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案例分析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718962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管理案例分析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公共管理案例分析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公共管理案例分析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公共管理案例分析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公共管理案例分析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共管理案例分析教学大纲.docx

《公共管理案例分析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管理案例分析教学大纲.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共管理案例分析教学大纲.docx

公共管理案例分析教学大纲

《公共管理案例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AnalysisofPublicManagementCases

课程代码

URMA5016

课程性质

专业选修课程

授课对象

行政管理、城市管理

学分

2

学时

36

主讲教师

修订日期

2021年5月27日

指定教材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公共管理学学科知识有更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对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有更深刻的体会,同时培养学生以科学化和批判性的思维面对公共管理过程和公共管理案例。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

通过前半学期关于公共管理案例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公共管理学知识谱系,以及公共管理学所具有的科学思维方式在面对现实社会中公共管理案例分析的有效性,系统性和深刻性。

课程目标2:

通过整个学期的学习,尤其是后半学期的学习,增强学生自主运用公共管理、政治科学等学科思维方法和思维方式,进行独立思考、研究和呈现公共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

表1:

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五号宋体)

课程目标

课程子目标

对应课程内容

对应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1

1.1

1、面向多元需求的城市公共物品

2、多线逻辑下的女性公共政策

提升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与专业思维训练

1.2

1、疫情期间的人口流动秩序

2、土地制度变革与农民养老

提升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与专业思维训练

课程目标2

2.1

1、邻避事件与地方城市政府间关系

2、区域治理比较案例

(1)

增强学科思维、锻炼独立分析问题能力

2.2

1、区域治理案例比较

(2)

2、区域治理案例比较(3)

增强学科思维、锻炼独立分析问题能力

课程目标3

3.1

1、中国城镇化中的教育与阶层及其治理

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特别是在具体实践情境中提炼和运用理论的能力

3.2

2、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家庭经营及其治理

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特别是在具体实践情境中提炼和运用理论的能力

课程目标4

4.1

3、城管执法与灰色治理

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特别是在具体实践情境中提炼和运用理论的能力

4.2

4、技术治理逻辑及其限度

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特别是在具体实践情境中提炼和运用理论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四号黑体)

第一讲转型社会中的公共服务多元供给逻辑

1、讲课内容:

本讲以“1、面向多元需求的城市公共物”,“2、多线逻辑下的女性公共政策”两个案例为主体内容。

2、教学目标:

让学生对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原则,以及涉及城市社会学、女性社会学的基本知识有所掌握;对如何分析社会群体属性与公共生活的对接的方法有所掌握。

3、教学方法:

在本课程的教学互动中,基础理论部分涉及到公共管理学经典著作的阅读和讨论;课堂案例教学以结合经典文献进行案例分析为主,整个教学互动中课堂讲授贯穿始终。

4、考核方法:

根据课堂讨论参与频率和深度进行考核。

第二讲国家治理的社会基础

1、讲课内容:

本讲以“1、疫情期间的人口流动秩序”,“2、土地制度变革与农民养老”两个案例为主体内容。

2、教学方法:

在本课程的教学互动中,基础理论部分涉及到公共管理学经典著作的阅读和讨论;课堂案例教学以结合经典文献进行案例分析为主,整个教学互动中课堂讲授贯穿始终。

3、教学目标:

让学生理解掌握当代中国治理现代化的实现依赖于特定的社会基础;让学生理解掌握政治与社会关系在公共管理中的重要性。

4、考核方法:

根据课堂讨论参与频率和深度进行考核。

第三讲公共管理的区域差异

1、讲课内容:

本讲以“1、邻避事件与地方城市政府间关系”,“2、区域治理比较案例”两个案例为主体内容。

2、教学目标:

让学生理解掌握一般性公共政策执行或公共事务处理在城市及区域之间的差异,学习理解以区域比较为基本方法的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3、教学方法:

在本课程的教学互动中,基础理论部分涉及到公共管理学经典著作的阅读和讨论;课堂案例教学以结合经典文献进行案例分析为主,整个教学互动中课堂讲授贯穿始终。

4、考核方法:

根据课堂讨论参与频率和深度进行考核。

第四讲公共管理的区域差异

(2)

1、讲课内容:

本讲以“1、区域治理比较案例

(2)”,“2、区域治理比较案例(3)”两个案例为主体内容。

2、教学目标:

让学生理解掌握一般性公共政策执行或公共事务处理在城市及区域之间的差异,学习理解以区域比较为基本方法的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3、教学方法:

在本课程的教学互动中,基础理论部分涉及到公共管理学经典著作的阅读和讨论;课堂案例教学以结合经典文献进行案例分析为主,整个教学互动中课堂讲授贯穿始终。

4、考核方法:

根据课堂讨论参与频率和深度进行考核。

第五讲中国城镇化中的教育与阶层及其治理

1、讲课内容:

本讲以“1、中国城镇化中的教育与阶层关系”,“2、教育困境的治理”两个案例为主体内容。

2、教学目标:

让学生对教育与阶层关系、教育治理,以及涉及教育社会学、政治社会学的基本知识有所掌握。

3、教学方法:

在本课程的教学互动中,基础理论部分涉及到公共管理学经典著作的阅读和讨论;课堂案例教学以结合经典文献进行案例分析为主,整个教学互动中课堂讲授贯穿始终。

4、考核方法:

根据课堂讨论参与频率和深度进行考核。

第六讲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家庭经营及其治理

1、讲课内容:

本讲以“1、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家庭经营及其动力”,“2、家庭经营的治理”两个案例为主体内容。

2、教学目标:

让学生对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家庭经营及其动力、家庭经营的治理,以及涉及经济社会学、政治社会学的基本知识有所掌握。

3、教学方法:

在本课程的教学互动中,基础理论部分涉及到公共管理学经典著作的阅读和讨论;课堂案例教学以结合经典文献进行案例分析为主,整个教学互动中课堂讲授贯穿始终。

4、考核方法:

根据课堂讨论参与频率和深度进行考核。

第七讲城管执法与灰色治理

1、讲课内容:

本讲以“1、城管执法机制”,“2、灰色治理”两个案例为主体内容。

2、教学目标:

让学生对城管执法及其困境、灰色治理,以及涉及经济社会学、政治社会学的基本知识有所掌握。

3、教学方法:

在本课程的教学互动中,基础理论部分涉及到公共管理学经典著作的阅读和讨论;课堂案例教学以结合经典文献进行案例分析为主,整个教学互动中课堂讲授贯穿始终。

4、考核方法:

根据课堂讨论参与频率和深度进行考核。

第八讲技术治理逻辑及其限度

1、讲课内容:

本讲以“1、技术治理逻辑”,“2、技术治理限度”两个案例为主体内容。

2、教学目标:

让学生对技术治理逻辑、技术治理限度,以及涉及政治社会学、公共管理学的基本知识有所掌握。

3、教学方法:

在本课程的教学互动中,基础理论部分涉及到公共管理学经典著作的阅读和讨论;课堂案例教学以结合经典文献进行案例分析为主,整个教学互动中课堂讲授贯穿始终。

4、考核方法:

根据课堂讨论参与频率和深度进行考核。

四、学时分配(四号黑体)

表2:

各讲节的具体内容和学时分配表(五号宋体)

讲节

讲节内容

学时分配

第一讲

面向多元需求的城市公共物品

2

第二讲

多线逻辑下的女性公共政策

2

第三讲

疫情期间的人口流动秩序

2

第四讲

土地制度变革与农民养老

2

第五讲

邻避事件与地方城市政府间关系

2

第六讲

区域治理比较案例

(1)

2

第七讲

区域治理比较案例

(2)

2

第八讲

区域治理比较案例(3)

2

第九讲

中国城镇化中的教育与阶层及其治理

4

第十讲

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家庭经营及其治理

4

第十一讲

城管执法与灰色治理

4

第十二讲

技术治理逻辑及其限度

2

五、教学进度(四号黑体)

表3:

教学进度表(五号宋体)

周次

日期

讲节名称

内容提要

授课时数

作业及要求

备注

1-2

转型社会中的公共服务多元供给逻辑

本讲以“1、疫情期间的人口流动秩序”,“2、土地制度变革与农民养老”两个案例为主体内容。

4

文献阅读

课堂讨论

3-4

国家治理的社会基础

本讲以“1、疫情期间的人口流动秩序”,“2、土地制度变革与农民养老”两个案例为主体内容。

4

文献阅读

课堂讨论

5-6

公共管理的区域差异

本讲以“1、邻避事件与地方城市政府间关系”,“2、区域治理比较案例”两个案例为主体内容。

4

文献阅读

课堂讨论

7-8

公共管理的区域差异

(2)

本讲以“1、区域治理比较案例

(2)”,“2、区域治理比较案例(3)”两个案例为主体内容。

4

文献阅读

课堂讨论

9

期中测评

期中测评

2

期中测评

10-11

中国城镇化中的教育与阶层及其治理

本讲以“1、中国城镇化中的教育与阶层关系”,“2、教育困境的治理”两个案例为主体内容。

4

文献阅读

课堂讨论

12-13

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家庭经营及其治理

本讲以“1、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家庭经营及其动力”,“2、家庭经营的治理”两个案例为主体内容。

