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的力量写给第21届中华圣陶杯中学生作文大赛.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738114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51.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想象的力量写给第21届中华圣陶杯中学生作文大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想象的力量写给第21届中华圣陶杯中学生作文大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想象的力量写给第21届中华圣陶杯中学生作文大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想象的力量写给第21届中华圣陶杯中学生作文大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想象的力量写给第21届中华圣陶杯中学生作文大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想象的力量写给第21届中华圣陶杯中学生作文大赛.docx

《想象的力量写给第21届中华圣陶杯中学生作文大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想象的力量写给第21届中华圣陶杯中学生作文大赛.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想象的力量写给第21届中华圣陶杯中学生作文大赛.docx

想象的力量写给第21届中华圣陶杯中学生作文大赛

想象的力量——写给第21届中华“圣陶杯”中学生作文大赛

 

 

————————————————————————————————作者:

————————————————————————————————日期:

 

想象的力量——写给第21届中华“圣陶杯”中学生作文大赛-中学语文论文

想象的力量——写给第21届中华“圣陶杯”中学生作文大赛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一直是作文教学的重点。

本刊特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学高级教师王小民先生,从文学创作的角度对“中华第21届‘圣陶杯’中学生作文大赛”获奖作品中充满想象又富于创新的佳作进行了点评,并提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想象力的一些思路,希望能对广大一线教师的作文教学有所启发。

王小民

上世纪70年代,一部由黑人作家亚历克斯·哈利创作的“家史小说”——《根》曾经风靡美国,并由此引发了一股“寻根热”。

小说于1977年被美国国家书籍奖金委员会授予历史特等奖。

而根据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也广受赞誉,获得了艾美奖和金球奖。

其后,电视剧被引进我国并在央视播出,也曾得到亿万观众的关注。

小说讲述的是三百多年前第一代被掳到美洲大陆的黑人奴隶昆塔及其后世子孙(共六代人)为争取自由身份而不懈努力,最终获取成功的坎坷经历,在时间跨度上,这几乎与美国历史同步,于是这部家族史也往往被理解为美国黑人不断争取自由的苦难史、奋斗史。

作者将小说的主题建立在“寻到根就寻到一切”这一观念上,他希望黑人寻到根就寻到了尊严,白人寻到根就能了解和理解黑人,天下所有人都来寻根,就能相容相通。

当然,这只是一个善良的愿望,因为当今世界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人都能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不是仅靠“寻根”就可以实现的。

不过,从人们热烈追捧这部作品甚至引发激烈争论的角度来看,“寻根”似乎是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的。

也许是一种巧合,本届“圣陶杯”中学生作文大赛初中组和高中组的竞赛题目中,分别就有“寻”和“根”两个单元,而阅览评选出的获奖作品,发现不少同学也多是从不同角度表达寻找生命之根、生活之根、亲情之根、文化之根等等的经历和感悟。

看来,“寻”和“根”的话题,都有引发人们深入思考、真切表达的意义,不仅能让文人墨客创作出洋洋洒洒的鸿篇巨制,不谙世事的学子们也能写出别有特色的篇章。

其实,对于“寻”和“根”这两个字,我们的祖先早就有过独特的诠释。

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寻”字是这样解释的:

“寻,绎理也。

从工,从口,从又,从寸。

工口乱也,又寸分理之。

”这就告诉我们,寻的意思是抽出乱丝加以整理,字形采用“工、口、又、寸”会意;工、口的偏旁,表示丝绪紊乱;又、寸的偏旁,表示分别整理。

不难看出,古人所说的寻,并非是茫然地四处搜找,而是有在纷杂中分析辨别之意,“绎理”是需要借助思考的,因而寻的过程也是思考的过程。

至于“根”,《说文》解释为“木株也”,本义是指树木长在地下的条状营养器官,而在《广雅·释诂》中,根的意义有所引申——“根,始也”,指事物的本源。

古人更多用根的比喻意义,来表明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如《淮南子·原道训》“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百事有所出,而独知守其门”①,这里的“根”“门”指的就是根源和渠道。

所以千百年来,尽管世间经历了沧海桑田、天翻地覆的变化,但对于寻和根的理解,古人和今人却几乎如出一辙——所谓寻根,就是思考中探求世间万物原来具有的本质和意义。

我们从不同角度“寻”各种各样的“根”,其目的正是为了传承人类优秀的文化、精神及品质,从而更加丰富我们真善美的情感。

既然寻根是人人可以有感而发、各抒己见的话题,那么,怎样将深入而丰富的思考演绎为别具特色又耐人寻味的文字,就需要一番斟酌了。

本届大赛的获奖篇目中,云南农业大学附中初三年级杨韩同学的《寻》就表达得别有特色——

可是,这个假期的台湾之旅,祖母并未参加。

不是因为年纪大了腿脚不利索,而是一句牵强的“我挺喜欢待在家里的,舒服”作为她拒绝的理由。

习作开篇就设置了悬念——祖母为何“一直在寻找台湾”,她在找什么?

