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归有光散文三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70722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7.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归有光散文三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最新归有光散文三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最新归有光散文三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最新归有光散文三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最新归有光散文三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归有光散文三篇.docx

《最新归有光散文三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归有光散文三篇.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归有光散文三篇.docx

最新归有光散文三篇

 

归有光散文三篇

寒花葬志

(1)

归有光

  婢,魏孺人媵(yìng)也

(2)。

嘉靖丁酉(3)五月四日死。

葬虚丘(4)。

事我而不卒,命也夫!

  婢初媵(5)时,年十岁,垂双鬟(huán)(6),曳(yè)(7)深绿布裳(cháng)。

一日天寒,爇(ruò)火煮荸荠(bíqí)熟(8),婢削(xiāo)之盈瓯(ōu)(9),予入自外,取食之,婢持去不与。

魏孺人笑之。

孺人每令婢倚几旁饭(10),即饭,目眶冉冉(rǎnrǎn)动(11),孺人又指予以为笑。

回思是时,奄(yǎn)忽便已十年(12)。

吁(xū),可悲也已!

作品注释

  

(1)寒花:

婢女的名字。

 

  

(2)魏孺人:

作者的妻子魏氏。

孺人,明清七品官的母亲或妻子的封号。

媵(yìng):

古代随嫁的男女都称为媵。

这里指随嫁的女子。

  (3)嘉靖丁酉:

1537年(嘉庆十六年)。

嘉靖,明世宗朱厚熜年号(1522—1566)。

  (4)虚丘:

古虚丘邑在今山东省境内。

这里的“虚丘”可能应为“丘虚”,指荒地。

  (5)媵:

丫鬟。

  (6)鬟:

妇女梳的环形的发髻。

  (7)曳:

拖着,这里是穿的意思。

  (7)爇(ruò):

点火,焚烧。

  (8)荸荠:

多年生草本植物,可以吃。

  (9)瓯:

小瓦盆。

  (10)饭:

吃饭。

  (11)冉冉:

形容眼睛缓慢转动的样子。

  (12)奄忽(yǎnhū):

很快的。

作品译文

  

(1)寒花,妻子随嫁的婢女。

在嘉靖的丁酉年的五月四日死的,埋葬在土山上。

她服侍我而不能到老,这是命啊!

  寒花初来的时候,年纪仅十岁,垂着两个发髻,拖着深绿色的裙子。

一天,天很寒冷,她点火煮熟了荸荠,削了满满瓦盆。

我从外面回来,要取荸荠来吃,她端着荸荠离开,不给我吃。

妻子魏孺人见了便取笑我们。

妻子常常让她靠在小桌子旁边吃饭,她吃饭时,眼眶慢慢地翻动。

妻子又指着她那样子对着我笑。

  回想当时的情景,转眼已经十年了。

唉,真可悲呀!

[1]

寒花葬志中归有光的写作特点

  第一,归有光善于选材。

这篇文章写寒花只用了三件小事,初来时垂鬟着绿布裳,不让归有光吃她削的荸荠,吃饭的时候目眶冉冉动,活现出一个稚气未脱的小姑娘形象。

寥寥数笔,将三件小事串联起来,却毫无突兀之感,只感清新自然,令人不禁莞尔。

然而这么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却早早地死了,而且奄忽就是十年,让人又不禁轻叹:

岂不悲哉!

生命如此脆弱,时光如此快迅,人生际遇如此不可捉摸!

这正是作者巧妙地选取生活中毫不起眼的小事,拉近了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距离,更拉近了读者与所描绘人物之间的距离,才使得这小小一篇散文给人的启示如此丰富,真可谓大手笔。

  第二,归有光独特的写作手法。

归有光描写事物,往往从侧面偏出,不直接写明,显得曲婉含蓄、幽谧动人。

这篇《寒花葬志》,以写婢女寒花之名,实则字里行间,流露的尽是对自己妻子的无限怀念。

作者借写婢女稚气地不让自己吃荸荠,妻子笑之,又写寒花目眶冉冉动,妻子指与己看,又是相笑一番,两人脉脉温情、鹣鲽情深尽显其中,这也表明,作者记着亡妻的一颦一笑,记着两人之间值得玩味的一件件小事,真真纾徐平淡,诚切感人。

第三,归有光细腻朴实、清新自然的笔调。

这也是古往今来归氏最得赞誉的一点。

在《寒花葬志》这千古名篇中,作者锁定角度,精选细节,白描深画,寥寥几笔,写稚嫩活泼的寒花“曳深绿布裳”的轻盈步态,写她削荸荠却“持去,不与”作者的调皮举动,写她“即饭,目眶冉冉动”的憨然之态,然文末“回思是时,奄忽便已十年。

吁,可悲也已!

