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三综合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674341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3.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实验三综合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化学实验三综合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化学实验三综合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化学实验三综合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化学实验三综合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实验三综合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docx

《化学实验三综合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实验三综合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实验三综合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docx

化学实验三综合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

【同步教育信息】

一.本周教学内容

化学实验部分(三)综合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

二.知识重点

1.综合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是:

实验原理的科学性、安全性、简约性、直观性

2.综合实验设计的评价:

方案的可制性及优劣

3.综合实验的创新设计及基本实验原理的灵活应用

4.装置的改进及一般实验装置的归纳

(1)制备气体的发生装置

(2)气体的净化和干燥

(3)气体的收集方法

(4)尾气的处理装置

(5)安全瓶

(6)气体体积的测量

(7)喷泉实验装置的设计

5.解题的基本思路

明确目的→弄清原理→具体设计→数据处理

【典型例题】

[例1]铝粉是铝热剂的主要成份之一,常用铝锭制得的铝粉中含有少量的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甲乙管用橡皮管连接可上下移动)测定铝粉中金属铝的含量,其方法是:

用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与样品作用,通过产生的气体体积计算样品中金属铝的含量,根据实验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检验此装置的气密性。

(2)从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两种试剂中挑选,应选用较好,理由是。

(3)装置中导管a所起的作用是。

A.保证实验装置不漏气B.使分液漏斗中的液体顺利滴下

C.减少气体体积测定的误差

(4)为了较准确测量产生的气体体积,在反应前后读取甲管液面的读数时应注意。

A.反应前读取甲管液面数据时应使甲、乙中液面保持水平

B.反应后读取甲管液面数据时应使甲、乙中液面保持水平

C.反应后读取甲管液面数据时,甲、乙两管液面无须保持水平

D.反应后立即读取甲管液面数据,防止液面变动

E.反应后静止置一会,待反应器恢复原来温度后再读取数据

解析:

该题的实验目的是测定铝粉中金属铝的含量,且通过产生气体的体积经计算求出——是一道定量题,要求实验的准确性。

(1)凡是有气体参加和生成的实验,都必须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根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

该题应采用注水法——液封法,关闭分液漏斗的旋钮向乙中注水。

并记下液面位置,静置一段时间后,看液面是否下移,若仍维持液面高度则气密性良好。

(2)由于样品中含有SiO2,不与硫酸反应,不能确定铝是否反应完全(有部分铝会包裹在SiO2中,使实验结果产生一定误差,则应选择NaOH,使样品全部溶解,Al可充分反应,减少误差。

答案:

(1)向乙中注水,使之与甲产生液面差,记下乙中液面位置,静置,乙中液面不下移,即可。

(2)NaOH;可使样品全部反应,减少误差。

(3)B

(4)AE

[例2]四氯化钛是无色液体,沸点为136℃,它极易水解,遇空气中水蒸气即产生“白烟”(

)。

四氯化钛可由

发生置换反应而制得(

不与HCl反应)。

此反应在1000℃高温下进行得很慢,但如果有炭粉存在时,只要650℃—850℃反应便可顺利进行。

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备

装置:

请回答:

(1)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B装置中的试剂为,其作用是。

(3)C装置中的反应方程式为。

(4)D装置中冷凝水的方向为进出,该装置的作用为。

(5)E装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6)请指出装置的缺陷和不妥之处,并进行改进。

解析:

根据题,该信息和实验装置可知

(1)A装置中发生的是实验室制Cl2的反应。

因TiCl4“极易水解,遇水蒸气产生‘白烟’”可推知B装置中应为干燥剂——浓H2SO4。

又由题中“TiCl4可由TiO2与Cl2发生置换反应而制得”信息可完成(3)问。

并根据竖直使用冷凝管的原理,可得冷凝水的进、出方向。

由于产生的Cl2不会完全消耗,必须在实验后吸收,防污染环境。

缺点在于E装置无排空气孔,D、E间缺干燥器。

答案:

(1)

(2)浓H2SO4;吸放Cl2中水蒸气

(3)

(4)a、b;使TiCl4冷凝回流进入D

(5)吸收Cl2

(6)①E装置无排气孔,应在胶塞上加一支玻璃导管,与大气相通。

  ②D、E间应加干燥装置

【模拟试题】

1.证明CH3COOH为弱酸,现有药品和仪器;冰醋酸,蒸馏水、pH试纸,请你设计实验证明:

(1)设计的理论依据是;

(2)简要步骤是:

(3)需要记录的数据是;

(4)分析推断:

由于,说明,所以CH3COOH是弱酸。

2.现有酚酞试液、石蕊试液、0.1mol/L氨水、35%盐酸、0.1mol/L盐酸、氢氧化钙固体和蒸馏水,请应用化学平衡知识设计一个实验(只限于选用上述试剂),证明氨水为弱碱,简述方法,并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3.剪约6cm长、2cm宽的铜片、铝片各一片,分别用接线柱平行地固定在一块塑料板上(间隔2cm),将铜片与铝片分别和电流表的“+”、“-”端相连接,电流表指针调到中间位置。

取两个50mL的小烧杯,在一个烧杯中注入约40mL的浓硝酸,在另一只烧杯中注入40mL0.5mol/L的硫酸溶液。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两电极同时插入稀硫酸中,电流表指针偏向(填“铝”或“铜”)极,铝片上电极反应式为;

(2)两电极同时插入浓硝酸时,电流表指针偏向(填“铝”或“铜”)极,此时铝是(填“正”或“负”)极,铝片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4.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下面所提供的仪器装置和药品制取NaHCO3溶液,设计如下实验。

实验室提供的药品、仪器装置如下:

①2%NaOH溶液;②稀HCl;③稀H2SO4;④饱和KHCO3溶液;⑤浓H2SO4;⑥CaCO3固体;⑦K2CO3粉末

仪器装置(如图所示)

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请按下表要求,填写选择的装置和药品。

分项

内容

CO2发生装置(随开随用,随关随停)(X)

除杂洗气装置(Y)

制备产品装置(Z)

选择的装置(填序号)

c

选择的药品(填序号)

(2)如何检验所选择的CO2发生装置(X)的气密性,请写出主要操作过程:

(3)将装置按X、Y、Z顺序连接并检查气密性后,当加入药品实验时,X装置中发生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Y装置中除去的杂质为。

(4)常温下,向Z装置的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气体,其原因是;通入过量CO2后,Z装置内的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若要保证Z装置中不析出晶体(不考虑过饱和溶液问题),NaOH溶液浓度不能超过%(质量分数)。

附:

有关物质在常温(20℃)时的溶解度

化学式

Na2CO3

NaHCO3

NaOH

NaCl

Na2SO4

溶解度

(g/100gH2O)

21.3

9.60

107

35.8

19.4

5.工业制纯碱时的第一步是通过饱和食盐水、氨和二氧化碳之间的反应,获得碳酸氢钠晶体,第二步是利用碳酸氢钠制取纯碱。

第一步的反应原理可以用以下的两个化学方程式表示,两个反应的总结果是放热反应。

某校学生化学活动小组欲在实验室中模拟制纯碱的第一步过程,以获得碳酸氢钠晶体。

可供选择的试剂有:

盐酸、

的硫酸、浓氨水、氢氧化钠、消石灰、石灰石、氯化铵、食盐、蒸馏水和冰。

该小组学生设计的最简单的实验装置如图:

(1)图中空中A处所用装置是(从装置I、II中选择)。

(2)请写出图中A、B、C、D处各仪器中盛放试剂的名称:

A,B,C,D。

(3)装置D的作用是。

(4)辅导教师指出要获得较多量的碳酸氢钠晶体,此套装置还有不足之处,请说明其原因并加以改进。

(5)利用本题所提供的试剂(只限一种)及试管、酒精灯等主要仪器,通过简单实验判断该实验得到的产品是碳酸氢钠晶体,而不是碳酸氢铵或食盐晶体,简述操作过程、现象及结论。

6.某校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探究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是NO而设计了一个实验。

其装置如图(加热装置和固定装置均已略去)。

图中K为止水夹(处于关闭状态),F是一半空的注射器,D是尾气处理装置(兼防倒吸功能)。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设计装置A的目的是;为达此目的,应如何操作;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在

(1)的“操作”后将装置B中铜丝插入稀硝酸,并微热之,观察到装置B中的现象是;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装置E和F的作用是;

为实现此作用,其操作方法是。

7.草酸晶体(H2C2O4·2H2O)与浓硫酸共热可制得CO气体,化学方程式为:

某学生用草酸晶体(H2C2O4·2H2O)与浓硫酸共热所得到的气态产物进行实验,以验证CO的还原性及其被氧化后的产物。

(1)该学生所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回答有关问题:

①上述实验装置中三个洗气瓶分别盛有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则甲应盛,其作用是;乙应盛,其作用是。

②丙装置中能说明CO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丁装置的作用是。

(2)在实验过程中,该学生发现应对上述实验装置进行一些改进,才能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和安全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为确证通往玻璃管的CO气体中已除去CO2,可在甲和乙之间连接。

(填装置序号)

②在装置丙和丁之间连接b装置,其作用是。

③为了防止余气的实验室或环境造成污染,可在装置丁后连接。

(填装置序号)

8.某同学运用已有的Na2O2和CO2反应的知识进行迁移,认为Na2O2也可和SO2反应,反应式可能为:

,为此设计如下一套装置,来验证Na2O2和SO2的反应产物。

如图安装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后添加药品并滴入适量浓硫酸,回答下列问题:

(1)点燃①处酒精灯,不久,观察到①处产生大量气体;③处两通管管壁发热,管内药品的颜色变化为色逐渐变为色。

(2)在反应过程中如何用较简便的操作证明反应产生了O2?

