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作文之历史类书籍读书笔记.docx
《书作文之历史类书籍读书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作文之历史类书籍读书笔记.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书作文之历史类书籍读书笔记
历史类书籍读书笔记
【篇一:
有关历史书籍的读书笔记】
万历十五年明朝,没有元朝的铮铮铁骑,没有清朝的风雨飘摇,它静静地潜伏在历史的穴罅,呻呤着属于它的孤寂。
-----题记
(一)黄仁宇的大历史观近日拜读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此书英文名为1587,ayearofnosignificance,可直译为平淡的1587年。
黄仁宇,只是依稀记得他的大历史观。
由于孤陋寡闻,不能从专业的角度解释大历史观。
最初我觉得历史是由一个个事件组成,既然是发生过的事实,那么历史书的工作就是把这些历史事件罗列出来告诉人们过去曾经发生过些什么。
人们掌握的史料越详细,就越接近历史真相。
后来才知道书写历史时还有所谓的历史观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对历史持有不同观点的人眼中的史实是不同的。
大概这也就是方法论上的差别。
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和我的大历史观》中很明白地指出他所持的是大历史观。
所谓的大历史观就是注重历史事件背后的大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而不纠缠于具体的人人事事,因为所有人物的贤愚得失不足以更改上述历史发展的程序。
以前,屡次在书摊上和那本书擦肩而过,直觉固执地认为《万历十五年》如传统史记般琐碎地描写该年事记。
其实该书是以1587年为支点,将明后期的历史支撑开来,更大的意图在于从人性角度阐释中国文明史。
书,特别是一本沉淀了历史精髓的书,是需要一颗宁静的心去解读。
拿到书的时候,装帧显得很朴素。
相对其他小说类读物,淡淡的封面不禁渗透出深邃的历史。
于是就一天看一点,渐觉历史大潮从心中涌过。
从首辅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模范官员海瑞、将军戚继光、哲学家李贽到活祖宗万历皇帝,无不叙述了他们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饱受煎熬,无论是皇帝还是官员,这些人最终都没有功德圆满,甚至身败名裂。
张居正最终被查没,万历自己死后也无法同最爱的郑氏同陵,海瑞则在大家的摒弃中挣扎......一个大失败的总记录,引自书中的话。
(二)首辅之殇张居正几乎开创了万历盛世,把明朝推向辉煌的历史顶峰。
以前只知道张居正生前身后的强烈反差,兀自归咎于万历的逆反报复心理。
读后感触颇深,幡然醒悟其真正原因乃是他的强势行政模式和作风同当时的文官政治体制格格不入。
他在世的时候没有发挥他旷世的精明干练发现一项政策能否付诸实施,实施后或成或败,全靠看它与所有的文官的共同习惯是否相安无忧,否则理论上的完美,仍不过是空中楼阁,他忽视了他所要改变的东西正好是当时落后的生产方式与政治现实相平衡的产物,他忽视了中国两千年来封建体制的症结就在于道德代替了法制。
于是他的失败和海瑞被视为异端就理所当然的。
张居正十年鼎力革新,也受尽怨谤,最终人亡政息,至他身后,与他交好的还屡受其株连,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政治家最大的失败。
而在其后的申时行,也许就领会到了这一点,他开始同文官体制妥协,甚至宁可被看作是大和事老,被批评为牺牲原则的政客,但依旧坚持折中调剂的原则。
一切的一切,目的也是为了让国家机器的稳定运转。
于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辅,变成文官体制与封建皇权的缓冲剂。
一旦缓冲失效,夹于中间的首辅就不得不引咎辞职,成为冲突的替罪羊。
首辅犹如深陷历史漩涡的一叶扁舟,注定沉沦。
所以说,从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政治家为保障社会的稳定,而有可能采用保护落后来作为手段之一,在某种程度来说,也是一种政治家的睿智,因为当时落后的一方占据主动权。
因为这样,无论从国家资源还是个人资源以及发展中可能付出的社会成本都有可能是最小的。
在上层文官集团和下层成千上万的农民之间,在多达两万人的文官集团内部,明朝如此庞大的国家所赖以维持秩序的是儒家的孔孟之道。
换句话说,这样一个泱泱大国并不是靠现代化的法律和理性的制度而是依靠道德来维持的。
