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发展规划.docx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发展规划.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重要的基本建设,是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志。
加强专业建设与规划,是提升我校提高办学水平和竞争能力,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新要求的基本保证,也是我校加快发展、建设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根据《安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宿州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专业建设规划。
一、专业现状分析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于2012年首次招生,设置食品加工和食品检测检疫两个专业方向,在校学生207人。
该专业在原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专业的食品方向课程的基础上建设,具有良好的学科专业基础。
近年来,紧紧围绕学校“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以培养“实基础、强技能、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通过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使人才培养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初步形成了应用性及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取得了明显的建设成果。
2013年获安徽省振兴计划食品类专业综合改革及新专业建设项目,拥有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安徽省复合酶工程技术中心”、校级科技平台“特色苗种生产技术工程中心”。
积极开展教学体系改革,初步构建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把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创业教育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教学运行3.25+0.75模式。
采取引进、内部培养和兼聘等多种方式努力打造“双能型”师资队伍。
目前,食品类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6名,其中副高及以上职称5人,具有博士学位3人,硕士以上学位的13人,通过校级“双能型”教师认定的比例达到45%,同时聘请食品领域知名专家兼职4人。
校级教坛新秀1人,4人在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中获奖。
已初步形成了一支专业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
近年来,专业教师承担及完成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7项,其他省级教学改革项目多项,发表教学改革论文20余篇,主编及参编教材近10篇。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项目2项及一般项目多项,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科研项目4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50余篇,获宿州青年科技奖1人。
建有基础化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生化分离及生物制品、食品工程原理、发酵工程、食品分析与检测、食品加工与综合、水处理生产线、大型仪器分析室等14个教学实验室,以及果蔬复合软饮料生产线、啤酒酿造、特色苗种种植(蓝莓)等校内实训室或中心3个。
拥有流式细胞仪、质构仪、酶标仪、蛋白分析仪、高效液相色谱、荧光倒置显微镜、红外光谱仪、荧光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荧光定量PCR等多台(套)现代分析测试仪器。
实验室使用面积达1000m2以上,仪器设备总值1200多万元。
与安徽华洋啤酒有限公司、安徽安特食品有限公司、中粮生物化学(安徽)有限公司、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宿州徽香源食品有限公司、安徽盼盼食品有限公司(滁州)、南京高淳区的江苏统一企业有限公司、南京来一口食品有限公司、南京果椰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及单位建立了教学、科研、就业联系,建成稳定的校外食品专业实习实训与就业基地,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就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为专业建设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积极鼓励本专业学生参加教师科研项目、大学生科研立项、国家级省级创新训练项目、各类竞赛等,每年参加人数达到20多人,参加项目10多个。
多次组织参加专业技能大赛和“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获安徽省一等奖、三等奖;面向全校学生举办“食品制作技能大赛”,开设食品发酵工程、食品加工工艺等多门公选课,这些活动加强了学生学习的主观积极性和创新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服务于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二、专业建设定位和指导思想
(一)专业建设定位
紧紧围绕“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根据皖北农业及资源大区的特点,立足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强化“实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施产学研合作及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使人才培养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面向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及与食品科学与工程有关的教育研究、进出口、卫生监督、安全管理等企业或部门,从事食品或相关产品的生产管理、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品质控制、产品销售、检验检疫、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工作。
