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前冲刺卷03人教版必修一解析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627422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11.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前冲刺卷03人教版必修一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前冲刺卷03人教版必修一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前冲刺卷03人教版必修一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前冲刺卷03人教版必修一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前冲刺卷03人教版必修一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前冲刺卷03人教版必修一解析版.docx

《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前冲刺卷03人教版必修一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前冲刺卷03人教版必修一解析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前冲刺卷03人教版必修一解析版.docx

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前冲刺卷03人教版必修一解析版

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末考前冲刺卷03

高一化学

(考试时间:

90分钟试卷满分:

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

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科研、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霾尘中有气溶胶,具有丁达尔效应

B.“一硫二硝三炭”黑火药燃烧反应时,还原剂是碳

C.“外观如雪,强烧之,紫青烟起”,该过程中利用了焰色反应

D.“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描述的是复分解反应

【答案】D

【详解】

A.霾尘中有气溶胶,气溶胶属于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故A正确;

B.“一硫二硝三炭”黑火药燃烧反应的方程式为S+2KNO3+3C

K2S+3CO2↑+N2↑,反应中S、N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S、KNO3为氧化剂,C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所以碳为还原剂,故B正确;

C.“外观如雪,强烧之,紫青烟起”,是南北朝时期陶弘景对硝酸钾的鉴定方法,该过程利用了钾元素的焰色反应的颜色,故C正确;

D.丹砂(HgS)烧之成水银,即HgS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汞;积变又还成丹砂,是说常温下两者又可以重新化合为硫化汞,分别是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故D错误;

故选D。

2.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我国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

“嫦娥五号”中使用了大量合金。

下列有关金属或合金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生铁属于合金

B.一般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金属的低

C.合金的化学性质与其成分金属的化学性质不同

D.改变原料的配比、生成合金的条件,可以得到具有不同性能的合金

【答案】C

【详解】

A.生铁由铁和碳等元素组成,属于合金,故A正确;

B.形成合金后,结构发生了改变,一般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金属的低,故B正确;

C.合金的化学性质与其成分金属的化学性质相同,故C错误;

D.改变原料的配比、生成合金的条件,组成合金的成分、结构不同,对合金的性质产生不同的影响,可以得到具有不同性能的合金,故D正确;

故选C。

3.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选项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A

B

C

D

【答案】A

【详解】

A.NaOH属于碱,HNO3为酸,KAl(SO4)2为复盐,CaO为碱性氧化物,SO3为酸性氧化物,故A正确;

B.Al2O3不是碱性氧化物,而是两性氧化物,故B错误;

C.Cu2(OH)2CO3为碱式盐,不是碱,故C错误;

D.NO不是酸性氧化物,为不成盐氧化物,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A。

4.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的相关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温度相同,体积相同的O2和N2分子数不一定相同

B.常温常压下,SO2与CO2的密度之比等于16∶11

C.温度和容积相同的两容器中,分别盛有5molO2和2molN2,则压强之比等于5∶2

D.标准状况下,SO3与O2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答案】D

【详解】

A.温度相同、体积相同的O2和N2,若压强不同,二者物质的量不同,则含有分子数不同,故A正确;

B.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同,根据ρ=

可知,SO2与CO2的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64g/mol∶44g/mol=16∶11,故B正确;

C.温度和容积相同的两容器中,根据pV=nRT可知,分别盛有5molO2和2molN2时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5mol∶2mol=5∶2,故C正确;

D.标准状况下SO3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5.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7.80gNa2O2与5.85gNaCl所含阴离子数相等

B.常压下,92g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6NA

C.将1.0molFeCl3全部制成胶体,其中氢氧化铁胶粒为NA个

D.标准状况下,11.2L氦气所含的原子数为0.5NA

【答案】C

【详解】

A.7.80gNa2O2和5.85gNaCl的物质的量均为0.1mol,Na2O2由过氧根和钠离子构成,NaCl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所以二者所含阴离子数相等,均为0.1mol,故A正确;

B.NO2和N2O4的最简式均为NO2,所以92g混合物中含有的原子为

3=6mol,个数为6NA,故B正确;

C.胶粒是由多个氢氧化铁构成,所以将1.0molFeCl3全部制成胶体,其中氢氧化铁胶粒小于NA个,故C错误;

