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第二轮单元调研测试题18.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71895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8.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第二轮单元调研测试题1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政治第二轮单元调研测试题1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政治第二轮单元调研测试题1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政治第二轮单元调研测试题1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政治第二轮单元调研测试题1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第二轮单元调研测试题18.docx

《高考政治第二轮单元调研测试题1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第二轮单元调研测试题18.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政治第二轮单元调研测试题18.docx

高考政治第二轮单元调研测试题18

新人教版政治单元测试18:

文化与生活

(二)

(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追溯中国结的渊源应从远古年代的结绳记事开始。

东汉郑玄在

《周易注》中道:

“结绳为记,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

“结”与“吉”谐音,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小小绳结被人们赋予

了各种情感愿望,“同心结”、“平安结”、“团圆结”,一个个美丽的

中国结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对上述材料中文化现象的正

确解读是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追求真善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③从绳结之中可以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④结绳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①④

2.“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演奏第一提琴”。

恩格斯这段话说明了

A.文化就是对社会经济的反映B.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C.文化对经济具有能动的反作用D.其实经济并不能决定文化

3.在文化生活中,我们要讲的“文化”是

A、广义上的“文化”,与“文明”的含义相近 

B、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C、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是狭义上的“文化”

D、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它既不同于广义的“文化”,也不同于狭义的“文化”

4.“苍润高逸,秀出东南”的庐山,是一座千古文化名山。

东晋画家顾恺之《庐山图》,以艺术形式形象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庐山的自然美也是一种文化   

B、艺术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C、文化是人所创造的、为人所特有的一种现象  

D、《庐山图》的创作属于文化活动

5.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各级人民政府要将面向青少年学生的活动场所和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加强青少年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是因为

A.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B.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C.只要将青少年学生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得越好,青少年的文化修养就会提高

D.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6.礼仪是交往的产物,语法是说话的产物,逻辑是思考的产物。

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无非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总结。

这主要表明

A.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B.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

C.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D.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7.“当人类砍倒一棵树的时候,文明开始了;当人类砍倒最后一棵树的时候,文明结束了。

”这句话告诉我们

A.人类应全面看待自身活动的影响      

B.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因素

C.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D.自然界决定着人类文明社会的产生

8.古希腊哲学家说:

“人是驯化或开明的动物”,“人是政治生物”;后来又有人说“人是文化的动物”;再后来又有人说“人就是人,不是动物”“人的本质是文化”。

上述材料说明 

A、文化是一种社会政治现象           B、文化和人没有本质的差别

C、先有文化,后有人的产生          D、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9.如果把刚刚出生的中国婴儿托付给一个美国白人家庭抚养,他一定是说英语并习惯于用刀叉吃饭。

如果把刚刚出生的白人婴儿托付给一个普通的中国家庭抚养,那么他一定是

说汉语并习惯于用筷子吃饭。

这说明

A、文化不是遗传的,而是人类在后天通过学习获得的

B、人的文化素养的形成完全取决于他所生活的家庭

C、文化没有国界和地域之分                

D、文化是人与生俱来的

10.近十几年来,莆田妈祖信俗活动的开展,推动了海峡两岸交流的稳步发展,促进了海峡两岸关系的改善,也极大地拉动了湄洲当地旅游、餐饮、住宿等行业发展。

这说明:

①两岸文化决定两岸经济、政治②两岸文化与两岸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③两岸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④两岸经济、政治决定两岸文化的发展 

A.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④D.②③ 

11.2010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文化产业强劲的势头,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全新增长点,日益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盘,影响中国的未来。

这说明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文化对经济具有促进作用

C.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D.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

12.“文化搭台,经贸唱戏。

”这是杭州近年来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挖掘茶文化,兴办“全民饮茶日”活动,使小小一杯“清茶”带动了一系列产业的发展。

这表明

A.茶产业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C.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D.文化已经是新的第一生产力

13.“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这一比喻形象地揭示了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

下列对政治、经济、文化之间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A.文化是基础,没有文化,政治和经济就不会存在

B.政治是基础,经济和文化服从于政治发展的需要

C.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D.经济、政治决定文化,经济、政治搞好了,文化也就搞好了

14.目前,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在GDP中的比重普遍高于10%,美国则高达25%以上,而我国却不到1%。

