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客家俚谚语.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73762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客家俚谚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认识客家俚谚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认识客家俚谚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认识客家俚谚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认识客家俚谚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认识客家俚谚语.docx

《认识客家俚谚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客家俚谚语.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认识客家俚谚语.docx

认识客家俚谚语

客家文化与语言介绍─认识客家俚、谚语

1、前言

本教案乃为省立苗中「97小区化特色项目大学教案制作」,教案名称为「客家文化与语言介绍─认识客家俚、谚语」。

主题则以苗栗地区之「客家谚语、俚语」为主,达成数字典藏苗栗客家之目标,展现丰富的苗栗客家语言文化多样性。

本教案搜集客家谚语与俚语三百句,完成客家谚语与俚语数据库之建立,并将日常生活所用客家俗、谚语,以华语〈国语〉说明其意义,必要时先举客语例句说明客家俚、谚语之意义。

本教案之目标在于挽救客家语言之流失现象,尤其今日许多客家人都不会讲客家话,更何况要他们讲客家语言中的精华谚语、俚语。

其实客家谚语、俚语是客家人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语言内涵,要有相当的情境客家人才会使用。

如果不使用或不加以数字典藏,客家谚语、俚语、师傅话最终有可能失传。

客家人(HakkaPeople),据估计在国内外分布高达七千万人到一亿人口,是全球之一大民系之一,客家人在台湾就有460万人。

苗栗县是客家大县,是台湾客家人最密集的地方。

客家人最珍贵的共通资产就是客家话,客家话是中原古汉语之一系,源远而流长,是台湾客家人日常使用之母语〈祖公的话〉。

客家话虽然是「语言」,但是亦可以文字化。

古早的客家话,都可以用文字来表达,汉字都可以用客家话发音。

客家话危机的发生除了过去推行国语政策、不准说方言的原因之外,大环境的变迁,和强势闽南语竞争的失利更加速了客语的衰亡,面临灭亡的威胁。

晚进,台湾因民主化与本土化的政策,客家话的流失现象,已受到高度重视。

要补救客家话的流失必须从长程的目标及近程的行动上着手。

长程的目标为:

1.推广客家话,客家人应积极参与台湾的政经教育政策之订定,提高客家现实力量。

2.整理客家话与客家文字,加强对客家传统文化的认识。

近程的行动则应该在1.运用传播媒体,强调客家话的必要,呼吁客家人在家要讲客家话。

2.举办客家话研习营或客家文化研习营,增进对客家文化的认识及连络乡情。

3.出版客家词典,推展客家精神,保存客家文化。

4.成立客语教学中心,延续客语普及客家话。

有客家话才有客家人,有客家人才有客家文化。

本计划乃有见于客家人本身,会讲正统客家话的人口日益减少,客家话逐渐流失,年轻一代客家人不太会讲流利的客语;尤其客语的精华如:

客家俚语、谚语、等更逐渐失传,最终可能导致灭绝。

晚近幸好政府成力客委会与客家电视台,挽救客语之流失,有助于客家话之复兴。

然而,客家俚语、谚语之使用有其生活情境,更需要加强搜集、记载与传播。

贰、教案背景

一地有一地之俚语、谚语,一族也有一族之俚语、谚语、,关系着民族、地物、风土民情之显著特色。

这在过去从来就似天经地义般地从古至今长远流传着的一种民间语言。

然而,现今由于工商社会变迁迅速,过去安土重迁之思想意涵已不为新一代族裔所循。

是故,过去涵括俚俗语在内具民族与地方性之有教化乃至教育智慧意义的俗语谣谚等音辞,已在迅速且大量的丧失之中。

现虽然有一些地方中小学教师与个人及地方政府也正在做抢救工作,由于力量与经费较为匮乏,且多属个人搜集自我娱乐唱诵兴趣之性质。

本校建置小区特色项目大学教案这样之基础工程,盼能统整地方语言资源与数据库。

做为地方重点高中,期能为地方文化作出应有之贡献。

本教案主要因应客语语音流失严重,愈来越少客家人能够操流利的客家话,更遑论能正确的把客家俚语、谚语记熟并用客语朗读出声。

一个族群的语言,若只是日常生活使用,未能加以整理用文字保存,将因语言之流失,而逐年消失。

尤其台湾的客家话有数种腔调,各腔调之间互有不同,都需要代代口耳相传以保存其原音。

台湾客家谚语、俚语应该加速整理其文献,并能用华语加以解释或说明、对照,以数字化保存,更容易让学习者了解其内涵。

3、客家俚、谚语介绍

 谚语本是生活经验的沈淀,其中往往饱含哲理。

客家谚语所显现的是一种属于农业文化为主的客家生活,其刻苦耐劳,乐观积极,晴耕雨读,热爱土地,对自然现象观察入微,时令气象掌握准确的先民生活智慧。

此外,客家的许多谚语也具有浓烈的文学色彩,因为客家人在提炼其生活经验时,往往以极其生动、具体的语言予以概括,从而使这些谚语有如一支文学的短笛,吹奏出简短却又非常美妙的小曲。

