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各区高三一模诗歌鉴赏试题汇编.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63078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各区高三一模诗歌鉴赏试题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北京市各区高三一模诗歌鉴赏试题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北京市各区高三一模诗歌鉴赏试题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北京市各区高三一模诗歌鉴赏试题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北京市各区高三一模诗歌鉴赏试题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各区高三一模诗歌鉴赏试题汇编.docx

《北京市各区高三一模诗歌鉴赏试题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各区高三一模诗歌鉴赏试题汇编.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各区高三一模诗歌鉴赏试题汇编.docx

北京市各区高三一模诗歌鉴赏试题汇编

2017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一模诗歌鉴赏试题汇编

2017北京各区高三一模汇编之诗歌鉴赏

2017朝阳高三一模语试卷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4—16题。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①

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堂②上,欹枕江南烟雨,渺渺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

“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③。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注释】①快哉亭:

在黄州长江边,张偓佺于住处西南所建,苏轼起名为“快哉亭”。

张偓佺,字怀民,时亦谪居黄州。

②平堂:

位于江苏扬州,欧阳修在扬州任地方官时所建。

③兰台公子:

指宋玉,宋玉曾任楚兰台令。

雌雄,宋玉《风赋》谓风有大王之“雄风”与庶人之“雌风”的区别。

14下面对词作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知君”两句是说快哉亭刚建好,油漆未干,一个“湿”字很传神。

B“认得”两句巧妙借用欧阳修的诗句,写诗人在亭中见到的景致。

“堪笑”三句批评宋玉竟不知道庄子著作里有关于“天籁”的说法。

D“一点”两句暗用孟子“养吾浩然之气”的典故,抒写豪放之情。

1上阕“长记平堂上”一句是虚写,回忆在平堂上看到的情景。

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虚写的一项是(3分)

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东兄弟》)

B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

D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6《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与《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所作的两首词。

请简要分析两首词在思想情感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6分)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16-19题。

(18分)

木兰花慢游三台①

元好问②

拥岧岧双阙,龙虎气,郁峥嵘。

想暮雨珠帘,秋香桂树,指顾台城。

台城,为谁西望,但哀弦凄断似平生。

只道江如画,争教天地无情。

风云奔走十年兵,惨淡入经营。

问对酒当歌,曹侯墓上何用虚名。

青青,故都乔木,怅西陵遗恨几时平?

安得参军③健笔,为君重赋芜城。

【注】①三台:

为曹操所建,三国魏邺都胜迹。

下的“台城”即邺城故都,南北朝时邺都毁于战火。

下的“曹侯墓”“西陵”即曹操陵墓,在古邺城西北。

②元好问:

金末元初人,金亡不仕。

以金朝遗民身份凭吊魏都,触目兴感,写下这首词。

③参军:

诗人鲍照,曾作《芜城赋》,凭吊广陵,讽刺竟陵王叛乱导致亡国之事。

16.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拥岧岧”三句着力描绘了三国魏邺都的雄壮之景,极力渲染了王都之气象。

B.“只道”两句描写了眼前“江如画”之景,为下抒发怀古幽思设下伏笔。

.“问对酒”两句,作者想到怀有建功抱负的曹操,已成一抔黄土,不胜感慨。

D.“青青”两句描绘故都杂草丛生的荒凉,与上阕邺都的繁盛形成鲜明的对比。

17.本词先写昔盛之景,后写今衰之景,在强烈的对比中抒发感慨。

下列怀古诗运用了这种写法的一项是(3分)

A.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李白《越中览古》)

B.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D.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韦庄《金陵图》)18.这首词下阕写到曹操,苏轼在《赤壁赋》第三段中也写到了曹操,二者借写曹操抒发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请作简要分析。

(6分)

丰台区2017年高三年级第二学期综合练习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16-18题。

(18分)

木兰花慢游三台①

元好问②

拥岧岧双阙,龙虎气,郁峥嵘。

想暮雨珠帘,秋香桂树,指顾台城。

台城,为谁西望,但哀弦凄断似平生。

只道江如画,争教天地无情。

风云奔走十年兵,惨淡入经营。

问对酒当歌,曹侯墓上何用虚名。

青青,故都乔木,怅西陵遗恨几时平?

安得参军③健笔,为君重赋芜城。

【注】①三台:

为曹操所建,三国魏邺都胜迹。

下的“台城”即邺城故都,南北朝时邺都毁于战火。

下的“曹侯墓”“西陵”即曹操陵墓,在古邺城西北。

②元好问:

金末元初人,金亡不仕。

以金朝遗民身份凭吊魏都,触目兴感,写下这首词。

③参军:

诗人鲍照,曾作《芜城赋》,凭吊广陵,讽刺竟陵王叛乱导致亡国之事。

16.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拥岧岧”三句着力描绘了三国魏邺都的雄壮之景,极力渲染了王都之气象。

B.“只道”两句描写了眼前“江如画”之景,为下抒发怀古幽思设下伏笔。

.“问对酒”两句,作者想到怀有建功抱负的曹操,已成一抔黄土,不胜感慨。

D.“青青”两句描绘故都杂草丛生的荒凉,与上阕邺都的繁盛形成鲜明的对比。

17.本词先写昔盛之景,后写今衰之景,在强烈的对比中抒发感慨。

下列怀古诗运用了这种写法的一项是(3分)

A.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李白《越中览古》)

B.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D.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韦庄《金陵图》)18.这首词下阕写到曹操,苏轼在《赤壁赋》第三段中也写到了曹操,二者借写曹操抒发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请作简要分析。

(6分)

