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经济学范文.docx
《工程经济学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经济学范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经济学范文
教学对象
教学时间
年月日
教学内容
第1章绪论
教学目的
熟练掌握工程、技术和经济的基本概念;熟悉工程经济学的分析对象和分析方法;了解工程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的现状。
教学重点
经济效果的涵义、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教学难点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
建议学时
2学时
教学方法
提问法、板书
演示设计板书设计
第1章绪论四、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一、有关概念的含义五、技术经济分析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二、工程经济学的学科概述六、为何学习工程经济学
三、工程经济学基本原理七、学习工程经济学的方法
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
(讲述)大家已经学习过《西方经济学》,在资源条件既定情况下的投资决策,需要对各种目标进行权衡选择,即如何为实现既定目标选择方案?
如何通过正确的投资决策使工程活动收到尽可能好的经济与社会效果?
经济上可行是技术方案能够实施的前提条件,技术经济效果的最佳匹配是建立竞争优势的重要条件。
在建筑工程活动中也会遇到冋样的选
择。
设计人员:
设计方案的选择,工艺流程的选择,设备方案的选择
技术人员:
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管理人员:
项目投资决策,生产计划的安排,人员调配等等
不冋的选择(技术上可行的各种方案)可能涉及不冋的投资,不冋的经常性费用,受益,那么就存在着这些方案是否划算的问题。
对这些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寻找一个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更为合理的方案。
这个选择的过程不能靠主观臆断,而是要从经济上进行分析和研究。
如何进行分析和研究的过程就是工程经济学所解决的问题。
工程经济学是研究各种工程项目、技术活动、技术措施、技术方案(可以统统看成为投资方案)的经济效益评价和选优的科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它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工程项目方案的评价问题(是否可行),二是工程项目方案的比较和选择问题(优选)。
教学内容:
一、有关概念的含义
工程(Engineering):
是指人们应用科学的理论、技术的手段和先进的设备来完成的大而复杂的具体实践活动,如土木工程、机械工程、交通工程、水利工程、港口工程等。
工程常常和技术联系在一起。
1、工程经济活动:
就是把科学研究、生产实践、经验积累中所得到的科学
识有选择地、创造性地应凹最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的经济沽动和社会沽动中,以满足人们需要的过程。
工程经济活动一般涉及四大要素:
活动主体:
指垫付活动资本、承担活动风险、享受活动收益的个人或组织。
如企业、政府、社会团体等。
活动目标:
所有技术实践活动都有明确的目标,但不同活动主体的目标是不同的。
如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提高市场占有率等;政府的目标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就业率、环境保护等。
「自然环境:
提供社会实践活动的客观物质基础
实施活动的环境:
V
经济环境:
评价技术实践活动成果的价值
活动的效果:
指活动实施后对活动主体目标产生的影响,如有用的和无用的后果、直接的和间接的后果、正面的和负面的后果等。
因此,二程经济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工程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规处组〜织、、协调和控制,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工程经济活动的有用效果,降低或消除二^果。
..
2、工程经济学:
研究如何使各项工程技术实践活动取得最大经济效益的一门学科,即从如何从经济角度选择工程最佳或满意方案的原理方法。
是一门工口程学和经济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边缘科
学。
工程学----研究如何把自然资源转变为有益于人类的产品的学科.
