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选择性必修3 第1章 发酵工程 单元检测卷一.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730018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25.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选择性必修3 第1章 发酵工程 单元检测卷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生物选择性必修3 第1章 发酵工程 单元检测卷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生物选择性必修3 第1章 发酵工程 单元检测卷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生物选择性必修3 第1章 发酵工程 单元检测卷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生物选择性必修3 第1章 发酵工程 单元检测卷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选择性必修3 第1章 发酵工程 单元检测卷一.docx

《生物选择性必修3 第1章 发酵工程 单元检测卷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选择性必修3 第1章 发酵工程 单元检测卷一.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选择性必修3 第1章 发酵工程 单元检测卷一.docx

生物选择性必修3第1章发酵工程单元检测卷一

单元检测卷

(一)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

本题共20小题,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20小题每小题3分,共5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0·青岛二中期中)下列有关微生物筛选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用全营养LB培养基筛选大肠杆菌

B.用高NaCl的培养基筛选抗盐突变菌株

C.含酚红的尿素培养基筛选鉴别出分解尿素的菌株

D.利用高温条件筛选耐热的Taq细菌

解析 大多数微生物在全营养的LB培养基上都可以生长,所以不能筛选大肠杆菌,A错误;可以在高NaCl的培养基中生活的微生物能抗盐,因此可实现筛选抗盐突变菌种的目的,B正确;分解尿素的菌株可将培养基中的尿素分解为氨,使培养基pH升高,使酚红变红,C正确;Taq细菌耐高温,可利用高温条件进行筛选,D正确。

答案 A

2.(2020·浙江7月选考,19)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及利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尿素固体培养基可迅速杀死其他微生物,而保留利用尿素的微生物

B.配制培养基时应根据微生物的种类调整培养基的pH

C.酵母菌不能直接利用糯米淀粉发酵得到糯米酒

D.适宜浓度的酒精可使醋化醋杆菌活化

解析 利用尿素固体培养基筛选尿素分解菌时,尿素固体培养基并不直接杀死其他微生物,而是其他微生物不能以尿素为氮源,无法在尿素固体培养基中存活,A错误;不同的微生物生长所需的最适pH不同,如细菌适宜生活在中性偏碱环境,霉菌适宜生活在中性偏酸环境,因此配制培养基时应根据微生物的种类调整培养基的pH,B正确;利用糯米酿酒需要先进行糖化,酵母菌不能直接利用淀粉进行发酵,C正确;醋化醋杆菌的发酵底物可为一定浓度的酒—水混合物,适宜浓度的酒精可使醋化醋杆菌活化,D正确。

答案 A

3.(2019·北京高二期末)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发酵装置来制作果酒、果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用来制作果酒,乙用来制作果醋

B.乙装置需要的温度条件高于甲

C.该装置便于发酵中产生气体的排出

D.甲、乙装置排液管排出液体的pH都下降

解析 甲装置密封可用来制作果酒,乙装置通气可用来制作果醋,A正确;乙装置需要的温度条件为30~35℃,高于甲的18~30℃,B正确;该装置便于发酵液的连续发酵,但不利于产生CO2气体的排出,C错误;甲装置产生CO2、乙装置产生醋酸都会导致排液管排出液体的pH下降,D正确。

答案 C

4.(2020·安徽省马鞍山二中高二期末)以下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显微镜直接计数也是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

B.平板划线法能用来测定土壤溶液中某活菌数目

C.培养能合成脲酶的细菌时可在培养基中添加尿素作为唯一氮源

D.挑选菌种时可在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寻找纤维素分解菌

解析 在统计菌落数目时,常用来统计样品中活菌数目的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除此之外,显微镜直接计数也是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A正确、B错误;培养能合成脲酶的细菌时,可在培养基中添加尿素作为唯一氮源,在该培养基上只有能合成脲酶的细菌才能生长,C正确;寻找并挑选菌种时,应在适宜其生长的一定环境中进行,如寻找纤维素分解菌应在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进行,D正确。

答案 B

5.(2019·全国高二专题练习)如图是探究果酒与果醋发酵的装置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改变通入气体种类,可以研究呼吸作用类型对发酵的影响

B.果酒发酵过程中通入N2,酵母菌将从有氧呼吸转变为无氧呼吸

C.果醋的发酵周期与实验设定的温度密切相关

D.气体入口与气体出口可以交换使用

解析 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菌,醋酸菌属于需氧菌,控制氧气的进入,可以研究呼吸作用类型对发酵的影响,A正确;果酒发酵初期通入氧气,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可以提供较多能量,使酵母菌快速繁殖,中期通入氮气,酵母菌将从有氧呼吸转变为无氧呼吸,B正确;温度影响酶活性,果醋的发酵周期与实验设定的温度密切相关,C正确;气体入口与气体出口不能交换使用,否则会使发酵液溢出,D错误。

