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教师的心理困惑及对策研究.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678670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校教师的心理困惑及对策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职校教师的心理困惑及对策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职校教师的心理困惑及对策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职校教师的心理困惑及对策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职校教师的心理困惑及对策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校教师的心理困惑及对策研究.docx

《职校教师的心理困惑及对策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校教师的心理困惑及对策研究.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职校教师的心理困惑及对策研究.docx

职校教师的心理困惑及对策研究

职校教师的心理困惑及对策研究

  【摘要】职校教师的心理困惑主要表现为压力感明显、敏感心理、易挫心理、消极情绪和职业认同感下降。

职校教师的心理困惑对教育活动的影响表现为:

职校教师的消极情绪状态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职校教师的职业倦怠影响学生性格的形成,职校教师的不良的心理表现影响着教育效果,职校教师的压力感影响师生关系的发展。

【关键词】职校教师;心理困惑;对策

  

  早在1996年,联合国的心理学专家就预言:

“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

”最新的统计表明,全球完全没有心理疾病的人只占9.5%,有84.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完全有心理疾病的人只占6%。

  由于职校教师所承担的教学任务与一般普通中学的不同,以及职业学校的生源存在着比一般普通中学稍差的状况,使职校教师的教育工作更为繁琐,难度更大、压力更大,如果教师不能得到及时的帮助和疏导,极易使他们产生心理困惑,进而影响教育教学效果。

因此,职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

关注职校教师的心理健康,使他们形成积极、乐观、平和、宽容的心态,才能有助于他们培养出适应地方经济要求的、既有一定专业技能又有扎实的文化知识、且有积极向上勇于奉献的、适应现代化建设要求的劳动力大军,并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优秀的人才。

  1职校教师的心理困惑及产生原因

  心理困惑是轻微的心理异常,通常不存在心理状态的病理性变化,是正常心理活动中的局部异常状态,具有明显的偶发性和暂时性,常常与一定的情景相联系。

职校教师的心理困惑及产生原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压力感明显。

  所谓压力是指个人面临威胁性的刺激情境,一时又无法摆脱困难时的被压迫感。

压力也可以视为一种由挫折、失败所造成的反映。

从世界范围来看,与其他工作群体相比,教师所面临的工作压力更大和更加明显,更容易导致心理困惑的产生。

因为他们的工作和服务的对象是人,而以人为工作对象,则意味着其责任重大,相应地,他们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也很大,也就较容易产生各种心理困惑。

此外,教师所面临的压力源比较多,教师的主要压力源有工作负荷、人际关系、工作自主性、职业发展等。

一般来说,教师的压力感与情绪衰竭呈显著相关,也就是说工作压力感越重,情绪上就越表现衰竭。

  1.2敏感心理。

  教书育人的工作要求教师必须养成善于观察、认真细致、勤于思考的素质,这是完成教育工作的主要保证。

然而,由于教育工作繁杂而细碎,学生的需要和个性多种多样,再加上职校学生的特殊性,教师在工作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太多,就容易导致教师对方方面面的事情比较敏感。

因为当个体所面临的问题较多,需要慎重解决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在需要多种能力和较高水平的自我控制参与时,教师容易产生焦虑情绪,而焦虑又增加了个体敏感性,影响教师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

  1.3易挫心理。

  职校教师与普高教师相比,社会较多的认可普高教师。

面对这样的社会评价,容易导致职校教师产生易挫心理。

因为,当个体认为他无法左右社会对某些问题的看法时,个体容易产生一种不管我们如何努力也不会有任何效果的心态,这就是易挫心理。

当然,易挫心理的产生,也与教师对主观与客观、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理解有关。

  1.4消极情绪。

  职业学校学生的特殊性,使职校教师比一般普通中学教师产生更多消极的情绪反应。

因为职业学校的学生基本上是重点中学、普通中学分数线以下的学生,这些学生中的相当一部分是头脑灵活但不爱学习的学生,他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时常会出现调皮捣蛋、恶作剧、对抗、违规违纪等等。

面对这些情况,如果教师不能保持平静、耐心、积极、乐观的心态,就会导致某些消极情绪的发生。

教师的消极情绪可分为两种:

即过度的情绪反应和持久的消极情绪。

过度的情绪反应即情绪反应过于强烈,如狂喜、暴怒、悲痛欲绝等,也指情绪反应过于迟钝、无动于衷、冷漠无情。

持久性的消极情绪是指在引起忧、悲、恐、怒等情绪的因素消失之后,仍数日、数周、甚至数月沉溺于消极状态不能自拔。

  在教育过程中,如果这些消极情绪不能很好地处理,教师不能调控好自己的情绪,没有一个释放压力的渠道,就容易产生诸如胃溃疡、失眠等各种心身疾病。

  1.5职业认同感下降。

  职业枯竭或职业倦怠是指职业压力的一种,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在经受持久压力体验时情感、态度和行为的某种情绪衰竭状态,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

