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743479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论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论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论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论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docx

《论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docx

论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

摘要:

幸福这个话题并没有随着历史的发展而被淘汰,它仍然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亚里士多德在综合前人关于幸福的论断后,面对他所处的城邦生活提出了他自己的幸福观。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以人的两个本质——人是理性的动物,人是政治的动物——为逻辑基础,得出关于幸福的两个定义——幸福是一种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幸福是至善,并且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指出如何才能获得幸福。

针对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我们要做出公正的评论,既要看到亚里士多德幸福观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借鉴意义,也要把它区别于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看到其局限性。

关键词:

幸福观德性至善评价

Abstract:

Happinessthistopicisnotbeingeliminatedalongwiththedevelopmentofhistoryanditisoureternalpursuit.AristotleputforwardhisownHappinessaccordingtohislifeaftersynthesizingjudgmentaboutprevious.ThelogicalfoundationofAristotleHappinessisthatpeoplearerationalanimalsandpeoplearepoliticalanimals.Wecandrawtwodefinitionsabouthappinessthathappinessisanactivityinlinewiththerealityofthesoulandhappinessisgoodness.Wepointouthowtogethappinessfromtheaspectsofsubjectiveandobjective.AccordingtoAristotleHappiness,wewanttomakeafaircomment,shouldnotonlyseeAristotleHappinesssignificanceofbuildingasocialistharmonioussociety,isalsodifferentfromhimtotheMarxismHappiness,seeitslimitations.

Keywords:

happinessvirtuegoodsevaluate

 

摘要····························································(Ⅰ)

绪论·····························································

(1)

一、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

(1)

(一)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时代背景··································

(1)

1.自给自足的城邦生活···········································

(1)

2.哲学探索从关注自然转向人本身·································

(2)

(二)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理论来源··································(3)

1.德性论·······················································(3)

2.快乐论·······················································(3)

二、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内涵和实现条件··························(4)

(一)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人性论基础·································(4)

1.人是理性的动物···············································(4)

2.人是政治的动物···············································(4)

(二)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内涵·········································(5)

1.幸福是一种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6)

2.幸福是至善,是人生的终极目的·································(6)

(三)亚里士多德幸福观实现的条件····································(7)

1.客观条件:

公正的体制与友爱····································(7)

2.主观条件:

遵循中道原则和追求思辨的生活························(8)

三、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评价·····································(10)

(一)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局限性·····································(10)

1.与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区别·····································(10)

2.乌托邦式的幸福观·············································(10)

(二)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时代价值····································(11)

1.公正体制和友善是实现幸福的客观条件对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的借鉴意义(11)

2.完善的德性和德行对新时代个人幸福观的借鉴意义·················(12)

结语······························································(12)

致谢词····························································(14)

参考文献·························································(15)

绪论

在伦理学领域,幸福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幸福更是我们终其一生在追求的话题,但随着社会的物质文明飞速发展,我们越来越迷失自我,失去道德航标,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现象,物质愈丰富,幸福感愈低,而无法获得幸福感的人也越容易失去道德航标,这个问题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严重。

所以我们不得不重新开始重视关于幸福的问题,我们开始追问——什么是幸福,怎样才能获得幸福。

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的哲学家已经开始探讨关于幸福的问题了,而亚里士多德作为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其对幸福是什么,怎样获得幸福都做出了精彩的回答。

《尼各马可伦理学》作为第一本伦理学专著从对幸福的追问开始,最后也终结于幸福,从对《尼各马可伦理学》的研究,我们得出亚里士多德关于幸福的两个定义——“幸福是一种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以及“幸福是至善”。

通过对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探讨,我们会重新对幸福做出定义,并联系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中国提出借鉴,创建和谐社会。

本文以亚里士多德的人性论——人是理性的动物,人是政治的动物——为基础,提出“幸福是一种合于德性的实现活动”以及“幸福是至善”两个概念,并且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研究如何获得幸福。

旨在全面、深入地了解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发现其对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借鉴意义以及局限性所在,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通过对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研究,更好地理解个人如何通过完善自身的德性而获得幸福,个体幸福和集体幸福、社会和谐之间的关系;让我们在面对物欲横流、拜金主义的社会现状时,能够正确地获得幸福感。

