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奇气化炉正常操作维护和事故处理档.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66905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6.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奇气化炉正常操作维护和事故处理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鲁奇气化炉正常操作维护和事故处理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鲁奇气化炉正常操作维护和事故处理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鲁奇气化炉正常操作维护和事故处理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鲁奇气化炉正常操作维护和事故处理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鲁奇气化炉正常操作维护和事故处理档.docx

《鲁奇气化炉正常操作维护和事故处理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奇气化炉正常操作维护和事故处理档.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鲁奇气化炉正常操作维护和事故处理档.docx

鲁奇气化炉正常操作维护和事故处理档

鲁奇气化炉正常操作、维护和事故处理

1.鲁奇气化炉正常操作、维护

1.1正常操作说明

单台气化炉及整个气化装置的操作设置了各种自动控制器及报警、联锁停车系统。

一些控制器的设定值必须根据下列变化行之有效时调整;

——灰的性能大幅度变化。

——粗煤气中CO2含量超标。

——温度超指标。

——单台气化炉负荷大幅度变化。

(二)主要工艺参数说明:

以下列出单台气化炉的主要工艺参数及其正常值或范围,详见2.1章工艺指标。

——粗煤气流量19500—38500Nm3/h(干)

——气化剂蒸汽流量20000—36000kg/h

——氧气流量3000—6000Nm3/h(纯度99.6%)

——汽氧比5.5~6.0Nm3

——气化炉出口煤气压力2.95MPa

——炉蓖转速根据灰份及负荷调整

——气化剂温度320~350℃

——气化炉出口煤气温度≤420℃

——灰锁温度320~350℃

——气化炉顶部法兰温度150℃

——洗涤冷却器出口温度201℃

——废热锅炉出口煤气温度187℃

——粗煤气(干气)中CO2含量30~35%(体积)

——灰粒度稍有烧结

——灰渣残碳量<6%

1.2气化炉操作指南

注:

本部分仪表都写的是第一系列的位号,第二、三系列和第一系列相同。

在正常操作中,主要工艺参数的控制参照2.1工艺指标一节,详细的控制及处理措施参照下述气化炉操作指南,其目的是为了帮助操作者找出偏离正常条件的原因及相应的处理措施。

a)混合管前后温差TDI-21CT007

气化剂混合管前后温差高说明气化剂温度低。

气化剂温度低,最严重的情况可能由于气化剂中O2含量高而引起,这将导致渣块的形成和严重的影响炉篦的运行,此外,如果灰床低将会对炉篦带来损坏性影响,遇有这种情况应检查下述项目:

1)检查汽氧比,如果低,增加蒸汽流量,提高汽氧比。

2)检查粗煤气中CO2含量,如偏低,提高汽氧比,相应提高了汽化剂温度。

3)检查灰粒度及灰质情况,如果有大块融渣形成,增加汽氧比,相应提高了气化剂温度。

4)检查夹套锅炉给水耗量及夹套产汽量,如果非常大,则:

检查灰床是否低,灰床低可由灰锁温度高指示。

如果灰锁温度高,降低炉篦转速,

在炉篦上建立正常的灰床高度。

灰床正常的标志是灰锁温度在330~350℃之间。

5)检查蒸汽流量和氧气流量仪表,并计算实际的汽氧比和指示汽氧比是否一致。

如果指示有问题,校正之。

b)气化剂混合管前后温差低(TDI-21CT007)

伐门所处位置

((气化剂混合管前后温差低也就说明气化剂温度相对高。

气化剂温度高可能由于气化剂中氧含量低或夹套蒸汽带水而引起,出现这种情况,将导致灰细,从而引起严重的炉篦操作问题,遇此情况,应采取以下措施:

1)检查汽氧比,如高,减少蒸汽流量,降低汽氧比,相应降低了气化剂温度。

2)检查煤气中CO2含量,若高,减少蒸汽流量,即降低汽氧比。

3)检查灰粒大小,如灰细而无渣块,减少蒸汽流量,降低汽氧比,并检查灰结渣状况。

4)检查夹套液位,若高予以调整。

5)检查蒸汽流量测量仪表和氧气流量测量仪表,并计算汽氧比,看指示与实际是否相符。

c)气化炉出口煤气温度高(TRAH——ZHH——21CT029)

