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数字1到4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74028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数字1到4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认识数字1到4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认识数字1到4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认识数字1到4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认识数字1到4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认识数字1到4教案.docx

《认识数字1到4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数字1到4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认识数字1到4教案.docx

认识数字1到4教案

认识数字1到4教案

【篇一:

2014年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教案】

大数的认识

本单元是本册教材的起始单元,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

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读写巩固和扩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

单元分析

教材简析:

本单元教材的编写特点。

(1)优化教材结构,集中进行大数认识的教学。

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安排是:

先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第七册),再教学亿以上数的读法和写法,并对数的理论进行整理。

本单元对亿以内数的认识和亿以上的数的认识加以整合,在两部分认数教学中间安排的十进制计数法,是对亿以内数的认识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并作为亿以上数的认识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提供丰富的素材,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综合知识的渗透。

从万以内数的认识到亿以内数、亿以上数的认识,是学生数概念的又一次扩充。

学生在读、写大数时常常出现错误,这往往与数的概念不清楚、数的感受不丰富有关。

教材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不仅为学生认识大数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也为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提供了好素材。

例如,科学知识:

一个人一年的心跳次数,地球赤道长度,一小滴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数量等;国情教育:

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等。

(3)突出数概念的教学,从数学的高度把握十进制的原理,培养数感。

教材让学生从数的认、读、写、大小比较,计数单位、数位、数级等数概念的多方面来全面地认识数。

介绍了十进制计数法。

十进制是数学的基础,整数、小数、十进分数从数学本质上来讲是一致的,结合各种计量单位中的十进制,使很多数学知识能够融会贯通。

教材还通过丰富的素材帮助学生形成数感。

如在“你知道吗”中,用直观的素材让学生体会1亿有多大。

(4)教学内容的呈现留给学生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

经过第一学段数的认识教学,学生已经具备了大量的关于数的认识的直接经验,尤其对万以内数的组成和计数单位等有了较深的了解,这就为将数的知识扩充到万级、亿级做好了铺垫。

教材在安排具体内容时,一方面图文并茂地提供教学的丰富素材,另一方面注意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也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了思路。

这体现在:

①读、写数的法则教材上不给出现成的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到。

②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由学生自己探索。

③亿以上数的读、写更多地是让学生利用前面的知识进行迁移类推。

学情分析:

1、学生对亿以内、亿以上数的读写比较容易出错,特别是数的中间或末尾有0的读法、写法。

2、学了计算器的使用,有学生会在算数时依赖计算器。

3、一部分对数学方法的归纳能力欠缺。

教学内容:

亿以内数的认识、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亿以上数的认识、计算工具的认识、用计算器计算和一亿有多大。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单元教学重难点:

1、掌握亿以内数的读、写法。

2、每级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

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亿以内数的认识(教科书第2~4页的内容,练习一第1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是个大数;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理解、掌握我国记数习惯,每四个数位为一级。

3、结合现实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内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境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使学生获得正确使用数位顺序表的一些基本方法的成功体验;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主动探究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和

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我评价和善于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数位顺序表,计数单位以及各记数单位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数级、数位、记数单位的区别以及“位值”的理解。

教学准备:

课件、计器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投影导入: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很多大数。

(出示投影)

1994年首都北京的人口有一千零五十一万。

光的速度是每秒二十万千米。

地球离月亮大约有三十八万四千四百千米。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今天咱们一起来认识一些大数。

(板书课题)

2、介绍主题图(出示主题图)

2010年我国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次普查中这六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口数据。

(出示人口数据)

同学们认识这些大数吗?

二、探究交流,获取新知

出示例1:

北京人口有19612368人,这个数有多大呢?

1.计数器操作,认识计数单位。

⑴在这个计数器上,你发现了什么?

用计数器数数:

拨上一千,然后一千一千地数,一直数到九千,再拨上一千。

⑵问题:

九千再加上一千是多少?

千位满十要怎样?

认识十个一千就是一万。

(板书“万”。

⑶让学生在计数器上一万一万地数,一直数到九万,再加一万,是多少?

认识十个一万是十万,板书“十万”。

用同样方法,完成一百万、一千万、一亿的认识,分别板书:

百万、千万、亿。

2.小组讨论学习计数单位间的关系。

大家知道万、十万、百万、千万、亿是什么吗?

