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二模语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71158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化二模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从化二模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从化二模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从化二模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从化二模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从化二模语文.docx

《从化二模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化二模语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化二模语文.docx

从化二模语文

2011年初三基础知识调研测试试卷

语文

说明:

本试卷共8页,分三部分,共22小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卷上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同时填写考场试室号、座位号。

2.所有答案必须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答案,然后写上新答案,改动后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试卷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33分)

一、(6小题,18分)

1.选出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3分)

A.玷(diàn)污峰峦(lán)鲜(xiǎn)为人知

B.执拗(niù)粗糙(cāo)如法炮(pào)制

C.恪(kè)守慰藉(jiè)翘(qiáo)首而待

D.校(jiào)对酗(shù)酒垂涎(xián)三尺

2.选出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3分)

A.一代天骄莫名其妙通宵达旦

B.无微不致翻来覆去冥思苦想

C.骇人听闻妇儒皆知眼花缭乱

D.世外桃源默守成规走投无路

3.甲乙两同学在聊天中因不注意用词而不欢而散,用得不恰当的两个加点词是(3分)

甲:

“清明节里常听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诗,考考你,“欲断魂”什么意思?

给你2分钟①酝酿回答。

乙:

“这还不简单,②顾名思义,就是清明时节下着雨,阴森森的,吓得魂也丢了。

甲:

“别③逞能了,这是指愁绪很深、很重的意思,不信,你上网查去。

乙:

“你不也是网上查来的,那么④耀武扬威干嘛!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4.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3分)

A.继北京奥运会之后,在21世纪初又举办了一次全球盛会——上海世博会。

B.为了防止校园安全问题不再发生,各个学校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C.予人玫瑰,不仅今天手留余香,而且明天还有可能得到别人回赠的一座玫瑰园。

D.我们要把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关注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目的和出发点。

5.阅读以下材料,推测写这则材料的目的,在横线处补充恰当的句子。

(3分)

粤语不仅是广府地区人民的母语,而且是广东和整个珠江流域最大的方言,它不仅蕴藏着广府地区的传统文化,而且保存着大量在中原一带已经消失了的传统文化。

离开了粤语,广府地区许多岭南文化品种便不复存在。

现在普通话已成为广东各学校教学的主流语言,广东在建设文化大省的过程中,有必要。

6、用下面的句子组成一个语段,句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3分)

1糊涂人虽碰钉子,还不知是钉子,必待左碰右碰,碰得体无完肤,才知道钉子的厉害。

2没有碰过钉子的人,必是没有做过事的人。

3不过,聪明的人能因别人碰钉子而增见识、长阅历。

④人生就是碰钉子,碰一回钉子,长一分见识,增一分阅历,做的事越多,碰的钉子就越多。

A.②③①④B.④②③①C.④②①③D.④①③②

二、(2小题,15分)

7.古诗文默写(10分)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拼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B.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明月与愁心,随风直到夜郎西。

C.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能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D.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E.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见泪,恨别鸟惊心。

F.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六题只选四题作答。

)(4分)

①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子《生于忧虑,死于安乐》)

③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护铁衣冷难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⑤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煜《相见欢》)

⑥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

(①为必答题,2分;②为加分题,2分。

加分后第7小题不能超过10分)

①李清照的《武陵春》中化无形为有形,将看不见摸不着的哀愁写成可以承载、可以触摸的实体的诗句是,。

②《桃花源记》中与《大道之行》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8.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

(5分)

(1)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曹刿论战》)

(3)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唐雎不辱使命》)

(4)畚箕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5)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共57分)

三、(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回答9~11题。

(10分)

【甲】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先主曰:

“君与俱来。

”庶曰: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

“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

君谓计将安出?

”(节选自《隆中对》)

【乙】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时人莫之许也。

遂许先帝以驱驰。

B.谓为信然。

君谓计将安出?

C.凡三往,乃见。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D.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士卒多为用者

10.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文中的先主、将军、孤和【乙】文中的先帝都是指同一个人。

B.【甲】文中的诸葛孔明、君和【乙】文中的臣都是指同一个人。

C.从【甲】【乙】两文段来看,刘备为人谦虚,善纳忠言,礼敬贤士。

D.从【甲】【乙】两文段来看,诸葛亮为人自信,待人忠诚,处事谨慎。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①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译文: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译文:

12.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分)

(2)前人评价“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这两句诗“妙绝千古”。

你认为它“妙”在何处?

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3分)

四.(9小题,共41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14题。

(10分)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②首先是纬度。

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

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

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

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

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

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的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③经度的差异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

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

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

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0,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

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

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④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差异。

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

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

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

这叫逆温层。

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

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

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⑤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

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的平均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⑥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

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

此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

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我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方还有待调查。

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

⑦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的科学,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农业更大的丰收。

(节选自《大自然的语言》)

13.下面对选段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选文第⑤段中画线句中的“后者”指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

B.研究纬度因素时要注意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

研究经度因素时要注意逆温层的存在。

C.选文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经度的差异会对物候产生影响。

D.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经度、纬度、高下及古今差异。

14.

(1)概括选文的说明中心。

(3分)

(2)依据对选文第⑥段内容的理解,概括出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4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5~16题。

(7分)

明天是平凡而无情的,它很快地变为今天、化作昨天、成为前天。

明天是未可知的,是一连串的问号,用它弯弯的钩子,钩着我们又向前跨进一日,又长大三百六十五分之一岁,又不知不觉地添了些许,减少了些许。

明天是辛苦的,要工作、要考试、要出操、要买菜、要战斗,只要有一件事没办好,明天就翻脸不认人。

明天是脆弱的,如同人生在幸福一般,可能有疾病、有战争、有亲人离我们永远而去,即使是一片瓦默默地滑落,也可能夺走我们的生命。

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说明天不再美好,而只能说明天是太纯了,如同一张白纸,雪白得令人发慌,我们可以将它接过来,再随手递出去,成为一张零分的白卷;也可以在上面乱涂几笔,成为糟糕的作品;但更可以赋予它最优美的色彩,最巧妙的情思,成为一幅传世不朽的杰作啊!

所以明天又是操之在我的,是等待我们去开创、去塑造的。

对于那些恋人,明天可能是他们的佳期;对于那些辛苦耕耘的人,明天可能是收获的日子;对于那些勇士,明天或许是面临战斗、却可能得未胜利……

15.文段从哪几个方面论述“明天并不是那么美好”的?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明天是平凡而无情的。

B.明天是未可知的。

C.明天是辛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