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复习 十七年文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727315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8.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文学复习 十七年文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当代文学复习 十七年文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当代文学复习 十七年文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当代文学复习 十七年文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当代文学复习 十七年文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当代文学复习 十七年文学.docx

《当代文学复习 十七年文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文学复习 十七年文学.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当代文学复习 十七年文学.docx

当代文学复习十七年文学

第一章十七年文学思潮

第一节 文化批判运动与文学的曲折发展

一、第一次文代会

二、第二次文代会

三、建国初期的文艺斗争(1、对电影《武训传》的讨论和批判2、对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的批判3、对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斗争)

第二节 政治的调整与文学的迷茫(新的文化政策:

双百、反右派)

一、“双百”方针

二、反“右派”斗争

三、“两结合”的创作方法

四、文艺界的大批判《海瑞罢官》与文革导火线

第三节文学体制“一体化”的形成

第二章 诗歌(激情有余,陈郁不足)

第一节 概述

一、1949—1978年间重要诗人和他们的代表作

二、1949—14978年间诗歌发展概貌

三、创作类型

四、十七年诗歌的不足

第二节 郭小川、闻捷、贺敬之的诗歌

一、郭小川的诗歌创作

二、闻捷《天山牧歌》创作特征

三、贺敬之的诗歌创作特征

第三章 散文

第一节 概述

一、本时期重要散文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

二、1949—1979年间的散文创作概貌(抒情散文/报告文学/杂文/史传文学)

三、十七年散文的创作类型

①通讯特写的兴旺

②艺术性散文的繁荣

③杂文的没落

第二节 杨朔、秦牧、刘白羽的散文

一、杨朔的散文

二、秦牧的散文创作(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相结合)

三、刘白羽的散文

四、三大家的散文创作

五、十七年散文创作小结

第四章 小说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茹志鹃的《百合花》、王愿坚的《党费》和赵树理的农村题材的小说

一、茹志鹃《百合花》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二、王愿坚小说特色及《党费》中的人物塑造

三、赵树理小说的思想艺术特征(农村“问题小说”)

第三节 杨沫的《青春之歌》作者简介/主题/主线/总结

第四节 柳青的小说

第五节梁斌的《红旗谱》故事简介、民族风格

第六节《红岩》、《红豆》创作内涵/艺术手法《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人物形象

第五章 戏剧(戏曲、歌剧、话剧)

第一节 十七年话剧创作概况

第二节 老舍的戏剧

一、《茶馆》的主题

二、人物形象个性鲜明

三、精湛的艺术构思/结构艺术

四、炉火纯青的语言艺术

五、《茶馆》的民族化特征

第六章文革文学

第一节文革时期的文化背景

第二节文革文艺思潮

第三节文革文学创作三个阶段

第四节“样板戏”

含义、审美特征、代表作品

第五节趋时文学

含义:

迎合政治时尚、政治观念的作品

第六节地下文学(“潜在写作”)

含义、类别、特点

第七节天安门诗歌

第一章十七年文学思潮

第一节 文化批判运动与文学的曲折发展

一、第一次文代会

1949年7月,第一次文代会在北平召开;

茅盾和周扬分别总结了国统区和解放区文艺的成绩;

大会成立了以郭沫若任主席,茅盾、周扬为副主席的文联;

确定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新中国文艺事业的总方针,毛泽东文艺思想成为纲领性的指导思想。

第一次文代会开始了当代文学的“一体化”的进程。

(来自解放区、国统区的文艺队伍)

二、第二次文代会

1953年9月,北京,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确定为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的最高准则(提倡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是十七年文学思潮的主要理论构建,它深深规范跟制约了十七年文学的创作、理论和批评)

三、建国初期的文艺斗争

1、对电影《武训传》的讨论和批判

《武训传》于1950年12月在全国上演;武训终生以行乞而兴办义学,受到统治者的赏识;不久,中共中央发文要求开展对这部电影的讨论,《人民日报》、《文艺报》等相继发表文章批评这部电影;毛泽东亲自撰写了《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从1951年11月起,全国文艺界进行了范围广泛、声势浩大的整风学习运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检查文艺思想;对《武训传》的讨论与批判开了以政治运动对待思想批判、文艺争鸣的先例。

