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718623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6.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docx

《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docx

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来。

本大题共24小题。

每小题2分,满分48分。

1、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说,“求知是人类的本性”,“古今的人们都是通过惊讶而开始哲学活动的”。

亚里士多德的言论说明了()

A.哲学源于人们对自然万物的惊讶B.哲学的任务就是对现存的东西提出质疑

C.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D.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以下属于哲学层面的意识现象是()

A.民间的“实惠”思想                   B.《老子》的思想

C.欧几里德《几何原本》的思想           D.《本草纲目》的思想

3、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人做事。

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身处困境是消极等待,逆来顺受;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面前积极奋争,不屈不挠。

以上材料说明()

A.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B.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

C.哲学不等于自发产生的世界观D.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4、现实生活中,哲学往往被一些人忽视。

“哲学不能带来钱”成了他们的思维定势。

一位著名哲学家揶揄地说:

“当年马克思撰写《哲学的贫困》,如今则出现了‘贫困的哲学’。

”但事实证明一个轻视理论思维的民族是不会有光明的未来的。

这是因为()

A.哲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其任务就是揭示具体事物发展的规律

B.哲学只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C.哲学是对人们实践活动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能够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5、哲学要研究的问题有许多,其中有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问题,即()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B.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的关系

C.可知与不可知的关系D.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水、火、气、土等形态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揭示了世界的基本规律

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总结了自然科学成就,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是完全正确的

7、下列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

①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②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③存在即被感知④上帝是万能的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8、下列属于唯物主义的观点的是()

①金木水火土是世界的本原②原子是宇宙之砖

③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④理生万物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9、下列表述,能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基本问题回答的是()

A.量力而行,尽力而为B.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C.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D.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10、“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

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唯心主义观点

C.认为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11、“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

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

这一论断说明()

A.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B.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

C.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D.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1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它第一次实现了()

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②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③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④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3、被推翻的法国路易十六曾经哀叹:

是伏尔泰和卢梭毁灭了法国。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A.哲学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指导社会变革

B.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

C.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D.哲学为社会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14、“你最好接受自己的长相。

你是骆驼,就不要去唱苍鹰的歌,骆驼照样充满魅力。

”这段话是一个()命题。

A.唯心主义B.唯物主义C.悲观主义D.教条主义

15、恩格斯说: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下列能够充分说明这一论述的是()

①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②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③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④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6、“任何一个有机体,在每一瞬间是它本身又不是它本身,始终处在不间断的变化之中”。

这句话是说()

①事物的变化是捉摸不定的②事物的运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④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17、下列选项中不能称之为规律的是()

A.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B.日出东方C.新陈代谢D.万有引力

18、《列子.天瑞》记述了杞人忧天的故事。

这个杞人的错误在于()

A.否认了世界是物质的B.否认了物质世界的运动的

C.否认了物质世界运动是有规律的D.否认了物质世界运动的绝对性

19、“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

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水。

”体现的哲理是()

A.规律是客观的不能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对物质有反作用

C.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利用的D.用麻姑买沧海是办不到的

20、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第六次人口普查。

早在1957年马寅初的《新人口论》就预见到人口众多给我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主张计划生育,避免人口的无节制增长。

早在1957年马寅初就预见到人口众多会给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压力,这说明()

A.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B.意识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反映

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D.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如实“复制”

21、在新的历史时期,计划生育政策和人口红利、破解老龄化社会的矛盾也凸显出来了。

统筹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从哲学的角度看必须()

①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质量②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③重视真理性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④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22、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追求的永恒使命。

关于真理和认识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认识是不断变化的,而真理是永恒不变的

②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认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③两者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④真理属于认识,认识不一定是真理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23、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景色非常优美,当地旅游部门根据山形山势,形象地编绎了很多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赋予了大自然更多的灵气,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观赏。

这说明()

A.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B.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C.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24、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关注社会公平”。

党的十七大对发展观、公平观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这表明()

A.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B.真理都是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人们认识同一对象,其真理不止一个D.真理与谬误的界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25题9分,26题15分,27题14分,28题14分,共52分)

25、随着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

全球气候变暖、飓风频频登陆、非洲洪水泛滥、美国南方龙卷风肆虐……人类既是受害者,又是肇事者。

辨题:

人在自然灾害面前无能为力。

(9分)

 

26、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

西昌。

零星细雨。

随着惊天动地一声巨响,喷着橘红色火焰的长征三号丙火箭冲天而起,托起嫦娥二号腾飞天际。

实施探月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根据我国目前的科技水平的状况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探月工程技术难度大,极具挑战性、风险性。

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坚持勇于探索、科学求实的精神,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他们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突破并掌握利用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同时狠抓产品质量和系统可靠性,对设计和制造全系统进行“俩个百分之百”的质量复查,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了首次探月工程的任务。

实践证明,把大胆探索的创新精神和严细慎实的工作做分紧密结合在起来,是重大科技工程成功实施的重要保障。

结合材料分析在探月工程中广大航空科技工作者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15分)

 

