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茶馆》说课稿.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69821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茶馆》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中语文《茶馆》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中语文《茶馆》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初中语文《茶馆》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初中语文《茶馆》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茶馆》说课稿.docx

《初中语文《茶馆》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茶馆》说课稿.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语文《茶馆》说课稿.docx

初中语文《茶馆》说课稿

初中语文《茶馆》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

本节课我说课的内容是语文第四册第三单元《茶馆》中的内容。

在这节课中,我将尝试运用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本节课的教学。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这四个方面加以分析说明。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茶馆》选自中等职业学校教材语文第四册第三单元。

这个单元是让学生学会欣赏影视戏剧文学作品,进而提高学生欣赏影视戏剧艺术作品的能力和水准。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品味个性化和富有动作性的人物语言,把握尖锐集中的戏剧冲突,了解人物性格是怎样在矛盾冲突的发展、变化中得到展现的。

《茶馆》的教学既要复习巩固学过的知识,又要承担教会学生新的鉴赏方法的工作,还要锻炼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

《茶馆》写于1957年,是老舍话剧创作的高峰。

曹禺称它为“中国话剧史中的经典”。

剧本以北京裕泰大茶馆为中心场景,展示了清末、民国初年、抗战胜利后三个不同时代、近50年的社会生活,揭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的动荡、黑暗和罪恶,达到了作者预想的创作意图,即埋葬这三个可诅咒的时代,宣告旧中国必将走向灭亡。

《茶馆》全剧共三幕,一幕写一个时代,每一幕敲响一个时代的丧钟。

课文节选的是《茶馆》第二幕。

这一幕写的是民国初年军阀混战时期。

这时裕泰茶馆渐趋衰落,茶馆主人王利发积极迎合潮流实行改良,却仍然难以维持下去。

(二)目标制定

针对教学实际,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戏剧结构和戏剧冲突的多样性,理解剧中所展示的主要矛盾冲突。

2.使学生认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

【教学重点】

1.理解本剧的戏剧冲突和人物形象。

2.体会本剧独特的戏剧结构——“卷轴画式的平面结构”。

3.品味准确、生动、幽默而高度个性化的对话。

【教学难点】

特殊的戏剧结构和戏剧冲突。

【教学时数】

2课时

二、说教法

(一)比较导入。

结合乡土特色,通过与学生一起比较潮州功夫茶与老北京茶馆的不同,导入新课。

让学生了解不同的饮茶习惯表现了各地不同的文化,老北京茶馆正是一个三教九流的会面之处,也是一个浓缩的社会,从而把握《茶馆》的写作目的。

(二)讨论归纳法。

学生分组讨论,概括本幕剧情。

(三)诵读法。

戏剧需要依靠表演来展现,所以通过分角色朗读,鉴赏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

读后教师点评,指出优点与不足,再强调语调,然后指定四名学生分角色再读一遍。

可把朗读和分析王利发的人物形象结合起来。

他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采用不同的语气,要注意读出区别。

(四)讨论分析法。

“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

结合课后“练习”第一题讨论,提问学生。

《茶馆》没有一个完整的情节线索,也没有贯穿全剧的统一的戏剧冲突,而是通过写人来带动情节的发展。

因此,在指导学生赏析课文时,要让学生结合“单元学习提示”的内容,弄清本剧特殊的矛盾冲突。

采用讨论法加深理解。

(五)比较鉴赏法。

结合课后“练习”第二题,比较《雷雨》与《茶馆》戏剧结构,鉴赏《茶馆》特殊的戏剧结构。

帮助学生了解本文“卷轴画式”的平面结构,巧妙的衔接与穿插。

(六)总结归纳法。

帮助学生归纳本剧的主题思想。

(七)拓展延伸法。

鉴赏本剧语言特色,再结合课后“练习”第四题,让学生结合情境、发挥联想,体味戏剧语言的言外之意——潜台词。

(八)迁移应用法。

补充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片断),让学生用掌握的知识来欣赏戏剧。

三、说学法

(一)了解《茶馆》相关知识:

作者及其作品,剧情简介。

通过印发剧情介绍资料供学生阅读,学生可以认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

(二)整体感知本幕剧情,通过分组讨论,在教师的帮助下,了解剧情是以王利发的茶馆为背景,反映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

(三)诵读法。

用分角色朗读使学生感受人物心理,能更好的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品味戏剧的语言特点。

