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杯初赛详解.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733279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5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同杯初赛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大同杯初赛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大同杯初赛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大同杯初赛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大同杯初赛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同杯初赛详解.docx

《大同杯初赛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同杯初赛详解.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同杯初赛详解.docx

大同杯初赛详解

上海市第二十二届初中物理竞赛(2008年)

初赛试题详解

第一部分

1、获得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科学家的主要贡献是:

()

A、发现“巨磁电阻效应”

B、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黑体形式和各向异性”

C、发现“强粒子渐近自由现象”

D、提出“光子相干量子理论”

【解答】A

法国科学家阿尔贝·费尔和德国科学家彼得·格林贝格尔因发现“巨磁电阻”效应而共同获得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们将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1美元约合7瑞典克朗)的奖金。

这两名科学家获奖的原因是先后独立发现了“巨磁电阻”效应。

所谓“巨磁电阻”效应,是指磁性材料的电阻率在有外磁场作用时较之无外磁场作用时存在巨大变化的现象。

根据这一效应开发的小型大容量计算机硬盘已得到广泛应用。

2、我国宋代诗人陈与义在《襄邑道中》写道“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诗中描述“我”运动时选取的参照物是()

A、风B、船C、云D、岸

【解答】D

以岸为参照系,则云与我都相对岸向东运动

3、如图所示为高速摄影机拍摄到的子弹穿过苹果瞬间的照片。

该照片经过放大后分析出,在曝光时间内,子弹影像前后错开的距离约为子弹长度的1%~2%。

已知子弹飞行速度约为500米/秒,则这幅照片的曝光时间最接近()

A、10-3秒。

B、10-6秒。

C、A10-9秒。

D、10-12秒

【解答】B

子弹长度的数量级为cm即10-2m

两次曝光见子弹走过的路程S为为子弹长度的1%~2%,数量级为10-4m,

曝光时间为S/V,约为10-6秒---10-7秒左右

 

4、如图所示,P是位于水平粗糙桌面上的物块。

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将P与装有砝码的小盘相连,小盘与砝码的总质量为m。

在P运动的过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关于P在水平方向受到的作用力与相应的施力物体分别是()

A、拉力和摩擦力;地球和桌面。

B、拉力和摩擦力;轻绳和桌面。

C、重力mg和摩擦力;地球和物块。

D、重力mg和摩擦力;轻绳和桌面。

【解答】B

注意问的是“在水平方向受到的作用力与相应的施力物体”,故重力不在内

5、如图所示,带有活塞的烧瓶内封闭一定的气体,不考虑烧瓶和外界的热传递,现在外力F作用下,活塞向内移动一段距离,则烧瓶内的气体温度会()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确定。

【解答】A

绝热过程Q=0,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外界做功=内能增加,

内能增加,导致温度升高

6、如果不慎在照相机的镜头上沾上了一个小墨点,则照出的相片上()

A、有一个放大的墨点像。

B、有一个缩小的墨点像。

C、一片漆黑。

D、没有墨点的像。

【解答】D

当墨点较小时,拍摄时会有一部分光绕过斑点成像。

像的亮度受一点小影响,但不影响像的性质。

7、如图所示,物体A靠在竖直墙面上,在竖直向上的力F的作用下,A、B保持静止,物体B的受力个数为()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解答】C

4个:

F,重力,A对B的压力,AB间的摩擦力

8、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电键S后,灯L不发光。

现用电压表检查电路故障,测得Uad=6.0伏,Ucd=0伏,Ubc=0伏,Uab=6.0伏,该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A、灯L断路。

B、电阻R断路。

C、电阻R’断路。

D、电键S断路。

【解答】B

Ucd=0伏,Ubc=0伏,说明db间没有断路

Uad=6.0伏,量的是电源电压,说明ad间没有断路,

ab间没有断路的话,则Uab=0伏,现在Uab=6.0伏(电源电压),说明电阻R断路

9、如图所示,使带电金属球靠近不带电的验电棒,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

下列表示验电器上感应电荷分布情况的各图中,正确的是()