一、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

(一)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时代背景

任何一个哲学家的思想都不能孤立起来研究,要把他的思想置于他所处的时代中去研究,因为真正的哲学思想都是这个时代的精华。

因此,我们不仅要从亚里士多德生活的背景来考察他的幸福观思想,也要从当时古希腊学者面临的哲学转向问题上探究他的幸福观思想。

1.自给自足的城邦生活

亚里士多德作为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幸福观思想也需要以他所处的希腊城邦生活为起点来研究。

不仅要了解古希腊城邦生活的整体特点,更要着重于亚里士多德所处时期城邦生活的特殊性。

古希腊城邦,是由许多不同大小的氏族结合而形成的特殊的古代国家状态。

一般认为,城邦最初出现在公元前8世纪前后的荷马时代。

城邦并不同于统一的国家形态,在世界历史上,也只有在古希腊才出现过这种特殊的国家形态。

在经济上,每个城邦都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单位,公民不仅拥有财产,还拥有奴隶,奴隶在一个家庭中,承担了大部分的生产和生活劳动,这样,就使得城邦中的公民不仅满足自给自足的生活需要,而且还有足够多的闲暇时间去从事其他的社会交往活动。

但同时伴随的问题就是,贫富差距日益扩大。

在政治上,每个城邦也拥有独立的政治体系。

这样的民主制使公民都拥有了参与政治生活的权力,每个公民在政治地位上都是平等的。

这样的制度使得更多公民参与到政治生活中去,要求更广泛的公平,因而会损害部分富有奴隶主的权力。

亚里士多德正是处于这样的一个时代:

一方面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矛盾加深,另一方面富有奴隶主和自由贫民之间的斗争也日趋激烈。

面对这样的时代,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温和民主制”的思想,也就是说抑制最富有阶级,扶持贫民,强化中层阶级。

这正是亚里士多德认同的公正的体制,通过这种公正的体制,城邦生活可以有序、稳定的进行,公民会获得平等的参与政治的权力、受教育的权力,在拥有了平等权力的同时,公民会完善自身的德性,追求幸福、至善的生活。

2.哲学探索从关注自然转向人本身

伴随城邦体制日益系统化,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日益繁荣,古希腊原有的以神话为中心的哲学思考已不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从泰勒斯“水是万物的本源”开始,被亚里士多德称为“自然学家”的人们进行了一种关于自然世界的合理性解释。

但是,他们只注重于自然世界,缺少对人的关注。

在这些自然哲学家的伦理思想中,人是属于自然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直到智者学派的出现,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1]”,把人们的视线从自然转向了人本身,虽然他们的思想存在很大的缺陷,也并不完善,但已经是为哲学探索从关注自然转向人本身起了启蒙作用。

而真正把哲学从天上呼唤到地上的人是苏格拉底,他以“人”的问题为对象,探讨人的优秀、人的德性。

亚里士多德对苏格拉底的扬弃体现在,苏格拉底虽然关注人自身,但他更注重的是客观的、普遍的道德根据,他的伦理思想仍然具有一种抽象性,并没有把伦理问题置于具体的现实生活中。

而亚里士多德关于伦理的思想更具有现实性,他把关注的目光置于现实社会,人们的各种德性都是根植于城邦生活之中的,也是与城邦生活密切联系的。

(二)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理论来源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当然离不开前人关于幸福的思想,而古希腊关于幸福的哲学思想也颇为丰富,在这里笔者主要从以德谟克利特为代表的快乐论和以苏格拉底为代表的德性论来分析两者对于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影响。

1.快乐论

作为当时快乐论的代表人物的德谟克利特主张,人生的目的在于尽可能地享受快乐,减少痛苦。

他认为“幸福不在于占有畜群,也不在于占有黄金,它的居处是在我们的灵魂之中[1]”,而通过对灵魂的认识,进行节制和适度的快乐,让肉体快乐与精神宁静相结合,使心情不会被外在之善的过分追求所迷惑,从而达到精神的“朗悦”的境界,也就是人的心情不受快乐、恐怖、迷信等一切的感情所困扰,达到绝对宁静的境界。

