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工作年终总结.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615982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工作年终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农业工作年终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农业工作年终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农业工作年终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农业工作年终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业工作年终总结.docx

《农业工作年终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工作年终总结.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业工作年终总结.docx

农业工作年终总结

2009年农业工作总结

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六中全会和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十七大报告精神,紧紧抓住新农村和现代农业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深入实施农业竞争力跃升工程,确定了30项重点工作,积极主动推进。

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任务全面完成,农业和农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

一、农业经济运行良好

--农业经济平稳持续增长。

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6.16亿元,同比增长10.5%,其中,农业产值77.81亿元,同比增长9.5%,牧业产值23.32亿元,同比增长34.3%。

农民人均纯收入8331元,同比增长13.1%,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231元。

--粮食生产基本稳定。

全市粮食播种面积244.61万亩,完成省计划指标的111%,粮食总产量83.93万吨,完成省计划指标的108.7%。

由于受台风等因素影响,粮食种植面积、总产量与上年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幅。

--蔬菜瓜果种植基本稳定。

全市蔬菜瓜果作物播种面积133.46万亩,同比增1%。

其中蔬菜播种面积110.45万亩,同比增1.8%,总产量为187万吨,同比增1.74%;西瓜面积20.13万亩,略有减少。

--果茶桑发展形势良好。

全市果茶桑总产值29.11亿元,同比增长1.1%。

其中,水果总产量81.9万吨,产值2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5%、1.5%;茶叶产量3340吨,产值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5%、25.6%。

--畜牧业稳定恢复并有较快增长。

预计全市畜牧业产值23.20亿元,同比增长2.4%。

2007年是我市畜牧业克服重重困难、经受严峻考验的一年。

我市全面落实畜牧生产的各项扶持政策,推进能繁母猪保险,扶持发展规模生态养猪场,推动了生猪生产的恢复性增长,加上去年畜禽产品市场价格较高,确保了畜牧业生产的稳定恢复和较快增长。

--农副产品出口增长较快。

2007年全市农副产品出口总额6.46亿美元,同比增长12.08%。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狠抓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年初,市政府出台了《XX市2007年粮食产销政策》,并将粮食播种面积列入对各县(市、区)的考核内容。

大力开展春耕备耕系列服务活动,举行了全市农技员、农家女插秧大比武活动。

积极推动种粮农户实行统一育秧、统一植保、统一管理、统一机耕、统一机收的“五统一”全程社会化服务。

着力推广水稻强化栽培、单季稻“五改”、测土配方施肥和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

继续开展粮食示范方高产竞赛活动。

切实抓好农作物主要病虫的监测预报,重点加强水稻“两迁”害虫的监测。

加强基本农田“农转用”的审查,设立农田抛荒举报电话和举报邮箱,强化督促检查,切实制止全年性抛荒和季节性抛荒,扩大粮食生产面积。

(二)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健全完善农业产业体系。

1、大力扶持区域特色主导产业,推行优势产业区域化布局。

针对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召开了“全市蔬菜产业工作会议”。

积极发展特色瓜菜种植,初步形成了六大优势区块:

括苍、天台山脉的高山蔬菜基地4.89万亩;以临海为中心的沿XX湾西兰花加工出口基地11万亩;黄岩院桥、新前的番茄和双季茭白基地3万亩(全市茭白面积已发展到7.2万亩),另有天台石梁高山食用菌基地,临海邵家渡草莓种植基地,温岭箬横沿海片西瓜和温岭泽国的近3万亩果蔗基地等。

新发展的水果继续向产业优势区域集中。

召开“全市茶叶产业发展工作现场会”,加大茶叶发展,目前全市茶园14.47万亩,茶叶产量3340吨,同比分别增长9.5%和10.5%。

积极推动黄岩西部绿色农业综合开发区建设,构建区域现代农业示范体系。

《XX黄岩西部山区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区规划》通过评审。

扎实推进XX浙江绿色农产品生态基地建设,积极创建覆盖县域范围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深入组织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

