砼工程监理细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677271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137.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砼工程监理细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砼工程监理细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砼工程监理细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砼工程监理细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砼工程监理细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砼工程监理细则.docx

《砼工程监理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砼工程监理细则.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砼工程监理细则.docx

砼工程监理细则

广州市轨道交通二、八号线延长线工程施工13标段

 

砼监理实施细则

 

编制人:

审批人:

日期:

 

广东铁路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广州地铁监理部

二oo七年十月

 

目录

一本工程混凝土工程的特点

二编制依据

三监理工作的流程

四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一)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

(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监理审查和验收

(三)混凝土生产的质量控制

(四)混凝土浇筑施工要点

(五)现浇结构分项工程的验收

(六)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的检验与验收

五监理工作的方法及措施

(一)施工质量的事前监理

(二)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理

(三)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产生原因及防治

混凝土工程监理细则

一、工程概况

广州市轨道二、八号线延长线施工13标段,主要包括上林镇~嘉禾区间、永泰~嘉禾区间明挖段、嘉禾车站和嘉禾车辆段出入段线。

二号线【上林镇~嘉禾区间】

上林镇~嘉禾区间起于上林镇站北端,下穿同泰路和华南路高架,向北走行与嘉禾站相接,设计起点里程YDK29+701.3,设计终点里程为YDK30+227.03,区间总长1526.21m。

基坑标准宽度10.8m,最宽处为58.3m,基坑深度8.6~16.5m。

三号线【永泰~嘉禾区间明挖段】

永泰~嘉禾区间明挖段以3号线盾构4标盾构始发井为界,向北与二号线并行,最后与嘉禾站相接,线间距13.3m~31.3m。

区间右线起点里程为YCK-10-518.8,终点为YCK-11-497.1,长977.1m,区间左线起点里程为YCK-10-507.25,终点为YCK-497.1,长971.744m。

区间地层主要为人工填土层<1>、冲洪积中砂层<3-2>、冲洪积粘性土层<4-1>、坡积土层<4-3>、可朔或稍密状残积土层<5C-1B>、硬朔或中密状残积土层<5C-2>、灰岩强风化带<7C-2>、中风化带<8C-2>、微风化带<9C-2>。

【嘉禾站】

本站所处场地地貌特征属于原始地貌形态属广花凹陷冲击盆地,地形较平坦地势较开阔,地层主要为冲击积砂土。

粘性土和残积土堆积,软土地层不发育:

下伏基岩为二迭系下统栖霞祖质灰岩。

稳定水位埋深一般1.10-9.30m基岩水位变化很不稳定。

嘉禾站为半地下站,车站设计里程为二号线YDK31+228.810~YDK31+560.907,三号线YCK-11-498.400~YCK-11-830.232,车站长302.079m,宽37.9m,基坑开挖深度9.4~10.0m。

【嘉禾车辆段出入段线】

嘉禾车辆段出入段线起于嘉禾站北侧,线路向北行进,至三号线ZDK-12-400位置向东偏转90度,与嘉禾车辆段连接。

出入段线由三号线,三号线出、入段线和二号线出、入段线组成,设计为地上线和地下线,地下线采用明挖法施工。

明挖区间YDK-11-831.8~YDK-12-389.8。

主体基坑深度8.3~16.7m,最大宽度为30m.

区间穿越地层主要为中粗砂层<3-2>、冲洪积粘性土层<4-1>、可朔状残积土层<5C-1B>、硬朔状残积土层<5C-2>。

下伏基岩为栖霞组灰岩地层,岩

二、编写依据

1.已批准的监理规划

2.设计文件和设计资料;

3.专业工程相关标准、规范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99

《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1344—99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2000

《普通混凝土中所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检验方法》JGJ53—92

《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GBJ63—89

《混凝土外加剂质量标准》GB8076—97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146—90

4.经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

 

 

三、混凝土工程质量监理工作流程

不合格

 

四、监理工作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本工程混凝土分项工程、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质量目标:

优良。

(一)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

1.水泥

建筑工程常用的水泥有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水泥强度按国家标准强度检验方法,是将龄期为28d的试件测得其每平方厘米所承受的压力值确定。

水泥一般分32.5、32.5R、42.5、42.5R、52.5、52.5R、62.5、62.5R六个等级。

R指早强型水泥。

2.细骨料——砂

要求颗粒坚硬、洁净,砂中各种有害物质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表1砂中有害物质限量

项目

限量指标(重量的%)

>C30混凝土、抗冻混凝土

<C30混凝土

含泥量(颗粒径小于0.8mm的尘屑、淤泥、黏土的含量)

不大于3%

不大于5%

云母的含量

不大于1%

不大于2%

轻物质(视比重小于2g/cm3的物质,如煤、褐煤)

不大于1%

不大于1%

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折成SO2

不大于1%

不大于1%

有机质含量(用比色法检查)

颜色不应深于标准色,如深于标准色应配成砂浆进行强度对比试验,予于复核

3.粗骨料——碎石或卵石

1)高于等于C30强度的混凝土,粗骨料中针、片状颗粒含量应不大于15%。

低于C30强度的混凝土,粗骨料中针、片状颗粒含量应不大于25%。

2)高于等于C30强度的混凝土,及有抗冻、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石子含泥量应不大于1%。

低于C30强度的混凝土,石子含泥量应不大于2%。

3)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折成SO3,不宜大于1%。

卵石中有机物含量用比色法试验,颜色不应深于标准色,如深于标准色应以混凝土进行强度对比试验,予于复核。

4)当怀疑碎石或卵石含有无定形SiO2而可能引起碱-骨料反应时,应根据混凝土结构或构件的使用条件,进行专门试验,以确定是否同意使用。

4.水

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水时,应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的规定。

5.掺合料

1)粉煤灰

粉煤灰按成品质量分为Ⅰ、Ⅱ、Ⅲ三个等级。

掺加粉煤灰的混凝土配合比要由实验室试配,试验合格后方可提供,否则易造成质量事故。

2)粒化高炉矿渣粉

粒化高炉矿渣粉适用于抗硫酸盐介质的防腐混凝土和耐热混凝土中。

按(GB/T18046-2000)进行质量控制。

3)UEA掺加剂

掺加量为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的10%~14%。

投料误差小于用量的0.5%;搅拌时间延长30~60S;振捣密实;养护时间不宜少于14d。

6.外加剂

常用外加剂有普通减水剂、高效减水剂、引气剂、引气减水剂、缓凝剂及缓凝减水剂、早强及早强减水剂、防冻剂和膨胀剂等。

外加剂的掺量,应按其品种说明书并根据使用要求、施工条件、混凝土原材料等因素通过试验确定。

掺量以水泥重量的百分比表示。

称重误差不应超过2%。

7.混凝土原材料见证取样试验

1)水泥

散装水泥:

同一厂家生产的同期出厂的同品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以一次进场(厂)的同一出厂编号的水泥为一批,但一批的总量不得超过500t。

袋装水泥:

同一厂家生产的同期出厂的同品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以一次进场(厂)的同一出厂编号的水泥为一批,但一批的总量不得超过200t。

2)砂

同产地、同规格,用大型工具运输的以400m3或600t为一验收批。

用小型工具运输的,每200m3或300t为一批。

从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砂共8份,总量不少于10kg,混合均匀。

3)水

采用非饮用水源时,应进行检验和验收。

同一水源为一次。

4)掺合料

粉煤灰:

以一昼夜连续供应200t(以含水量小于1%的干粉计)相同级别的粉煤灰为一批,不足200t也按一批计。

粒化高炉矿渣粉:

按出厂编号为一批,也可按不超过200t为一批。

5)外加剂

同一厂家、同一品种,以一次进场的同一出厂编号的外加剂为一批。

或逐件取样,或随机任取几件采取等量试样并混合均匀。

8.原材料的质量验收

主控项目

1)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等的规定。

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检查数量:

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

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2)混凝土中掺用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等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当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时,混凝土中氯化物的总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的规定。

检查数量:

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

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3)混凝土中氯化物和碱的总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和设计的要求。

检验方法:

检查原材料试验报告和氯化物、碱的总含量计算书。

一般项目

1)混凝土中掺用矿物掺合料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1596等的规定。

矿物掺合料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检查数量:

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

检查出厂合格证和进场复验报告。

2)普通混凝土所用的粗、细骨料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的规定。

检查数量:

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

检查进场复验报告。

注:

1混凝土用的骨料,其最大颗粒粒径不得超过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间距的3/4。

2对混凝土实心板,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板厚的1/3,且不得超过40mm。

3)拌制混凝土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检查数量:

同一水源检查不应少于一次。

检查方法:

检查水质试验报告。

(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监理审查和验收

1.监理工程师对混凝土配合比审查要点

1)混凝土配合比必须由专业实验室经配合比设计后签发。

2)监理工程师要根据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并结合参考配合比和本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混凝土配合比审查,必要是应进行试验验证。

当混凝土有其他技术性能要求时,必须进行相应项目的试验验证。

2.主控项目

混凝土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的有关规定,根据

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和工作性等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

对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其配合比设计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专门规定。

检验方法:

检查配合比设计资料。

3.一般项目

1)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其工作性应满足设计配合比的要求。

开始生产时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作为验证配合比的依据。

2)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材料用量,提出施工配合比。

检查数量:

每工作班检查一次。

检验方法:

检查含水率测试结果和施工配合比通知单。

(三)混凝土生产的质量控制

1.配合比检验

根据工程特点、组成材料的质量、施工方法等因素,通过理论计算和试验来确定合理的配合比。

1)为保证混凝土质量(耐久性和密实度),在检验中,应控制混凝土的最大水泥用量、最小水泥用量和最大水灰比。

最大水泥用量不宜大于500kg/m3。

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见表2。

2)在浇筑混凝土时,应进行坍落度测定(每工作班至少两次),坍落度应符合表3的规定。

3)防水混凝土所用的材料、配合比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的规定。

4)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1)碎石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内径之比,宜小于或等于1:

3;卵石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内径之比宜小于或等于1:

2.5。

通过0.315mm筛孔的砂子应不小于1,砂率宜不小于40%—50%。

(2)最小水泥用量为300kg/m3。

(3)混凝土坍落度为8~18cm。

(4)混凝土内宜掺加适量的外加剂。

泵送轻骨料混凝土的原材料选用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

表2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和水泥用量

项次

混凝土所处的环境条件

最大水灰比

最小水泥用量(kg/m3)

普通混凝土

轻骨料混凝土

配筋

无筋

配筋

无筋

1

不受雨雪影响的混凝土

不作规定

250

200

250

235

2

受雨雪影响的露天混凝土

0.7

250

225

275

250

3

位于水中或水位升降范围内的混凝土

0.7

250

225

275

250

4

受水压作用的混凝土

0.65

275

250

300

275

5

在潮湿环境中的混凝土

0.65

275

250

300

275

6

防水混凝土

0.55

300、掺有活性掺合料时为280

表3混凝土浇筑时的坍落度

项次

结构种类

坍落度(mm)

1

基础或地面的垫层、无配筋的厚大结构(挡土墙、基础或厚大的块体等)或配筋稀少的结构

10~30

2

板和大型屋面的柱子等

30~50

3

配筋密列的结构(薄壁、斗、筒、细柱)

50~70

4

配筋特密的结构

70~90

注:

1本表系采用机械振捣时的混凝土坍落度,当采用人工振捣时,其值可适当增加;

2当配制大坍落度混凝土时(如泵送混凝土坍落度一般为80~180mm)时,应掺用外加剂;

