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浸润于幸福的语文学习中.docx
《让学生浸润于幸福的语文学习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学生浸润于幸福的语文学习中.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让学生浸润于幸福的语文学习中
让学生浸润于幸福的语文学习中
——读方蓉飞专著《小学语文开放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浙江慈溪市第四实验小学周央儿315300
她,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学语文教研员——方蓉飞老师,十二年来带着1800多名一线教师队伍致力于“小学语文开放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从宁波市级课题“开放性阅读教学实验”到省级课题“开放教学实验”,一直到全国重点课题的子课题“小学生习作教学的开放性研究”,经过一以贯之的系列化的研究,终于迎来了《小学语文开放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的出版,着实可喜可贺,可敬可佩。
该书着眼于宏观阐述,又立足于微观实践,从“现状点击”到“理性思考”再到“经典案例”,从“理念阐述”到“板块剖析”再到“策略研究”,既有思想者的高度,又有实践者的效度,二者有机结合,使一线教师阅罢产生一种“眼望一天星斗脚踏万里江山”的感觉,直呼过瘾。
的确,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三个中心”(即书本、课堂、教师)和“三个唯一”(以课本为唯一知识源、以教师为唯一知识传授者、以课堂为唯一获得知识的场所)还始终在一线教学的时空范畴内运转。
强烈的功利主义、技术主义价值取向,依然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性的语文教学变成了技术之学、知识之学,着实可恨可悲。
为此,方老师在《小学语文开放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一书中像叶老那样语重心长地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通过理解这个例子,训练学生阅读其他文章的能力,最终使学生能自觉读书:
达到不需要老师教,学生自己就可以读书,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这就是小学语文开放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
那么如何达成这一最高境界呢?
方老师认为,在小学语文开放教学中,教师首先是一个有开放思想和情怀的人。
其次,语文学科要向学生开放:
既要向学生之外的广阔世界开放,也要向学生内在的、具有无限可能性的精神世界开放。
再次,在语文学科要向生活和书本开放:
既向学生的社会生活中的原始经验、事物的初始状态开放,也向学科中更具概括性的、层次更高、质量更高的知识结构开放。
其中的“三个解开策略”、“八大实践理念”更是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好好实践,相信广大一线教师一定会有不小的收获。
更让我们眼睛一亮的是,《小学语文开放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一书对开放教学进行了整体设计,在教学目标上,彻底开放,要求学生是一个有开放意识和能力的人,为自己的一生奠基;在课程内容上,打破了封闭学科知识体系,解开了小教材的束缚;在教学形式上,不再受教室的限制,解开了小课堂的束缚;在基本教学方式上,以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主。
在学科教学上,大胆开放,具体包括:
基于学生,突破零起点——拼音识字教学的开放;走出课本,让阅读教学重现美丽——阅读教学的开放;把准目标淡化技巧无痕起步——习作教学的开放;注意把握实践——口语交际教学的开放;厘清把握整合——综合性学习的开放。
在教学评价上,更是实现了评价观的五大转向。
确实,评价左右着一线教师的教学方向及教学行为。
方老师在该书中用了整整一大章节,畅谈了她的五大开放发展性评价理念。
她认为,平行班之间1—3分的差距,是完全正常的。
教师要有为学生的语言奠基的开放理念,只要我们的学生学得轻松、有趣、有效,暂时的落后无关紧要,我们的语文教师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说:
“我是优秀的。
”
多么令人欢欣鼓舞的话语!
是的,为学生一生发展的教育必定是优秀的教学,开放的评价理念与评价方法,给了教师开放的教学空间,给了学生愉悦的发展空间,这是多么幸福的语文教学,这是多么快乐的学习活动!