欣赏它,就如同品味其它文学作品一样,能有另一种不同的感受。

历史上的迁徙和偏僻山区的环境,使得客家人以独特的生存方式与顽强的生命力,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和心态特征。

语言本身即是文化的一部份。

而客家谚语是人们口耳相传,流传下来的语言,里面包含了许多客家前人的生活智能。

不过,语言在变,文化在变,有部分的客家谚语已经不合时宜了,恐怕不能切合目前的价值标准以及伦理规范,但是,我们还是可以把客家谚语作为一个参考,从中得到不少学习的乐趣。

客家谚语是客家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带有经验性、教育性的社会生活的总结和提炼。

它用客家方言土语讲出来,含有客家评议的特点和客家人的地方特色。

普遍都是双句式,一般都是两句,带有押韵,通俗易懂,好记好传。

客家谚语,大体可分为「客家社会谚语」与「客家生产谚语」两大类。

「社会」类,包括时政、修养、生活、伦理道德、社会交往等方面;「生产类」包括自然科学、天文、地理、气象及各种生产经验等。

由于客家人居住的地方一般处于山区,很长时期以来,农业一直是客家地区的主打产业。

因此春夏秋冬,四时交序,风雨雷电等等自然现象,对于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客家人来说,都是影响家计民生的大事。

所以客家先民们对气候的观察也就特别细致,并总结了许多反映客家地区气候特点和天气预测经验的气象谚语。

客家谚语的价值可从下列方向探讨之:

1.趣味性:

客家谚语可以增加生活情趣,如果说的时机、对象恰当可以让生活多些趣味和幽默。

2.交际性:

客谚是口耳相传的,它能增进说谚语的人和听话人之间的感情。

或是,客家谚语的内容有许多是教导人们做人处事的道理,其内容对人们的交际是有帮助的,但是须注意,有些价值观已经不合时宜,不能完全取用。

3.考古性:

重现当时生活情况的一角,从客家谚语中可以了解当时客家前人的生活、建筑、农事、器物、生产等等,这是很有意义的。

4.教育性:

可以当作客语教学的辅助教材。

老师也可以选用合宜的客家谚语来教导学生,藉由客家谚语告诉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5.实用性:

例如可以当作现在时令种植的参考、可以当作气象解析的参考,或是新手父母还不了解孩子,可以藉由客家谚语了解孩子的发展或作为教育孩子的参考。

客家谚语大致的分类:

1.从书籍引用、民间传说。

2.日常生活:

时令、季节、农事气象、动物、植物。

3.哲理:

警世、讽人、惕己。

肆、按照笔划分类一画之客家俚、谚语

一画

一:

一人一屋下,阿公婆随人背

「经验谈」子孙各人成家立业,各人奉祀祖公牌位,各家独立过日。

一人一般心,无钱堪买针

「教示谚」若两公婆无共心,各想各的,会变到连买针的钱就无。

一人一样心,无钱好买针

「教示谚」若一屋人无共心,就会变贫穷。

一人主张,毋当两人来思量

「教示谚」集思广义的意思。

一人打井,千人饮水

「教示谚」勉励人多做好事,大家都有好处。

一人行一路

「经验谈」各人行各人的路,各有各的生活。

一人有福,牵带满屋/一人有福带过一屋,一人无福牵过一屋

「经验谈」一侪人有福气,一屋大细就有福气,一侪人无福,一屋大细也分佢连累受害。

一人肚腹无主意,三侪肚腹唱龄戏

「经验谈」一侪人心中无主张,三侪人共下参祥,主意就尽多了,连做出戏就做得。

一人省一口,做得蓄条狗

「教示谚」积少成多、聚沙成塔之意。

一人做一路

「习用语」各人做各人的头路。

一人得道,鸡狗升天

「俚俗语」喻一侪人侥幸得官后,佢手下人、屋下人毋管有才调无,也跟佢得到好处。

一人敢死,万人毋挡

「经验谈」一侪人系讲死就毋惊,几多人阻挡也无法度。

一人开井,百人饮水

「教示谚」同「一人种树,千人聊凉。

一人传虚,百人传实

「经验谈」谣言的可怕。

一人愁一样,无人愁共样

「经验谈」每侪人就有要愁虑的事情,无人愁虑共样的事情。

一人种树,千人聊凉

「教示谚」一侪人做好事,多人受惠,勉励人多做善事。

一人种树,千人遮荫

「教示谚」侪人做好事,多人都能得到好处。

一人难合手人意

「经验谈」公众之事难为。

一刀比人三刀罪

「比喻词」劝话人毋好请裁开玩笑,就像用刀仔在人前比画,会伤及人身。

一丈水退九尺—看清楚

「师傅话」水退忒剩十分之一,当然水肚的东西就显出来。

一丈水退八尺—真相大白

「师傅话」有水落石出、真相明白的意思。

一丈差八尺—差忒多

「师傅话」只有两尺,距一丈还差忒多。

一下雷鸣天下响

「习用语」本来要隐藏事情,隐藏毋得,一下仔爆发出来,天下人皆知。

一下钁頭兩畚箕,兩下钁頭毋去

「俚俗语」自夸感夸人做事情当有效率,事半功倍。

一千赊毋当八百现

「教示谚」高价賖帐买卖,毋当低价现金交易。

一千银毋当四两命

「经验谈」一千两银钱的价值毋当人四两命的好处;命好毋惊无钱,命歪有钱也会无忒。

一女配两郎—做毋得,无正常

「师傅话」一女配两夫系不受社会允准的,故为「做毋得」、「无正常」。

一女许两郎,官司有得尝

「教示谚」一女许两男、一物两卖、一屋两售,都会有官司纠纷。

一子一份,两子平分

「教示谚」教示做父母者,要公平对待子女。

一寸士地一寸金,千金难买故乡情

「经验谈」土地再贵也有限,故乡土地之情,千金也买毋到。

一不拗众,四不拗六

「教示谚」劝话人少数要服从多数。

一五一十

「习用语」表示全部讲出来,无共样意思。

一尺风,三尺浪

「俚俗语」一尺风想要击起三尺浪,系无可能的,故为吹牛、膨风。

一尺风三呎浪—膨风

「师傅话」吹年,讲花撩。

一手念经,一手摸乳姑

「俚俗语」无正经样,无专心做事。

一支竹篙打一船人

「俚俗语」只是个人的主观看法,而将所有其它人都变毋着咧。

一支竹篙押倒一船人

「俚俗语」讲一句坏话就讲到全部的人,和全部的人牵连在内。

一文钱看做两两大

「俚俗语」讥人小气,和细钱看做大钱。

一斗较赢九石

「教示谚」少量好东西胜过大量的坏东西,劝话人贵精,毋好贪多。

一斤差十四两—差忒多

「师傅话」要一斤,才只有二两,毋罅十四两,还早咧。

一斤黄麻毋当四两苎麻

「比喻词」喻庸才多人,毋当一个才人。

一斤猪肉切两盘,要好看又要省钱

「俚俗语」讽人好面子,又毋粉得多使钱。

一斤孻仔,毋当四两老公

「经验谈」老公比孻仔较重要,也较可靠。

一日一文钱,三年斗一千

「教示谚」劝话人要节俭,日久就可积少成多。

一日一钱钱,三年共一千

「教示谚」训示人要节俭,积少做得成多。

一日三餐无米煮,却愁邻舍无菜傍

「比喻词」自家顾毋好势,还要想顾别侪。

一日毋练手脚慢,两日毋练丢一半

「教示谚」技艺系要每日练习的,做毋得一日停下来。

一日平安一日福

「教示谚」平安过日就系福气。

一日打赤膊,三日囥间角

「经验谈」喻春天天气无常,一热就要打赤膊,一冷起来也可能几天就毋敢出门。

一日狂南三日水

「经验谈」狂人的南风吹归日,过来就会连续三日落大水。

一日赤膊,三日间角

「俚俗语」形容天气变化当大,一下仔大热天,一下仔又变冷。

一日赤膊要打,三日间角要囥

「经验谈」在冷天时节,有一日一下仔变到尽热,热到要打赤膊;接下来会连续几日做冷,冷到囥到屋角毋敢出门。

一日风,三日雨

「习用语」人身弱、多病痛。

一日食饱,游游野野

「习用语」饱食归日,闲闲无做事,这逛该逛。

一日无事比神仙

「经验谈」平安无事过日就像神仙样子。

一日阉九猪,九日无猪阉

「教示谚」指工作忙时非常忙,闲的时节非常闲。

一片草也会径死人

「教示谚」劝人千万毋好看轻小人物感细事情,佢成时会蔑煞人、害死人。

一毋拗众,四毋拗六

「教示谚」劝人少数要服从多数。

一世父母,三代兄嫂

「教示谚」教母和子女只系一世的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