但是,道德不过是一些抽象的准则,真正在人与人之间起作用的是礼,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礼保证了整个社会运行秩序。
无奈的是,这腐朽的制度就这样肆无忌惮地不断创造一幕幕历史的悲剧。
(三)怠政的背后mdash;mdash;万历从阳到阴自汉代儒家思想上升成为意识形态之后,历来统治者的目标都是一致的:
用道德来保障乡土社会基本秩序,而不去顾及经济技术上的进步。
事实上,道德以及它的外在准则礼务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力图摒弃一切竞争因
素,鄙视任何经济和技术上的努力,其结果是几千年来乡土社会几乎是静止的,历代皇朝更替不过是历史的简单循环。
黄仁宇指出在这样的社会中,法律极端落后,但并不表明国家的运行是无序的,相反,它依照道德和礼的秩序运行。
明朝到万历年代所面临的问题在于表面上倡导的道德与人们实际上的行为已经严重脱节,这个矛盾已经严重到人们对道德和礼丧失信心并且无法维持下去。
比如万历皇帝看透了道德与行为不符合的阴阳之别,拒绝用礼来表率天下,使得朝野上下对道德进一步失去信心,更加肆无忌惮地发挥阴的一面。
作为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万历皇帝曾几何时也想励精图治,甚至愿意努力去实践礼来建立人们对道德的信心,当他看穿了所有人的阴阳两面之后首先对道德丧失了信心。
他的消极怠工并不是针对某个官员而是对这整套道德礼治体系。
明朝后期道德和礼的确发展到畸形。
这一整套道德和礼治体系一旦被建立起来就不再受人们所控制而是处处限制人们的行为。
一直以为传统社会的皇帝可以为所欲为,呼风唤雨。
看过《万历十五年》才根本改变了我的看法,皇帝不过是整套制度系统当中的一个角色,而且最受整套系统的压抑和控制。
有些史学家,粗鄙地认为万历皇帝是慵懒的。
其实,他是睿智的,看透了体制的本质。
他是优柔的,放弃了对体制束缚的抗争。
(四)饕餮悲剧至于其他人如抗倭名将戚继光、清官海瑞等等没有一个不是这样一套制度下的悲情人物。
在《万历十五年》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于私人道德和公共道德相混淆,对人的一切评价最终归结到道德问题,人们就不得不生活在虚伪的面具下,所有人都隐瞒私欲表现出道德崇高的样子,加深了每个人阴阳两面的分化。
阴阳两面的严重分化的结果就是表面上一套实际上一套,令所有人都不再相信道德。
黄仁宇指出,儒家思想的道德力量在人们对它相信的时候是具有非常强大的作用的,像文天祥这样文弱书生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例子是举不胜举的。
而当所有的文官集团和所有的民众都不再相信道德时,这样的统治就岌岌可危了。
所以问题的根本不在于以德治国有问题,而在于私人道德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压抑了人性和自由,但压制不了的私欲以阴的一面存在和膨胀。
事实上,道德都成为了最美妙的工具,自大汉王朝开始,就以道德为根基建构社会制度,但德治始终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当管理体系中的大多数成员都把道德当成有效手段,整个社会呈两幅画面,一方面,道德追求是人人挂在口头的目标,然而私下大家都非常默契对追求自己的私欲。
出了清官就是楷模mdash;mdash;楷模本身就意味着稀有罕见,然后大家都怀着万分景仰的心态仰望海瑞,心中却想着自己的勾当,却谁也不肯去做海瑞,这就是中国政界的现状。
这也是中国整个社会状况的缩影,绝大多数人都将仁义道德披上,穿上这件漂亮绚烂的衣服,以高尚的名义,行苟且之事。
(五)史海回眸历史就是这样神奇,总能创造出匪夷所思的故事留与后人去猜。
历史,就是这么客观地前行。
放宽历史的眼界,伸展历史的触角,历史的书写应该还原历史发展真实的轨迹。
历史的真相往往隐藏在细节中,需要我们去体会和研习,而不需要他人直接的结论。
感谢黄仁宇先生,献给我们这么好的一本书,更感谢他独特的历史视觉。
不同的人看《万历十五年》能看出不同的东西,甚至有人从中悟出了许多管理学方面的心得,我更关心的是黄仁宇在解释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时对当时的中国社会结构的深层次分析。
从《万历十五年》读出的不仅仅是明朝万历年间的中国社会更是当前中国社会的影子,我们需要做更多这样的工作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国社会面临的种种特殊的问题。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篇二:
历史书籍读后感】
篇一:
三国演义读后感“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出自《三国演义》这本书,《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着之一,在书中的故事也是久久流传,不仅是这样,它的每一个故事中如果你细细的读,你会发现好多的道理。
那么《三国演义》一书中到
底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
在这个寒假,我就借着这个理由,勾起了我对三国演义的兴趣。
三顾茅庐不仅是个成语,还是一个很有名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演义》一书中:
诸葛亮是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的能人,刘备便带上张飞、关羽去请诸葛亮出山协助自己。
结果第一次没遇见;第二次不顾张、关二人的阻拦冒着大雪去的,还是没见着;第三次等诸葛亮睡醒了才见到。
故事的过程,说明了刘备是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出山,来辅佐他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
而且第二次还下着大雪,张飞还阻拦道:
“现在就是军队在打仗,这时也会停下来的。
”第三次关羽等人见刘备又要去拜见诸葛亮,怒气冲冲声称要用一条麻麻绳把诸葛亮捆过来,刘备狠狠地斥责他们,这表明刘备以诚待人。
三顾茅庐的故事告诉我们:
管理者要礼贤下士、知人善用。
比如:
商汤任用伊尹等人作为大臣,商朝很快强
大起来。
还有周文王任用贤人姜尚,国力才逐步强大。
这都是礼贤下士、知人善用的表现。
不仅是这个道理,三顾茅庐的故事还告诉我们,做什么事都要有耐心。
刘备就是这样,一次去了没有找到诸葛亮,第二次去还是没有,可他的心向着国家富强,又第三次去了诸葛亮家,在第三次终于请到了。
这种不怕困难,坚持不懈,一心想着蜀国的未来的精神,不就是我们在学习上所缺少的吗?
如果我们在学习上再用一点耐心和努力,我相信没有我们不能面对的学习难关,就没有在学习上的那一声声叹气。
在这个寒假,读的历史书籍使我受益匪浅,也使我有了读书的兴趣,我会继续从书籍中发现在生活中发现不了的东西。
篇二:
史记读后感这个寒假我读了《史记》。
这是一本能丰富头脑,补充知识的神奇的书。
《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
这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字。
此书也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对后来历朝历代的正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个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编织成了世世代代流传的史记。
司马迁笔下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有着鲜明的个性。
生动的语言,优美的文字让读者读起来仿佛置身于一个个优美的意境中。
随着情节的起伏,我的心情也在为之而改变。
喜着主人公的喜,忧着主人公的忧,感受着主人公的感受。
轻松幽默的语言,紧张刺激的情节,仿佛把我带到了那个遥远的时代。
各个时代的背景特色;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史记》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绘声绘色。
看《史记》就仿佛在作一次足不出户的历史旅行,领略了那个时代的一切,回顾了各种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事件。
体会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感情。
看《史记》就仿佛在读一本有趣的故事书。
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有声有色的为你讲述他们身上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带领你进入他们的世界。
看《史记》就仿佛在和一个历史学家面对面的谈话。
深深的被他那准确到位的语言所打动。
在不知不觉中也增长了必要的历史知识,丰富了头脑。
历史,套用宋神宗的一句名言: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历史的意义便是在此了。
然而,历史又是一个极不易说破的词。
就算历史学家,触及历史的本源时也是相当谨慎的。
那么现在我来说历史的意义,是不是属于寻找海市蜃楼的根基那种的无知行径呢?
