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第1单元第1课第2框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70601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82.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第1单元第1课第2框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政治第1单元第1课第2框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政治第1单元第1课第2框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政治第1单元第1课第2框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政治第1单元第1课第2框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第1单元第1课第2框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x

《高中政治第1单元第1课第2框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第1单元第1课第2框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政治第1单元第1课第2框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x

高中政治第1单元第1课第2框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第1单元第1课第2框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第二框 文化与经济、政治

学习任务

核心素养

1.描述与分类:

区分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影响与相互交融。

2.解释与论证:

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影响的表现,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的表现。

3.预测与选择: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4.辨析与评价:

正确定位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1.政治认同:

认同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文化软实力。

2.科学精神: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3.法治意识: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树立法治意识、增强法治观念。

4.公共参与:

积极参与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一、相互影响:

在经济的基础上

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2)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2.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

(1)不同的文化,对政治、经济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

(2)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填一填] 

提示:

①决定;②反作用;③集中表现。

二、相互交融:

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1)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2)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3)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1)随着民主和法治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2)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

(3)在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连一连] 

三、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

1.地位: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现状:

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在文化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

3.我国措施:

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想一想]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依据有哪些?

提示: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能够拉动经济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综合国力。

文化与经济、政治

[创设情景]

全国红色旅游纪念馆、博物馆管理人员培训班在山东聊城开班。

据了解,举办本次培训班旨在提升红色旅游从业人员综合能力和素质,加强全国红色旅游景区之间的交流合作。

近年来,聊城按照连点成线、连线成面的旅游规律,将红色旅游资源与自然生态旅游、历史文化旅游、民族风情旅游等其他旅游资源相结合,红色旅游得到了长足发展,打造出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战役纪念园、中央冀鲁豫(平原)分局旧址、鲁西第一党支部旧址、孔繁森同志纪念馆等一大批红色旅游景区。

[探究任务]

1.(解释与论证、政治认同)简要说明国家重视红色旅游的理论依据。

提示:

①人的文化素养要通过参与文化活动而逐步培养,参与红色旅游有利于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

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参与红色旅游、感受红色文化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③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红色文化作为先进的、健康的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

2.(预测与选择、公共参与)为什么要举办全国红色旅游纪念馆、博物馆管理人员培训班?

提示:

①人的文化素养要通过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举办全国红色旅游纪念馆、博物馆管理人员培训班有利于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更好地推动红色旅游发展。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对全国红色旅游纪念馆、博物馆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服务水平和素质,更好地为红色旅游作贡献。

[探究总结] 文化与经济、政治

文化与经济

文化与政治

相互影响

相互交融

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随着民主和法治建设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

这使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1)理解“相互影响”

①反作用≠决定作用。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体现的是经济的决定作用与文化的反作用的关系,应明确经济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经济是基础;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是第二位的,不能将文化的反作用看作文化决定经济。

②反作用≠促进或阻碍作用:

文化有先进、落后之分,文化作用有促进和阻碍之分。

③决定≠完全同步。

认为文化的发展与经济完全同步的观点否认了文化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这会导致文化发展上消极无为的错误观点和做法。

(2)区分“影响”与“交融”

内涵

侧重点

相互影响

主要指经济、政治对文化具有决定作用,同时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

强调彼此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相互交融

是文化与经济、政治在当今时代的典型特点,主要是指文化与经济、政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强调彼此相互渗透、相互融合

 世界妈祖文化论坛系列活动在妈祖故乡福建莆田市湄洲岛举行。

弘扬“立德、行善、大爱”的妈祖精神,能推动妈祖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发展,展示中国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真诚愿望,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文化交流合作。

这表明(  )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文化决定政治发展的方向

③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④文化交流能促进政治互信

A.①② B.②③

C.①④D.③④

[思维建模]

审设问

分析题干背景材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

审材料

文化传播与发展的活动能够展示中国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愿望、能够促进经贸合作等,体现出文化与经济的相互联系、文化对政治的影响

审选项

文化不能决定政治,故②错误;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故③错误。

①④符合题意

定答案

C

1.自古以来,专注细节、精益求精一直是中国工匠秉承的精神,这种精神铸就了传统制造业的辉煌。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我们更要自觉弘扬工匠精神,推动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型。

这体现了(  )

A.一定的经济决定一定的文化

B.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C.文化建设能为经济建设提供方向保证

D.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B [本题考查弘扬工匠精神,推动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型,体现了文化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B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经济对文化的决定作用,A与材料无关;材料没有涉及“方向保证”问题,C与材料无关;材料没有直接涉及“综合国力竞争”,D与材料无关。

]

2.浙江省海洋开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条件突出海洋文化,形成海洋文化产业发展高地。

该省加强海洋文明宣传,强化科学用海的文化支撑,促进了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这说明(  )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文化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发展海洋文化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④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D [“加强海洋文明宣传,强化科学用海的文化支撑,促进了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①④符合题意;先进的文化才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②错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③错误。

]

 

文化与综合国力

[创设情景]

随着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加剧,文化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

文化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

文化产业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培养人才,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注入持久的原动力。

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快完善体制机制,培养和吸引优秀人才,突破人才瓶颈,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探究任务]

1.(解释与论证、政治认同)从综合国力的竞争角度,说明重视文化发展的原因。

提示:

随着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加剧,文化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

文化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预测与选择、公共参与)应如何推动文化发展,提高综合国力?

提示:

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探究总结]

1.正确理解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

地位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形势

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而且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

措施

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意义

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2.文化软实力

(1)是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力量,表面上文化确乎很“软”,但却是一种不可忽略的伟力。

任何一个国家在提升本国政治、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同时,提升本国文化软实力也是更为特殊和重要的。

(2)软实力是近年来风靡国际关系领域的最流行关键词,它深刻地影响了人们对文化软实力国际关系的看法,使人们从关心领土、军备、武力、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地域扩张、军事打击等有形的“硬实力”,转向关注文化、价值观、影响力、道德准则、文化感召力等无形的“软实力”。

综合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基本国情和基本资源最重要的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科技、教育、人力资源等实力的综合性指标。

我们将国家战略资源划分为八类资源和23个指标,这些指标的总和构成了综合国力。

如何界定和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或战略资源,国际上尚无统一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018·全国卷Ⅲ)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超过30%,对全球减贫贡献率逾70%。

中国道路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理解,中国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这表明(  )

①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的基础和核心

②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是与经济影响力同步增强的

③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