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债务重组准则被用于盈余管理的分析研究会计学大学本科毕业论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65962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4.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新债务重组准则被用于盈余管理的分析研究会计学大学本科毕业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关于新债务重组准则被用于盈余管理的分析研究会计学大学本科毕业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关于新债务重组准则被用于盈余管理的分析研究会计学大学本科毕业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关于新债务重组准则被用于盈余管理的分析研究会计学大学本科毕业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关于新债务重组准则被用于盈余管理的分析研究会计学大学本科毕业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新债务重组准则被用于盈余管理的分析研究会计学大学本科毕业论文.docx

《关于新债务重组准则被用于盈余管理的分析研究会计学大学本科毕业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新债务重组准则被用于盈余管理的分析研究会计学大学本科毕业论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新债务重组准则被用于盈余管理的分析研究会计学大学本科毕业论文.docx

关于新债务重组准则被用于盈余管理的分析研究会计学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关于新债务重组准则被用于盈余管理的分析研究

 

姓名

学号

学院

专业会计学

年级

指导教师

 

2012年5月3日

目录

摘要2

Abstract3

一、导论4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4

(二)理论分析4

(三)概念界定5

(四)论文创新点5

二、理论分析6

(一)新准则的必要性6

1.国际趋同的要求6

2.建立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要求6

(二)新准则的实施环境更加成熟6

1.上市公司内部监管力度加大6

2.注册会计师的执业风险加大,监督力度加强7

3.证监会监管力度加大7

三、数据及案例分析8

(一)上市公司债务重组情况变化统计8

1.上市公司中债务重组企业的年度分布:

8

2.上市公司中债务重组企业债务重组收益或重组损失分析:

9

3.上市公司中债务重组方式分析:

10

(二)华龙个案分析10

1.华龙案例介绍11

2.对ST华龙债务重组案例的分析12

四、结论及建议13

(一)进一步提高全面收益观在我国的应用水平14

(二)监管体制需要形成多重结构14

1.引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指标14

2.引入“现金流量”指标15

3.引入其他相对指标和因素15

4.加大债务重组和关联方交易的披露力度16

参考文献17

谢辞18

摘要

《债务重组》准则自1998年在我国首次制定以来,又经历了两次修改,2001年修订的《债务重组》准则放弃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将重组收益计入资本公积。

2006年,财政部颁发新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准则为其中一项。

本文主要围绕新的《债务重组》准则的应用问题展开,共有三部分组成。

本文第一部分阐述了我国《债务重组》准则的修订历程和修订的必要性和意义。

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新《债务重组》准则在应用中的问题,主要是上市公司利用债务重组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严重。

在这一部分中,本文对比了新准则出台前后上市公司进行债务重组的数量和金额的变化,并通过ST华龙的具体案例证实这一问题并不罕见。

第三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针对06年颁布的新《债务重组》准则在应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

主要是提高全面收益观在我国的应用,以及证券监管部门要建立全方位的监管制度。

关键词:

债务重组重组收益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Abstract

Debtrestructuringstandardwasfirstsetdowninchinain1998,whichwasfirstamendedin2001byabandoningtheuseoffairvaluemeasurementmethods,andrecognizingoftherestructuringgainsintocapitalsurplus,mainlytoreducetheearningsmanagementspaceoflistedcompanies.ThesecondamendmentwasonFeb.15,2006,theMinistryofFinanceissuedanewaccordingguidelineandDebtRestructuringStandardisoneofthecriteria.ThispaperfocusesontheapplicationofthenewDebtRestructuringStandard.

Inthefirstpart,thispaperintroducesthehistoryofDebtRestructuringStandardinourcountryandthenecessityoftheamendment.

PartTwoanalysestheproblemsintheimplementofthenewstandard.Themainproblemisthatlistedcompaniestendtousethisstandardtomakeearningmanagement.Thispaperusesomedataandacasetoillustratetheproblem.

PartThreeisthecoreofthispaper,mainlytobringforwardpolicyproposalstosolvetheproblemsfacedbynewDebtRestructuringStandardimplementationinChina.Suggestionsaredividedintotwoparts.

KeyWords:

DebtRestructuring,RestructuringGains,ListedCompany,EarningManagement

 

一、导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企业在经济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阔的发展空间。

然而,市场经济的竞争是非常残酷的,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也在不断加大,无论是不起眼的小工厂还是风光无限的上市公司,都有可能陷入过经营和财务上的困境。

当企业面临巨额的债务难以偿还时,最常见的解决办法有两种:

第一是企业宣告破产,进入破产清算程序;第二种是企业与债权人进行协商,达成关于重组债务的协议。

由于企业破产清算程序繁杂,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而且债权人也难以从中得到充分的补偿,因此,越来越多的债务问题的最终解决,都是采用了债务重组的方式。