加大农业“走出去”和外向型企业的财政资金扶持,2007年全市共安排了13个农业“走出去”扶持项目。

开展在外农民维权活动,着力抓好在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

目前已分别在上海市崇明县和宁波市鄞州区成功组建了2家在外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业“走出去”产值达41亿元。

继续加强外向型农业发展,组织企业参加了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中国日用品消费博览会和浙江贸易洽谈会,组织家企业参加了日本、美国等国际性展会。

加大出口企业宣传推介,在浙江电子口岸成功开设了XX农业企业网页。

2、实施种子种苗工程。

完成了种子管理体制改革,成立了XX市种子管理站,各县(市、区)也相应完成了改革。

加大《浙江省实施〈种子法〉办法》宣传工作。

积极开展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开发,加大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力度,全市共引进各类新品种375个,建立各类试验展示示范基地43个,基地面积达到1.29万亩。

建立完善风险救灾种子储备制度,2007年全市储备各类救灾种子110.55万公斤,超额完成省下达105万公斤的储备任务。

加强种子质量监督和管理,年内组织全市种子质量抽检93批次,共受理种子质量纠纷6起,组织专家鉴定4起,确保种子质量安全。

加强与市农科院合作,建成省级农作物品种区试站,成为全市种植业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的核心基地。

3、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将农产品加工业成功纳入“工业立市”大战略中,市政府专门出台了扶持政策。

实施农产品加工业“631工程”,建立重点农产品加工企业联系制度。

争取各部门的重视和支持,积极向有关部门推荐农产品加工项目。

认真做好国家级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分中心推荐与申报工作,推荐了浙江黄岩罐头食品厂与省农科院食品研究所、XX翼龙绿色农产品有限公司与XX市农科院园艺所分别推荐申报国家级柑桔罐头和蔬菜加工研发中心,努力提升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研发水平。

农产品加工企业品牌建设进一步加强,涌现出一批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和免检产品。

黄岩罐头食品厂生产的“桔花牌”桔子罐头、浙江德仁集团生产的“德仁”牌胶合板被评定为中国名牌产品,浙江海之味水产有限公司生产的水产加工品“一家人”商标和浙江白鸽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水果饮料“白鸽”商标被确认为中国驰名商标。

农产品加工企业在面对国家宏观调控、银根紧缩、人民币升值、劳动工资、贷款利率和生产资料成本上涨、国际贸易壁垒加剧的情况下,克服了种种困难,仍然保持平稳发展的态势,预计总产值达135亿元,同比增7%。

积极开展农业招商引资活动,全市农业利用外资项目33个,合同外资总金额6240.04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750.58万美元,其中新批项目12个,实际利用外资253.86万美元。

4、加强农产品营销体系建设。

黄岩、临海、温岭、天台、路桥先后成立了农产品推广机构,举办了两期农产品营销管理工作培训班。

开展农产品“进京入沪上高速”活动,在北京、上海、杭州以及高速公路服务区共设立2000多平方米营销窗口。

组织参加各类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举办各类区域特色产业推介及产销对接会,组织优质农产品进社区、进食堂、进学校、进餐馆、进超市等活动。

在2007浙江农业博览会上,全市有92只农产品获得金奖,位列全省各地市前列。

利用中国农业XX湾网站及浙江农民信箱平台,提供各类农产品有关市场信息、咨询和促销。

(三)做大做强经营主体,健全完善农业组织体系。

1、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

加强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的监测与评价工作,全面完成19家省级骨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235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经济运行状况的监测评价。

新命名了37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新推荐了1家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大力推进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项目和农业产业化以奖代补资金项目申报工作。

据统计,全市共向省厅申报以奖代补资金项目19个,其中市本级三区申报5项。

继续加强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管理工作,共为12家省级龙头企业核发了25张绿色通行证,签发了12.5万张产地证明,预计可为企业减免收费1200万元;为51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和28家合作社发放XX市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行证”171张,通行单据6万多张,预计为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减免通行费120多万元。

