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九年级化学化学综合题专项训练及答案及解析.docx
《化学九年级化学化学综合题专项训练及答案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九年级化学化学综合题专项训练及答案及解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九年级化学化学综合题专项训练及答案及解析
【化学】九年级化学化学综合题专项训练及答案及解析
一、中考化学综合题
1.鉴别CaCl2、NaOH和K2CO3三种物质的水溶液的方法有多种。
(已知:
CaCl2溶液呈中性、K2CO3溶液呈碱性)
①方法一:
步骤
操作
现象
结论
I
取样,滴加酚酞
溶液无色
是CaCl2溶液
_________
NaOH或K2CO3溶液
II
在滴有酚酞的NaOH、K2CO3溶液中继续滴加氢氧化钙溶液
__________
是K2CO3溶液
无沉淀
是NaOH溶液
②方法二:
用焰色反应检验,实验中火焰焰色均不同,其中呈紫色的是______溶液。
③方法三:
选用一种试
剂可以将这三者检验出来,实验过程如下,完成现象的填空。
步骤
操作
现象
结论
I
取样,滴加酚酞
溶液无色
是CaCl2溶液
II
滴有酚酞的氯化钙溶液,再分别滴入另两种待测液至过量
_____
是K2CO3溶液
_____
是NaOH溶液
若选用其他一种试剂鉴别CaCl2、NaOH和K2CO3溶液,也能进行检验的是____(选填下列编号)
A.HCl溶液B.AgNO3溶液C.Ba(NO3)2溶液D.MgCl2溶液
【答案】溶液变红有白色沉淀K2CO3有白色沉淀,溶液变无色没有白色沉淀,溶液变红ACD
【解析】
【分析】
【详解】
氢氧化钠和碳酸钾均显碱性,都能使酚酞变红,碳酸钾和氯化钙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
实验如下:
步骤
操作
现象
结论
I
取样,滴加酚酞
溶液无色
是CaCl2溶液
__溶液变红__
NaOH或K2CO3溶液
II
在滴有酚酞的NaOH、K2CO3溶液中继续滴加氢氧化钙溶液
__有白色沉淀__
是K2CO3溶液
无沉淀
是NaOH溶液
②方法二:
用焰色反应检验,实验中火焰焰色均不同,其中呈紫色的是K2CO3溶液。
③方法三:
选用一种试剂可以将这三者检验出来,实验过程如下:
步骤
操作
现象
结论
I
取样,滴加酚酞
溶液无色
是CaCl2溶液
II
取滴有酚酞的氯化钙溶液,再分别滴入另两种待测液至过量
_____有白色沉淀,溶液无色
是K2CO3溶液
____没有沉淀,_溶液变红
是NaOH溶液
若选用其他一种试剂鉴别CaCl2、NaOH和K2CO3溶液,也能进行检验的是:
A、HCl溶液能与碳酸钾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鉴别出来的碳酸钾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碳酸钾和氢氧化钠不能反应,能鉴别,正确;
B、AgNO3溶液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钙,硝酸银溶液也能和碳酸钾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不能鉴别,错误;
C.Ba(NO3)2溶液能与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和硝酸钾,鉴别出来的碳酸钾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硝酸钡与氢氧化钠不反应,故能鉴别,正确;
D、MgCl2溶液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钾和氯化镁反应生成碳酸镁白色沉淀和氯化钾,碳酸镁的溶解度小于氢氧化镁,生成沉淀较少,氯化钙和氯化镁不反应,故能鉴别,正确。
故选ACD。
2.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装置编号,下同)。
若用C装置制取氧气,该装置在操作方面的突出优点是_____________。
若要验证二氧化锰和红砖粉对过氧化氢的催化效率的高低,应选择收集氧气的装置为_________。
(3)用下图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__(选填a或b)端进入;若用排空气法收集H2,且H2从a端通入,则此装置应_________。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
小花将得到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石蕊试液变红,因此他确定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她的检验方法是否正确?