ABCD

【解答】B

静电感应原理,带电金属球靠近不带电的验电棒时,上端与球靠近处感应异号电荷,下部金箔片处感应同号电荷

10、如图所示,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Q相连,滑轮到P、Q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

已知Q与P之间以及P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µ,两物块的质量都是m,轻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下,P向右做匀速运动,则F的大小为()

A、4µmgB、3µmgC、2µmgD、µmg

 

【解答】A

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F=T+f1+f2

T=f1=umg

N=mg+N1=2mg

f2=uN=2umg

所以,F=4umg

11、如图所示,A、B是两个密闭的球形容器,C、D、E都是两端开口的玻璃管,它们与容器接口处紧密封接。

容器A、B和玻璃管D、E内盛有水,各水面高度差如图所示,则E管内水面高出B容器水面的高度h应等于:

()

A、0.5米B、1.0米C、1.5米D、2.5米

【解答】B

提示:

DE上端均开口与空气接触,故DE上端为均1大气压,加上E、D管中水高度带来的压差,分别等于A、B容器内液面处的压强。

由于处于平衡状态,故E管水面的高度h与D管相同,为1m

 

12、A、B两物体质量相等,温度均为10℃,甲、乙两杯水质量相等,温度均为50℃,现将A放入甲杯,B放入乙杯,热平衡后,甲杯水温降低了4℃,乙杯水温降低了8℃,则A、B两种物理的比热容之比为()

A、2:

3B、3:

5C、4:

9D、1:

2

【解答】C

设物体质量为m则由公式

,得

解得

13、为研究影响保温瓶保温效果的因素,某同学在保温瓶中灌入热水,先测量初始水温,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测量末态水温。

改变实验条件,先后共做了6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序号

瓶内水量(毫升)

初始水温(℃)

时间(小时)

末态水温(℃)

1

1000

91

4

78

2

1000

98

8

74

3

1500

91

4

80

4

1500

98

10

75

5

2000

91

4

82

6

2000

98

12

77

下列研究方案中符合控制变量方法的是()

A、若研究瓶内水量与保温效果的关系,可用序号2、4、6的数据。

B、若研究初始水温与保温效果的关系,可用序号1、2、3的数据。

C、若研究保温时间与保温效果的关系,可用序号4、5、6的数据。

D、若研究瓶内水量与保温效果的关系,可用序号1、3、5的数据。

【解答】D

若研究瓶内水量与保温效果的关系,则应在不同水量、相同初始水温、相同保温时间的条件下研究,故可用序号1、3、5的数据

14、如图所示,水池的宽度为L,在水池右侧距离池底高度H处有一激光束,水池内无水时恰好在水池的左下角产生一个光斑。

已知L=H,现向水池内注水,水面匀速上升,则光斑()

A、匀速向右移动,且移动速度小于水面上升的速度。

B、匀速向右移动,且移动速度大于水面上升的速度。

C、减速向右移动,但速度始终大于水面上升的速度。

D、加速向右移动,但速度始终小于水面上升的速度。

【解答】A

水面上升过程中入射角和折射角不变.光斑再怎样也不可能和法线重合,所以速度比水面上升的速度小

1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0、R1和R3均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

当R2的滑片在a端时,闭合电键S,三个电表A1、A2和V的示灵敏分别为I1、I2和U。

现将R2的滑片向b端移动,则三个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A、I1增大,I2不变,U增大。

B、I1减小,I2增大,U减小。

C、I1增大,I2减小,U增大。

D、I1减小,I2不变,U减小。

【解答】B

考虑趋向极端的情况,即将R2的滑片到b端时,R1短路,I1趋0,整个电路电阻变小,I2增大,电压表读数U=E-I2R0减小,故选B:

I1减小,I2增大,U减小。

16、如图(a)所示,在盛有水的圆筒形容器内,铁块甲放在木块乙上,木块乙浮在水面上,木块受的浮力为F,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水面距容器底部的高度为h。

现将甲取下并用轻绳系在乙的下方,如图(b)所示,则()

A、浮力F减小。

B、压强P减小。

C、高度h减小。

D、甲受到的合力减小。

【解答】A

设原来木块浸入水中体积为V,那么F=Vρ水g=G木+G铁,

若把甲取下并用绳系在乙的下方,它们受的浮力为F′,木块受的力为F1,铁块为F2,

则F′=F1+F2=G木+G铁

而F2=V铁ρ水g,故F1<F,A对。

因F=F′,而F=Vρ水g,F′=V′ρ水g,

故V=V′,h不变,那么p也不变,BC不对。

两次合力均为0,D不对。

答案选A

17、地面某处发生一次爆炸,由于爆炸地点的上空有面积较大的浓云层,距离爆炸地点3千米处的某人先后听到两次爆炸声,时间相差6秒。

则可以估算出云层下表面距离地面的高度为(假设空气中的声速为

千米/秒)

A、1.5千米B、2.0千米C、2.5千米D、3.0千米

【解答】B

18、阻值都是R的五个电阻连接如图所示,则A、B之间的等效电阻值为()

A、0B、RC、

D、

【解答】C

解:

画出等效电路图:

左边两个并联电阻的总电阻为R/2,右边两个并联电阻的总电阻为R/2,左右两边四个电阻的总电阻是:

相当于两个R/2串联,所以总电阻为R,再与下边的电阻R并联,即电路的总电阻为:

R/2.

故选C.

19、AB、BC、AC、AD、BD、CD六根阻值均为R的电阻线连接如图所示,则A、D之间的等效电阻为()

A、

B、RC、

D、

【解答】A

 

20、塔式起重机的结构如图所示,设机架重4×105牛,平衡块重2×105牛,轨道间的距离为4米。

当平衡块距离中心线OO’1米时,右侧轨道对轮子的作用力是左侧轨道对轮子作用力的2倍。

现起重机挂钩在距离中心线OO’10米处吊起重为105牛的重物时,把平衡块调节到距离中心线6米处,此时右侧轨道对轮子的作用力为()

A、1.5×105牛B、2.5×105牛C、3.5×105牛D、4.5×105牛

【解答】D

21、如图所示,一块矩形玻璃砖切割成图中形状后拉开一段距离,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从左面射入,则从最右边射出的光线()

A、可能是平行光线

B、一定是发散光线

C、一定是会聚光线

D、可能是会聚光线,也可能是发散光线。

【解答】D

解:

看成一个凹透镜和一个凸透镜,由于表面弯曲程度相同,所以凹透镜和凸透镜的焦距相同,当凹透镜的虚焦点正好和凸透镜的焦点重合时,则光线是平行的,

拉开的距离为d,d越短越会聚,拉开的距离d越长越发散,发散、平行、汇聚三种情况时的三种光路,如下图所示:

故选D.

22、如图所示,面积较大的水池内水深为H,水面上浮着一边长为a、质量为m的正方体物块,物块的一半体积浸在水中。

现用力将木块缓慢地压入水中直到池底,则从木块刚好浸没水中开始到最终压在池底的过程中,池中水的能量增加了()

A、2mg(H-a)。

B、mg(H-a)。

C、mg(H-

)。

D、2mg(H-

)。

【解答】A

池水增加的能量等于重力所做的功加上克服浮力所做的功

23、如图所示,两平面镜OA、OB夹角为O,位于镜前P点的某人分别在OA、OB镜内看到自己像的个数为()

A、1;1

B、2;1

C、2;0

D、1;0

【解答】D

解:

由P向平面镜A作垂线并延长,在距离平面镜等距离的位置作出像点D,眼睛和像点D之间除A平面镜以外没有其他物体遮挡,所以眼睛能看到在平面镜A中成的像.