全市农业龙头企业产值达到220亿元,同比增长12%。

2、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建设力度。

宣传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重新修订《XX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验收标准》(台农〔2007〕130号),着重从“设立登记、民主管理、生产经营、统一服务、财务分配、绩效运行”等六个方面规范专业合作社。

2007年新改造规范151家专业合作社,同时,按照法律规定,对2005年、2006年通过的213家市级规范化专业合作社重新进行了规范。

积极探索多种农民专业合作社类型,2007年我市先后成立了路桥天湖土地股份合作社、XX东方观光农业合作社、路桥区横街植保技术服务专业合作社、路桥桐屿明春枇杷技术服务专业合作社等多种不同类型的合作社。

组织实施“千社五化”活动,选择了135家专业合作社开展“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管理规范化、社员知识化、产品安全化”的“五化”建设。

组织实施规模型专业合作社培育工程,选择了30多家专业合作社进行重点培育。

全面组建市、县两级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

2007年,全市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933家,注册资金23181万元,成员4.8万多户,带动农户41万多户,其中:

省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社25家,市级规范化专业合作社364家。

2007年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销售收入33.5亿元,其中:

销售收入超500万元的专业合作社有120家,实现销售收入18.32亿元。

市、县(市、区)两级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已全部成立,共有515家专业合作社参加。

3、培育壮大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

按照《XX市农产品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总体规划》,加大农产品物流网络建设,9个县市区共建立了18家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

目前,全市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统一实行物资、信息和技术“三配送”,已经与上海、杭州29家超市建立了业务关系。

18家农产品配送中心共配送农产品300多种,配送优质农产品6000多吨,配送金额达5000多万元。

(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健全完善农业质量安全体系。

1、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

全面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推进活动,共制修订458项农业标准和80多张标准化模式图。

全面推行农产品生产档案制度,确保农产品生产过程质量安全可追溯,目前已有89.56%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已建立农产品生产档案。

积极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省级示范区项目达到20多个,农业标准化推广和辐射面积达到173.15万亩。

2、检验检测体系与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一起构成了“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基本格局。

建立健全市、县、基地多级监测体系,积极促进检测资源共享,加大生产和流通环节的农产品监测力度,逐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信息发布制度。

在2007年两次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中,XX生猪和禽蛋样品继续保持零检出率,基地和农贸市场蔬菜平均合格率为93.63%。

同时,通过出台对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生产经营主体的激励制度,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的实施力度。

2007年,全市有机食品新认证34个,累计认证55个;中国绿色食品新认证48个,累计认证150个;国家无公害农产品新认证23个,累计认证274个;浙江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基)地新认证22个,累计认证289个。

3、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管理,农产品产地编码、建立优质农产品专卖市场、农业投入品监管、农产品批发市场监管等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

坚持“源头管理、过程控制、市场准入”相结合的思路,从合作社和农产品配送中心入手,实施农产品产地编码制度,要求其在产品或产品外包装上必须有明显的产地编码标志,推进产地编码的应用推广;积极推动建立优质农产品专卖市场(包括在市场里开辟优质农产品专卖区),探索农产品市场准入,目前已在XX城关农贸市场开展产销直挂、亮牌销售试点;深化农资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完善农资信用管理数据库建设,基本将全市农资生产经营单位纳入信用管理;建立健全农产品批发市场质量安全监管制度,督促农批市场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农产品入市检测制度、台帐记录制度和不合格农产品报告制度,切实提高农产品批发市场质量安全监管能力。

4、积极推进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

组织召开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全市植保工作会议。

组建市植物保护检疫站,大力推进“公共植保”,全市建立各类植保服务组织45个,服务面积10.8万亩。

在植保服务组织个数、服务面积、统防统治面积均为全省第一。

开展全市第三次“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控宣传周”和“晚稻重大病虫防控宣传月”活动,实行“统一组织指挥、统一防治人员、统一防治药械、统一防治配方、统一防治时间”的“五统一”防治。