答案 D

6.(2020·青海省平安一中高二月考)下列就“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经高压蒸汽灭菌的培养基所倒平板和接种后培养时的平板均要倒置

B.同一稀释度下至少要涂布三个平板并且要培养到菌落数稳定时计数

C.在稀释度足够高时,所形成的单个菌落中所有细胞的遗传信息必定相同

D.在相同培养条件下,未接种的培养基表面无菌落生长说明培养基没有被杂菌污染

解析 经高压蒸汽灭菌的培养基所倒平板和接种后培养时的平板均要倒置,以防止杂菌污染,A正确;同一稀释度下至少要涂布三个平板并且要培养到菌落数稳定时计数,并求其平均数,B正确;细菌以二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不能确保遗传物质平均分配,所以在稀释度足够高时,所形成的单个菌落中所有细胞的遗传信息不一定相同,C错误;在相同培养条件下,未接种的培养基表面无菌落生长,说明培养基没有被杂菌污染,D正确。

答案 C

7.(2020·四川省高二期末)请选出分离土壤细菌的正确操作步骤(  )

①土壤取样;②称取10g土壤,加入盛有90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③吸取0.1mL进行平板涂布;④将菌液依次稀释至101、102、103、104、105、106、107倍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D.①→④→②→③

解析 分离纯化土壤微生物的正确的操作步骤:

①土壤取样→②制备土壤溶液:

称取10g土壤,加入盛有90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④制备土壤样品稀释液:

将菌液依次稀释至101、102、103、104、105、106、107倍→③涂布平板分离:

吸取0.1mL进行平板涂布。

答案 C

8.某生物兴趣小组欲配制培养基从土壤中选择尿素分解菌。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配制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液体培养基可用于选择和观察尿素分解菌

B.为获取102的稀释液可将90mL无菌水加入10g土壤样品中

C.实验中若需要统计尿素分解菌的菌落数目,接种时只能用平板划线法

D.实验中设置对照,同时培养一个空白培养基可检验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

解析 选择和观察尿素分解菌时需要配制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固体培养基,A错误;10g土壤样品加入90mL无菌水中,振荡摇匀后可获得10倍的稀释液,B错误;实验中若需要统计尿素分解菌的菌落数目,接种时只能用稀释涂布平板法,C错误;实验中设置对照,同时培养一个空白培养基,可通过空白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来判断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D正确。

答案 D

9.(2020·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高二期中)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通常使用液体培养基分离获得细菌单菌落

B.若培养基需要调节pH,应该在灭菌后进行

C.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固体培养基中微生物数量

D.倒置平板可防止培养基被滴落的冷凝水污染

解析 常用固体培养基分离获得细菌单菌落,液体培养基无法分离,A错误;若培养基需要调节pH,应该在灭菌前进行,B错误;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是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的方法,固体培养基上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直接计数单个菌落,C错误;平板倒置是避免冷凝的水掉到培养基上,污染培养基,D正确。

答案 D

10.(2020·上海高二期中)在三个培养皿中各加入等量但不同种的大肠杆菌培养基,在培养皿中培养36小时后计算细菌的克隆数(下表)。

下列培养皿的结果中,能说明大肠杆菌生长需要碳源的是(  )

在不同条件下大肠杆菌的生长量

培养皿

培养基

培养皿上的细菌克隆数

琼脂、糖类

35

琼脂、糖类和维生素

250

琼脂和维生素

0

A.培养皿Ⅰ和ⅢB.培养皿Ⅰ和Ⅱ

C.培养皿Ⅱ和ⅢD.培养皿Ⅲ

解析 分析表格数据可知,Ⅰ与Ⅱ对照,自变量是维生素的有无,说明大多数大肠杆菌生长需要外界提供维生素;Ⅱ和Ⅲ对照,自变量是糖类的有无,说明大肠杆菌的生长需要糖类(糖类主要提供碳源和能源)。

综上所述,C正确。

答案 C

11.(2020·山东省高二期末)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但若不经细菌的分解,就不能更好地被植物利用。

下列有关土壤中尿素分解菌的分离和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基中加入尿素作为唯一碳源,该培养基是鉴别培养基

B.微生物培养常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C.细菌合成的脲酶能将尿素分解成氨,氨会使培养基的酸性增强,pH降低

