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级学科代码0855.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660152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3.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级学科代码085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机械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级学科代码085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机械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级学科代码085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机械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级学科代码085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机械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级学科代码085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级学科代码0855.docx

《机械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级学科代码085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级学科代码0855.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械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级学科代码0855.docx

机械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级学科代码0855

机械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级学科代码:

0855

一、培养目标:

紧密跟踪学科发展前沿,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立足湖南制造业,在机械工程与车辆工程领域,瞄准海工装备、矿山装备、数控制造装备、国防武器装备、交通运载装备等方向的技术创新和自主开发,培养诚实守信、勤奋实干、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遵守职业道德和工程伦理,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具体为:

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2、身心健康,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奋斗精神,求真务实的学习、工作态度和作风。

3、掌握机械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在本行业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担负工程规划、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熟悉本行业领域的相关规范;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

4、掌握并能熟练运用一门外国语。

二、专业方向简介:

一)机械工程

1、海洋资源开发装备设计理论及关键技术

本方向紧密结合国家海洋资源勘探开发需要,在海洋资源勘探装备、海洋矿产资源采集与运输技术、水面支持系统及相关技术、深海装备通用技术及关键部件等方面进行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

2、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

本方向主要以海工装备、新能源装备、国防武器装备、工程矿山机械为工程背景,在动态分析与设计、可靠性与稳健设计、多学科数值模拟与设计优化等方面进行理论研究和设计技术开发。

3、复杂装备智能诊断与健康维护

本方向主要以复杂装备的安全高效运行为目标,在故障机理与智能诊断方法、智能测试与集成监控技术、设备健康评价与维护策略、摩擦磨损机理与抗磨防护技术等方面进行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

4、机电液系统动力学与控制

本方向主要以复杂机电液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在复杂机电动力学建模与分析、机电液系统动力学特性及控制方法、多场耦合振动机理及减振技术等方面进行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

5、绿色高效精密加工与智能制造

本方向主要针对制造业高效、精密、绿色、智能要求,在高效精密加工、绿色制造、数字化制造、网络化制造、智能制造、制造过程精密测量与质量控制、机器人技术等方面进行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

6、生产运作与系统优化(工业工程)

本方向主要运用运筹学、生产运作管理、系统优化等理论和方法,在现代制造工程、生产计划与控制、质量管理与可靠性、现场管理优化、并行工程、先进制造系统、系统建模、仿真分析、物流系统仿真优化、制造系统优化等方面进行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

7、机械摩擦学与表面工程

本方向主要针对特殊工况关键零部件减摩耐磨、抗冲蚀、超疏水、高温自润滑等方面的特性需求,在传统材料表面织构优化设计、复合涂层材料成分与结构设计、材料制备工艺优化、材料服役行为表征等方面进行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

二)车辆工程

1、新能源汽车动力与传动系统

本方向主要以新能源汽车中机电、电控、动力电池、变速器等为研究对象,以提升整车动力性、经济性为目标,在动力匹配、系统集成、控制算法、优化设计等方面进行理论研究与技术开发。

2、汽车车身与关键零部件轻量化材料及成型工艺

本方向主要以整车、关键零部件轻量化为目标,在先进材料开发与应用、先进材料加工与成型工艺、整车振动与噪声控制、多目标优化理论与算法、可靠性等方面进行理论研究与技术开发。

3、汽车安全与人体损伤生物力学

本方向主要针对交通事故中的人体组织损伤评价与防护,在汽车被主动安全、无人驾驶、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乘员约束系统设计、生物材料本构与多尺度模拟、人体生物力学建模与仿真等方面进行理论研究与技术开发。

三、学制及学分要求:

1、学制与学习年限

机械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为3年,包括完成学位论文答辩。

硕士论文答辩前应完成规定的学分和各培养环节,达到学校规定的毕业条件。

延长学习时间者,须提出申请,经学院签署意见后报学校培养办审批,包括休学时间,最长在校学习年限不超过6年;提前完成培养计划者,经规定的审批程序可提前毕业并获得学位,但获得正式学籍后的在校时间不能少于2.5年。

2、学分要求

本专业学位点总学分37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少于19学分(要求课程学习总学分不少于24学分),环节共13学分,其中实践环节8学分,培养环节5学分。

培养环节:

学位论文开题(2学分)、论文中期检查(2学分)、预答辩(1学分)。

四、实践环节要求

专业实践可采用集中实习和分段实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总时间不少于1年(有两年企业工作经历的可放宽到6个月)。

实践环节共8学分,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实验(设计)要求:

本行业领域工程类硕士在导师指导下在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完成专业实验(设计),于第三学期末提交“实验(设计)报告”。