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
(5)为了进一步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小明在互联网查阅到如下资料:
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它在常温下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请写出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实验后,小明准备用如图装置来测定反应后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请一起完成以下问题:
(除碳酸钠以外,其它物质与盐酸反应不产生二氧化碳)
①F中的试剂应为_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
其作用是__________。
②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固体完全反应后,A处再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该兴趣小组指导老师认为该方案有些不合理,指导同学们更换了其中的一种试剂并去掉了一个装置后实验得到了完善,并测得20.0g粗产品只能产生0.44g CO2。
你认为更换后的试剂是_______,去掉的装置是_______(填装置对应的字母)。
原实验中实验值0.48g比正确值0.44g偏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设操作均正确)。
⑤若改进后去掉H装置,则测定的Na2CO3的质量分数会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
⑥数据计算:
根据正确值0.44g求得了粗产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
【答案】分液漏斗A控制反应的速率Ea倒放CaCO3+2HCl=CaCl2+H2O+CO2↑BCD不正确,酸性气体都能使蕊溶液变红,可能是挥发出的HCl气体2Na2O2+2CO2=2Na2CO3+O2↑浓硫酸吸水干燥气体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避免对实验产生干扰使装置中残余的二氧化碳压入G装置中被完全吸收,使测量更准确稀硫酸E浓盐酸挥发出HCl气体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部分二氧化碳气体偏大5.3%
【解析】
(1).分液漏斗;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固固加热型A;(3).若用C装置制取氧气,该装置中有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进而控制反应的速率;(4).氧气难溶于水,可选择排水法收集,装置为E;(5).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收集装置应从a进入集气瓶内;(6).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若用排空气法收集H2,且H2从a端通入,则此装置应倒放(7).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8).制取二氧化碳可用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BCD;(9).酸性气体都能使蕊溶液变红,而盐酸有挥发性,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可能是挥发出的HCl气体;可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石中,变浑浊证明气体是二氧化碳;(10).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它在常温下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Na2O2+2CO2=2Na2CO3+O2↑(11).浓硫酸有吸水性可做干燥剂,可用于吸水干燥气体(13).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可用来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避免对实验产生干扰;(14).反应后,装置内残留气体为生成的二氧化碳,如不能被吸收则导致测定结果不准确。
固体完全反应后,A处再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的目的是使装置中残余的二氧化碳压入G装置中被完全吸收,使测量更准确;(15).盐酸易挥发,而稀硫酸不易挥发,所以换成稀硫酸,并且不再用碳酸氢钠除氯化氢,此装置可撤掉;(17).原实验中实验值0.48g比正确值0.44g偏大的原因是浓盐酸挥发出HCl气体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部分二氧化碳气体(18).若改进后去掉H装置,则测定的Na2CO3的质量分数会导致碱石灰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使结果偏大。
(19).根据正确值0.44g可计算出碳酸钠的质量为5.3g,故粗产品中Na2CO3的质量为1.06g,Na2CO3的质量分数1.06g÷20g=5.3%
3.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在t1℃时,将2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
(3)将t3℃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此时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______。
(4)若A中混有少量B时,最好采用_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A。
【答案】t2℃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60gB>A>C降温结晶
【解析】
【分析】
【详解】
(1)溶解度曲线的交点代表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样。
(2)依据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
t1℃时,将2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只能溶解10g,故溶液的质量为50g+10g=60g。
(3)A、B的物质此时依然为饱和溶液,t2℃时B的溶解度大于A,则B的质量分数大于A,C物质变为不饱和溶液,则应该使用t3℃时C的溶解度进行计算,C的溶解度明显小于A、B。
则其大小关系为:
B>A>C。
(4)A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较大,故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4.金属是人类生活中的常用的材料。
(1)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
(填“元素符号”)
(2)铁钉在初中化学实验中多次出现,下图展示了光亮铁钉的一系列变化。
(ⅰ)变化②中,铁钉主要与空气中的_______发生反应。
(ⅱ)变化③中除去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ⅲ)如果用a、b分别代表光亮的铁钉和无锈铁钉,则它们的质量关系_______。
A.abC.a=bD.无法比较
(3)为探究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以及它们和氢元素的位置关系,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你认为不需要进行的实验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将铁粉放入硫酸锌溶液B.将铁粉放入稀硫酸C.将铁粉放入硫酸铜溶液D.将铜片放入稀硫酸
(4)该同学查阅资料得知,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他以铜锈为原料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且不含铜元素。
图中部分物质略去)。
①无色气体A是____,溶液C中所含的阳离子是______,固体D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_。
②在蓝色溶液B中加入铁粉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③已知铜锈样品的质量10g,固体F的质量是3.2g,则铜锈中含Cu2(OH)2CO3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答案】Al水和氧气6HCl+Fe2O3=2FeCl3+3H2OBC二氧化碳Fe2+铁、铜Fe+CuSO4=Cu+FeSO455.5%
【解析】
(1)地壳中元素的含量用质量分数表达,由多到少的顺序是氧、硅、铝、铁、钙、……。
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Fe2O3+6HCl=2FeCl3+3H2O;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铁锈的质量等于反应前铁的质量与反应的氧气、水的质量和,所以锈蚀后的铁钉的质量大于原铁钉的质量;(3)金属活动顺序表: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边的金属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越强。
位置靠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A.将铁粉放入硫酸锌溶液中,不反应,证明铁在锌后;B.将铁粉放入稀硫酸中,发生反应生成氢气,证明铁在氢前;C.将铁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生反应,溶液由蓝色变成绿色,铁的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证明铁在铜前;D.将铜片放入稀硫酸中,不反应证明铜在氢后,由ABD三组实验即可证明锌>铁>氢>铜,所以C实验不需要进行;(4)碱式碳酸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水、二氧化碳,氯化铜溶液是蓝色的,所以①A为二氧化碳,B为氯化铜;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氯化亚铁,所以溶液C中一定有亚铁离子;固体D中含有的物质是铜;②在氯化铜溶液中加入铁粉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Cl2==FeCl2+Cu③设Cu2(OH)2CO3的质量分数为X,固体F是铜,即生成的铜的质量是3.2g,10g×X×(128÷228×100%)=3.2g,X=55.5%.
