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天柱山考察潜山志.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72590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7.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霍山天柱山考察潜山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霍山天柱山考察潜山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霍山天柱山考察潜山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霍山天柱山考察潜山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霍山天柱山考察潜山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霍山天柱山考察潜山志.docx

《霍山天柱山考察潜山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霍山天柱山考察潜山志.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霍山天柱山考察潜山志.docx

霍山天柱山考察潜山志

霍山天柱山考察(潜山志)

《史记》载:

汉武帝登礼“潜之天柱山,号日南岳。

”是指今潜山县境的天柱山,还是霍山县境的天柱山?

几百年来,颇多争议。

对此,《天柱山志》修志人员会同《潜山县志》办公室、潜山县文管所等单位组成考察组,于1986年12月24日至26日,专程对霍山县境的天柱山进行了实地考察。

霍山县境的天柱山,当地称南岳山,位于霍山县城南5里。

霍山县地图标高405米。

峰顶南端台地上,有两根倾斜的石夹。

台地两侧的山崖称白虎崖。

峰顶西北侧,有一群古建筑。

沿百级石阶而上,有一座门楼,名东门楼。

穿过门楼,便是汉至清代所称的“天池”(霍山县文物保护单位)。

池长约3米,宽约2米,深约1.5米,池壁上有明显的人工开凿的痕迹。

池水浊而不腐,可供饮用。

池的四周有砖砌围墙,并装有铁门,绕过天池,有明代建成后又重修的三官殿。

现为霍山县广播电视接收站改用。

三官殿外墙下端,有捐修碑记6块。

年代最早的为明嘉靖二十四年,最晚的是民国十三年。

接收站工作间内壁石墙上,嵌有鼎建三官殿碑记一块,为明万历十年所刻。

三官殿门媚上,有于佑任手书的“小南岳”三字石刻。

三官殿西数十步又有一门楼,名西门楼。

穿过门楼回望,

门楣上有砖刻楷书“汉帝敕封”四个大字。

门楼正梁上,有墨笔书写的“中华民国三十五年重修”字样。

三官殿前的石崖。

名试心崖,崖壁上有两个天然洞穴,可容数人,站在峰顶可见洞口,名风洞、石窗洞。

此处虽称崖。

然而并不陡峭,行人可攀登上下。

山上无灵霄树,也无其它庙宇。

霍山县城西五里有淠河,河东有古城坂,此处是古潜邑的旧址。

在淠河东岸的沙堆边,有一高数米、周50米的土墩,墩前有“潜台”二字石刻碑记,以标古潜邑所在。

淠河上游是磨子潭、佛子岭水库。

淠河经霍山县城西至六安后和史、杭河汇合,抵寿县正阳关入淮。

过淠河向西数里便是迎驾厂,以应汉武帝南巡所历臣民在此迎驾之故。

霍山县城东北15公里处,有复览山,今属洛阳河林场管理,是以汉武帝重游南岳的故事命名的。

安徽省地图标名为复南山,标高392米。

峰顶西侧,有座古寺遗址。

原寺于清末毁于战火,除大门楼外,其余皆不存遗迹。

门楼内壁上,有“龙泉禅林”四字行书石刻,门楼外壁上有“汉帝重游”四字楷书砖刻。

通过这次考察,得出如下认识:

一、从山势地貌看:

霍山县城周围的山为大别山东南麓霍山余脉的边缘,平均海拔高度仅在300米左右。

南岳山海拔高度405米,相对高度百余米,复览山海拔392米。

周围群山环围,整个山势低矮,坡度平缓,称不上巍峨雄伟,高耸峻拔。

旧版《霍山县志》称:

“高以丈计者三千七百,周以里计者二百五十,其言不无过奢”。

所谓五岳,东岳泰山海拔高度1524米;北岳恒山2017米;中岳篙山1440米;西岳华山1992米。

《汉书•郊祀志》载:

武帝侍臣公玉带建议武帝封东泰山(在今山东琅琊朱虚界),并说黄帝曾“封东泰山,禅凡山合符然后不死”。

武帝到东泰山后,以“东泰山卑小,不称其声”,“令祠官礼之,而不封焉”。

武帝竟不惑于长生不老之说,决然不封小山。

可见,汉武当年所号日的南岳如指今霍山县城南5里海拔仅405米的南岳山,似无可能。

二、从水系流向看:

霍山县境内唯一的一条比较大的河流即淠河。

它当源于岳西县的鹞落坪,绕霍山县城西经六安至寿县正阳关入淮。

《尔雅•释山》:

“霍山在今庐江潜县,潜水所出,别名天柱山。

武帝以衡山辽旷,故移其神于此”。

《史记•孝武本记》载:

“其明年冬,上巡南郡,至江陵而东,登礼潜之天柱山,号曰南岳。

浮江,自浔阳出枞阳,过彭蠡,祀其名山川”。

《汉书•武帝纪》载:

“五年冬,行南巡狩,至于盛唐,望祀虞舜于九嶷,登潜天柱山。

自浔阳浮江,亲射蛟江中,获之。

舳舻千里,薄枞阳而出,作盛唐枞阳之歌。

遂北至琅琊,并海。

所过祀其名山大川”。

《史纪》、《汉书》讲得很明白,汉武帝是顺江而来,自江陵而东,至于盛唐,薄枞阳而出北至琅琊并海。

《史纪纲目》注:

“盛唐在今安庆府治内,浔阳、枞阳乃潜山之上下境”。

盛唐又是皖水的入江处。

无论汉武帝至盛唐后是继续泛舟溯潜水还是舍舟登陆,都不可能往返千里之遥,翻越无数崇山竣岭到霍山县境的天柱山去登礼,更何况是在冬季。

三、从生长的植物看:

南岳山除了一些次生松杉类的针叶林外,绝大多数是灌木丛,看不到高大乔木。

旧《霍山县志》载:

“……其上有灵霄树,碧桃花诸迹”。

碧桃花是否碧桃,未作深考。

灵霄树即鱼鳞木,又名珍珠黄杨。

此树只能在海拔900米以上的高山上才能生长。

因此,灵霄树之说是无法成立的。

旧版《霍山县志》亦称:

“今已无存”。

四、从遗迹景物看:

南岳山三官殿西门楼匾额“汉帝敕封”四字砖刻和复览山龙泉寺门楼匾额“汉帝重游”四字砖刻,均系颜体书法,并且出自同一时期同一人之手。

西门楼正梁上,有墨笔书写的“中华民国三十五年重修”字样。

三官殿门匾的“小南岳”三字,也是于佑任于民国二十五年写的。

当地所称的南岳庙,实际上就是三官殿,从碑记可以看出,三官殿始建于嘉靖二十四年。

从南岳山峰顶南端台地上的两根旗石夹和三官殿前试心崖的名称以及当地人每逢重九登高的诸种习俗看,足以证明此处在古代实为道教圣地。

由此可知,汉武登礼前叫龙泉寺,汉武登礼后改名复览山之说,也是难以成立的。

《霍山县志》自称:

“说者谓宛委之,文废于天柱,荒远无征,姑勿深考。

元封登礼,巨典煌煌。

当时玉检金泥,应与岱碣峰碑并峙。

惜载籍不传其文,岳麓不存其迹,烟云过眼,亦付之想象而已”。

(本文节选自《天柱山志》一九九一年版)也谈天柱山的地理方位

众多的史志资料和今人的论说,对南岳天柱山所在,就大的方位已归于一说,即霍山,亦称潜山。

霍山或称潜山,整个山系中,有两座山都叫天柱山。

一是安徽省潜山县城西北二十里的天柱山,一是安徽省霍山县城南五里的天柱山。

这两座天柱山,哪座天柱山是汉封的南岳呢?

从以下几方面考察,我们认为是前者,而不是后者。

一、辨析登封路线汉武登封路线,对确定南岳天柱山的地理方位至关重要。

古今对汉武帝登封路线争论的焦点是旱路,还是水路?

我们认为水路说是正确的。

持水路者的根据是《汉书》:

“五年冬,行南巡狩,至于盛唐,望祀虞舜于九嶷,登潜天柱山,亲射蛟江中,获之。

舳舻千里,薄枞阳而出,作盛唐枞阳之歌。

遂北至琅琊,并海,所过祀祠其名山大川。

”这里记载的路线是非常清楚的。

“至于盛唐,薄枞阳而出”。

未提及“江陵”,无疑是水路。

持旱路观点的根据是《史记》认为“至江陵而东,登礼潜之天柱山”即是证明。

其实,《史记》记载的路线也是很明朗的。

“其明年冬,上巡南郡,至江陵而东,登礼潜之天柱山,号曰南岳。

”这是司马迁先写登封事件的。

接下去的“浮江,自浔阳出枞阳,过彭蠡,祀其名山川。

北至琅琊,并海上。

”是写具体路线的。

如果走旱路,“至江陵”即使“登礼潜之天柱山”,那么又从何路去“浮江,自浔阳出枞阳,过彭蠡”

二、判定盛唐所在弄清盛唐所在,也就定了天柱山具体方位所在。

有的同志以霍山县历史上曾一度称盛唐,即判定南岳天柱山在霍山。

其实霍山县称盛唐是在汉武帝登封天柱山以后845年的事。

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霍山县志》载:

“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更名盛唐,天宝元年((742年)析盛唐,别置霍山县。

”何况这个盛唐属淠水流域,淠水入淮,无从“浮江”

那么盛唐在哪?