为何在可以实现的时候又拒绝了台湾之旅?

然后,在接下来的叙述中,作者为我们一一解开了“谜团”。

原来祖母一直寻找的是几十年前回到台湾的一位故人,她曾与那个叫石致恒的海军有过一段无法忘怀的感情经历。

尽管家庭的仇怨和海峡两岸分隔日久的现实,使得他们未能再相聚,但祖母心中的那份“执念”并没有因为岁月的变迁而淡漠、消逝。

于是,我们也和作者一样,被祖母与石先生那份纯真的爱情以及那一句“愿你一世安好”的话语所感动。

如果说石先生追寻的是回到故土的夙愿,祖母追寻的是一份难以忘却的感情,那么,作者透过习作寻到的就是人世间至纯至美的真情。

文中有这样几个重要的段落是不能忽略的:

他向祖母描述海峡对面的风光:

碧海映着蓝天,入目满是湿绿,成片的山接着天,浅酌一杯茶兼听细雨,是种极大的享受;最美的还是夜晚的海,入夜,海上风平浪静,微波不兴,只有那几乎看不见的细浪轻轻地拍打着沙滩,发出一种几乎听不清的絮语般的声音。

“那是我的故乡。

”石致恒轻轻说道。

祖母从未见过他如此感伤的表情。

这时,他缓缓说道:

“你父亲的事情不是我想这样的,对不起。

原本的满腔怒火化为了沉默。

是啊,怨不得他。

父亲的事.她早有耳闻,贩毒走私。

即使石致恒不告诉她前因后果,父亲还是会被处死。

他们都是历史上的小人物,再多的仇怨也只有化作枉然。

生活总是出人意料。

第二天,祖母才得知他和国军要退回台湾。

祖母站在人群中望着那个单薄的背影,还是一样的倔强。

祖母不知所措地站在他身旁,泪水从祖母眼角流出。

他替祖母拭去眼角的泪滴,说:

“原谅我,愿你一世安好。

”这是那个叫石致恒的海军对她说的最后一句话。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并没有亲自见证他所描述的这些场景,但人们读起来为何会有身临其境之感呢?

这是因为想象在描写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想象力弥补了未曾经历的缺憾,借助想象,杨韩同学不仅为我们再现了温情脉脉的画面,“播放”了充满“磁性”的声音,更向我们传递了一种纯洁美好的感情。

正因为有想象,大大丰富了习作所表达的内容。

如果说,杨韩同学的想象是具有写实风格的话,那么浙江温州第二外国语学校高三年级柳增楠同学题为《祖父的树》的作品中,想象显然就具有了迷幻色彩。

这篇颇似小说的习作,娓娓地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叫原野的孩子跟随技艺超群“颇有名气”的祖父学习根雕,并努力想完成祖父的夙愿——用根雕刻出世人所追捧的“超越了树的树”,但最终,他从祖父留给他的“最得意的两件作品”——一块未曾雕刻的且看上去“不适合根雕”的树根和一包种子中得到了启示,于是将种子一粒粒播种在山坡上,并把自己装雕刻工具的破布袋也埋藏起来。

习作的主题表达得含蓄又耐人寻味:

自然之美是无法超越的,就如祖父所说“自然是最好的雕刻师,雕刻出了世间的一切,所以自然也是雕刻师们最好的老师”。

请看一个精彩的段落:

原野把祖父的作品拿出,却发现是一个不大的树根。

根没上过清漆,也没有被雕刻过的痕迹,甚至还留着些干掉的土。

根很多,坚硬却细长,盘错在一起,似是打了无数个结,又根根分明。

“这不适合根雕。

”原野脱口而出,父亲依然是那张毫无表情的脸。

原野再次盯着根,不知过了多久,隐隐约约感觉手中的根在生长,先是缓慢地,然后极其迅速地,穿插进彼此盘错间细小的缝隙,涌入地面。

根上未截去的一小段树于顷刻间伸长,冲入天花板,枝叶顺着墙垂下。

原野恍惚间觉得房间格外亮堂。

“嘭!

