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机自制造技术实验.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693140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15.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机自制造技术实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10机自制造技术实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10机自制造技术实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10机自制造技术实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10机自制造技术实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机自制造技术实验.docx

《10机自制造技术实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机自制造技术实验.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0机自制造技术实验.docx

10机自制造技术实验

机械制造技术

实验报告书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机械工程学院

 

实验一刀具角度的测量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车刀几何角度测量的基本方法,加深对车刀切削部分基本定义的理解。

(2)了解车刀量角台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3)掌握车刀几何角度的标注方法。

二、实验原理

车刀量角台是测量车刀标注角度的专用量角仪,其结构如图1.1所示。

它是由工作台、定位块8、立柱、调整螺母6和安装在三个互相垂直轴上的大刻度盘3、小刻度盘5、底盘l以及相应的大指针2、小指针4等零件组成的。

它的测量基本原理就

是利用安装在三个互相垂直轴上的刻度盘或指针,对应车刀被测部分作一定角度的转动,其转过的角度值可通过相应的刻度盘指针显示出来,从而测量出车刀切削部分在某平面内的“静态”几何角度。

在车刀的设计、制造、刃磨和测量过程中,为方便起见,均以与车刀刀杆的安装底面。

如图1.1车刀量角台贴合的平面作为基面。

因为在使用中车刀的切削平面和各平面(法平面除外)均垂直于基面,所以,车刀量角台在小指针指零时,可用大指针的前面a分别代表各平面(小指针转过刃倾角

时代表法平面)和切削平面。

测量时,只要将被测车刀随工作台转到一定的位置,然后,再适当调整大指针的方位,使其几个测量工作面(如图1.1中的a、b、c、d等面)分别与车刀切削部分的各被测面(刃)贴合,此时,便可在底盘和大刻度盘上分别读出车刀切削部分在基面、正交平面、法平面等平面内的“静态”几何角度值。

 

图1.1车刀量角台结构图

三、实验仪器和刀具

(1)车刀量角台一台。

(2)外圆车刀(90º偏刀、45º弯头刀)各一把。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测量前,先将各指针对零(原始位置),然后,将车刀放到测量工作台上,并与定位块靠紧。

(1)主偏角Kr的测量

将工作台连同车刀一起从原始位置开始顺时针转动(工作台平面相当于基面),直到车刀主切削刃与大指针的a面贴合为止,这时,即可在标有刻度的圆形底盘上读出车刀主偏角值,如图1.2所示。

 

 

图1.2车刀主偏角Kr的测量图1.3车刀刃倾角λs的测量

(2)刀倾角λs的测量

测完主偏角后,工作台不动,转动调整螺母,使大刻度盘上移,并转动小指针。

调到大指针的b面与车刀主切削刃完全贴合为止(大指针的b面相当于基面),这时,即可在大刻度盘上读出车刀主切削刃的刃倾角λs值。

大指针指在零位的左边λs为正;指在零位的右边λs为负,如图1.3所示。

(3)前用γo的测量

从测完主偏角的位置起,使工作台逆时针转动90º,或从原始位置起逆时针转过(90º-Kr)角,此时,主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恰好垂直于大指针的前面a(相当于正交平面),然后,使大指针的b面在车刀主切削刃选定点A处与前刀面贴合,这时,即可在大刻度盘上读出车刀主切削刃的前角γo值。

大指针指在零位的右边γo为正;指在零位的左边γo为负。

如图1.4所示。

(4)后角αo的测量。

测完前角后.工作台不动,向右平移车刀(这时定位块可能要换置于车刀的左侧,但仍要保证车刀侧面与定位块侧面靠紧),然后,下移大刻度盘,使大指针的c面在车刀主切削刃选定点A处与后刀面贴合,这时,即可在大刻度盘上读出车刀主切削刃的后角αo值。

大指针指住零位的左边αo为正;指在零位的右边αo为负,如图1.5所示。

 

图1.4车刀前角γo的测量图1.5车刀后角αo的测量

(5)副偏角Kr'的测量

车刀副偏角Kr'的测量可参照主偏角Kr'的测量过程进行。

五、实验要求与注意事项

(1)实验要求

1)测量3把车刀的基本角度。

2)将测量3把车刀所得到的各种几何角度,分别标注在车刀刀头部分的视图上。

(2)注意事项

1)实验前,须认真阅读实验内容及要求,了解操作步骤。

2)测量时须先辨明车刀的主、副切削刃,前、后刀面,明确进给方向,然后才能确定在测量车刀某—角度时,车刀的安装和量角台的调整方法。

3)测量时要谨慎小心,避免量角台和大刻度盘撞击车刀刀刃而损坏。

 

