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理综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66339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96.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理综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三理综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三理综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三理综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三理综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理综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

《高三理综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理综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理综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

高三理综下学期月考试题

2019-2020年高三理综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K-39Mn-55Fe-56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内质网既可合成物质,也可参与物质加工

B.抗体、激素、tRNA发挥一次作用后不都失去生物活性

C.ATP和ADP都是高能磷酸化合物,都能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形成

D.线粒体膜上有运载葡萄糖的载体蛋白,抑制其功能会影响胞吐作用

2.细胞膜对离子进行跨膜运输的载体蛋白有两种,通过离子通道运输的为被动运输,通过离子泵运输的为主动运输。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离子通道与离子泵都是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B.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是通过离子通道进入的

C.根毛细胞通过离子泵吸收K+速率不受环境温度影响

D.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通常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

3.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是()

A.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常常需要建立数据模型

B.探究温度和PH对酶活性影响实验中,因变量的检测可分别用斐林试剂和带有火星的卫生香

C.生长素发现过程中,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D.“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酒精的作用有不同之处

4.研究发现小鼠大脑有“内置GPS”系统,是由大脑海马区的“网格细胞”和内嗅皮层的“定位细胞”形成神经网络回路,能精确定位和寻找路径的综合定位系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类神经细胞能与其他细胞形成较多突触,并能释放信号分子

B.小鼠觅食返回时,两类细胞的Na+大量外流产生兴奋

C.“网格细胞”与“定位细胞”形成的神经网络回路是一个反射弧

D.“网格细胞”上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它与长期记忆的形成有关

5.下图1中m、n、l表示哺乳动物一条染色体上相邻的三个基因,a、b为基因的间隔序列;图2为l基因进行的某种生理过程。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1中a、b、m、n、l都具有遗传效应,都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B.m、n、l基因在不同的细胞中表达情况可能不同

C.若丙中(C+G)占36%,则丙对应的乙片段中A占32%

D.图2中甲为DNA聚合酶,丙中所含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

6.已知先天聋哑病是由2对基因控制的。

下图是先天聋哑遗传病的某家系图,II2的致病基因位于1对染色体上,II3和II6的致病基因位于另1对染色体上,这2对基因均可单独致病。

II2不含II3的致病基因,II3不含II2的致病基因。

不考虑基因突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II3和II6所患的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若II2所患的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II2不患病的原因是无来自父亲的致病基因

C.若II2与II3生育了1个先天聋哑女孩,该女孩的1条X染色体长臂缺失,则该X染色体来自母亲

D.若II2所患的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II2与某相同基因型的人婚配,则子女患先天聋哑的概率为1/4

7.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福尔马林浸泡海鲜防止变质

B.废弃的塑料、金属、纸制品都是可回收再利用的资源

C.减少酸雨产生的途径是把工厂烟囱造高

D.乙醇和汽油都是可再生能源,应大力推广“乙醇汽油”

8.下列关于常见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烯和甲苯都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B.淀粉和油脂都能在酸性条件下水解

C.乙烷中混有的乙烯,可用溴水检验并除去

D.等质量的乙酸和甲烷完全燃烧时所需氧气的质量相等

9.对于实验I〜IV的实验操作或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A.实验Ⅰ:

逐滴滴加盐酸时,试管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

B.实验Ⅱ:

Ⅱ充分振荡后静置,下层溶液为橙红色,上层无色

C.实验Ⅲ:

从饱和食盐水中提取NaCl晶体

D.装置IV:

酸性KMnO4溶液中有气泡出现,且溶液颜色会逐渐变浅乃至褪去

10.降冰片烷的立体结构键线式如右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的分子式为C7H12

B.它不溶解于水,密度比水小

C.它的二溴代物有9种

D.它不具有属于芳香烃的同分异构体

11.X、Y、Z、T四种原子序数递增的短周期元素,其部分性质或结构如下:

元素

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

X

形成的简单阳离子核外无电子

Y

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显碱性

Z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周期序数是族序数的3倍

T

同周期元素中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最小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

Z>T>Y>X

B.X与Y可形成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的化合物

C.X、Y、Z的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只可能含有共价键,不可能含有离子键

D.由X、Y和T三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均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

12.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36g葡萄糖和果糖的混合物含有的羟基数目为NA

B.100℃时,1LpH=12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01NA

C.5.6g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0.3NA

D.0.1L3.0mol·L-1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原子数目为0.3NA

13.常温下,向20mL0.2mol/LH2A溶液中滴加0.2mol/LNaOH溶液。

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其中I代表H2A,Ⅱ代表HA-,Ⅲ代表A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V(NaOH)=20mL时,

C(Na+)>c(HA-)>c(H+)>c(A2_)>c(OH-)

B.当V(NaOH)=40mL时,

2C(Na+)=c(HA-)+c(A2_)+c(H2A)

