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第一课:
夏
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运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富有魅力的语言,了解夏天的特点,体会作者赞美夏天、赞美大自然、赞美劳动者的思想感情。
3背诵课文第一段。
教学准备
教师:
准备有关夏天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学生:
课前阅读描写夏天的书籍。
教学设计参考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夏天相片,包括江南水乡、苍茫塞外、黄河流域的夏日图片,请学生辨析哪一幅图片是本课描写的夏日情景。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小组交流
1人们爱吟诵春花秋月,冬雪的洁白也为人们称道,夏天却极少被提及。
一说到夏天,人们总会想到骄阳似火,作者在文中是怎样写的呢?
自由朗读课文,提出不明白的字词或不理解的问题。
2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交流预习情况。
3用横线勾出文章直接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再仔细读一读。
三、细读课文,赞美夏天
1文章从几方面赞美了夏?
自由朗读课文,画出最能体现夏季特点的句子。
2感受夏天的气氛。
(1)夏天的气氛热烈得像什么?
作者把“夏季、绿草、树林带”各比作什么?
在这沸腾的夏季、密密的绿草、茂盛的树林中,我们能感受到什么?
(2)这一声声蝉鸣真是那样使人心烦吗?
在这里,作者透过蝉鸣,想告诉我们夏天怎样的特点?
(3)“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
夏天到了。
”这两句话蕴含着怎样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3欣赏夏天的色彩。
(1)“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
”“这”指什么?
有怎样的道理?
(出示句子:
“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洋溢着成熟的气息。
”比较研读,深刻体会。
)
(2)结合对“希望”、“成熟”等词语的理解,完成填空:
夏天,正当之间,正是一个、的旺季。
(春华秋实承前启后生命交替)
(3)联系下文,理解句子“夏天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的含义。
(4)田间长着哪些庄稼?
它们的长势怎样?
4感悟夏天的旋律。
(1)“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出自白居易的《观刈麦》。
根据搜集的资料,说说诗句意思。
(出示“‘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引导学生读这句话。
)
(2)用自己的话谈谈人们夏季的繁忙、紧张。
(3)有感情地朗读全段,读出夏天紧张的旋律。
四、精读全文,拓展积累
1引读文章最后一段,勾出写夏季特点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体会作者对夏季的赞美之情。
3背诵课文第一段。
4文中有许多句子把夏天的景象写得形象生动,读一读,抄一抄。
板书:
夏
热烈——磅礴之势
金黄——旺盛活力
紧张——人倍忙赞美春与秋之间的黄金季节
第二课: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借助工具书和注释解释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默写两首古诗。
3借助注释读懂古诗,想象诗句所描写的景象,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欣赏夏日情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教师:
课文挂图。
学生:
查阅诗人的生平和创作情况,阅读《四时田园杂兴》和写夏天的诗句。
教学设计参考
第一课时:
《四时田园杂兴》
一、以图导题,理解题意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自己的理解。
2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哪个朝代的?
他的创作有什么特点?
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
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3怎样才能读懂这首诗?
怎样才能读好这首诗?
二、以疑促读,理解诗意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指名读诗,正音。
2默读古诗,思考问题,解决不了的请作记号。
3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教师指导。
三、解疑品读,感悟诗情
1自由品读,边读边想画面,同时要注意朗读的节奏。
2指名朗读,师生共赏;感情朗读,体会诗情。
四、背诵,积累语言
1背诵、默写《四时田园杂兴》。
2搜集描写田园生活的诗词,读一读,背一背。
第二课时: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一、创设意境,理解课题
1老师范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你能感受到诗歌写了什么?
2简介作者。
二、渲染气氛,理解词义
1配乐朗读,营造气氛。
2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整体感知;指名朗读,师生正音。
3运用学古诗的方法逐句理解,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画出来。
4小组交流学习成果;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指导。
三、反复吟诵,感悟意境
教师范读,学生想象画面;指名朗读,教师指导;小组轮读,相互欣赏;全班感情朗读。
四、积累语言,拓展延伸
1背诵,并默写古诗。
2到课外找一找描写景物的诗词,读一读,背一背。
第三课:
密西西比河风光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读写。
2能按照课后练习的批读要求,边读边思,边作旁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密西西比河的美丽风光。
教学准备
教师:
准备教学课件,搜集有关密西西比河风光的资料。
学生:
反复朗读课文,疏通字句。
阅读相关课外书。
教学设计参考
一、介绍作者,初读课文
1介绍作者,谈谈作者的写作风格和他的这篇作品在读者心中的地位。
2自由读课文,认识生字和通读课文。
二、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1默读全文,了解大意。
2交流讨论。
三、细读课文,体会想象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反复读。
按批读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这段文字让你看到了密西西比河怎样的风光?
