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微专题6 河流特征及综合开发汇总.docx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微专题6 河流特征及综合开发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微专题6 河流特征及综合开发汇总.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微专题6河流特征及综合开发汇总
微专题六 河流特征及综合开发
河流特征
1.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和特点
河流因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也存在显著差异,具体比较如下:
河流补给水源
径流变化规律
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分布
补给特点
雨水
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汛期;地中海气候区,冬季汛期,夏季枯水期;季风气候区,夏秋汛期,冬春枯水期
降水量的多少;降水量的季节变化;降水量的年际变化
普遍,尤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
水量随雨量变化较大
季节性积雪融水
春季积雪融化常形成春汛
气温高低;积雪多少;地形状况
东北地区
补给在春季,水量变化较和缓
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
夏季汛期,冬季封冻,无其他水源补给则河流断流
太阳辐射;气温变化;积雪和冰川储量
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
补给在夏季,水量较稳定
湖泊水
对河流径流起调节作用:
在河流源头,调节河流水量;在河流中下游,洪水期削减河流洪峰,枯水期补给河流
湖泊与河流的相对位置;湖泊水位高低
普遍
对于河流有调节作用,水量较稳定
地下水
补给稳定可靠,且与河水互补
地下水补给区降水量;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
普遍
水量较稳定,与河流互补
2.河流的水文特征
河流水文特征即水情,主要是从河水结构、变化等入手,如流量、流速、水位、汛期、结冰期、含沙量以及特殊水文现象(如凌汛、断流)等方面。
(1)流量:
河流流量大小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河流的补给量与流域面积的大小。
一般来讲,流域面积越大,河流流量越大;河流流量的时间变化主要取决于河流的补给方式。
(2)水位(汛期):
包括丰、枯水位时间,汛期长短等,主要与补给方式和河道特征有关。
河流在主要的补给季节处于汛期,水位高。
河流流量相同的情况下,河道的宽窄、深浅影响水位的低与高。
(3)含沙量:
与流域内植被状况、地形坡度、地面物质结构及降水强度等有关。
一般来讲,地形坡度越大、地面物质越疏松、植被覆盖率越低、降水强度越大,河流含沙量就越大。
(4)结冰期:
无结冰期,最冷月平均气温>0℃;有结冰期,最冷月平均气温<0℃,低温时间越长,则结冰期越长。
有结冰期,且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河段容易发生凌汛现象。
(5)流速(水能):
取决于河流单位长度内的地势落差的大小,落差大、流速快,且河流年径流量大,则水能丰富。
[规律总结] 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1)破坏植被:
地表径流量增加,使河流水位变化增大;含沙量增加。
(2)植树种草:
地表径流量减少,使河流水位升降缓慢;含沙量减少。
(3)硬化城市路面:
增加地面径流,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
(4)铺设渗水砖:
减少地面径流,增加地下径流,河流水位平缓。
(5)修建水库:
对流量有调节作用,使河流水位平稳;减少水库以下河段河流含沙量。
(6)围湖造田:
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弱,水位变化增大。
3.河流的水系特征
水系是流域内具有同一归宿的水体所构成的水网系统。
组成水系的水体有河流、湖泊、水库、沼泽等,其中河流是水系的主体。
水系特征主要包括河流长度、河网的密度(支流)和河流的弯曲系数(河道)、河流流域面积、流向的描述、河床特征(比降)等。
如下表所述:
水系特征
常用表达
影响因素
流程
长、短或全长XX
发源地到入海口的距离,河道弯曲程度等
流向
自X向X流
地势特征
流域面积
大、小或流域面积XX
地形、地势特征
支流
数量多或少,均匀于干流两侧或集中分布于干流一侧
地形、地势特征,降水丰富程度等
河道弯直
河道弯曲或平直
地形地势特征,地转偏向力
落差
大或小
地形、地势特征
[例1](2014·四川卷)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度;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
下图是“我国某地气温、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流深度统计图”。
读图回答下题。
能反映该流域地域特征的地理现象是( )
A.地表风沙少 B.山麓青青草
C.树上柑橘红 D.草场牦牛跑
解析:
选B 本题中气温、降水与径流深度基本呈正相关关系,且最大值都出现在6、7、8月,最冷月均温低于0℃,最高月均温近30℃,年降水量较少,为我国西北地区的地理特征。
