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课后答案完整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696066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26 大小:88.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学课后答案完整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6页
财政学课后答案完整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6页
财政学课后答案完整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6页
财政学课后答案完整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6页
财政学课后答案完整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政学课后答案完整版.docx

《财政学课后答案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学课后答案完整版.docx(1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财政学课后答案完整版.docx

财政学课后答案完整版

财政学课后题答案(完整版)

第一章导论

1.结合实际谈谈生活中的财政现象。

答案:

本题的答案有很多种,但是只要从财政学的定义出发,所举例子为政府的

收入、支出等财政现象均为正确答案。

比如税收、政府补助等等。

2.如何学习财政学,财政学的学习有哪些方法?

答案:

(1)学习财政学的基本方法为唯物辩证法。

首先首先应当正确理解掌握财

政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范畴,这是理解财政学一般原理的前提条件;其次,

学习财政学、研究财政学应当理论联系实际。

(2)学习财政学的具体方法为实证分析法和规范分析法相结合。

(3)学习财政学应该主要比较学习,即进行中外的比较,注意辨别学习西方的

财政理论知识。

第二章财政与财政职能

1.简略的财政概念。

答:

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分配活动,是国

家(或政府)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通过多种收入形式,集中一部分国民生产总

值或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实现其职能需要的收支活动。

2.市场失效的主要表现。

答:

(1)市场低效,它是指现实市场中存在不符合完全竞争假定条件的方面,

而由于这些方面的存在,使市场机制无法实现对资源的高效配置。

主要表现在竞

争失灵或垄断、公共产品的供给方面、外部效应和信息不对称等方面。

(2)市场

无效,即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失效。

主要表现在偏好不合理、收入分配不公、宏

观经济失调等方面。

3.如何辨别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

并举例说明。

答:

区分或辨别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标准通常是受益的排他性或非排他

性,消费的竞争性或非竞争性。

纯粹的私人产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纯粹的公

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公共产品的例子,只要从定义出发举例就可以,

比如国防、天气预报、普通公路等;私人产品的例子,私人产品的例子不胜枚举,

只要是符合定义的就好了,比如苹果、梨子等。

4.举例说明负外部效应及其主要治理方式。

答:

负外部效应(外部成本),指产品或服务给所有者以外的其他人带来了

损害,但受损者同样得不到应有的损失补偿。

负外部性的例子很多,比如污染、

噪音等。

治理负外部性的主要方式有政府的管制、收费等,比如拿污染来说,可

以征收排污税或者限制污水排放等。

5.您认为混合产品应如何提供。

答:

既具有私人产品的特性,又具有公共产品特性的产品为“混合产品”。

由于混合产品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面临着市场供给不足的问题;因此,提供混

合产品应采取市场和政府相结合的方式。

可以视混合产品的具体情况,采取市场

为主政府为辅的攻击方式或者政府为主市场为辅的供给方式。

6.政府的优势及其经济职能。

答:

政府一般是指由公共当局及其通过政治程序设立的机构组成,并在它的

疆域内或管辖地区实施强制的垄断权力,政府具有两大优势:

一是有利于保持社

会经济秩序的稳定二,是有助于解决社会公共性问题。

政府的职能可以概括为三项:

政治职能、社会职能和经济职能。

7.政府失效的原因。

答:

政府失灵的主要原因有一下几点:

(1)信息失灵。

一方面使政府在决策时难以制定出完全符合公众偏好的计

划,另一方面即使政府可以获得决策所需要的所有信息,但是由于政府对其活动

作用于私人经济可能产生的反应难以完全控制,无法对所有政府行为的结果进行

准确的预测,从而导致决策结果最终难以达到预期。

(2)决策程序失灵。

即难以解决偏好显示和利益集团的问题。

(3)时滞的存在。

主要有认识时滞、决策时滞和执行与生效时滞。

(4)执行过程的低效。

因为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一般不是同一个政府机构,

导致政策实施情况有时和最初的政策意图可能并不一致。

8.财政的三大职能。

答:

财政的三大职能为:

政府的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与发展。

(1)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是由政府介入或干预资源的配置所产生的,它的特

点和作用就是通过财政本身的收支活动为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提供财力,在一定程

度上纠正外部效应,引导资源的流向,弥补市场的失效,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

置的最优效率状态。

(2)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就是要求财政运用多种方式,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

和调节,以期达到收入分配的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

(3)经济的稳定和发展都是政府希望实现的目标,财政作为政府重要的宏观

调控手段之一,要通过多种财政手段,有意识地影响和调控经济,以实现经济的

稳定发展。

9.您认为我国财政职能有否特殊性?