全市建设水稻病虫综合防治示范方46个,其中万亩示范区12个,千亩示范方34个。

进一步完善农作物有害生物预警体系,加强病虫测报工作,全年发布病虫情报172期次,准确率达90%以上。

继续实施水稻重大病虫综合防治工程,面积达到114.5万亩。

部署开展水稻黑条矮缩病、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等重大病虫防治。

继续抓好柑桔黄龙病防治工作。

全市黄龙病病株挖除率接近100%;全市柑桔木虱发生10.17万亩,防治114.6万亩次;组织市场检查柑桔苗木316批次33.73万株,处理15批次10.4万株,查获病树38.02万株。

继续抓好一枝黄花等检疫性疫情防控工作。

加拿大一枝黄花春、秋季发生1.21万亩次,防除1.65万亩次。

切实抓好梨枯梢病防控,全市共铲除病树824株。

加大种子、苗木、植物及植物产品的产地与调运检疫力度,加强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农产品检疫工作,积极防范外来疫病流入。

进一步加强动物防疫工作。

建立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责任体系,落实了全市各场所动物防疫监管责任人,9个县(市、区)38个生猪定点屠宰场、133个乡镇、4860个行政村、2825个规模畜禽养殖场、222个农贸市场全部落实了动物防疫监管责任人。

完善应急机制,落实各项免疫措施。

开展冬春季和秋冬季集中免疫行动,全市牲畜口蹄疫免疫应免生猪100%、应免牛羊100%,家禽禽流感免疫100%;牲畜口蹄疫和禽流感的抗体合格率分别为76.0%和92.9%。

加强动物疫情测报,加大动物及产品安全监管。

全市地产生猪检测合格率达100%,屠宰环节检测合格率99.88%;生猪定点屠宰检疫到位率100%,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率100%,生猪瘦肉精等违禁药物抽检合格率100%,无使用违禁药物引发中毒事件和畜产品安全事故发生。

规模畜禽饲养场、生猪定点屠宰场严格按照国家动物防疫条件规定进行审核,38个生猪定点屠宰场无害化处理设施完善,畜禽饲养场按规定落实了深埋无害化处理场所,畜禽交易场所也全部建立了无害化处理设施,设施建立率为100%,无害化处理病死畜禽率达100%。

加强了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全面推进规模养猪场标识及生产防疫信息报送工作,畜禽养殖场养殖档案和免疫档案建档率100%,猪、牛、羊牲畜标识佩带率100%。

开展了动物防疫智能化管理工作的试点,为2008年全市全面推进动物防疫智能化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不断加大农业综合执法力度。

继续推进农业执法规范化建设,全力抓好全市农业综合执法“千里行”暨“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月”活动,20家农资经营单位向农民和合作社赠送或优惠供应农资产品1.05万公斤,让利、赠送折人民币11.92万元。

积极开展春、夏、秋、冬四季“绿剑”集中执法行动,全市出动执法人员4419人次,检查各类农资生产经营企业和农产品生产单位5494家(次),其中规模种养业生产基地(场)577个次,饲料生产经营单位240家(次),兽药生产经营单位280家(次),农药、种子、肥料经营网点4379家(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180起,查获伪劣农业投入品152吨;立案查处一批案件,结案125起(其中市级5起),罚没收入55.38万元。

切实加强农业投入品质量抽检,帮助指导临海、温岭、黄岩、椒江完成农业投入品质量监督抽检200批次。

推进以“三网三制”为主要内容的农资信用体系建设,督促指导农资生产经营企业建立“四项制度”、“两账两票”和“一卡一书”制度,进一步扩大档案台帐实施面。

召开了全市农资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参加会议的40家农资生产经营单位和合作社向全社会及新闻媒体作出了农资产品生产经营活动和农产品生产经营活动的诚信承诺,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农资诚信建设。

