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理论推动教育工会工作创新发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591920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理论推动教育工会工作创新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理论推动教育工会工作创新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理论推动教育工会工作创新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理论推动教育工会工作创新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理论推动教育工会工作创新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理论推动教育工会工作创新发展.docx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理论推动教育工会工作创新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理论推动教育工会工作创新发展.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理论推动教育工会工作创新发展.docx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理论推动教育工会工作创新发展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理论

推动教育工会工作创新发展

内容提要:

本课题通过对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重要性、必要性的研究,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最后提出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理论推动教育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举措。

关键词:

教育工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中国工会80多年、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工会工作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是中国工运事业蓬勃发展的必由之路、成功之路、胜利之路。

通过本课题研究,旨在深入学习宣传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使教育系统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为党的教育事业不懈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推动教育工会工作创新发展,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切实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工会各项工作中去,团结组织广大职工坚定不移地跟党走,促进广大师生员工积极投身于“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当中,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一、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教育系统工会深入学习、广泛宣传、积极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事关党的事业发展全局,事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和培育,事关国家未来人才培养的大局。

(一)学习宣传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内在要求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对于工会组织来讲,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

要通过学习宣传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使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为党的工运事业不懈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深对中国工会性质地位、职能作用的认识,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切实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工会各项工作中去,团结组织广大职工坚定不移地跟党走。

(二)学习宣传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是应对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充分发挥作用的客观需要

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风险挑战。

职工队伍和劳动关系深刻变化,工会工作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开放。

要通过学习宣传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使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找准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发挥作用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充分激发职工群众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创先争优建功立业,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内需和外需均衡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新贡献。

(三)学习宣传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是做好新形势下职工群众工作,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必然选择

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是我们党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

中国工会是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肩负着职工群众合法权益代表者和维护者的神圣职责。

要通过学习宣传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使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深刻理解工会根基在职工群众、血脉在职工群众、力量在职工群众,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方针,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定不移地推动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方针的贯彻落实,把竭诚为职工群众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职工根本利益,不断密切党同职工群众的血肉联系。

(四)学习宣传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是提高工会建设科学化水平,继续开创党的工运事业繁荣发展新局面的重要保证

我国发展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工会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挑战,还存在着一些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的问题,迫切需要工会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要通过学习宣传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使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进一步提高加强自身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准确把握经济关系、劳动关系、职工队伍的新变化新趋势,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切实解决思想、作风、能力、素质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使工会工作更加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不辜负党的重托和职工群众的期待,不断增强工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顺应时代潮流,符合中国国情,体现工会性质,科学回答了“走什么样的工会发展道路、建设什么样的工会”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使我们对新时期中国工人运动的认识升华到新的高度。

这条道路内涵十分丰富,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把握。

它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一)坚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

这是中国工会的根本政治原则,也是中国工会区别于西方工会的显著标志。

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坚持对党负责和对职工群众负责相统一,把坚持党的领导与独立自主创造性开展工作结合起来。

坚决维护工人阶级团结和工会组织统一,坚持全国建立统一的中华全国总工会,绝不允许出现“第二工会”,始终做密切党和职工群众联系的桥梁纽带。

(二)坚持中国工会的社会主义性质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中国工会的社会主义性质。

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坚持工会鲜明的阶级性、广泛的群众性和高度的政治性的统一。

认清中国工会与西方工会的本质区别,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保持清醒头脑和正确方向。

在支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和谐,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坚持和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性质,始终做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

(三)坚持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

我国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主力军。

必须推动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方针的贯彻落实,倡导勤奋劳动、诚实劳动、创新劳动,弘扬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和劳模精神,在全社会形成依靠主力军、建设主力军、发展主力军的浓厚氛围。

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素质。

保护好、调动好、发挥好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组织引导广大职工自觉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始终做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的重要人民团体。

(四)坚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工会是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推动力量,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

必须正确认识我国劳动关系的性质和特点,以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为目标,把劳动关系的建立、运行、监督、调处都纳入法制轨道。

坚持党政主导的和谐劳动关系构建格局,主动站在协调劳动关系第一线,坚持依照法律通过协商、协调、沟通的办法化解劳动关系矛盾,不采取过激手段解决劳动纠纷。

充分发挥工会与政府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等作用,加强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和职代会制度建设,促进企业与职工协商共事、机制共建、效益共创、利益共享,始终做发展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的重要社会力量。

