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近现代书画展DOC.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72595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嘉兴近现代书画展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嘉兴近现代书画展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嘉兴近现代书画展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嘉兴近现代书画展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嘉兴近现代书画展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嘉兴近现代书画展DOC.docx

《嘉兴近现代书画展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嘉兴近现代书画展DOC.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嘉兴近现代书画展DOC.docx

嘉兴近现代书画展DOC

嘉兴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夙称文物之邦。

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哺育了代代英才文豪,一大批文人雅士,吟诗作画,挥毫泼墨,他们对艺术执著追求,致力于传统书画的创作实践,留下了无数的珍品佳作,为中国的书画艺术作出了杰出贡献。

嘉兴的书画家,最早扬名天下的是南北朝的顾野王,他的画被宋徽宗称为“精工佳品”,其后有五代的花鸟画家唐希雅,被世人誉为“江南绝笔”。

南唐的宫庭画家陆晃,宋代书画大师赵孟坚均著名画史,蜚声四方。

元、明、清时期更是名家辈出,不可胜数,如元代四大家之一的吴镇,开创“嘉兴画派”之先河的项元汴、项圣漠,书法大家沈曾植,章草大师王遽常,海上画派先驱蒲华,另有盛懋、姚绶、李日华、陈书、钱载、王概、朱彝尊、张宗祥、张庭济、张熊、朱熊、朱偁、周闲、杨伯润、金蓉镜、吴伯滔等数百名家,如群星璀灿,辉耀书林画坛,流风余韵,绵延至今。

中国书画源远流长,气象万千,她以独特的艺术语言,鲜明的民族特色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汇入人类文化宝库。

嘉兴书画家留下的艺术瑰宝和人品艺德,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足以使嘉兴人引以为自豪,并值得我们推崇、继承和发扬。

迎春之际,嘉兴、嘉善、平湖、桐乡、海宁、海盐等博物馆,汇集馆藏书画精品,共同展示嘉兴近、现代书画家之精作一百二十件,奉献观众,以尽栽种文化之树的义务。

徐方增(1822—1877)清,字晓云,平湖人。

清同治(1862—1874)初客上海。

擅长隶书,临写汉碑。

日本人深喜其书,购去甚多。

沈曾植(1852—1922),字子培,号乙庵,又号寐叟,在刑部任职约十八年,研究古今之律令。

又曾任两湖书院之史席,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

学识渊博,著述甚多。

光绪三十二年任安微提学使时到日本考察制度文化。

三十四年二月,任安徽布政使,兼巡抚,因性疎放,察吏理财,皆非其长,遂辞职,隐居上海。

嗣膺聘修浙江通志,后与郑孝胥,姚文藻等交往,谈论时事、新学,民国四年乙夘春,在上海结识王国维,给予殷勤指导,为其成就一代国学大师有不可磨灭的功绩。

六年七月,参与张勋之复辟运动,被任为学部尚书。

復辟失败,闲居上海,益慨时事日非,於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病逝上海。

 

徐惟琨(1839—1897)(清)字锷青,晚号聋公,平湖人。

篆书透逸工整,隶书神似礼器碑,楷书法欧阳询。

兼工治印。

 

陆维钊(1899-1980),平湖新仓人,原名子平,字微昭,晚署劭。

书斋名庄徽室,亦称圆赏楼,,是我国现代教育家,著名的书画、篆刻家,同时也是著名的学者和诗人。

他独创的“陆维钊体”,在书法界独树一帜,蜚声海内外。

1963年,受浙江美术学院院长潘天寿委托,主持创办书法篆刻科,任科主任,填补了我国艺术教育中的一个空白。

其绘画取“南派”之法,溶书法于画,擅作泼墨山水,配上诗词题款,以三绝著称画坛。

 

张金镛(1805—1860)原名敦瞿,字良甫,号海门。

平湖人。

清道光二十一年中进士,擅诗文,富文采。

晚年潜心研究词学,造诣尤深。

著有《躬厚堂诗文集》、《绛趺山馆词》等。

胡士莹(1901─1979)字宛春,平湖人。

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晚年主要讲授宋元明清文学史,并进行小说、戏曲和通俗文学的整理、研究,出版有《古代白话短篇小说选》、《话本小说概论》、《宛春杂著》、等书,并发表论文数十篇。

吴滔(1840—1895),字伯滔,号铁夫,又号疏林。

崇福镇人。

清末著名画家,与吴昌硕、吴秋农合称“三吴”。

能诗善画,尤擅山水。

晚年师法造化。

曾为嘉兴张鸣珂作《春柳图》、《海上访僧图》备极精妙。

著有《来鹭草堂遗稿》。

朱为弼,(1770-1840)字右甫,号椒堂,平湖人。

通经学,喜金石,尤嗜钟鼎文。

中进士,授兵部主事,历员外郎。

著有《椒声馆诗文集》、《续纂积古斋彝器款识》、《吉金文释》、《鉏经堂集》、《古印证》等。

 

