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712204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质量通病防止措施

本工程为阜康市滋泥泉子镇中心集镇建设农民住宅楼一期项目海棠圣庭小区1#--6#住宅楼工程,项目所在地为阜康市滋泥泉子镇原农科站家属院东北侧。

建筑面积为22903.87平方米,地上五层,地下一层,建筑类别属于二类,耐火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房屋建筑防水等级为三级,结构形式为砖混结构,建筑高度17.3米,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一、屋面、楼板渗漏  出现屋面、楼板渗漏的部位,大部分在洞口边、管周、断面变化的部位。

 

(一)现浇钢筋混凝土斜屋面渗漏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1、原因分析

 ⑴斜屋面变坡交接处、老虎窗与屋面连接处,设计的深度不够,很多工程没有局部施工详图,该部位由施工、监理人员现场发挥,由于受力钢筋配置不足和不合理,不能满足板块支座弯矩应力的要求。

  ⑵构造设计不当  为了追求建筑形式而将泛水高度过分的降低,使屋面与屋面连接处、屋面与墙身交接处的防水高度,低于下暴雨瞬时积水高度;屋面变坡处、老虎窗与屋面连接等处防水处理不当,也是形成屋面渗漏的一大隐患。

  ⑶施工缝位置留设不当  如将施工缝位置留设在屋面变坡处、屋面与屋面的交接处,这些都是结构应力转换的部位,容易产生裂缝而导致屋面渗漏。

  ⑷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施工坍落度选择不当  如施工时用水量过多,混凝土在凝固水化过程中,由于内部多余的水分蒸发后,在混凝土中形成微小的空隙,而混凝土体积减小产生收缩,这些空隙连在一起便形成毛细孔隙,成为雨水渗入的通道,从而引发裂缝产生。

  ⑸施工方法不当  斜屋面的坡度在30°以上时,如仍采用板底支模法灌筑,则容易造成施工质量事故,如局部板厚不满足设计要求,致使结构出现裂缝;钢筋配置不到位,负筋很容易被踩低,无法和混凝土一起抵挡弯矩而使板产生裂缝;混凝土振捣不密实,也是屋面渗漏的隐患。

 

 2、预防措施  

⑴加大设计深度。

目前施工图采用的是平面整体标注法标注,设计应加大设计深度,斜板边界部位,如屋面变坡处、老虎窗与屋面交接处,虽然不是工程结构的重要部位,但却关系到重要使用功能,设计应有上述部位的详细施工大样图。

  ⑵加强防渗措施。

在结构层上,一是严格按构造要求做好预留洞口边的板筋、板负筋、加强筋等钢筋的制作和安装;二是增加一定高度的与主体结构连接的配筋反口,反口的高度为150-200mm,并且与屋面的混凝土同时浇注,提高结构层的放水能力。

在防水层施工时,要严格按屋面放水细部构造要求施工,一要处理好基层。

泛水以及断面变化部位的锐角都要做成圆弧,减少板的连接应力,便于卷材铺贴。

二是做好局部附加层的施工。

排风道、管周与屋面交接处迎水面部位应有高出面层30~50mm的分水线,铺贴1.2mm厚合成高分子卷材或3mm厚的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上抹聚合物水泥砂浆。

  ⑶保证钢筋混凝土屋面板的施工质量。

一是提高模板质量。

模型板采用双面支模灌筑混凝土斜板,并将模板支撑牢固,以防走模。

二是保证受力钢筋的有效高度和板的厚度。

施工前认真校对检查钢筋型号、规格、数量,防止错用,每隔500mm放一个50mm×50mm×15mm的混凝土垫块,与板筋绑扎牢,或采用特制的塑料垫件,尤其是容易引起混凝土裂缝的预埋管的下方,要优先保证垫件的数量;负筋采用Ω形的钢筋凳,每隔500mm放一个,与负筋绑扎。

 

 ⑷做好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根据施工季节和屋面倾角大小,选择最佳坍落度,并且加强振捣。

对已灌筑好的混凝土斜板,应在灌筑10~12h及时进行浇水养护,保证混凝土处在足够的湿润状态,连续养护期不少于15d,以提高混凝土斜板抗拉强度剂及抗裂性。

  

