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docx
《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
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
一、爱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
在我们初高中语文课本里,有不少描写爱情的诗文。
从《诗经》中的“关雎”、“蒹葭”到汉乐府的“上邪”,从“执子之手,与尔偕老”(《诗经•邶风击鼓》)到“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唐•白居易《长恨歌》),从“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元稹《离思五首》)到“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宋•秦观《鹊桥仙》),从“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唐•李商隐《无题》)到“问世间,情是何物?
直教人生死相许”(金•元好问《摸鱼儿》)等。
对于这些作品,青年学生们情有独钟,甚至有人在老师面前直言不讳地揶揄个别不愿主动背诵这类诗词的同学,说是如果连“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都不能背诵,就不配谈恋爱。
可见,这对他们心灵的影响是何等的深刻。
因为,爱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
人生匆匆,倏忽而过,可人为什么会有烦恼呢?
那主要是因为在我们每个人心中,有“情义”二字。
那么,人生何以有快乐幸福呢?
那是因为“爱在人间”。
回首我们走过的成长的风雨岁月,年轻的心,谁不渴望真诚、渴望友爱、渴望亲人之爱,那无数的点点滴滴的爱,承载着我们的欢乐,承载着年轻的心飞翔!
短暂人生,会因爱而精彩!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如果人生是戈壁,那么,爱的种子可以让生命开满鲜花;如果人生是沙漠,那么,爱的甘泉可以让它变成绿洲;如果人生是天空,那么,爱的阳光可以驱散阴霾;如果人生是船,那么,爱就是帆……
爱情,是人类最美丽的花朵;爱情,是人生最灿烂的诗篇。
自古以来,人们就用最真最美的语言在谈论爱,以最美最纯的诗句在赞颂着爱,以最炽烈的情怀和最执著的精神在追寻着自己心中的那份爱。
心会跟爱一起走!
爱,是青年心中最美最神圣的情感!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社会文化的开放,加之青年初期身体和心理发展的不一致,年轻的心灵,那份纯净的心灵天空,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冲击影响,常常让人头晕目眩,很容易失去思考的方向,迷失自我。
那么,如何直面青春的瓶颈,怎样才能让生命之舟在生活的风浪中扬帆,顺利驶向理想的彼岸,便成了为人师长义不容辞的职责。
二、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
有人戏谑说:
“恋爱中,男子的智商要减半。
而女子的智商呢?
就几乎等于零。
”也有人说:
“美丽的女子大多近视。
”
这些话虽然带有调侃之味,但是,我们如果仔细思考,审视现实生活中诸多的爱情悲剧、家庭的不幸,人们不难发现,受伤害最大的是女性。
究其原因,除了传统的尊卑观念的影响外,我想个人的观念和处世态度,仍然是很重要的因素。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女性常常是把爱情看作是生命的全部,以能找到一位如意郎君为最大的幸福!
那么,如何引导青年学子积极地去思考,去正确面对这些潜在的问题呢?
这两句戏谑的话,就可以作为思维的触发点。
事实上,这两句话对他们的冲击力是比较大的。
有同学说,男子虽然也重感情,但是,他们往往也重视自己的事业、前途;而女子大多对感情特别专注,常常把爱情当作自己生命的全部。
也有同学说,男子肩负的担子要重一些,所以他们必须要有担当,要有责任使命感。
还有同学说,无论是男子还是女子,在恋爱中,他们总是能够包容对方的一切,哪怕是不足和缺点,只是女子比男子更加容易善解对方而已,并非无知。
在这个过程里,大家在笑声中似乎明白了一点,那就是必须思考:
恋爱,究竟是应该“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还是“我拿青春去赌明天”,把爱情作为生命的全部?
如何进一步让同学们探究这个人生问题的的答案呢?
如果一味地说教,那只能激起少男少女们的抵触情绪,因为简单的劝阻是于事无补的。
对于青春年少的他们,只能因势利导,科学地疏导,引领他们正确地面对青春生命的微妙的心理活动,把握住人生前行的航向,让生命的花朵开得更绚丽迷人。
诗歌,是年轻人所青睐的艺术形式。
大凡恋爱中的人,都喜欢诗歌。
既然如此,何不利用中学阶段所学的经典爱情诗篇,进行一次综合探究性的学习,让他们在诗歌的国度探寻生命的意蕴,让心灵得到一次升华呢?