3轻骨料混凝土的坍落度,宜比表中数值减少10~20mm。

4防水混凝土坍落度不宜大于50mm,泵送时入泵坍落度宜为100~140mm。

2.计量检测

混凝土拌制应根据配合比,对水泥、砂、石、水、外加剂严格计量,检验内容如下:

1)拌制混凝土时,必须设置磅秤,并定期校核磅秤的准确性。

2)应每盘过磅,防止磅秤虚设或用体积比代替过磅。

原材料每盘允许偏差见表2。

3)由于气候湿度的变化和气温高低的变化,应适时测定砂、石的含水量和调整配合比。

3.拌制施工要点

承重构件及量大的混凝土拌制,必须采用机械拌制。

1)拌制程序

向搅拌机料斗装料程序:

砂→水泥→石→水。

2)混凝土搅拌最短时间不得低于表4的规定。

表4混凝土搅拌最短时间(S)

混凝土坍落度(mm)

搅拌机类型

搅拌机出料量(L)

<250

250~500

>500

≤30

自落式

90

120

150

强制式

60

90

120

>30

自落式

90

90

120

强制式

60

60

90

4.混凝土运输

1)运输工具

运送混凝土宜采用搅拌运输车,容器应严密,内壁应平整光洁,粘附的残渣应经常清理。

如运距较近亦可采用翻斗车。

2)延续时间

混凝土从搅拌机卸出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不得超过表5的规定。

混凝土运输时间过长,浇筑后会很快凝结,使连续浇筑质量得不到保证。

混凝土运至浇筑地,应符合原规定的坍落度,如有离析现象,必须进行第二次搅拌才能浇筑。

超过允许的运输时间,监理人员应要求施工人员拒绝接收混凝土并记录在案。

表5混凝土从搅拌机卸出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

气温

延续时间(min)

采用搅拌车

采用其他运输设备

≤C30

>C30

≤C30

>C30

≤25°C

120

90

90

75

>25°C

90

60

60

45

注:

掺有外加剂或采用快硬水泥延续时间应通过试验确定

3)泵送混凝土

泵送混凝土的供应必须保证混凝土泵送能延续工作,混凝土泵受料斗内应充满混凝土,以防止吸入空气形成阻塞,混凝土泵允许中断时间不得超过45min。

(四)混凝土浇筑施工要点

监理人员在混凝土施工工程中要全过程旁站,在旁站工程中,要解决好拌制质量、浇筑顺序与振捣密实、设置施工缝和后浇带三个方面的问题。

1.施工前的准备

1)对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的质量、数量、位置应逐一检查并做好记录。

2)与混凝土直接接触的模板、地基土、未风化的岩石,应清除其上面的淤泥和杂物,用水湿润;地基土应有排水和防水措施,模板中的缝隙和空洞应堵严。

3)根据工程需要和气候条件等特点,应准备好抽水设备以及防雨、防水、防暑、防寒等物品。

2.浇筑顺序及振捣密实的旁站要点

1)混凝土浇筑应分层连续进行,每层浇筑厚度应根据工程结构特点、配筋情况、捣实方法而定,不得超过表6的规定。

表6混凝土浇筑层厚度(mm)

项次

捣实混凝土方法

浇筑层厚度(mm)

1

插入式振捣

振捣器作用部分高度的1.25倍

2

表面振动

200

3

人工

振捣

基础、无筋混凝土或配筋稀疏的结构中

250

梁、墙板、柱结构中

200

在配筋密列的结构中

150

4

轻骨料混凝土

插入式振捣

300

表面振动(振动时需加荷)

200

2)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

如必须间隔,间隔时间应尽可能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间隔的最长时间应按所用水泥品种及混凝土凝结条件确定,并不得超过表9的规定。

超过规定时间,混凝土开始初凝,则应等混凝土的强度达到1.2Mpa以上时,处理施工缝后才可继续浇筑。

3)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防止混凝土的分层离析。

混凝土由料斗、漏斗内卸出进行浇筑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宜超过2m;在竖向结构中浇筑混凝土的高度不得超过3m,否则应采用串筒、斜槽溜管等下料。