为什么?

答:

我国财政职能也可以概括为政府的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与发

展这三个方面。

对本问题的回答可以结合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现实,具体的

分析我国财政的职能,可以作为我国财政职能的特殊性,因此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但是首先必须明确我国财政职能与其他国家财政职能之间的共性,即财政的三大

职能。

第三章

1.简述财政支出按支出用途分类和按费用类别分类

答:

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财政支出按直接用途的不同一般分为:

1.公共

部门的消费性支出;2.公共部门投资;3.补贴支出;4.经常性拨款;5.政府债务

利息支出;6.资本转移支出;7.政府贷款这七类。

而我国财政支出按用途分类,

主要有基本建设支出、流动资金、挖潜改造资金和科技三项费用、地质勘探费、

工交商部门事业费、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

抚恤和社会救济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价格补贴支出、债务支出等。

按费用类别分类,实际上就是按照政府职能的不同,对财政支出作出划分,

所以又可称为按政府职能所做的分类,一般分为:

1.经济建设费;2.社会文教费;

3.国防费;4.行政管理费;5.其他支出。

2.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对经济分析的意义

答:

财政支出按照对经济的影响程度不同,可分为消耗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这种分类对经济分析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消耗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在社会经济结构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对

社会经济的影响也有差异。

消耗性支出对于社会的生产和就业有直接的影响,但

对分配的影响是间接的。

转移性支出对社会的生产和就业的影响是间接的,但对

分配有直接的影响。

其次,由于消耗性支出是在市场上进行的,故而政府在进行消耗性支出时必

须遵循等价交换原则,因此,通过购买性支出体现出的财政分配活动对政府形成

较强的效益约束。

而在安排转移性支出时,政府并没有十分明确和一贯坚持的原

则,而且,财政支出的效益也极难换算。

由于上述原因,转移性支出的规模及其

结构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只能根据政府同微观经济主体、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谈

判情况而定,显然,通过转移性支出体现出的财政分配活动对政府的效益约束是

软的。

第三,微观经济主体在同政府的消耗性支出发生联系时,也需遵循等价交换

原则。

因此,消耗性支出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是硬的。

微观经济主体在同

政府的转移性支出发生联系时,它们的收入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同政府讨

价还价的能力。

显然,转移性支出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是软的。

3.从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分析中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

答:

从文中“中国消耗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所占比重”表上可以发现,在不

包括债务及利息支出的财政总支出中,消耗性支出从建国以后一直到“五五”时

期占了90%以上,而转移性支出仅占很小的比重。

但自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随

着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和国家财力扩大,支出结构发生变化。

在全部支出中,消耗

性支出所占比重有所下降,而转移性支出有所上升,上世纪整个80年代,转移

性支出的比重比“五五”时期的6%左右,提高了10个多百分点。

这说明,进

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减弱,收入分配能力增强。

但自上

世纪80年代中期即“七五”时期之后,转移性支出的比重又有所下降,主要原

因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制度改革的深化,原来在转移性支出中占重要

地位的各项补贴支出有所控制,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有所下降,这是财政支出结

构优化的表现。

另从表“我国财政支出中转移性支出及其比重”还看出,在包括

了债务支出的国家财政支出结构构成中,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债务支出的比

重急剧增长,由此而导致转移性支出的比重从1996年又开始回升。

今后随着改

革的深化,我国的社会保障支出将纳入政府预算,以及随着财政逐步减少以至退

出一般竞争性和经营性投资,消耗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两者的相对比重还会发生

变化。

总的趋势是转移性支出的比重逐步提高,达到一定程度相对稳定下来。

4.从政府职能角度分析中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

答:

从表“我国各时期及近年来财政支出按费用类别的比重”中可以看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政府职能发生重大转变,财政支出结构

也在变化,突出表现在经济建设支出占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从实行改革之前的平

均60%左右,下降到“九五”时期的38.34%,2004年的27.8%,下降了30

多个百分点;相反,社会行政管理支出则大幅度提高,从实行改革之前的5%左

右上升到“九五”时期的15.7%,2004年的19.4%。

5.如何优化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

答:

正确的财政支出结构政策是国家调节社会经济发展和优化经济结构的强

大杠杆,也是提高支出效益的关键。

现阶段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必须根据

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和政府宏观调控职能的需要,对财政支出结构进行战略性调

整,主要包括:

1、加大科技和教育投入,提高科学教育支出的比重;2、增加财

政的经济建设性支出;3、增加财政的社会保障性支出;4、清理和减少财政补贴

支出;5、整顿压缩行政管理费支出。

6.为什么说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更能反映客观实际?