这告诉我们

A.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自身经济安全必不可少的精神武器

B.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提升我国的文化竞争力

C.在科技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直接推动下,世界各国文化产业迅速发展

D.抵御文化渗透、维护我国文化安全显得日益紧迫

15.有人形象地把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划分为“脑袋国家”和“躯干国家”。

“脑袋国家”通过生产和输出知识支配“躯干国家”,“躯干国家”受“脑袋国家”的控制与盘剥。

这表明

   A.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

   B.文化对经济、政治起着决定作用

   C.知识经济时代,文化比劳动更重要

   D.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16.一些发达国家的崛起,尽管原因众多,但其中都包含着国民文化素质的提升。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的有关研究认为,国民素质与国家竞争力的相关系数在0.9以上。

这表明

A.提升文化软实力,应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B.提升国家竞争力,应把科学文化建设放在比思想道德建设更重要的位置

C.提升国家竞争力,应大力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D.提升文化软实力,应使人力资源优势成为提升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17.荀子日: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从文化对人影响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中,与之体现的道理一致的是

①孟母三迁②郑人买履③东施效颦④耳濡目染

A.①④B.①②C.③④D.②④

18.在封建社会,受封建伦理的影响,君臣之间、主仆之间、长幼之间、男女之问,必须遵循封建等级规范,不可能采取平等的方式交往。

这一事实说明

A.文化是社会经济的反映B.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C.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D.文化影响着人们的认识活动

19.英国人认为人应该随时保持绅士作风,所以与人讲话时总会刻意保留一段距离,而阿拉伯人认为朋友之间应亲密无间,所以与朋友在一起时总不由自主地靠近朋友,这说明了

A、文化影响人们的社会活动   

B、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

C、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D、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20.美国人较为轻松地对待子女的教育,并不追求高学历好职业的功利性目标。

而中国人一般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才”,将来有出息,有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

中美两国的差异表明        ( )

A.文化环境决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        

B.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只能产生一种思维方式

C.不同的文化教育环境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选择

D.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比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优越

2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曾深深地影响了几代革命青年的成长,由此可以看

A.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B.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在长期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形成的

C.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

D.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22.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音乐鉴赏、美术基础等课程陆续开设起来,同学们参加各种文化活动的机会和次数增加了。

参加这些健康有益的活动

①能够提高自己的文化欣赏水平  ②体现了对真善美的追求

③能直接促进社会的发展        ④是塑造健康人格的过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3.“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辛,奋力拼搏”是在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抗震救灾中培育形成的伟大精神,是激励我们战胜困难、团结向前的强大动力和宝贵财富。

这说明

A.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B.不同民族的文化会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发展道路

C.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24.“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了中国印。

”歌曲《我的中国心》唱出了海外游子对祖国割舍不断的感情。

上述歌词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

A.具有强制性  B.是潜移默化的  C.是深远持久的  D.是固定不变的

25.随着中外贸易的发展,西方国家的某些观念、思想、思维方式也不知不觉进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

这主要说明:

  A.文化对经济具有促进作用       B.我国加快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步伐  

  C.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D.商贸活动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

二、主观题 (共50分)

26.材料一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7.8万名“村官”,小杨就是其中的一位。

大学一毕业,小杨只身来到千里之外的一个乡村任村委会主任助理。

任职期间,她走访农户,宣传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和政策,传授农业科技知识,她刻苦学习雕刻知识,与该村艺人共同努力,使该村濒临失传的木雕工艺重放异彩,并将木雕品发展为人人喜爱的旅游纪念品。

短短两年,该村的社会风气明显好转,村民的钱包鼓了起来。

为此,“村官”小杨得到了领导和村民的一致好评。

小杨自己也认为当“村官”是自己人生的一次正确的选择。

简述“村官”小杨给乡村带来的变化体现了《文化生活》的那些道理?

(7分)

材料二近年来,文化部先后在贵州和山东召开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经验交流会议和试点工作会议,明确了山东和浙江2个试点省。

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文化部门确立了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发展县、乡、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形成较为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新的建设发展目标。

文化,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正在发挥出春风化雨、催人奋发的独特作用。

请你说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8分)

27.材料一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自治区党委根据本地特点,提出了“小省区要办大文化”的思路。

宁夏根据其“岩画文化、丝路文化、西夏文化神秘而璀璨,边塞文化、大漠文化、黄河文化悠远而豪放”的优势和特点,发展带有民间文化特色和塞上文化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实施“百县千乡文化工程”和“千里文明长廊工程”,积极开展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农村文化等群众文化活动,带动了自治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1)利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条件下“办大文化”的重要意义。

(8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