4

文献阅读

课堂讨论

14-15

城管执法与灰色治理

本讲以“1、城管执法机制”,“2、灰色治理”两个案例为主体内容。

4

文献阅读

课堂讨论

16

技术治理逻辑及其限度

本讲以“1、技术治理机制”,“2、技术治理限度”两个案例为主体内容。

2

文献阅读

课堂讨论

17

(五号宋体)

期末答疑

期末答疑

2

课堂答疑

六、相关参考书目及论文

[1]温铁军.解读新苏南模式[J].社会观察,2012(3):

16-21;

[2]洪银兴.苏南模式的演进及其对创新发展模式的启示[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7,44

(2):

31-38;

[3]贺雪峰.论半熟人社会——理解村委会选举的一个视角[J].政治学研究,2000(03):

61-69.

[4]黄宗智,龚为纲,高原.“项目制”的运作机制和效果是“合理化”吗?

[J].开放时代,2014(5).

[5]渠敬东项目制:

一种新的国家治理体制,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05期

[6]田先红:

《治理基层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7]王绍光.分权的底线[J].战略与管理,1995(02):

37-56.

[8]欧树军:

《国家基础能力的基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9]贺雪峰:

《最后一公里村庄》,中信出版社2017年版。

[10]吕德文:

《边缘地带的治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

[11]魏程琳:

《城乡中国基层治理:

经验与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

[12]欧阳静:

《强治理与弱治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

[13]钱颖一,许成钢,董彦彬.中国的经济改革为什么与众不同——M型的层级制和非国有部门的进入与扩张[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3(01):

29-40.

[14史晋川.温州模式的历史制度分析--从人格化交易与非人格化交易视角的观察[J].浙江社会科学,2004

(2):

34-37.

[15]陈炳辉,王菁."社区再造"的原则与战略——新公共管理下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J].

[16]庞明礼,薛金刚.政策模糊与治理绩效:

基于对政府间分权化改革的观察[J].中国行政管理,2017(10):

120-125.

[17]张平,任强,侯一麟.中国房地产税与地方公共财政转型[J].公共管理学报,2016,13(04):

1-15+151.

[18]王浦劬.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的国别经验及其启示——基于六个国家经验的分析[J].政治学研究,2016(05):

44-58+126.

[19]周飞舟,王绍琛.农民上楼与资本下乡:

城镇化的社会学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15(01):

66-83+203.

[20]桂华,贺雪峰.再论中国农村区域差异——一个农村研究的中层理论建构[J].开放时代,2013(04):

159-173.

[21]贺雪峰.熟人社会的行动逻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01):

5-7.

[22]王绍光.中国财政转移支付的政治逻辑[J].战略与管理,2002(03):

47-54.

[23]贺雪峰,仝志辉.论村庄社会关联——兼论村庄秩序的社会基础[J].中国社会科学,2002(03):

124-134+207.

[24]徐勇.县政、乡派、村治:

乡村治理的结构性转换[J].江苏社会科学,2002(02):

27-30.

[25]曹正汉.统治风险与地方分权关于中国国家治理的三种理论及其比较[J].社会,2014,34(06):

52-69.

[26]周雪光.从“黄宗羲定律”到帝国的逻辑:

中国国家治理逻辑的历史线索[J].开放时代,2014(04):

108-132+7-8.

[27]王浦劬.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03):

11-17.

[28]杨宏山.政策执行的路径—激励分析框架:

以住房保障政策为例[J].政治学研究,2014(01):

78-92.

[29]申端锋.农民行动单位视域中的小亲族——以鲁西南S村为表述对象的个案呈现与理论阐释[J].江海学刊,2007,000(004):

121-125.

[30]张晏,龚六堂.分税制改革、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J].经济学(季刊),2005,5

(1):

75-108.

[31]周雪光.运动型治理机制:

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再思考[J].开放时代,2012(09):

105-125.

[32]杨宏山.政府绩效评估的适用领域与目标模式[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26(04):

100-106.

[33]王绍光.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J].中国社会科学,2006(05):

86-99+207.

[34]周飞舟.从汲取型政权到“悬浮型”政权——税费改革对国家与农民关系之影响[J].社会学研究,2006(03):

1-38+243.

[35]周雪光.“逆向软预算约束”:

一个政府行为的组织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5(02):

132-143+207.

[36]朱光磊,孙涛."规制——服务型"地方政府:

定位、内涵与建设[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01):

103-111.

[37]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情理社会中的社会交换方式[J].社会学研究,2004(05):

48-57.

[38]刘世定,邱泽奇.“内卷化”概念辨析[J].社会学研究,2004(05):

96-110.

[39]周黎安.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兼论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J].经济研究,2004(06):

33-40.

[40]周雪光.权威体制与有效治理:

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J].开放时代,2011(10):

67-85.