积极推行农资连锁经营,全市已组建农资连锁龙头企业21家,建立下属农资连锁店601家(次)。

开展农资企业信用评价,全市已评出农资诚信企业或“放心农资店”192家。

进一步完善农资信用管理数据库,全市农资生产经营单位基本纳入信用管理。

各地以“12316”投诉、举报电话为平台,进一步完善、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建立健全投诉举报处理程序和管理制度。

(五)努力推动农业机制和体制创新,进一步完善现代农业保障体系。

1、加大对农民专业技能的培育力度。

积极发挥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培训网络在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和宣传的作用,与市委组织部、市电信公司联合举办农业大讲堂,组织网络培训6期,其中直播3次,开展了高山蔬菜栽培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培训、冬种作物生产技术等培训。

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建设,有4个县(市、区)农广校通过合格评估,均被评为优秀,有3个县(市、区)农广校获得省财政项目支持,建立了XX市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辅导专家团。

2007年全市共培训绿色证书和新型农民2.31名;阳光工程培训4908名,转移就业4490人,转移率91.48%;完成农广校招生763名,超额完成480名的任务并名列全省第一;浙江大学远程教育招生51名。

2、加大农业信息化建设。

广泛开展农民信箱应用培训,2007年新发展农民信箱注册用户1.7万户,全市累计达27.5万户,启用26.4万户,启用率达96%。

农民信箱注册总人数和启用率居全省第一。

全市133个乡(镇、街道)、5038个行政村全部建立农民信箱联络站,80%的村按“八个有”标准建成联络点,所有管理员取得农民信息信息员资格证书。

2007年完成示范户培训考试1.26万人次,一般用户参加网上考试19.3万人次,分别达到启用人数的4%和73%。

全市累计发布买卖信息16万条,公共信息2.3万条,买卖信息发布总量和公共信息发布总量全部居全省第一。

实施农业信息化“三电合一”工程,完善和扩大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开发动物防疫管理系统软件、“XX市畜禽屠宰检疫管理系统”和“XX市动物防疫管理系统”的软件,已正式投入使用。

实现了畜禽屠宰场检疫管理、动物养殖和养殖户信息全市统一登记,动物免疫情况录入查询统计等功能,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首创。

开展农村村级财务监管网络信息化试点工作,着力推进三门、玉环两县开展农村村级财务监管网络信息化试点工作。

3、深入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

椒江、路桥、温岭、黄岩、天台基本完成改革。

逐步推动实施乡镇责任农技员制度,建立责任体系和绩效考核体系。

确定XX为责任农技推广制度的试点县,积极主动推进试点工作。

全面完成畜牧兽医体系改革,全市9个县(市、区)都设立了畜牧兽医局,加挂了动物卫生(防疫)监督所牌子,机构定为副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9个县(市、区)中除XX县委托乡镇管理外,其它8个县(市、区)均建立了派出机构(区域性动物卫生监督分所)。

4、加强农业基础建设。

积极推进现代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发展畜牧生态养殖小区。

在三门县六敖镇建设完成了省立项的蛋鸭养殖小区,在XX区XX乡建有优质肉鸡养殖小区,在XXXX镇建设了生猪生态养殖小区,在椒江区扩建了占地120亩奶牛生态养殖小区,将城区整治搬迁的生猪、奶牛进行集中养殖。

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生猪规模化生态养殖项目35个,现多数项目已完成了规划设计,部分项目已进入施工,这些项目的建成,年出栏生猪可达10万多头,提高本地生猪自给率5%左右,能有效缓解当地猪肉市场供应问题。