  职校教师如果不能准确面对学生的特殊性,不能积极寻找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以及对教师职业的正确认识,就会容易导致职业的枯竭。

从职校的特点来分析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

职校教师工作的不可选择性,职校学生管理的困难是职校教师压力和倦怠的主要原因。

职校生从某一角度来说,在初中阶段的学习成绩差,且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不良习惯的困扰,他们的不良行为、问题行为比起一般普高学生明显,并且不易改进。

有的学生不能与同学友好相处、与老师关系紧张、拒绝合作,不参加班级工作,看问题绝对化、不思后果;有的学生甚至还有攻击他人和攻击职校教师的行为,使职校教师必须花费很多的时间与精力来处理学生的问题。

如果职校教师在经过很大的努力后,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学生的问题还未获得明显改善或无法达到预定的目标,那么在很长一段时间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孤独地跋涉的职校教师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激励反馈就会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另一方面,职校教师在教育学生方面不得不和自己不喜欢甚至是讨厌的学生打交道,天长日久,造成不认同该职业。

  2职校教师的心理困惑对教育活动影响

  2.1职校教师的消极情绪状态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在美国公布的《各级学校的健康问题报告》中指出:

由于情绪不稳定的教师对于儿童的决定性影响,就不应该让他们留在学校里。

一个有不能自制的脾气,严重的忧郁,极度的偏见,凶恶不能容人,讽刺刻毒或习惯性谩骂的教师,其对于儿童心理健康的威胁,犹如肺结核或其他危险传染病对儿童身体健康的威胁一样严重。

  情绪状态不佳的职校教师,他们常表现得烦躁、易怒、容易冲突、喜怒无常、情绪不稳定。

因此,他们很难营造愉快、轻松的环境,有意无意地把学生当成“替罪羔羊”,导致学生长期处于紧张和焦虑之中的后果。

如曾有一位班主任新接了一个班,在给学生做心理测试中发现一半的学生有较严重的抑郁心理,经过了解发现,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以前的班主任经常无故发脾气,常常搞得学生不知所措,时间长了,学生心理受到压抑。

  职校教师是否喜欢和信任学生,影响着学生的心态。

如职校教师表现出心烦、冷漠、沮丧、敌意、心不在焉等,易使学生变得自卑,认为自己不好。

同样,职校教师由此而批评、指责过多,学生就会觉得自己不好,不接纳自己,难以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产生各种心理冲突。

  2.2职校教师的职业倦怠影响学生性格的形成。

  职校生的年龄一般在14-18岁之间,他们的性格、世界观仍处在不断发展中,教师在学生的性格和世界观形成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性格是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它表现了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并表现在一个人习惯的行为方式中。

一般来说,性格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对现实的态度的性格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和性格的理智特征。

学校教育在学生性格形成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教师的性格、行为、态度、价值观等。

由于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够,还没形成独立的自我,很容易模仿别人。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职校教师是重要的他人,是榜样。

因此,如果一个教师表现职业倦怠,其精神状态、对工作的态度,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师生关系状态,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性格形成产生消极的影响。

  2.3职校教师的不良的心理表现影响着教育效果。

  职校教师的敏感、易挫心理等,直接影响着教育效果。

教师的心理状态好的时候,工作的积极性会很高、效率也会很高、质量也会好。

而教师的不良心理表现,影响着教师的权威性。

如果一个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缺乏权威性,就会丧失了教育的基本条件,影响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以及思想品德的养成。

  2.4职校教师的压力感影响师生关系的发展。

  在工作中,一定的压力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但是过大的压力也会带来一些消极的后果,其中之一就是影响着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教师压力过大,就会导致教师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关注学生的需要,就不能保证教师更充分地去思考教育学生的方法。

而对学生关注的减少,势必导致师生双方交流质量的下降,影响着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

  3解决职校教师心理困惑的对策

  职校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他们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没有身心健康的职校教师,就谈不上教育的进步。

3.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职校教师要以积极乐观态度面对生活和工作,能够根据社会要求,随时调整自己的意识和行为,使之符合社会规范。

能够摆正个人与集体、社会的关系,正确对待个人得失,时刻保持良好的心态。

热爱教育事业,在思想上,正确认识职校教师工作,自觉履行职校教师职责,即岗位职责、社会职责、国家职责。

做到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尊重关爱学生,能够自觉按职校教师的标准去要求自己,对职校教师工作充满信心,对学生充满爱心和希望,以工作的劳苦为欢乐。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达到自我认同。