我想,历史都列为过往的陈迹余音了,当下的我们循迹辩音追索渐渐被流光掩盖的遗踪,从历史废墟的蛛丝马迹里探求当代的意义,可以说是不能被偏废。
历史的车轮从来不为任何一个君王、一个党派,一个民族而停留过,一个君王有多么大的功绩,多么的文成武德;一个党派有何等优越的制度;一个民族有何等优良的血统,多么的文明灿烂,历史都是如公证的无私的,并没有给予他们更多的宽容和庇护。
因而不断思索历史的意义作为一个永久的命题和课题值得所有有知的人去探求与解决。
大唐盛世时魏征直谏太宗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历史不说话,她的沉默正是她的价值。
善于反思的人或民族在历史的兴亡更替当中领悟中兴的规
则,使国家与民族以后的历史朝良性发展,避免使之步入危亡的境地,而纳入自我的掌握之中。
大唐的开元盛世离不开对大隋炀帝的借鉴与批判的深入。
历史的重演的特性似乎是一个挥之不去的梦魇,持久地困扰并困惑着后来人。
无数的史书历数当朝或前朝得失,一为记载一个国度的发生史,第二恐怕就是要为后来的执政者和人民留存一个参照的完整线索。
有时历史正当被人所淡忘,聪明而执着的人跳出来说: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的确横向比照中外历史以及对当国的纵线考察,发现历史居然有惊人的相似。
罗惯中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君不见,一个朝代的兴衰总是相互更替,盛世之后必是乱世,乱世久之必有大治。
冥冥之中,切合着中国的阴阳学说。
历史可以作为当政者的参考,然而也只能是参考而已。
历史的车轮是不会停下的,我们所能做的也就是尽量吧!
尽量延缓那天的到来?
?
当然历史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避免和借鉴,而我今天便是老生常谈地重复这样的论调,目的在于树立历史的这层意义在我们心中的标杆。
从历史中找寻相关的意义,不论我们何种角度去看待历史,得出怎么样的结论,哪怕是肤浅甚至的错漏屡现的结论亦不能阻挡我们初衷。
广视角多-维度地去把握历史,应该也是我们作为一个社会人责任所在吧?
篇三: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读后感中国,做为四大文明古国中硕果仅存的国度,它有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也饱受着世间最多的苦难。
迄今,它依然屹立在这片神州大地,养育并祝福着后世的子孙们。
读了袁腾飞的这本书后,我再一次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深感自豪!
在书中,让我们看到的中国是什么样的呢?
是盘古开天,女娲造人那样悠远的传奇;是皇帝怒伐蚩尤,神农甘尝百草的仁义;是西周征讨朝歌那剑锋所指,兵戈如潮;是春秋战国灿若群星的百家争鸣;是始皇一统天下后那抚剑背影的山河永寂,是汉武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征途中冷月寒洲下的漠漠广寒;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那烽火连天的长江水;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岸犹唱后庭花那流金的秦淮河。
书中为我们呈现的中华民族的历史,仿佛是一匹素雅绵长的蜀锦,编织着它的瑰丽荣华,又好似一卷缓缓铺开的水墨丹青,诉说着它的含蓄和深邃。
历史有趣吗?
有人说,历史就像一个小姑娘,任人打扮粉饰;也有人说历史永远是成功者的自传,失败者的真相早已湮灭在尘烟中。
但是我想,真实永远不会被谎言所遮掩,历史的车辙碾过,总有些蛛丝马迹让我们去发掘。
在《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一书中,作者把深刻的思考用幽默的语言表达了出来,告诉我们其实历史并不枯燥,发掘历史本身就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不但能了解那些繁华盛世背后的仁君英主,解读那些黑暗年代以死报国的济世名臣,还让我们明白是什么让他们变得睿智而又无畏,同时也让我们不禁想到如果是自己,在这一幕幕波澜壮阔的舞台剧中,又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历史已经成为过眼云烟,那些英雄的血脉和精神却一代代地传承下来,正如书中所说,曾经强大的民族,将永远不会沉沦。
那么,今天我们将如何继承过去,又如何开创未来呢?
同学们,读书是为了什么?
古人告诉我们,读书是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也许这样的宏图伟业离我们还有些遥远,但是为往圣继绝学,是我们现在就能做到的。
当我们学习托福雅思的时候,也不要忘记看看四书五经;学钢琴素描的时候,也别忘了我们的古筝和国画。
这样,当你和同学、同事聊天时,别人才会感到你是一个有素养有内涵的人;而在和外国人交谈的时候,也不会为对自己国家认知的匮乏而感到窘迫。
历史的车轮还在滚滚向前。
读史才能明今,修身才能证道,让我们做一个能够继往开来的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一个值得骄傲的中国人吧!
也许有一天,你也会青史留名,让你的子子孙孙也会在书中看到你的名字。
篇四:
时间简史读后感浩瀚的宇宙空间,神秘的微观世界都是散放着那么迷人的色彩,是那么的引人入胜,使我不得不遐思,若干世纪后的人类科技到了何种程度,生物进化到了何种地步,时空旅行者能否从漫画中一跃而出?