这就是人的幸福所在,也是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

德谟克利特所提到的追求节制、适度的快乐,显然与亚里士多德所追求的中道原则有相似之处。

亚里士多德并不认同快乐论对于物质财富、外在的善的过分追求,特别是快乐论后来发展成为的享乐主义,虽然亚里士多德承认幸福需要以外在的善作为补充,但亚里士多德所谓的外在的善更多是指朋友,而财富、地位等物质条件,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只要中等的财富就好了。

2.德性论

苏格拉底认为,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如何做到使自己达到“善生”是人生最高的追求,而他这种“善生”理想,是建立在以“善”为根本的幸福观之上的。

他认为,每个行为,每件事情都是有目的;而幸福是我们只为它自身而追求它的唯一的目的,幸福之所以是这样一个目的,原因是它是我们行为的最终原因。

显然,亚里士多德继承了苏格拉底关于善的目的论,因为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的行为都应该以善为目的,而善的顶点就应该是幸福,即至善就是幸福。

苏格拉底把人的幸福与人的“理性”、“德性”密切地联系起来,认为人要实现幸福就需要培养德性,正是因此苏格拉底提出了“善人就是幸福的,恶人就是不幸的”这样的命题。

亚里士多德所崇尚的幸福是一种合于德性的实现活动,而苏格拉底把德性看作是知识,二人这里所说的“德性”显然并不是一样的含义,这也是亚里士多德对苏格拉底的超越,他赋予了德性真正伦理上的意义。

而在苏格拉底之后继承他的思想的犬儒学派,更是把这种德性论发展成禁欲主义,认为只有摒弃物质上的快乐,苦行绝欲,才能得到精神上的解脱,获得真正的幸福。

而亚里士多德对这样完全否定外在物质的德性论更是持批判态度的。

二、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内涵和实现条件

(一)亚里士多德幸福观人性论基础

幸福是一个关于人的概念,只有有意识的人才能认知到幸福,亚里士多德正是基于人和人性的认识提出了他的幸福观,因此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亚里士多德关于人性论的思想。

1.人是理性的动物

亚里士多德说:

“无论是牛,还是马,以及其他动物,我们都不能称之为幸福的。

因为它们没有一种能分有这种现实活动[1]”。

动物是没有理性灵魂的,我们不能说一头生活安逸、饲料充足的牛或马是幸福的,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这是一件荒谬的事。

而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人虽然有动物的本性,但人区别于动物最大的关键在于人是有理性灵魂的。

亚里士多德把灵魂分为三个等级,最低等级的是植物灵魂或营养灵魂,而比植物灵魂高一等级的是动物灵魂或感觉灵魂,最高的形式就是人类灵魂或理智灵魂。

这种理智灵魂拥有推理和思维的能力,人的灵魂能够区别于动植物的灵魂正是因为拥有了这种能力。

人在拥有理智灵魂之后,才有可能拥有勇敢、节制等德性,才有可能以“善”为目的的从事活动。

总的来说就是,理性是使人作为最完满、最高贵动物的标志。

2.人是政治的动物

亚里士多德认为“无论是一个人或一匹马或一个家庭,当它生长完成以后,我们就见到了它的自然本性;每一自然事物生长的目的就在鲜明其本性[2]”。

显然,当人生长完成后,他的自然本性就显现在他所生活的这个社会中,参与城邦生活就是这个个体在社会中所从事的活动。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人类在本性上,也正是一个政治动物。

关于个人和城邦的关系,亚里士多德从本性上的全体必然先于部分推得城邦也是先于个人的,个人是城邦的一个部分,个人一旦离开城邦生活就必然不能得到自给自足的生活,在他看来,也许只有野兽和神祗才能离开城邦独自生活。

于是乎我们就看到了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明确的说到过“自足不是指一个孤独人过孤独的生活,而是指他有父母、儿女、妻子以及广言之有朋友和同邦人,因为人在本性上是社会性的[1]”。

亚里士多德把人放在更广范围的社会领域来理解,个体如果要获得幸福就必须把自己与城邦生活联系起来,把自己置于社会生活,只有这样个体才可能获得幸福。

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

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2]”。

(二)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内涵

根据上文写到亚里士多德幸福观是基于他关于人性的两个论断——“人是理性的动物”以及“人是政治的动物”——而提出的,这里也根据这两个论断提出了关于幸福的两种解释。

1.幸福是一种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

首先,根据之前亚里士多德关于灵魂的分类,我们把他的德性分为两类:

“一类是理智德性,一类是伦理德性。

这两种德性是不同的,理智德性大多是由教导而生成、培养的;而伦理德性则是由风俗、习惯沿袭而来的[3]。

那么,德性到底是什么呢?