”便戛然而止,涵盖了生的意趣和死的无情。

这种对美好的刻画愈细愈小,对于流逝的悲哀就愈痛愈恸,给读者无限的感发空间。

 

先妣事略

(1)

  先妣周孺人

(2),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生。

年十六年来归。

逾年生女淑静,淑静者大姊也;期(3)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殇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又逾年生有尚,妊十二月;逾年,生淑顺;一岁,又生有功。

有功之生也,孺人比乳他子加健。

然数颦蹙(4)顾诸婢曰:

“吾为多子苦!

”老妪以杯水盛二螺进,曰:

“饮此,后妊不数矣。

”孺人举之尽,喑不能言。

  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

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

然犹以为母寝也,伤哉!

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

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

以二子肖母也。

  孺人讳桂。

外曾祖讳明。

外祖讳行,太学生。

母何氏,世居吴家桥,去县城东南三十里;由千墩浦而南,直桥并小港以东,居人环聚,尽周氏也。

外祖与其三兄皆以资雄,敦尚简实;与人姁姁(5)说村中语,见子弟甥侄无不爱。

  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绵;入城则缉引纑,灯火荧荧,每至夜分。

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7)。

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

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曝阶下。

室靡弃物,家无闲人。

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

户内洒然(8)。

遇僮奴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

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

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

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

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9)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孺人卒,母何孺人亦卒。

周氏家有羊狗痾(10)。

舅母卒,四姨归顾氏,又卒,死三十人而定。

惟外祖与二舅存。

  孺人死十一年,大姊归王三接,孺人所许聘者也。

十二年,有光补学官(11)弟子,十六年而有妇,孺子所聘者也。

期而抱女,抚爱之,益念孺人。

中夜与其妇泣,追惟一二,仿佛如昨,馀则茫然矣。

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痛哉!

[1]

作品注释

  

(1)先妣:

亡母。

妣,母,后只用于称亡母。

《礼记·曲礼》:

“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

  

(2)孺人:

古代贵族、官吏之母或妻的封号,明代用以封赠七品官之妻。

  (3)期(jī基):

周年。

  (4)颦蹙(píncù):

皱眉头。

  (5)姁(xu三声)姁:

和蔼亲切。

  (6)缉纑:

搓麻线。

缉,析麻搓接成线;纑,麻缕。

  (7)问遗(wèi):

亲友相馈赠。

  (8)洒然:

很有秩序。

  (9)《孝经》:

书名,宣传封建孝道的儒家经典。

  (10)羊狗之痾(ē):

由家畜传染的疾病。

痾,同“疴”。

  (11)学官:

学校。

[1]

作品译文

  亡母周孺人,在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生。

十六岁嫁到夫家。

第二年,生下女儿淑静。

淑静,就是我的大姐。

过一年,生下我,又一年生下一男一女,一个生下就死了,另一个也只活了一年。

又过了一年,生下有尚,怀孕十二个月。

第二年生淑顺,过一年,又生下有功。

有功生下以后,先母哺养他比前几个儿女时更费力。

于是她常常皱着眉头对几个女佣说:

“孩子这样多,我真苦死了。

”有一个老婆子用一杯水盛着两个田螺送上来,说:

“把这杯水喝了,以后就不会常怀孕了。

”先母举起杯,把水一口气喝完,失声变哑,不能说话。

  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母亲病故。

儿女都还小,看见家里大人哭,也跟着哭,但是还以为娘是睡着了。

真是伤心啊!