5.过氧化钙(CaO2)为白色或淡黄色结晶粉末,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优良供氧剂,可用于鱼类养殖、农作物载培、污水处理等多方面。
工业上可用大理石作原料制备过氧化钙,某校课外活动小组同学模拟工业过程制备过氧化钙样品并测量其纯度。
[查阅资料]①过氧化钙固体难溶于水,加热至315℃时开始分解,完全分解的温度为400~425℃。
②常温下过氧化钙干燥且很稳定。
过氧化钙能溶于稀酸生成过氧化氢,过氧化钙在湿空气或水中会逐渐缓慢地分解,长时间放出氧气。
[实验一]提纯碳酸钙
已知:
“转化”步骤中的反应方程式为:
CaCl2+NH3+CO2+H2O=CaCO3↓+2NH4Cl
(1)酸溶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过程中的生成物可直接应用于流程的是_____。
[实验二]过氧化钙的制备:
已知:
①CaCl2+H2O2+2NH3•H2O+6H2O=CaO2•8H2O+2NH4Cl;
②CaO2•8H2O不溶于水,在0℃时稳定,加热至130℃时逐渐变为无水CaO2。
(3)为控制沉淀的温度为0℃左右,在实验室宜采取的方法为_____。
(4)操作A在实验室常用的步骤有_____、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此操作中洗涤晶体时不可选用的洗涤剂为_____(用序号填空)。
a冰水b40℃热水c饱和NH4Cl溶液
(5)最后烘干得到过氧化钙时,适宜的温度范围为_____。
(6)已知产品的产率=
×100%,则此制备流程中CaO2的产率为_____。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7)实验室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37%、密度是1.18g•mL﹣1的浓盐酸,则配制12%的稀盐酸100g,需要水_____mL(水的密度是1g•mL﹣1,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实验三]过氧化钙含量的测定
该活动小组设计下列装置,通过测定生成O2的体积,计算样品中CaO2的质量分数。
已知:
a.CaO2+2HCl=CaCl2+H2O2b.杂质不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
(8)实验中MnO2的作用是_____。
(9)相同条件下,_____能使测定结果更准确(填“装置A”或“装置B”),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_____。
另一套装置测定结果不准确的主要原因是_____。
[观察生活]
(10)为防止过氧化钙在空气中变质,应_____保存。
【答案】
CO2将反应容器置于冰水中(或冰水浴)加热浓缩(或蒸发浓缩)b130℃~315℃97.2%67.6催化作用装置A向水准管中加水,一段时间后与量气管有稳定的高度差,则说明气密性良好。
加入的稀盐酸也占了一定的体积,使结果偏大密封
【解析】
(1)
(2)根据题中信息分析解答;(3)要控制在0℃左右,可以在冰水混合物中控制;(4)根据由溶液得到晶体的方法分析解答;根据尽可能多的增加产品质量分析解答;(5)根据题中信息分析解答;(6)(7)根据计算解答;(8)根据二氧化锰不与稀盐酸反应,但能改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解答;(9)根据装置特点分析解答;(10)根据为防止过氧化钙在空气中变质,应隔绝空气解答。
(1)由题中信息可知,酸溶过程是稀盐酸与石灰石(主要成分碳酸钙)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2)由题中信息可知,CO2和NH3用于转化步骤。
而CO2是酸溶步骤的产物,故过程中的生成物可直接应用于流程的是CO2;(3)为控制沉淀的温度为0℃左右,在实验室宜采取的方法为将反应容器置于冰水中(或冰水浴);(4)操作A在实验室常用的步骤有加热浓缩(或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要尽可能多的增加产品质量,不能用热水洗涤,故选b;(5)CaO2·8H2O加热至130℃时逐渐变为无水CaO2,加热至315℃时开始分解。
故最后烘干得到过氧化钙时,适宜的温度范围为130℃~315℃;
(6)设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A。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111
20gA
A=22.2g
设生成CaO2·8H2O的质量为B。
CaCl2+H2O2+2NH3·H2O+6H2O=CaO2·8H2O+2NH4Cl
111216
22.2gB
B=43.2g
43.2gCaO2·8H2O中CaO2的质量为43.2g×
×100%=14.4g。
此制备流程中CaO2的产率为
×100%=97.2%;(7)设需要浓盐酸的质量为x。
37%x=100g×12%,x=32.4g;需要水的质量=100g-32.4g=67.6g,水的体积=67.6g÷1g·mL-1=67.6g·mL-1;(8)实验中MnO2的作用是改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起催化作用;(9)相同条件下,装置A能够保证体系压强不受加入盐酸体积的影响,所以加入盐酸时不会影响生成的氧气的体积测定,而装置B盐酸的加入会导致量气筒液面明显下降,会影响结果,故装置A能使测定结果更准确;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方法是向水准管中加水,一段时间后与量气管有稳定的高度差,则说明气密性良好;(10)为防止过氧化钙在空气中变质,应密封保存。
6.(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和溶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下图所示,三个实验分别用到水。
请回答:
①实验A中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_________。
②实验B能说明CO2可溶于水,同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
③实验C,滴加水后看到U型管中_________(填“左边”或“右边”)液面升高。
(2)如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不含结晶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t1℃时,甲的溶解度是_________。
②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_________