(五)坚持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神圣职责,代表和维护职工群众利益是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必须贯彻落实“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工作方针,把广大职工组织到党领导的工会中来,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实现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发挥主力军作用;切实维护职工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使广大职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牢固树立“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工会维权观,坚持维权工作的根本宗旨、重要原则、核心理念、途径方法和总体格局,主动了解和帮助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变事后介入为事前参与,做到主动维权;监督高校依法经营,引导职工理性合法表达利益诉求,把维权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做到依法维权;维权诉求应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有利于提高职工工资收入,不简单照搬西方发达国家标准,做到科学维权。

把高校建设成为教职工的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推动党政主导的维护职工群众权益机制建设,促进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把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与维护职工群众具体利益结合起来,把维权工作贯穿于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积极参与、大力帮扶的全过程,始终做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

(六)坚持完善社会主义劳动法律体系

我国劳动法律法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会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一系列劳动法律法规为履行工会各项职能、实现职工全面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

必须立足国情和工会工作实践,代表和组织职工加强立法参与,积极推动劳动法律法规的制定实施,从制度上、源头上维护职工各项权益,保障职工当家作主权利。

主动加大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力度,积极配合人大、政府、政协加强劳动法律执法检查、监察和视察工作,推动实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使职工群众和工会干部增强法制观念,学会运用法律;充分运用法律武器履行工会职责,加强法律援助工作,把法律赋予的权利用好用足,始终做组织职工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渠道。

(七)坚持推动形成国际工运新秩序

工会对外工作是工会全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民间外交的重要方面。

必须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工人权益的旗帜,遵循独立自主、互相尊重、求同存异、加强合作、增进友谊的方针,加强与国际、地区和各国工会的交往、交流与合作,切实维护我国国家利益和职工权益。

服从服务于国家总体外交和工会全局工作,坚持学习不照搬、借鉴不接轨,拓展中国工会国际舞台,扩大中国工会国际影响,提高中国工会国际地位,始终做推动形成公正合理、民主和谐国际工运新秩序的积极力量。

(八)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

加强自身建设是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

必须加强工会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充分激发工会组织特别是基层工会生机活力,提高工会服务科学发展、服务社会和谐、服务职工群众的能力本领。

结合实际创新工会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工会,使工会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始终做广大职工信赖的“职工之家”。

以上八个方面相互联系、有机结合,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完整体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其核心是坚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根本是坚持中国工会的社会主义性质,关键是坚持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

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理论推动教育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举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理论是我国各级工会组织的行动指南,教育工会尤其应该在学习宣传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方面走在前列。

(一)教育工会工作的特点

工会是现代工业条件下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是工人运动的产物。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会员和职工群众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

教育工会是教师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教育系统的重要的社会团体,是中国工会组织里的一个特殊产业工会。

从性质上讲,教育工会既不是党组织,也不是行政组织,而是独立的群众组织。

教育工会组织是教师合法权益的重要保护者,同时是教育事业的强大支柱,是教师参政议政、参与教育事业管理的重要代表。

中国教育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教职工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是党联系教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教职工的代表者和维护者。

教育工会的阶级性是指教育工会是工人阶级组织,工会会员必须是工人阶级成员。

教育工会的群众性是指教育工会是教职工在本阶级范围内的广泛性。

首先,教育工会不是个别部门内职工的组织,它最大限度地团结、联合广大教职工群众,始终是教职工联合的最广泛的组织;其次,教育工会的群众性还体现在工会组织内部的民主化。

我国《工会法》指出教育工会的职能有四种,即维护、建设、参与、教育四项基本职能。

教育工会应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理论的指导下,紧紧围绕这四项职能开展工作。

(二)现阶段工作经验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发展,办学条件显著改善,素质教育不断加强,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

广大教育工作者凝心聚力、勇挑重担,攻坚克难、务实创新,在教育工会民主政治建设、教师素质建设、生活保障建设和工会组织建设等各方面均取得了丰硕成果。

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推动教育工运事业的实践中予以我们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一是始终坚持和自觉接受党的领导,是做好工会工作的根本前提;二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有效发挥工会组织作用力的根本途径;三是锐意进取改革创新,是加强和改进工会自身建设的内在要求;四是源头参与科学维护,是做好工会群众工作的核心内容。

