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小论文作业范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698856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35.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小论文作业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课程小论文作业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课程小论文作业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课程小论文作业范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课程小论文作业范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程小论文作业范文.docx

《课程小论文作业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小论文作业范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程小论文作业范文.docx

课程小论文作业范文

课程小论文作业范文

“现代通信技术”课程学生论文写作辅导

一、写作目的

1.培养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和逻辑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规范的写作论文的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造与创新的能力。

二、写作内容和方式

1.由教师根据课程讲授的实际内容,布置相关的内容和写作方式,以“命题作文”的方式写作;

2.按照教师制定的具体内容,开展相关内容的论述,要紧紧围绕着中心题目,开展论述;

3.注意论点要正确、论据要充分、议论要言之有物、语言要生动流畅,字数应在800字以上;

4.本课程每位同学应写作2篇以上小作文,准备1本“作文本”,手写在作文本上,该作文可替代1次课程的平时作业。

期末考试时会有1篇小论文写作,请大家注意平时的认真训练。

三、“说明式”论文写作辅导——即对某原理性事物或理论,进行系统说明的论文形式。

这类论文的写作方式通常如下:

1.写作总体思路:

围绕主题,从理论、实践应用、个人心得逐步展开,最后是“总结体会”。

2.写作提纲:

A问题的提出——以简洁流畅的语言,论述中心论点;

B论述理论内容——从若干个方面,论述论文的中心理论内容;

C实际应用——从若干实际应用的方面,论述中心理论的实际应用意义;

D个人体会——从个人的理解和实际应用体会,具体论述对该论点的体验;

E结束语——简单的提出总结或结论性的内容。

3.写作格式要求:

A题目——根据教师命题,准备好题目

B摘要——简洁地、概括性地说明论文从哪几个方面叙述(或论证)了命题的内容、得到了哪

几条结论等,一般不超过100字。

C关键词——总结出论文“主要表达”或论述的基本概念词(中心词),一般是名词,至少3

个以上;

D论文正文——论文的正文内容,一般800字以上,符合通常的写作格式。

E参考文献——文章正文中引用的内容,相关的文献和书籍,在正文中以“上标[数字序号]”

的形式出现,在参考文献栏中,以文章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一一排列出来。

F教师评语——编辑者或教师,根据“内容、论据的编排(内容的广度)、论述的水平(内容

的深度)、论文格式的规范性”等方面,对论文的评论和打分。

四、论文写作要求

1.题目:

以下题目,可以任选1个,完成1篇课程论文。

(1)谈谈对现代互联网技术的认识

(2)谈谈对现代通信工程技术的认识

(3)谈谈对现代通信业务组成的认识

(4)谈谈对现代通信系统的认识

2.写作方式:

800字以上,手写在作文本(方格本)上,

3.写作内容:

根据上课教师讲的实际内容,从互联网的作用、发展历史、网络结构、软件内容与作用、以及实际的主要应用等方面,谈谈你自己对互联网的认识。

议,电脑之间的信息传递就无法识别。

通信协议是指通信各方事前约定的通信规则,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各计算机之间进行相互会话所使用的共同语言。

两台计算机在进行通信时,必须使用的通信协议。

通信协议的特点是,具有层次性、可靠性和有效性。

通信对于多媒体信息数据的标准化的要求比独立的多媒体计算机更加严格,因此应采用国际标准。

近几年来,多媒体通信协议的标准化工作是国际通信界讨论与研究的最热门话题之一。

目前关于多媒体通信协议种类很多,但尚无成熟的标准。

国际电信联盟标准化部门(ITU—T)、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正积极通过协作来制定通用标准。

有人预测目前因特网逐步采用的RTP/RTCP(实时传输协议/实时控制协议)有可能发展为通用标准。

二、多媒体通信与协议的实际应用

这里主要介绍多媒体通信与协议的实际应用情况,包括远程服务,会晤服务等。

2.1远程服务

2.1.1交互服务

收发器之间的通信可以是同步方式或异步方式执行,前者意味着数据以众所周知的端一端时延从发端到收端,后者则数据可以任何时间到达。

如会议电视采用同步通信方式,这时远方的会议参加者都同步地看到某一发言人。

函件传递系统则采用异步方式。

交互服务又进一步可分成以下各项:

会晤服务,消息服务,回送服务,远程动作服务,远程操作服务。

2.1.2分布服务

分布式服务是用于把信息送到分布在不同的远方各点的服务,它们是由广播信源到远方各接收点的单向通信,如电视广播或无线电广播就采用分布式服务。

有两种子服务没有个别用户控制和有个别用户控制的分布式服务。

这些服务正在向交互服务方向发展。

2.2会晤服务

2.2.1会议电视

远程会议电视系统与传统的会议主要区别在于用户可在自己办公室与远方会议参加者一起开会,而不必长途跋涉到对方所在地参加会议。

会议电视可有两种方式在办公室环境下,视频图像被显示于工作站屏幕上或在一个专用的电视会议室,这时视像显示于电视墙屏幕下。

在办公室环境下,已开发了桌面型会议电视系统,即在用户的办公室桌上安放了工作站,使他们能够在任何时间方便地进行通信。

在专用会议室环境下,大的屏幕设在会议室内,用于不同地方的代表之间开会。

2.2.2可视电话

这是一种一边打电话,一边可看到对方面孔的通信式。

可视电话的屏幕较小(5英寸左右)。

由于要在普通电话送视频和音频,必须把传送码率压缩到64kb/s以下。

2.3其他应用

2.3.1消息的服务

消息服务用于电子函件系统现在它已经扩大到交换多媒体消息。

(1)MIME(多目的网间函件的延伸)

MIME是IETF工作组定义的InternetMail的延伸它提供了一种简单方法表示许多不同类型媒体,并对它们进行编码。

MIME消息包括七种类型媒体—文件、图像、音频、视频、密封的消息、应用/手写体函件等。

(2)多媒体函件远程服务

多媒体函件远程服务是在BERKEON课题中开发的,它基于X.400/88CCITT的建议。

如果需要把通知回送给发送者。

传送系统基于存储和前向原理。

用户代理包括多媒体消息的作者、编码、观察者或变换者。

存储服务器存储多媒体信息,并使任何数据特别是信息量大的变成用户可接受的。

和文件信息不同,多媒体信息可从几千字节到许多兆字节。

这样的消息对MTS而言实在是太大了。

一种可能的解决办法是在消息中包括关于大容量消息的参考目录,可由远方存储器取出所需的内容。

图1多媒体函件远程服务

2.3.2回送服务

这里把交互服务中的回送服务进一步叙述如下:

多媒体回送系统让用户接人服务器内的大的多媒体存器和数据库,以观看这些信息。

服务器在客户之间是共享的。

我们着重描述视频的回放。

多媒体回放服务用于诸如WWW和InternetCopher。

(1)视频服务器

储存在视频服务器中的主要信息是电影和其他视频信息。

因为这些信息要占用大量的盘空间,把视频存在中心服务器中是十分经济的。

为了从中心服务器通过计算机网络回送视频数据,小心地管理网络中各种资源的软件,终端和路由器是必须的。

用于回放并显示数据的客户工作站、PC机通过网络(例如局域网)被接到视频服务器。

从视频服务器回放视频的通信规程是:

用户发出一个包括视频节目名称的请求服务器通过网络送出所需的视频节目,然后视频节目被显示于客户机的窗口上。

类似的规程可用于音频和其他媒体。

所有的多媒体数据从服务器回放时应是实时的。

(2)万维网(WorldWideWeb)

WWW是这样的系统,它允许客户们通过全世界许多不同的远方服务器,回送超媒体文件。

它由一群软件(客户、服务器、网关、图书馆、工具)和一批规程组成如WWW服务器是一种类似于服务器的程序,它响应于输人呼叫者的要求,并提供对呼叫者的服务网关是这样的服务器,它提供从其他系统提取来的数据。

(3)InternetCopher

这是一种由明尼苏达大学提供的基于客户/服务器的界性服务传送系统用户利用InternetCopher规程,可检索回送各种信息,诸如新闻、时事通信、气象预报、电话簿、图馆、大学信息等信息形式包括文件、声音、图像MIME信息(多媒体函件格式)或HTML文件(超文本格式)。