这些好奇使我不得不想要一探究竟,无意之中,在书店遇到了一本书,其貌不扬,但凑近一看,黑底上赫然写着四个字“时间简史”!
我如获至宝,它的鼎鼎大名早已耳闻,只是一直没有中文版本出版,只能苦苦叹息,但不知何时这本书悄悄走上了书架,我赶紧买来读了读。
初
读此书,不得不赞叹史蒂芬教授那如丝般缜密的逻辑性,你会发现字里行间无不显示出他过人的才智,他可以把相对论当做孩子手中的乒乓球来形象地描述相对论中时间与空间是无法
分离的这一物理规则。
其中,我最感兴趣的章节莫过于时间旅行。
比如这一段:
再重复一下,由于时间和空间是相关的,一个和逆时旅行紧密相关的问题是你能否进行得比光还快,这一点也许不会使你惊讶。
很容易看出,时间旅行意味着超光速旅行,()在你旅程的最后阶段做逆时旅行,就能够使你的整个旅行,在你希望的时间内完成,而这样你就能以不受限制的速度行进!
但是,正如我们将要看到的,倒过来也是成立的,如果你能以不受限制的速度前进,你也就能够逆时旅行。
其中一者成立而另一种不成立是不可能的。
无可挑剔的逻辑在字里行间展露锋芒,无死角的思维在史蒂芬的笔下尽情跃动,让人无法相信这本书竟然是由只有三根手指能活动的残疾人霍金教授写出的呢?
没错,作者虽然几乎全身残疾,但在思想和学的领域上,着实是一名伟人!
一本好书不仅能交给别人知识,更重要的是能让读者有所思有所感。
《时间简史》就是这样一本的书。
我深深地了解到了科学上有许多重大的进展都是许多伟大的科学家们不盲目地追求权威,而是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有时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提出自己的理论,种种事例不胜枚举。
当今社会,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无论是对开阔自己的知识,拓展自己的眼界,活跃自己的思维,培养自己的能力都大有裨益,但是,我们绝不因此满足,让这些好处成为绊住我们探索发现的脚步的锁链,而是要仍要保持前人对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见解,不盲目相信现有知识的品质,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科技事业,为人类的发展作出的贡献!
篇五:
毛泽东读后感《毛泽东》一书读后感我爸爸常常对我说:
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是“大串联”时在北京亲眼看见了毛泽东。
我虽然没有见过毛泽东,但是毛泽东这一光辉名字,从我上小学识字的第一天起,就在我心中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前几天,我买到一本中外名人故事从书——《毛泽东》,我如饥似渴地读完全书。
夜里,我做了一个美丽的梦,梦中我跋山涉水寻找毛泽东,终于在天安门城楼上,我幸福地见到了毛泽东?
?
我激动地对他老人家说:
“敬爱的毛主席,我一定向您学习,学习您刻苦学习的精神?
?
”是的,《毛泽东》这本书中最感人的是毛泽东一生刻苦学习的精神,书中生动地记叙了这方面许多感人的片断:
毛泽东主张学习要有崇高的理想,他认为应该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了改造国家和社会发奋学习。
毛泽东在学习上一贯刻苦、勤奋,在青少年时代,每天清晨,同学们还未起床,他就借着熹微的晨光,开始了一天的学习生活。
夜深人静,同学们都进入了梦乡,他还常常在走廊上或茶炉室的灯光下看书。
书籍是毛泽东的终身朋友,直到他心脏停止跳动前几个小时,他还示意工作人员读书给他听,真正是“活到老,学到老”。
写到这里,我想起不久前发生的一件事。
白居易的《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中的“可怜”两字,老师上课时解释过,我当时不注意听,没弄懂。
过后,我想问老师,但怕老师批评我上课不注意听讲;我想问同学,又怕同学笑我这个当班长的这也不懂。
于是就“不懂装懂”,闷在心里。
后来考试,正好考这两个字的解释,我解答为“可惜”,闹出一场笑话。
这件事我对谁也不敢说。
【篇三:
历史学是什么读书笔记】
历史学的思维方式
--《历史学是什么》读书笔记
一、作者及背景介绍
《历史学是什么》是一本历史学普及读物,本书主要介绍了历史的基本知识和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学习研究历史。
翻看书本目录会发现,本书结构十分清晰明了,全书分为四个部分:
前两部分“历史的来历”、“历史的类型”是关于历史知识的介绍,后两部分“为什么要了解历史”、“怎样学习和研究历史”细致分析了历史是如何被误读以及人们在历史面前错误认识的根源,同时还指出了人们学习、运用历史过程中的错误做法,对于人们提高对历史的认识、学习研究历史是极有帮助的。