你们发现这些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3.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1)学习数位。

将19612368按数位顺序写出。

说出每个数字所占的数位名称、计数单位,表示有多少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2)同桌学生互相说一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

(3)学习“数级”。

介绍我国计数的四位分级法。

为了便于读亿以内的数,我国沿用了四位一级的计数规律,即从右起每四位为一级.个、十、百、千是个级,表示多少“个”;万、十万、百万、千万是万级,表示多少个“万”.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4页“做一做”第1题。

同桌之间互相说数,一个一、一万一万地说,另一个拨。

2、填空:

①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每个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

一个数字所在的数位不同,表示的数的大小也()。

②按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起每()数位是一级。

()是个级,表示多少();()是万级,表示多少()。

③同一个数字,把它写在不同的数位上,它表示的()就不同。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谈谈学习体会、收获。

五、作业:

完成练习册第一、第二页。

板书设计:

亿以内数的认识

计数单位:

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

?

数位: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千万位?

?

数级:

个级、万级、亿级?

?

第二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亿以内数的读法(例2、例3,教科书第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含两级的数的读法,能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大数,并体会、理解读数的规则。

练习读数,使学生理解万级的数的读法与个级的数的读法的联系与区别。

结合读数,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类推和归纳概括能力。

引导学生有效地利用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水平探究理解新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通过具体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

含两级的数的读法。

教学难点:

每级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教学准备:

计数器、课件、空白卡片,彩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读出下面的数

3495750050024080

2、说说万以内数读数方法?

①从高位读起,千位是几就读几千,百位是几就读几百?

?

②中间不管有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多少零都不读。

3.数的组成

80308030是由8个千和3个十组成的。

二、探究新知

1、亿以内数的读法。

我们已经学习过万以内的数的读法。

而像我们昨天的城市人口数据的大数该怎么读呢?

(第二页)

(1)出示含两级的数位表,并在相应的数位下面呈现2496,让学生读一读。

(2)再呈现24960000

①让学生试读。

②比较2496与24960000在数位上的区别。

启发:

引导24960000的读法。

③说说各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引导说出一共有多少万?

这个数有什么特点?

(个级的四个数位上都是0,即这些数都是整万的数,末尾的零都不读出来。

)读法与以前学过的数的读法有什么异同点?

相同点:

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去读。

不同点:

万级的数要在后面加读一个“万”字。

小结万级的数的读法

【篇二:

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第一课时数一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41-42页例1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会点100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感受“十”在计数中的作用,知道10个十是100,感受“十”与“百”的关系,感受100与50、20等数的关系。

2、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并进行简单的估计。

3、使学生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培养学生对数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认识百位及计数单位“百”,深入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2、初步构建数之间的关系,培养数感。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主题图。

师:

同学们看,秋天来了,果园里的什么成熟了呀?

多么美丽的图画呀!

估一估,一共有多少个苹果成熟了?

学生猜测。

为什么都不猜是20个呢?

(使学生说出:

比20多多了。

师:

到底是多少个呢?

我请来了一位老朋友(出示数字卡片10)让它来帮助我们数一数吧。

(数出10个就圈出10个)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40页,认真的数一数图中有多少个苹果?

2、学生活动。

指名说一说数的结果。

师:

其实,这幅图上正好100个苹果,有谁数对了?

怎么数不容易出错呢?

小结:

在数数的时候,同学们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去数,边数边圈,满了10个就圈起来,就不容易出错了。

3、导课:

同学们,在以往的学习中,我们已经认识了0~20这些数,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地方要用到比20大的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100以内的数。

板书课题:

数一数

二、教学例1数一数

1、在数数中理解数,突破数数的难点。

师:

老师这里有21根小棒,谁愿意上来摆一摆?

要求摆完后一眼就看出是21根。

生自愿上台摆一摆并展示,其他学生自己摆一摆。

师:

能一下看出是21根吗?

他请来了谁帮忙?

师:

对,他请来了10帮忙,十根,十根,一根,很快就能看出是21根。

21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师:

下面我们就在21根小棒的基础上,继续一根一根地数出100根小棒。

师生一起数出:

21、22、23…….29,追问拐弯数:

“29的下一个是多

少?

”29添1就是30。

(将新数的10根捆成一捆,再让学生说说30的组成,以此类推每到拐弯数就追问下一个数是多少,并说出整十数的组成。

2、感受100,体会“十”与“百”的关系

师:

99再添1就是多少?

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