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病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625488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6.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匮要略病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金匮要略病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金匮要略病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金匮要略病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金匮要略病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匮要略病案.docx

《金匮要略病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匮要略病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匮要略病案.docx

金匮要略病案

1.某壮年男性,初病太阳中风,3日未解,其症为身热,汗出,尤以恶风为最。

4日后,则体强不适,四末微凉,角弓反张,口渴心烦,坐卧不安,舌苔薄黄微燥,六脉沉涩。

诊断:

证型:

分析:

治则:

方剂:

用药:

隐藏答案

   诊断:

柔痉。

   证型:

柔痉,兼邪热郁阻,津亏液少证

   分析:

患者主要表现为筋脉拘急之角弓反张,且兼见太阳中风表虚证之身热、          汗出、恶风,据症当辨为柔痉,这与身体强、恶寒无汗之刚痉显然不同。

此外本案兼有邪热郁阻,津亏液少之口渴、心烦、四末微凉、苔黄微燥等症,当辨为柔痉,兼邪热郁阻,津亏液少证。

患者病太阳中风三日未解,营卫不和,故身热、汗出、恶风;风邪稽留不去,入里化热伤津,表虚液亏,筋脉失养,故身体强而不适,甚至角弓反张;津血亏耗,营阴不畅,故六脉沉涩;邪热内扰,故口渴心烦、舌苔黄燥;热淫于里,阳气被郁,故四末发凉。

其病机为风淫于外,津伤于里,筋脉失养。

   治则:

治宜解肌祛邪,清热生津,舒缓筋脉;

   方剂:

方用栝蒌桂枝汤加味,并送服至宝丹。

用药:

栝蒌根30g,桂枝10g,白芍10g,生姜10g,大枣10枚,秦艽10g,生石膏20g,炙草7g,丹皮10g,生地30g。

5剂,每剂煎成,分两次温服,并取每次药液之半冲服至宝丹半粒。

方中生石膏、栝蒌根清热生津,滋润筋脉;秦艽、桂枝汤疏泄风邪,调和营卫;丹皮、生地凉血养阴。

至宝丹为凉开之剂,以防出现神昏、谵语等症。

病案二

2.张某,13岁,1977年9月13日初诊。

起初偶有外感症状,身体不适,两天后猝然抽搐,先口噤,继而项背强急,角弓反张,无汗、神清,自觉憋气,困倦酸重。

检查:

体温:

37.5℃,血压:

110/70mmHg,生理反射正常,无病理反射。

化验血象:

白细胞15200/mm3。

症见舌苔薄白,脉紧数。

诊断:

证型:

分析:

治则:

方剂:

用药:

隐藏答案

    诊断:

刚痉。

   证型:

风寒外束,筋脉失养证

   分析:

患者先猝然抽搐、口噤,继发项背强急、角弓反张、无汗当辨为刚痉。

患者外感风寒不解,邪气壅阻脉络,津液输布失常,发为刚痉,出现猝然抽搐、项背强直、筋脉挛急、口噤、角弓反张等症;邪束肌表,卫气闭塞,邪气不能外达,里气不能宣畅故无汗;气滞血阻,故自觉憋气、困倦酸重;邪未内陷,故神智清醒;苔薄白、脉紧数为风寒外束之征,且津伤不甚。

其病机为外感风寒,郁闭气机,筋脉失养。

   治则:

祛风散寒,解肌和营

   方剂:

方用葛根汤加味。

用药:

葛根1g,麻黄3g,桂枝5g,白芍12g,天花粉12g,甘草3g,生姜3片,大枣4枚(擘)。

水煎。

送服解痉散3g(全蝎、蜈蚣等分,共研细末,每服1.5g~3g),覆被取汗。

方用葛根解肌输津;麻桂发汗祛邪;重用白芍配甘草,酸甘化阴治挛急;并重用天花粉生津;姜枣和表里,此方为桂枝汤重用白芍加葛根、麻黄、花粉,既可发汗解肌散邪,又能养津舒筋。

另服解痉散,熄风止痉,覆被取汗以助散邪。

病案三

3.某男性患者,40岁。

患者十天前浴后以电扇直吹,当风而眠,翌日发热恶寒,头身疼痛,先于本厂职工医院治疗数日不效,后又经他医或清或汗,病益进。

刻诊:

患者项背强直,角弓反张,口噤头摇,四肢僵直,身热口渴,大便旬日未解,小便短赤,秽气袭人,但神识清醒,舌红苔燥,脉沉细。

诊断:

证型:

分析:

治则:

方剂:

用药:

隐藏答案

诊断:

痉病

   证型:

阳明痉证之重证。

   分析:

患者洗浴后,腠理开泄,汗出肌疏,复贪凉取冷,当风而眠,感受风寒之邪,故发热恶寒、头身疼痛;后经治疗不效,病机随之发生变化,病邪已入里而转属阳明实热,阳热炽盛,灼伤津液,筋脉失养,故项背强急、角弓反张、口噤头摇、四肢僵直、身热口渴;热灼津伤,燥结已成,故大便不通、小便短赤;邪热尚未扰及神明,故神识尚清;舌红苔黄燥、脉沉细,亦为邪热内蕴,津液损伤之明征。

其病机为邪热内犯阳明,阴津损耗,筋脉失养。

   治则:

釜底抽薪,泻下实热,以存阴津

   方剂:

大承气汤加味。

    用药:

川军30g,川朴15g,枳壳12g,芒硝12g,甘草9g。

水煎服。

方中芒硝软坚润燥;川军攻下泻热;川朴、枳壳行气以助攻下;甘草缓和诸药,护养中州,以攻邪而不伤正。

病案四

4.单姓,女,37岁。

时值初冬,因雨淋透衣襟,归后即发热恶寒,周身疼痛而重,少汗,头痛如裹,苔白而滑,脉浮而紧。

诊断:

证型:

分析:

治则:

方剂:

用药:

隐藏答案

   诊断:

湿病

   证型:

寒湿在表证。

   分析:

时值初冬,天气已较寒冷,复又淋雨,寒湿相搏,外侵肌表,即出现太阳寒湿表证。

营卫失和,故发热恶寒;寒湿困阻肌表,气血郁滞,故周身疼痛;湿性重着,故肢体沉重;卫阳郁遏,故少汗;头痛如裹、苔白而滑、脉浮而紧为寒湿在上、在表之征。

其病机为寒湿外侵,寒湿在表。

   治则:

发汗解表,除湿散寒

   方剂:

麻黄加术汤加味。

   用药:

麻黄6g,桂枝6g,杏仁10g,甘草4g,苍术12g,生姜3片,大枣3枚。

4剂,水煎服。

麻黄汤辛温既能发汗解表,发散在表之风寒邪气,又能利水除湿,祛肌表湿邪。

麻黄加术汤原方是配白术以加强祛湿作用,而本案配苍术,苍术与白术均能健脾燥湿,白术甘温而苦,补胜于散,能止汗,以补脾益气为主;苍术辛苦性烈,散多于补,能发汗,以燥湿健脾为主。

本案配苍术,意在散寒祛湿更为适宜。

加生姜助麻黄以发散寒湿,同时配以大枣调中健脾。

病案五

5.李某,男,36岁,工人。

1975年因汗出风吹,发热已十余日不解,每日下午热势增重,全身痛重。

伴有咽痛而红肿,咳嗽,痰白而粘稠,无汗,自用辛凉解表药,更增恶寒,舌苔白腻,脉濡缓略浮。

诊断:

证型:

分析:

治则:

方剂:

用药:

隐藏答案

    诊断:

湿病

   证型:

风湿在表化热证。

   分析:

此病缘于汗出受风,以致汗出未透,郁于皮下而成湿邪,风湿合邪郁久化热,加之湿邪粘滞难愈,故病人发热十余日不解;下午,尤其在日晡时,阳明气旺,邪正相搏,故发热加重;风湿郁闭肌表,气机不畅,故全身痛重、无汗;风湿化热,上攻咽喉,故咽喉疼痛而红肿;风湿袭于肌表,影响肺之宣降,肺气上逆故咳嗽;气不布津,湿郁成痰,故咳痰色白而粘稠;湿邪易于伤阳,单用辛凉解表发汗,更易伤阳故恶寒;舌苔白腻、脉濡缓略浮为风湿在表之象。

其病机为风湿在表,郁而化热。

   治则:

治宜轻清宣化,解表祛湿清热

   方剂:

麻杏苡甘汤加味。

   用药:

麻黄、杏仁各10g,薏苡仁30g,甘草7g,秦艽10g,波蔻(即白豆蔻)7g。

水煎服。

方中麻黄、杏仁宣肺理气,宣散肌表风湿邪气;薏苡仁、甘草甘寒除湿清热;秦艽苦辛平,祛风除湿,清热止痛;白蔻辛温,和胃化湿,行气止痛。

病案六

6.张某,男,35岁,农民。

因近期多次冒雨劳动,以致发热,关节酸痛,经服APC和抗菌素治疗,热退,余症依然。

面色萎黄、头重神疲,倦怠嗜卧,骨节酸楚,重滞难移,肘膝关节尤甚,汗出恶风,胃纳欠佳,舌苔白腻,脉濡涩。

检查:

肘、膝关节肿胀活动受限,血沉34mm/h,抗“O”测定1250单位。

诊断:

证型:

分析:

治则:

方剂:

用药:

隐藏答案

   诊断:

湿病

   证型:

风湿表虚,兼脾虚湿困证。

   分析:

患者感触湿邪,虽经西医抗风湿治疗,但湿邪仍郁滞肌表,流注关节,故仍然骨节酸楚、重滞活动不利;湿邪困脾,故倦怠嗜卧、舌苔白腻;脾虚运化失常,故胃纳欠佳;生化乏源,气血不荣于上,故面色萎黄;气虚故神疲乏力;湿邪内阻,清阳不升,故头重;风湿在表,加之病人常自汗出,更伤卫气,故汗出恶风;脉濡而涩为湿滞之象。

其病机为风湿在表,表虚卫外不固,脾虚湿困。

   治则:

治宜祛风除湿,益气固表健脾;

   方剂:

防己黄芪汤加减。

   用药:

黄芪、白术、宣木瓜各10g,汉防己15g,薏苡仁、徐长卿、茯苓各20g,滑石30g,通草5g。

5剂,水煎服。

方中汉防己、茯苓、滑石、通草利尿除湿,正应“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之意;黄芪、白术、茯苓、薏苡仁健脾益气;白术、薏苡仁、木瓜又善于除湿痹;徐长卿祛风利水除湿。

病案七

7.代某,男,38岁,农民。

1988年10月5日就诊。

平素体弱,易得感冒,恶寒发热已6天。

前天外出雨淋,周身酸楚,两腿膝关节活动不利而痛,伴头痛鼻塞。

舌质淡,苔薄白润,脉浮虚而涩。

诊断:

证型:

分析:

治则:

方剂:

用药:

隐藏答案

   诊断:

湿病

   证型:

风湿兼表阳虚证

   分析:

患者卫阳不足,故平素体弱易感冒;表邪未解而复感湿邪,邪气痹阻阳气,故周身酸楚、膝关节不利而痛;邪仍在表,且表阳不足,故脉浮而虚;湿邪为患,营卫不利,故脉涩。

病机为风湿痹着肌表,表阳不足,经脉不利。

   治则:

治宜温经助阳,祛风化湿;

方剂:

桂枝附子汤加减。

   用药:

桂枝、附子(先煎)、甘草、防风各10g,荆芥7.5g,生姜5g,大枣15g。

4剂,水煎服。

方中重用桂枝祛风,配以附子温经助阳,二药相配并能除湿止痛;生姜配合桂枝祛风邪,并能利水;甘草、大枣、生姜调和营卫,健脾益气;加防风、荆芥祛风散寒以解表邪。

病案八

8.韩某,男,37岁。

自诉患关节炎有数年之久,右手腕关节囊肿起如蚕豆大,周身酸楚疼痛,尤以两膝关节为甚,已不能蹲立,走路很困难。

每届天气变化,则身痛转剧。

问其大便则称干燥难解,视其舌淡嫩而胖,苔白滑,脉弦而迟。

诊断:

证型:

分析:

治则:

方剂:

用药:

隐藏答案

   诊断:

湿病

   证型:

寒湿在表兼脾虚不运证

   分析:

病人寒湿邪气痹阻肢体关节,故周身关节酸楚疼痛、活动困难;遇天气变化转凉或下雨等诱因寒湿加重,故疼痛亦加剧;湿邪凝聚于局部,故右手腕关节囊肿;脾虚不能为大肠行其津液,肠道失润,故大便干燥难解;舌淡嫩而胖、苔白滑,脉弦迟为阳虚寒湿之象。

病机为寒湿在表,脾虚不运。

   治则:

治宜祛湿除痹,温经助阳

   方剂:

白术附子汤。

   用药:

附子15g,白术15g,生姜10g,炙甘草6g,大枣12枚。

3剂,水煎服。

白术、附子逐皮间水气,祛湿除痹;白术、甘草、生姜、大枣健脾益气。

病案九

9.高某,得风湿病,遍身骨节疼痛,手不可触,近之则痛甚,微汗自出,小水不利,时当初夏,自汉返舟求治。

见其身面手足俱有微肿,且天气颇热,尚重裘不脱,脉象颇大,而气不相续。

诊断:

证型:

分析:

治则:

方剂:

用药:

隐藏答案

   诊断:

湿病

   证型:

风湿表里阳虚证

   分析:

患者临床表现为遍身骨节疼痛、手不可触、近之则痛甚,当诊为湿病且有微汗自出、畏寒甚之表阳虚证,又有小便不利、身面手足俱微肿、气不相续等里阳虚、中气不足证,风湿之邪侵犯肌表关节,经脉不通,故遍身骨节疼痛、手不可触、近之则痛甚;表阳虚,卫外不固,温煦失职,故微汗自出,虽初夏天气颇热,尚重裘不脱;里阳虚,气化不利,水湿内停,故小便不利、身面手足俱微肿;在里之阳气虚,故气不相续,且脉颇大。

其病机为风寒湿盛,内外阳气皆虚。

   治则:

治宜祛风散寒除湿,温助表里阳气

   方剂:

甘草附子汤

   用药:

附子15g,白术15g,桂枝10g,炙甘草6g,3剂,水煎服。

方中附子与白术温里阳,逐湿邪;桂枝与白术振表阳而祛风湿。

病案十

10.李某,女,35岁,小学教师。

因盛夏田间劳动,感受暑邪,发热汗出,烦渴喜饮,如当风乘凉,则皮肤粟起,汗出减少,体温增高;如用热水抹澡,则汗出增多,体温稍降,口渴益甚,小便短涩,脉象虚大。

诊断:

证型:

分析:

治则:

方剂:

用药:

隐藏答案

   诊断:

中暍

   证型:

津气两伤证

   分析:

患者于盛夏劳作后出现发热汗出、烦渴喜饮、恶寒,故当属中暍,此外兼见口渴益甚、小便短涩、脉象虚大等症,患者盛夏田间劳作外感暑邪,暑为阳热之邪,燔灼阳明,蒸迫津液,故发热汗出;汗出而腠理不固,故出现当风乘凉皮肤粟起之恶风症;气津两伤,故其人口渴益甚、小便短涩、脉象虚大。

其病机为暑热内盛,津气两伤。

   治则:

治宜益气生津,清热祛暑

   方剂:

白虎加人参汤化裁。

   用药:

石膏15g,知母10g,粳米10g,甘草3g,党参12g。

2剂,水煎服。

方中石膏清表里之热;知母滋阴清热;粳米﹑甘草养胃;党参益气生津。

病案十一

11.江某某,男,45岁,农民,1969年12月4日初诊。

家属代诉:

患者向来身体尚好,少有疾病,一个多月前因吵架后出现夜游症,夜间入睡后,突然起床在屋外行走,良久又回床而卧。

起初家人不介意,不数日又夜游,问其为何夜出?

病者称未有夜出,于是引起家人与邻里注意。

开始三五日一发,近或隔夜一次,或每夜一次,白天问之,均谓未曾夜出,仅见神思恍惚,烦躁不安。

虽仍可参加田间劳动,但体力很差。

曾在当地卫生所服过苯巴比妥等药无效,故来求诊。

望其面色,不见异常。

问其便食,尚属一般。

切其脉细数不静,而两寸尤甚。

察其舌,质地偏红,且微有薄苔。

反复询问病者感何不适?

病者默坐椅上,称惟感心悸不宁,焦躁,口味时苦,小便色黄而已。

诊断:

证型:

分析:

治则:

方剂:

用药:

隐藏答案

诊断:

百合病

证型:

阴虚内热。

分析:

患者以夜游而不自知为主要临床表现,此外又见神思恍惚、烦躁不安、心悸不宁、焦躁、口味时苦、小便色黄、舌偏红苔微薄、脉细数不静两寸尤甚,患者向来身体尚好,一个多月前因吵架后出现夜游症,此乃情志不遂,肝郁化火,灼损心阴,致行动异常。