本书的第一作者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除了拥有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全国政协委员这些头衔之外,最基本的身份还是一名研究历史地理的学者;“在很多人认为文史学科“无用”的年代里,他与历史学结缘已近四十载”。
葛剑雄教授认为:
历史的“有用”性或许不像其他学科一样是直接表现出来的,但它所提供的视角在特定的情况下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历史学有其解决宏观问题的重要价值。
二、著作分析
1、内容提要
初看书题《历史学是什么》,以为本书的重点会在历史学这门学科上,以介绍历史学这门学科为主要内容;但粗略阅读之后才明白,作者是通过对历史基本知识的介绍,引导读者认识历史,了解历史的重要性,对历史研究形成一定的认知,从而达到向非专业读者介绍历史学的目的。
《历史学是什么》语言通俗易懂,言辞观点性较强。
本书的第一部分介绍了“历史的来历”即历史的形成演变和发展过程。
以“历”、“史”两个字的意思作开篇,将历史记录载体的发展变迁为线索,介绍了历史的由来和发展;在第一部分的最后,本书简要概括了历史、历史学的含义,指出“历史学不仅包括历史本身,也还包括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研究和总结历史
发展的规律,以及总结研究历史的方法和理论”。
本书的第二部分打破了传统史学对历史的分类,没有按照史书的体裁,而是创造性的根据不同的标准将历史分为时间系列、空间系列、内容系列、人物系列和另类历史等。
接下来第三部分,本书以“为什么要了解历史”为题,通过大量实例表明历史的研究可以为我们所运用,论述了历史对于现今人们生活发展的重要性。
本书的最后一部分,“怎样学习和研究历史”,通过有没有、要不要、能不能获得真实的历史指出人们学习、运用历史过程中的错误做法;最后从历史的三个层面指导读者认识和把握历史。
2、论证方法分析
阅读《历史是什么》的过程中不难发现,作者不论是在证明或者论述自己的观点时都会引用大量的事例;事例涉及的时间跨度长、范围广,内容丰富详实;大量的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既能让读者在浩瀚的历史海洋里徜徉,也能让读者更好的理解作者的观点。
例如在前两部分通过历史的载体演变介绍历史发展过程的章节中,引用了《四库全书》、《三国志》、《帝王世纪》等记录的内容进行佐证,论证了口述历史、图画历史、文字历史、遗迹遗物等的历史记录方式的优缺点,这样的编排能让读者更清晰的从横向、纵向比较历史载体的优缺点,而更深的理解历史发展过程;这样的比较论证也让读者明白对不同载体的历史信息应该持有的态度。
书的后两部分更明确的体现了作者运用举例论证的手法。
第三章第一、二小节直接以例子命名,《董狐的力量》、《春秋笔法》等,用董狐带有个人主观判断记录历史、《春秋》“隐恶扬善”的手法表达了历史具有主观性这一观点。
紧接着,作者又通过《资治通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引出历史可以“古为今用”,影射史学是错误的“古为今用”的观点,提出历史研究运用的基础目的是“要在复原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探索以往的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规律”。
三、思考与总结
这是一本极具个人风格的书,作者关于历史研究应用的观点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例如关于气候变化的观点就极具宏观性,“与二十世纪初相比,全球年平均气温的确已经升高,但这种趋势是否会发展下去,还只是一个长周期中的一段小波动,从现有的气象记录根本无法判断,我不赞成这些科学家的悲观态度和片面观点”;“我本人至今依然坚持认为,气温变化的根本因素不是人为的,而是
自然因素”。
虽然以我们的知识水平无法对作者这样的观点进行正误的判断,但是作者思想的宏观性为我们提供了另一个思维高度。
因为《历史学是什么》这本书是《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系列丛书中的一本,所以书题应该是已经拟定好的。
虽然这本书读来并不能让读者对历史学这门学科有更深刻的了解,但是本书十分明显的体现了作者对读者的一种希望——通过阅读本书能对历史发展脉络有整体上的了解,能通过阅读本书让读者慢慢培养自己的历史学的思维,达到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