D.若上述培养基被杂菌污染,则培养基上会有多种杂菌菌落出现

解析 培养基中加入尿素作为唯一碳源,该培养基是选择培养基,A错误;微生物培养常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B正确;细菌合成的脲酶能将尿素分解成氨,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pH升高,可加入酚红指示剂进行检测,C错误;由于培养基中加入尿素作为唯一碳源,其他不分解尿素的微生物不能生长,故不会有多种杂菌长出来,D错误。

答案 B

12.(2020·广东省高二月考)在适宜的温度条件,在下列装置中都放入干酵母(内有活酵母),如下图所示的四个装置中,其中适于产生酒精的装置是(  )

解析 酵母菌在无氧情况下,能够将葡萄糖分解产生酒精,A装置是密封的,放入干酵母可通过发酵产生酒精,A正确;B中的葡萄糖没有溶于水,在无水的情况下,不利于干酵母菌进行化学反应,因此,不能产生酒精,B错误;C装置中含有水,存在无氧条件,但是没有葡萄糖作为反应底物,不适合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C错误;D中加入葡萄糖和水,不断搅拌,且瓶口敞开,氧气进入发酵液中,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受抑制,不适合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D错误。

答案 A

13.(2019·北京市十一学校高二期中)日前微博传言手机屏幕比马桶按钮单位面积上的细菌多,为辨别真伪,两电视台利用微生物培养技术进行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本实验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

B.本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组实验

C.本实验使用的培养基应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

D.两个报道结果不同,可能是因为取样环境不同

解析 该实验的接种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A正确;需要设立空白对照,因为不能排除实验操作、培养过程、灭菌等环节中是否产生污染。

而设置空白对照则可以体现是否存在污染和污染程度,以确保实验过程的可靠,B错误;微生物培养基的成分一般包括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C正确;如果两电视台实验操作均正确且完全一致,但报道结果截然不同,可能是因为手机的取样环境和马桶的取样环境都不相同,D正确。

答案 B

14.(2020·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高二期末)将图中果酒发酵装置改装后用于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下列相关操作错误的是(  )

A.改装时将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与管口2连通

B.经管口3取样检测酒精和CO2的产生情况

C.探究有氧条件下酵母菌呼吸方式时打开阀a

D.实验开始前对改装后整个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

解析 改装时将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与管口2连通,以检测二氧化碳,A正确;管口3可取样检测酒精产生情况,管口2检测CO2的产生情况,分别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和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来检测,B错误;探究有氧条件下酵母菌呼吸方式时,需要有氧条件,需要打开阀a以供氧,C正确;实验开始前对改装后整个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防止混入空气,影响实验结果,D正确。

答案 B

15.(2019·吉林省高二期末)泡菜发酵的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而在发酵初期,水槽内经常有气泡产生,这些气泡产生的原因及成分分析最合理的是(  )

A.乳酸菌初期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气体为CO2

B.发酵初期活动强烈的是酵母菌,其利用氧产生CO2;气体为CO2

C.因腌制过程中的盐进入蔬菜使蔬菜体积变小,气体被排出;气体为空气

D.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热量,使坛内温度升高,空气受热膨胀排出;气体为空气

解析 乳酸菌是厌氧型微生物,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A错误;泡菜发酵初期有气泡产生,是需氧菌如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了CO2,B正确;C、D错误。

答案 B

16.(2020·吴起高级中学高二期末)为获得优良的发酵食品,实验室在三支试管中培养了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

图中甲、乙、丙三支试管的菌种及其发酵食品对应正确的是(  )

A.甲试管:

酵母菌—果酒、乙试管:

醋酸菌—果醋、丙试管:

乳酸菌—泡菜

B.甲试管:

醋酸菌—泡菜、乙试管:

酵母菌—果酒、丙试管:

乳酸菌—果醋

C.甲试管:

乳酸菌—果酒、乙试管:

酵母菌—泡菜、丙试管:

醋酸菌—果醋

D.甲试管:

醋酸菌—果醋、乙试管:

乳酸菌—泡菜、丙试管:

酵母菌—果酒

解析 醋酸菌是好氧菌,分布在试管上层,用于制醋,为试管甲;乳酸菌是厌氧菌,分布于试管下层,用于泡菜发酵,为试管乙;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有氧无氧都能生存,用于果酒制作,为试管丙。

答案 D

17.(2019·吉林省宁江区实验高中高二期末)如图是从土壤中筛选产脲酶细菌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能产生脲酶的细菌可以分解利用尿素