经济学----研究人类社会如何有效率地使用相对稀缺的资源来满足无限多样的需要的一门学科。
(经济学的核心是有限资源的最佳利用)
在这门学科中,经济处于支配地位,因此,它的性质属于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
技术经济学在西方称“工程经济”、“经济性分析”,在日本称“经济工程学”,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称“技术经济计算”或“技术经济论证”
二、工程经济学的学科概述
1、工程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产生于19世纪80年代,它是根据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过程中,互相渗透,互相促进,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9世纪以前,技术相当落后,其推动经济发展的速度极为缓慢,人们看不到技术对经济的积极促进作用,只能就技术论技术。
19世纪以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蒸气机、发电机、计算机等的兴起和
普及),带来了经济繁荣。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以很大篇幅总结了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技术进步对经济所起的作用,指出科学技术创造一种生产力,会生产较大量的使用价值,减少一定量效果上的必要劳动时间。
最早在工程领域开展经济评价工作的是美国的土木工程师亚瑟•惠灵
顿(A.M.Wellington),他用资本费用分析法分析方法来选择铁路的最佳长
度或路线的曲率,并提出了工程利息的概念,他在《铁路布局的经济理论》
(1887年)一书中,对工程经济下了第一个简明的定义:
“一门少花钱多办—
河南工业大学3
1920年,戈尔德曼(O.B.Goldman)教授在《财务工程学》著作中,研究了工程结构的投资问题,并提出了复利计算方法。
他《财务工程学》中指出:
“这是一种奇怪而遗憾的现象,…在工程学书籍中,没用或很少考虑…分析成本以达到真正的经济性…”
20世纪30年代,经济学家们注意到了科学技术对经济的重大影响,工程经济的研究也随之展开,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1930年,美国斯坦
福大学格兰特教授(E.L.Grant)出版了《工程经济原理》,他以复利为基础讨论了投资决策的理论和方法。
这本书作为教材被广为引用,他的贡献也得到了社会的承认,被誉为“工程经济学之父”。
(第一次对工程经济学的原理做了系统的论述,初步奠定了工程经济学的体系)
二战后,各国都很重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据测算
50〜70年代发达国家中技术进步对国民收入增长速度的贡献为50%-70%左右
在此之后,随着数学和计算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运筹学、概率论、数理统计等方法的应用,以及系统工程、计量经济学、最优化技术的飞跃发展,技术经济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在同一时期,前苏联的技术经济分析、论证开始出现,逐渐形成一套
较为完整的技术经济论证程序与分析评价方法。
1978年布西(L.E.Bussey)出版了《工业投资项目的经济分析》,
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工程项目的资金筹集、经济评价、优化决策以及项目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分析等。
1982年里格斯(J.L.Riggs)出版了《工程经济学》,系统阐明了货币的时间价值、货币管理、经济决策和风险与不确定性分析等。
学科水平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近代:
侧重于概率统计,风险分析、不确定性分析
我国在50年代初引入了前苏联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
“一五”,学前苏联,对重点项目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此时的论证是静态的。
“二五”,由于左的思想的出现,片面追求速度,否定技术经济分析的必要性,遭受了巨大损失。
1962年,将技术经济列入十年科学技术规划六个重大科研课题(资源、工业、农业、医药卫生、基础科学、技术经济)之一,技术经济研究较为活跃,但随之受到“文革”的摧残。
1978年后,又重新受到重视,列入108项全国重点科研项目,成立了技术经济研究会,…必修课,国务院也成立了技术经济研究中心。
2、工程经济学研究对象:
总体来说,工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具体的工程项目、技术方案和技术政策}即以工程项目为主体,以技术-经济系统为核心,研究各种工程技术方案的经济效益,通过对经济效果的计算,以求找到最优的工程技术方案,作为决策部门进行工程技术决策的依据。
随着时代的变化,现代工程经济学研究对象越来越宽泛,在战略性投资决策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
3、学科特点
(1)系统性
主要体现在统筹兼顾的思想和系统分析的方法上。
统筹兼顾是指工程经济分析必须以整体最优为目标;系统分析是指工程经济分析是在一个系统范围内反复进行的综合平衡。
考虑了生态、社会、文化、军事等诸多方面。
(2)预测性和不确定性
是事前的估计和判断
(3)数量型
通过大力量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
(4)选优性
工程经济分析必须按项目建设的基本目标,同时拟定多种可供选择的实施方案,逐个加以分析比较,从中选择出最适当的方案。
进行多因素、多方案比较。
(5)综合性
必须处理好技术、经济、环境、社会等多方面的关系4、工程经济分析的过程和步骤
技术经济分析是一个不断深入、不断反馈的动态规划过程。
•-纵向看:
前一阶段的工作成果是后一阶段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后一阶段彳是前一阶段工作的深入和细化
―横向看:
每一个阶段又可分解成若干相互联系和区别的子过程
例如,工程建设项目前期工作阶段可划分为:
三、工程经济学基本原理1、工程经济分析的目的是提高工程经济活动的经济效果I
经济效果的定义:
是人们在使用技术的社会实践中效果与费用及损失的比较。
表示方法:
(1)差额表示(有相同计量单位的):
经济效果=产出(有用成果)-投入(劳动耗费)=V-C(效益-费用-损失)
大于零是可行的经济界限
计算简单,概念明确。
但是不能确切反映不同方案的经济效果的高低与好
坏
(2)比值表示:
经济效果-产出(有用成果)效益经济效果-投入(劳动耗费)费顾失