(题目应该加上

与。

相比?

答:

所谓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更能反映客观实际是相对于财政收入占GDP

的比重而言的。

主要体现在:

第一,财政支出进化论取何种形式,无一例外地都表现为财政对GDP的实际

使用和支配的规模。

而财政收入则只是表明了财政可能使用和支配的规模,它常

常并不代表实际发生的规模。

第二,财政收入反映的是财政参与GDP分配过程的活动,财政支出反映的则

是财政在GDP使用过程的活动。

从社会再生产过程来看,是财政支出通过它的规

模和结构实现资源的配置,直接影响社会再生产的规模和结构。

财政分配的全过

程固然始于财政收入,但通过财政支出才最终完成。

第三,虽然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都体现了财政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调控,但财

政支出更能全面准确地反映财政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调控能力。

因为,财政的各项

职能的行使,大都是通过财政支出实现的。

7.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主要因素。

答:

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

经济性因素、政治性因素、社

会性因素。

其中经济性因素指代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是财政支出的财力

保证;政治性因素的表现主要在三个方面:

一是政局是否稳定;二是政体结构和

行政效率;三是政府干预政策。

而社会性因素主要指代人口、就业、教育、医疗

卫生、社会救济、社会保障等因素。

8.经济发展的财政支出增长理论对财政支出增长趋势的解释。

答:

经济发展的财政支出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提出。

们认为,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政府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占有较高的比重。

是因为这一时期各种基础设施十分落后,公共部门要为经济发展提供社会基础设

施方面的投资。

这些投资对于处于经济与社会发展早期阶段的国家进入“起飞”,

以至进入发展的中期阶段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在这一阶段财政支出中用于公共

投资部分的比重很大,增长速度也很快。

经济由起飞阶段进入中期阶段之后,私

人产业部门已经发展起来,资本存量不断扩张,那些需由政府提供的具有较大外

部经济效益的基础设施已经建成,对它们需求的增加也逐渐变缓了,此时私人资

本积累开始上升,政府公共性投资虽然仍继续进行,但只是对私人投资的补充。

这一时期人们在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同时,开始关注其他方面的需要,对政府所

提供的公共性消费支出的需求扩大了,相应地,政府用于教育、卫生和安全等方

面的消费性支出,以及用于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转移性支出开始增加。

当经济进

入成熟阶段后,政府公共性投资支出又呈增长势头,此时人均收入水平有了很大

提高,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汽车的普及需要更完善的交通设施,这

些都需要政府参与进行。

这一时期公共性投资的特点表现为一种对私人消费品的

补偿性公共投资。

但从总体而言,公共性投资占GDP的比重会趋于下降。

罗斯托

认为,一旦经济达到成熟阶段,公共支出将从基础设施支出转向不断增加的对教

育、保健与福利服务的支出,且这方面的支出增长将大大超过其他方面支出的增

长,也会快于GDP的增长速度。

9.财政部门成本-效益分析要考察的成本和收益的类型主要有哪些?

答:

对财政支出项目进行评估要考虑的成本和收益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有

以下一些类型:

1.真实的和货币的。

真实收益是指支出(投资)项目的最终消费者获得的收

益,它反映了社会财富和福利的增加。

真实成本则是支出项目所利用资源的实际

成本。

货币收益与成本则是受到市场上相对价格的变化影响的收益或成本,价格

的变化可能使一部分人的收益或损失增加,又为其他人的损失或收益所抵销,所

以,从整体上看,它无法反映社会的净收益或净损失,因此又被称作虚假收益和

成本。

2.直接的和间接的。

直接的成本和收益是与项目主要目标密切相关的成本和

收益。

如直接成本包括为建设、管理和维护某工程项目而投入的人力和物力的价

值;直接效益则指该工程直接增加的商品量和劳务量,以及使社会成本得以降低

的价值。

而间接成本和效益则是属于项目的副产品,与项目的非主要目标有关。

如间接成本主要指由于进行某工程项目而附带产生的人力和物力的耗费,以及通

过连锁效应而引起相关部门产生的人力和物力的耗费;间接效益主要包括与该项

目相关联部门的产量的增加以及得到的其他社会福利。

3.有形的和无形的。

有形的成本和收益是能够以市场价格计量的且按惯例应

记入会计账目的成本和收益。

无形的成本和收益是指不能经由市场估价的,因而

也不能入账的成本和收益。

4.中间的与最终的。

中间成本与效益,系指在工程项目成为最终产品之前加

入的其他经济活动所产生的一切成本与效益。

最终成本与效益则指工程项目作为

最终产品所产生的一切成本与效益。

5.内部的与外部的。

内部的成本和效益主要指项目所在辖区范围内发生的成

本和收益。

而外部的成本和收益是指项目范围外发生的成本和收益。

10.正确选择贴现率对财政支出项目评估的意义?

