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路桥金清白沙至大陈航线航道路桥段建设工程环境.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738270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10.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台州市路桥金清白沙至大陈航线航道路桥段建设工程环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台州市路桥金清白沙至大陈航线航道路桥段建设工程环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台州市路桥金清白沙至大陈航线航道路桥段建设工程环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台州市路桥金清白沙至大陈航线航道路桥段建设工程环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台州市路桥金清白沙至大陈航线航道路桥段建设工程环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台州市路桥金清白沙至大陈航线航道路桥段建设工程环境.docx

《台州市路桥金清白沙至大陈航线航道路桥段建设工程环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台州市路桥金清白沙至大陈航线航道路桥段建设工程环境.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台州市路桥金清白沙至大陈航线航道路桥段建设工程环境.docx

台州市路桥金清白沙至大陈航线航道路桥段建设工程环境

编号:

SIO2017-51

台州市路桥金清白沙至大陈航线航道(路桥段)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杭州希澳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二O一七年十二月

 

一、项目由来

  为了贯彻执行“关于大力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加快“小康的大陈、现代化的大陈”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台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关于加快大陈岛开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决策,台州市提出大力发展大陈岛海岛海洋经济,推动大陈岛实现跨越式发展,努力使大陈岛海岛海洋经济的发展成为台州市经济新增长点。

大陈岛作为台州市的重要岛屿,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旅游资源,素有“东海明珠”之称,但交通问题是制约大陈岛发展的主要瓶颈。

目前进出大陈岛仅有大陈至椒江一条航线,大陈岛距离椒江城区客运码头约53.7km,航行时间约2个小时,遇大风浪便无法航行,难以满足岛上居民及赴岛观光游客的出行需要。

为缩短进出大陈岛的航行时间,提高通航保证率,改善人民群众出行条件,促进大陈岛及金清镇的发展,2014年台州市路桥区在金清渔港白沙外堤外侧新建了1座500吨级客货码头及相应的陆域配套设施,年设计通过能力为9万人次。

由于码头至西门口段航道水深不足,金清白沙至大陈500吨级客货航线目前未开通。

为了满足大陈岛居民和游客出行需要,促进大陈岛综合开发建设,台州市路桥区陆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拟实施台州市路桥金清白沙至大陈航线航道(路桥段)建设工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该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为此,台州市路桥区陆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委托杭州希澳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任务。

我公司在接受评价任务委托后,按照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法规,经现场踏勘、资料收集和现场调查,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台州市路桥金清白沙至大陈航线航道(路桥段)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并于2017年10月23日通过路桥区水利海洋渔业局组织的专家评审。

二、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

台州市路桥金清白沙至大陈航线航道(路桥段)建设工程

(2)建设单位:

台州市路桥区陆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3)建设性质:

新建

(4)投资规模:

本工程投资估算为4301.15万元

(5)地理位置:

本项目位于台州市路桥区金清渔港外港区东侧,详见图1。

(6)建设规模和内容:

台州市路桥金清白沙至大陈航道全长26.26km,其中本工程(台州市路桥金清白沙至大陈航线航道(路桥段)建设工程)全长14.9km,满足253座高速客轮全潮进出港;满足600HP渔船乘潮双向通航;满足500吨级货船乘潮双向通航。

航道疏浚底标高-3.0m,航道有效宽度为100m,挖槽底宽为90.18m,疏浚总长度3.775公里,疏浚量为54.443万方,码头前沿停泊水域及回旋水域面积为16364m2,疏浚总方量为3万m3。