西北地区山麓因为有高山冰雪融水往往形成绿洲,所有“青青草”地理现象能反映该地区地域特征。
[例2](2012·全国卷)下图示意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
读图完成
(1)~
(2)题。
(1)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2)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
A.河道淤积 B.河谷变宽
C.湖泊分流 D.湖水补给量减小
解析:
(1)D
(2)C 第
(1)题,根据图b可知,暴雨过后甲、乙两个水文站先后出现了洪峰,说明降雨区域位于两个水文站的上游,根据图a判断④地符合题意。
第
(2)题,分析图a,甲、乙两个水文站之间有个湖泊,在洪水期可以蓄洪,对下游水位起调节作用。
河流综合开发
1.常用措施及目的
河流主要的开发价值包括水能、航运、水资源、养殖、旅游等。
河流的开发利用方向主要为:
发电、防洪、改善航运、供水、养殖、旅游。
河流综合开发的常用措施与目的如下表所示:
开发措施
目的
建设水利工程
开发水能,调蓄下游径流,加强供水,改善上游航运条件,利于库区养殖和旅游开发
修建分洪、蓄洪区
调蓄洪水,减轻洪灾,提高防洪能力
修筑河堤,疏浚河道
防洪和改善航运
保护自然植被,植树造林
改善生态环境,涵养水源,减轻水土流失及减小河流含沙量,减轻河道淤积,改善防洪、水质和旅游条件
调整产业结构,控制工业及生活废弃物排放
减轻生产活动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压力,减轻河水污染,提高水质
修筑运河
改善航运条件,改善供水条件
2.因地制宜采取措施
(1)从自然条件看开发利用方向。
自然因素
开发方向
水力资源丰富,陆路交通不便,水运突出
修水库和船闸;发展水运和开发水能
降水季节变化大,限制种植业的发展,给航运带来困难
修水库,调节径流的季节变化,发展灌溉农业
受地形影响,河流落差大;受气候影响,水量不稳定
进行梯级开发
矿产资源丰富
与水电结合,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发展火电、核电,成为能源基地
(2)从社会背景看治理措施。
环境问题
治理措施
土地退化
调整农业结构;采矿区复垦;建立自然保护区
植被破坏
建设风景旅游区;退耕还林、还牧;发展水电、火电、核电
环境污染
调整产业结构,进行污染的治理
[例3](2015·庐江模拟)长江上游地区地形复杂,自然资源较丰富,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在800~1600mm之间。
根据所学知识和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长江上游流域概况示意图。
材料二 重庆三峡水土流失面积构成。
材料三 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与地形坡度的关系。
(1)长江上游流域的优势自然资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比重最大的土地类型是________;在地形坡度5°~25°范围内,随着坡度的增大,水土流失面积比例________。
(3)长江上游流域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错误的有________。
A.植物种类增加 B.土壤肥力降低
C.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D.泥沙淤积河道和湖泊
(4)分析影响该区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有哪些?
(5)提出该区域水土流失的治理对策。
解析:
第
(1)题,据材料一可知当地水资源、矿产资源丰富,加之该区域地形高低落差大,包括我国横断山区在内,故水力资源、生物资源(森林资源)丰富。
第
(2)题,据材料二得出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比重最大的土地类型是旱地,据材料三得出结论,在地形坡度5°~25°范围内,随着坡度的增大,水土流失面积比例增大。
第(3)题,长江上游流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植被破坏,流水侵蚀加剧。
其结果是植被涵养水源能力减弱、气候湿度减小,肥沃的地表水土流失使土壤肥力下降,流失的土壤在河道、湖泊淤积使其泄洪能力降低,可能频繁引发水旱灾害。
植物种类增加应该是生态环境改良的结果。
第(4)题,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自然因素:
①降水(强度);②地形坡度;③土质条件;④植被状况。
第(5)题,水土流失治理的对策主要从恢复自然植被、调整产业结构及工程措施等方面分析。
答案:
(1)水资源 水力资源 矿产资源 生物资源(森林资源)
(2)旱地 增大 (3)A (4)自然因素:
①降水(强度);②地形坡度;③土质条件;④植被状况。
(5)①(封山育林)保护植被;②退耕还林还草(增加地表植被覆盖);③建设水土保持工程;④实施生态移民;⑤调整产业结构。
[例4](2016·南昌调研)下图是某大洲的局部等高线示意图及河流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据图判断图中A-B河段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理由。
(2)有人说A-B河段主要的开发方向是航运,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
请说明理由。