C.欲使NaHA溶液呈中性,可以向其中加入少量的盐酸

D.当V(NaOH)=30mL时,所得溶液中只有HA-和A2-,没有H2A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l时刻,两物体相距最远

B.t2时刻,两物体相遇

C.0~t2时间内,乙的速度和加速度都是先减小后增大

D.0~t2时间内,二者平均速度相等

15.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质子与中子结合成氘核的过程中需要吸收能量

B.某原子核经过一次α衰变和两次β衰变后,核内中子数减少2个

C.23892U(铀核)衰变为22288Rn(氡核)要经过3次α衰变,4次β衰变

D.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波长相同,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越大,这种金属的逸出功越小

16.如图所示,用一轻绳将光滑小球P系于竖直墙壁上的O点,在墙壁和球P之间夹有一长方体物块Q,P、Q均处于静止状态,现有一铅笔压住轻绳紧贴墙壁从O点开始缓慢下移,铅笔缓慢下移的过程中轻绳未与Q接触,则在铅笔缓慢下移的过程中(  )

A.P所受的合力增大B.Q受到墙壁的摩擦力逐渐变大

C.P对Q的压力逐渐减小D.细绳的拉力逐渐增大

17.一理想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k,原线圈与阻值为4R0的电阻串联后,接入有效值为25V的正弦交流电源;副线圈电路中固定电阻的阻值为R0,当负载电阻的阻值R=5R0时,理想电压表的示数为5V.保持变压器输入电流不变,现将负载电阻的阻值增大到R′=11R0,此时输入电压有效值为U,则()

A.B.

C.k=4,U=49VD.k=4,U=48V

18.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平行板电容器两金属板水平放置,开关S是闭合的,两板间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油滴恰好处于静止状态,G为灵敏电流计。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电阻短路,油滴向上加速运动,G中有从b到a的电流

B.在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油滴向下加速运动,G中有从a到b的电流

C.在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上移动的过程中,油滴仍然静止,G中有从a到b的电流

D.在将S断开后,油滴仍保持静止状态,G中无电流通过

19.2014年5月10日天文爱好在迎来了“土星冲日”的美丽天象,“土星冲日”是指土星和太阳正好分处地球的两侧,三者几乎成一条直线,如图所示。

该天象每378天发生一次,土星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向相同,公转轨迹都近似为圆,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地球绕太阳公转半径已知,根据以上信息可求出()

A.土星质量

B、土星公转半径

C.土星自转周期

D、土星和地球绕太阳公转速度之比

20.某校一学习小组为了研究路面状况与物体滑行距离之间的关系,做了模拟实验。

他们用底部贴有轮胎材料的小物块A、B在冰面上做实验,A的质量是B的4倍,先使B静止,A在距B为L处。

实验结果如下:

在第一次做实验时,A以速度v0滑向B,A恰好未撞到B;在第二次做实验时,A、B仍相距L,A以速度2v0滑向静止的B,A撞到B后又共同滑行了一段距离。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第二次做实验时,A、B碰撞前瞬间,A的速度为v0

B.A、B碰撞前后瞬间,A的速度之比为5∶4

C.A、B碰撞前后,A、B组成的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与碰撞前系统动能之比为7∶25

D.A与B碰撞后,A、B共同滑行的距离为

21.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方,有两个方向相反的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PQ为两磁场的边界,磁场范围足够大,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分别为,,一个竖直放置的边长为a,质量为m,电阻为R的正方向金属线框,以初速度v垂直磁场方向从图中实线位置开始向右运动,当线框运动到在每个磁场中各有一半的面积时,线框的速度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此过程中通过线框截面的电量为

B.此过程中克服安培力做的功为C.此时线框的加速度为

D.此时线框中的电功率为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6分)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滑块A放在一端带有滑轮的粗糙长木板上,平衡摩擦力后,安装在水平桌边缘,1、2是固定在木板上的两个光电门,中心间的距离为L。

滑块A上固定一宽度为d的遮光条,在质量为m的重物B牵引下从木板的顶端由静止滑下,光电门1、2记录的遮光时间分别为和。

(1)用此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且认为A受到外力的合力大小等于B的重力大小,则实验必须满足的条件还有▲;实验测得的加速度为▲(用上述字母表示);

(2)用此装置研究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的改变,以A为研究对象,且认为A受到外力的合力大小等于B的重力大小,外力做功的表达式是▲,动能改变量是▲。

23.(9分)有一量程为0-5V的电压表V,某同学为了知道它的内阻,采用了下列测量方法:

(1)该同学利用欧姆表通过图甲的方式进行测量,测量时欧姆表的红表笔应该与电压表的____▲___(填“正”或“负”)极接线柱相连,红表笔与另一接线柱相接。

在欧姆表的档位位于“×1k”档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