(二)平屋面及楼层渗漏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1、平屋面局部渗水  除存在与现浇钢筋混凝土斜屋面渗漏相同原因并采取相关措施预防外,还存在以下问题:

  ⑴不上人屋面的上人口边渗水。

主要是位置设置不当。

有的上人口一侧设在屋面女儿墙边,无形之中增加施工难度。

措施建议上人口反口外侧面距离女儿墙内墙面的距离不应小于300mm。

  ⑵排风道、管周渗水。

主要原因是设计不合理,管周与排风道的间距不足100mm,给排风道、管周的砌体防护和放水层施工增加难度。

措施建议屋面排风道边有管道的,二者的间距要有200~250mm。

 

 ⑶水落口管周、变形缝渗水。

屋面铺设保温层后,水落口管周及变形缝出现渗水的现象增加。

由于设计及有关施工要求不明确,从现场抽检的情况看,大部分出水口底部留在保温层上方,造成管周积水,是渗水的主要原因。

措施建议水落口周边的防水层要在混凝土结构层,且管周半径300~500mm以及变形缝附近200mm的范围内不要铺设保温层。

 

2、楼层局部渗水  卫生间楼板及管周、排风道周边渗水。

一是由施工原因造成的,这种情况基本上是出现在房屋交付使用时就会发现。

二是业主装修时重新铺设卫生间内的、排水管道的位置和方向,破坏了原有的防水层,或改造后管道接头渗水等,因此引起的邻里纠纷时有发生。

措施建议:

属于施工原因造成的,施工单位要按规范要求施工,尤其是防水层的厚度、高度和细部,并经蓄水试验合格。

属于二次装修造成的,要求物业管理部门告知业主,装修时尽量不要破坏防水层,一旦破坏,要在铺设面层前,重新施工防水层。

 

二、混凝土裂缝 

 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板筋位置不当引起、温度、湿度变化,混凝土徐变的影响,拆模过早,早期受振动等因素都有可能引起混凝土裂缝发生。

  这些裂缝虽属非结构受力因素所引起的,但现浇板裂缝既影响美观,又容易使住户产生心理上的不安,而且裂缝不仅会影响抗渗效果,也易造成水分侵蚀钢筋,影响使用耐久性。

  1、现场浇注混凝土裂缝的预防措施:

  

(1)严格按图施工,加强旁站管理,保证钢筋的有效高度。

钢筋安装到位后,混凝土浇注隐蔽前,要保证板筋有足量的符合要求的垫块,负筋有满足设计要求高度的足量支撑,制止原始的、由现场人员,凭感觉“护筋”的做法,既要保证板筋、有符合要求的保护层,又要满足负筋的有效高度。

  

(2)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

浇注完的混凝土要及时养护,防止干缩,尤其在高温下施工,更应经常浇水养护,这样既可减少温度产生的裂缝,也可降低由于混凝土的收缩而产生的约束应力,有效控制裂缝。

同时,对水泥砂浆地面,也要严格按施工顺序操作,并加强养护,经常使地面处于湿润状态,也能有效地抑制地面裂缝的产生。

大体积现浇混凝土施工应合理设计浇筑方案,避免出现施工缝。

 ⑶加强施工管理,混凝土施工时应结合实际条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混凝土的配合比、塌落度等符合规定的要求,并严格控制外加剂的使用,同时应避免混凝土早期受到冲击。

特别市新区很多工程的混凝土工程,采用现场搅拌混凝土浇注,更要严格控制砂的粒径及含泥量。

混凝土用砂应采用中粗砂,如砂粒过细,砂的含泥量超过标准,不仅会降低强度,也会使混凝土产生裂缝,这是因为泥的膨胀性大于水泥膨胀性的缘故。

2、加强验收后商品房空置房间的管理。

  部分商住房验收后都要空置一段时间,空期间,房间门、窗长期紧闭,此时室内的相对湿度在70%一80%之间。

而且在竣工验收后半年左右的时间内,容易发生板角裂缝现象。

我市已有业主与开发商因此提起诉讼的个案。

这是因为置于空气中的混凝土处于收缩状态,这种收缩状态自其浇筑完成后可持续2年左右。

在正常的湿度环境中,混凝土收缩所产生的裂缝十分微小,而且这些裂缝随湿度变化处于产生、愈合的反复过程,因而裂缝不会进一步扩展。

但当混凝土所处环境的相对湿度低于80%时,混凝土内部的自由水(非化学结合水)蒸发加速,从而加剧混凝土的收缩。

若这一过程持续时间过长,微裂缝就会进一步扩展,进而形成通缝。

  措施建议:

在一定的时间段(一般自混凝土浇筑完成后2年内)保持空置房间内的相对湿度与室外相对湿度基本一致并不宜低于85%。

这一要求可采取经常开窗的方法得以实现,有条件的地方定期洒水增加湿度则效果更好。

三、门窗渗漏防治的技术措施

(一) 建设单位

1 建设单位应将建筑门窗专项工程纳入总承包工程范围。

(二) 设计

1设计单位在门窗施工图中,应根据《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134]、《建筑外窗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7106]要求在施工说明中标明建筑门窗抗风压等级标准及相关要求,并标注选用门窗图集型号、规格,由施工单位根据设计单位要求进行门窗施工图设计,设计单位在工程验收时进行审核认可。

(三) 施工

1提供到工程现场的门窗产品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的规范并满足设计要求。

严禁在施工现场制作门窗。

2门窗安装前应进行三项性能的见证取样检测。

3 框安装固定前应对预留墙洞尺寸进行复核,用防水砂浆刮糙处理,然后实施外框固定。

固定后的外框与墙体应根据饰面材料确定间隙。

4 门窗安装应采用镀锌铁片连接固定,镀锌铁片厚度不小于1.5mm,固定点间距;转角处180mm,框边处不大于500mm。

严禁用长脚膨胀螺栓穿透型材固定门窗框。

5 洞口应干净干燥后施打发泡剂,发泡剂应连续施打、一次成型、充填饱满,溢出门窗框外的发泡剂应在结膜前塞入缝隙内,防止发泡剂外膜破损。

6 框外侧应留5mm宽的打胶槽口;外墙面层为粉刷层时,宜贴“⊥”型塑料条做槽口。

7 打胶面应干净干燥后施打密封胶,且应采用中性硅酮密封胶。

严禁在涂料面层上打密封胶

四、外墙渗漏水的防治技术措施

(一) 设计

1住宅工程的外墙立面应简洁,减少凹凸形状。

2外墙结构围护应采用低吸水性材料。

3外墙抹灰砂浆中宜掺用聚丙烯纤维(或其它抗裂材料)。

4外墙装饰涂料宜采用防水性能优良的弹性涂料。

(二)施工

1凸出外墙的挑板、雨蓬嵌入墙体处应做混凝土翻边,高度不小于150mm。

2外墙砌体砌筑应灰缝饱满,头缝密实,斜砖挤紧砂浆塞实,脚手眼、洞口堵塞填实。

3砌体与混凝土结构交接处(梁底、柱边)抹灰时应采取加强措施。

4外墙抹灰用的砂应采用中、粗砂,水泥使用前应做凝结时间和安定性检验。

5抹灰前基层表面的尘土、污垢、油渍等应清除干净,并应洒水湿润。

抹灰层与基层以及各抹灰层之间必须粘结牢固,无空鼓、裂纹。

6外墙粉刷应设置分隔缝,分隔缝表面应密实、光滑,无砂眼。

7外墙粉刷停息点应留置在楼层混凝土梁或圈梁的中部,并且各粉刷层的停息点相互错开。

8外墙粉刷层如由于结构偏差或装饰需要,抹灰厚度大于30mm的应采取加强措施。

9外墙面砖铺贴粘结牢固,无空鼓,勾缝密实。

五、楼层局部渗水  卫生间楼板及管周、排风道周边渗水。

1、一是由施工原因造成的,这种情况基本上是出现在房屋交付使用时就会发现。

2、二是业主装修时重新铺设卫生间内的、排水管道的位置和方向,破坏了原有的防水层,或改造后管道接头渗水等,因此引起的邻里纠纷时有发生。

措施建议:

属于施工原因造成的,施工单位要按规范要求施工,尤其是防水层的厚度、高度和细部,并经蓄水试验合格。

属于二次装修造成的,要求物业管理部门告知业主,装修时尽量不要破坏防水层,一旦破坏,要在铺设面层前,重新施工防水层。

  

六、屋面防水:

(一)找平层基本要求

1、找平层的强度、坡度和平整度对卷材防水层施工质量影响很大,因此必须压实平整,排水坡度必须符合规范、规定。

2、采用水泥砂浆找平层时,水泥砂浆找平收水后应二次压光,充分养护,不得有酥松、起砂、起皮现象,否则,必须进行修补。

3、屋面基层与女儿墙、变形缝等突出屋面结构的连接处,以及基层的转交出(各水落口、檐口、屋脊等),均应做成圆弧,圆弧半径为50mm。

4、铺设防水层(或隔气层)前,找平层必须干净、干燥。

5、基层处理剂(或称冷底子油)的选用应与卷材的材性相溶。

基层处理剂可采用喷涂、刷涂施工,喷、刷应均匀,待第一遍干燥后在进行第二遍喷、刷,待最后一边干燥后,方可铺贴卷材。

喷、刷基层处理剂前,应先在屋面节点、拐角、周边等进行喷、刷。

(二)施工顺序和铺贴方向及搭接要求

1、卷材铺贴应采取“先高后低、先预案后近”的施工顺序,即高低跨屋面,先铺高跨铺低跨;等高大面积屋面,先铺离上料地点较远的部位,后铺较近部位。

这样可以避免已铺屋面因材料运输遭人云踩踏和破坏。

2、卷材大面积铺贴前,应先做好节点密闭处理、附加层和屋面排水较集中部位(屋面与落水口连接出、檐口、屋面转交处、板端缝等)的处理、分割缝的空铺条处理等,然后由屋面最低标高处向上施工。

铺贴时,从水落口处向分水线方向铺贴,以减少搭接。

3、卷材铺贴方向应根据屋面坡度和屋面是否受振动来确定。

当屋面坡度小于3%时,卷材宜平行与屋脊铺贴;屋面坡度在3%—15%时卷材可平行或垂直屋脊铺贴。

屋面坡度大于15%或受振动时防水卷材应垂直屋脊铺贴;但上下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

4、卷材铺贴应采用搭接法,卷材的长边与段边搭接宽度均不小于100mm.同时,根据两幅卷材的接头还应相互错开300mm以上,以免接头处多层卷材相重叠而粘接不实。

叠层铺贴,上下层两幅卷材的搭接缝也应错开1/3幅宽。

(三)女儿墙泛水的构造要求

1、铺贴泛水处的卷材应采取满贴法。

2、砖墙上卷材收头可直接压在女儿墙压顶下,压顶应做防水处理;也可压入砖墙的凹槽内,固定密封,凹槽距屋面找平层不应小与250mm,凹槽上部的墙体应防水处理。

3、混泥土墙上的卷材收头应采用金属压条定压,用密封材料缝封严。

七、卫生间防水:

1、应根据地面坡度、厚度、基准线位置,确定好地漏,出水口顶面标高安装地漏,出水口的标高应低于地面5——10mm。

做防水前,所有竖向管道施工完毕,洞口应用细石砼堵严。

禁止防水层做完凿洞,这是防水层工程的第一道防线,管道根部滴水就是因为防水层做完的情况下管道根部未堵严造成的,否则仅会出现潮湿现象。

2、作找平层时,墙角泛水圆角半径应控制在20mm左右,不得将圆弧做的太大,否则将影响墙面装饰,管道根部的套管、地漏、出水口周围应留1cm宽的小槽,待找平层干燥后用油膏填平,做完找平层再铺贴SBS卷材或其他的防水材料,防水层沿墙卷起高出楼地面150mm。

3、防水层做完后,必须试水,蓄水高度不小于21mm,堵塞点应设在地漏和出水顶4cm以下,蓄水时间24小时以上,待表面装修完成后,进行第二次试水。

4、检查完毕做好检查记录。

 

黄竹山庄餐厅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