报告内容为:

实验(设计)目的、原理、仪器设备、步骤、结果和分析过程等,由导师根据实验(设计)完成情况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情况进行评定考核,方向负责人认定后,计2学分。

2、工程技术实践要求:

本行业领域工程类硕士在导师指导下,阅读相关资料,结合所开展的工程项目或研究课题,撰写“工程技术报告”:

也可为“行业(专业)发展报告”、“项目(工程)调查分析报告”或“专业学术报告”,写明相应的发展历程、现状(含应用情况)和趋势等,字数5000字左右,于第四学期末提交。

工程技术报告由导师评定,方向负责人认定后,计2学分。

3、专业实习与实训要求:

本行业领域工程类硕士在导师和企业专家指导下完成专业实习与实训,形式主要采用企事业单位现场实习、实践方式。

实习与实训结束后应于第五学期提交“专业实习与实训报告”(也可为“工程案例分析报告”)。

报告包括实习实训的计划、进度、内容及完成情况,于第五学期提交。

考核由导师和企业专家对专业实习实训计划完成情况、实习工作量以及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情况进行考核评定,方向负责人认定后,计4学分。

五、中期考核

所有研究生必须通过中期考核,学位课学分未修满者不能参加中期考核;考核结合学生论文开题和学生课程学习情况,包括政治思想与专业学习、学术活动等方面,对研究生进行全面综合评议。

中期考核通过者方可进入学位论文进展情况中期检查环节,未参加中期考核或中期考核未通过者不能进行学位论文中期进展。

六、培养方式

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校企联合培养方式,积极拓展与科研院所、大型企事业单位联合培养研究生的领域、形式,吸引行(企)业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

实行“双导师制”,强化研究生工程能力培养,由学校导师和企业中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行企专家联合指导,共同负责研究生的实践过程、项目研究、业务能力、课程教学与论文指导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鼓励双方导师围绕企业生产中的重大技术课题培养硕士生。

七、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1、文献阅读

了解所研究领域国内外的发展动态,了解研究课题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水平,相应的文献阅读不少于50篇。

综述报告应准确全面地反映该学科领域的发展和最新研究成果,准确评价目前的发展动态,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2、学位论文

(1)研究生选题应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工程应用背景,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技术项目的设计或者研究课题,可以是技术攻关、技术改造专题,可以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

论文可以采用产品研发、工程规划、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调研报告等多种形式。

(2)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开题报告、中期考核、中期检查、预答辩及修改、论文送审及修改、论文答辩及修改等)执行学校有关规定。

(3)学位论文一般应与专业实践相结合,从提交合格的开题报告日期起到论文答辩,时间不得少于1年。

在硕士论文答辩前应完成课程学分和各培养环节,达到学院规定申请学位的条件。

3、申请学位条件和提前申请学位条件

(1)机械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申请硕士学位,其成果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在本领域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刊、或本领域国际性学术会议、或本领域国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

获得知识产权授权1项或申请受理2项;

地(市)及以上级科技成果评价、或科技成果奖励1项(要求有署名);

应用并取得良好效益的技术改革、设计与产品研发成果1项(要求有署名);

参加学校组织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获国家级奖励或省级三等奖及以上奖励1项,或获省研究生创新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1项。

(2)提前申请机械类硕士专业学位,其成果应具备:

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要求发表CSCD核心期刊论文2篇(1项授权发明专利等同1篇CSCD核心期刊论文),且学生第一作者成果不少于1项,至少发表1篇CSCD核心期刊论文。

(3)所有成果须以湖南科技大学(Huna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作为第一署名单位,且必须与学位论文相关;所有成果要求研究生为第一完成人,或导师为第一完成人、研究生为第二完成人(或通讯作者),并要求发表或者有正式录用通知,但第

(1)条

款除外。

八、主要管理环节

序号

项目

时间安排

组织与考核专家

1

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

第1学期

(入学当月完成)

指导教师。

2

开题报告(研究生向专家作开题报告,填写提交审定的《开题报告》),交实验(设计)报告

第3学期

(放假前完成)

学院统一布置;

学科导师组评议指导。

3

中期考核,提交工程技术报告

第4学期

(放假前完成)

学院组织。

4

论文中期检查(研究生向专家作论文研究进展报告,填写提交《论文中期检查情况表》),

提交专业实习与实训报告或工程案例分析报告

第5学期

(10月完成)

学院统一布置;

学科导师组检查、指导。

5

论文预答辩和论文修改

第6学期

(3月完成)

导师;

学科导师组。

6

论文送审(按评审意见修改)