27、在GDP这一概念发明之前,要对经济状况作出评价是困难的,它的确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GDP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总量核算的中心指标,它可以全面反映国民经济的总体规模,可以综合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贫富状况和人民的平均生活水平。

但像其他任何指标一样,GDP也有局限性,特别是它不能反映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20世纪70年代人们开始了绿色GDP核算的研究。

绿色GDP是在现有GDP基础上将经济活动中所付出的资源环境成本扣除,是一种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绿色GDP由于能揭示增长过程中的资源环境成本,因此克服了GDP固有的缺陷,成为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引导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指标。

从GDP指标到绿色GDP核算体系是如何体现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

(14分)

 

28、xx年以来,某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调整经济结构,不断加快改革和创新步伐,努力克服和解决经济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经济运行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总体上呈现出快速平稳发展的态势,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

试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角度来分析某市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的原因。

(14分)

 

揭阳一中高二级期中考试政治(文科)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B

B

D

A

C

B

C

A

D

C

B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A

B

A

D

B

C

A

A

D

B

C

B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2分)

25.答:

(9分)

(1)人在自然灾害中确实无法抗拒,显得渺小。

但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但人们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去发现、认识规律,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8分)

(2)因此,上述观点是不科学的。

(1分)

26.答:

(15分)

(1)我国从目前的科技水平的状况出发,遵循科技发展规律,作出重大决策指导探月工程的实施等做到了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5分)

(2)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坚持勇于探索、科学求事的精神,不畏艰难,勇于创新做到了充分重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5分)

(3)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把大胆探索的创机关报精神与严细慎实的工作作风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了坚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5分)

27.答:

(14分)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由于实践的需要,人们发现了GDP这一经济总量指标对经济活动评价的作用。

(4分)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人民在实践中不断遇到新的问题、新的要求,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认识到GDP指标的局限性,开始了对绿色GDP的研究和深化对GDP的认识。

(5分)

(3)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绿色GDP克服了GDP固有的缺陷,采用这一指标,有利于引导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5分)

28答:

(14分)

(1)物质决定意识,这就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某市根据本市的实际情况调整经济结构,努力克服和解决经济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7分)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这要求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某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7分)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查语文试题含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务必将县区、学校、姓名、考试号填写在试卷及答题纸上。

3.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按题号在答题纸上指定区域内作答,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龟(jūn)裂浸渍(zì)修葺(qì)殒(yǔn)身不恤

B.乳媪(ǎo)嗜(shì)好鹰隼(sǔn)风流倜傥(dǎng)

C.螫(shì)针犁铧(huá)铁臼(jiù)呱(guā)呱坠地

D.船坞(wù)险衅(xìn)谂(shěn)知丝竹管弦(xúa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荒诞并行不背间或风驰电掣

B.濒临仗义直言款识李代桃僵

C.慰藉再接再厉笑靥物阜民丰

D.拍摄耳儒目染骸骨乳臭未干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宽以待人会使人人都喜欢与你交往。

所以,宽以待人是

为人的一个重要原则。

②任何物质产品,都会因消费而,而知识却在“消费”中永生。

③如果没有过人生的酸甜苦辣,又怎能真正懂得长辈们创业的艰难呢?

④在没有护堤常识的人看来,那细小的裂缝也许是________的,老农也未免太大惊小怪了吧。

A.处世消失体味微不足道B.处事消逝体味微乎其微

C.处世消逝体验微乎其微D.处事消失体验微不足道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对于“无人监考”的建议,同学们见解不一,议论纷纷,无所适从,学生会准备组织大家认真讨论一下。

B.他心爱的书籍,经过再三处理,还是没有地方放置,只能堆在地上或塞在床下,生活的窘困,无出其右。

C.同学们都认为他多才多艺,他自己却谦虚地说:

“我不擅长唱歌,也不喜欢运动;除了画画,就别无长物了。

D.面对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各国均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但有些国家的经济形势仍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未见好转迹象。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从去年开始,因全球密集发生大型跨国石油公司漏油事故,使公众对石油公司的安全措施和责任意识产生怀疑。

B.孙杨通过微博表示: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终于实现了参加大运会的多年夙愿,能在开幕式上参加火炬接力,我非常自豪。

C.据央视报道,中国航母此次试航为厂方测试,具体测试包括引擎、电子系统、导航设备、火力控制等内容组成。

D“猎鹰”是美国“全球快速打击计划”的重要项目,能让美国根据所面临威胁,从核打击、常规打击和非动能打击中灵活选择威慑方案。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65岁及以上老年人已达1.5亿,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

正因如此,老年人跌倒控制干预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①愿不愿意向跌倒的老人伸出援手,是道德问题 

②按通常30%的发生率估算,每年有4000多万老人至少发生1次跌倒 

③为了保障老人的生命和健康,二者都需要肯定的回答 

④知不知道怎样向跌倒的老人正确施救,则是技术问题 

⑤见危不救,可能导致老人伤残或死亡 

⑥救助不当,也可能帮了倒忙,甚至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A.②⑥①③④⑤ B.⑤②⑥③①④C.②⑤⑥①④③ D.⑤⑥②④③①