徐泰增(1829—1888)(清)字倬云,又字竹筠,平湖人。

善山水,宗法四王。

画法严谨,画风规矩。

师张之万。

咸有法度。

晚年摹王翬,造诣更深。

同治五年(1866)为郭藕汀作《葵石金萱图》。

曹廷栋(1699—1785)嘉善人,清诗人、书画家。

字楷人,号六圃。

工兰石菊竹,兼善篆隶。

一生勤于著述。

寿八十七。

著《产鹤亭集》。

 

陶淇(1814—1865)(清)又名绍源,字锥庵,嘉兴人。

山水笔意疏秀,树石幽雅。

晚年花卉姿致妍雅,用笔柔和超逸。

能诗,尤工题跋。

有忠孝堂集。

徐清,字芳波,工花鸟。

曾收戈安为入室弟子。

晚年居文武宫十余载,卖画以终。

 

朱偁(1826—1900),清,字号,早年名琛,后更今名,字梦庐,号觉未,嘉兴人。

工花鸟,初法张熊,后从王礼。

晚年精进,惜未脱霸气。

张熊(1803一1886),清,字子祥,別号鸳湖处史,嘉兴人,流寓上海。

工花卉,纵逸似周之冕,古媚似王武。

尤擅大幅牡丹,屏山巨幛,兼作人物、山水、精篆刻,平生收藏金石书画甚富,居所名银藤花馆。

著有《题画记》。

仲光勋(1884—1929)字小某,号栀兰外史。

濮院镇人。

出身书画世家。

擅花卉、仕女。

仲光勋乐于提携后学,桃李甚众。

潘振镛(1852—1921)。

字承伯,号雅声,嘉兴人。

出身书画世家,工书画,清轻淡雅,传世作品以仕女居多。

曾在上海与高邕之发起组织“豫园书画善会”。

吴谷祥(1848—1903)字秋农,别号瓶山画隐,嘉兴人。

工山水并擅人物花卉,用笔苍劲,设色清丽。

俞曲园评其画为“神品”,吴谷祥曾自作小像:

《松风水月图》,又绘有《瓶山画隐图》,当时名流纷纷题咏。

其所作仕女画,至今为世所重。

吴待秋(1878—1949)原名徵,号春晖外史,桐乡人。

楷书学柳、欧,行书追明人,亦工篆刻。

 

杨伯润(1837-1911),字佩夫,号茶禅,嘉兴人。

书近颜、米,骨秀天成,尤工行草。

山水规摹董其昌。

其作喜用长锋紫须,点缀烟树,出笔锋锐,气韵清邈。

著《南湖草堂集》、《语石斋画识》。

张俊(1843-1878)原名宝俊,字伯英,号沧海外史。

桐乡石门人。

幼时聪慧过人能书画,精鉴赏,爱收藏,善诗文。

曾东渡日本求学。

 

徐菊庵(1890-1964),原姓钟,名兆熊,号菊庵,桐乡屠甸镇人。

晚年移居海宁。

擅书法,书画作品常刊于上海各报章杂志。

著有《淡香庐诗草》。

李叔同(1880-1941)祖籍平湖,客居天津。

在音乐、书法、绘画和戏剧方面,都颇有造诣。

曾日本留学,归国后,从事教育工作。

后剃度为僧,法号弘一。

擅诗词歌赋,金石书画,另外在音乐、戏剧方面也颇有造诣。

 

吕万(1885—?

)(现代)原名不英,字十千,别署青无书斋,海宁人,寄居上海。

曾办停云书画社。

画山水宗宋、元,晚年归宗于吴历。

画花卉,则在陈淳、徐渭之间。

朱梦仙,号亦僧,桐乡屠甸人,善书。

丰子恺(1898—1975)原名润,号子恺。

桐乡石门人。

虽师从李叔同,但其书法风格与师迥异。

以北碑《张猛龙》、《龙门二十品》、《魏齐造像》入手,形成朴拙纯厚、俊逸秀雅的风格。

著有《缘缘堂随笔》、《学生漫画》等,并有不同版本的译著160余种出版发行

张宗祥(1882—1965)原名思僧,字阆声,晚号冷僧,又自署铁如意馆主。

海宁人。

童年从外祖父沈韵楼学书。

作草书喜用硬毫,深得董其昌神髓。

建国后曾任西泠印社社长。

有《书法源流》、《临池随笔》、《论书绝句》、《论昔人书法》等问世。

 

张廷济(1768—1848)原名汝林,字顺安,号叔未,嘉兴新篁人。

清嘉庆三年(1798)解元,精金石考据之学,尤擅长文物鉴赏,晚年兼法米芾,草隶为当时第一流。

著有《清仪阁题跋》、《桂馨堂集》等。

翟继昌(1770—1820)字念祖,号琴峰,嘉兴人,居吴门(今苏州)。

画承家学。

擅山水、花卉人物。

文鼎(1766—1852)字学匡,号后山,嘉兴人。

布衣。

所居曰停雪旧筑。

精鉴别,收储金石、书、画多上品,擅篆刻、书画。

著有五字不损本室诗稿。

钱载(1708—1793),字坤一,号抱尊,嘉兴人。

乾隆十七年(1752)中进士,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上书房行走,《四库全书》总纂。