疏浚土全部吹填至白沙村养殖塘纳泥区。

施工总工期3个月。

图1工程地理位置图

三、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与敏感点

本工程周围主要环境敏感区见表3-1。

表3-1主要保护目标一览表

序号

敏感点

方位

最近距离

影响因素

1

路桥农渔业区

E

穿越

水质、生态、渔业、溢油风险

2

椒江农渔业区

E

紧邻

水质、生态、渔业、溢油风险

3

温岭农渔业区

S

约4.6km

水质、生态、渔业、溢油风险

4

金清港口航运区

穿越

水动力、冲淤

5

龙门港口航运区

S

约4.5km

水动力、冲淤

6

大陈旅游休闲娱乐区

SE

约11.2km

溢油风险

7

大陈海洋保护区

E

约9.9km

溢油风险

8

大陈保留区

E

约7.7km

溢油风险

9

温岭松门旅游休闲娱乐区

S

约15.0km

溢油风险

10

椒江口特殊利用区

NE

约13.2km

水动力、冲淤

11

白果山海堤

S

约310m

水动力、冲淤

12

团结塘

SW

约1km

水动力、冲淤

13

白沙外堤

NW

约130m

水动力、冲淤

14

台州国际游艇码头

W

约1.8km

水动力、冲淤

15

金清渔港一期外港区渔业码头

W

约600m

水动力、冲淤

16

金清渔港二期外港区码头

W

约1.25km

水动力、冲淤

17

白沙客货码头

N

约18m

水动力、冲淤

18

华源海上石油中转码头

N

约400m

水动力、冲淤

19

路桥至大陈海底电缆

N

约1.5km

水动力、冲淤

20

金清临时锚地

相交

水动力、冲淤

21

金清渔港外港区进港航道

W

紧邻

水动力、冲淤

四、工程分析

1、施工期污染源强

(1)悬浮物源强

本工程疏浚采用2艘2800m3/h的绞吸挖泥船,疏浚产生的悬浮物源强为7.52kg/s。

(2)吹填尾水源强

本工程吹填尾水发生量为5600m3/h,悬浮物浓度为1000mg/l。

(3)施工期生活污水源强

本工程施工人员主要在船上,施工人员共50人,生活污水日发生量约4m3/d,主要污染物浓度为CODcr350mg/l,氨氮35mg/l,SS250mg/l。

施工期船舶生活污水定期接收上岸,依托白沙客货码头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一级排放标准后排入白沙河。

(4)施工期含油废水

本工程施工期船舶舱底油污水发生量约为1.4m3/d,主要污染物油的浓度约2000~20000mg/l。

施工期船舶舱底油污水实行铅封,由台州众和船舶服务有限公司定期接收上岸处理。

(5)固废

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为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

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的产生量按每人1.0kg/d计,则估算生活垃圾日产生量约50kg/d。

施工船舶生活垃圾集中收集上岸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2、施工期非污染生态影响源

(1)水动力及冲淤

本工程疏浚将改变工程区海底地形地貌和局部流场的水动力变化,从而对附近海堤、水闸、码头等保护目标产生一定影响。

(2)海洋生态和渔业资源

本工程疏浚作业将对作业区范围的海洋底栖生物构成损失影响。

此外,疏浚和吹填作业造成的悬浮物增加,将对局部海域范围内的海洋生态和渔业资源产生一定影响。

五、环境质量现状

  1、水文动力现状评价结论

(1)潮位

平均海平面:

金清临时站、大陈长期站、坎门长期站、海门长期站分别为296cm、298cm、329cm、333cm。

潮差:

测区潮差较大,潮位站最大潮差位于坎门站,为638cm。

涨落潮历时:

各站平均涨落潮历时比较接近,平均涨潮历时略长于落潮历时。

潮汐特征值:

测区金清临时站和大陈长期站两个潮位站的潮汐特征值比较接近,潮差均较大。

潮汐性质:

测区海域潮汐性质为规则半日潮,且潮汐浅海作用不明显。

(2)潮流

本水域的潮流性质应属于规则半日浅海潮流,浅海分潮流不显著。

测区潮流是随潮汛的减弱而减小,大潮的平均流速较大,中潮次之,小潮的平均流速较小。

总体来讲,平均流速大潮>中潮>小潮,大潮汛期间,1#测站的落潮流流速小于涨潮流流速;2#~6#测站的落潮流流速均大于涨潮流流速;中潮汛期间,1#、3#测站的落潮流流速小于涨潮流流速,2#、4#、5#、6#测站的落潮流流速均大于涨潮流流速;小潮汛时,2#测站的落潮流流速大于涨潮流流速;1#、3#~6#测站的落潮流流速均小于涨潮流流速。