由P向平面镜B作垂线并延长,在距离平面镜等距离的位置作出像点C,眼睛和像点C之间被A平面镜遮挡,所以眼睛不能看到在平面镜B中成的像.

故选D.

24、如图所示,凸透镜竖直放置,凸透镜焦距为f,现有一点光源S在凸透镜左侧以凸透镜两倍焦距处为圆心,在经过主光轴的竖直平面内做顺时针圆周运动,直径为D,则f

【解答】C

 

第二部分

一、2008年1月中旬以来,我国湖南、湖北、贵州、广西、江西和安徽等地遭遇了罕见的冰冻雨雪天气。

25、下列关于雪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雪能够吸收所有的光线,所以看上去是白色的。

B、积雪能吸收声波,从而减少噪音产生的环境污染。

C、尚未开始融化的积雪对被覆盖物具有一定的保温作用。

D、积雪虽没有融化,也会由于升华而使积雪层变薄。

【解答】A

雪能够反射所有的光线

26、大雪严重影响了民航、铁路和高速公路等交通,为了尽快清除积雪,常用的办法是撒“融雪盐”,这是因为撒入冰雪中的“融雪盐”

A、与少量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熔化周围的冰雪。

B、产生“保暖层”,使冰雪吸收足够“地热”而熔化。

C、溶入雪水中形成盐水,盐水熔点较低,从而加快冰雪的熔化。

D、增加冰雪对光线的吸收,从而加快冰雪的熔化。

【解答】C

“融雪盐”溶于水(雪)后,其冰点在零度下,如,氯化钠(食盐主要成分)溶于水后冰点在-10℃,氯化钙在-20℃左右,醋酸类可达-30℃左右。

盐类的溶解需要吸热以外,还有一个作用就是盐水的凝固点较低,因此在雪水中溶解了盐之后就难以再形成冰块。

此外,“融雪盐”溶于水后,水中离子浓度上升,使水的液相蒸气压下降,但冰的固态蒸气压不变。

为达到冰水混和物固液蒸气压等的状态,冰便溶化了。

这一原理也能很好地解释了盐水不易结冰的道理。

27、积雪会造成简易厂房和集贸市场屋顶坍塌事故,新下的积雪密度约为0.1克/厘米3,一夜积雪厚度为10厘米,则家用轿车车顶雪的质量约为

A、4千克。

B、40千克。

C、400千克。

D、4000千克。

【解答】B

设车顶面积为4m2

则雪的质量为

28、灾害性天气频繁出现的一个重要根源是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如城市工业化的飞速发展导致大气中CO2含量增多,导致全球气温增高,即温室效应。

CO2对地面附近气温产生影响,主要是因为CO2()

A、吸收太阳光中的红外线。

B、吸收太阳光的热大于向地球外辐射的热。

C、吸收地面向外辐射的红外线。

D、吸收地面向外辐射的红外线,同时向地面辐射红外线。

【解答】D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阻止地球热量的散失,使地球发生可感觉到的气温升高,这就是有名的“温室效应”。

破坏大气层与地面间红外线辐射正常关系,吸收地球释放出来的红外线辐射,同时向地面辐射红外线。

就像“温室”一样,促使地球气温升高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

CO2是温室气体的原因是由它分子结构所决定的,它的分子结构决定了CO2可以吸收红外光谱。

 

二、嫦娥奔月是一个中国流传古老的神话故事。

“嫦娥一号”是中国的首颗绕月人造卫星,它实现了中国人奔月的千年梦想。

“嫦娥一号”运行在距月球表面200千米的圆形轨道上,计划绕月飞行一年。

29、发射“嫦娥一号”的时间是()

A、2007年9月10日。

B、2007年10月12日。

C、2007年10月24日。

D、2007年11月18日。

【解答】C

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左右,嫦娥一号探测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30、某中学的科技研究小组为太空工作站的宇航员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电加热水壶。