用一个词语归纳景色的特点。
(2)勾画最能让你受到触动的句子,说说通过这些句子你想象到了怎样的景象?
(3)把优美的词句勾画出来,作为语言积累的材料。
(4)把自己阅读后的感受批注在旁边。
2交流感受,美读课文。
四、整体感悟,再读全文
五、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板书:
东岸:
万籁无声
西岸:
骚动聒噪风光旖旎
第四课:
黄山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松的美,了解它的特点。
2积累好词句,体会作者对黄山松的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
教师:
准备教学课件,搜集有关黄山松的资料。
学生:
了解丰子恺其人,反复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教学设计参考
一、直观感知,读题解意
1介绍黄山的景色,回忆从前学过的写黄山风景的课文。
2读课题,看看黄山松的图片,谈谈自己对黄山松的印象。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默读全文,了解文章讲了什么。
2完成课后第一题,说说黄山松有哪三个特点。
3给三个段加上小标题。
三、细读课文,体会想象
1黄山松为什么有顽强的生命力?
读课文,勾画出给你感受最深的句子。
2交流感受,美读课文。
四、整体感悟,回顾全文
板书:
生命力顽强
一心向阳光
强大团结力黄山松
积累与运用
(一)
教学目标
1认识“引用”的修辞方法,并体会其妙处。
2积累古诗名句。
3了解“层次清楚、段落分明”的表达方式。
4欣赏肖邦小屋四季的景色,激发学生对美好景物的向往。
5运用口头或书面语交流旅游见闻,抒写独特的感受。
教学设计参考
一、温故知新
1读两个句子,体会“引用”的好处,再交流感受。
句中“引号”中的内容,就是使用了“引用”的手法。
提醒学生使用“引用”的方法,应该注意:
必要之处才“引用”,不要滥用;不要改变“引用”的内容。
2请学生说几个用了“引用”手法的句子。
二、语海拾贝
自读诗词,说说其大意。
然后在初知大意的基础上背诵。
三、互动平台
自读材料,结合课文,体会“层次清楚、段落分明”的作用。
四、自主学习园地
1看到题目会想到些什么?
为什么说“这美丽的花园与肖邦的音乐般配”?
2交流感受,体会肖邦小屋的宁静与优美。
五、口语交际
1阅读材料,明确要求。
2选择自己的旅游经历谈体会。
六、习作百花园
1回想旅游经历,交流自己快乐的感受。
2确定习作范围,确定题目;交流习作题目、内容、提纲。
3动笔,写作,讲评。
第五课:
冬阳·童年·骆驼队
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地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怀念童年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样表达的好处。
3.背诵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的句子。
教学准备
教师:
准备《城南旧事》的影像资料。
学生:
课前搜集林海音《城南旧事》的有关资料。
教学设计参考
一、歌曲激情,解释课题
1上课前先听支歌,会唱的跟着唱,注意歌词。
(课件播放歌曲:
《童年》)这歌词写了什么?
(生自由说,师板书题目。
)
2这个题目与我们平时学过的课文题目有何不同?