(3)结合地形条件,分析图中东南部地区河流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和对H地产生的积极意义。
解析:
第
(1)题,根据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及密集程度即可判断出,A-B河段的地形类型为平原。
第
(2)题,本问为开放性设问,能自圆其说即可,可从当地的河流航运条件及社会经济发展对航运的需求等角度阐述。
第(3)题,从地形条件看,东南部地区等高线密集,地势落差大,水能丰富,且地形条件利于大坝的建设,进行梯级开发可以调节径流,对下游地区起到防洪和灌溉的作用。
答案:
(1)地形类型:
平原。
判断理由:
该地区等高线稀疏;海拔低于200米。
(2)赞同。
理由:
本区地处赤道附近,受赤道低压(和东北信风交替)控制,降水量大,河流流量大,地势平坦,水流平稳,有利于通航。
不赞同。
理由:
本区经济落后、人口稀少、城市数量少,货运量小,通航价值不大。
(3)有利条件:
(等高线密集),地势落差大,水能丰富,多峡谷(有利于筑坝)。
意义:
对H地所在平原地区起到防洪、灌溉的作用。
微专题培优练(六) 河流特征及综合开发
(时间:
45分钟 总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5分)
(2016·滨州模拟)读欧洲易北河流域图,回答1~3题。
1.易北河( )
A.河流含沙量大 B.全年流量平稳
C.流量季节变化明显 D.有漫长的结冰期
2.易北河中下游不适合建高坝水库的原因是( )
A.径流量小 B.人烟稀少市场需求有限
C.生态环境脆弱 D.地势平缓落差小
3.流域产沙量(一定时间内流域内产出的泥沙总量)是水土流失调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
同学们提出了四种获得流域年产沙量的方法,可行的是( )
A.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累加
B.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平均
C.在流域源头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
D.在流域出口处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
解析:
1.B 2.D 3.D 第1题,易北河主要流经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全年降水均匀,致使河流流量平稳且无明显的季节变化。
第2题,易北河中下游流经德国东北部平原洼地,水流缓慢,地势落差较小,不适合建高坝水库。
第3题,根据流域产沙量是指一定时间内流域内产出的泥沙总量,可知通过在流域出口处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而获得该流域年产沙量最可行。
(2016·晋中模拟)丁坝是河流整治中常用的一种工程。
它一端与堤岸连接成丁字形,能够改变水流使堤岸不受冲刷,泥沙在坝间淤积形成新岸。
下图是莱茵河利用丁坝进行河道整治的景观。
据此完成4~5题。
4.丁坝的主要作用表现在( )
①减慢主航道流速 ②保护河岸不受河水直接冲蚀 ③减少泥沙在河床中部的沉积改善航道状况 ④保护生物多样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与淮河相比,莱茵河航运价值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无结冰期 B.水位季节变化小
C.通航里程长 D.流域内经济发达
解析:
4.B 5.D 第4题,丁坝可保护河岸不受河水直接冲蚀,促进坝田淤积形成新的海滩,使主航道水量加大,流速加快,减少泥沙在河床中部的沉积,改善航道状况,保护生物多样性。
第5题,莱茵河流经的地区均为经济发达地区,因此航运价值大,D项正确。
(2016·垫江模拟)溪洛渡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386万千瓦,于2005年12月开工建设;2013年7月首批机组并网发电;2014年6月底18台机组全面投运。
读图,完成6~7题。
6.下列关于溪洛渡水电站所在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候主要为高山高原气候
B.是我国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多发区
C.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
D.其重点是整治江河湖泊、防治水患
7.溪洛渡水电站对长江三峡水库产生的影响可能有( )
A.拦截上游泥沙,减少三峡水库泥沙淤积与洪水蓄积量
B.水库控制了长江流量,因此三峡大坝年发电总量将减少
C.在长江枯水期三峡水库的水位将比平均值上升
D.在长江丰水期三峡水库的水位将比平均值下降
解析:
6.B 7.A 第6题,由图中经纬度、河流形状及省界可知,溪洛渡水电站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地带,四周多高山,夏季降水集中,多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
第7题,溪洛渡水电站建成后会拦截一部分泥沙和洪水,减少三峡水库的泥沙淤积和洪水蓄积量。
溪洛渡对三峡水库水量有一定调节作用,但不会影响其年发电量,也不可能使其枯水期水位比平均值更高、丰水期水位更低。
普尔河位于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平原上,全长1020km,流域面积11.2万km2,多年平均流量875m3/s,年均径流量276亿m3。