只有按《史记》、《汉书》所载,在浔阳以下,彭蠡以东,沿江去找。

清康熙辛丑(1721年)《安庆府志》:

“皖城为吴楚接壤,天柱、龙眠背枕而卧,其面则吞岷江,汇彭蠡,洞庭”。

由此可见,盛唐乃安庆府所辖之内。

《史记纲目》称:

“盛唐在今安庆府治内。

”以上两种说法吻合。

《安庆府志》:

“宋景定元年(1260年)府治迁至盛唐湾宜城渡北(即今安庆市,安庆简称宜亦源于此)”。

《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

“盛唐山,在安徽怀宁县城内(怀宁县治亦是今安庆市)”。

《汉书》、《史记》均无记载盛唐具体方位,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也未标出盛唐具体方位。

为了弄清这一问题,日前我们到安庆沿江寻访,得知安庆市上二十里处,自古至今沿袭一名,叫盛唐湾,湾因山得名,此处恰是皖水入江处。

盛唐所在,无须赘述,理已自明。

三、考察两座天柱山大别山自西北入皖后称霍山,主要山体属花岗岩结构。

山阳之水入江。

霍山山脉南段,西汉时为皖、潜两县的分水岭、界山。

至今还有一座山叫公界岭。

一九八六年十二月,我们对霍山山脉的两座天柱山进行了实地考察。

霍山的天柱山(当地人称为南岳山),位于霍山县城南

五里,与旧《霍山县志》记载的方位一致,是霍山旁系余脉与江淮平原接壤的丘陵地带中一座山头,海拔405米,相对高度不过百米。

十五里以内没有海拔500米以上的大山。

潜山天柱山位于潜山县城西北二十里,亦与旧《潜山县志》记载的方位一致,是霍山山脉南段主山,属以天柱峰为代表的天柱山系。

海拔500以上的有名山峰44座,整个山体属花岗岩结构。

主峰天柱峰海拔1490米,全身石骨,一峰突起,拔地约500米,如“一柱擎天”。

在其周围有23座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天柱峰潜在其中。

从两个天柱山的山体、山势比较来看,潜山天柱山最有资格称岳。

《说文通训定声》释:

“岳者,高也、尊也。

再说两山的古迹遗址。

霍山天柱山山顶有一组古建筑,当地人称南岳庙。

旧《霍山县志》称五岳观。

其实是明代万历十年捐资“鼎建”的道教三官殿。

从尚存的几间殿房和东西两座门楼来看,都几经修建。

东门楼屋梁上标有“民国三十五年重修”字样。

三官殿内外墙壁下方嵌有七块捐修题名碑刻。

其年代最早的是明代,最晚的是民国。

西门楼门楣有“汉帝敕封”颜体正楷四字砖刻,未标明何人何代题刻,系后人伪造。

颜真卿是唐代书法家,“汉帝敕封”是颜体应该是唐以后的事。

再说“敕封”不是“登封”岳,庙建在山顶,不合封岳之体,道家建观于山顶倒是真的。

山上的植物多是松、杉,山顶三官殿前有几棵檀树。

至于汉帝种植的灵霄树、碧桃花不存。

其实,灵霄树就是珍珠黄杨,它必须在海拔900米以上的高寒多雾地带才能生长。

潜山天柱山,现山麓野寨中学后墙东侧山地平台上,尚存汉武祭岳坛和五岳祠础石、础砖,其遗址规模清晰可辨。

现野寨粮站外有驻辇处、旌驾桥遗址。

这与“旌驾桥连拜岳坛,神仙何处留空山。

石牛洞里诗无数,尽在烟云飘缈间”摩崖石刻吻合。

从山麓到山峰绝顶,共有400多幅石刻,仅用“天柱”为题的就有七幅摩崖石刻。

三祖寺西侧山谷流泉摩崖石刻,被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潜山天柱山植被率达87%,在青龙涧以上,到处都有灵霄树。

两县的旧县志和《江南通志》记载一致的宝志禅师与白鹤道人都想得到天柱山这块宝地,粱武帝令其斗法的故事,在霍山天柱山及其附近,均不见遗址、古迹。

而潜山天柱山宝志所建山谷寺,今塔院保存完好,香火不断,被国务院列为全国142个重寺院之一。

白鹤宫尚存殿房四间及其殿院遗址。

上述考察结果表明,汉武登封的南岳,实为潜山的天柱山。

清乾隆四十六年《霍山县志》也曾载:

“元封登礼,巨典煌煌。

当时玉检金泥,应与岱碣峰碑并峙。

惜载籍不传其文,岳麓不存其迹,烟云过眼,亦付之想象而已”。

(本文节选自《天柱山志》一九九一年版)辨析武帝南巡路线及登礼南岳天柱山问题

《汉书•武帝纪》(以下简称《帝纪》)载:

“(元封)五年冬,行南巡狩,至于盛唐,望祀虞舜于九嶷。

登潜天柱山(据《史记》原意此处应句断),自浔阳浮江,亲射蛟江中,获之。

舳舻千里,薄枞阳而出,作枞阳盛唐之歌”等语(以下称此文为《帝纪文)))认为,武帝有可能是自南郡陆行,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