“在灵魂中有三者生成,就是感受、潜能和品质[4]”,亚里士多德把感受和潜能都否定了,他认为德性就是一种品质,而德性更是这样的一种品质,不仅以它为德性,更加要使它优秀。

动物不能说是幸福的,正是因为它们没有理性灵魂,所以它们不可能从事现实活动,而孩子们也不能说是幸福的,因为他们的理智灵魂还未受到教化,他们没有这样合于德性的行为,但我们可以说他们有希望获得幸福。

其次,在了解了德性的概念之后,我们应该着重于现实活动这个关键词。

幸福是一种德性与幸福是一种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并不是同一概念,因为在占有和使用中把握幸福,还是在品质和现实活动中把握幸福存在很大区别。

我们不能说一个睡着的人或是一个感觉迟钝的人是幸福的,即使他拥有某种品质,可他却不能做出好的结果。

而现实活动不是这样的,它必然要行动,而且是美好的行动。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桂冠并不授予冒昧的人和健壮的人,而是授予参加竞技的人,只有那些行为高尚的人才能赢得生活中的美好和善良”。

还需要注意的是,德性必须是完满的,必须终其一生,但在一生中时运变化不定,一些人青年时气运亨通,老了之后却陷入悲惨的境地,这样的遭遇也不能成为幸福。

所以,我们追求的幸福应该是永恒持久的,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在整个一生中都必须合乎完满的德性,一天或短时间的德性,不能给人带来幸福的。

总之,人的幸福不在于外在的物质享受,以及名声和荣誉的获得,而是在于使灵魂进行合乎德性的活动。

2.幸福是至善,是人生的终极目的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的开篇中就指出“每种技艺与研究,同样地,人的每种实践与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的,所以有人说,所有事物都以善为目的[2]”。

由此可见,亚里士多德想从目的论方面来讨论善。

他首先批判了柏拉图关于“善”的理念:

善不是派生于万物之前、独立自存的东西,不存在那个被一切事物分有的善,亚里士多德探求的善是能为人所实行和取得的善,他把善定义为“一者就其自身就是善,另者则通过它们而达到善[3]”。

我们可以说快乐、荣誉这些就是善,也可以说使人健康的医术是一种善,建造房屋的技能是一种善。

不过,在不同的技术中,我们追求的善也是不同的,那什么才是最后的、共同追求的善呢?

亚里士多德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只有那种为了使自身更完满而选取的东西才是最后的善,即至善。

而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自足就可以说是这种至善,那么自足又是什么呢?

“自足就是无待而有,它是生活变得愉快,不感匮乏。

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幸福[4]”。

于是,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幸福就是至善。

其次,亚里士多德认为,一个人获得的善值得嘉奖,而一个城邦获得的善更加荣耀,他在《政治学》中写道:

“最优良的善德就是幸福,幸福是善德的实现,也是善德的极致[5]。

”既然一切社会团体都是以善为目的,那城邦作为社会团体中最高而且包含最广的一种,它所求的善德一定也是最高而最广的。

而我们所说的幸福应该是一种无待而有,使生活变得愉快,不感匮乏的自足的城邦生活。

因为“人是政治的动物”,人必须生活在城邦中才能够自足,也只有在城邦生活中才能培养、完善德性,使人获得幸福。

所以从“人是政治的动物”,亚里士多德把对幸福的理解放在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公共生活视域中来理解,个人追求幸福的过程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友爱,离不开公正的城邦制度。

总之,“世上一切学问和技术,其终极目的各有一善;政治学术本来就是一切学问中最重要的学术,其终极目的正是大家所最重视的善德,也就是人间的至善[1]”。

(三)亚里士多德幸福观实现的条件

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实现条件可以分为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客观条件也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外在的善,这种外在的善是包括朋友、财富、社会地位,也包括城邦生活的体制等等,大体可以归为两种,就是公正的体制和友爱。

