89、0.88、0.90、0.91、0.92、0.92

第5遍

强振1遍

EVD:

42、31.3、41.9、39.9、43.5、46.2

K30:

130、151、140、154

K:

0.93、0.95、0.92、0.94、0.95、0.95

第6遍

强振1遍

EVD:

43.5、45.2、46.3、43.9、46.8、45.9

K30:

146、154、158、154

K:

0.93、0.95、0.94、0.95、0.96、0.96

第7遍

静压1遍

EVD:

51.6、53.9、52.8、56.5、53.2、55.9

K30:

156、154、158、167

K:

0.95、0.96、0.96、0.95、0.96、0.96

层数

遍数

振动方式

检测结果

第三层

(共碾压7遍)

前4遍

静压1遍,

弱振1遍,

强振2遍

EVD:

39.2、38.0、38.6、40.2、42.3、40.9

K30:

134、132、138、137

K:

0.93、0.9、0.92、0.94、0.94、0.92

第5遍

强振1遍

EVD:

40.1、42.2、39.8、43.2、46.2、48.7

K30:

143、154、146、159

K:

0.92、0.93、0.95、0.95、0.94、0.96

第6遍

强振1遍

EVD:

45.9、47.8、49.2、48.6、47.5、49.6

K30:

144、156、157、160

K:

0.94、0.95、0.95、0.94、0.95、0.96

第7遍

静压1遍

EVD:

52.6、54.5、55.6、52.9、53.8、53.5

K30:

157、159、167、170

K:

0.96、0.95、0.96、0.97、0.96、0.95

压实厚度记录表

层数

碾压遍数

虚铺厚度

压实厚度

第一层

7遍

33

25.6,26.1,25.7

第二层

7遍

38

29.9,29.8,30

第三层

7遍

38

29.9,29.9,30

过渡段试验段填筑总结表

填筑试验项目

路基基床底层试验段填筑

机械配置情况

压路机2台,22m³运输车4台,平地机1台,推土机1台,小夯机2台

人员配置情况

技术员1人,领工员1人,实验员3人,测量2人,工人6人

最佳含水量

6.6%

松铺厚度

38cm

松铺系数

1.27

满足压实质量要求的碾压遍数及速度

最适宜的碾压遍数为:

静压1遍,弱振1遍,强振5遍,静压1遍收面,压实系数K≥0.95,K30≥150Mpa/m,Evd≥50Mpa,可以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最合适的碾压速度为:

2.0km/h~3.0km/h

2、形成的施工工艺

①原料的选取

进场的级配碎石的原料需通过试验检测方能进场。

石料含水量的控制

②级配碎石的拌合

为保证拌和质量,采用强制式搅拌机集中拌和,混合料须经充分拌和方可出料,拌制好的混合料要求色泽均匀、一致。

级配碎石开始拌和前,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