2.3.3远程动作服务

(1)有用资源管理

它基于一种消息交换和存储设备,可提供许多消息传送服务的功能。

它从复用器收集各种消息并送给服务提供者(公共事业公司)。

复用器被消息交换和存储设备所遥控。

(2)告警和监视服务

它用于生产监视、计算机辅助制造或安全区域的监视等。

2.3.4远程操作服务

远程机器人应用就是其中的一种,它使远程操作者对一个从动处理施力,或给予一个运动,于是从动处理器可产生某种运动。

操作者的操作功能也可由视频音频反馈得到。

包括远程教育,远程医疗,远程购物,远程办公和远程合作。

三、多媒体通信与协议的发展方向——“三网合一”技术

随着数字技术的大力发展和全面推广,有线电视、电信和计算机等传统行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相应的数字处理、数字压缩技术以及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也为各种媒体信息的传送提供了必要的带宽;而TCP/IP协议的广泛应用更是为不同网络之间的互通提供了共同的语言。

这一切都为“三网合一”创造了技术条件。

“三网合一”正是指将计算机网、电视网和电信网在传输、接收和处理等方面合而为一,并全面实现数字化。

如此便可以使三大行业在技术上逐步趋向一致,在业务上相互交叉渗透,在网络上互连互通,在经营上相互合作竞争,从而更好的、更全面的为人们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通信服务。

但“三网合一”并不是简单的三网相加,为了很好的传递音频、视频和数据信息必须同时在传输、交换和接入等各层具备宽带化,较好的QOS以及统一的信息表示方式才能构筑其赖以生存的技术前提。

而目前此项技术并不是很成熟,所以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之内三网仍将并存。

但数字化、综合化、宽带化已成为今后网络建设的潮流,基于光纤的宽带IP网代表着网络发展的方向,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三网合一终将实现。

3.1.1方向之一:

向IP技术融合

IP技术是未来数据网络中的核心技术,是承载各种应用业务的平台,而在IP网上实现多媒体通信更是世界各国的主要目标。

因为公众电话网(PSTN)无论怎样发展,其资源利用率低、带宽窄、线路质量不稳定等缺点都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有线电视网(CATV)则相对缺乏在通信领域运营的经验,研究工作也相对比较滞后;只有数据网因为有Internet网络技术的成功开发而迅速进入到开放的、分布式的发展环境,并飞快地向前推进。

随着这样的趋势继续发展下去,人们更是期待着能够在一个统一的网络上开展各种业务,传输各种信息以保障高效率地利用网络资源和更好地开展业务。

因此三大网络的融合是不可避免的,且这种融合不仅是业务上的融合,更是网络上的融合。

而IP就是能够实现这种融合最好的统一的协议,所以无论未来的基础网络会采用什么样的结构,宽带多媒体业务都必将会统一到IP网上。

3.1.2方向之二:

走向宽带

有这样一种说法,有了宽带,就有了高速度,就有了多媒体的传送。

在通信领域中,只有拥有了充足的带宽,才能够快速传输音频、视频和数据等多种媒体信息。

这就好像只有在够宽够平整的高速公路上才能够整齐有序且快速地通行各种车辆一样。

因此,带宽引起了各层次人们的关注,投资商纷纷追加投资,运营商大举进攻,各企业家也跃跃欲试,而用户和媒体更是望穿秋水、翘首以盼。

在现有的N-ISDN上开展的多媒体通信业务已经基本完善,下一步的重点就是宽带多媒体通信。

快速发展的光通信技术为未来的宽带多媒体应用描绘了美好的前景,光纤通信的速率每10年可增长100倍,而这种增长速度还可以持续10年左右。

宽带速率的持续增长更是为宽带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1.3方向之三:

与移动技术结合

手机自问世以来,历经了1G、2G、2.5G和3G的发展过程。

其中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采用的是模拟技术,只能进行语音通话。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相对第一代增加了接收数据的功能,如接收电子邮件或网页。

即完成了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的转变,从而可以提供数字化的语音业务和低速的数据业务,但由于采用不同的制式(GPRS、CDMA等)导致用户只能在同一制式覆盖的范围内进行漫游。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则定位于实时视频,高速多媒体和移动Internet访问业务,是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它在投入运行初期便可实现共享式2M带宽的数据业务,并在逐步提高中,从而为多媒体通信与移动通信的结合提供可能。