流域地理位置为东经73°20′到东经81°26′,北纬62°20′到北纬67°19′。
读普尔河水系示意图,回答8~9题。
8.该河流( )
A.由北向南流 B.由南向北流
C.航运价值大 D.以雨水补给为主
9.该河流开发力度不大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条件恶劣市场需求有限
B.流量小且季节变化大
C.地势平坦水能资源匮乏
D.经济欠发达技术力量薄弱
解析:
8.B 9.A 第8题,从河流水系发育形状,可以判断该河流由南向北流。
第9题,普尔河位于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平原,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季漫长而寒冷,自然条件相当恶劣,流域人烟稀少,市场需求不大。
(2016·吉林实验中学模拟)读金沙江下游梯级开发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金沙江干流适于水电梯级开发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 )
A.华中、华东地区能源短缺,电力缺口大
B.位于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C.径流量丰富且季节变化大
D.地质条件稳定适于建坝
11.水库建设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可能有( )
①库区及周边地区云量增多、湿度增加 ②上、下游间物种交流受到阻隔 ③流速减缓造成水质下降,河口三角洲面积萎缩
④引发旱涝灾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10.B 11.B 第10题,金沙江地处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河流径流量较大;且位于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适于水电的梯级开发。
第11题,选项中①为有利影响,④引发旱涝灾害不是水库建设导致的,反而水库建设能缓解旱涝灾害。
二、综合题(共45分)
12.(2016·渭南模拟)下图是“我国某条河流流量与气温的关系示意图”,该地全年降水量比较均匀。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2分)
(1)比较该河流甲、丙两个汛期形成原因的异同。
(6分)
(2)分析乙时段河流流量较小的原因。
(6分)
(3)归纳该河的主要水文特征。
(6分)
(4)近几十年来该河水量明显减少甚至夏季出现断流现象,请分析其原因。
(4分)
解析:
第
(1)题,该地全年降水量均匀,但图中显示径流量变化较大。
图中,甲、丙分别位于3月和8月,且径流量与气温呈正相关,则影响因素为气温。
第
(2)题,河流径流量减少与补给水源减少和人类用水多有关。
第(3)题,该河流补给水源主要是冰雪融水,则必然位于内陆地区,水文特征注意归纳图中信息,从水量及季节变化、汛期等角度分析即可。
第(4)题,以冰川融水为补给水源的河流若流量减少,与全球变暖导致冰川减少有关,也与人类过量用水有关。
答案:
(1)相同点:
影响因素均为气温。
不同点:
甲汛期是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所致;丙汛期是夏季冰川融水所致。
(2)4、5月份随着气温的升高蒸发量增加,季节性积雪的融化量不断减少,补给河流的水量减少;同期农业用水量较大,致使河流流量较小。
(3)流量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大汛期出现在夏季和春季,冬季断流;径流量年际变化大。
(4)人类活动规模扩大,沿岸过度使用水资源;全球变暖冰川退缩。
13.(2016·陇南模拟)下图为我国汉江中游地区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3分)
(1)判断汉水自P点至Q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4分)
(2)Q点附近河床宽窄不稳定,沙滩罗列(如图右上角图)。
试从外力作用角度解释沙滩罗列的成因。
(9分)
(3)据图比较汉水中游的支流南河与唐河、白河水文特征的差异。
(4分)
(4)指出图中南河流域综合治理应采取的措施。
(6分)
解析:
第
(1)题,根据图示地区海拔高度的差异及河流的流向很容易判断地形为盆地(或平原)。
第
(2)题,河流上游流水侵蚀作用显著,使大量泥沙入河;河流水量丰富且变化大,沙滩的淤积速度变化也大;Q点处河道弯曲,流水的沉积作用显著。
第(3)题,水文特征从流量、季节变化、汛期、含沙量、结冰期、落差等方面比较。
第(4)题,从工程措施、农业技术措施和生物措施等方面回答。
答案:
(1)地形类型:
盆地或平原。
理由:
图示地区四周海拔普遍高于200m,多山地地形,中部海拔普遍低于200m,多平原地形;河流由四周山地向中心汇集形成向心状水系。
(2)河流上游流经山区,流水侵蚀作用强烈,使得大量泥沙进入河流;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年际、季节变化大,河流径流丰富,河流常受洪水威胁,沙洲、卵石滩淤积速度变化大;Q点附近河段地势平,但河道弯曲导致流速减缓,泥沙堆积显著。
(3)南河地形坡度大,落差大(水流急,水力资源丰富),河流含沙量大;唐河、白河流经平原地区,落差小,河流含沙量小。
(4)封山育林,提高植被覆盖率;调整农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业;修建水库,加大河流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