对于我厂使用的长焰煤,气化炉出口温度应控制在范围≤420℃。

即使在最大负荷时,出口温度也不应超过420℃,以防对气化炉造成损坏,如果在最低负荷下短时间内仍不能降到420℃以下,则气化炉必须停车。

正常情况下,这一温度不应大于420℃,若高于这一温度时,则应减负荷操作。

如果气化炉出口煤气温度有超过420℃的趋势,应立即检查以下各项:

1)检查气化炉是否出现沟流,沟流现象如下:

——气化炉出口煤气温度高并大幅度波动。

——CO2含量高,且变得不稳定。

——在严重情况下,粗煤气中含氧。

——粗煤气流量大幅度波动。

——夹套蒸汽产量和夹套锅炉给水耗量大。

——灰中含渣块和未燃烧的煤。

——灰锁温度和气化炉煤气出口温度同时升高。

如果出现上述现象,需要采取以上措施:

——降气化炉负荷至最小。

——增加汽氧比操作一段时间,直至操作参数恢复正常。

——用奥氏分析仪进一步分析CO2和O2,每30分钟取样分析一次。

——短时增加炉篦的速度以破坏风洞。

——检查给煤中细煤,进行筛分分析,改善筛分效果以调整正常的粒度分布。

——检查气化炉煤气出口温度测量结果。

——检查气化炉夹套是否泄漏。

——如果温度和CO2含量不能降至正常范围,停下气化炉。

——如果粗煤气中O2含量超过0.4%立即切出管网,如调整后仍不降,停车。

——如果粗煤气中CO2含量超过40%,立即切出管网,如调整后仍不降,停车。

2)检查气化炉炉篦上气化剂是否为不均匀分配:

气化剂的不均匀分配由灰和煤堵塞炉篦上部分气化剂通道及布气孔引起。

堵塞现象如下:

——气化炉煤气出口温度高。

——粗煤气中CO2含量高。

——严重时,粗煤气中含氧。

——灰中含有渣块和未燃烧的煤。

——灰锁温度和气化炉煤气出口温度同时升高。

如果出现上述现象,建议采取下列措施:

——气化炉降到最小负荷。

——增加汽氧比。

——进一步分析CO2和O2。

——检查给煤中的细煤,进行筛分分析,改善筛分效果以调整正常的粒度分布。

——检查气化炉出口煤气的温度仪表。

——如果煤气出口温度和CO2不能降至正常,气化炉立即停车。

——如果煤气出口O2超过1%,气化炉立即切出管网,如调整后仍不降,停车处理。

——如果CO2超过40%,气化炉切出管网,如调整后仍不降,停车处理。

3)检查气化炉加煤是否不足,给煤不足有下列现象:

——气化炉顶部法兰(TIAH-21CT011)迅速增加。

——气化炉出口煤气温度迅速增加,但灰锁温度正常。

——夹套蒸汽产量大量增加。

——粗煤气流量大量减少。

——粗煤气中CO2大大增加。

给煤不足,可能造成危险,因此,需要立即采取如下措施:

——气化炉降至最小负荷。

——使用现场手动控制盘,为气化炉加煤。

检查煤经煤锁给料溜槽和煤锁正常流动。

——检查煤斗料位是否不足。

——加强粗煤气中CO2和O2分析(奥氏分析)。

——如果煤气出口和顶部法兰温度在短时间内不能降至允许值,气化炉停车。

——如果粗煤气中O2超过1.0%,气化炉立即切出管网,调整后无好转,立即停车。

——如果粗煤气中CO2超过40%,气化炉切出管网,调整后无好转,立即停车。

4)检查气化炉卸灰是否不充分,卸灰不充分有下列温度变化特征:

——气化炉煤气出口温度逐渐增加。

——灰锁温度大大低于正常范围(正常时灰锁温度在320~350℃之间)

如果卸灰不充分,须采取以下措施:

——增加炉篦转速。

——检查灰锁上阀全开。

——检查有无细灰,有细灰的情况下,略降汽氧比。

——检查灰中渣块,如有大渣块,略微增加汽氧化。

——检查下灰量,下灰量不足,增加炉篦转速,短时正反转炉篦。

d)气化炉出口煤气温度(TRAH-ZHH-21CT029)大幅度波动。

气化炉出口煤气温度大幅度波动由气化炉沟流、夹套泄漏或煤质变化所致。

1)检查气化炉有无沟流现象,参照C.a-节

2)检查气化炉夹套锅炉给水有无泄漏,其现象如下:

——锅炉给水耗量大。

——CO2含量高,大范围波动。

——灰锁温度低。

——灰湿且细,卸灰困难。

3)如果发现内漏,气化炉必须停车,检查上煤粒度及矸石含量。

e)灰锁温度控制和炉篦转速调整。

灰锁温度间接地指示炉篦上的灰床高低。

调整炉篦转速是调整这一高度的手段之一,当灰

锁温度在320~350℃之间时,灰床高度最佳,任何时候TIR-21CT021均不应超过400℃,以防损坏炉篦。

灰锁温度通过调整炉篦转速来控制,灰锁温度低,应增加炉篦转速,灰锁温度高应降低炉

篦转速或停转炉篦。

炉篦转速控制依据以下条件:

——气化炉负荷,负荷调整后,炉篦转速也应调整。

——煤中灰份和灰的性能。

——灰中残碳量,残炭量高,应降低炉篦转速,不正常状况时例外。

——所安装的刮刀数目。

f)灰锁温度低

正常的灰锁温度范围应在320~350℃之间。

灰锁温度低和正在降低有多种困难,应做下列检查:

1)检查炉篦是否在运行,如果不在运行,重新启动炉篦。

2)检查卸灰循环结束后灰锁上阀是否已经打开,如未开,则:

——打开灰锁上阀

——检查炉篦电流(见F.g)电流一般控制在17.5~20A之间

3)检查炉篦转速是否与气化炉负荷和灰况相适应,如太低,增加炉篦转速。

4)检查灰的粒度分析,如果灰太细和含的粗灰粒太少,则:

——增加炉篦转速

——略减蒸汽流量即略减汽氧比。

如果上述措施仍无效果,继续按下面几项处理:

5)检查灰粒度分布,如果

——灰极细和含有太少的粗灰粒。

——炉篦电流异常低。

——气化炉与夹套压差异常高。

——灰锁温度不能通过如前所述的增加炉篦转速来调整正常,则需采取以下措施:

——降低气化炉负荷(如需要,降至最小负荷)。

——进一步增加炉篦转速。

——略减蒸汽流量,即降低汽氧比。

(如此项工作未进行的话)

——检查灰锁充压阀是否关严和内漏。

——检查排出灰量及状态。

——仔细检查炉篦电流。

——停炉篦。

——确认灰锁空。

——开关灰锁上阀若干次,并将该阀置于开启位置。

——炉篦正转和反转,并检查其电流。

——重复上述操作。

如果上述措施未见成效,须采取下列措施:

——调整气化炉至最小负荷。

——关闭灰锁上阀。

——短时打开灰锁充压阀,增加灰锁压力略高于气化炉压力。

——打开灰锁上阀,炉篦正反转并检查其电流。

——如需要,重复上述动作。

6)检查排出灰中有无渣块,渣块的存在由下述现象表征:

——炉篦电流异常高,超过20A。

——灰中含渣块。

——炉篦速度降低和可能降至零,甚至反转。

——由于汽氧比低,CO2可能低于正常值,异致渣块产生。

——由于气化炉床层沟流,CO2可能高于正常值,导致渣块产生(见C.1

7)如果结渣,确认是操作问题引起,采取下列措施:

——增加蒸汽流量,即增加汽氧比。

——调整气化炉至最小负荷。

——炉篦正转,短时间反转。

——如果问题不能解决,气化炉必须停车。

8)检查灰锁是否满溢,灰锁满溢出现下列现象:

——灰锁上阀不能完全关闭。

如果出现上述现象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停炉篦。

——调整气化炉至最小负荷。

——切换灰锁控制为现场手动控制盘。

——间断地用充压蒸汽吹扫并反复操作上阀,直至关闭灰锁上阀。

——灰锁上阀关闭后,启动排灰循环。

——开关灰锁上阀数次,置该阀于开启位置。

——转动炉篦一圈,并观察炉篦电流。

——按正常的方法启动排灰循环。

9)检查炉篦下灰室是否满溢,满溢有下述现象:

——炉篦电流异常高。

——灰锁上阀关闭,而炉篦累计转数大于0.5转。

——灰锁温度已迅速下降。

——灰的粒度大小正常或细。

——粗煤气中CO2含量正常。

——气化炉煤气出口温度正常。

如果出现满溢,采取下列措施:

——调整气化炉负荷至最小。

——炉蓖正转,短时间内反转。

------间断地用充压蒸汽吹扫并反复操作上阀,直至关闭灰锁上阀。

——如果问题短期内不能解决,气化炉必须停车。

10)检查夹套锅炉给水是否内漏,锅炉给水泄漏将出现下述现象:

——锅炉给水消耗量大。

——CO2含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