(3)泥沙

测区最大含沙量为1.780kg/m3,最小含沙量为0.001kg/m3,垂向平均含沙量最大值为0.648kg/m3,最小值为0.011kg/m3。

大潮的平均含沙量较大,小潮次之,中潮的平均含沙量较小;各潮汛最高含沙量1#、2#、5#站表现为大潮>小潮>中潮,3#、4#、6#站表现为大潮>中潮>小潮。

大、中、小潮的平均含沙量总体是涨潮含沙量稍大于落潮,大潮期含沙量数据体现尤为明显。

含沙量的垂向变化明显,随着水深的增加,含沙量逐渐升高。

最高含沙量出现在底层,最低含沙量出现在表层。

(4)波浪

大陈岛附近海域,盛行混和浪,其中以涌浪为主的混和浪居多,风浪浪向以N~NE方向最多,年出现频率为53.7%,S~SSW向次之,为14.6%,涌浪浪向相对集中,ENE~SSE向年出现频率达99%,无风浪出现的频率为21.7%。

金清渔港避风浪条件良好,其东南侧有龙门岛、横门山、南港山及北港山等岛屿构成的天然屏障,正东面向大海,东北侧有道士冠岛、黄礁岛和白果山岛的部分掩护。

金清渔港口门处受到E-ESE向和NE-ENE向外海涌浪或混合浪影响,涌浪可通过口门向内部绕射传播。

2、冲淤及地形地貌现状评价结论

经过2016年外港区疏浚工程后,金清渔港外港区内水下地形整体趋势较为平坦,最浅点水深约1.0米,最深处水深约4.0米。

工程区域整体处于冲淤平衡略有冲刷的状态,其中堤线外侧水下浅滩,金清渔港外港池区域内,黄礁附近等海床的冲刷幅度较大,均为人工疏浚导致。

航道所在区域位于白果山至上大陈岛之间,该区域除在岛屿附近外均较为平缓,床面总体为稳定略微冲刷的状态,冲刷幅度在0.5m左右,年均冲刷幅度约0.04m/a。

3、海洋水质环境现状评价结论

JC01站位属于地表水,其中COD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V类水质标准,其余指标均能够满足要求。

2015年4月、2017年5月:

除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外其他监测指标均满足《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第二类标准。

其中无机氮的超标率为56.25%、活性磷酸盐的超标率为58.3%。

2016年11月:

除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外,其它监测项目的含量均符合《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中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其中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站位超标率分别为28.3%和91.6%。

海域水质活性磷酸盐和无机氮超标原因主要为受陆域径流和近岸排污口污水排放影响。

4、沉积物环境现状评价结论

调查海域沉积物质量总体较好,春季和秋季沉积物指标均满足第一类标准。

5、海洋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结论

(1)叶绿素a

2015年4月、2017年5月调查海域涨潮时叶绿素a值在0.291~8.932μg/L,平均叶绿素a值为1.918μg/L;落潮时叶绿素a值在0.417~8.990μg/L,平均叶绿素a值为1.973μg/L。

调查期间各站位叶绿素a平均为1.946μg/L。

(2)浮游植物

2015年4月、2017年5月拟建项目附近海域调查期间共获有浮游植物4门25属43种。

其中,硅藻门19属33种,占76.7%;甲藻门4属7种,占16.3%;绿藻门1属1种,占2.3%;金藻门1属2种,占4.7%。

大潮涨潮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H'值为1.430~1.996,平均值为1.733;大潮落潮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H'值为1.385~1.984,平均值为1.701。

2016年年11月调查期间浮游植物有2门46种。

其中,硅藻门37种,占80.4%;甲藻门9种。

涨潮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H'值为0.868~1.386,平均值为1.020;落潮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H'值为0.500~1.494,平均值为0.983。

(3)浮游动物

2015年4月、2017年5月拟建项目附近海域调查期间共采获有大型浮游动种10类37种,桡足类16种,占43.2%;浮游幼体7种,占18.9%;水母类6种,16.2%;毛颚动物2种,占5.4%;磷虾类、糠虾类、樱虾类、背囊动物、软体动物和多毛类各1种,分别占2.7%。

调查期间浮游动物生物量为34~290mg/m3,平均生物量为123.4mg/m3;涨潮时,浮游动物生物量在34~290mg/m3,平均生物量为113mg/m3。

涨潮时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值H'在0.849~1.946,平均值为1.511;落潮时海域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值H'在0.410~2.696,平均值为1.646。