D.标况下11.2L氦气的物质的量为0.5mol,氦气分子为单原子分子,所以所含的原子数为0.5NA,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6.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B.蒸发操作时,当蒸发皿中的水分只残留少许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水分蒸干

C.称量时,将NaOH固体放在称量纸上置于托盘天平的左盘,将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

D.溶解操作时,玻璃棒作用是搅拌以加速溶解;过滤操作时,玻璃棒作用是引流,防止溶液溅出

【答案】C

【详解】

A.蒸馏操作时,温度计测定馏分的温度,使温度计水根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故A正确;

B.蒸发操作时,不能直接蒸干,否则可能使溶质分解或结块,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水分蒸干,故B正确;

C.NaOH易潮解,称量应在烧杯中进行称量,故C错误;

D.溶解操作时,玻璃棒作用是搅拌以加速溶解,过滤操作时,玻璃棒起引流作用,防止溶液溅出,否则会导致物质损失,故D正确;

综上所述,错误的是C项,故答案为C。

7.下表为各物质中所含有的少量杂质,以及除去这些杂质应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正确的一组为()

序号

物质

杂质

除杂质应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

KNO3溶液

KOH

加入MgCl2溶液,并过滤

FeSO4溶液

CuSO4

加入过量铁粉,并过滤

H2

CO2

通过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再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NaNO3

CaCO3

溶解、过滤、蒸发

A.①②③④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答案】C

【详解】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若与原物质反应,则后续需复原,且复原过程需简单易操作,②反应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①KNO3中混有KOH,加入MgCl2溶液,生成新的杂质氯化钾,故①错误;

②FeSO4中混有CuSO4,硫酸根不是杂质,铜离子是杂质,可以用过量铁粉与铜离子反应除去,再过滤,故②正确;

③H2中混有CO2可以用NaOH溶液洗气除去,后用浓硫酸洗气除去H2中水蒸气,故③正确;

④NaNO3溶于水,CaCO3不溶于水,可以加水,然后过滤除去CaCO3,再将溶液蒸发结晶得到NaNO3,故④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是②③④,故答案为C。

8.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A.K+、MnO

、Na+、Cl-B.K+、Na+、SO

、ClO-

C.Fe2+、CO

、NO

、SO

D.Ca2+、Na+、Cl-、HCO

【答案】B

【详解】

A.无色溶液中不可能含有MnO

,故A错误;

B.离子组K+、Na+、SO

、ClO-彼此间不发生离子反应,溶液为无色,且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故B正确;

C.无色溶液中不可能含有Fe2+,且Fe2+与CO

、OH-发生离子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离子组Ca2+、Na+、Cl-、HCO

彼此间不发生离子反应,溶液为无色,但在碱性条件下,OH-、Ca2+、HCO

发生离子反应生成水和CaCO3,则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9.下列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

A.用足量NaOH溶液吸收尾气中的CO2:

CO2+2OH-=CO

+H2O

B.将稀盐酸加入NaHCO3溶液中:

CO

+2H+=CO2↑+H2O

C.将金属钠放入水中:

Na+2H2O=Na++2OH-+H2↑

D.NaHCO3溶液与少量Ca(OH)2溶液反应:

HCO

+OH-+Ca2+=CaCO3↓+H2O

【答案】A

【详解】

A.用足量NaOH溶液吸收尾气中的CO2:

CO2+2OH-=CO

+H2O,故A正确;

B.将稀盐酸加入NaHCO3溶液中:

HCO

+H+=CO2↑+H2O,故B错误;

C.将金属钠放入水中:

2Na+2H2O=2Na++2OH-+H2↑,故C错误;

D.NaHCO3溶液与少量Ca(OH)2溶液反应:

2HCO

+2OH-+Ca2+=CaCO3↓+CO

+2H2O,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A。

10.已知还原性:

I->Fe2+>Br-,且有下列三个反应:

①Cl2(少量)+FeI2=FeCl2+I2

②2Fe2++Br2=2Fe3++2Br-

③Co2O3+6HCl=2CoCl2+Cl2↑+3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中的氧化产物分别是I2、Fe3+、CoCl2