”树根掉在地上,在父亲沉寂的房间里扬起一地灰尘。

在这里,树根陡然成长的幻觉,无疑是一种想象。

但这个虚幻情境的营造,对整篇作品主题的表达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正因为原野从这虚幻的感觉中悟出了祖父“作品”的真谛,才有了他后来播种于山的行动。

看来,借助想象,不仅可以丰富文章的表现力,也对揭示文章的主题大有裨益。

想象是什么?

心理学家说,“想象是对记忆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以后得到的一种形象思维”②;文学家说,想象“是关于思想与现实事件之间真实联系的知觉和肯定。

幻想使人欢乐,想象则使我们开阔和升华(爱默生语)③”。

在《韩非子·解老》中对想象有一个有趣的解释:

“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按其图以想其生也。

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

”“希见生象”,即很少看到活象。

这段话的意思是,由于地球生态的变化,人们很少看到活象,得到死象的骨头,便按照骨骼的样子想象出活象的模样。

所以凡靠主观意识去推想者,都可称之为“象”。

古人所说的想象就是思考推测之义。

当然,关于想象还有很多种说法,甚至是一些严格的、精确的定义——这些都不是我们要讨论的问题。

我们只需知道,想象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想象的过程就是创造力发展的过程,进一步说,要想发展创造性思维,就必须培养和发展想象力。

这一点,对写作来说尤其重要。

古今中外的作家都十分推崇想象所具有的力量。

泰戈尔曾说:

“真理穿了衣裳觉得事实太拘束了,在想象中,她却转动得很舒畅。

”④茨威格也认为:

“在严格求实的探索已山穷水尽之处,却可以让想象展开翱翔的翅膀,发挥有益的,在某种意义上说来也是可靠的作用。

”而浪漫主义作家雨果更是将想象比喻为“伟大的潜水者”:

“想象就是深度。

没有一种精神机能比想象更能自我深化,更能深入对象,这是伟大的潜水者。

科学到了最后阶段,便遇上了想象。

”在这些作家的心目中,想象的力量是无与伦比的,如果没有插上想象的翅膀,他们就只能停留在文学创作的地面上领略风光,而无法翱翔于更为广阔的天空之中,甚至也就不会有《吉檀迦利》《看不见的收藏》《悲惨世界》等经典作品流传于世。

至于千百年来我国从古至今的优秀文学作品,很多也是因想象的丰富独特而闪烁出夺目光彩的。

屈原、李白的诗歌恣肆地奔流于想象的汪洋大海;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营造了怎样一个魔幻般异彩纷呈的神话世界;“用传奇法,而以志怪”(鲁迅语)的《聊斋志异》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造奇设幻,描绘鬼狐世界,从而形成独特的艺术特色;从苏轼“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⑦这段蕴含哲理的经典语句中,我们不能不承认,古人的想象力简直“爆棚”了。

创作了《拂晓前的葬礼》《原野在呼唤》等优秀作品的当代作家王兆军说:

“伟大的作家,一般都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激情充沛,翱翔在辽阔的天空。

”⑧

其实,不止是伟大的作家,许多普通的写作者在完成一篇习作的时候,也需要发挥独特的想象力,从而使自己的文章别具一格。

本届“圣陶杯”获奖作品中,海南中学初一年级姜炀同学题为《寻》的习作就明显与其他同题的文章大有不同,且看:

秋天的感觉很妙。

秋风摸索着而来,撒在素基山脚倚靠的草原。

层林尽染难掩的萧瑟,冷月寒霜的聚拢与坠沉,都使素基草原很早很早就进入秋天。

铺天盖地的黑幕披挂上来了。

夜色挤压得草原愈显迷茫,若不慎,来路与归路都掉到墨里,难寻、难寻。

但像狼这样喜欢月黑风高的家伙,夜就等同于平凡的晨。

公狼诺塔在森林里轻踩着步,它已经一天未进食了。

诺塔耷拉着耳朵,身上一簇簇的毛抖擞着,用那残缺的眼神扫视着。

严格地说,它并不是一条合格的公狼,卑怯地龟缩在一旁,以它的体形是完全可以为首领的;猎食时,它扮演着呐喊助威的角色,这种小角色在狼群中是毫不起眼的;在狼王面前,也一副低眉顺眼的奴才相,从来没有异议……但今天为了填饱肚子,它也只得亮出狼牙和狼爪了。