答:

贴现率的选择对项目的取舍有很大的关系。

过高的贴现率会使一些有效

率的项目被否决;过低的贴现率会使政府的某些支出(投资)项目受到过分的鼓

励,从而使过多的资源用于公共部门,其结果是扭曲了资源合理配置。

11.政府采购制度可从哪些方面提高财政支出效益?

答:

政府采购制度可从三个层次上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益:

1、从财政部门自身角度来看,政府采购制度有利于政府部门强化支出管理,

硬化预算约束,在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下,降低支出费用,提高财政资

金使用效率。

2、从政府部门的代理人角度看,通过招标竞价方式,优中选优,具体的采

购实体将尽可能地节约资金,提高所购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质量,提高政府采购

制度的实施效率。

3、从财政部门代理人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角度看,由于政府采购制度引入

了招标、投标的竞争机制,大大减少了采购实体与供应商之间的共谋和腐败现象,

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供应商和采购实体是最大利益者而国家是最大损失者的问

题。

第四章

1、1998年的机构改革之前,我国曾经在1982年和1993年先后进行过两次

机构改革,但均未摆脱“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

你如何理解

这一现象?

答:

我国机构膨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政府职能范围未作及时调整是

重要的因素。

就政府职能而言,一方面,在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政府

行政管理职能是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混在一起的。

政府为管好占国民经济主体

地位的规模庞大的国有经济,就必须设立诸多的按行业或按产品分工的经济主管

部门。

政府也就不得不把实现所有者管理职能的费用也纳入行政管理支出供给的

范围。

另一方面,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政府又需要增添和加强一些新老行政

管理职能,如市场培育、法制建设等,会相应增加这些方面的行政管理支出。

样政府所担负的行政管理职能既多于计划经济条件下、也多于市场经济条件下;

原有的不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机构没有撤销,为适应新形势又需要增设新机构,

有时甚至还要设置一些专门机构来协调新旧机构。

尽管这些机构中的相当一部分

已完成了历史使命,但由于种种原因却难以压缩。

结果是政府机构只增不减,政

府职员只进不出,行政管理支出总量不断增加。

2、谈谈近年来国防支出的发展趋势。

答:

就我国来看,国防支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基本上呈明显下降的趋势。

我国国防支出占GDP的比重(见表4—4),1980年为4.3%,到1997年下降为1.1%,

直到近几年才回升到1.6%以上;国防支出占政府财政支出的比重1980年为

15.8%,到1997年则下降为8.8%。

尽管2004年国防支出的绝对额比上年增长

15.3%,达到2200亿元,但其占政府财政支出的比重仅为7.72%。

3、为什么说教育是一种混合产品?

我国教育支出的现状和改革方向是什

么?

答:

教育是一种混合产品,具有较大的外部效益。

一方面,受教育者学到知

识和技能以后,增强了竞争能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获得相对较高的收入,在

生活中能够获得更多的精神享受,因而,它具有私人产品的性质,即排斥性和竞

争性,从这一角度来看,个人或家庭可以通过市场来获得教育利益;但是,另一

方面,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教育利益通过受教育者外溢给了社会,从而提高了整个

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民族文化与道德素养,保证了国家的民主制度得以在

一个更为良好的环境中运行,促进了社会交流与经济发展,因而,它又具有公共

产品的性质,即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

我国教育支出的现状:

1、财政性教育投资不足;2、教育投资结构不够合

理。

改革方向:

1、加强教育事业的立法与监督工作;2、加大财政支持教育的

力度;3、优化教育投入结构;4、动用社会力量广开办学渠道。

4、说说政府参与科技支出的理由。

答:

政府之所以在推动科技进步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科技领域的特

性密切相关。

传统经济理论以完全竞争为前提,但现实的市场是一个不完全竞争

的市场,且这种不完全竞争不完全是传统经济学所指的那种垄断、政府管制和专

利保护的结果。

在知识经济中,不完全竞争已成为经济的内在特性。

主要表现在:

1、基础性科学研究成果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2、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具有外

部效应;3、风险贷款市场的不完善。

5、政府投资和非政府投资各有何特点?