感谢方老师,给了我们这么多激动与憧憬,给了我们这么多思索与启迪。
本书是一位小学语文教研员历时13年带领1800余名教师教科研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甚至说,她希望自己“一辈子就干一件事”。
这件事就是对小学语文开放教学进行研究和实践。
本书从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出发,提出小学语文开放教学的必要性。
之后,在一系列的研究中,对小学语文教师的要求进行了思考,对课程建设、拼音和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习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综合性学习以及评价体系的开放分别进行了思考与实践的探索。
本书对于小学语文教师反思教学活动,实践开放教学具有实际的参考价值。
方蓉飞,笔名方云飞,慈溪市小学语文教研员,浙江省教坛新秀,浙江省优秀教师,宁波市名师,宁波市优秀教研员。
教研理念是:
与时俱进,不被传统束缚头脑;科学发展,不为时尚放弃永恒。
教研特色是:
宏观研究、微观实践、随机讲座。
十二年来致力于“小学语文开放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提炼了系列的基础理论与实践成果。
教学理念是:
呼唤诗意校园,构建开放课堂。
向往“充满开放意识,充满智慧挑战;充满人文关怀,充满语文气息”的语文教学境界,初步形成了“开放、大气、智慧、和谐”的课堂教学风格,曾执教研究课100余堂。
一个栖息于诗意校园的耕耘者
——记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会员
2012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获得者史京
浙江省慈溪市教育局教研室方蓉飞
(一)
觉醒篇
语文是蕴藏着无限自由的精神和鲜活生命的学科。
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实际利益的制约,语文教学一度陷入困境。
烦琐的内容分析,毫无休止的题海战术把原本充满情趣和灵性的语文教学搞得支离破碎。
语文教师们教得刻板,教得辛苦。
孩子们学得机械,乏味。
为了让语文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教师首先要栖息在诗意中。
于是2000年,我在全市成立了“小学语文教学与儿童文学创作协作组”,吸收了对儿童文学有兴趣的小学语文老师参加。
倡导教师开展:
“读经典名著,增文化底蕴;读理论专著,强教学实践;读儿童文学,悟童真童趣;读报刊杂志,解世事风情”的读书活动,让读书渐渐成为语文教师的习惯。
有56位教师成为协作组的首批成员,他们大都是文学爱好者,在教学中经常会指导学生习作,偶尔会推荐优秀的学生习作投稿,自己偶尔也会舞文弄墨,享受创作的快乐。
史京当时就是一名普通的小学语文教师,名不见经传。
第一次“沙龙”活动之后,我要求每个儿童文学协作组成员整理自己多年来发表获奖的论文、学生习作,集结成一本小册子交上来。
史进精心地打印,排版,制作,一本代表他10年教学的成果集诞生了,他给它取名《教海拾贝》,还写上了前言,算是阶段成果。
第二次研讨活动时,协作组的很多老师交了作业,有的很薄,几张纸,也有的已是厚厚的一大本了,大家对各自的成果进行了宽松而又愉悦的交流,这次活动,使史进找到了新的研究起点。
之后,他全身心投入了“童诗教学的研究”。
(二)
研究篇
一、欣赏儿童诗
要进行诗教,首先必须对儿童诗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开始,史京从众多的学生报刊中摘抄优秀儿童诗,从新华书店购买,甚至诚恳地向著名儿童诗作家求购,搜集了数千首儿童诗。
包括童话诗、寓言诗、儿歌童谣、叙事诗、抒情诗、科学诗、朗诵诗、乡土诗。
他先行学习,不断地研究儿童诗的语言、结构、想象、情感、意境、表达方式、创作方法等内容,同时不断请教同行,他总结了自己阅读儿童诗的经验,还撰写了《学会欣赏儿童诗》引导学生学会欣赏。
在这一阶段,史京较多地上童诗欣赏课,让学生大量欣赏名家名作及同龄人优秀作品,从而提高艺术鉴赏力,从欣赏中领悟到名家名篇的长处,为创作儿童诗打下基础。
其一般指导模式为:
观察自然、欣赏美景(观察社会),感受生活→选择范诗,欣赏品味→再现美景(生活),激发灵感→学生创作,流淌童心→课堂小结,激发再创作。
欣赏儿童诗,朗读它,品味它,使学生学会体会、感受儿童诗所表达的意境,努力用自己的审美去探索美、发现美、创造美,这样往往能从所欣赏到的儿童诗中折射出儿童诗创作的灵感。
二、创作儿童诗
有了欣赏的基础,他指导学生写诗了。