工诗文精画,善水墨,尤工兰竹。

著有《箨石斋诗文集》等。

晚年居嘉兴终老。

陈奕禧(1648—1709)字子文,别字谦六,海宁盐官人。

工书法,书品高雅,小楷精稳,有“香泉体”之誉,精于鉴赏,著有《予宁堂法帖》、《虞洲集》等多种。

姚敏修(清)字游躬,一作游公,号墨庄,秀水(今浙江嘉兴)布衣。

善山水。

而亚于鲍济。

康熙间荐鸿不就,人高其节。

 

董棨、董燿、董衾棻祖孙三代,均为知名画家,可谓丹青世家。

(1772—1844)字汉符,号乐闲,善花卉翎毛。

董燿,字枯匏,号小农。

平生寄情书画,尤妙平远山水,枯淡苍茫。

董衾棻,字味青,号小匏,工经史金石,善花卉翎毛,尤善画梅,有“董梅花”之称。

还擅长篆刻,时有力作。

蒲华(1834-1911)原名成,字作英,嘉兴人。

草书笔意奔放。

擅诗书画。

早岁画花卉,晚年画竹,山水树石,亦淋漓元气。

曾游日本著有《芙蓉庵燹余草》。

 

殷树柏,字曼卿,号云楼,晚号懒云,又号西畴桑者,所居名一多庐,秀水(今浙江嘉兴)贡生。

书法远师柳公权,近参汪士(钅宏)。

工花卉,兼宗陈道复、恽寿平法,而稍参己意,下笔恬静,无烟火气。

尤擅小幅,其写山房清供图,作菖蒲、文石、瓶兰、茗壶诸品,天真闲澹,萧然有风人之致。

晚喜作蔬果,尤觉天趣横生。

好刻竹,尝作小楷数百言,书之扇边,刻甚精妙。

卒年七十九。

钱善扬(几山)(1765-1807)字顺甫,又作顺父,慎夫,号几山,又号麂山。

嘉兴人。

长金石考据,工书法,神似董其昌。

治印得力于秦、汉法,脱尘超俗。

 

朱其石(1906-1962),名宣,号桂龛,括苍山民、抱冰居士、别署秀水老、雁来红馆主人。

嘉兴人。

朱大可弟。

出身书香门弟,善书画篆刻,幼受舅父书法家刘山农教诲,并得吴昌硕指教,艺事日进。

多次在上海、南京等地举办作品展,40年代,在上海与张大千、谢玉岑等人组织“艺海回澜社”,并被推任为理事长。

有《朱其石印存》、《抱冰庐印存》行世。

虹桥画舫图这幅由晚清画家顾梁创作的《虹桥画舫图》生动再现了当年长虹桥畔的繁华景象,长虹桥位于浙江嘉兴王江泾镇,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历经400余年,至今保存完整。

 一千三百多年前,京杭大运河自京口出发,一路澎湃南下,滋养万物,通海河,贯黄河,连淮河,跃长江,最后流淌进遍野沃土的江南。

江南河从江苏蜿蜒进入浙江地界时,迎面邂逅的第一座古桥就是雄跨于嘉兴王江泾的长虹桥。

  “虹影卧澄波,登高供远瞩;南浮越山白,北接吴山绿。

”桥的北面为吴地的苏州,运河水缓缓南流,过了嘉兴就到了大运河的终点杭州。

在北方远航而来的人们心中,长虹桥是运河行程中的一座里程碑。

  长虹桥,门洞如月,俊美秀丽,全长72.8米,桥顶宽5米,水面至桥顶高18.8米,连续三孔,中孔净跨约16.5米,堪称横卧在浙北平原软基上最大的石拱桥。

据说,此桥乃明代万历年间一个叫陈复古的道士在静峰庙坐关三年,募集3万两银子修建而成,于清代重建。

当年,乾隆皇帝微服私访下江南时,曾在长虹桥边的古庵借宿一夜,临走前兴致所至,提笔“一宿庵”。

从此,古桥因古庵更加声名远扬。

现存于嘉兴博物馆的清人所绘《虹桥画舫图》,再现了当年长虹桥接驾的盛况。

  如今,长虹桥已经被列为浙江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徐华(1905-1949)字小隐。

嘉兴新塍人。

抗战前后移居嘉兴城内以鬻书画为生,与郭兰祥(和庭)等在嘉兴组织成立“李金石书画社”。

钱君陶(1906.12-1998.8)原名钱锦堂,字豫堂。

祖籍浙江省海宁,浙江省桐乡县人。

1925年毕业于上海艺术师范学校,从丰子恺学习西洋画,并自学书法、篆刻、国画。

擅装帧美术及篆刻、书法。

1948年举行个人书画篆刻作品于上海。

曾为茅盾的《蚀》、巴金的《家》、《春》及《小说月报》、《东方杂志》、《教育杂志》、《妇女杂志》等刊物设计封面。

出版有《春梦恨》、《中国儿歌选》、《小学校音乐集》、《鲁迅印谱》、《长征印谱》、《钱君匋画集》、《钱君匋书籍装帧艺术选》、《恋歌三十七曲》和《钱君匋书画篆刻精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