计量单位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计量单位相同时,大于1是经济可行的经济界限
类型:
宏观经济效果与微观经济效果
直接经济效果和间接经济效果
内部经济效果与外部经济效果
有形经济效果和无形经济效果
理解:
.①比较的概念,也是本质所在,②效果有好坏之分③劳动消耗
效益:
有效的劳动成果与劳动耗费之比
提高的途径:
(自学)
2、技术与经济之间是对立统二的辩证关系一
(1)技术:
是人类活动的技能和人类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手段。
狭义的技术----通常是指劳动工具和装备;有时也指劳动的经验、知识、技能和方法。
广义的技术----是指把科学知识、生产技能和物质手段等要素结合起来所形成的一个能够改造自然的运动系统。
在理解广义技术时应注意三点:
第一,广义技术既包括物质形态的要素,也包括智能形态的要素。
第二,技术作为一个“系统”,是在解决特定问题中体现出的硬技术与软技术的有机结合。
第三,作为一个“运动”系统,技术是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
(2)经济的含义
其一,是指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
其二,是指国民经济的总称或指其各部门。
其三,是指物质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总称。
其四,是指“节约、节省”的意思。
—|
(3)技术和经济的关系:
相互促进的关系:
技术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和手段;经济发展为技术进步提供了物质保障,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技术进步的前提和动力。
相互制约的关系:
经济的发展为技术的进步提出了新的要求与发展方向;先
进技术要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必须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技术选择必须以经济效果作为选择的依据•
协调统一:
技术选择要与经济实力相结合,与相应的资源结构相配合。
因此,工程经济学是研究技术和经济的相互关系,探讨两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途径的科学。
3、工程经济分析的重点是科学的预见活动的结果一一
工程经济分析属于事前或事中主动的控制,即信息搜集忌料分析
制定对策防止偏差。
它要求人们面对未来,对可能发生的后果进行合理
的预测,只有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客观地把握未来的不确定性,才能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4、工程经济活动分析是对技术活动的系统分析—
不同利益主体追求的目标存在差异,因此,对同一工程经济活动进行工程经济评价的立场不同、出发点不同、评价指标不同,因而评价的结论有可能不同,工程经济分析必须体现系统性:
评价指标]多样性和多层次性
评价方法:
多样性,定量、定性、动态、静态等评价
评价角度或立场:
:
企业、国家、社会等
5、满足可比条件是技术方案比较的前厂
为了在对各项技术方案进行评价和选优时,能全面、正确地反映实际情况,必须使方案的条件等同化,这就是所谓的“可比性问题”。
使用价值的可比:
(产量可比,质量可比、品种可比)投入相关成本的可比:
统一的计算原则和方法,计算的范围时间因素的的可比:
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相同的方案计算期价格的可比:
反映价值,产品之间比价合理(计算费用和效益时)定额的可比:
.评价参数的可比.:
四、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与西方经济学
工程经济学一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问题的出发点、分析的方法和主要指标内容与西方经济学一脉相承。
是西方经济学的具体化和延伸。
2、工程经济学与财务学的关系财务学是工程经济学的基础和先行学科,而工程经济学使财务学的应用
范围得以拓展。
二者分析的时间范围不同,分析的业务性质不同。
3、与投资项目评估学
工程经济学侧重于方法论科学,为投资项目评估学提供分析方法和依据。
投资项目评估学侧重于是实质性科学,具体研究投资项目应具备的条件
五、技术经济分析人员应具备的素质(自学)
.了解经济环境中人的行为和动机
“具备市场调查的能力
掌握科学的预测工具
”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
遵循国家的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
六、为何学习工程经济学
从社会角度看
促进管理科学化,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从个人角度看
工程经济知识是工科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首先,作为工程师来说,不仅要提出新颖技术的发明,还要能够对其实施的结果进行熟练的财务评价,因为经济上可行是技术方案能够实施的前提条件,技术经济效果的最佳匹配是建立竞争优势的重要条件;
其次,作为研究者,资源约束是从事研究工作必须考虑的问题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是决定研究成果价值的重要因素;
最后,从国内外实际看,技术人员有广泛的机会成为管理者,所以工程
师们更应该学一些技术经济知识,掌握进行经济分析和经济决策的本领⑵
因此,工程经济学家们是把《工程经济学》作为一门为工程师准备的经济学。
七、学习和应用工程经济学应注意的问题
1、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客观环境分析
2、充分了解各技术方案的内容及优越性
3、注意基础资料的搜集与存档
4、严肃认真(在预测中)
5、横向、纵向充分比较
6、要具有战略观、系统观、变革观、风险观
教学小结
本节主要介绍了工程经济学的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发展历史、学科特点,工程经济分析的步骤及作为工程经济分析人员应当具备的素质,学习本课程具有的意义和学习方法
学习指导
学习过程中,主要掌握工程经济学基本思想和主要观点,以及经济分析的基本原则和步骤,了解本课程的学习特点。
参阅教材
参考教材中的相关内容。
作业
思考题:
1、工程经济活动的要素有哪些?
2、工程经济分析的一般过程是什么?
3、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包含哪些内容?
4、工程经济分析人员应具备哪些知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