(题目的词语中间有两个间隔符号。
)老师读题目,同学们闭眼感受,在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温暖的冬阳下,一群骆驼队从远处走来,驼铃声悦耳动听,童年的“我”站在旁边静静地看着。
)这个题目把三种事物联系在一起,充满诗情画意,令我们产生了许多遐想。
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童年发生的事往往充满稚趣,又很有意思,它们像一颗颗闪亮的珍珠收藏在我们的记忆里,今天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回忆她那充满稚气的童年往事吧,齐读课题。
3交流信息,简介作者与背景。
二、初读课文,理清叙述顺序
1借助文中注音和工具书认识生字词,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课文以什么顺序记叙了作者的童年生活,作者回忆了哪几个片断。
(先讲冬天“我”看骆驼咀嚼,〔第5段〕;再讲了“我”关于骆驼系铃铛的想象〔第7~11段〕;然后,讲冬春之交骆驼脱毛的情景〔第12段〕;最后讲夏天不见骆驼的影子〔第13~16段〕。
)
三、细读课文,感悟童真童趣
1学习“学骆驼咀嚼”的片断。
读第5段,画出感受最深的词句,细细地品味,并简单地写出自己的体会,然后带着自己的理解,试着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从骆驼咀嚼的样子中,体会到作者观察仔细、描述生动;从作者学骆驼咀嚼中,体会童真童趣,体会“我”的傻样。
)
2学习后三个片断。
在后三个片断中,选最感兴趣的一个片断,用上述方法分小组合作学习。
(同学自愿结成小组,互相交流、探讨;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
四、精读课文,感悟对童年的怀念
1齐读最后一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从什么地方体会到的?
2引导学生理解“童年一去不还”和“童年便重临我的心头”的含义。
五、拓展延伸——说童年
光阴是宝贵的,童年是美好的。
这正是课文要向我们诉说的。
此时,你想起了自己哪些有趣的经历呢?
(学生说自己的童年趣事。
)
六、总结全文
1(歌曲《童年》再次响起)教师总结:
“钓龙虾”、“捉知了”、“学游泳”……甚至咱们还煮过西瓜。
回想起童年多姿多彩的故事,每个人脸上都会露出一抹甜甜的微笑。
因为童真,因为幼稚,更因为它匆匆易逝。
我们应该把握好美好时光,让生活的每一天都色彩斑斓,都成为明天最美的记忆。
2(课件出示书的封面)在这欢快的旋律中,老师给你们推荐两本书,一本是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另一本则是高尔基的《童年》。
这两本书都很棒,大家可以找来看看。
板书:
冬阳·童年·骆驼队
看骆驼吃食
谈驼铃作用
想替骆驼剪毛
询问骆驼去处一去不还
第六课:
唯一的听众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并能正确地书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3抄写描写生动传神的句子。
教学准备
教师:
准备有关小提琴演奏的影像资料。
学生:
课前欣赏一些小提琴演奏的曲子。
教学设计参考
一、导入课文,聚焦重点
继续学习《唯一的听众》。
如何学习这篇文章呢?
(抓住主要人物的言、行、神等)
二、细读课文,感受真诚
1默读课文,把文中描写老教授的语句勾画下来,并进行简单批注和交流。
2第一次交谈:
读句子“一位瘦削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一张木椅上,她双眼平静地望着我”,并体会其意思。
(面对这难听的琴声,老妇人没有受到影响。
从这里我们可以体会到她有修养……)“平静”的神态给了“我”怎样的力量?
(继续练下去的勇气)“是我打扰了你吗?
”(这句话告诉“我”难听的琴声没有打扰她;从“满头银丝”、“格外晶莹”可以看出她待人和蔼可亲。
)“你一定拉得很好”(这句话给了“我”肯定、鼓励,让“我”没有负担,大胆练习),思考:
老妇人说这话时表情怎样?
语气怎样?
心里会想什么?
“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
我能做你的听众吗?
就在每天早晨。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她主动要求做听众,关爱“我”,支持“我”,同时也告诉“我”要天天练习。
)
再读,你感受到什么?
(鼓励,期待,坚定,用心良苦)
3第二次交谈:
“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从未有过的感觉。
”(对比读,指名读,体会老教授的真诚)
4第三次交谈:
在老人的鼓励下,“我”刻苦练习,拉的曲子越来越动听,老教授竟然对“我”说,“我”的琴声给她带来了快乐和幸福。
再读这句话,说说自己的体会。
(“我”的进步;“我”坚持不懈,刻苦练习的精神;以“我”的进步为快乐幸福;体会到老人的真诚无私……)
5当“我”从妹妹的话中得知,老妇人不仅不是聋子,而且还是最有声望的教授,又是首席小提琴手时,“我”被震撼了,感动了,“我”突然明白了什么?