对于债权人来说,债务重组节约了不少的成本,并且往往可以比从破产清算中得到更多的补偿。

而对于债务人而言,债务重组给了企业一个存续的机会,企业可以在减少债务包袱的情况下利用原有的资产和经营模式继续运营,很多企业从该过程中起死回生。

为了规范企业在债务重组过程中的会计操作,保证企业可以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我国在1998年、2001年和2006年,先后颁布或修订了关于债务重组的会计准则。

1998年,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规定债务人将债务重组中的利得作为营业外收入计入当期损益。

该准则的颁布,规范了我国债务重组业务的核算,对解决债务纠纷、帮助企业摆脱财务困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保障了债权人的利益。

然而,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健全,评估机构不完善,公允价值难以获得,债务重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的做法给了很多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空间。

因此财政部在2001年对债务重组准则进行了第一次修改。

这次修改的关键在于尽量回避了公允价值的使用,将债务重组产生的收益全部计入资本公积而非当期损益,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包括一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

在债务重组准则中,又重新提倡使用公允价值,重组收益再次被计入当期损益。

这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接轨的一项重要举措。

然而,该项修改是否标志着企业又可以通过债务重组来操纵利润,债务重组准则的修改对于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有何影响?

本文将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

(二)理论分析

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时间不长,资本市场还有待完善,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会计信息对资本市场的发展建设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债务重组准则的修改对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有不小的影响,而这些影响都会通过会计信息反映出来。

深入研究准则变化对企业财政状况和会计信息的影响,对企业本身和企业利益相关者都意义重大:

确保利益相关者获得更加科学合理的会计信息,做出更加正确的决策。

对于投资者而言,企业的每股收益和净利润是一个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信息,然而债务重组给了企业操纵利润的巨大空间,通过对企业债务重组和利润处理的分析,可以让投资者不盲从于每股收益和净利润的数值,更加合理地综合分析一家企业的真实状况,做出更加合理的投资决策。

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尤其对上市企业而言,可以利用债务重组来暂时摆脱财务困境,获得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机会。

债务重组可以使债务人免于破产,很多上市企业也通过债务重组的方式获得利润,使自己免于挂ST或摘牌。

这给了企业一个新的发展机会,企业可以对自己的经营策略进行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使企业可以健康持续的发展。

(三)概念界定

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对债务重组的定义为:

“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

新准则中规定的主要方式有:

以资产清偿债务;将债务转为资本;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如减少债务本金、减少债务利息等,不包括上述两种方式;以上三种方式的组合等。

(四)论文创新点

自1998年《债务重组》准则在我国颁布实施以来,研究该准则实施情况的论文不在少数。

本文试图在前人的基础上尝试一些新的探索。

首先,论文对沪深两市几年内进行债务重组的企业情况进行了汇总和比较,通过数量、金额以及其他情况的显著变化,说明了新的《债务重组》准则给上市公司确实带来了新的变化。

其次,通过对ST华龙这一曾经引人注目的案例进行分析,借以看出上市公司通过债务重组准则进行盈余管理的方式和动机。

由于笔者水平有限,本文存在的疏漏之处,还希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二、理论分析

(一)新准则的必要性

1.国际趋同的要求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逐渐提高,无论是国外知名企业的进驻,还是我国国内优秀企业的走出国门,都需要在资金往来和会计信息上与国际产生交流。

因此,知道会计信息生成的会计准则必然要逐步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

2006年,财政部颁布了新的跨级准则,这次准则修订的目的之一,据说建立于我国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充分协调、可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

2.建立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要求

高质量会计准则的特征可概括如下:

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应该运用财务会计框架中的、并在世界范围内达成共识的概念,同时配合那些能够保证企业经营具有透明度、提高决策有用性的表外信心披露未补充;并且,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应当符合一定的质量要求。

而最重要的要求就是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和充分披露。

而新的《债务重组》准则相比起之前的准则,更加接近高质量会计准则。

01年准则为了降低上市公司利用债务重组来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将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资本公积。

这一做法牺牲了会计准则的质量,降低了财务信息的相关性、可比性和公允性。

而且,很多事例却说明,01年《债务重组》准则的目的并未完全达到,上市公司依然可以绕过准则,进行盈余管理。

(二)新准则的实施环境更加成熟

一般说来,一项准则如果被用作利润操纵的工具,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上市公司高管的蓄意造假;会计审计人员失职,证券市场监管失灵。

然而,新《债务重组》准则实施的环境已经更加地成熟。

1.上市公司内部监管力度加大

股权分置改革进一步完善了公司的治理结构,将改变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利益出发点不一致的难题,激励中小股东积极对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财务状况进行监督。

而且小股东也可以通过更加民主的内部程序来对公司的决策产生作用。

包括股东表决权排除制度和股东表决权的其他限制,都保障了再面对关联交易时,中小股东的作用能够充分地发挥。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也逐渐完善,独立董事如果发现公司业务对公司整体利益有损,有报告的义务。

2.注册会计师的执业风险加大,监督力度加强

注册会计师执业风险的加大,首先体现在事务所组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