3G可以让全球用户通过手机实现从陆地至海洋到卫星的全球立体通信联网,从而轻松实现“5W”,即任何漫游用户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与任何人进行通话或数据的传送(宽带非话音业务),并能提供等同于有线电话的话音质量和等同于计算机联网的传输速度。

因此,众多专家均认为未来多媒体通信的主要特征就是可移动的多媒体通信业务,而利用先进的空中接口技术、核心包分组技术以及对频谱的高效利用,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3.1.4方向之四:

与卫星技术结合

基于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广大用户的需求,建立多媒体大型网络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可是现有的电话线由于频宽较小,根本无法满足多媒体系统的要求,且利用地面网络来实现接入不仅需要巨大的投资,往往还难以实现全球每个角落的全覆盖和满足普遍接入的要求。

近年来,卫星系统在通信、广播、导航定位、遥感遥测、地球资源、环境监测、军事侦察、气象服务等方面逐渐体现出其重要的价值。

卫星技术已进入到数字化发展的阶段,它可以直接对用户提供高带宽,轻易地将宽频信号传送给用户而无需中间节点。

可想而知,将多媒体技术和卫星通信技术结合在一起,建立一套全球性或区域性的多媒体网络是完全可能的。

且由于投资代价要比在地面铺设光纤低廉得多,因此市场前景是非常被看好。

到目前为止,欧美已有十几个多媒体卫星系统设计方案相继问世。

已出台的多媒体卫星系统主要有低轨大数量卫星群,同步轨道大功率卫星和中轨卫星群3种方案,它们针对不同的区域和用户采用不同的轨道,各有特点。

如美国休斯公司开发的SpaceWay系统,微软公司和麦考蜂窝通信公司开发的Teledesic系统,Motorola公司开发的Celestri系统以及美国华盛顿的“天桥”卫星通信集团开发的SkyBridge系统等。

其中,Teledesic系统与Spaceway全球宽带通信网络是目前国际上开发的卫星宽带通信网络中投资规模最大的系统。

基于此两系统投资者双方的利益,两系统进行了合并。

很明显,这是强-强联合,将促进全球第一个“空中Internet”的诞生。

多媒体卫星通信系统有别于广播电视卫星系统和移动通信卫星系统。

广播电视系统针对一个区域发送同样的节目;而多媒体卫星系统能够为每一用户提供特别服务,允许每个用户通过多媒体卫星通信系统与其他用户实时交换信息,是双向交互式的通信。

移动通信卫星系统只是传输声音,是窄带传输,而多媒体系统需要传输声音、图形、图像以及视频等,是宽带传输(带宽按需要可变)。

因此多媒体卫星系统的服务灵活性更好,使用的新技术也更多。

但宽带卫星系统实现全球覆盖,首先要先制定标准来规范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和促进新技术的应用,其次是设法使卫星网络接入设备的费用和服务费降到最低,并能不断推出新业务以增强与地面网络的竞争能力,也就是说采用效益高、低成本的宽带卫星传输技术。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全球计算机拥有量的增加、多媒体通信网覆盖面的不断扩大,将会有更多的计算机用户成为多媒体通信网的用户。

尤其是在未来的多媒体通信网上,当业务种类极大丰富、高速的用户数据传输、安全的数据保密、骨干网交换能力极大提高之后,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用户。

而这也正要求着多媒体通信技术向多种方向发展,多种结合以最好的方式满足用户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陆韬现代通信技术与系统[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07。

[2]刘文东,杨淑雯,蔡茂国.三网合一的技术问题及其发展[J].电信技术,2000,(3):

6-8。

[3]周乐柱,李斗.未来宽带多媒体卫星系统发展趋势和关键问题综述.卫星通信广播电视,2000,(11):

20-23。

[4]施一萍.IP宽带网中基于MPLS技术的VPN应用[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1-7。

[5]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三版[M].大连理工出版社,2000。

教师点评:

内容合适,深度适中,语句通顺,论点正确,格式较好。

2010年12月29日收到,时间尚好。

9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