入夜后,火邪更甚,迫使魂魄妄行,故现夜游症;心肺阴虚内热,热扰神明,故神思恍惚、烦躁不安、默坐椅上、心悸不宁;阴虚内热,故口味时苦、小便色黄、舌质偏红微有薄苔;两寸脉细数不静尤甚,乃心肺阴虚内热之象。

其病机为肝郁化热,热灼阴液,阴虚内热。

治则:

治宜润养心肺,凉血清热,安神定志;

方剂:

百合地黄汤加味。

用药:

百合10g,生地12g,知母9g,川连3g,白芍9g,当归9g,茯神9g,远志4.5g,生石决15g,珍珠母30g,炙甘草4.5g。

水煎服。

方中百合清心安神;生地益心营,清血热;知母清热滋阴除烦;川连清心火;白芍、当归柔肝养血;茯神、远志、生石决、珍珠母安神定志;炙甘草调和诸药。

病案十二

12.陈某,男,42岁。

身热不除两周,头痛便闭。

曾因副伤寒住院,用抗生素后,身热退,胃纳不开,思食而不欲食,睡眠恍惚,懒怠倦乏,神情沉滞,少言少动。

曾用中西药无效。

初诊面色微黄。

主诉口苦,大便欠畅,小便黄赤,舌质红,苔薄,脉微数。

诊断:

证型:

分析:

治则:

方剂:

用药:

隐藏答案

诊断:

百合病

证型:

热病后余热未清,气阴两伤

分析:

患者以睡眠恍惚、神情沉滞、少言少动、思食而不欲食等神志、语言、行动、饮食等异常表现为主症,属百合病。

此外该患兼有口苦,大便欠畅,小便黄赤,舌质红、苔薄,脉微数等热病后余热未清的表现,此与百合病的误汗证表现基本一致。

患者热病后期,身热虽退,但余热未清,且因发汗,伤阴耗气,致阴虚燥热加重,故于百合病基础上,又见他症。

心阴亏虚,虚热扰及心神,神无所主,故出现睡眠恍惚、神情沉滞、少言少动、思食而不欲食等神志异常的表现;脾气虚弱,纳运失司,气血生化乏源,故胃纳不开、懒怠倦乏;阴虚燥热,加之余热未清,故口苦、大便欠畅、小便黄赤、舌红苔薄、脉微数。

其病机为热病后余热未清,阴虚燥热,气阴两伤。

治则:

补虚清热,养阴润燥;

方剂:

百合知母汤加味。

用药:

百合知母汤加味。

百合30g,知母9g,生地15g,天水散15g。

水煎服。

方中百合润肺清心,益气安神;知母养阴润燥,清热除烦;加生地、天水散以养阴清利热邪。

病案十三

13.陈某,男,50岁。

已患病多日,面黄颧红微浮,口出一股焦臭气,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

一月来,时寒战,时发烧,时昏睡,时惊叫。

能食时如常人,不思食时则汤水不能下咽。

大便颇硬,3~5日一次。

小便色如血水,涓滴作疼。

因病情较重,送县医院检查治疗,越10日,诊为①结核性脑膜炎,②慢性肾盂肾炎。

经用西药链霉素等药治疗病不见好转。

根据患者体温上午37.8℃,下午39℃,每日如此不变的表现看,系属阴虚之证。

给予复脉汤3剂后,潮热始退,大便变软,但仍昼日了了,夜则谵语,甚则通夜不眠。

重用龙、牡等介属。

初服效果显著,一夜能合目2~3小时,再服则不效。

诊断:

证型:

分析:

治则:

方剂:

用药:

隐藏答案

诊断:

百合病

证型:

百合病变发热证,阴虚燥热

分析:

患者以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等情志异常为主要表现,当属百合病,且病已多日,虽未提及口渴,但口有焦臭气,且面黄颧红微浮,昼日了了,夜则谵语,甚则通夜不眠,与百合病变证之阴虚燥热增重证候基本相似,患者患百合病日久不解,阴虚内热更甚,故于百合病基础上又出现一系列虚热加重的表现。

心阴亏虚,神无所主,故出现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等情志异常表现;阴虚燥热,内扰神明,故昼日了了,夜则谵语,甚则通夜不眠;燥热内盛,故口有焦臭气;阴虚燥热,下移膀胱,灼伤血络,故溺血而痛;面黄颧红微浮,亦为阴虚燥热之象。

其病机为肾中真阴亏于下,心阳浮于上,相火炽烈,龙雷不潜。

治则:

养阴清热润燥

方剂:

百合地黄汤加鸡子黄。

用药:

百合120g,生地24g,水煎去渣,加鸡子黄1枚,搅匀炖沸,顿服。

药渣于次晨加水再煎取汁,加鸡子黄1枚。

服如前法,日服1剂,连服10日。

方中百合润肺清心,益气安神;生地益心营,清血热;鸡子黄养阴润燥安神。

病案十四

14.郭某某,女,27岁。

1周前患咽喉及前后阴瘙痒溃烂,心烦不得眠,卧起不安,不思饮食,恶闻食臭,有时发热,声音嘶哑,经他院诊治无效。

于1981年2月29日来诊。

症见:

精神抑郁,面色白,舌质淡,喉部舌面及前阴部均有明显的溃疡面,舌面溃疡6处有1cm×1.5cm,脉弦细。

诊断:

证型:

分析:

治则:

方剂:

用药:

隐藏答案

诊断:

狐惑病

证型:

脾胃湿热证

分析:

患者咽喉及前后二阴瘙痒溃烂,喉部舌面及前阴部均有明显的溃疡面,伴有心烦不得眠、卧起不安、精神抑郁、不思饮食、恶闻食臭、有时发热、声音嘶哑,与狐惑病症状基本一致,可诊为狐惑病,是由感染湿热虫毒蕴结不解所致。

本案患者湿热熏蒸局部窍道血脉肌肉,故咽喉及前后阴瘙痒溃烂,声音嘶哑;湿热扰及心神,故心烦不得眠,卧起不安,精神抑郁;湿热弥散肌肤,故时有发热;脾胃湿热内蕴,纳运失职,故不思饮食,恶闻食臭。

其病机为脾胃湿热熏蒸。

治则:

燥清热解毒,调中祛湿。

方剂:

甘草泻心汤加味。

用药:

甘草25g,黄芩15g,黄连15g,黄柏10g,党参15g,栀子10g,半夏10g,干姜10g,大枣10枚。

水煎服。

方中甘草清热解毒;黄芩、黄连、黄柏、栀子清热化湿解毒;半夏、干姜辛燥温中化湿;党参、大枣补益脾胃,顾护正气。

病案十五

15.肖某,女,54岁,1986年4月18日初诊。

2年前患牙周炎,医治减轻,继而口腔粘膜溃烂,时发时止,近二月来,双眼及外阴红肿,瘙痒难忍,小便时有灼热感,尿色黄。

妇科诊为“白塞氏综合征”。

刻诊:

颜面以鼻为中心散在红疹,口苦咽干,渴不欲饮,大便干,舌红少津,苔薄黄,脉细滑数。

诊断:

证型:

分析:

治则:

方剂:

用药:

隐藏答案

诊断:

狐惑病

证型:

湿热瘀浊证

分析:

患者湿热缠绵蕴郁不解,故口腔黏膜溃烂、时发时止;热伏血分,湿热随肝经上注于目,故双目红肿;湿热下注于阴部,故外阴红肿、瘙痒难忍、小便时有灼热感、尿色黄;湿热炽盛,故口苦咽干、渴不欲饮、大便干;血分热盛,故出现红疹;舌红少津、苔薄黄,脉细滑数为湿热内蕴之象。

其病机为湿热久蕴,蒸腐气血而成瘀浊。

治则:

清热解毒,利湿化浊,凉血消瘀

方剂:

赤豆当归散合地榆汤化裁。

用药:

赤小豆、生薏仁各25g,全当归、苦参、龙胆草、金银花、生地黄、车前草、知母各12g,丹皮15g,生黄芪30g。

3剂,水煎服,早晚饭后服。

方用赤小豆、生薏仁渗湿清热,解毒排脓;全当归养血活血,去瘀生新;丹皮清热凉血活血;生地黄、知母养阴清热;苦参、龙胆草、金银花、车前草清热燥湿解毒;生黄芪顾正托疮生肌。

病案十六

16.顾某,女,43岁。

患亚急性红斑性狼疮2个多月。

症见发热不退,经用激素(强的松)治疗,发热虽然减轻,但面色红斑未退,形如蝴蝶状,色红似锦纹,胸背上肢亦有红斑,下肢及面目有轻度浮肿,周身关节酸痛,有时咽部亦疼痛,小便较少,舌红苔白,脉象细数。

化验:

血沉偏快,尿蛋白(++)。

诊断:

证型:

分析:

治则:

方剂:

用药:

隐藏答案

诊断:

阴毒

证型:

病属阴毒血分热盛,经脉瘀阻兼肾虚水停证

分析:

患者因热毒侵害,血分热盛而上壅,故发热、咽痛、肌肤出现红斑;血脉瘀阻,营卫通行不畅,故周身关节酸痛;热毒伤及肾气,致肾虚不能化气行水,且阴络瘀阻,血不利则为水,故下肢及面目轻度浮肿、小便较少;阴血耗伤,热毒不解,故脉象细数;既有热毒又兼肾虚水湿不化,故舌红苔白。

其病机为热毒壅盛于血分。

治则:

清热解毒,补肾利水;

方剂:

升麻鳖甲汤加减。

用药:

升麻15g,生鳖甲20g(先煎),当归6g,丹皮10g,熟地20g,附子3g,牛膝12g,车前子10g,露蜂房6g,蛇蜕5g,土茯苓20g。

水煎服。

方用升麻、甘草清热解毒,利咽消斑;鳖甲、当归养阴活血行瘀:

丹皮活血凉血清热;车前子、土茯苓引水湿热毒下行;熟地、制附子、牛膝补益肾气;蜂房、蛇蜕解毒。

病案十七

17.某女每日下午发作时热多寒少,汗大出,恶风,烦渴喜饮,脉洪滑。

某医投以柴胡剂2帖,不愈。

诊其脉洪滑,询之月经正常,未怀孕。

诊断:

证型:

分析:

治则:

方剂:

用药:

隐藏答案

诊断:

温疟

证型:

表邪未解里热炽盛证

分析:

本案的病因是感受疟邪,正邪相争,互为胜负,故每日下午寒热发作。

寒热之多少,与感受不同的疟邪,患者不同的体质有关。

本例发作时热多寒少、烦渴喜饮,乃热盛耗津之征;汗大出,为热盛迫津外泄使然;恶风,乃由里热盛,汗出过多,腠理疏松,兼有表邪所致;脉洪滑,是感受疟邪,阳明热盛,热势嚣张之象。

其病因病机是感受疟邪,表邪未解,里热炽盛。

治则:

清阳明里热,兼解表祛风;

方剂:

白虎加桂枝汤。

用药:

生石膏48g,知母18g,炙甘草6g,粳米18g,桂枝9g,清水4盅。

煮米熟,汤成,温服。

方中石膏、知母清阳明里热;炙甘草、粳米和胃生津;桂枝解表祛风。

案十八

18.郭某,女,52岁。

5年前曾定期发寒热往来,经县医院诊断为“疟疾”,运用各种抗疟疗法治疗,症状缓解,但遗留经常发低热。

半年后,经医生检查,发现脾脏肿大2cm~3cm,予各种抗疟治疗,效果不佳,脾脏继续肿大。

近1年来逐渐消瘦,贫血,不规则发热,腹胀如釜,胀痛绵绵,午后更甚。

食欲不振,消化迟滞,胸满气促,脾大至肋下10cm,肝未触及,下肢浮肿,舌胖有齿痕,脉数而弱。

诊断:

证型:

分析:

治则:

方剂:

用药:

隐藏答案

诊断:

疟母

证型:

疟母兼有脾虚气血不足证

分析:

患者病疟日久,迁延不愈,疟邪假血依痰,结于胁下而形成疟母。

久病入络,瘀血内阻,水道不通,气机滞塞,水气停聚,故见腹胀如釜、下肢浮肿;气机不利,故胸满气促;疟邪日久损伤正气,脾虚气血化源不足,故见消瘦、贫血、纳差、脉数而弱。

其病机为疟邪假血依痰,结于胁下而形成疟母,兼有脾虚气血不足,虚实夹杂。

治则:

活血祛瘀,除痰消癥,杀虫止疟,理脾胃,养气血;

方剂:

鳖甲煎丸

用药:

鳖甲120g,黄芩30g,柴胡60g,鼠妇30g,干姜30g,大黄30g,芍药45g,桂枝30g,葶苈子15g,厚朴30g,牡丹皮45g,瞿麦15g,凌霄花30g,半夏15g,人参15g,zhe虫60g,阿胶30g,蜂房(炙)45g,芒硝90g,蜣螂60g,桃仁15g,射干20g。

以上诸药,蜜制为丸,每丸重10g,日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