面对社会经济转型、教育改革创新,教育工会的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

服务教职工群众的能力和水平还不能满足广大教职工多元化的需求;服务基层、分类指导的力度有所欠缺,推进职工素质建设、激发基层工会活力的资源和手段均显不足;工会组织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与时俱进、攻坚克难的能力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工会干部的群众观念、维权信念、服务理念都有待进一步强化;工会的引导力、协调力、凝聚力都有待进一步增强,等等。

(三)推动教育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具体举措

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于2015年7月6日至7日在北京召开。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他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的事业,党的群团工作肩负着庄严使命。

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一定要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扎实苦干,切实保持和增强党的群团工作和群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把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汇聚成强大动力,共同谱写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篇章。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全文公开。

《意见》是指导和推动党的群团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的指导文件,对加强和改进党对群团组织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发挥群团组织作用、推动群团组织改革创新提出了明确要求和一系列政策举措。

如何推动群团组织发挥自身作用:

三个“推动”、三个“支持”

——推动群团组织团结动员群众围绕中心任务建功立业

——推动群团组织引导群众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推动群团组织改革创新、增强活力

——支持群团组织加强服务群众和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工作

——支持群团组织在社会主义民主中发挥作用

——支持群团组织参与创新社会治理和维护社会稳定

教育工会要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做人民满意的教师的历史重任中,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和独特作用,尤其是要充分认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战略意义,在培养造就适应教育改革、发展、开放的教师队伍中作出应有的贡献;要切实履行“维护、建设、参与、教育”四项基本职能,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的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教师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育观,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要以尊重教师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主体作用为切入点,着力为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增进教师身心健康搭建平台,打造载体,吸引广大教师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为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完成培养人才这一根本任务而不懈努力

1、切实履行维权职能,维护教师队伍的安定稳定

随着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必将带来学校劳动关系的变化和利益格局的调整,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有部分教师的切身利益会一时受到冲击。

凡有利益调整就有可能滋生矛盾,产生冲突,甚至出现群体性事件,进而影响学校和教师队伍的安定稳定。

维护教职工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

工会组织要充分认清自己肩负的责任,坚持以服务为主线,以维权为重点,要勇于为教师说话办事,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而且要既敢于维权又善于维权,努力为广大教师营造一个“心齐气顺、和谐共事、共谋发展”的良好环境。

首先,工会组织要充分发挥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主动配合学校党政做好广大教师的思想工作,教育和引导他们正确对待改革中的利益调整,自觉做到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目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二要加强源头参与,建立健全党政联席制度,积极主动参与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等有关政策、方案的讨论与制定,努力促进将教职工的意愿和合理要求纳入学校的具体改革方案之中;三要坚持和不断完善教代会制度,有效组织教师依法有序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广泛征集和认真落实解决教师代表的提案,使这一制度真正成为教师表达诉求和维护权益的重要平台,进一步推进校务公开制度,学校在制定、修改或决定涉及教师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改革方案和重大事项时,应当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提交教代会审议通过,保障广大教师对学校重大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四要建立健全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机构,引导教师以理性方式依法有序表达利益诉求,完善信息报送、信访接待、沟通协调、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等机制,准确掌握影响教师队伍稳定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介入劳动人事争议的调解处理,尽可能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解在萌芽状态,以构建和谐校园,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五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倾听广大教师的呼声和对学校工作的意见与建议,积极反映他们最关心的工资、医疗、住房、子女就业等方面的问题和困难,提出对策建议;六要积极开展“送温暖”工程。

认真贯彻“做实事解难事办好事”的工作方针,坚持做好教师婚、生、病、丧、难的慰问工作。

对于教师在工作上、生活上存在的实际困难,千方百计地会同有关部门帮助妥善解决,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从细微之处体现对教师的关怀,使工会真正成为一个和谐的以人为本的教工之家,以人文关怀和家园意识凝聚人心。

古人云:

“得人心者得天下”。

实践证明,在维护学校的安定团结和稳定教师队伍方面,工会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2、积极开展师德建设活动,提升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