B.根据以上方程式可以得到氧化性Cl2>Fe3+>Co2O3

C.可以推理得到Cl2(少量)+FeBr2=FeCl2+Br2

D.在反应③中HCl体现了酸性和还原性

【答案】D

【详解】

A.在已知的三个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生成的产物为氧化产物,则①中的氧化产物为I2,②中的氧化产物为Fe3+,③中的氧化产物为Cl2,故A错误;

B.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在反应①中Cl2>I2,在反应②中Br2>Fe3+,在反应③中Co2O3>Cl2,氧化性顺序是:

Co2O3>Cl2>Br2>Fe3+,故B错误;

C.根据已知还原性顺序:

Br-

D.在反应③中生成1molCl2时,有6molHCl参加反应,其中只有2molHCl被氧化,有4molHCl生成盐,所以HCl体现了酸性和还原性,故D正确;

答案选D。

11.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上的铜,所得的溶液中加入铁粉。

对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的溶液分析合理的是()

A.若无固体剩余,则溶液中一定有Fe3+

B.若溶液中有Fe2+,则一定有Cu析出

C.若溶液中有Cu2+,则一定没有固体析出

D.若有固体存在,则溶液中一定有Fe2+

【答案】D

【详解】

已知:

氧化性是Fe3+>Cu2+>Fe2+,还原性是Fe>Cu,则

A.若无固体剩余,这说明铁粉完全被氧化,但此时溶液中不一定还有Fe3+,A错误;

B.若溶液中有Fe2+,但如果溶液铁离子过量,则不一定有Cu析出,B错误;

C.若溶液中有Cu2+,则也可能有部分铜已经被置换出来,因此不一定没有固体析出,C错误;

D.若有固体存在,则固体中一定有铜,可能还有铁,因此溶液中一定有Fe2+,D正确;

答案选D。

12.下列实验报告中,完全正确的是()

序号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溶液中滴加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含

B

向溶液中滴加氯水后,再滴入KSCN溶液

溶液变红色

原溶液中含Fe3+

C

向装有Na2O2的试管中加入水后,立即滴加酚酞试液

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Na2O2有漂白性

D

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观察到有紫色火焰

原溶液中有K+

【答案】C

【详解】

A.向溶液中滴加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沉淀可能为AgCl或BaSO4,原溶液可能含银离子,应先加盐酸排除其它离子的干扰,再滴加氯化钡溶液,故A不符合题意;

B.向溶液中滴加氯水后,再滴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溶液中可能含亚铁离子,亚铁离子被氧化成铁离子,铁离子遇KSCN溶液变红;检验铁离子,不需要氯水,直接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则含有铁离子,故B不符合题意;

C.酚酞遇碱变红,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NaOH,溶液显碱性,溶液会变红;过量的过氧化钠,具有漂白性,则溶液先变红后褪色,故C符合题意;

D.观察K的焰色反应需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片,滤去黄光的干扰,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13.向100 mL FeCl3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其固体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向b点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B.a点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有Fe2+和Cu2+

C.原混合溶液中c(Fe3+):

c(Cu2+)=2:

1

D.若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c点溶液中c(Cl-)=8.0mol•L-1

【答案】A

【分析】

氧化性Fe3+>Cu2+,则依次发生反应:

2Fe3++Fe=3Fe2+、Cu2++Fe=Fe2++Cu,0~a段发生反应2Fe3++Fe=3Fe2+,所以加入0.1molFe时固体质量不增加;a点氯化铁完全反应;a~b段发生反应为Cu2++Fe=Fe2++Cu,所以加入0.1molFe置换出0.1molCu,固体增加6.4g,到b点氯化铜完全反应,据此解答。

【详解】

A.b点CuCl2完全反应,向b点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不会生成蓝色沉淀,故A错误;

B.0~a段发生反应2Fe3++Fe=3Fe2+,则a点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有Fe2+和Cu2+,故B正确;

C.0~a段和a~b段均消耗0.1molFe,结合反应2Fe3++Fe=3Fe2+、Cu2++Fe=Fe2++Cu可知,n(Fe3+)=0.2mol,n(Cu2+)=0.1mol,则c(Fe3+):

c(Cu2+)=2:

1,故C正确;

D.根据电荷守恒可知:

n(Cl-)=3n(Fe3+)+2n(Cu2+)=0.2mol×3+0.1mol×2=0.8mol,溶液体积为0.1L,则c(Cl-)=8.0mol•L-1,故D正确;