谈谈政府介入基础设施投资的原

因。

答:

和非政府投资相比,政府投资具有不同的特点。

其一,政府居于宏观调

控主体的地位,它可以从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角度来评价和安排自己的投资。

府投资可以不盈利或低利,但是,政府投资项目的建成,如社会基础设施等,可

以极大地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

其二,政府财力雄厚,而且资金来源多半是

无偿的,可以投资于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

其三,政府可以从事社会效益好而经

济效益一般的投资。

政府介入基础设施投资的原因主要有:

1、基础设施消费中存在外部效益;

2、基础设施的生产与消费有着与其他产品不同的特点;3、基础设施配置存在

着地区公平问题。

6、从产品性质上说,农产品属于典型的私人产品,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

家的政府都承担了对农业的大量投资,这是为什么?

答: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政府承担对农业的大量投资这一现象与农业生产

所固有的特点和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有着必然的联系。

众所周知,农业是

国民经济的基本,“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现阶段农业生产的特点主要表现

在:

1、农产品的供给弹性与需求弹性具有不对称性;2、农业比较利益较低;

3、农业经济中存在外部效益;4、地区之间农业资源禀赋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

农业仅仅依靠市场的力量很难得到快速的、可持续的发展,而必须依靠政府的扶

持。

政府发展农业的政策,重点应放在市场存在缺陷的领域内。

7、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采用财政补贴手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采用财政补贴手段的主要原因有:

1、存在某些需要鼓励生产,但容易导致生产企业亏损的产品;2、为了维

系某些非市场价格的存在;3、为了配合产业政策发展的需要。

8、有人说社会救济是纯公共产品,社会保险是准公共产品,你同意这种认

识吗?

答: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主要从外部效应角度来分析的,他们认为社会救济只

有外部收益而没有内部收益,或者说外部收益非常大,属于纯公共产品的范畴,

适合于政府提供;而社会保险既有社会收益,又有生产者个人收益的特点,属于

准公共产品的范畴。

9、如何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答:

从近、中期看,深化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社会保障支出管理应重点从以

下几个方面展开:

1、以完善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体系为重点,深化各项社会保障制

度改革;2、逐步实现社会保险筹资方式由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过渡,加强

和改进社会保险基金的征收与营运管理;3、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法制建设,理

顺社会保障管理体制;4、加强和完善对社会保障支出的财政管理与监督。

第五章财政收入总论

复习思考题:

1.财政收入的形式主要有哪些?

2.财政收入的基本分类及其分类意义。

3.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4.简要分析我国财政收入规模的增长变化趋势。

5.从财政收入结构分析简述我国增加财政收入的途径。

答案:

1.答:

财政收入的形式是指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具体方式,即来自各个部门、单

位和个人的财政收入通过什么方式上交给国家。

目前,财政收入主要有以下几种

形式:

(1)税收收入。

税收收入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取得的

财政收入。

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是政府活动的主要财力支柱。

前,税收收入占各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一般都在90%左右。

(2)债务收入。

债务收入是国家以信用方式从国内、国外取得的借款收入。

债务收入形式始于封建社会,并在现代信用经济发达以后获得了极大发展,成为

各国取得财政收入的又一重要形式。

(3)国有企业运营收入。

国有企业运营收入是指国家以国有资产所有者代

表的身份,采取上缴利润、租金、股息红利和资产占用费等形式取得的财政收入。

这种收入形式也有较长的历史。

(4)国有财产收入。

国有财产收入是指政府凭借其所拥有的财产而取得的

租金、利息和变价款等收入。

这种收入形式曾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财政收入的

主要形式。

(5)行政司法收入。

行政司法收入是指政府或公共机关由于向居民提供某

种服务或为了限制人们的某些行为,根据一定的标准收取的规费收入或罚没收

入。

(6)其他收入。

其他收入指上述各类收入形式以外的其他各种收入形式,

如事业收入、外事服务收入、国际组织捐赠收入等。

2.答:

财政收入的基本分类及其分类意义如下:

(1)按价值构成分为V和M。

V是社会总产品中用来补偿劳动消耗的部分,

来自于V部分的财政收入主要有:

第一,直接向个人征收的税收,第二,直接向

个人收取的规费收入和罚没收入等,第三,居民个人购买的国库券,第四,国家

出售高税率消费品所获得一部分收入,实际上是由V转移来的;第五,服务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