接着,家里请来画工为先母画遗像,把两个孩子带到画工眼前,对他说:

“遗像鼻子以上照有光画,鼻子以下照淑静画。

”因为这两个孩子长得像母亲。

  先母名桂。

外曾祖父名明;外祖父名行,是太学生;外祖母姓何。

外祖父世世辈辈住吴家桥。

吴家桥在昆山县城东南,离城三十里,经过千墩浦,往南一直到桥,沿着小港向东。

村子里聚居着许多人家,全都姓周。

外祖父和他三个哥哥都因为凭财产而在当地有势力,为人注重简易朴实。

外祖父常常和谐亲切和村里人谈家常,看到小辈外甥侄子个个都喜爱。

  先母到吴家桥娘家,就做棉花活。

进城回婆家,就搓麻捻线,常常点盏小灯,劳动到深更半夜。

外祖父三天两天差个人来送点东西。

家里不缺吃食,先母却终日劳苦象是穷得揭不开锅。

冬天生炉火用的炭屑,叫丫环做成炭团,一颗挨一颗晒在台阶下面。

屋里没有废物,家里没有闲人。

儿女大的牵着衣服,小的抱在怀里喂奶,手里还缝缝补补一刻不停,间间房里整齐清洁。

待佣人很好,即使到了非要棍打条抽的地步,也不忍在背后说些难听的话。

吴家桥每年要送来鱼、蟹、糕饼,总是人人可以吃到。

家里人听说吴家桥有人来,个个都欢喜。

  我七岁时和堂兄有嘉进学塾读书。

每逢阴雨天气,堂兄总是在学塾里过夜,我心里非常想留在书塾,但是却不能留住,必定要赶回家。

先母在半夜醒来,就叫我低声背诵《孝经》,背诵得没有一个字错漏,她才高兴。

  先母故世以后,外祖母何氏也病故了。

周家染上了瘟疫。

舅母病故;四姨妈嫁在顾家,又病故;一连死了三十个人。

只有外祖父和二舅还健在。

  先母故世十一年后,大姐淑静嫁给王三接,这婚事是先母生前应允的。

故世十二年后,我补上了生员,十六年后,我娶妻,婚事也是先母生前给我聘定的。

一年以后我有了个女儿,我们夫妇都很喜爱女儿,格外想念先母。

夜半三更,和妻子一同流着眼泪,回想她生前的几件事,仿佛像是昨天发生的一样,别的什么,都记不起来了。

世界上竟有没有娘亲的人么!

天啊,多么悲痛啊!

[2]

 

项脊轩志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百年老屋,尘泥渗(shèn)漉(lù),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余稍为修葺(qì),使不上漏。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shǔn),亦遂增胜。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堦(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迨(dài)诸父异爨(cuàn),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东犬西吠,客逾庖(páo)而宴,鸡栖于厅。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家有老妪(yù),尝居于此。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bǐ)抚之甚厚。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妪每谓余曰:

“某所,而母立于兹。

”妪又曰:

“汝姊(zǐ)在吾怀,呱呱(gū)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

‘儿寒乎?

欲食乎?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

“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

“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顷之,持一象笏(hù)至,曰: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

余扃(jiōng)牖(yǒu)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项脊生曰:

“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

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

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

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埳井之蛙何异?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

“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

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字词释义

  1、轩:

小的房室。

  2、旧:

旧日的,原来的。

  3、方丈:

一丈见方。

  4、尘泥渗漉:

(屋顶墙头上的)泥土漏下。

渗,透过。

漉,漏下。

渗漉:

从小孔慢慢漏下。

  5、雨泽下注:

雨水往下倾泻。

下,往下。

雨泽:

雨水。

  6、案:

几案,桌子。

  7、顾视:

环看四周。

顾,环视也。

(许慎《说文解字》)

  8、不能得日:

得日,照到阳光。

  9、日过午已昏:

昏,光线不明。

  10、为(wéi)修葺。

修葺:

修缮、修理,修补。

  11、辟:

开。

  12、垣墙周庭:

庭院四周砌上围墙。

垣,矮墙,也泛指墙。

垣墙:

砌上围墙。

周庭,(于)庭子周围。

  13、当:

抵挡。

  14、洞然:

透明敞亮。

  15、栏楯(shǔn):

栏杆。

纵的叫栏,横的叫楯。

  16、增胜:

增添了光彩。

胜:

光彩。

  17、偃仰:

俯仰,这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