“德乃师之魂”。

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

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塑造人,高等学校教师工作的全过程都应贯穿着道德观念的教育和灵魂的塑造。

只有德艺双馨的教师才能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健康茁壮地成长,才能培养出千百万掌握现代科技、具有现代意识且愿意献身科学、品德高尚的高素质优秀人才。

然而,由于受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以及国内不同行业间收入差距和西方价值观的影响,难免有部分教师在理想、信念上产生动摇,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出现偏差,导致思想上困惑,行为上失当。

如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功利主义思想膨胀,自由主义思想泛滥,教书育人意识淡薄,对教学工作投入不足,不刻苦钻研业务,不精心施教,不能够很好地遵循师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失去了应有的为人师表作用等。

凡此种种师德问题,虽属个别,但它涣散人心,严重威胁高等教育事业,对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和全社会的道德建设危害极大。

因此,在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要把师德建设放在首要位置。

高校工会要主动配合行政联合开展各种新颖活泼、行之有效的师德建设活动,把以“三育人”、“树、创、献”为主要内容的“树师德、讲责任”的职业道德教育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积极组织或参与推荐、评选劳动模范、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师德楷模等,通过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大力弘扬师德模范人物的优秀品格和时代精神。

道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师德典型是师德核心内容的生动显现,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教育工会要积极组织师德先进事迹报告会、师德建设经验交流会、师德演讲会等活动,并利用校刊、校报和现代网络等传播媒体大力宣传师德楷模的突出业绩和良好风貌,营造加强师德建设的氛围,充分发挥优秀典范的示范和带头作用,引导广大教师自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激发他们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增强他们教书育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调动他们自觉实践高尚师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师德典范的高尚人格魅力起到以点带面、广泛辐射的良好作用,使高校教师的整体师德水平得以不断提升。

3、广泛开展建功立业活动,促进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建功立业活动是工会服务大局的重要载体和手段。

高等学校教师是先进科技文化的传播者,是培养和造就各类高级人才的主力军,是高等学校办学的主体和依靠。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既是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自身实现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教育工会要围绕教育改革和发展、提高教育教学竞争力,主动联合有关职能部门,广泛深入开展以岗位练兵、教学技能竞赛、最佳一课竞赛、优秀课件评选等为主要内容的建功立业活动;同时,要积极争取学校行政的支持,完善群众性建功立业活动的激励机制,引导广大教师以主人翁的精神、极大的工作热情和蓬勃的创造活力,积极参与建功立业活动,自觉投身教育教学的研究与探索,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技能;激发广大教师立足岗位练兵,争创一流教学的工作热情,充分展示自身的聪明才智和开拓创新能力。

此外,还要及时认真总结竞赛活动的经验,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竞赛活动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使竞赛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创新拓展,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同时,积极组织优秀教学观摩活动,充分发挥典型的指导示范作用,并大力加强宣传发动工作,营造比学赶超的建功立业活动氛围,以此激发广大教师内心深处对“追求卓越、追求完美”的积极认同,取得“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显著效果,使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教育教学水平得以不断提高。

4、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促进教师的身心健康

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当今社会,知识信息日新月异,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压力日益增大,导致部分教师出现身体疲惫、精神压抑、心理负荷沉重等问题,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工会是职工之家,是具有广大群众基础的组织,要强化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积极做好丰富教职工精神生活、繁荣校园文化工作,大力开展健康向上、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休闲运动。

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搭建领导与广大教师的沟通渠道与平台,在这个平台上,领导与广大教师同场竞技、同行同乐。

既拉近了干群关系,又营造了宽松友爱、健康向上的和谐、融洽、没有人际关系压力的良好氛围,让广大教师在休闲娱乐的轻松环境中,锻炼身体、增长见识、陶冶情操、增进交流、快乐生活,并尽情地释放压力、放飞思绪,愉悦身心,充分感受教工之家的温馨,增强广大教师与学校同呼吸共命运的协作精神。

此外,工会组织要关心教师的心理健康,充分利用教师资源、工会网络和宣传阵地等,开展心理保健知识讲座和咨询等活动,增强教职工身心素质和自我保健意识。

有条件时应当建立“教师心理咨询工作站”,聘请心理咨询专家、开通心理咨询专线等,为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提供咨询和疏导服务,以提高教师队伍的身心素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药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