第6学期

(4月完成)

学院(导师);

研究生院。

7

论文答辩

第6学期

(5月完成)

学院组织。

九、个人培养计划

研究生应在入学后一个月内,在导师及导师组的指导下依据本学科培养方案的要求制定和提交《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包括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工作计划。

学位论文工作包括研究方向,已有工作基础,研究计划和时间安排等,从提交合格的开题报告日期起到论文答辩,学位论文工作的时间不得少于一年。

十、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开课学期

开课单位

备注

1

2

3

4

学位课(不少于19学分)

公共课

G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32

马克思主义学院

必修

G1*******

自然辩证法概论

1

16

必修

G1*******

综合英语

2

32

外语学院

必修

G1*******

翻译与写作

1

16

必修

G1*******

工程伦理

1

16

人文学院

必修

基础理论课

G1*******

数值分析

3

48

数学学院

至少选2门

G1*******

数学物理方程

3

48

G1*******

矩阵论

3

48

G1*******

数理统计

3

48

专业主干课

Z19030101

专业技术前沿讲座

2

32

机电学院

必修

Z19030102

机械振动

2

32

至少选2门

Z19030103

现代设计方法

2

32

Z19030104

现代控制工程

2

32

Z19030105

有限元分析与应用

2

32

非学位课

方向选修课

Z19031101

学术论文写作

1

16

机电学院

必选

Z19031102

现代传感与测试技术

2

32

至少选2门

Z19031103

CAD/CAM/CAE技术与应用

2

32

Z19031104

机械系统建模与动态分析

2

32

Z19031105

虚拟仪器设计

2

32

Z19031106

机械故障诊断技术

2

32

Z19031107

汽车系统动力学

2

32

Z19031108

微机控制系统及应用

2

32

Z19031109

摩擦学原理

2

32

Z19031110

海洋工程装备

2

32

Z19031111

先进制造技术导论

2

32

Z19031112

现代加工技术及应用

2

32

Z19031113

智能制造技术及应用

2

32

Z19031114

现代磨削技术及应用

2

32

Z19031115

伺服与运动控制

2

32

Z19031116

运筹学

2

32

Z19031117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

2

32

补修课程

机械原理

机电学院

跨学科或同等学力学生补修

机械设计

机电学院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机电学院

学位论文

G1*******

学位论文开题

2

第3学期进行

G1*******

学位论文中期检查(研究生作进展报告)

2

第5学期进行

G1*******

预答辩

1

第6学期进行

实践

环节

Z19031181

实验(设计)报告

2

第3学期进行

实践环节一般应在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企业现场或实习单位完成。

Z19031182

工程技术报告

2

第4学期进行

Z19031183

专业实习与实训报告或

工程案例分析报告

4

第5学期进行

学术

活动

学术活动的主要形式包括听学术报告、专家讲座,参加学术会议,参加学校或省级研究生论坛报告会、研讨等。

须参加学术活动5次以上,且本人主讲报告至少1次。

 

附1:

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

(一)主要经典著作

1.科学的挑战,余翔林,科学出版社,2003

2.粘性流体力学,朱克勤,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机械优化设计方法,陈立周,冶金工业出版社,2014

4.断裂力学,张晓敏,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5.机械故障诊断学,钟秉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6.摩擦学原理(第4版),温诗铸,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7.自由曲线曲面造型技术,朱心雄,科学出版社,2000

8.现代制造技术(第2版),王细洋,国防工业出版社,2017

9.现代加工技术(第4版),左敦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7

10.最优控制理论,王朝珠,科学出版社,2003

11.实用机械可靠性设计理论与方法,孙志礼,科学出版社,2003

12.现代仪器分析,袁存光,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13.高级人工智能,史忠植,科学出版社,2011

14.现场总线技术及其应用,郭琼,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15.机械振动,吴天行,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16.现代制造系统,李忠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

17.伺服与运动控制系统设计,田宇,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18.海洋工程装备,马延德,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二)外文期刊

1.MechanicalSystemsandSignalProcessing

2.JournalofMicroelectemomechanicalSystems

3.IEEE-ASMETransactionsonMechatronics

4.InternatinalJournalofMachineTools&Manufacture

5.NonlinearDynamics

6.InternationalJournalofFatigue

7.TransactionsoftheASME

8.AnnalsoftheCIRP

9.ProceedingoftheInstitutionofMechanicalEngineers

10.JournaloftheJapanSocietyforPrecisionEngineering

11.InternationalJournalofMechanicalScience

12.TribologyInternational

13.JournalofAppliedMechanics

14.JournalofEngineeringMechanics

15.JournalofMaterialProcessingTechnology

16.JournalofSoundandVibration

17.IEEEComputerGraphicsandApplication

18.Renewable&SustainableEnergyReviews

19.MaterialsScienceAndEngineeringA-StructuralMaterialsPropertiesMicrostructureAndProcessing