年轻的心灵往往就是诗,与其直接地说教,不如在诗歌的涵咏中受到潜移默化,从而内化为自己自觉的意识。
诗人舒婷的几首诗,就足以给人极大的启发。
三、爱因诗意温馨到永远
诗人舒婷女士的爱情诗歌中的《神女峰》、《致橡树》、《双桅船》,可以说是对爱情的内涵的最为精辟的诗意诠释。
神女峰
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是谁的手突然收回/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当人们四散离去,谁/还站在船尾/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江涛/高一声/低一声
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优伤/人间天上,代代相传/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为盼望远天的杳鹤/而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沿着江岸/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正煽动新的背叛/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这首诗,是诗人当年到三峡神女峰旅游时有感而作的。
而这首诗的文化背景是有关神女峰的典故:
在战国楚国宋玉的《神女赋序》、《高唐赋》中提到,楚襄王曾经在梦里与神女相遇并且与神女度过一段十分美好的时光;楚王死后,他的儿子跟文学家宋玉一起来三峡巡行,王子和宋玉都为巫山神女的绰约风姿所倾倒,神女也曾为两位英俊潇洒的年轻人而动芳心,但是,神女最终以理智战胜了情感,她认为自己应该始终忠于梦中的楚王。
后来,民间进一步补充了这个故事,说神女每天站在山顶翘首,盼望自己的丈夫归来,直到站成了一尊石像,是为望夫石。
从此以后,经过山下神女峰的人们,对她总是油然而生敬意。
诗人舒婷从此经过,看到无数的游人在向那高高的悬崖上的神女挥舞手帕、欢呼致意的时候,有了独特的人生感悟。
但这种感悟的表达,不是直白地表述,而是诗意地呈现,并且是以特定的意象含蓄委婉地来传递她内心一种瞬间的颤动和久远的思考。
要理解这首诗的意蕴,就得把握住诗歌的眼睛,即诗眼,那是最动人的句子。
这首诗歌,最动人的句子在哪儿?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
假如对这两句诗的内涵理解到了,那么,对这首诗的精髓也就理解了。
揣摩这两句诗的思想内涵,无论是思维还是情感心灵,都会受到极大的冲击。
因为,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大家对这两句诗可以说是耳熟能详,但要细细品味其中的深层意蕴,却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对于缺乏生活体验的年轻的学生们来说。
所以,探究起来就众说纷纭、见仁见智。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见解:
⑴现实的爱情观――与其去追求虚无渺茫的感情,还不如好好把握眼前真实的爱。
从实际情况出发,把握能把握的真爱。
⑵游戏人生的爱情观――人生短暂,何必苦苦地等待,只要快乐就行。
⑶永恒的爱情观――生命是脆弱的,有着不能承载之轻,不可能天长地久,但是,感情可以天长地久。
如果拥有了真挚的爱,哪怕是短暂的,那也是一生中最美丽的回忆、最珍贵的财富。
唐朝元稹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感人情怀。
宋朝苏轼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缠绵痴情。
现代青年时髦的说法就是“不在乎天长地久,只要曾经拥有”。
这个“拥有”,应该就是“真挚的感情”,而绝非别的什么肤浅的享受而已。
⑷发展的爱情观――感情是一杯酒,时间是一条河流。
再浓的酒,都会在时间的长河中慢慢地被稀释冲淡的,就像诗歌中诗人所说的:
“心,真能变成石头吗?
”
⑸从人文思想出发的爱情观――“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为谁展览?
从词典中看,“展览”就是“陈列出来供人观看”。
那么,是为了成为别人学习的道德榜样而牺牲自己的幸福(就像安徽的“贞节牌坊”)吗?
不是。
这里的诗句用了一个选择关系的句子――“与其…………不如…………”,是说“与其为了成为别人学习的道德榜样而牺牲自己的一生的幸福,还不如为真实的自己活一回”。
不在乎从一而终,而在乎是否有爱在手中。
如果为真爱,一份铭心刻骨的爱,苦苦守候一生,那自然是崇高壮美的、感天动地的伟大之爱;但是,如果没有了爱,甚至强把一个错误的开始延续到自己生命的终点,幻化成美丽的错误,以赢得世俗的赞美,应该说是不足为训的、不可取的做法。
如果结合诗人写作的文化背景,我们就不难发现,诗人要表达的主要是对传统的封建爱情婚姻观念的反叛,是对人性的自然规律和历史发展的必然性的东西的诗意表达,所以耐人寻味,备受人们的喜爱,读之难忘!
学生们在与同学老师的相互讨论中,自然而然地受到启发,至少在心底里会荡起一阵思考的涟漪,生命,只有拥有真正的爱,才能是幸福的。
那么,如何才能拥有真正的爱情呢?
舒婷女士的著名诗篇《致橡树》,能给迷茫困惑的人们以极大的启示。
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茵重复单纯的歌曲/也不止象源泉/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象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月光/甚至春雨/不,这些还都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语言/你有你的铜枝铁杆/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过去,这首诗被选进大学教材,二十世纪末被选进高中语文教材,如今又被选进初中语文教材(语文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
由此看来,这并非偶然,而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我想,选编者的目的大概也在于要培养学生健康正确的爱情观。
这首诗,虽然没有完整的意境,但它以极其丰富新颖的意象,抒发了诗人心中对理想美好的爱情的向往和对传统落后的爱情观的不满和否定,揭示出了现代诸多爱情悲剧中女性总是容易受伤的根本原因。
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诵欣赏,找出自己最为欣赏的句子,初步感受诗句的深刻意蕴,并发现自己理解起来感觉有些疑惑的地方来。
然后,从诗中的一系列意象入手,看看诗人通过这些意象,否定了哪些爱情观,肯定了哪些爱情观。
其实,诗人的意象都是从日常生活中选取的,读来显得十分亲切;同时,她又赋予各种意象以十分独特的内涵意韵,耐人寻味,给我们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开篇,诗人选取的是“凌霄花、鸟儿、源泉、险峰、日光、春雨”等意象,通过对这些意象的勾勒描绘,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的哪些爱情观的不满和否定呢?