从模仿起步:
刚起步学写儿童诗,他认为可以模仿一些作品,尤其是名家作品的结构、表达方式,这样,学生就能满怀信心地迈出童诗写作第一步。
有位学生读了余光中的《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座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模仿《乡愁》写了一首《母爱》:
小时候,母爱是一支雪糕,/从嘴里,甜到心里。
/长大后,母爱是一记藤条,/从皮里,痛到骨里。
/长得更大的时候/母爱是一道数学题,/一点一点,/从心里,加进眼里。
/又一点一点,/从眼里,加进心里。
他清醒地意识到,借鉴、模仿要区别于抄袭,他经常鼓励学生在模仿中有所突破。
《母爱》这首诗虽没有《乡愁》那么牵动读者的心,但这首诗在表达情感、运用语言技巧等方面有了自己的再创造,是一首优秀的学生作品。
在一段时间的模仿学习以后,他开始鼓励学生大胆创作了。
1、他引导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
他认为要写好儿童诗,最关键的是必须拥有丰富的想像力,小学生同成人比较,最大的优势是拥有丰富夸张的想像力,所以,在学生初学儿童诗时可以让学生抓住事物的形状、颜色、作用等特点展开想象,想像时要把握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往往事物间的一些微小的联系,可能就是儿童诗创作的立足点。
他鼓励孩子的想像多一点童趣,多一点夸张。
他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直接联想训练,以及层层递进的间接想象训练,然后指导学生确定诗歌表象,以及展开丰富的联想后产生的众多诗歌意想,巧妙地构思曲折的情节,甚至能够融进思想,融进情感。
张颖倩同学的《太阳公公》就是一首极富想象力的儿童诗:
太阳公公真爱讲卫生/一大早/就在大海里洗了澡/太阳公公真尽职/中午/把大地烤得暖烘烘的/太阳公公真健忘/傍晚/把红披肩都留在了山上。
(发表于《小学生作文》2003年4月)
2、他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动人的诗意
诗主要表现美,而美是无处不在的,诗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生活中蕴藏着无尽的美,他认为只要学生平时留心观察,善于思考,无论是花鸟鱼虫,还是日月星辰,都可以捕捉到动人的诗意。
蒋昱颖同学在生活中捕捉了一朵美丽的诗花:
《伞花》
淅沥沥,淅沥沥 /小镇下起了小雨/街道上/顿时形成了一条流动的伞花/红的、黄的、绿的……/美丽极了/瞧,那一朵更美/粉色的雨伞下/小姑娘正扶着一位年迈的老爷爷/而她的花裙子/已被调皮的雨娃娃/溅得湿透了……(发表于《少年日报》2005年214期)这首诗把小姑娘为老爷爷做好事,而花裙子却湿透了的美好意境传神地表达出来了,是多么动人的诗意!
生活中的诗意需要学生用心去感悟,用心去捕捉。
世界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美的眼睛。
3、他提醒学生换个角度看问题
他认为,学生已经习惯在了大人的引导下用习惯的思维方式看待事物。
若学生只是以习惯的方式看世界,很难有什么新的发现、新的感受,更谈不上有什么创新了。
他经常提醒学生换个角度去看问题,那么世界就会以新鲜、奇妙的姿态出现在眼前。
如周明明同学的《井底之蛙》:
我是一只井底之蛙,/父母是那口深深的井,/只给我头上的一片天,/我在井中时时叹息,/何时才能找回我的自由?
(发表于《少年日报》2005年11月)
4、他让学生睁大第三只眼睛
他认为这“第三只眼睛”就是学生对世间万物最本真、最直觉的一种感悟。
这份感悟只属于自己,是发自心灵深处的真切感受,也可以说是一份对生命的关怀。
石盼盼同学用自己的第三只眼睛看到了《鱼的眼泪》:
爸爸说/水里的泡泡是鱼吹的/妈妈说/水里的泡泡是鱼玩的/我说/水里的泡泡是鱼的眼泪。
(发表于《中国少年报》2005年2424期)
“鱼的眼泪”包含着小作者深沉的思考,那是鱼儿愤怒的泪、无奈的泪、孤独的泪……
5、他引导学生在童诗创作中运用对比的手法
他觉得,童诗创作中运用对比的方法,能够创作出具有强烈反差的诗歌,这样的诗歌,往往富有震撼力,也易于引发读者的思考。
对比法可以在对比中凸显内容、性质,包括颜色对比、形状对比、动作对比、事件对比、人物对比、空间对比、作用对比……张瑶烨同学的微型童诗《人生》就运用了这一方法:
一株苦黄莲/一串糖葫芦。
(发表于《学语文》2005、10)
短短一首十个字的微型诗,道尽了每个人人生的苦与甜,小作者用一株苦黄莲比喻人生是苦涩的,又用一串糖葫芦比喻人生是甜蜜的,是啊,人生有苦有甜,这是多么精彩的诠释!