A.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大B.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常温下,乙易溶于水D.从t2℃降至t1℃,甲、乙溶液中均有晶体析出
③某同学设计的鉴别甲、乙固体的方案如下:
t2℃时,取4.0g甲和4.0g乙分别放入两只小烧杯中,各加入10mL水(水的密度为1g/mL),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观察现象。
你认为此方案______﹙“是”还是“否”﹚可行?
并说明由_________。
④甲中混有少量的乙,要提纯甲,实验步骤:
加水溶解,蒸发浓缩,_________,然后过滤。
【答案】隔绝氧气CO2+H2O=H2CO3左边20gBC可行t2℃时4g甲能溶解在10g水中形成溶液,而4g乙不能全部溶解在10g水中形成溶液降温结晶
【解析】
(1)①根据对照试验变量要唯一,实验A中铜片上的白磷和水里的白磷对照,探究燃烧是否需要氧气,所以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隔绝氧气;②实验B能说明CO2可溶于水,同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O2+H2O=H2CO3;③硝酸铵固体溶于水要吸收热量,实验C,滴加水后锥形瓶中的气体温度降低,体积减小,瓶内压强较小,所以看到U型管中左边液面升高;
(2)①从图像信息可知,t1℃时,甲的溶解度是20g;②A、没有指明温度,无法比较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B、根据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可知,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故它们的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从图像信息可知,常温下,乙的溶解度大于10g,易溶于水,正确;D、没有指明是不是饱和溶液,错误。
7.粗盐中含有难溶性杂质(泥沙等)和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粗盐提纯实验中,并把少量可溶性杂质CaCl2,MgCl2一并除去,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请回答问题:
(1)实验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主要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沉淀b中含有物质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实验中某同学对溶液b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溶液b中除了含有水和氯化钠外,还含有哪些物质?
【提出猜想】根据实验①②③④⑤的操作后,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
还含有碳酸钠;
猜想二:
还含有氢氧化钠;
猜想三:
还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验证猜想】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推断
1
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振荡,静置
_______________
溶液b中还含有________溶质
2
取步骤1反应后的混合液过滤后,取滤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填指示剂)
_______________
溶液b中还含有氢氧化钠
【实验结论】经过兴趣小组的实验分析,判断猜想___________是正确的。
【反思与拓展】为了使制得的精盐水只含有水和氯化钠,步骤⑥的作用是除去杂质,请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过滤MgCl2+2NaOH=Mg(OH)2↓+2NaClMg(OH)2CaCO3产生白色沉淀溶液b中还含有碳酸钠(或Na2CO3)取步骤1反应后的混合液过滤后,取滤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三HCl+NaOH=NaCl+H2O或2HCl+Na2CO3=2NaCl+H2O+CO2↑
【解析】
(1).过滤
(2).氢氧化钠和氯化镁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反应方程式为MgCl2+2NaOH=Mg(OH)2↓+2NaCl(3).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所以沉淀中有Mg(OH)2和CaCO3(4).碳酸钠和氯化钙溶液,氢氧化钠和氯化钙不反应,所以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溶液b中还含有碳酸钠(或Na2CO3)(6).由于步骤1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所以碳酸钠被除尽,取步骤1反应后的混合液过滤后,取滤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还有氢氧化钠.判断猜想三是正确的。
(9).为了使制得的精盐水只含有水和氯化钠,步骤⑥的作用是除掉除杂时引入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杂质,反应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或2HCl+Na2CO3=2NaCl+H2O+CO2↑
点睛:
验证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验证碳酸钠时,不能影响氢氧化钠的验证;除杂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8.实验室部分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选择发生和收集O2的装置,填写在下表中(填字母).
选用药品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H2O2溶液、MnO2
______
______
KMnO4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