2017石景高三一模语试卷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17题。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①

李白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②,海色明徂徕③。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注释:

①杜二甫:

即诗人杜甫。

②泗水:

水名。

③徂徕:

名。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诗描写了李白在秋日于鲁郡东石门送别杜甫的情形,表达了离别时的不舍之情。

B颔联中的“何时”“重”两词表达了李白渴望日能够再与好友相逢畅饮的心情。

尾联以“且尽手中杯”结束全诗,干脆有力,充满豪放不羁和乐观开朗的情调。

D全诗用语绚丽飘逸,融叙事、绘景、抒情为一体,诗情画意与深情厚谊跃然纸上。

16“蓬”作为意象,常用作游子的代称。

古诗中还有其他形容游子的意象,下列诗中加点词不是用指代游子的是(3分)

A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杜甫《旅夜书怀》)

B徘徊六合无相知,飘若浮云且西去。

(李白《赠裴十四》)

与君相遇知何处,两叶浮萍大海中。

(白居易《答微之》)

D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时数附书。

(王维《伊州歌》)

17本诗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是表达豁达情感的送别诗,都运用了借景抒情

的手法,但该手法运用却有差别,试结合具体诗句比较其不同之处。

(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房区2017年高三年级语试卷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17题。

子夜吴歌(其四)

李白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①。

注释:

①临洮:

在今甘肃临潭县西南,此泛指边地。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为“明朝驿使发”,所以征人的妻子要连夜“絮征袍”,表明战争得非常紧迫。

B.“一夜絮征袍”领起下,暗含一个“赶”字,我们仿佛看到了女主人公的忙碌和焦急。

.一个“冷”字,生动传神,既写出“一夜絮征袍”的艰难,又暗示了连夜絮征袍的内因。

D.从全诗看,剪缝完成前女主人公唯恐驿使走得早,缝制完成后又唯恐驿使行得迟。

16.“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两句,以环境的“冷”衬托人物的心情。

下列诗句不属于以环境衬托人物心情的一项是(3分)

A.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诗经•氓》)

B.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白居易《琵琶行》)

D.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7“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这是李白的《子夜吴歌》(其三)。

结合具体诗句,比较李白的这两首《子夜吴歌》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分)

门头沟区2017年高三语一模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17题。

夜起岳阳楼望月

(清)姚鼐

高楼深夜静秋空,荡荡江湖积气通。

万顷波平天四面,九霄风定月当中。

云间朱鸟①峰何处?

水上苍龙②瑟未终。

便欲拂衣琼岛外,止留清啸落江东。

①朱鸟:

指南岳衡。

②苍龙:

指湘灵,为湘水之神。

《楚辞•远游》中有记载:

“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高楼深夜静秋空”描绘洞庭月夜景色,诗人登上岳阳楼感受到万籁俱寂,四周悠远空旷,令人有天地孤独之感。

B“九霄风定月当中”写风静无声,皓月当空,清光四溢,天水空灵一片,上下澄澈,

令人幽然神远。

“云间”一联引用两个典故,从夜空想到朱鸟化为衡的传说,又从湖波中幻起湘灵鼓瑟的想象,为全诗增加了神秘色彩。

D第四联间接抒发感慨,表达自己要拂衣飞去、长啸升空的念头,也表明了自己辞官归隐的愿望。

16“洞庭天下水”,岳阳楼前烟波浩渺的八百里洞庭,经常被登楼揽胜的诗人写入诗,成为一卷美丽的图画。

下面描写洞庭美景的诗句,其意境与本诗最相似的一项是(3分)

A平湖一望上连天,林景千寻下洞泉。

忽惊水上光华满,疑是乘舟到日边。

(张说《和尹从事懋泛洞庭》)

B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顷如熔金。

孤轮徐转光不定,游气濛濛隔寒镜。

(刘禹锡《洞庭秋月行》)

D人生除泛海,便到洞庭波。

驾浪沉西日,吞空接曙河。

(元稹《洞庭湖》)

17岳阳楼是我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一向为登临胜地。

自唐宋以,吟咏岳阳楼的名篇佳作甚多,诗圣杜甫晚年也曾写下了名垂千古的《登岳阳楼》。

与姚鼐的《夜起岳阳楼望月》比较,两首诗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分)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北,凭轩涕泗流。

顺义区2017届高三第二次统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8—20题。

水调歌头•游览黄庭坚

瑶草①一何碧,春入武陵溪。

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

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

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白石,倚玉枕,拂金徽②。

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③。

我为④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⑤亦何为?

醉舞下去,明月逐人归。

【注释】①瑶草:

仙草。

②金徽:

金饰的琴徽。

这里指琴。

③白螺杯:

用白色螺壳雕制的酒杯。

④为(éi):

愿作。

⑤长啸:

长叹。

18下列对作品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采用感叹句起首,以芳草如碧带出春色,激发读者兴味,引人入胜。

B“溪上”“桃花”等词,与首句中“武陵”应和,也带出了作者的感情。

“谪仙何处”句,清楚地表明作者渴望使用李白的“白螺杯”饮酒。

D“我为”句,采用对比,显示出作者的清高和对谄媚者的不屑与轻蔑。

19下列与“明月逐人归”一句所用修辞手法相同并可成为对联的一句是(2分)

A新晴原野旷B白云随鹤舞

冰壶含雪魄D一天秋似水

20这首词与陶渊明的《桃花记》一样,都间接表现出对现实的不满。

请结合具体语句,简要说明它们是如何表现的。

(6分)

 

参考答案

朝阳高三一模

14.(3分)(“批评……”有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