20.Energy

21.OceanEngineering

22.EnergyConversionAndManagement

23.InternationalJournalOfSystemsScience

24.JournalOfCleanerProduction

25.PrecisionEngineering-JournalOfTheInternationalSocietiesForPrecisionEngineeringAndNanotechnology

26.ReliabilityEngineering&SystemSafety

27.ArchivesOfCivilAndMechanicalEngineering

28.CompositeStructures

(三)中文期刊

1.机械工程学报(中文版、英文版),主办单位: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2.中国机械工程,主办单位: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3.中国科学(E辑),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4.科学通报,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5.自然科学进展,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6.振动与冲击,主办单位: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

7.力学学报,主办单位:

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8.仪器仪表学报,主办单位: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9.应用力学学报,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10.摩擦学学报,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11.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主办单位:

中国计算机学会

12.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主办单位:

国家863计划CIMS主题办公室

13.航空动力学报,主办单位:

中国航空学会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4.太阳能学报,主办单位: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

15.振动、测试与诊断,主办单位:

全国高校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研究会和南京航天大学

16.兵工学报,主办单位:

中国兵工学会

 

附2:

学位课程教学大纲

专业技术前沿讲座

课程编号:

Z19030101

一、计划总学时:

32(其中实验0学时)学分:

2开课学期:

ⅠⅡ

授课方式:

课堂教学与研讨考核方式:

考查

二、适用专业:

机械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三、预修课程:

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控制工程基础、测试技术

四、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跟进本学科各领域及研究方向的最新发展动态,掌握机械领域和研究方向的最新前沿技术和发展方向,汲取本学科各领域及研究方向的前沿研究成果,了解学习本专业前沿研究技术与方法,开拓专业技术视野,培养创新精神,启发科研思路,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研发能力。

五、教学内容:

1、现代设计技术研究进展

2、智能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3、深海探采装备研究进展

4、机电系统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5、高效精密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6、液压传动技术研究进展

7、新能源汽车及装备研究进展

8、矿山机械装备研究进展

9、工程机械装备研究进展

10、车辆工程领域研究进展

11、生产运作与系统优化研究进展

12、机械摩擦学与表面工程研究进展

六、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本课程为专业技术前沿讲座,讲授内容随着机械学科各领域及研究方向的发展动态而不断调整,无国定教材,参考书主要为本学科最新核心期刊、学术论文、最新研究进展与成果。

机械振动

课程编号:

Z19030102

一、计划总学时:

32(其中实验0学时)学分:

2开课学期:

授课方式:

课堂教学与研讨考核方式:

考试,闭卷

二、适用专业:

机械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三、预修课程: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积分变换

四、教学目的:

掌握机械振动的基本规律;能够理解单自由度、两自由度和多自由度振动系统的自由振动、阻尼振动和强迫振动的振动基本规律,能够计算出相关的物理量;懂得隔振的原理与方法;为学生今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中涉及振动问题打下理论基础。

五、教学内容:

1. 绪论:

机械振动,振动系统模型,激励与响应,振动的分类,振动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自由度,单位;

2.单自由度系统的自由振动:

简谐振动,能量法,瑞利法,等效刚度系数,有阻尼自由振动;

3.单自由度系统的强迫振动:

对简谐激励的响应,复频率响应,隔振,振动测量仪器,简谐力与阻尼的功,等效粘性阻尼,系统对周期激励的响应-傅里叶级数,系统对任意激励的响应-卷积积分,系统对任意激励的响应-傅里叶积分,用拉普拉斯变换法,复频率响应与脉冲响应之间的关系;

4.两自由度系统的振动:

自由振动,静力耦合和动力耦合,任意初始条件的自由振动,简谐激励的强迫振动,动力减振器;

5.多自由度系统的振动:

多自由度系统运动微分方程,无阻尼自由度振动-特征值问题,振动向量(模态向量)的正交性-展开定理,半正定系统,系统对初始条件的响应-振型叠加法,影响系数,矩阵迭代法,瑞利商,无阻尼系统对任意激励的响应-振型叠加法,多自由度系统的阻尼,有阻尼系统对任意激励的响应-振动叠加法。

六、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张义民.机械振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石端伟.机械动力学.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8

3.吴天行.机械振动.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4.蔡敢为.机械振动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5.闻邦椿.机械振动学.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1.

6.季文美.机械振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