也许不必再引出更多的文字,你已经发现,这篇习作的主角是公狼诺塔,而整个故事也一定是围绕它展开的。

文章开篇,作者就用独特的语句营造了这样一个萧瑟、昏暗而又悲凉的背景——“秋风摸索而来”,“铺天盖地的黑幕披挂上来了”,“来路与归路都掉到墨里”……所有这些看似静止的文字,都给人一种缓缓移动的感觉,让人们仿佛进入了动态的境界,而那句“夜就等于平凡的晨”,不仅充满韵味,又巧妙暗示了狼昼伏夜行的特性。

在这样的背景下,那只胆小懦弱却已饥饿难耐的诺塔在寻找什么呢?

它最终又会得到什么呢?

文章引发了我们极大的阅读兴趣。

接下来,习作依然用细腻而充满活力的笔触描写了诺塔追逐、捕获猎物的过程,以及为了保护美味佳肴而同狼王的爪牙阿加西殊死搏斗最终获得胜利的经历。

尽管历经艰险、遍体鳞伤,但曾经怯弱的诺塔终于寻回了应有的尊严和强悍不屈的品质——这是习作试图昭示的主旨。

应该说,习作的情节并不算跌宕起伏引人人胜,不过其生动的描写,尤其是借助想象力来编织演绎故事、进而揭示主题的巧妙构思,确是值得称道的。

我们前面曾经提到,想象是一种创造性思维。

想象力就是一种创造力。

想象所创造出的新形象,可以是现实中存在却因条件限制未曾感知过的事物形象,可以是以前曾有而现在消失了的历史性事物的形象,可以是未来会有的事物形象,也可以是在现实中不可能有而借助黏合、夸张、拟人化和典型化等形式,创造出来的事物的形象。

比如,人们不曾投身火海,却可以写出烈焰焚身的灼痛;人们不曾见过真正的恐龙,却可以制造《侏罗纪公园》的情景;人们不曾遨游浩瀚太空,却可以借助科学幻想,为人类展示未来生活的样子;人们没见过天马、飞龙,甚至猪八戒、孙悟空,却可以让这些形象深入人心。

也就是说,想象具有无比的创造力,而想象力其实也应该是异彩纷呈、海阔天空的。

也许有人以为,既然想象力可以广阔无边,那么写作时也就可以随心所欲、胡编乱造了。

这实在是对想象力的一种误读。

长期以来,人们十分注重那些离奇的故事,甚至误以为那就是文学想象力的全部或主要部分。

其实想象力并非编造力,只是编造新鲜、离奇的故事称不上是具有想象力的体现。

创作了《古船》《你在高原》等多部优秀长篇小说的作家张炜认为,离奇的故事只是文学作品最外在的形式,而文学的想象力的重心“是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去完成和抵达的一个复杂的过程。

文学作品写出的完全不是现实生活中一再重复的故事,而是经过了作家独特心灵过滤的东西。

苛刻一点讲,文学的语言也不是生活的语言,而是虚构和创造出的一种语言,就是说,真正意义上的想象力首先从语言开始,然后是细节,再然后是作家自己的一个完整的世界”。

显然,在张炜看来,语言的驾驭能力的高低才是想象力丰富或贫乏最为重要的体现。

我们当然不能按照作家的标准来要求学生的习作,然而,本届作文大赛中,还是有些文章因其语言的别有韵味而彰显了想象力的独特的。

比如贵州铜仁第一中学高三年级刘定杰同学的《一抹朱红》就是颇具代表性的一篇。

作品写的是曾经盛产血色浓郁的辰砂的矿山小镇因为矿藏的枯萎而日渐衰落,那些已经失去往日激情的人们,甚至都懒于参加每年初春为祈福而举办的舞龙比赛了。

何况舞龙的道具被雨水冲坏,龙头上用辰砂磨成染料点上的龙睛也被雨水浸褪了色,而“没眼睛的龙,拿出寨子,定会被人笑话”的。

就在这时,一个17岁的少年挺身而出,他不仅独自一人不畏艰险去废弃的矿山中找到了辰砂,也让父辈从他身上看到了闯劲和拼劲的延续——“那一念火热激情,那一份辰砂之根,还没断。

”如果说这个事件本身并没有太多出人意料之处的话,接下来的段落中,那些富有想象力的语句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