6、他引导学生用对话法创作儿童诗
他认为在童诗创作的指导过程中,可以放下架子,把周围的万事万物看成是有生命的,有灵性的,这样,就可以俯下身子,与它们亲切交流。
这个交流的过程,可以看作是童诗创作的过程。
学生可以用对话的形式,直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这样能使儿童诗显得更加亲切、生动。
例如周苗苗同学创作的《贪玩的月亮》:
月亮/你对工作不负责/等着解雇吧/你瞧瞧/太阳工作时多么认真/不和星星们玩耍/也不在黑板上画画。
贪玩的月亮/你要认真些/否则/我们的宇航员叔叔/下次就不把五星红旗/留在你的家了。
(发表于《中国少年报》2477期)
小诗人与月亮的精彩对话也表达了小诗人的希望——愿我们的宇航员能够早日登上月球,把五星红旗插上月球。
7、他引导学生用通感法创作儿童诗
他认为,看待一个事物时,要充分调动人体的各个感官的积极参与,把听觉、嗅觉、味觉等沟通起来,并能够进行相互转换,这样,诗句更有张力,更有感染力。
“甜”本是味觉,但可以用它来形容歌声:
“这歌声真甜”,这里就把味觉和听觉进行了转换。
马梦梦同学用通感法创作了《书包》:
我把四季的春光,/装进了书包。
/我把宝贵的知识,/装进了书包。
/我把爸爸妈妈的殷切希望,/装进了书包。
/我把我的坚定决心,/装进了书包。
/书包里装着我/一个充满希望的勤奋童年!
(发表于《孩子天地》2004.7
童年是一段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却被小作者转化为触觉和视觉装进了书包里。
8、他引导学生用还原体会法进行童诗创作
他认为,要创作儿童诗,平时就要多读诗,读好诗,童诗创作的灵感往往从阅读中产生。
“还原体会”是帮助学生进行创作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任何诗歌的创作,都将经历诗人的创作过程,需要一个创作的灵感,如果能够在阅读、欣赏中揣摸诗人的心理,设想诗人是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产生的写诗的愿望。
这样,就跟着诗人重新经历了一次童诗的再创作过程。
长期进行这样的训练,会不自觉地走进诗人的世界,不知不觉中,孩子们也成了一个小诗人。
9、他引导孩子写诗要学会挖“诗眼”
不少儿童诗往往因为有了一个“画龙点睛”的句子,才使得诗歌变得精彩生动,情感深邃,这个句子就是“诗眼”。
他注重引导学生对诗眼的把握,引导学生有敏锐的洞察力,对万事万物要有自己独特的心灵感悟。
王艳梅同学创作了一首《我喜欢集体》:
一支彩笔不鲜艳/五彩笔才能绽放美丽的画面/一朵花儿不香/百花齐放才能香飘万里/一个人很孤单/大家在一起/生活才能更精彩!
(发表于《小学生阅读与写作》2004.4)
在这首诗中,“一个人很孤单/大家在一起/生活才能更精彩!
”是诗眼,小诗人通过“五彩笔才能绽放美丽的画面,百花齐放才能香飘万里”来说明“大家在一起生活才能更精彩!
”的道理。
小诗人的写作意图很明显,就是希望同学间要互相团结,互相帮助,这样,我们的学习生活才会丰富多彩。
10、他引导学生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
他觉得,在童诗创作中,可以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事物转化成具体的实实在在可以捉摸的东西,往往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章路钏同学把抽象的“烦恼”具体化了:
《烦恼》烦恼是一个令人讨厌的家伙/成天游手好闲/东逛西逛/赶走了我们的快乐/每当这时/我总会向河边扔瓦片/把烦恼扔得远远的/不准它回来(发表于《少年文艺》写作版2007、9)。
11、他引导学生用夸张的手法创作
儿童诗要写出童趣,要写出天真,可以写得有点傻乎乎,夸张一点,含糊一点,儿童诗才会更可爱。
他引导学生把自己天真幼稚的想法,甚至可以说把天方夜潭的故事大胆地写出来,童言无忌,不会有人去跟孩子去讨论严肃的学术问题,想说就说,写儿童诗就这么简单。
如严文梅同学的《腰带》:
咦/是哪个调皮的小鬼/给大山系上腰带?