[41]刘佳,马亮,吴建南.省直管县改革与县级政府财政解困——基于6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11,8(03):

33-43+124-125.

[42]曹正汉.中国上下分治的治理体制及其稳定机制[J].社会学研究,2011,25(01):

1-40+243.

[43]贺雪峰,刘岳.基层治理中的“不出事逻辑”[J].学术研究,2010(06):

32-37+159.

[44]周飞舟.大兴土木:

土地财政与地方政府行为[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03):

77-89.

[45]周雪光.基层政府间的“共谋现象”——一个政府行为的制度逻辑[J].开放时代,2009(12):

40-55.

[46]徐勇.“接点政治”:

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县域分析——一个分析框架及以若干个案为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48(06):

2-7.

[47]曹正汉,史晋川.中国地方政府应对市场化改革的策略:

抓住经济发展的主动权——理论假说与案例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9,24(04):

1-27+243.

[48]周飞舟.分税制十年:

制度及其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06(06):

100-115+205.

[49]周飞舟.锦标赛体制[J].社会学研究,2009,24(03):

54-77+244.

[50]侯一麟.政府职能、事权事责与财权财力:

1978年以来我国财政体制改革中财权事权划分的理论分析[J].公共行政评论,2009,2(02):

36-72+203-204.

[51]周黎安,陶婧.政府规模、市场化与地区腐败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2009,44(01):

57-69.

[52]王绍光,马骏.走向“预算国家”——财政转型与国家建设[J].公共行政评论,2008(01):

1-37+198.

[53]韩志明.街头官僚的行动逻辑与责任控制[J].公共管理学报,2008(01):

41-48+121-122.

[54]徐勇.“政党下乡”:

现代国家对乡土的整合[J].学术月刊,2007(08):

13-20.

[55]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2007(07):

36-50.

七、教学方法(四号黑体)

在本课程的教学互动中,课前准备的基础理论部分涉及到公共管理学经典著作的阅读和讨论;课堂时间以案例分析为主;其中部分公共管理案例分析涉及到诸多公共主体间关系的讨论,涉及到角色扮演和复盘推理的教学方法;整个教学互动中课堂讲授贯穿始终。

八、考核方式及评定方法(四号黑体)

(一)课程考核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小四号黑体)

表4:

课程考核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表(五号宋体)

课程目标

考核要点

考核方式

课程目标1

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理论与实际案例联系的能力

课堂互动+案例分析

课程目标2

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理论与实际案例联系的能力

课堂互动+案例分析

课程目标3

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理论与实际案例联系的能力

课堂互动+案例分析

课程目标4

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理论与实际案例联系的能力

课堂互动+案例分析

(二)评定方法(小四号黑体)

1.评定方法(五号宋体)

平时成绩:

30%;测评方法:

课堂讨论参与的频率和深度;

期中考试:

30%:

测评方法:

期中统一进行课堂案例分析测评;

期末考试:

40%:

测评方法:

期末统一进行案例分析测评。

2.课程目标的考核占比与达成度分析(五号宋体)

表5:

课程目标的考核占比与达成度分析表(五号宋体)

考核占比

课程目标

平时

期中

期末

总评达成度

课程目标1

0.3

0.3

0.4

(例:

课程目标1达成度={0.3x平时目标1成绩+0.2x期中目标1成绩+0.5x期末目标1成绩}/目标1总分。

按课程考核实际情况描述)

课程目标2

0.3

0.3

0.4

课程目标3

0.3

0.3

0.4

课程目标4

0.3

0.3

0.4

(三)评分标准(小四号黑体)

课程

目标

评分标准

90-100

80-89

70-79

60-69

<60

合格

不合格

A

B

C

D

F

课程

目标1

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很好,理论与实际案例联系的能力很好

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较好,理论与实际案例联系的能力较好

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一般,理论与实际案例联系的能力一般

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较差,理论与实际案例联系的能力较差

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很差,理论与实际案例联系的能力很差

课程

目标2

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很好,理论与实际案例联系的能力很好

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较好,理论与实际案例联系的能力较好

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一般,理论与实际案例联系的能力一般

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较差,理论与实际案例联系的能力较差

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很差,理论与实际案例联系的能力很差

课程

目标3

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很好,理论与实际案例联系的能力很好

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较好,理论与实际案例联系的能力较好

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一般,理论与实际案例联系的能力一般

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较差,理论与实际案例联系的能力较差

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很差,理论与实际案例联系的能力很差

课程

目标4

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很好,理论与实际案例联系的能力很好

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较好,理论与实际案例联系的能力较好

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一般,理论与实际案例联系的能力一般

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较差,理论与实际案例联系的能力较差

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很差,理论与实际案例联系的能力很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