对《武训传》的批判进一步强调了新中国文艺将以政治标准评判艺术

2、对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的批判

俞平伯是现代很有影响的一位红学家,在学术上有许多开创性的贡献,他研究的方法乃至观念颇受胡适的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李希凡、蓝翎认为俞平伯是从主观唯心论及反现实主义的观点,引起了毛泽东的重视;在毛泽东的号召下,一场反对“资产阶级唯心论”的斗争,从针对俞平伯进而发展为针对胡适,由文艺界迅速扩大到全国思想战线,声势浩大地开展起来。

3、对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斗争

 胡风把世界革命文艺理论及其实践经验与五四新文学战斗传统相结合,总结出了一套自成体系的文艺思想;1952年《人民日报》批评胡风等人的文艺思想“是一种实质上属于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的文艺思想”;1955年2月,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举行扩大会议,决定对胡风文艺思想展开批评,随即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大批判运动,不久就升格为对“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斗争;这一斗争从一开始就把胡风以及其他同仁置于阶级的敌对位置,把文艺思想提升为阶级的和政治的问题。

1979年中央为“胡风反革命集团”平反;这是建国后文艺界历时最长的一场悲剧。

第二节 政治的调整与文学的迷茫(新的文化政策:

双百、反右派)

一、“双百”方针

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

具体内涵是“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判的自由,有发表自己意见、坚持自己意见和保留自己意见的自由”;这一方针的实施界限和范围“是人民内部的自由”;这极大地鼓舞了当时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逐渐从胡风事件的阴霾里走出,文学创作出现勃勃生机。

二、反“右派”斗争

1957年4月,中央发布了《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6月,毛泽东起草的党内指示《组织力量反击右派分子的猖狂进攻》印发,《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这是为什么?

》;7月,毛泽东撰写了《〈文汇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应当批判》;随后,一场波及广泛的“反右”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一大批作家、艺术家、理论家被打成“右派分子”,他们的文章也被定性为“大毒草”而遭公开批判;文艺界这场扩大化了的“反右”斗争,使我国当代文学遭到极大的挫折。

三、“两结合”的创作方法

  1958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八大提出“无产阶级文学艺术应采用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内容应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对立统一”;1960年前后,“两结合”口号取代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成为新的文学口号;第三次文代会认为“两结合”的创作方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学“最好的创作方法”,“不只适用于文艺创作,也适用于文艺批评”。

四、文艺界的大批判《海瑞罢官》与文革导火线

1965年11月,《文汇报》发表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指责该剧“为彭德怀翻案”,“反对三面红旗运动”,全国主要报纸均予转载,成为“文革”的导火线。

1966年2月,江青、张春桥等抛出“文艺黑线专政论”,宣称要“进行一场文化战线上的社会主义大革命,彻底搞掉这条黑线”。

1966年5月,中央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即“五一六通知”),阐述了毛泽东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8月,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由此“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

第三节文学体制“一体化”的形成(建立了一体化、规范化的文学秩序

1、通过文学团体和文学刊物将作家的文学活动实行高度的组织化。

2、通过文学批评和批判运动建立新的文学规范。

3、通过作家的整体性更迭建立新的文学权力机构。

4、文学生产、文学传播和文学阅读“一体化”。

第二章 诗歌(激情有余,陈郁不足)

第一节 概述

一、1949—1978年间重要诗人和他们的代表作

  郭沫若《新华颂》、臧克家《一颗新星》、冯至《西郊集》、卞之琳《第一个浪头》、艾青《欢呼集》、田间《天安门赞歌》《赶车传》、李季《杨高传》、阮章竞《新塞外行》、邵燕祥《到远方去》等。

二、1949—14978年间诗歌发展概貌

  ①流派的贫乏畸变:

现实主义,新中国的成立使诗人们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欢乐感、自豪感,所以“颂歌”顺理成章地成了建国初期的主题。

诗人们不对社会生活作辩证地深入观照,而是仅对生活的“光明面”浮浅地描摹,然后唱出千人一腔的颂歌。

特别是“文革”期间,由于意识形态的干扰使得诗坛的现实主义从单调贫乏到扭曲畸变,诗歌成了标语口号的罗列和政治概念的堆积,从而彻底丧失了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精神。