(3)⑥处用排水法收集气体,从什么现象可证明收集的气体中已不含SO2?

(4)待反应结束后,取两通管内少量固体,装入试管中,加水溶解时未产生气体,如何证明产物中有Na2SO3?

(5)待反应结束后,取两通管内少量固体,装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盐酸溶液,再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试分析产生沉淀的原因。

 

【试题答案】

1.

(1)因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随溶液浓度减小而增大。

因此当把弱电解质稀释10n倍时,溶液pH改变值小于n;

(2)将冰醋酸溶于蒸馏水中,用水稀释10n倍用pH试纸测定稀释前后pH;

(3)稀释的倍数和前后的pH;

(4)溶液稀释10n倍后,溶液的pH改变值小于n,说明稀释后醋酸电离程度增大。

2.取0.1mol/L的氨水和0.1mol/L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并振荡,再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证明氨水是弱碱,

3.

(1)铝;

(2)铜;正;

4.

(1)

分项

内容

CO2发生装置(随开随用,随关随停)(X)

除杂洗气装置(Y)

制备产品装置(Z)

选择的装置(填序号)

f

b

c

选择的药品(填序号)

②⑥

(2)塞紧单孔塞,关闭开关,往烧杯中加入一定量水使干燥管下端管口浸没在水中,如果干燥管内外液面有一定高度差,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其他合理方法也可)。

(3)

(4)使溶液中的NaOH完全转化为NaHCO3;

;4.40%(或4.39%或4.41%)

5.

(1)II

(2)A.石灰石、6mol/L盐酸(由漏斗加入)B.蒸馏水(或水)C.被氯化钠饱和的氨水D.6mol/L硫酸

(3)吸收从C中浓氨水逸出的NH3,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由于反应的总结果是放热的,即:

,且反应有一定可逆性,应降低温度,使上述反应平衡右移,提高NaHCO3的产量。

在装置C处加水(冰水)冷却装置。

(5)略

6.

(1)利用生成的CO2将整个装置内的空气赶尽,以排除对Cu与稀HNO3反应气体产物观察的干扰;打开K,当装置C中产生白色沉淀时,关闭K;

(2)铜丝上产生气泡,稀硝酸液面上仍为无色,溶液变为蓝色;

(3)验证无色气体为NO;将注射器F中的空气推入E中

7.

(1)

①NaOH溶液;吸收CO2;浓H2SO4;吸收H2O

②玻璃管中红色固体变黑;

③验证CO氧化产物是CO2

(2)①C②防止丁中的液体倒吸③a

8.

(1)淡黄;白

(2)打开④处U型管a处橡皮塞,插入带火星的木条,如果复燃,说明产生了O2

(3)⑤处品红溶液不褪色,说明氧气中不混有二氧化硫

(4)向该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

(5)由于过氧化钠有氧化性,反应过程中有部分亚硫酸钠被氧化为Na2SO4,和BaCl2反应产生难溶于盐酸的BaSO4。

【励志故事】

谷仓里的金表

一个农场主在巡视谷仓时不慎将一只名贵的金表遗失在谷仓内,他遍寻不获,便在农场门口贴了一张告示,要人们帮忙,悬赏100美元。

人们面对重赏的诱惑,无不卖力地四处翻找,无奈谷仓的谷粒成山,还有成捆成捆的稻草,要想在其中找寻一块金表,如同大海捞针。

人们忙到太阳下山仍没有找到金表,他们不是抱怨金表太小,就是抱怨谷仓太大、稻草太多。

他们一个个放弃了100美元的诱惑。

只有一个穷人家的小孩在众人离开之后仍不死心,努力寻找,他已经整整一天没吃饭了,希望在天黑之前找到金表,解决一家人的吃饭困难。

天越来越黑,小孩在谷仓内坚持寻找,突然他发现一切喧闹静下来后有一个奇特的声音,那声音“嘀嗒、嘀嗒”不停地响着。

小孩顿时停止寻找。

谷仓内更加安静,嘀嗒声响得更清晰了。

小孩循声找到了金表,最终得到了100美元。

成功的法则其实很简单,而成功者之所以稀少,是因为大多数人认为这些法则太简单,没有坚持,不屑于去做。

这个法则叫执著。

成功如同谷仓内的金表,早已存在于我们的周围,散布于人生的每个角落,只要执著地去寻找,专注而冷静地思考,我们就会听到那清晰的嘀嗒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