2016年年11月共采获有大型浮游动种8类34种,桡足类15种,占41.9%;浮游幼体11种,占32.3%,水母类4种,占11.7%;毛颚动物2种和糠虾类各2种,分别占5.8%;磷虾类、十足目和背囊动物各1种,占2.9%。

调查期间浮游动物生物量为10~860mg/m3,平均生物量为284mg/m3。

涨潮时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值H'在0.563~1.716,平均值为1.061;落潮时海域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值H'在0.774~1.177,平均值为0.950。

(4)底栖生物

2015年4月、2017年5月拟建工程附近海域调查期间采集到大型底栖生物3大类10种,其中多毛类4种,占40.0%;软体动物5种,占50.0%;甲壳类1种,占10.0%。

底栖生物生物量在0.00~5.62g/m2,平均底栖生物生物量为2.19g/m2。

底栖生物多样性指数值H'为0.000~1.657,平均值为0.993。

2016年年11月拟建工程附近海域调查期间采集到大型底栖生物3大类8种,其中多毛类5种,占62.5%;软体动物2种,占25.0%。

;甲壳动物1种,占12.5%。

底栖生物生物量在0.0~3.4g/m2,平均底栖生物生物量为1.4g/m2。

底栖生物多样性指数值H'为0.693~1.494,平均值为1.005。

(5)潮间带生物

2015年4月、2017年5月调查期间共采集到潮间带生物3大类25种,其中多毛类6种,占24.0%;软体动物13种,占52.0%。

;甲壳类6种,占24.0%。

潮间带生物平均栖息密度为39个/m2,平均生物量为16.1g/m2。

3个调查断面生物种类多样性指数H'为1.230~1.997,平均值为1.668。

2016年年11月共调查得潮间带生物共3大类21种,多毛类8种,软体动物10种,甲壳动物3种。

3个断面的岩相平均栖息密度为35个/m2,平均生物量为20.0g/m2。

3个断面的泥相平均栖息密度为37个/m2,平均生物量为3.3g/m2。

生物种类多样性指数H'为0.549~1.616,平均值为1.034。

6、海洋渔业资源现状评价结论

(1)鱼卵、仔鱼

2015年4月垂直拖网和水平拖网均未采集到鱼卵、仔鱼。

2017年5月垂直拖网未采集到鱼卵、仔鱼,水平拖网未采集到鱼卵,但采集到仔稚鱼,仔稚鱼平均分布密度为2.46尾/m3,数量变动范围在0.18~7.19尾/m3。

(2)渔业资源

2015年春季共有游泳生物36种,鉴定到种的为36种;隶属12目20科,其中,鱼类8目14科21种,占58.32%;虾类(包括爬行虾类)2目4科11种,占30.56%;蟹类1目1科2种,占5.56%;头足类1目1科2种,占5.56%。

调查海域渔业资源重量密度以蟹类最大,为41.0kg/km2;鱼类和虾类次之,分别为34.1kg/km2、24.5kg/km2、头足类最小为1.3kg/km2;平均渔业资源重量密度100.9kg/km2。

渔业资源尾数密度虾类最大,为4.1千尾/km2;鱼类和蟹类尾数资源密度,分别为3.8千尾/km2和1.4千尾/km2、头足类最小为0.1千尾/km2;平均渔业资源尾数密度9.4千尾/km2。

海域生物(重量)多样性指数在1.958-2.209之间,平均为2.056。

2016年年11月调查水域共鉴定游泳动物35种,隶属11目19科,具体物种名录见附表1。

其中鱼类19种,虾类11种,蟹类4种,头足类1种,分别占分别占总种类数的54.29%、31.43%、11.43%和2.86%。

渔业资源重量密度最大值出现在JQ18号站位,为408.02kg/km2,最小值出现在JQ2号站位,为26.21kg/km2;调查水域渔业资源尾数密度最大值出现在JQ5号站位,为39.69×103ind./km2,最小值出现在JQ2号站位,为3.83×103ind./km2。

海域生物(重量)多样性指数在0.961-1.990之间,平均值为1.537。

(3)渔业生产

2016年,路桥区水产品总产量67335吨,渔业总产出80565万元,渔业增加值36078万元。

全区9个渔业村,3266个渔业户,渔业人口12675人,渔业劳动力10893人。

016年路桥区海洋捕捞产量43247吨,海洋捕捞产出24605万元,水产养殖面积2371公顷(合35565亩),水产养殖产量23758吨,水产养殖产值52397万元。