(老人与“我”素昧平生,却给“我”了信心,使“我”的技艺提高,让“我”感受到老人的真诚和无私,让“我”看到了老人那宽广的胸怀;老人对“我”的帮助很巧妙,是在不知不觉中督促着“我”,让“我”感受到老人的伟大)从“安详”、“微笑”体会到什么?
(表扬“我”,鼓励“我”,用投入的欣赏,说明“我”进步了,使“我”信心十足)从“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体会到什么?
(“我”进步了,但仍然需要努力,再攀高峰。
)再读对话体会“我”与老人之间的默契。
三、精读课文,理解“秘密”
出示句子“我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直到有一天,我的一曲《月光》奏鸣曲让专修音乐的妹妹大吃一惊。
”“我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珍藏着一位老人美好的心灵。
”这两个“秘密”有什么不同,从中我们能感受到什么?
四、回顾全文,升华情感
1老教授使原本失去信心的“我”爱上了小提琴,小提琴成了“我”难以割舍的爱好。
在各种文艺晚会上,“我”有机会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但“我”总不由得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每天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
这是为什么?
2学完课文,我们仍然能够清清楚楚地看到老教授那慈祥、和蔼、真诚的面容,为什么老教授的形象会给我们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呢?
板书:
唯一的听众
第七课:
学会聆听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会本课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体会关键词句的意思,把握主要内容,体会“宇宙的万物中都蕴涵着音乐”,明白音乐要用心来感受。
教学准备
学生:
读通课文,交流听音乐的个人体会。
教学设计参考
一、朗读课题,讨论“聆听”
1读题。
讨论:
你听过音乐吗?
在那些优美的旋律中,你听出过什么东西吗?
大家一起讨论讨论。
2课文中的“我”是怎么聆听的?
聆听到了什么?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
母亲教“我”听了哪些歌?
2讨论交流,了解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课文可以分为哪两个部分,每个部分主要讲了什么。
三、细读课文,逐层理解
学习第一部分:
1“我”闭上双眼,凝神遐想,在想什么呢?
默读1~10段。
2电闪雷鸣的夜晚给“我”带了恐惧,这恐惧可以从哪些词句体会到?
找到这些词句,勾一勾,读一读。
3后来,“我”不再恐惧,安然进入了梦乡,这是为什么?
理解“要是……音乐会变成什么样啊!
没有节奏,没有深度,没有灵魂。
”“它会把你带到一个新奇的世界”等句子,体会作者从电闪雷鸣中如何听到竖琴的声音。
4还有什么声音里也有音乐呢?
学习11~12段。
讨论:
为什么说宇宙的万物中都蕴藏着音乐?
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5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随着作者一起去感受聆听的喜悦。
学习第二部分:
1齐读这一部分,说说作者是怎么帮助小姑娘的。
2读“召唤内心美好的东西”这句话,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四、品味课文,沉淀情感
1小结全文,有感情地诵读最后一段。
2讨论:
学习了课文,你对于“学会聆听”有什么新的见解?
板书:
第八课:
回忆爸爸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最让人感动的部分。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话把主要内容讲清楚。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搜集海明威的相关材料。
教学设计参考
一、介绍作者,激发兴趣
1读题,引入课文。
2看“课文链接”,了解海明威的生平,介绍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检查初读情况)
三、细读课文,理解讨论
1爸爸在写作上给了“我”哪些指导?
自由读课文的第二部分。
2从爸爸对“我”的写作指导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联系自己的学习经验谈一谈,议一议。
3读课文的最后一部分,想想开头和结尾有什么关系?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四、完成练习,拓展升华
1完成课后第2题。
2根据课后第1题的要求写一个小练笔,回忆一下自己的写作经历。
板书:
回忆爸爸
不能忘怀鼓励与指导常常想起
积累与运用
(二)
教学目标
1体会“递进关系关联词”在表达中的作用。
2积累名言佳句。
3借助“互动平台”,学习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体会文章的感情。
4在口语交际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游览见闻。
5在习作时,引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
教学设计参考
一、温故知新
1从这几个句子中,你感受到什么?
2说几个表示递进关系的句子。
二、语海拾贝
自读诗词,背诵记忆。
三、互动平台
自读互动平台的内容,结合课文说说“一边读一边想”的阅读方法有什么好处。
四、自主学习园地
1为了克服读书不求甚解的毛病,作者采用了那些方法?