/噢/原来是一条小山路。
(发表于《学语文》2004、10)
给大山系腰带,恐怕这腰带是世界上最长,可以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了。
小作者抓住了山路的特点,以夸张取胜。
童诗的创作中巧妙地运用夸张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夸张有时可以夸大,有时也可以缩小。
12、他引导学生用寻因法创作童诗
寻因法就是给生活中的事物或现象寻找一个原因,由于儿童的想象幼稚天真,而使得理由并不十分符合常理,但这样的创作往往富有童趣,用这种方法创作的关键是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想像。
黄红维同学创作了《小草》:
小草是千万条透明的带子/在绿色的颜料桶中/泡了整整一个冬天/又被顽皮的春娃娃撒满大地。
(发表于《小学生创新作文》2003、4)
全诗不到40个字,却形象地写出了小草的特点。
绿草难道原来是透明的带子?
难道在绿色的颜料桶里泡了一个冬天?
难道是春娃娃撒上去的?
作者寻找的原因显然是不正确的,但孩子们却很喜欢这个答案,天真幼稚的想法构成了这首精彩的儿童诗。
13、他尝试了微型儿童诗教学
他觉得微型儿童诗短小精练,往往用一两句话表达比较深邃的意境、既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又富有哲理,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
指导学生创作微型儿童诗,是一种尝试,也是一种挑战,他指导学生创作了许多像《伞》“你挡住了雨/却被雨淋湿了” 这样有哲理、思辩又有教益的优秀微型童诗。
有四家报刊还专版推出了童心诗社的微型儿童诗。
著名儿童文学家张继楼先生还撰写了《形微意不微》为诗社六位学生的微型儿童诗做了精彩点评。
三、他引导学生学会改诗
文章不厌百回改,在学习了童诗的创作技巧以后,学生们能够创作儿童诗了,为了让他们的作品精益求精,锦上添花,他经常引导学生考虑以下几方面的修改。
A、突出诗味
写诗不同于写文章,语言要简练,有时还要注意诗的形式,诗的语言。
严施佳同学在校“爱大桥,爱家乡”赛诗会上创作了《开工啦》:
开工啦,开工啦!
/气球天上飞,/鞭炮声声响。
/小鱼跳出海面来,/叔叔阿姨都来看,/我带小狗来,/小狗汪汪叫,/好象在说:
“我想马上看大桥。
”(发表于《少先队活动》2007.8)
这首诗借小狗的叫声表达小作者的希望——跨海大桥早日建成通车,为人们服务。
小作者构思十分巧妙,可惜最后一句:
小狗汪汪叫,好象在说:
“我想马上看大桥。
”给人的感觉没有了诗味。
不妨把“好象在说”四个字去掉。
“小狗汪汪叫:
我想马上看大桥。
”这样,诗味就浓了许多。
B、锤炼语言
1、用词要恰当
何佳纬同学写了一首很不错的微型儿童诗 《星星》:
天空/破碎的项链。
(发表于《小星星》2005、5)
初看,呀,多么丰富的想象,项链是美的化身,用项链来形容星星的美丽,多美的诗啊!
不过,当他第二次读这首诗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问题:
既然是美的东西,就应该体现它的美,“破碎”一词的基调与全诗不符。
应该用一个更合适的词语来代替“破碎”。
最后他指导学生用“断线”一词替换了“破碎”,从而真正体现了诗美。
2、表达要含蓄
作为诗,它不同于普通的文章,有的时候,可以把它写得含蓄一些,这样更能够引起读者的思考。
请看张陆益同学的《画大桥》:
我要用五彩的画笔,/描绘家乡。
/画什么呢?
/画咱家乡的杭州湾大桥。
/我画啊画,画啊画,/怎么也画不到边。
/干脆画上对岸的大上海,/美丽的上海就在我眼前。
/我还画上了飞翔的小海鸥,/起航的船儿……接轨大上海,拥抱长三角,/我们的家乡在前进……(发表于《语文学习报》2006.5)
小作者用画大桥的形式展望家乡的未来,构思新颖。
“画不到边的大桥”、“飞翔的海鸥”、“起航的船……”这些景物其实包含了比较深邃的含义,写得的确很生动。
不过,他觉得结尾句“接轨大上海,拥抱长三角,我们的家乡在前进……”可以把它删掉,作为诗歌,我们可以写得含蓄些,不必写得这么直白,这样诗歌的张力会更足。
3、行文可押韵
优秀的儿童诗总是语言简洁,节奏分明,音韵流畅的,诗歌一般偶数句押韵。
王梦丹同学创作了《红灯笼》:
红灯笼,高高挂,/眨着眼睛要说话。
/它想告诉小朋友,/新年马上就来到。
(发表于《小学生》2006。
8)
这首儿歌的意境非常美,体现了一种喜庆的气氛。
但押韵做得并不好。
一、二句的末尾分别是“挂”“话”,押的是“a”韵,第四句把韵脚搞丢了。
我们不妨把第四句改为:
“新年马上要来啦!