7、海洋生物质量现状评价结论

调查海域代表性物种脊尾白虾、口虾蛄、日本蟳、梅童鱼、龙头鱼、三疣梭子蟹中的铜、铅、锌、镉、汞的含量均符合《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简明规范》中“海洋生物质量评价标准”,砷、铬和石油烃均符合《第二次全国海洋污染基线调查报告》中的“海洋生物质量评价标准”。

六、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结论

1、水动力影响评价结论

  由于航道疏浚对于整个海域来说只能算是局部工程,整体疏浚水深不大,疏浚后大面上的涨落潮流态未见明显改变,基本与现状流场一致。

流速改变较大的区域位于西门口附近,涨落潮平均流速减小幅度在0.05~0.08m/s。

2、冲淤影响评价结论

由规范公式计算可得,正常气象条件下,A-B段航道疏浚区年平均淤积厚度为0.27m左右,B-C段疏浚区年平均淤积约为0.22m,年回淤量约为9.1万m3

由悬沙模型计算,工程实施后A-B段年均回淤厚度为0.31m左右,最大淤积厚度约为0.4m位于航道西门口段,B-C段年平均回淤厚度为0.25m左右,回淤厚度分布较为均匀,该方案实施后一年总回淤量大约为10.4万m3。

3、水环境影响预测分析结论

施工作业开始后,进入水体的悬浮泥沙除部分发生落淤之外,另一部分则在潮流作用下,在作业点附近水域作输移扩散,且随着时间延长,施工产生的悬浮泥沙增量浓度将逐渐趋于0,海域水体含沙量也将逐渐恢复到自然状态的含沙量。

本工程造成悬浮物大于150mg/L的包络线面积为0.51km2,基本在航道疏浚范围内。

对照二类海水水质标准,超标范围为7.729km2,但由于施工悬浮物影响属于暂时性影响,施工结束后能够得到恢复。

施工期水环境影响除了施工作业产生的悬浮物外,还有施工人员和通航船舶产生的生活污水及含油废水,其中定期接收上岸,依托白沙客货码头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一级排放标准后排入白沙河。

施工期船舶舱底油污水实行铅封,由台州众和船舶服务有限公司定期接收上岸处理。

因此对海水水质环境基本无影响。

4、对海洋生态的影响

施工过程将对局部海域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悬浮物浓度增加对生物的影响和占用海域对海洋生物造成的一定损失。

施工期造成约1.68t的底栖生物直接损失,本工程施工期共造成鱼卵仔鱼及游泳动物幼体损失约31.4万尾。

5、对海洋沉积物的影响

本工程疏浚施工对沉积物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疏浚作业搅动海底沉积物,导致海底以泥沙为主的沉积物悬浮。

根据现状调查,本海域沉积物质量基本符合所在海域相应功能区划沉积物质量标准,且泥沙中主要组份与沉积物相近,部分泥沙沉入海底,对沉积物质量不会造成污染影响。

本工程各类生产、生活污废水均收集上岸处理,不直接不排入海域。

综上所述,本工程实施过程中对附近海域沉积物影响较小。

6、对海洋功能区和环境敏感区的影响

(1)对海洋功能区的影响

①对金清港口航运区的影响

本工程疏浚后,对港区内流速涨潮平均流速减小幅度在0~0.08m/s之内,落潮流速减小幅度在0~0.05m/s之内,主要影响区域为西门口和金清渔港外港区,对口门以东海域基本无影响,因此对金清港口航运区整体的水动力环境影响较小。

本工程对疏浚范围外的海域地形基本不发生改变,因此对航道疏浚范围外海域以及整个金清港口航运区影响较小。

本工程产生的悬浮物对金清港口航运区造成悬浮物增量大于150mg/l的范围约0.51km2,主要为本工程施工范围内,由于施工悬浮物影响属于暂时性影响,施工结束后能够得到恢复。