(二)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安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实践条件建设为依托,坚持育人为本,深入教学改革,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专业建设目标
(一)总体建设目标
围绕皖北地区“农副产品加工、轻纺食品、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以“实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根据人才培养的需求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突出工程应用性特点,突显农产品深加工及资源利用、质量控制等应用方向,探索出一套较为完整的、服务区域建设和发展需要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体系。
建成一支思想素质过硬、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合理、学历职称高、教学效果好及科研能力较强,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师资队伍;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建立健全有利于专业持续发展的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
切实培养融“知识、能力、素质”于一体、志愿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具体建设目标
1.人才培养
按照“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强化实践、突出能力、面向应用、注重创新,体现素质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的教育理念,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标准,优化课程设置和内容,依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通过创新“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方式(如校企共同开发课程、借助企业课题培养应用型人才)、引进“嵌入式校内模拟生产”等多种形式,加强与企业深度合作,积极探索实质性的“订单式”人才培养,逐步完善产学研合作及工学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社会需求。
实现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应用型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使人才培养与服务地方相结合,对同类高校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2.课程建设
坚持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为中心,重视基础理论,突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和工程应用,建立健全基于知识与能力的、与应用型人才职业岗位相适应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实践课程的总学分比例,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实践课程体系。
以抓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加强课程建设,注重开发体现工学结合特色课程,改革课程内容,建设一批高质量的专业课程及实践课程。
大力推进专业教学资源建设,形成完善的专业教学相应的教材、课件、软件等共享专业教学资源平台。
在合格课程基础上,建成3至4门校级精品开放课程或优质课程,力争1门及以上省级精品开放课程;积极探索“互联网+课程设计”、“互联网+生产实习”、“互联网+校企合作平台”等教学新模式,进行省校两级“互联网+”课程建设,建成1-2门MOOC课程。
3.教学团队建设
采用多种措施加大食品师资队伍的建设,改善师资队伍学历、职称及“双能”结构,完善师资队伍培养、考核激励、更新等长效管理机制,为食品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提供有效保障。
通过几年建设,建设一支总数达到25人以上,由引进人才、专职教师、特聘教师组成的“双能型”食品师资队伍,高级职称达到50%,中级职称占40%左右,博士学位达30%以上,硕士学历占90%以上,培养学科带头人1-2人,骨干教师3-5人,“双能型”教师比例达到60%以上,兼职教师达30%左右。
4.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加强实践实训条件建设,形成“教学、科研和生产”一体化的综合实践平台,满足工程化教育和专业工程认证需求。
扩建现有食品分析及检测实验室、食品加工与工艺等专业实验室2-3个。
新建食品高新加工技术、工程制图及设计等专业实验室或实训室2-3个,增设食品类生产线1-2个和食品专业实践教学仿真软件,建成2-3个工程应用性专业实践平台(如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食品实训示范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等)。
立足地方经济发展,依托校企合作,与食品类企业共建食品类实验实训中心,拓展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规模和加强内涵建设,增建校企合作教育基地3-4个。
5.教学管理及质量保障建设
继续深化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完善以实践教学为主的教育教学质量标准,形成符合地方应用性的教育教学规律的教学管理体系和质量监控体系,稳步推进教学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建立学校、实习基地、用人单位及行业部门等共同参与的应用型人才质量评价和考核机制。
6.社会服务能力
拓宽产学研合作渠道,充分利用自身教育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积极进行专业服务社会的功能性建设,打造高素质和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和输送基地。