故选:

A。

14.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l2O3,还有少量SiO2、Fe2O3。

工业上从铝土矿中提取铝可采取如下工艺流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沉淀I是SiO2和Fe2O3

B.溶液II中含有的阴离子只有

C.该流程中一定存在氧化还原反应

D.生成沉淀III的离子方程式为

【答案】C

【分析】

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l2O3,含有杂质SiO2、Fe2O3,SiO2不与盐酸反应,Al2O3、Fe2O3均与盐酸反应,所以加入过量盐酸,溶液Ⅰ为AlCl3、FeCl3,沉淀Ⅰ为SiO2,铝离子和过量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所以Ⅰ中加入过量烧碱,沉淀Ⅱ为Fe(OH)3,溶液Ⅱ为NaAlO2,Ⅱ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溶液Ⅲ为NaHCO3,沉淀Ⅲ为Al(OH)3,加热分解得到Al2O3,经电解氧化铝可得到Al,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

A.加入盐酸,二氧化硅与盐酸不反应,则沉淀Ⅰ是SiO2,故A错误;

B.氢氧化钠过量,则溶液Ⅱ中含有的阴离子有OH-、AlO

,故B错误;

C.该流程的目的是得到铝单质,铝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化合价一定发生变化,存在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

D.通入过量二氧化碳,与偏铝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二氧化碳过量所以还生成碳酸氢钠,生成沉淀Ⅲ的离子方程式为AlO

+CO2+2H2O=Al(OH)3↓+HCO

,故D错误;

故选:

C。

15.已知将Cl2通入适量KOH溶液,产物最多只可能存在KCl、KClO、KClO3三种含氯产物,且c(Cl-)/c(ClO-)的值与温度高低有关。

当n(KOH)=1mol时,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改变温度,产物中KClO3的最大理论产量为

mol

B.若某温度下,反应后

=16,则溶液中

=

C.参加反应的氯气的物质的量等于0.5mol

D.改变温度,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n(e-)的范围:

0.5mol≤n(e-)≤1mol

【答案】D

【分析】

Cl2通入适量KOH溶液,产物中可能有KCl、KClO、KClO3,当n(KOH)=1mol时,由K原子守恒可知,n(KC1)+n(KClO)+n(KClO3)=1mol,由电子守恒可知,n(KCl)=n(KClO)+n(KClO3)

5,由产物的组成可知n(K)=n(Cl),以此来解答。

【详解】

A.产物中KClO3的产量最大时,就意味着产物中没有KClO,由电子守恒可知,n(KCI)=n(KCIO3)

5,由钾离子守恒可知:

n(KC1)+n(KClO3)=1mol,故n(KClO3)=

mol,故A正确;

B.由电子得失守恒n(KCl)=n(KClO)+n(KClO3)

5,可知c(KCl)=c(KClO)+c(KClO3)

5,由于反应后

=16,假设c(Cl-)=16mol/L,那么c(ClO-)=1mol/L,则c(

)=3mol/L,所以

=

,故B正确;

C.由产物的组成可知n(K)=n(Cl),当参加反应的n(KOH)=1mol时,则n(Cl)=1mol,所以n(Cl2)=0.5mol,故C正确;

D.改变温度,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n(e-)的范围,也就是Cl2和KOH极端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范围。

根据电子守恒n(KCl)=n(KClO)+n(KClO3)

5,可知,当溶液中只有KClO时,n(KCl)=n(KClO),由于n(KOH)=1mol,所以n(KCl)+n(KClO)=1mol,故n(KClO)=0.5mol,其生成过程转移电子为0.5mol。

同理当溶液中只有KClO3时,n(KCl)=5n(KClO3),n(KCl)+5n(KClO3)=1mol,所以n(KClO3)=

mol,其生成过程转移电子为

mol,所以,改变温度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n(e-)的范围为0.5mol

n(e-)

mol,故D错误;

本题答案D。

【点睛】

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要充分利用电子得失守恒和质量守恒定律去分析解决问题。

16.已知还原性S2-、I-、Fe2+、Br-依次减弱,向含S2-、Fe2+、Br-、I-各0.1mol的溶液中通入Cl2,通入Cl2的体积(标准状况)和溶液中相关离子的物质的量关系图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C