”这样押上了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他觉得,初步完成的儿童诗除了以上的问题以外,可能还会存在结构、想象、情感、标点等方面的问题,还需要反复推敲、字斟句酌,这样,创作的儿童诗就能锦上添花。
四、尝试课型。
他尝试了以下几种课型。
1、入门课:
学生没有接触过儿童诗,对童诗的认识从零起步,这种课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大胆想象为主,一句、两句话都可以,要肯定学生写的第一首儿童诗的成功之处,鼓励学生有继续创作的欲望。
2、模仿课:
模仿是孩子的一种天性。
对于初学写诗者,常用的授课方式是让其模仿,从模仿中探究写作规律,理解其中的写作原理,掌握写作方法,从而迁移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来。
3、欣赏课:
尽管教材中选入不少的优秀文学作品,但对于我国文化遗产宝库中仍是沧海一粟,让学生大量欣赏名家名作及同龄人优秀作品,从而提高艺术鉴赏力,从欣赏中领悟到名家名篇的长处,为写作打下基础。
4、采风、创作课:
采风是把学生带进大自然、社会这个大环境当中,只有和自然保持一致,才能使学生获得心灵的自由,为诗歌创作储存大量的信息,及至“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运用各种表现手法进行创作,把内部的思维语言变成一行行诗句。
5、综合课:
它由欣赏、模仿、创作等环节综合而成。
在实际教学中,大都采用这种授课方式,只是不同类型的课,训练项目及要求侧重点不同而已。
五、创建诗社,不断学习
1、向优秀儿童诗社学习
在研究的同时,他创建了市内首家儿童诗社——童心诗社,以诗社的形式辅导各个年级的学生,期间涌现了许多小诗人,潘烨琼、陈淳、周逸潇都是其中的佼佼者,每个学生公开发表儿童诗作品40首以上,其中周逸潇同学还出版了诗集《倾听花开》,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他边研究边积累,把自己教学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有意识地记录下来,整理出来,并且开始尝试写儿童诗教学的小论文。
在他自己学习的同时,还与国内儿童诗教学搞得好的学校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往往用自己所有的经验、资料同全国的诗教老师分享,当然,他也从中获得了大量宝贵的学习经验。
2、向知名儿童文学家学习
他深知自己的文学底蕴的不足,于是虚心向全国知名的儿童文学家请教,并且聘请他们为童心诗社顾问,为自己进行儿童诗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他还连续四年自费参加了全国的儿童诗夏令营,在那里认识了许多他崇拜的儿童文学家,金波、任溶溶、圣野……他还参加了前浙师大校长蒋风教授主持的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中心非学历研究生的学习,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儿童文学涵养。
3、向知名特级教师学习
他也深知自己在教学上的不足,虚心的敲门砖使全国诗意语文的倡导者、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为他的诗社送来了题词,周益民、沈大安、王春燕等特级教师也先后给了他更多的信心和力量。
在特级教师的鼓励引领下,他也写下了不少与语文教学有关的论文,当然童诗教学方面的论文则更多了。
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之后,史进参加了我主持的省级课题研究——“小学语文开放教学的研究”,他承担了子课题——《小学语文诗化教学》的研究,全身心地投入到《小学语文诗化教学》的研究当中。
他不断探索,虚心求教,也不断整理和积累。
(三)
成果篇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不断的研究、学习、实践、积累之后,他提炼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写下了几十篇诗教小论文,并且多数在报刊公开发表了,学生的作品也已经发表五六百首了,他觉得自己这么多年来研究积累的东西应该呈现给大家,应该让更多的老师和学生也能分享他的成果。
他有了更多的思考:
他觉得,尽管是新课程,尽管减负声音不断,但新世纪孩子们的学习依然太苦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