4)浇筑竖向混凝土前,底部应先填50~100mm厚、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混凝土的水灰比和坍落度,应随浇筑高度的上升酌量减少。

5)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与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化、移位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

6)在浇筑与柱和墙连接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在柱和梁浇筑完毕后停隔1~1.5h,使混凝土得到初步沉实后在继续浇筑以防止接缝处出现裂缝。

7)梁和板应同时浇筑混凝土。

较大尺寸的梁(梁的高度大于1m)、拱和类似结构,可单独浇筑。

8)在浇筑墙、厚板、深梁等截面较高的构件时,为防止大坍落度的泵送混凝土流淌过远,可设置挡板。

采用“分段定点下料,一个坡度,薄层浇筑,循序渐进,一次到顶”的浇筑方法。

9)大坍落度的泵送混凝土振捣时间可适当减少,一般10~20s,以表面翻浆不再沉落为度,振动棒移动间距可适当加大,但不宜超过振动棒作用半径的2倍。

振捣工具与人员应适当增加,以与泵送混凝土的来料量相适应,保证不漏振。

3.施工缝的设置和继续浇筑

施工缝位置宜留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

柱应留水平缝,梁、板、墙应留垂直缝。

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已浇筑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应不小于1.2MPa。

施工缝设置位置如下:

1)柱子留置在基础的顶面,梁或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与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30mm处。

当板下有梁托时,留在梁托的下部。

2)单向板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

3)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的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的范围内。

4)双向受力楼板、厚大结构、拱、拱、薄壳、水池、斗、多层刚架及其他复杂的工程,施工缝的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置。

其表面应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或软弱混凝土层,并加以湿润和冲洗干净,不得积水。

施工缝外宜先铺水泥浆或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5)承受动力作用的设备基础,不应留施工缝;如必须留施工缝时,必须征得设计单位同意。

4.为使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和防止收缩裂缝,对浇筑好的混凝土应进行养护。

混凝土养护按本细则第五条第二款第7点要求进行。

5.混凝土施工得监理验收

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验评标准》GBJ107的规定分批检验评定。

用蒸气法养护的混凝土结构构件,其混凝土试件应随同结构构件同条件蒸气养护再转入标准条件养护共28d。

当混凝土中掺用矿物掺合料时,确定混凝土强度时的龄期可按现行国家标准《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146等的规定取值。

检验评定混凝土强度用的混凝土试件的尺寸及强度的尺寸换算系数应按表7取用;其标准成型方法、标准养护条件及强度试验方法应符合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的规定。

表7混凝土试件及强度的尺寸换算系数

骨料最大粒径(mm)

试件尺寸(mm)

强度的尺寸换算系数

≤31.5

100×100×100

0.95

≤40

150×150×150

1.00

≤63

200×200×200

1.05

注:

对强度等级为C60及以上的混凝土试件,其强度的尺寸换算系数可通过试验确定。

结构构件的拆模、出池、出厂、吊装、张拉、放张及施工期间临时负荷时的混凝土强度,应根据同条件养护的标准尺寸试件的混凝土强度确定。

当混凝土试件强度评定不合格时,可采用非破损或局部破损的检验方法,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对结构构件中的混凝土强度进行推定,并作为处理的依据。

1.主控项目

1)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4)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5)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2)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其混凝土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

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一次,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检验方法:

检查实际抗渗试验报告。

3)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偏差应符合表8的规定。

检查数量:

每工作班抽查不应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

复称。

表8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允许偏差

材料名称

允许偏差

水泥、掺合料

±2%

粗、细骨料

±3%

水、外加剂

±2%

注:

1各种衡器应定期校验,每次使用前应进行零点校核,保持计量准确;

2当遇雨天或含水率有显著变化时,应增加含水率的检测次数,并及时调整水和骨料的用量。

4)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