当我们具备了获得幸福的外在条件之后,我们应该向内寻求,探究一下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获得幸福。

亚里士多德把它分为两种路径,一种是针对一般人的遵循中道原则,另一种是对于少数智者和圣人而言的,进行思辨的生活。

1.客观条件:

公正的体制与友爱

第一,亚里士多德指出“所谓公正,一切人都认为是一种由之而做出公正的事情来的品质,由于这种品质,人们行为公正和想要做公正的事情[2]”。

公正又可以分为分配的公正、回报的公正、和矫正的公正。

分配的公正是自愿地同另一个人或更多的人分享共同福利方面的公正;回报的公正是自愿的私人交往和公民交往中受惠一方履行回报责任的公正;矫正的正义是在私人的和公民间的不自愿的交往中对已发生的对一方的损害进行补偿的公正。

上述的都是具体的正义,还存在一种总体的正义,这种正义要通过法律来维护公民的共同利益。

公正与友爱都有三种形式,就是家庭中的公正与友爱,兄弟和伙伴间的公正和友爱,公民之间的公正和友爱。

一个社会只有家庭和睦,兄友弟恭,伙伴之间相亲相爱,公民之间遵循道德和法律共同生活,这样的社会才可能使人得到幸福。

亚里士多德认为,公正是优良城邦政体的核心,而最能体现城邦正义的政体,就是混合平民政体与寡头政体,建立以中产阶级为基础的混合政体。

而在这样一个社会中更有利于人们追求幸福。

亚里士多德指出“城邦以正义为原则,由正义衍伸的礼法,可凭以判断人间的是非曲直,正义恰恰正是树立社会秩序的基础[3]”。

而人们要想追求至善,追求幸福,就必须先建立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在这样的社会中,每个公民拥有中等的财富,享受平等的政治、教育、就业、医疗等权利,每个公民都可以自由的参加城邦政治生活,在如此公正的体制之下,每个公民拥有足够而平等的外在的善,我们说双拳难敌四腿,想要获得幸福当然要借助这些外在的善。

而这样的社会正是需要公正、正义为引导,公正是个人幸福的保障。

第二,友爱是实现幸福的一个必要因素。

“一切友谊都或者由于善而存在,或者由于快乐或有用而存在,不论它是总体的还是友好者个人的,都有某种类似之点。

所以说一切都寓于这种友谊之中,因为友谊都是类似的。

总体上的善就是总体上的快乐,它们是最为可爱的东西。

只有在这些善良的人们中,友爱和友谊才是最大和最善的[1]”。

那友爱是什么呢?

“友爱就是某种德性,或者是富有德性的事物,或者说是对生活所必需的东西,谁也不愿意去过那种应有尽有而独缺朋友的生活[2]”。

友爱也可以分为三类:

善的友爱,快乐的友爱以及实用的友爱。

善的友爱是指因为对方自身的原因而希望他好,希望两人是因为彼此的善或有点而相互吸引的,这种友爱是不易受离间,完善的友爱。

快乐的友爱是因为双方相似的东西较多,不大相互计较而吸引对方的友爱。

实用的友爱是指因需求和利益结交,关系脆弱的友爱,一旦利益关系破裂就会立即解体,并且互相抱怨、指责、伤害。

在所有的外在的善中,朋友是最大的外在的善。

如果认为幸福的人既然具备了一切的善,就不再需要朋友了,这就错了,我们只有通过友爱的人际关系,才能更好的处理城邦生活中的事物,形成一种和谐的社会氛围,反之这种和谐的社会氛围也会利于我们追求幸福。

有些朋友之间的友爱,是为了得到自身的快乐,这种友爱往往是无法长久的;而真正的善良者的友爱是完美的,他们都是为了朋友自身而希望朋友为善的,这才是真正的友爱,只有这种友爱才能永久维持。

一个能够被称为幸福的人,必然是拥有高尚朋友的人。

正是因为他自身德性的完满,他才能被称为幸福的人,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拥有更多德性相同、互相吸引的朋友,这些朋友也必然是拥有完满德性、幸福的人。

2.主观条件:

遵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