充分利用专业资源、创新培训模式,面向地方和区域相关企业积极开展生产、咨询和技术服务,变学生消费型实习为生产型、效益型实习,有效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四、专业建设内容和措施
(一)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完善产学研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以及皖北农业、资源大区的特点,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基础实、基础厚、能力强、有专长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思维能力的培养,满足工程教学认证要求及食品工业发展对未来科技人才知识结构、能力与素质的要求。
具体措施如下:
深入开展与安徽华洋啤酒有限公司、安徽安特食品有限公司、中粮生物化学(安徽)有限公司、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宿州徽香源食品有限公司、安徽盼盼食品有限公司等皖北地区及外地企业的校企合作。
积极探索“订单式或冠名班”、“嵌入式校内模拟生产”等多种“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双学位、多证书等教育形式,逐步打造产学研合作育人的教学新体系。
积极推广“情境体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多种符合应用型教育特点的教学模式改革,实现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
聘请食品企业、食品药品检验所、质量技术监督局等行业部门技术专家及企业工程师进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参与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设置及内容改革、实践技能培养、专业素质拓展等环节;将食品行业、企业标准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修订完善专业建设标准;积极探索其他社会评价机制,吸纳行业、企业参与学科专业建设,参与评价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和提高实践教学要求,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不断完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推进工科类专业评估认证工作,深化工程化教育改革;努力打造成省或校级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及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专业;大胆创新,自主探索,勇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新路,总结经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进而带动其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二)深化课程改革,构建基于工程教育观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专业共享教学资源库
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扎实推进新一轮课程建设工程,构建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工学结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突出工程应用特点,建立健全课程质量保障体系,开展课程与教学内容改革。
具体措施如下:
一是根据人才市场需求、行业岗位群调研以及皖北经济发展,分析本专业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职业岗位能力。
主要面向食品生产、加工、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品质控制、产品销售、检验检疫等职业岗位。
对接行业产业标准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整理本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构建及优化课程结构与体系。
二是构建融知识、能力与素质于一体的模块化的课程体系,由通识课程模块、学科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模块(专业核心、专业任选、专业方向)、创新创业、集中实践教学等组成。
课程体系通过工学结合递进实施,实现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知识目标与技能目标、实训与生产实践的良好结合。
三是以现代工程教育观为指导思想,强化体现工程能力的课程。
体现本专业工程能力的课程体系分别由通识工程基础课程、学科专业工程基础课程、专业工程核心课程、专业工程方向课程、专业工程任选课程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所涉及的工程课程等组成(表1)。
这些课程之间能较好地形成工程知识的相互连贯性和系统性,保持良好的课程间衔接,初步形成较完善的能体现工程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表1构建体现工程能力的一套课程体系
模块类别
体现工程性课程名称
开设学期
通识课程模块
高等数学(上、下)
1
线性代数
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2
学科专业基础课程模块
大学物理(实验)
2
电工与电子技术
3
机械制图与CAD(实验)
4
试验设计与统计
5
仪器分析(实验)
5
专业核心课程模块
食品工程原理(实验)
4
食品工艺学
5
食品机械与设备(实验)
5
食品工厂设计(课程设计)
6
食品加工及工艺综合实践
5
专业方向课程模块
粮油加工工艺学
6
畜产品加工工艺学
6
食品发酵与酿造(含实训)
6
专业任选课程模块
食品包装学
7
食品生化分离技术
7
软饮料工艺学
7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课程见习
2-7
金工实习
4
毕业实习
7-8
毕业设计
8
四是加强专业课程建设,构建共享教学资源库。
首先加强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将《食品工程原理(含实验)》、《食品工艺学》、《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机械与设备(含实验)》、《食品加工与工艺综合实验》、《食品工厂设计》等课程确定为核心建设课程;增加“果蔬软饮料生产、蓝莓组培及综合加工”等实际案例,使传统课程为地方产业服务;引入企业核心技术标准,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核心课程标准。