(四)结合掌握的鉴赏戏剧方法、“单元学习提示”和本课“学习提示”,在课后“练习”第一题的帮助下,学会分析本剧特殊的矛盾冲突。

(五)结合所学《雷雨》的戏剧结构和课后“练习”第二题,学会鉴赏本剧特殊的戏剧结构,了解戏剧结构的多样性。

(六)学会运用联想,融入戏剧情境,品味丰富的戏剧语言,掌握戏剧语言的种类和特点。

(七)通过迁移训练,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提高戏剧欣赏的水平和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1.《茶馆》没有一个完整的情节线索,也没有贯穿全剧的统一的戏剧冲突,而是通过写人来带动情节的发展。

因此,在指导学生赏析课文时,要让学生通过阅读,结合“单元学习提示”的内容,来了解本文“卷轴画式”的平面结构,弄清本文特殊的矛盾冲突,整体欣赏的目的就算达到了。

2.可把朗读和分析王利发的人物形象结合起来。

他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采用不同的语气,要注意读出区别。

3.要注意台词的动作性。

找出一些典型的语句,让学生体会它表达了说话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又是怎样牵动舞台上其他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外部动作的。

还要注意体味戏剧语言的言外之意——潜台词。

课文中许多语言都不限于它们字面上的意思,应引导学生认真体会。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茶馆》相关知识:

作者及其作品,剧情简介。

(略)

2.分析王利发的人物形象。

(详)

[教学过程]

布置预习:

熟悉课文内容,了解相关背景知识。

一、导入课文

1.导语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欣赏了曹禺先生的《雷雨》,也初步了解了戏剧的相关知识。

(复习戏剧知识)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部结构特殊的戏剧——《茶馆(节选)》。

(板书)

我们潮州人喜爱喝功夫茶,请同学们从茶具、喝茶场所、喝茶的人等方面来比较潮州功夫茶与老北京茶馆的不同。

(学生集体回答,教师明确。

结合乡土文化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不同点

茶具喝茶场所喝茶的人

潮州功夫茶小壶小杯家庭亲朋好友或访客

老北京茶馆古盖茶碗茶馆三教九流的茶客

明确:

可以说,老北京茶馆是一个三教九流的会面之处,也是一个浓缩的社会。

不同的饮茶习惯表现了各地不同的文化。

今天,我们将看到了老舍先生为我们描绘的“茶馆”,它要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让我们一起来走进旧社会的茶馆吧。

2.作者及其作品

老舍(1899~1968),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是我国“五·四”运动以来新文学的开拓者之一,现代杰出的语言艺术家,享有世界声誉的爱国主义作家,人民艺术家。

他以小说、剧作和曲艺著称于世,在散文,诗歌、杂文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一生写下多部长篇小说,70多部(篇)中短篇小说,30多部剧作,近20部译著等。

其代表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剧本有《茶馆》(1957)、《龙须沟》,《茶馆》也是中国戏剧第一个出国的剧目。

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等职。

1951年获“人民艺术家”称号。

“文革”开始后,受到残酷迫害,于1966年8月24日含恨自尽。

他的其他重要作品还有长篇小说《离婚》《鼓书艺人》、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月牙儿》、话剧《方珍珠》等。

3.《茶馆》第一、三幕剧情简介(已印发为学习资料供学生阅读,略讲)

第一幕: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

一个初秋的上午,裕泰茶馆开始营业,掌柜王利发兴致勃勃地坐在柜台上。

三三两两的旗人,遛够了鸟儿,走进茶馆来歇腿、喝茶。

有两位茶客唱着京戏,另外几个围着桌子观赏瓦罐中的蟋蟀。

茶馆中到处贴着“莫谈国事”的纸条。

可是年轻力壮、为人正直的常四爷偏要谈谈国事。

他说他痛恨洋人,痛恨那些吃洋饭、讲洋话的人,也看不起二德子之流在营里当差的。

他因一句“大清国要完”,被两个特务吴恩子和宋祥子抓去,送进了监狱。

相面骗人的唐铁嘴来讨碗茶喝,说媒拉纤的刘麻子也来了,要把康六15岁的女儿康顺子卖给70多岁的庞太监当老婆。

主张实业救国的秦仲义走进来,说什么要办工厂,搞维新。

顽固派的代表庞太监则杀气腾腾地说:

“圣旨下来,谭嗣同问斩!

告诉您,谁敢改祖宗的章程,谁就掉脑袋!