“哐,哐,哐。

”鼟锣声声,一年中的盛会开始了。

串串鞭炮在脚边炸响,杨家寨给大家带来了难得一见的“滚地龙”。

少年挥舞着龙头,游龙在他肩头翻滚,龙头的那双赤目,在烟火中,如跳动的一抹朱红,犀利,震撼。

掌声,锣声,欢呼声,好生热闹。

冷寂的小镇,正因这抹朱红,焕发出新的活力。

人们在锣音龙影中,隐隐约约感觉到,一股蛰伏心底的火热,在跳动。

这段描写只有100多字,表面上看只是写了一个场面,然而细细品读,你会发现,这其中既有声音,也有色彩;既有全景的扫描,也有特写的捕捉;既有外在景象的铺叙,也有内心活动的揭示;既有长句的完整细腻,也有短语的精妙鲜活;既有感性的流露,也有理性的升华。

文字简练而内容丰富,平静地描述却充满了动感。

我们不能不佩服作者驾驭语言的功力,因为从中也引发了我们更多的想象。

也许刘定杰同学曾经见证了他所描绘的场景,不过用文字再现当时的情景,是需要斟酌、组合、取舍和串联的,这是一个想象的过程,也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不仅如此,习作的结尾也尤其精彩:

一人,一叹,一声鼟锣;一山,一寨,一抹朱红。

语言何其简洁明快,韵味却淳厚悠长。

在这里,独特的想象已然融入了简单的文字,既写实又浪漫,既蕴含丰富的情感,又昭示无限的希望。

可以说,小作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令人赞叹的。

多年来,我们很多老师在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中,都把培养或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的能力作为一个重点,而本届“圣陶杯”中学生作文大赛的获奖篇目证明,这种“培养或激发”是有收效的。

至于如何培养想象力,已是老生常谈,深入者可洋洋洒洒地写出鸿篇大论,简略者则将要义归为两点——广泛地阅读和在生活中发现、感悟。

在这里,我们必须强调阅读对于想象力发展的不容忽视的作用。

一个人的一生中,通过读书获取的信息量是最多的,阅读最大的优点就是培养人的想象力。

阅读可以启发人的想象力,因为把书中冷冰冰的文字变成优美的形象是需要借助想象的。

同时,阅读还可以很好地补充生活经历的局限性,毕竟人生有限,不是所有的事都有时间和精力去体验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和生活阅历一样,都可以在创作时,为想象力的展开提供资源和灵感。

大作家博尔赫斯曾经用形象的比喻来表明阅读的重要性,他说:

“在人类使用的各种工具中,最令人惊叹的无疑是书籍。

其他工具都是人体的延伸。

显微镜、望远镜是眼睛的延伸;电话是嗓音的延伸;我们又有犁和剑,它们是手臂的延伸。

但书籍是另一回事:

书籍是记忆和想象的延伸。

”不难看出,博尔赫斯是十分看中读书与想象的密切关系的。

所以,引导学生广泛地阅读,是激发和培养他们想象力的最好方法之一。

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特别是多媒体的广泛使用,我们也不妨借助其他方式,比如音乐、绘画、影视资料等来做一些尝试,引导学生去感悟。

比如一幅图画,从表面上看,只是一个静态的场景,但是如果注意发现它的独特之处,并借助联想与想象去深入思考,就会发现,它是活动的、立体的,不仅渗透着丰富的情感,而且还表达作者及其笔下人物的心声。

画面上的背景、人物、色彩、线条甚至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细节都有值得去深入发掘的意义。

所以,画可以观赏,也可以阅读。

而读懂一幅画,凭借的就是丰富的想象力。

当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只要教师们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坚持不懈,不断创新,相信到下次“圣陶杯”作文大赛的时候,会有更多充满想象又富于创新的优秀篇章出现。

我们有理由期待着。

①何宁《淮南子集释》第48页,中华书局1998年。

②王雁主编《普通心理学》第112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

③转引自华之甫等主编《人生格言分类大辞典》第339页,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

④[印度]泰戈尔《新月集》,郑振铎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

⑤[奥地利]茨威格《命丧断头台的法国王后》,刘微亮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

⑥杨周瑜《莎士比亚评论汇编》第411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

⑦苏轼《前赤壁赋》,《古文观止》第508页,中华书局1959年。

⑧张斌《作家王兆军访谈录》,《沂蒙生活报》第27-28版2005年8月22日。

⑨转引自宋庄《想象力首先从语言开始》,《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2月9日。

⑩[阿根廷]博尔赫斯《博尔赫斯口述·书籍》第119页,王永年等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8年。

(北京市求实职业学校1006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