其中合理的是()

ABCD

【解答】D

考虑失重状态;不可能利用对流对水加热,只能利用热传递和热辐射对水加热,电热丝应置于容器中间

 

31、我国曾成功发射地球同步气象卫星,卫星发送回地面的红外云图是由卫星上设置的具有接受云层辐射热的红外线传感器完成的,云图上的黑点密集度由辐射红外线的云层温度高低决定,这是利用了红外线的()

A、不可见性B、热效应C、穿透性D、化学效应

【解答】B

既然"云图上的黑点密集度由辐射红外线的云层温度高低决定",也就是说和热效应有关。

32、我国已经成功发射了载人飞船和绕月卫星,登月将是中国人的一个新的梦想。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白天”,在地球上看到天空是亮的,而在月球上看到天空是暗的。

B、宇航员在月球上看到天空中星星是闪烁的。

C、由于没有空气,所以月球表面是寂静的。

D、宇航员登月时必须穿宇航服,因为宇航服具有防止辐射、调节温度和提供氧气等功能。

【解答】B

月球上没有空气,因此太阳光不会散射,天空不会呈现蓝色而是黑色!

月球上没有空气的对流与密度的变化,星星因此不会闪烁!

33、飞机在赤道上方由西向东匀速飞行,不考虑光线在大气中的折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乘客看到“日出”时,飞机正下方地面上的人过一会儿才能看到,乘客看到“日落”时,飞机正下方地面上的人已经提前看到了。

B、乘客看到“日出”时,飞机正下方地面上的人过一会儿才能看到,乘客看到“日落”时,飞机正下方地面上的人也要过一会儿才能看到。

C、乘客看到“日出”时,飞机正下方地面上的人已经提前看到了,乘客看到“日落”时,飞机正下方地面上的人过一会儿才能看到。

D、乘客看到“日出”时,飞机正下方地面上的人已经提前看到了,乘客看到“日落”时,飞机正下方地面上的人也已经提前看到了。

【解答】A

解:

因为日出日落是相反的现象,由于距地面越高日出越早,反之日落也越晚.

①当飞机在赤道上方由西向东匀速飞行,不考虑光线在大气中的折射,太阳从东方升起,也就是飞机面向的方向,飞机比地面更高,当飞机乘客看到“日出”时,地面还是一片漆黑.也就是说,乘客看到“日出”时,飞机正下方地面上的人过一会儿才能看到;

②当飞机在赤道上方由西向东匀速飞行,太阳从西方落下,即飞机的后面,飞机乘客看到“日落”时,对于地面的人来说,太阳早就下山了,也就是说乘客看到“日落”时,飞机正下方地面上的人已经提前看到了.所以选项A正确.

故选A.

34、地球距离月球约3×108米,人类发射的月球探测器能够在自动导航系统的控制下在月球上行走,且每隔5秒向地球发射一次信号。

某时刻,地面控制中心数据显示探测器前方相距32米处存在障碍物,经过5秒,控制中心数据显示探测器距离障碍物22米;再经进5秒,控制中心得到探测器上刹车装置出现故障的信息。

为避免探测器撞击障碍物,科学家决定对探测器进行人工刹车遥控操作,科学家输入命令需要3秒。

已知电磁波传播速度为3×108米/秒,则探测器收到地面刹车指令时,探测器()

A、已经撞到障碍物B、距离障碍物2米

C、距离障碍物4米D、距离障碍物6米

【解答】B

根据题中的条件,

信号在地月间传播需要1秒,

探测器的行进速度为(32-22)/5=2米/秒,

探测器距离障碍物22米后再经过5秒,探测器距离障碍物12米,控制中心收到这个信息时,探测器又向前行进了1秒,也就是离障碍物10米,

科学家输入信息用3秒,信息到达探测器用1秒,探测器收到指令时就过去了4秒,向前走了8米,距离障碍物就是2米。

三、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迅猛,轿车已经开始走进普通百姓家,各种新型汽车不断投放市场。

