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七章 世界地理 第36讲 世界主要国家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71878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61.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七章 世界地理 第36讲 世界主要国家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七章 世界地理 第36讲 世界主要国家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七章 世界地理 第36讲 世界主要国家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七章 世界地理 第36讲 世界主要国家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七章 世界地理 第36讲 世界主要国家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七章 世界地理 第36讲 世界主要国家试题.docx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七章 世界地理 第36讲 世界主要国家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七章 世界地理 第36讲 世界主要国家试题.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七章 世界地理 第36讲 世界主要国家试题.docx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七章世界地理第36讲世界主要国家试题

第36讲 世界主要国家

考纲

考点

考法

世界主要国家(日本、印度、美国、俄罗斯、巴西、澳大利亚等)的位置、范围及自然、人文地理特征。

1.世界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

(重点)

2.世界主要国家的空间定位。

(难点)

高考对本讲内容的考查多以区域图为载体,考查某国的重要地理特征,并运用高中知识进行分析。

多以选择题和综合题形式呈现。

 世界主要发展中国家的地理概况

1.印度

(1)三大地形区

A喜马拉雅山脉,B恒河平原,C德干高原。

(2)主要气候

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水旱灾害频繁。

6~9月盛行西南季风,为雨季;10月~次年5月盛行东北季风,为旱季。

(3)五大作物

作物

分布

水稻

东北部,半岛沿海地区

小麦

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上游地区

棉花

德干高原西北部

东北部山坡

黄麻

恒河三角洲

(4)四大工业

部门

钢铁工业

棉纺织工业

麻纺织工业

新兴工业

分布

德干高原东北部

西部沿海平原

印度东北部

印度南部

(5)四大城市

①新德里——首都。

②a加尔各答——麻纺织工业中心。

③b孟买——棉纺织工业中心。

④c班加罗尔——电子工业中心。

(6)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

①优势:

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英语普及、信息技术发展较早等。

②涉及领域:

信息技术、会计、金融、保险、制药、工业设计等。

③产品特点:

信息技术含量高、利润大、资源消耗少等。

1.印度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

提示:

①热量充足;②地形平坦;③土壤肥沃。

2.印度工业的布局有何特点?

提示:

①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如德干高原东北部的钢铁工业、孟买的棉纺织工业、加尔各答的麻纺织工业等;②接近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如班加罗尔。

2.巴西

(1)位置

绝大部分位于0°和20°S之间,东临大西洋。

(2)地形区与气候

①巴西高原属热带草原气候。

②亚马孙平原属热带雨林气候。

(3)河流

亚马孙河——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大河,世界第二长河。

(4)人口

①分布:

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②人种:

以混血种人为主,原有居民是印第安人。

③语言:

以葡萄牙语为通用语言。

(5)农业

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咖啡、甘蔗、柑橘的产量居世界首位。

(6)资源和工业

①资源:

铁矿储量大、质地优良,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水能丰富,与巴拉圭合建了伊泰普水电站。

②工业及分布:

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等发展迅速,工业主要分布在邻近铁矿和海上交通便利的东南沿海地区。

(7)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

①分布:

在亚马孙河流域覆盖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

②开发:

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开发计划,使热带雨林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③保护:

制定了“我们的大自然计划”保护热带雨林。

 世界主要发展中国家的区域特征

印度和巴西两国的区域特征比较

 巴西和印度同是世界上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面积较大,资源丰富,建设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在国际上越来越被重视。

现将两国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的关系分别归纳总结如下:

 世界主要发展中国家的区域特征

(2016·高考天津卷)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巴西和中国农业状况对比表

耕地面积(万公顷)

年份

国家

2006

2008

2010

2012

2014

巴西

6100

6500

8000

7800

9400

中国

12178

12172

13539

13516

13859

注:

巴西粮食种植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60%,中国约占70%。

粮食产量(万吨)

年份

国家

2006

2008

2010

2012

2014

巴西

11660

13800

14000

16300

19300

中国

49800

52870

54640

58950

60710

  某中学地理小组查阅了巴西和中国农业发展状况相关资料,结合对巴西地理环境条件的分析,认为巴西粮食增产潜力巨大。

(1)结合材料从农业生产条件角度,分析巴西粮食增产潜力巨大的原因。

(2)据图2、图3说明巴西1、7月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3)巴西将于2016年8月举办第31届夏季奥运会,届时将有大量游客来到巴西,这将会给巴西的社会和文化带来哪些有利和不利影响?

解析:

(1)巴西国土面积广阔,水热充足,大部分土地可开垦为耕地;从表中可以得出巴西粮食种植面积占耕地的比重比中国低,对比中国和巴西的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就可以判断出巴西粮食单产不高,农业技术发展潜力较大。

(2)从图中数据就可以判断出巴西降水量在1月和7月的差异。

巴西大部分区域为热带草原气候,1月大部分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多;7月大部分地区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

(3)从有利和不利两个角度回答,有利影响从促进交流角度分析,不利影响从大量游客来到巴西,会给巴西社会秩序带来一定压力的角度回答。

答案:

(1)后备耕地数量大(可开垦土地面积广);单产较低,农业技术发展潜力大。

(2)1月降水量多,7月降水量少;1月大部分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7月大部分地区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3)有利:

促进文化交流(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不利:

给社会治安带来隐患(给当地居民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地理概况

1.日本

(1)位置与范围

①位置

经纬度位置:

大部分位于125°E~150°E,25°N~45°N之间。

海陆位置:

东临A太平洋,西临B日本海,以G朝鲜海峡为界与韩国为邻。

②范围:

由C北海道、D本州、E四国、F九州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

(2)地形特点

(3)气候

①类型及分布

②气候特点:

具有明显的海洋性。

(4)资源

森林、水能资源丰富,但矿产资源缺乏。

(5)农业

人多地少,侧重于生物技术和水利的发展,渔业发达,北海道渔场最大。

(6)工业

主要分布地区

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五大工业区

a京滨工业区、b名古屋工业区、c阪神工业区、d濑户内工业区、e北九州工业区

1.日本工业为什么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提示:

①日本为岛国,多优良港湾;②日本国内矿产资源贫乏,需进口原料;③日本国内市场狭小,产品需出口国外。

2.俄罗斯

(1)地理位置

横跨亚欧大陆北部,东北部隔A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西临B波罗的海,西南临C黑海、D里海,北临E北冰洋。

陆地边境线漫长,面积较大的邻国有①中国、蒙古、②哈萨克斯坦、③乌克兰。

(2)地形与河流

①地形:

地形多样,平原面积广大,地势总体为西低东高。

山脉:

大高加索山脉、乌拉尔山脉,两者为亚欧两洲分界线。

四大地形区:

F东欧平原、G西西伯利亚平原、H中西伯利亚高原、I东西伯利亚山地。

②四大河流

河流名称

特点

a伏尔加河

欧洲最长河流,向南注入里海,内河航运便利

b鄂毕河、c叶尼塞河、d勒拿河

位于亚洲北部,向北注入北冰洋;冰封期长,存在凌汛现象;下游沼泽广布,航运价值低

③湖泊:

e贝加尔湖是世界最深的湖泊,由地壳断裂下陷而成。

(3)气候

①总体特点:

由于所处纬度高,获得太阳辐射少,因此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

②主要气候类型:

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北部的北冰洋沿岸为寒冷的极地气候;太平洋沿岸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西南部地区为温带草原气候。

(4)农业

①生产条件

优势:

耕地面积广大。

劣势:

纬度高、气温低,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②主要农业地带:

东欧平原、南部顿河流域。

③主要农产品:

小麦、甜菜、向日葵、亚麻等。

(5)主要矿产

矿产

石油

天然气

铁矿

分布

库兹巴斯

秋明油田

西西伯利亚

库尔斯克

(6)四大工业区的主要工业部门及区位优势

主要工业部门

优势区位条件

圣彼得堡工业区

造船、电子、化工、宇航

临波罗的海,

有优良的港口

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工业区

汽车、钢铁、电子

周围铁、石油丰富,铁路运输便利

乌拉尔工业区

钢铁、机械、石油

矿产资源丰富

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

矿产资源丰富

(7)交通

①以铁路为主,主要铁路为西伯利亚大铁路。

②三大港口:

圣彼得堡、摩尔曼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

 俄罗斯交通方式以铁路为主的原因

俄罗斯领土东西绵长,地广人稀,经济发达,工业重心在欧洲部分,而矿产、能源等自然资源主要分布在亚洲部分,运量大,内河航运欠发达;公路运输不适合长距离大宗货物运输。

2.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

①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弱;②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③地下有永久冻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

3.澳大利亚

(1)位置和范围

①位置:

主要位于10°S~40°S及110°E~150°E之间,南回归线和130°E经线穿过本区中部。

东临甲太平洋,西临乙印度洋。

②范围:

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丙塔斯马尼亚岛及附近的一些岛屿。

③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为亚洲、非洲与南、北美洲之间船舶、飞机往来所需淡水、燃料和食物的供应站,又位于海底电缆的交会处,因此在国际交通和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

(2)地形与河流

①三大地形区

主要地形区

地形特点

东部

A大分水岭

纵贯南北,平均海拔只有

800~1000m

中部

B大自流盆地

地形平坦,海拔多在200m以下,多自流井

西部

广阔的低矮高原

平均海拔仅450~600m,约占全国面积的一半

②河流、湖泊:

C墨累河为全国最大的河流,发源于大分水岭西侧,向西南注入印度洋。

D北艾尔湖,为地势最低处。

(3)气候与植被

①特点:

热带面积广大,分布呈半环状。

②主要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自然带

形成原因

东北沿海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带

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

北部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草原带

夏季受西北风影响,带来丰富的降水,为湿季;冬季受东南信风影响,为干季

广大内陆和西北沿海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荒漠带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来自大陆的东南信风控制,全年少雨;西北沿海又受西澳大利亚寒流的降温减湿影响

东部沿海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温增湿的影响

(4)经济发展状况

①发达的农牧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②发达的工矿业——“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③服务业发展迅速,超过工业和农牧业,成为经济支柱。

(5)人口和城市分布

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澳大利亚的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原因

①气候温暖湿润,适合人类居住;②临海,交通便利;③开发历史悠久。

4.美国

(1)范围和位置

①范围

②位置:

本土主要位于30°N与50°N之间,以及120°W与70°W之间,40°N和100°W穿过本土中部。

东临甲大西洋,西临乙太平洋。

(2)地形和河湖

①地形与地形区

地形

主要地形区

地形特点

形成原因

西部以高原、山地为主

海岸山、A落基山等平行山脉

海拔高,在1000m以上

板块碰撞挤压

中部以平原为主

中部为B密西西比平原

地形平坦,海拔低

密西西比河冲积而成

东部以山地为主

阿巴拉契亚山脉

海拔相对

较低,多在

1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