继续实施果茶园优化改造和初制茶改造工程。

2007年全市改造橘园10.56万亩,改造茶园0.95万亩;改造初制茶厂19座,并通过QS认证,总数达到61座。

全市建立以枇杷、柑橘、杨梅、梨等低效园改造示范区14个。

三门县被评为省初制茶厂改造先进县,绿毫茶厂被授予浙江省示范茶厂。

积极推进高效生态农业园区建设。

目前我市推荐的黄岩西部屿头高效生态示范园区、玉环县沿海设施葡萄高效生态示范园区、XX县高效生态示范园区等三个项目被省厅批准立项。

5、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

积极组织各类农机具和广大机手参加农田作业。

据统计,全市各级农机部门共组织下乡调研2538人次,组织4.69万台(套次)的拖拉机、旋耕埋草机、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下田作业,完成机耕面积160.87万亩,机械收割面积149.91万亩。

积极发动农机服务组织、广大农民和农机服务大户踊跃购置各类农田作业机械。

2007年全市共新购联合收割机193台,大功率拖拉机59台,旋耕机及犁58台,手扶拖拉机(含田园管理机)256台,高性能插秧机50台(其中高速插秧机24台),育秧播种流水线4条,塑料秧盘30.3万只,高性能植保机械90台,大型烘干机2台。

构建农机服务新平台。

黄岩区农机总站在办好XX市西部农副产品配送中心的同时,围绕农业发展大战略,在西部欠发达乡镇建立千亩高山蔬菜生产机械化基地,推广小型田园管理机、喷滴灌设备等先进适用的农机具,逐步实现高山蔬菜生产的全程机械化。

组织召开现场会、新机具作业比武等形式,展示推广新农机、新技术。

全市全年共推广新型农机具500多台(套)。

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全市已建立各类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16家,服务项目涉及机耕、机灌、机械化育插秧、机植保、机械化收割等粮食生产全程服务和蔬菜生产及加工机械化服务及跨区作业服务。

农机服务合作社建设工作居全省先进水平。

6、继续推进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和农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农业政策性保险除温岭市在2006年基础上继续开展试点外,2007年又新增临海市和三门县进行试点。

全市政策性农险累计投保户数3055户,占应投保大户数59.37%,保费收入588.066万元,保费完成率达到172.96%,政策性农险预付赔款简单赔付率2.31%。

积极探索和推行多元化农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出台了《关于构建“三位一体”农村新型合作体系的实施意见》,将农业信用担保机构建设列入各县(市、区)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

椒江、路桥、临海、三门等地分别建立农业信用担保公司,并开始运作,对解决农业贷款难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六)大力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切实建设和谐农业。

1、畜禽规模化养殖场减排工作稳步推进。

2007年市委、市政府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治理工作纳入对各县(市、区)“两个社会”考核及生态市建设的考核内容和十大为民办实事之一。

全市46家畜禽规模场如期完成了省定任务。

加强水环境治理,超额完成了市区水环境整治畜禽规模场整治任务。

全市规模场治理完成总数达123家。

加强沼渣、沼液、沼气的综合利用、农牧结合“零排放”治理模式管理和生物、生化等达标排放设施维护与运行。

近年来完成的64家畜禽排泄物治理的养殖场年排放70.4万吨污水全部达标排放或农牧结合利用。

积极推行有机肥的利用,在路桥和黄岩,建成2个畜禽粪便收集处理中心项目。

2007全市规模畜禽养殖场排泄物产生总量为81.42万吨,利用了65.95万吨,综合利用率达81%。

2、大力实施“农田化肥减量增效”工程。

狠抓以测土配方施肥为重点的技术推广工作,全市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28.2万亩,比去年增加42万亩,建立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121个,示范面积9.5万亩。

建立千亩以上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2个,示范区面积2300亩,粮油果蔬增产4.76万吨,亩增收30.37元。

减施化肥0.4万吨,减少5.3%,亩节本20.2元,亩节本增收50.57元。

(七)不断深化农村经营管理体制改革。

1、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

在省内率先出台《XX市村级财务管理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台农〔2007〕154号)。

全市共培训各类村级财会人员6300人次。

继续推进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