  再看浪漫主义,一些人回避现实生活中的矛盾,用神话代替理想,用矫情压抑真情实感的表达,催生了大批粗制滥造和伪浪漫主义的赝品。

这种伪浪漫主义在1958年的新民歌运动中表现得最为充分。

兴起于50年代、风靡整个60年代的政治抒情诗也明显存在类似问题。

由于往往从不当乃至错误的政治观念出发,狂热地憧憬着一种神圣伟大的“乌托邦”,脱离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因而内容贫乏空洞,情感虚假不真。

这种反现实的伪浪漫主义的取向,既背离了五四新文学的精神,更背离了中国诗歌的传统。

  ②体式的畸形化:

虽然这一阶段自由体、格律体、半格律体、散文诗都还存在着,甚至还从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那里移植来了“楼梯式”或“阶梯式”。

但就总的趋势来说,却同样是扭曲与畸形化。

这主要表现在对民歌体的极端推崇,使其在各种体式中居于一花独尊的特殊高位,在诗的体式上也就不能不发生扭曲与畸变。

③诗美内涵的极端化:

具体表现为美与善的严重分离,并把美与善分别推向其反面,变成工具和虚妄,从而失掉了美与善。

首先,是竭力推崇所谓崇高美,致使审美意象贫乏单一,诗歌创作往往是从某种观念出发,用矫情代替真情实感的抒发,使诗美蕴涵由崇高沦为虚妄。

其次是艺术情感的贫乏和艺术个性的泯灭,诗歌艺术情感贫乏甚至虚化。

第三,由于极端地追求诗的社会功利(善),致使善与美分离并分别被推向自己的反面,使诗美逐渐沦丧,变成了政治的工具。

三、创作类型

①政治抒情诗:

多以政治激情来宣扬当时流行的政治信念,直接抒发诗人战斗豪情。

主要作品:

郭小川《甘蔗林一青纱帐》、《林区三唱》、贺敬之《雷锋之歌》《西去列车窗口》

②历史叙事诗:

写实性强

李季《杨高传》、闻捷《复仇的火焰》、郭小川《将军三部曲》《白雪的赞歌》《一个和八个》

③1958新民歌:

主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歌颂共产党和毛主席;二是歌颂总路线、大跃进和当时的政策。

这种诗歌是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配合,带有明显的政治性质。

以政治运动方式进行群众创作,失去了民间创作的基本特征,这种民歌没有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与生活现状产生脱节,记录了那个时期人们畸形精神状态。

四、十七年诗歌的不足

十七年的诗歌发展道路,由于文艺与政治关系处理不当,严重束缚诗人创作。

诗成为政治传声筒,诗风不正,诗歌表现的情感领域单一,个性化程度削弱和模糊,诗歌把握世界的艺术方法比较单一,显得空洞、浮躁。

第二节 郭小川、闻捷、贺敬之的诗歌

一、郭小川的诗歌创作

作品:

《致大海》《白雪的赞歌》《望星空》【《致青年公民》(“楼梯体”)】

1、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战斗性,他被誉为“战士诗人”,50年代,他用《向困难进军》热烈歌颂祖国的解放和新中国的诞生;60年代,他在《厦门风姿》中以浓墨重彩描绘这座地处海防前线的英雄城市“满树繁花、一街灯光、四海长风”,“百样仙姿、千般奇景、万种柔情”,歌颂社会主义建设者。

2、具有真实的自我之情,50年代后期进行艺术探索,尝试突围对人的生活和情感的复杂性的尊重和关注,表达人性的关怀。

《致大海》《白雪的赞歌》

3、立意高远,哲理性强:

他善于将从生活中领悟到的哲理加以诗意的表现。

如在《青松歌》中,诗人赞美青松:

“活着时,/为好日月欢呼;/倒下时,/把新世界建筑。

”实际上是对革命战士高尚节操和英雄品格的赞颂,其中包含的人生哲理引人思索,耐人寻味。

还有《望星空》《致大海》《白雪的赞歌》《致青年公民》等。

4、诗歌形式不拘一格,博采众长,勇于创新,创造“新辞赋体”,吸收楚辞汉赋的反复咏叹、铺陈排比的艺术手法,句子长,章节对称,气势磅礴。

如《厦门风姿》、《甘蔗林—青纱帐》等,节奏感强而韵律鲜明,气势浩荡婉转流畅,达到撼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二、闻捷《天山牧歌》创作特征