建立以合格课程为基础,重点培育校级优质课程、特色课程建设,以省校两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与精品视频公开课程为示范引领;将“食品加工工艺类、食品工程设计类、食品检测类”相关的课程建设为资源共享课或视频公开课,力争使1门及以上建设成为省级精品课程,3-4门课程成为校级精品课程或优质课程,积极探索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的建设,带动其它课程的建设和发展;同时严格课程建设质量标准,加强年度检查与结项验收评估,确保课程建设取得实效;对专业主干课程进行教学资源库建设,建成教学资源库网络学习平台;开发2-3门工学特色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力争实现特色课程与教材建设的重点突破。
五积极进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
创新教学模式,如“项目驱动”、“问题探究”、“工程设计案例分析”、“产品导向”等模式,探索“互联网+”网络教育新模式,如“互联网+课程设计”、“互联网+生产实习”,进一步加大教学改革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三)实践教学改革及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1.进一步完善和新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校内实验实训条件,逐步形成集教学-科研-创业训练一体的实验实训平台。
具体包括(见表2):
一是完善和扩充现有食品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如对现有食品加工工艺实验室进行扩建,增加休闲食品加工类、果蔬深加工设备类、食品包装设备类等食品加工设备单元,建成功能分类齐全的食品加工工艺实训中心;对现有的食品分析与检测实验室扩建,增加药物残留检测等方面的仪器设备,拓宽其功能;对整合分子生物学及细胞实验室资源,在基础上添加食品生物技术相关实验设备。
二是新建设食品专业实验室或实训室。
增建食品高新加工技术实验室(如新产品开发、地方特色果蔬深加工、功能食品加工、天然产物加工等)、食品工程制图及设计实训室、食品仿真实训室(购置一些食品类专业教学仿真软件,如食品安全监测系统软件、啤酒发酵工艺仿真软件、膳食分析与营养评价系统、生产工艺等)、感官分析等食品专业实验室。
三是补充一些大型检测分析仪器和添置本科教学使用率高的部分高档设备。
如喷雾干燥器、食品质构仪、超临界流体萃取仪等,需新增加实验室面积约300m2。
四是增加食品类校内生产线实训室,主要扩建食品酿造类、小型加工类、复合软饮料类的食品生产线等。
五是建设工程技术中心等实践平台。
在原有苗种工程技术中心等基础上,增建2-3个工程技术中心实践平台,如:
果蔬深加工工程技术中心、农产品加工及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中心、天然产物加工及开发工程技术中心、食品实训示范中心、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
表2实验室及实训室建设计划
序号
名称
具体内容
完成时间
1
食品加工与工艺综合实训中心扩建
在原食品加工实验室基础上扩建、整合;
2015-2016
食品分析与检测中心扩建
添加一些大型检测分析仪器,如喷雾干燥器、食品质构仪、超临界流体萃取仪等;
2017-2018
2
食品高新加工技术实验室
进行新产品开发、地方特色果蔬深加工、功能食品加工等;提取工艺的优化、检测、新产品开发等研究设备选型、安装、调试;
2016-2017
3
食品仿真实训室
工艺流程类教学仿真软件食品安全监测系统软件、啤酒发酵工艺仿真软件、膳食分析与营养评价系统;
2018-2019
4
食品类工程制图及设计
实训室
机械制图与CAD机房、食品机械设备制图、食品工厂设计制图等
2018-2019
5
食品类校内生产线实训室
增设食品小型酿造类生产线、加工类食品生产线(如膨化食品生产线)等;
2017-2018
7
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实践平台
增建1-2个工程技术中心科技平台,如:
果蔬深加工工程技术中心、农产品加工及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中心或天然产物加工及开发工程技术中心等;
2018-2020
2.加强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积极探索和推进“工学结合”为主的教学改革,紧密结合地方、行业发展规划,与企业联合办学,加强与校外实训基地的沟通与合作,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增加校外实训基地3-4个;校企合作编写实习实训指导和管理手册,建立校企合作共建课程、共建实训基地等方面的长效机制,建立校企双重管理制度,对学生实训期间的工作态度、工作业绩、业务学习、安全等方面实行严格的管理与考核;总之,建立稳定的校外教学实习实训和科学研究基地,以保证学生的实践教学的教育教学质量。
3.积极开展实验实训课程及教学内容改革,构建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套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增加实践环节,加大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规范实践教学的内容、形式与结构比例,确保实践教学学分比例在40%左右。
逐渐形成包括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训练等多种方式的,与理论教学体系既密切联系又相互独立、内容循序渐进、特点突出的一套实践教学体系,创建富有主动性、创新性的实践教学独立运行的新机制,全面提升实践育人能力。
不断完善课程实验、集中实践、素质拓展、创新创业训练等实践教学内容。
加强实验项目建设,在强调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逐步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及研究创新性实验的比例,达30%以上,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研发食品专业岗位群实训项目、实习标准和考核方法。
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鼓励学生申报大学生科研项目和参与老师的课题,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申报项目和选择毕业论文研究方向,不断提高他们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完善主干课程实习指导手册,提高自编实验教材的质量,力争编写适合食品专业特色的自编实验教材或讲义2~3部。