【分析】

氯气具有强氧化性,按混合液中微粒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反应。

【详解】

A.0.1molS2-与0.1mol的氯气恰好完全反应,氯气的体积为2.24L,A图像中关系不正确;

B.碘离子的还原性大于亚铁离子,则碘离子反应完后,氯气再与亚铁离子反应,碘离子为0.1mol,消耗0.05mol氯气,体积为1.12L,0.1molFe2+消耗0.05mol氯气,总共消耗0.2mol氯气,B图像中关系不正确;

C.反应完S2-、I-、Fe2+,三种离子共消耗0.2mol氯气,体积为4.48L,Br-消耗0.05mol氯气,体积为1.12L,即5.6L反应完毕,C图像中关系正确;

D.碘离子的还原性大于亚铁离子,则碘离子先反应,即消耗2.24L氯气时,再通入氯气,氯气与碘离子反应,D图像中关系不正确;

答案为C。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

包括第17题~第21题5个大题,共52分。

17.(10分)“84消毒液”是一种以NaClO为主的高效消毒剂,在今年的新冠肺炎防治中被广泛用于宾馆、旅游、医院、家庭等的卫生消毒。

某“84消毒液”瓶体部分标签如图1所示,该“84消毒液”通常稀释100倍(体积之比)后使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此“84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_________mol/L。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该同学参阅读该“84消毒液”的配方,欲用NaC1O固体配制480mL含NaClO质量分数为24%的消毒液。

①如图2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需要使用的是_________(填仪器序号),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

②下列操作中,容量瓶不具备的功能是_________(填仪器序号)

a.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

b.贮存溶液

c.测量容量瓶规格以下的任意体积的溶液

d.准确稀释某一浓度的溶液

e.用来加热溶解固体溶质

③请计算该同学配制此溶液需用托盘天平称取称量NaC1O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_g。

(3)若实验遇下列情况,导致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是_________(填序号)。

A.定容时俯视刻度线B.转移前,容量瓶内有蒸馏水

C.未冷至室温就转移定容D.定容时水多用胶头滴管吸出

【答案】3.8CDE胶头滴管和玻璃棒bcde141.6AC

【详解】

(1)由图1数据可知,溶液中c(NaClO)=

=

=3.8mol/L,故答案为:

3.8;

(2)①由于实验室无480mL容量瓶,故应选用500mL容量瓶,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和装瓶可知所需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和胶头滴管,故需使用仪器序号是CDE,还需要的是玻璃棒、胶头滴管,故答案为:

CDE,玻璃棒和胶头滴管;

②a.容量瓶只能用于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a不符合题意;b.容量瓶不能贮存溶液,只能用于配制,配制完成后要尽快装瓶,b符合题意;c.容量瓶只有一条刻度线,故不能测量容量瓶规格以下的任意体积的溶液,c符合题意;d.容量瓶不能受热,而浓溶液的稀释容易放热,故不能用于准确稀释某一浓度的溶液,d符合题意;e.容量瓶不能受热,故不能用来加热溶解固体溶质,e符合题意;bcde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bcde;

③质量分数为24%的消毒液的浓度为3.8mol/L,由于实验室无480mL容量瓶,应选用500mL容量瓶,则配制出500mL溶液所需溶质的质量m=c·V·M=3.8mol/L×0.5L×74.5g/mol=141.6g,故答案为:

141.6;

(3)A.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导致溶液体积偏小,则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A符合题意;

B.转移前,容量瓶内有蒸馏水,对配制溶液的浓度无影响,B不符合题意;

C.未冷至室温就转移定容,则冷却后溶液体积偏小,使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C符合题意;

D.定容时水多了用胶头滴管吸出,则吸出的不只是溶剂,还有溶质,使溶液浓度偏小,D不符合题意;A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C。

18.(10分)亚硝酸钠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易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

由于NaNO2有毒性,将含该物质的废水直接排放会引起水体严重污染,所以这种废水必须处理后才能排放,处理方法之一如下:

□NaNO2+□KI+□_______

□NO↑+□I2+□K2SO4+□Na2SO4+□_______。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平上述化学方程式_______。

(2)将上述化学方程式改写为离子方程式:

_______。

(3)鉴于NO是有毒气体,从环保角度来讲,要处理NaNO2,所用物质的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最好比KI更_______(填“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