”这表明了当时政治的黑暗。

第二幕(节选部分):

军阀混战时期,茶馆生意艰难,尽管王利发苦心改良,但也只能惨淡经营。

第三幕:

抗日战争胜利,国民党特务和美国兵在北京横行。

这时的裕泰茶馆更加破败,只有“莫谈国事”的纸条写得更多,字也写得更大。

这一幕中,几个主要人物都已老态龙钟并且有了子孙;老地痞流氓不见了,代替他们的是他们的下一代。

这些小辈干起坏事来,比他们的父辈更加无耻。

幕启,康妈妈正在商量去西山找康大力,由小刘麻子介绍来当女招待的小丁宝,也走进茶馆与老掌柜的攀谈。

这个时候,黑暗势力更加猖撅,百姓生活更加困苦。

小刘麻子向小唐铁嘴炫耀着他那一套拐骗妇女的缺德计划,被国民党党部雇用的打手小二德子跑到茶馆来抓人,庞四奶奶则来恐吓王利发,让他交出康顺子。

普通百姓呢,包办满汉全席的有名厨师被迫到监狱去蒸窝头,出名的评书艺人一次挣不上三个杂合面饼子钱,常四爷的生活更加艰苦,秦仲义的工厂被抢走,王利发的茶馆也将被人霸占。

对此,王利发已失去生活的信心,他让儿子、儿媳、孙女都跟着康妈妈到西山去逃命。

这时,常四爷、秦仲义相继来到茶馆,找阔别多年的老掌柜谈心。

他们互诉不幸,含着眼泪为自己撒起了纸钱。

这时,茶馆里的灯光渐渐暗下去了,而大街上的阳光却渐渐明亮起来。

二、教授新课

(一)讨论题:

以王利发的茶馆为背景,出现了哪些人物?

他们进行了什么活动?

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分组讨论,概括本幕剧情)

教师明确:

(学生基本了解就可以,略讲)

1.李三向王淑芬发牢骚——反映茶馆为生存而进行了改良,王利发苦心经营,在动荡局势中努力挣扎,下层人民生活愈加困苦,生活难以维系。

王利发和王淑芬拌嘴——王利发生意的难做,战乱对人们生活的威胁。

2.巡警和大兵的压榨与掠夺——黑暗势力横行霸道,小商人委曲求全。

唐铁嘴要租房屋——社会更动荡,军阀混战使得病态与丑恶进一步滋生。

3.常四爷、松二爷来贺喜开张——旗人失去了铁杆庄稼,倔强的常四爷自食其力,而懒散的松二爷难以维生。

4.吴祥子、宋恩子来抓人、敲诈——常四爷身上表现出中国人的不甘受奴役的反抗情绪,两个特务的敲诈行为表现出反动势力的猖獗和对人民的欺诈。

5.康顺子求工——下层人民的不幸遭遇和困苦生活。

刘麻子和老陈、老林的交易——病态与丑恶进一步滋生。

6.王利发与崔久峰——旧民主主义革命者悲观绝望的情绪,也反映那时中国难以救治的黑暗事实。

7.老陈、老林被抢,刘麻子被抓——黑暗势力蛮横、霸道、社会秩序混乱。

(二)结合剧情,通过分角色朗读,鉴赏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

1.学生分角色朗读:

“{一群男女难民在门外央告。

……打他妈的什么呢?

”(课本P69~70),将全班学生划为四组分别扮演王利发、难民、巡警、大兵。

读后教师点评,指出优点与不足,再强调语调,然后指定四名学生分角色再读一遍。

2.评析王利发的性格特征:

(师生共同概括)

明确:

(1)对不同人采取不同态度:

反映的性格:

胆小怕事,圆滑自私。

(1)对不同人采取不同态度:

反映的性格:

胆小怕事,圆滑自私。

1对难民是难捺的烦恼,没有同情心。

对李三虽同情,却有限度,表现他自私。

2对巡警、大兵:

“您等等,……我感恩不尽!

”这表现了他奉承巴结、讨好、委曲求全,明知是敲诈,还赔着笑脸不得罪他们。

3对唐铁嘴:

称呼“先生”,打发“不再拉拉扯扯白送茶喝”满心厌恶轻蔑,仍笑脸相迎,不得罪说谎“住满了人”,表现王利发的精于处世。

4默许刘麻子的肮脏交易;不愿收留康顺子母子,同情但有限度。

表现了他的自私。

5对宋恩子、吴祥子的敲诈不敢反抗,曲意奉承。

表现了他圆滑、怕事。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