35、许多轿车后窗内壁都平行地装若干条金属丝,金属丝通电后可以()

A、加热取暖B、不让车外的行人看见车内乘客

C、防止后窗事故D、消除附在车窗内壁的小水珠。

【解答】D

加热化霜作用,以便能透过玻璃看清车后面的情况

36、冬天开车时,轿车前车窗玻璃出现的雾气影响了驾驶员的视线,驾驶员采用的最好方法是()

A、启动雨刷B、用毛巾擦拭车窗

C、打开空调通风对车窗吹风D、打开轿车车窗通风。

【解答】C

轿车前车窗玻璃出现的雾气是车内热车外冷,车内空气在玻璃上冷却形成水雾。

37、某汽车电动机和车灯的电路如图所示,只闭合电键S1时,电流表示数为10安,再闭合电键S2时,电流表示数为58安。

若电源电压为12.5伏,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0.05欧,电流表内阻不计,车灯电阻不变,则因电动机工作导致车灯的工作电压降低了()

A、2.0伏B、2.4伏C、2.6伏D、2.9伏

【解答】B

第一步计算出闭合S1时的总电阻为12.5/10=1.25伏,

再计算出灯的电阻为12.5-0.05=1.2欧,

再计算出灯的电压为10*1.2=12伏;

第二步计算出S2也闭合时的定值电阻的电压为0.05*58=2.9伏,

再计算出灯的电压为12.5-2.9=9.6伏;

第二步计算灯的电压降低数为12.5-2.9=2.4伏.

38、小王驾驶汽车由东向西行驶通过某十字路口,小明驾驶汽车紧跟其后,并在该十字路口向南转弯,则小王通过观后镜看到小明坐在汽车前排的位置及汽车的转弯情况分别是()

A、左侧;右转弯。

B、左侧;左转弯。

C、右侧;右转弯。

D、右侧;左转弯。

【解答】C

平面镜成像规律+相对运动

39、轿车以5米/秒速度匀速行驶,车前窗倾斜角为37°,车前窗和车顶部面积相同,雨滴竖直落下速度为2.5米/秒,则车窗和车顶部承受的雨量之比为()

A、4:

1B、3:

1C、2:

1D、1:

1

40、半导体电阻的大小随温度的变化会发生明显的改变,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电阻叫热敏电阻。

热敏电阻可以用来监控汽车元件温度的变化,如图(a)所示是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图,现将该电阻与阻值为50欧的电阻R组成如图(b)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12伏,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2安时,热敏电阻的温度为()

A、10℃B、30℃C、60℃D、90℃

【解答】C

41、如图所示,某一实验室内有一宽度为d的跑道,假设有一连串玩具车沿着同一直线以相同的速度v鱼贯驶过,玩具车的宽度为b,前后两车间的间距为a。

某智能机器人用最小的速度沿一直线匀速安全穿过此跑道,则智能机器要穿越跑道的时间为()

A、

B、

C、

D、

【解答】D

玩具车的速度为V,机器人的速度为U,与水平方向夹角为a,U沿水平方向(玩具车运动方向)分速度为Ucosa,竖直方向分速度为Usina,根据追及原理有:

(1)

(2)

(2)得:

,代入

(1)得

要使U最小,应使

最大,于是有

考虑到

,可以假设

由此有:

由于

最大值为1,所以

的最大值等于

从而最小速度

,穿越时间等于

42、如图(a)所示,停在公路旁的公安巡逻车利用超声波可以监测车速:

巡逻车上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就能测出车速。

在图(b)中,P1、P2是测速仪先后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n2分别是测速仪检测到的P1、P2经反射后的信号。

设测速信匀速扫描,P1与P2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9秒,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米/秒,则被测车的车速为

A、20米/秒B、25米/秒C、30米/秒D、40米/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