1、具有真切朴实的生活气息。

创造了柔和、轻快、明朗的牧歌风格。

2、以美好爱情为主旋律,热情歌唱生活的赞歌。

《天山牧歌》

3、善于描绘人物心理,提炼单纯而明朗的艺术形象。

《吐鲁蕃情歌》

三、贺敬之的诗歌创作特征

1、政治倾向性强

2、赋予政治以艺术的形象

3、站在群体的立场上抒发公共的情感《回延安》《桂林山水歌》《雷锋之歌》

4、追求民族化特色,运用“楼梯式”的诗歌形式

 

第三章 散文

第一节 概述

一、本时期重要散文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

  碧野《天山景物记》、叶圣陶《游了三个湖》、茅盾《斯德哥尔摩杂记》、峻青《欧行书简》、何为《第二次考试》、巴金《生活在英雄们中间》、冰心《樱花赞》;吴伯箫《菜园小记》、曹靖华《忆当年,穿着细事且莫等闲看》;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老舍《无名高地有了名》、刘宾雁《在桥梁工地上》、王石等《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黄宗英《小丫扛大旗》、穆青等《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唐弢《“言论老生”》、巴人《况钟的笔》、邓拓《燕山夜话》;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罗广斌、刘德彬、杨益言《在烈火中永生》、陶承《我的一家》、陈昌奉《跟随毛主席长征》、杨植霖《王若飞在狱中》;丰子恺的《缘缘堂续笔》、周作人《知堂回想录》。

二、1949—1979年间的散文创作概貌

  ①抒情散文的两次高潮:

第一次发生在1956年和次年的一段时间里,表现了作家要回到个人性情、体验上的努力,并探索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

第二次发生在1961年,并延续至1962年上半年。

由于散文的理论建设和创作成果获得丰收,散文作家在探索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上,普遍重视借鉴我国古代散文和五四以来散文小品的艺术经验,注重诗意的捕捉、情感的抒发和语言的锤炼。

  ②报告文学的涌动:

在主题方面,a主要集中在反映抗美援朝(对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英雄们的热情讴歌;歌颂志愿军战士的英雄本色和中朝人民的深厚情意;)b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报告社会主义建设的喜人成绩;揭露现实生活中的不良现象等。

  ③杂文的沉浮:

本时期杂文主要包括:

歌颂新中国的变化和取得的成就;针对人们思想问题或论说革命道理的“思想杂谈”;对官僚主义、保守主义、教条主义等错误思想和不良作风进行针砭和讽刺;针对现实发表议论,将思想性、知识性和艺术性结合起来的知识小品等。

  ④史传文学的生长:

50年代前期,侧重于记写英雄人物;1956至1965年,史传文学逐渐地成为有计划、有组织的写作活动,形成了持续的创作繁荣;1958年,在群众文艺运动中兴起了文艺性“三史”(公社史、工厂史、部队史)的写作,记写劳动人民的血泪史、斗争史、翻身史和幸福史;进入60年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组织多方面人士撰写回忆录和自传,回忆了从晚清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约半个世纪里发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里的历史事件。

三、十七年散文的创作类型

①通讯特写的兴旺

反映及时,制作迅速,表现生动,灵活多样,时效性强的特点,正好适应奔腾前进的大时代。

叙事色彩浓烈,抒情成分淡化,新闻性强、宣传性强,但艺术单一。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志愿军英雄传》《志愿军一日》《经济建设通讯报告选》巴金《英雄儿女》

②艺术性散文的繁荣

第一次创作高潮,1956年—1957年左右,提出“复兴散文”。

散文作家开始奠定自己的创作基调,感情浓烈,生活气息浓郁。

57年下半年随着“反右”斗争,复兴进程受挫。

第二次创作高潮(1961—1964)空前丰收,61年也被称为“散文年”。

 以艺术的精致来弥补艺术创作的欠缺,酿造更美好的生活,出现一批散文佳作。

“散文三大家”:

杨朔以诗为文、刘白羽以情牵论、秦牧知识小品

③杂文的没落

56—57上半年

敢于切中时弊,大胆批判生活中的假丑恶。

敏锐地捕捉住现实中的矛盾问题,尖锐犀利,锋芒毕露。

巴人《况钟的笔》、严秀《九斤老太论》

60年代初期,邓拓《燕山夜话》吴南星(吴晗、邓拓、廖沫沙/繁星)《三家村札记》

谈心、引导式的风格,善于在日常生活片段中挖掘人生哲理,谈古论今,知识性强,曲折地批判时弊,与56年的杂文相比批判锋芒内敛

第二节 杨朔、秦牧、刘白羽的散文

一、杨朔的散文

1、颂歌体的艺术格调,对火红年代和普通劳动者的赞颂:

杨朔总是将笔墨倾注到崭新时代背景下的普通劳动者,如《香山红叶》中的老向导、《荔枝蜜》中的老梁、《茶花赋》中的普之仁、《雪浪花》中的老泰山,他们在辛勤的劳动中寻求人生的意义,在日常的工作中体味生活的价值,作者满怀热情地表现了他们高尚的思想品质,歌颂了他们的崇高精神。

对这些无名英雄的赞美,汇成了杨朔散文乐章的最强音。

2、独创的“以诗为文”的诗体散文风格,杨朔散文最大的特色就是对诗意的执着追求。

在艺术构思,意境创造,结构布局,语言运用等方面都注意营造一种诗的意境,形成诗化散文风格。

如《雪浪花》借浪花来表现老泰山的性格和激扬的时代;《海市》借奇异的海上幻景展现今日鱼岛生活的兴旺美好;《茶花赋》借绚丽的茶花展现出祖国的欣欣向荣。

“以诗为文”成为杨朔自觉的艺术追求。

PS:

诗化散文的不足

这种艺术风格被规范化、模式化,偏离了艺术创作的多样化追求。

也是对作家苦心追求的艺术独创性的背离。

由于政治功利观念的制约,这种诗的意境追寻,带有明显的人工斧凿的痕迹。

3、“三段式”艺术构架,运用“写景—记事写人—议论点睛”的三段式结构,布局精巧,语言凝练,意境深沉含蓄,不直抒胸臆,而用曲笔。

欲扬先抑的开头,中间转弯,最后点题、卒章显志的构架。

如《茶花赋》中“一脚踏进昆明,心都醉了”,一“踏”一“醉”,确属形神俱现、含义丰富。

二、秦牧的散文创作(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相结合)

1、“思想像一根主线”,具有明确的思想目标,贯穿着宣传时代先进思想的线索,注重思想性和时代色彩。

作者在谈天说地,谈古道今的知识趣谈中,寄寓着思想。

比如《土地》从今天的土地想到过去的历史,继而歌颂新时代建设者为建设新国土而付出的努力。

2、海阔天空的散文领域。

秦牧极力提倡内容异常广泛的散文,强调散文的知识性,作品知识全面,海阔天空。

3、追求“理趣”、寓教育于娱乐中。

叙事抒情,娓娓动人,剖析事理,津津有味。

语言平易、朴实、生动。

4、形散神不散的结构。

在结构上,既放得开,又收得拢,把大量丰富的知识素材串引起来,始终围绕一个中心,这就是思想。

《社稷坛抒情》

不足:

作家独创的散文构架被当作创作模式固定下来时,不利于创作者自由自在的心灵世界的充分展开。

而且,创作时“形”再散也要受“神”的制约,必须要受时代观念的控制,这样许多人生体验、生活图景如果与时代潮流不合拍就不能被展示,所以真正的“散”也不可能达到。

以生活常识代替生命体验,文章显得四平八稳,个性不足、缺少知识分子独立的思想。

三、刘白羽的散文

1、热情歌唱时代最强音,热情高昂地歌颂新时代精神,情感热烈,格调高亢。

《长江三日》

2、表现出壮美豪迈的美学风格,意象选择:

浩瀚无边的大海、苍莽雄伟的长城、旭日、朝霞等雄奇、壮美又富有象征意义的美好事物,使作品充满浪漫主义情调。

表现手法:

直抒胸臆,纵情挥洒,激情澎湃,带有较浓的政治色彩,多以议论来抒情。

3、语言绚丽多彩,雄健豪放,抑扬顿挫,气势磅礴。

时常出现富于哲理的警言:

“曙光就在前面我们应当努力”(《长江三日》)。

不足:

感情抒发节制不够,议论过多,有时流于空泛说教,缺乏真情实感。

四、三大家的散文创作

杨朔:

诗意盎然、清新优美

刘白羽:

激情澎湃、雄浑壮美

秦牧:

寓教于乐、理趣横生

不足:

个性淡化,艺术形式模式化

五、十七年散文创作小结

侧重政治教育,歌颂新人新事新风尚,表现出浓郁的时代气息。

基调高昂有力,激发了人们的斗志。

由于始终从政治意识形态的角度来认识历史和现实,导致作家表现现实政治的兴趣远胜于对生命的体验,自我消解在大我之中,散文创作缺乏创作个性,艺术技巧单一,模式化。

思想内容空泛,存在矫情成分。

第四章 小说

第一节 概述

革命战争题材代表作:

讲述革命起源及胜利结局,注重表现英雄的献身精神、目标感和不屈意志。

主要有王愿坚的《党费》,峻青的《黎明的河边》、茹志鹃的《百合花》梁斌《红旗谱》等。

农村题材代表作:

马烽的《一架弹花机》、赵树理的《登记》、李凖的《不能走那条路》、《李双双小传》、秦兆阳的《农村散记》、康濯的《春种秋收》、马烽的《三年早知道》、西戎的《宋老大进城》、王汶石的《新结识的伙伴》等着重反映农村和农民的新气象;而像马烽的《我的第一个上级》、茹志鹃的《静静的产院》、西戎的《赖大嫂》、赵树理的《实干家潘永福》、张庆田的《“老坚决”外传》等则对农村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揭示。

【PPT:

讲述农村革命运动和农民的生存状态,柳青《创业史》赵树理《“锻炼锻炼”》李准《李双双小传》】

历史题材代表作:

徐懋庸的《鸡肋》、师陀的《西门豹的遭遇》、陈翔鹤的《陶渊明写〈挽歌〉》、《广陵散》、黄秋耘的《杜子美还家》、冯至的《白发生黑丝》、姚雪垠的《草堂春秋》、蒋星煜的《李世民与魏徵》、李束为的《海瑞之死》等。

大胆“干预生活”的作品:

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刘绍棠的《田野落霞》、李国文的《改选》、李凖的《灰色的帆篷》、白危的《被围困的农庄主席》等。

打破人性禁区、表现人性、人情的作品(另一种探索:

非主流小说—表现出质疑、批判现实的启蒙意识):

萧也牧的《我们夫妇之间》、邓友梅的《在悬崖上》、宗璞的《红豆》【革命与恋爱】、丰村的《美丽》、李威伦的《幸福》、陆文夫的《小巷深处》、高缨的《达吉和她的父亲》【抒写永恒的人类之爱】等。

第二节 茹志鹃的《百合花》、王愿坚的《党费》和赵树理的农村题材的小说

一、茹志鹃《百合花》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突出人性美、人情美,“清新俊逸”,百合花是一曲“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茹志鹃的小说被称为:

“生活激流中的一朵浪花,社会主义建设大合奏的一支插曲”)

①作者简介:

茹志鹃是50年代少数几个用短篇小说形式来描写战争的作家之一。

并以其独特的风格在十七年小说创作中独树一帜。

她的作品以短小精致的结构、细腻独特的视角形成她独有的“清淡、纤巧、含蓄”的风格

思想内容:

《百百合花》以战争为背景,描写部队一个年轻的通讯员与一位农村新媳妇之间圣洁的感情交流,写活了军民之间纯洁深厚的情意,表现了战争中令人难忘的纯洁的人际关系,与通过这种关系体现出来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②艺术特点:

(1)叙事角度:

注重写细节,通过生活侧面写日常生活中的“儿女情”。

很少正面写宏大的战斗场面,写的是战场边上,战场以外的事件,如借被子、枪筒上的野菊花、门钩挂破衣服之类的细节。

(2)叙事手法:

以叙事者“我”的视角和感受来塑造人物。

小说主要刻画了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之间的圣洁情感,但两者之间穿针引线的是小说叙事人“我”,从结构上说,两个主人公是被言说者,他们的心理世界是通过叙事者“我”的视角或感受来表达的。

并通过写“我”的感想来暗示其他人物的内心世界,如“后悔”,叙事人的心理活动处处起到“借代”的修辞作用。

(3)叙事结构:

结构细致严密,富于节奏感。

通篇一气贯穿,前后呼应。

二、王愿坚小说特色及《党费》中的人物塑造

①选材独特:

王愿坚选择和表现了在当代文学创作中还涉及得不多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红军和苏维埃区域的斗争生活,表现20世纪二三十年代普通党员和军民所历经的英勇斗争、流血牺牲。

《党费》集中刻画了女共产党员黄新这一典型形象。

②大处着眼,小处落笔:

注重描写一些平常的生活场景和细节以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