王以仁等著的《教师心理卫生》一书指出:

“教师在多元多变的环境中,要先培养自己正确的认知,唯有对自己的角色先予以接受和肯定,方可不畏外来的冲击与挑战,在工作岗位上,愉快而有效地执行教育的任务”。

  3.2掌握应对心理压力的方法。

  通过学会一些应对的方法,充分利用积极压力,有助于促进教师心理的健康发展。

心理学研究指出,应对压力有两个主要方法,一是防御性应对,是指通过离开压力情境而保护自我,它使个体暂时摆脱压力,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是直接应对,是指直接面对来临的压力情境,可以采取诸如自我放松、参加体育锻炼等方式,这是一种较好解决压力的方法。

心理学家法瑞斯建议,为了调适焦虑和压力,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应对策略,即降低紧张,以解决问题的方式对待压力,转移注意力,认知重估和社会支持等。

  3.3具备自我诊断、自我调适的能力。

  要具有自我诊断的能力,首先就是学习和掌握心理学的知识。

自觉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应对心理问题的技术。

为了身心健康,我们有必要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意识到心理困惑的表现及危害,了解心理困惑产生的原因并具有预防和缓解措施的能力。

  自我调适在人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要经常自省。

明了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对心理健康状况更要有点“自我感觉”。

二是以“平常心”对待一切事物。

不为一点挫折而灰心丧气,也不会为一点成功而沾沾自喜。

因“责任感”而出现的焦虑是必要的,焦虑是一种动力,但是如果是一直处于焦虑状态之中,则会使人紧张不安,所以需要以平常心来调节。

三是培养多种兴趣爱好来保证良好个性的形成。

  3.4职校教师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是教育工作的需要,更是人类自身心理发展的需要,和谐的人际关系,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工作愉快,形成积极乐观、开朗的性格。

不良的人际关系,使人心情沉闷,抑郁寡欢,有碍于个人心理健康,久而久之形成冷漠、孤僻的消极性格。

职校教师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指职校教师与学生、家长、同事、领导之间的关系。

面对多样、复杂的人际关系职校教师应本着尊重、理解、沟通的原则,对待学生、家长多一份尊重和理解,善于倾听他们的心声,为他们解除在学习和教育过程中的困扰;与领导和同事相处时,应主动沟通、换位思考,采取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人,相互理解,缩短彼此间的心理距离。

积极开拓社交渠道,创造与他人交往的机会,主动参与学校集体活动和社会活动,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在和谐的环境中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因此,教师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念,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完善自己的人格特征。

  3.5职校教师应增强对挫折的耐受力。

  职校教师要能接受困难和挫折的考验,忍受挫折打击,并且能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心理平衡,这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

职校教师要具有直面挫折的意识,把挫折视为人生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挫折中激发自身潜在的能力与活力,加强教育责任心,磨练自己的意志,在失败中寻求成功,积极调整心态走出挫折。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在经受的心理挫折后如果缺乏正确的心理调解手段,就会产生心理问题。

调查表明,目前职校教师存在的各种心理困惑中,有30%源于在经历挫折和打击时没有得到正确的调整和疏导。

职校教师遭遇挫折后应认真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明确是非标准,提高抵御挫折的能力。

  3.6学校要为教师提供必要的物质和精神的支持。

  一是建立完善教师心理健康检查机制和心理咨询治疗机构,定期对职校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检查,是预防各种不良心理问题的主要措施。

心理咨询和治疗机构的建立,可以保证教师获得必要的社会支持和帮助。

  二是重视校园的美化,使教师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工作,有助于教师形成良好的工作心态。

心理学研究表明,工作环境直接影响人们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满意度。

一般认为,有较好个性特征的人往往被认为是在高质量工作环境下工作的人。

也就是说,在一个令人愉悦的高质量工作环境中就可以增加自我价值感,以及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进而产生了较高的工作满意度。

  3.7科学地正视自身的生理健康。

  一个人的生理和心理状况是相互影响的,生理是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生理方面发生某种病态,就会引起心理方面某些症状,职校教师要重视身体健康,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健体活动,以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王篷.儿童教育探索[M].哈尔滨: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

  [3]李正洪、徐学俊.中小学生偏常心理与行为辅导[M].武汉:

武汉出版社,2000.

  [4]郑燕祥.学校效能与管理[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5](美)PhillipL.Rice,石林等译.压力与健康[M].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6]赵国秋.心理压力与应对策略[M].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7]刘杨.职场压力管理-做一个轻松的人[M].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8]石林.职业压力与应对[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