作者不仅对那种像凌霄花、鸟儿那样要借助树木的高枝和绿荫才能生活的爱情观表示不满,而且对那些像“源泉、险峰、日光、春雨”一样只知道奉献、一味牺牲自我幸福、放弃自身追求的传统爱情观表示不满。
这些意象,都是被历代诗人们深情礼赞的形象,可是,诗人舒婷却不落窠臼、另辟蹊径,在平平常常的意象中见出新意,反衬出木棉和橡树的崇高壮美,从而让人们看到诗人所向往追求的爱的伟大和坚贞。
这首诗的主体意象是什么呢?
第二节诗人选取的是比肩而立、心心相印、同甘共苦、终身相依的橡树和木棉树。
他们不仅外形各自迥然不同,而且被赋予了性别的色彩:
橡树,有着伟岸身躯、铜枝铁杆、勃勃英姿,充满着男性的阳刚之美;木棉树,有着红硕的花朵,洋溢着女性的阴柔之气的娇艳美丽,更有着思想的深沉的聪明和智慧。
那“沉重的叹息”,是否就是说明女性开始觉醒,并且意识到要在现实生活中成为独立的生命个体并非易事呢?
读着这样的诗句,同学们很容易被其中涌动的激情和理性思考所感染。
这首诗中所说的木棉和橡树,彼此独立、比肩战斗,又相濡以沫、心心相印、同甘共苦,从而拥有坚贞伟大的爱情。
人们常说:
“文如其人。
”曾读到一篇写诗人舒婷女士的爱情的文章,题目叫《舒婷:
爱情如诗》。
据说,当年与诗歌评论家陈仲义结婚的时候,新娘的嫁妆有一份很特别的礼物,是诗人的老父亲精心培育多年的20盆名贵的玫瑰花。
如此富有诗意的开始,预示着他们的爱情的美好与温馨。
另外,诗人舒婷曾经说过这样的话:
他们从当年携手步上爱情的“双桅船”开始,多年以来,从没吵过架,因为他们互相很了解,再加上彼此都热爱文学,他们甚至把文学当作一种信念。
从诗歌中、从他们身上,我们学到了更多的东西,我想,那就是――要想拥有坚贞的幸福的爱情,不仅要有心心相印的默契、同甘共苦的精神,更要有彼此独立、平等的人格,有执著追求的信念和自己的人生理想事业。
正如诗人的另一首诗《双桅船》,那只象征生命的小船,不仅有海岸线的爱,更有风的使命、灯的召唤。
双桅船
雾打湿了我的双翼/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啊,心爱的岸/昨天刚刚和你告别/今天你又在这里/明天我们将在/另一个纬度相遇
是一场风暴、一盏灯/把我们联系在一起/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使我们再分东西/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
双桅船与岸之间,心灵相同,相互依存,但又总是不停地出发、不断地航行。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这是解读这首诗歌的关键之处。
无论走到哪里,海岸,永远都在船的航程上;船,始终都在海岸的视线里。
岸,是小船生命中最为美丽的风景线,没有他,小船就失去了心灵的归宿之地;船,是那长长的海岸永远的牵挂,没有了船,海岸剩下的将只是那空空的港湾。
但是,双桅船和海岸,不仅仅有最美丽的风景和永远的牵挂,他们还有各自的理想追求、事业发展。
如果小船一味地停泊在岸的怀抱,停泊在避风的港湾。
那么,小船将失去她生命的风采。
双桅船要载着岸的爱,拉起爱的桅杆,去追寻理想的“灯”,去完成“风”赋予自己的使命。
师生共同阅读讨论赏析了舒婷的几首爱情诗之后,大家可以明确:
一个诗人,一个生活如诗的诗人,她以一个女性的视角探索爱情的真谛,是很值得人们深思和学习的。
假如要用一个比喻来形容爱情在生命中的确切位置。
那么,我们不妨可以这样设想:
爱,如果是种子,那么,理想就是那土壤。
惟有如此,戈壁才能开满鲜花!
爱,如果是甘泉,那么,事业就是那涌动的河流。
惟有如此,沙漠才能绿洲一片!
爱,如果是阳光,那么,理想就是那清风。
惟有如此,才能吹散阴霾让天光重现!
爱,如果是帆,那么,事业就是那大海。
惟有如此,才能抵达心灵的彼岸,不至于让生命搁浅!
(作者单位:
621000四川省绵阳市绵阳东辰国际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