本工程其他污水接收上岸处理,不直接排入海域,对海域影响较小。

总的来说,本工程实施后,对整个金清港口航运区水动力、地形、海水水质质量、海洋沉积物质量、海洋生物质量影响不大,能够满足该功能区海域使用管理和海洋环境保护的要求。

②对黄礁涂工业与城镇用海区的影响

根据数模计算,本工程疏浚造成的水动力和冲淤影响主要在口门以内,对口门外的黄礁涂工业与城镇用海区无影响。

疏浚悬沙对其影响不明显。

本工程实施后,黄礁涂工业与城镇用海区的海水水质质量、海洋沉积物质量、海洋生物质量维持现状水平能够维持现状水平,符合该功能区海域使用管理和海洋环境保护的要求。

③对农渔业区的影响

本工程附近的农渔业区有与本项目紧邻的路桥农渔业区和椒江农渔业区以及南侧约4.6km的温岭农渔业区。

虽然本项目与路桥农渔业区和椒江农渔业区紧邻,但实际疏浚范围均在金清港口航运区,与路桥农渔业区和椒江农渔业区的距离分别约为3.5km和11km,距离较远,根据数模预测,本工程实施后对农渔业区的流速变化、冲淤环境、水环境、沉积物环境、生态环境无影响。

④对其他海洋功能区的影响

本工程附近的其他海洋功能区有南侧约4.5km的龙门港口航运区、北侧5km的台州市区东部工业与城镇用海区、东南侧约11.2km的大陈旅游休闲娱乐区、东侧约9.9km的大陈海洋保护区、东侧约7.7km的大陈保留区,南侧约15km的温岭松门旅游休闲娱乐区,东北侧约13.2km的椒江口特殊利用区,距离均较远。

根据预测,本工程实施后对这些海洋功能区的流速变化、冲淤环境、水环境、沉积物环境、生态环境无影响。

(2)对附近堤坝的影响

本工程南侧约310m为白果山海堤、西南侧约1km为团结塘、西北侧约130m为白沙外堤。

由于本工程疏浚范围与上述堤坝之间存在现状的高滩,因此疏浚作业不能对堤坝直接造成影响,根据数模预测,对上述堤坝处基本无水动力和冲淤变化,因此本工程的实施不会对附近堤坝稳定性构成影响。

(3)对附近码头的影响

本工程实施对附近码头的水动力影响较小,其中对白沙客货码头影响相对较大,流速增加约0.02~0.04m/s,并略有冲刷,但总体影响较小。

 (4)对海底电缆的影响

本工程北侧的路桥至大陈海底电缆距本工程最近距离约1.5km,距本工程疏浚范围最近距离约2.5km,根据预测,本工程实施对海底电缆的水动力和冲淤基本无影响。

(5)对临时锚地的影响

本工程航线与金清临时锚地相交,本工程疏浚范围与金清临时锚地西边界最近距离约400m,根据数模预测,本工程实施对金清临时锚地的水动力和冲淤基本无影响。

但由于两者相交,使用功能发生冲突,容易在营运期发生船舶碰撞事故,因此建议对金清临时锚地位置做相应调整。

七、环境风险分析与评价结论

本项目用海风险主要表现为施工船舶溢油,根据预测涨潮时夏季主导SSW风工况下,油膜往溢油点西北向漂移,70小时后进入渔山列岛海洋保护区。

涨潮时不利风向W工况下,油膜往溢油点东南向漂移,在28.5小时后进入大陈海洋保护区。

落潮时不利风向W工况下,油膜往溢油点东南向漂移,在15小时后进入大陈海洋保护区。

为防范溢油风险,应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和制定应急预案。

八、主要污染防治对策措施

1、施工期水环境保护措施

(1)疏浚设备选择

本工程疏浚拟采用绞吸式挖泥船,为减少疏浚对底泥的扰动,应选用配备环保绞刀的挖泥船,将绞刀扰动范围控制在密封罩内,确保绞刀挖掘范围内的淤泥为泥泵充分吸入,从而防止因绞刀扰动使底泥颗粒向罩外水体扩散,避免施工过程中因挖泥造成的水体污染。

(2)施工工艺控制

提高施工工艺精度,减少漏挖和超挖;控制装舱溢流对水体产生的影响,溢流时间控制在0.5小时为宜。

增加泥浆旁通装置、水下扩散管装置,或改进溢流口的标高,将溢流口改至水下数米处,使溢流泥浆溢至水底,悬浮物再悬起相对困难,保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