B.图中逐级稀释的程度会直接影响细菌培养基上的菌落数量

C.培养基中可添加KH2PO4、Na2HPO4以提供无机盐和作为缓冲剂

D.培养基①应以尿素为唯一氮源,培养基②的作用是纯化培养产脲酶细菌

解析 酶具有专一性,能产生脲酶的细菌可以分解利用尿素,A正确;稀释度越低,细菌培养基上菌落数越多,稀释度越高,细菌培养基上菌落数越少,所以逐级稀释的程度会直接影响细菌培养基上的菌落数量,B正确;细菌的生长繁殖需要无机盐作为营养物质,培养基中添加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钠可提供无机盐同时也可以作为缓冲剂,C正确;培养基①为选择培养基,以尿素作为唯一氮源,培养基②为鉴别培养基,通过加入酚红指示剂,判断菌落周围指示剂是否变红,不是用于纯化培养产脲酶细菌,D错误。

答案 D

18.(2020·辽宁省高二期末)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带有落叶的表层土壤(深5cm左右)为实验材料,研究土壤微生物在适宜温度下的分解作用,对土壤处理情况见下表。

与此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别

1组

2组

3组

4组

土壤

灭菌

不灭菌

灭菌

不灭菌

处理

湿润

湿润

较干燥

较干燥

A.探究的问题是不同土壤湿度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

B.预期结果是1、3组的落叶不被分解,2、4组中的落叶被不同程度的分解

C.为了控制实验中的无关变量,作为实验材料的落叶也应进行灭菌处理

D.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土壤是否灭菌处理,实验中的对照组是1和3

解析 由表格可知,该实验有两个自变量:

是否灭菌和湿度,探究的问题是不同土壤湿度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A正确;1、3组灭菌,没有微生物,落叶不被分解,2、4组有微生物,但湿度不同,则落叶分解程度不同,B正确;该实验中微生物来自土壤,所以为控制无关变量,落叶应进行灭菌处理,C正确;该实验有两个自变量:

是否灭菌和湿度,对照实验需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在湿润条件下1、2形成对照,在干燥条件下3、4形成对照,所以1、3分别是两组对照实验的对照组,D错误。

答案 D

19.(2020·辽宁省高二期末)原油中含有大量有害的、致癌的多环芳烃。

土壤中有些细菌可以以原油中的多环芳烃为碳源,在培养基中形成分解圈。

为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原油的菌种,某小组同学设计了相关实验。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应配制被原油污染土壤的土壤稀释液备用

B.配制以多环芳烃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

C.将土壤稀释液灭菌后接种到选择培养基上

D.在选择培养基上能形成分解圈的为所需菌种

解析 筛选能够利用多环芳烃为碳源的菌种,则在被原油污染的土壤中应该含有,所以配制来源于被原油污染的土壤稀释液,A正确;配制选择性培养基,该培养基与通用培养基成分的主要区别是以原油(多环芳烃)为唯一碳源,B正确;在无菌环境下,将土壤稀释液接种到选择培养上,将土壤稀释液灭菌后会杀死原有菌种,C错误;题干有个信息“有些细菌可以利用原油中的多环芳烃为碳源,在培养基中形成分解圈”,因此在选择性培养基上能形成分解圈的即为所需菌种,D正确。

答案 C

20.(2020·山东省高二期末)下列关于果酒、果醋的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酵母菌细胞中既有有氧呼吸酶也有无氧呼吸酶

B.果酒发酵装置中,排气口要和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连接来防止杂菌污染

C.醋酸菌能在有氧条件下将果酒变成果醋,也可以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变成果醋

D.果酒发酵时温度应控制在18~30℃,果醋发酵时温度应控制在30~35℃

解析 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酵母菌细胞中既有有氧呼吸酶也有无氧呼吸酶,A正确;果酒发酵装置的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并且胶管口向下放置,这样可以排出二氧化碳,还可以防止杂菌污染,B正确;参与果醋制作的醋酸菌是嗜氧菌,醋酸菌只能在有氧条件下将果酒变成果醋,或者将果糖变成果醋,因此制作果醋时中断通氧可能会引起醋酸菌死亡,C错误;果酒发酵时温度应控制在18~30℃,果醋发酵时温度稍高,应控制在30~35℃,D正确。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本题包括5小题,共50分。

21.(10分)(2019·湖北省高二期中)红酸汤是一种很有特色的火锅底料,制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密封发酵时,常在坛中加入成品红酸汤,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乳酸发酵的过程即为乳酸菌进行________的过程。

(2)装坛时坛口留有一点空间而不装满的目的是________,红酸汤腌制过程的初期会有气泡冒出,但气泡的产生逐渐停止,试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红酸汤有利于人体肠道内多种益生菌的生长。