2这样读书有什么好处?
对你有什么启示?
五、口语交际
1阅读材料,了解要求。
2和同学谈谈看电影或电视的收获。
六、习作百花园
1回想自己看过的电影或电视内容,交流感受。
2动笔;讲评。
第九课:
恐龙在我们头上飞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读写。
2.运用浏览和精读的方法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鸟是恐龙变的”这一假说是如何得到证明的,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用其中的词语写一段话。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搜集有关恐龙的资料。
教学设计参考
一、激趣导入,初读课文
1齐读课题,围绕课题,你想到哪些问题?
(介绍恐龙的相关知识)
2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然后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发生的事情。
二、精读课文,感知理解
指名朗读第1段。
想想季强的什么学说震惊了全世界?
为什么会震惊全世界?
三、细读分享,深入理解
1“从这一年开始,在演化科研领域,科学家们心悦诚服地将心中的大师做了这样的排列:
赫胥黎——奥斯特隆——季强。
”
2勾画出写赫胥黎、奥斯特隆观点的语句,说说第二部分介绍的是什么。
自己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想法。
3第三部分: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季强获得证据、确认证据、发表文章、引起争论、鉴定证明的过程。
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体会科学家孜孜不倦、执著追求的精神。
农民拿来的化石有什么特点?
这与“龙鸟之争”有什么关系?
从“经过多次实地考察”等词句中,你能体会出什么?
我们再轻声读课文第二部分,把描写科学家认真思索、执著探索词句勾画出来,多读几遍去体会。
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交流自己独特的体会。
四、整体感悟,交流启迪
引导学生读最后部分。
科学家取得了这样令人激动不已的成功,回顾过去,他们经历了无数冷嘲热讽,在100多年里前赴后继、不懈追求,终于取得了成功。
读这一部分,你会和科学家们一起激动、一样快乐。
在读、悟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充分谈自己的看法,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适当点拨,启发学生交流自己获得的启迪。
此时,你想对科学家说些什么呢?
写一写。
板书:
恐龙在我们头上飞
引发争论理论来源找到证据
得到证明坚持探索
第十课:
企鹅爸爸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并正确读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企鹅爸爸是怎样呵护小企鹅的,感受企鹅爸爸坚韧伟大的父爱。
3体会课文的细节描写。
教学准备
了解企鹅的生活状态,搜集反映动物艰辛养护子女的资料。
教学设计参考
一、谈话交流,引出课题
1通过“动物的母爱”这一话题,引出本课课题。
2读课题,企鹅爸爸是怎么抚育孩子的?
交流已知信息。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自由朗读课文,几个有难度的词语,要求读准确,初步了解它们的意思。
三、再读分享,理解内容
1从课后题入手,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2企鹅爸爸的哪些行动最能体现它对孩子的爱?
自由读课文,勾画出相关的语句,再读一读,想象一下。
(学生交流自己读的情况,汇报自己的感受。
)
3抓住几个重点句,体会企鹅爸爸伟大的父爱。
四、激情朗读,畅谈感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你最受感动的句子;学生谈谈自己读了课文以后的感受。
五、布置作业
摘录课文中你认为写得好的词语和句子。
板书:
企鹅爸爸
难分难舍
刻骨铭心
冰雕石刻 爱是付出
第十一课:
美丽的地球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地球的美丽和唯一,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3.体会解说词的准确、严谨。
根据批读要求,边读边批。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搜集有关地球的资料图片。
教学设计参考
一、引入课文
说起地球,我们的心中就会涌起无限温暖的感情。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美丽的地球。
二、检查预习
三、粗读课文,提出疑问
1读1、2段,说说为什么人们对地球既熟悉又陌生?
2地球是人们唯一的家乡,但是人们对这颗行星又了解多少呢?
让我们来认识这美丽的地球。
四、细读课文,了解地球
1课文从多方面介绍了地球。
选自己喜欢的方面读一读。
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旁边。
(学生阅读、批写)集体交流。
2教师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层次,知道课文分别从“地球的颜色、地球的年龄、地球表面有大量的水、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等来写的。
3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
(如,列数字:
地球的年龄从数字上便于说明特征,就运用数字“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