4.强化毕业综合实习、毕业设计环节,发挥其在工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保证100%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含有工程性内容,包括工艺设计研究、设计计算、设备选型与车间布置设计、初步经济性分析与环境评价等。
积极从企业聘请技术骨干担任实验实训、毕业设计指导教师。
提高学生工程设计、工艺计算、工程绘图和经济性评价等能力,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工程基础教育、训练与能力培养。
(四)师资队伍建设
继续采取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相结合的办法,尽快提高教师队伍的高职称、高学历比例和工程素质,同时加强青年教师的培训,打造一支具有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具有产学研合作能力的“双能型”教师队伍。
具体措施包括:
一是坚持加强师德教育,规范教师教学行为。
二是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职称层次和“双能”素质,加强工程背景训练。
针对专业师资队伍目前的薄弱环节,加大师资引进力度,注重引入高学历或高职称或工程实践背景的人才。
鼓励专职教师通过企业挂职、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产学研项目合作、出国学习、工程类课程培训等,在实践中提升工程应用能力,引进国外先进的工程师培养理念,提升专业教师适应现代工程教育的能力与水平。
通过校内研究平台建设,与有实力的食品企业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提升教师的工程设计能力与开发应用能力。
引进具有企业工作背景的优秀科技人员充实教师队伍;资助5-10名教师获得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资格及相应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资格证书,认定“双能型”教师比例达到60%以上;高级职称及博士比例占教师的60%以上,组建1-2个研究方向明确,人员稳定,竞争力强的学术团队;鼓励现有教师转型,特别年轻教师进修,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学历层次;
三是注重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加强综合素质教育。
制定长远规划和近期培养计划,通过脱产或在职攻读博士学位、访学等多种方式,提升其学历及职称层次;坚持高校青年教师导师培养责任制度,发扬“以老带新”的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坚持开展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优赛、教坛新秀选拔赛、优秀教师公开课、示范观摩教学、教学研讨等多种形式教学活动;坚持利用教学信息反馈、学生评教、同行听课、领导听课等活动,掌握课堂教学动态,促进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和提高;全面提升其教学科研水平与立足行业企业服务能力,持续推进青年教师能力建设,不断增强应用型大学发展后劲。
四是加强骨干教师及专业学科带头人培养。
培养3-5名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具有行业企业相关实践经历或行业资格证书的骨干教师,选拔或引进2-3名具备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作为专业学科带头人重点培养。
通过多种方式提高他们的综合业务素质,参与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主持或参与教科研课题,具有社会服务能力,能面向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承担2-3门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与实践指导工作;积极推荐和评选省、校级学科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学校设立专项人才基金配套经费,重点支持上述人才承担省级以上教学科研项目,开展学术交流以及进修提高,更新专业建设理念,提高专业带头人的综合业务素质、科研能力、学术水平。
五是稳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聘请6-8名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工程师(食品质量控制工程师、营养师、食品机械设备类工程师)、客座教授、行业大师等作为专业兼职教师。
制定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及工作制度。
充分发挥他们生产实践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优势,促进食品专业及专业群的发展。
六是进一步加大全体教师教育思想与观念的大转变,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展开深层次的教育思想大讨论;同时配合学科专业调整工作,深入实施教师转型培训及进修计划,加速传统学科专业师资向应用型学科专业的转型,全面推进素质和能力教育。
(五)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依托现有的实验实训资源、实践教育创新平台、校企合作育人环境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研和生产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
一是通过创业教育类课程引导培养。
二是课外的创新创业训练,选择开放课题、校级大学生科研立项、各类专业技能竞赛、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训练、“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三是依托实训基地,组织学生参与真实企业环境的顶岗、轮岗实习实训,实际生产中选择毕业设计课题,参与企业工艺革新、产品研发等。
(六)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产学研合作,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1.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提升科研综合实力。
一是围绕区域发展战略需求和行业支柱产业,申报各级各类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