消化道炎症往往与益生菌群减少、有害菌群增多有关。

研究表明,治疗消化道慢性炎症时,不宜滥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的害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在坛中加入红酸汤的目的是增加乳酸菌含量。

乳酸发酵是利用了乳酸菌的无氧呼吸,该过程发生在乳酸菌的细胞质基质中。

(2)装坛时坛口留有一点空间而不装满的目的是防止西红柿发酵后液体膨胀外溢,红酸汤腌制过程的初期会有气泡冒出,但气泡的产生逐渐停止,其原因是刚入坛内,西红柿表面的杂菌(酵母菌)呼吸产生二氧化碳,随着乳酸积累抑制了杂菌的生长,且乳酸菌产生乳酸的过程不产生二氧化碳。

(3)根据题意分析,人体肠道内有很多益生菌,若使用抗生素会杀死肠道内多种益生菌,因此不宜滥用抗生素。

答案 

(1)增加乳酸菌含量(以缩短制作时间) 无氧呼吸 

(2)防止西红柿发酵后液体膨胀外溢 刚入坛内,西红柿表面的杂菌(酵母菌)呼吸产生二氧化碳,随着乳酸积累抑制了杂菌的生长,且乳酸菌产生乳酸的过程不产生二氧化碳 (3)抗生素会杀死肠道内多种益生菌,抗生素对有害菌产生选择作用

22.(2020·全国卷Ⅰ,37)[生物——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10分)

某种物质S(一种含有C、H、N的有机物)难以降解,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只有某些细菌能降解S。

研究人员按照下图所示流程从淤泥中分离得到能高效降解S的细菌菌株。

实验过程中需要甲、乙两种培养基,甲的组分为无机盐、水和S,乙的组分为无机盐、水、S和Y。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盛有水或培养基的摇瓶通常采用________的方法进行灭菌。

乙培养基中的Y物质是________。

甲、乙培养基均属于________培养基。

(2)实验中初步估测摇瓶M中细菌细胞数为2×107个/mL,若要在每个平板上涂布100μL稀释后的菌液,且保证每个平板上长出的菌落数不超过200个,则至少应将摇瓶M中的菌液稀释________倍。

(3)在步骤⑤的筛选过程中,发现当培养基中的S超过某一浓度时,某菌株对S的降解量反而下降,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4)若要测定淤泥中能降解S的细菌细胞数,请写出主要实验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实验中,甲、乙两种培养基所含有的组分虽然不同,但都能为细菌的生长提供4类营养物质,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实验过程中,对盛有水或培养基的摇瓶进行灭菌时,常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

据题图分析可知,乙培养基为固体培养基,与甲培养基相比,其特有的组分Y物质应是凝固剂琼脂。

甲、乙培养基均只允许能利用物质S作为氮源和碳源的微生物生长,因此均为选择培养基。

(2)据题意,假设至少将摇瓶M中的菌液稀释X倍,才能保证稀释后的100μL菌液中细菌细胞数不超过200个,初步估测摇瓶M中细菌细胞数为2×107个/mL,则稀释之前100μL菌液中有2×106个细菌,可得2×106×(1/X)=200,则X=104,因此至少应将摇瓶M中的菌液稀释104倍。

(3)在筛选过程中,若培养基中S浓度过高,可能会导致细胞失水,进而抑制菌株的生长。

(4)将含有能降解S的细菌的淤泥加入无菌水中,进行适当稀释后,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取适量的菌液涂布到乙培养基上,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菌落数,即可估算出淤泥中能降解S的细菌细胞数。

(5)本实验中,甲、乙两种培养基所含有的组分虽然不同,但都能为细菌的生长提供的营养物质是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

答案 

(1)高压蒸汽灭菌 琼脂 选择 

(2)104 (3)S的浓度超过某一值时会抑制菌株的生长 (4)取淤泥加入无菌水中,涂布(或稀释涂布)到乙培养基上,培养后计数 (5)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

23.(10分)(2019·北京高二期末)酸奶是牛奶经过乳酸菌(主要是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发酵制成的。

乳酸菌可将牛奶中的乳糖转化为乳酸,从而减轻某些人群的乳糖不耐受症状。

请回答问题:

(1)为鉴别市售酸奶中的菌种,应该采用平板划线法或____________法,在____________培养基上进行接种,观察所获单菌落的特征。

还要对菌落中的菌种进行涂片,并用____________进行进一步的观察和鉴定。

(2)实验前需要进行灭菌的是____________。

a.培养基 b.培养皿 c.恒温培养箱 d.实验者的双手

e.酸奶 

(3)某同学在配制平板时加入CaCO3,从而成功筛选出高效产生乳酸的菌株,其筛选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