7.下列诗句中作为“珠帘绣柱围黄鹄”的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弱柳青槐拂地垂B.锦缆牙樯起白鸥

C.初月行云着蝉翼D.杨花雪落覆白苹

8.下面各句措辞得体的一项是(3分)

A.鲁迅先生不幸逝世,噩耗传来,举国震悼。

B.张老师,我们全班同学都很赏识你的教学方法。

C.中国政府历来主张,地区间的矛盾应以和平方式加以解决,不能二句话说不到一块儿,就动刀动枪的。

D.你既然身体欠佳,那你给老师打个电话,请半天假。

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红楼梦》前几回中,“林黛玉进贾府”、“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等都具有总纲性质,通过林黛玉进贾府,总体介绍了贾府的环境和人物。

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的情节,总体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明确了贾府的外部环境。

B.《红楼梦》一开始就出现的“甄士隐”、“贾雨村”两个人,含有“将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的意思;宁荣二府四位小姐分别名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表示贾府四春“原应叹息”。

C.林黛玉本是仙山上的绛珠仙草,而贾宝玉原是神瑛侍者。

一天,神瑛侍者用仙水精心灌溉快枯死的绛珠仙草,终于让它重又存活,后来绛珠仙草投胎转世为一女子,就是林黛玉。

所以贾宝玉第一次见了林黛玉,就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D.贾政长女元春被册封为妃,皇帝恩准探亲。

宁国府为了迎接这一大典,修建极尽奢华的大观园,又采办女伶、女尼、女道士,出身世家、因病入空门的妙玉也进了荣府。

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贾政是儒家统治思想的化身。

儿子贾宝玉的叛逆思想使他大为不满,动不动就骂他“畜生”、“该死的奴才”。

曾亲自抡起大板子朝宝玉狠命打去,随后还要用绳子来勒死,因贾母及王夫人的拦阻,才未勒死宝玉。

他满口仁义道德,是个典型的伪君子。

B.《红楼梦》里有句话说: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贾宝玉,“美玉无瑕”指的是林黛玉。

C.三月桃花开时,宝玉和黛玉在大观园里偷偷阅读《西厢记》,二人各借《西厢记》词句表白、打趣:

宝玉自比张生,比黛玉为莺莺,黛玉说宝玉是“银样蜡枪头”。

D.《红楼梦》中的《葬花吟》这首诗并非一味哀伤凄侧,其中仍然有着一种抑郁不平之气,所表现出来的是那种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

二、文言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

左忠毅公逸事

方苞

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

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

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

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

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

召入,使拜夫人,曰:

“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

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

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

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

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引入。

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

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

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怒曰:

“庸奴!

此何地也,而汝来前!

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

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

”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

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

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崇祯末,流贼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

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

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

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

或劝以少休,公曰:

“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

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选自《高中语文读本(必修五)》

注:

①左光斗(1575~1625)字遗直,号浮丘。

桐城人,明朝官员,是史可法的老师。

因对抗大宦官魏忠贤,下狱,死。

弘光时平反,谥为忠毅。

②史可法(1601年~1645年),明末政治家,军事家。

字宪之,祥符人(今河南开封),东汉溧阳侯史崇第四十九世裔孙,其师为左光斗。

明南京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因抗清被俘,不屈而死,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

南明朝廷谥之忠靖。

清高宗追谥忠正。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及左公下厂狱及:

等到

B.漏鼓移则番代番:

轮流

C.或劝以少休少:

稍微

D.必躬造左公第造:

建造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久之,闻左公被炮烙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①则席地倚墙而坐②吾尝终日而思矣

C.①乃奋臂以指拨眦②皆以美于徐公

D.①皆铁石所铸造也②某所而母立于兹

13.下面各组内容,都能直接表现左光斗“刚毅爱才”的是(3分)

①即解貂覆生,为掩户②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

③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④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

⑤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⑥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

A.①④⑤B.②③⑤C.②④⑥D.①③⑤

1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记叙以左光斗与史可法的关系为线索,循序渐进,脉络分明,标题为《左忠毅公逸事》,表明了作者对左光斗是怀有敬意的。

B.文中写左、史相见,史遭怒斥的情况,以史可法的胆小怕事反衬左光斗忠贞气节。

C.末段点明所叙“逸事”的来源,既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也使文章首尾呼应。

D.文中提到史可法为讨“流贼张献忠”而刻苦治军的事例,是为了体现左光斗对史可法产生的影响。

1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

(3分)

(2)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

(4分)

(3)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

(3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6.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辛弃疾

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

经行几处江山改,多少亲朋尽白头。

归休去,去归休。

不成人总要封侯?

浮云出处元无定,得似浮云也自由。

(1)请赏析“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两句。

(4分)

(2)请简要说明作者有哪些“愁”。

(4分)

(3)“得似浮云也自由”中“也”字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

(2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2)茕茕孑立,▲。

(李密《陈情表》)

(3)柳丝长玉骢难系,▲。

(王实甫《长亭送别》)

(4)▲,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长亭送别》)

(5)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中职中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