实验一刀具角度的测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设备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四、实验报告

(1)实验数据记录及计算,见表1.1。

表1.1被测车刀几何角度值

车刀名称

基本角度测量值/(º)

Kr

λs

γo

αo

Kr'

90º偏刀

45º弯头车刀

 

(2)车刀几何角度的标注:

先按1:

1的比例绘制所测量的车刀刀头部分视图,然后在主视图与测量平面视图中标注出车刀切削部分的基本角度和其它要求测量的几何角度。

车刀名称:

90º偏刀

 

 

车刀名称:

45º弯头车刀

 

 

实验二机床夹具拆装与调整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夹具的组成、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

2.理解夹具各部分连接方法,了解夹具的装配过程;

3.掌握夹具与机床连接、定位方法,了解加工前的对刀方法。

二、实验设备

1.车床夹具一套

2.钻床夹具一套

3.铣床夹具一套

4.拆装、调整工具:

活动搬手、内六角搬手及螺丝刀各一套。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熟悉整个夹具的总体结构,找出夹具中的定位元件、夹紧元件、对刀元件、夹具体及导向元件;熟悉各元件之间的连接及定位关系;

2.使用工具,按顺序把夹具各连接元件元件拆开,注意各元件之间的连接状况,并把拆掉的各元件摆放整齐;

3.利用工具,按正确的顺序在把各元件装配好,了解装配方法,并调整好各工作表面之间的位置;

4.把夹具装到铣床的工作台上,注意夹具在机床上的定位,调整好夹具相对机床的位置,然后将夹具夹紧;

5.将工件安装到夹具中,注意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夹紧;

6.利用对刀塞尺,调整好刀具的位置,注意对刀时塞尺的的使用。

 

机床夹具拆装与调整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设备名称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四、问答题

1.为什么工件要在夹具中定位?

 

2.什么是六点定位原理?

什么是完全定位、不完全定位、欠定位及过定位?

 

3.请写出你拆装的夹具名称及该夹具的定位元件、夹紧元件、对刀元件、夹具体及导向元件的名称及各元件的作用。

 

4.绘制钻床夹具和铣床夹具简图。

 

参考

二实验设备:

1.后盖钻夹具一套。

2.拆装、调整工具:

活动搬手、内六角搬手及螺丝刀各一套。

或:

1、回转式钻模一套。

2.拆装、调整工具:

活动搬手、内六角搬手及螺丝刀各一套。

或:

1、铣床夹具

2.拆装、调整工具:

活动搬手、内六角搬手及螺丝刀各一套。

或:

1、T形槽组合夹具

2.拆装、调整工具:

活动搬手、内六角搬手及螺丝刀各一套。

⑶欠定位:

工件定位时,应该限制的自由度没有被全部限制的定位。

实际定位时不允许发生。

⑷过定位(重复定位):

工件定位时,几个定位元件重复限制工件同一自由度的定位。

位于同一平面内的四个定位支承钉限制了三个自由度,是否允许,视具体情况而定,若工件定位平面的平面度较高,定位能保证一批工件定位位置一致,允许存在,否则,A工件与这三个支承钉接触、B工件与另外三个支承钉接触,造成一批工件定位位置不一致,这种情况就不允许。

3、请写出你拆装的夹具名称及该夹具的定位元件、夹紧元件、对刀元件、夹具体及导向元件的名称及作用。

例如:

名称:

后盖钻夹具

定位元件:

定位轴和分度盘

作用:

用于确定工件在夹具中的位置;

夹紧装置:

螺母

作用:

将工件压紧夹牢,并保证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位置不变;

对刀或导向元件:

分度销、定向键

作用:

用于保证工件加工表面与刀具之间的位置;

夹具体:

心轴

作用:

是夹具的基座和骨架,用来配置、安装各夹具元件及装置。

或:

名称:

回转式钻模夹具

定位元件:

定位轴和短销

作用:

用于确定工件在夹具中的位置;

夹紧装置:

螺母、螺杆

作用:

将工件压紧夹牢,并保证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位置不变;

对刀或导向元件:

环型圆柱

作用:

用于保证工件加工表面与刀具之间的位置;

夹具体:

基座

作用:

是夹具的基座和骨架,用来配置、安装各夹具元件及装置。

或:

包含对刀元件、导向元件、分度装置、连接元件等

名称:

铣床夹具

•主要由夹具体、定位板、夹紧机构、对刀块、定向键等组成

 

名称:

T形槽系组合夹具的元件:

基础件;支承件;定位件;导向件;夹紧件;紧固件;其它件;合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