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588853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40 大小:132.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0页
五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0页
五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0页
五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0页
五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教案.docx

《五年级上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教案.docx(1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上册教案.docx

五年级上册教案

年级

五年级

课题

1窃读记

课时划分

2

教学设计者

孙岁群

设计

理念

把学生放在一个大的学习情境中学习,把这个单元的语文学习变为学生语文实践的过程,让学习变成一个读书交流的多种形式的活动。

每一课的学习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单元,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活动。

教学

目标

1、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受到感染。

 4、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5、通过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使读书真正进入学生的生活中。

教学重难点

抓住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一些表达方法。

教学

方法

情境教学

学法

指导

读——品——读——悟——背

教具

准备

课件有关的教学挂图

教学

流程

教法学法设计

修改台

第一课时

谈话

导课

在阅读中,我们不仅能获得知识、学会思考,而且会得到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享受。

这节课,就让我们去品读书滋味,跟着《窃读记》融入书的海洋,和作者林海音共同感受一番读书的滋味吧。

(板书课题)

初读

感悟

丰富

阅读

体验

一、直奔“窃读”,整体感知。

1、学们,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知道“窃读”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

你知道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2、整体感知课文。

a.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b.认读生字词。

c.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d.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二、品味“窃读”,感受渴望。

1、读课文边用“_____”划出描写“我”是怎样“窃读”的语句.读一读句子,说一说体会。

2、点品读文中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

深悟

窃读

回归

整体

1、自主品读“窃读”的滋味。

a.课件出示句子: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b.从课文中找到有关语句,自主交流:

“我”为何快乐,又惧怕什么?

c.相机指导朗读。

2、观察课文插图,刚才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书店“窃读”,在你的眼里,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3、再次读课文,共同品味“窃读”的“快乐”与“惧怕”。

读书

滋味

悟读书乐趣

1、自由读课文,读完后划出说明窃读滋味的句子。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2、默读课文,边读边画。

3、结合画出的描写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来说说自己的体会。

自主

学习

品析

课文

1、自读课文,圈划出心理描写的字词句,并谈谈你的理解。

2、我们看书都是在窗明几净的教室,或是躺在家中柔软舒适的沙发上,这让我们觉得很惬意愉悦。

但是,作者读书时的这种“惧怕”的心理恐怕是我们没有体会过的,那么,我们再次深入文本,快速的阅读文章,理解文章中的最后一句话。

3、作者的快乐源于能够与书中的人物同喜同悲,源于同伟人对话,源于感受着书香气,源于从书本中吸取各种营养。

——读书长大。

我的

收获

通过读《窃读记》,你有哪些收获?

第二课时

合作探究

深入

研读

一、导入新课

1、人: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是怎样“窃读”的,请同学们把印象深刻的句子再读一读。

2、生自由读文。

3、节课我们要探究是什么原因鼓励“我”窃读。

二、合作探究,深入研读。

1、作小组研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a.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b.交流课前搜集的读书名言,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2、报交流。

3、结: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人如果放弃了读书,那是多么可怕的事!

让我们时刻铭记这句至理名言——“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4、读句子。

三、回归整体,理清层次。

1、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大家明白了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记叙这件事的吗?

2、尝试分段,说说每段的主要意思。

思考

提炼

主题

这篇文章我们已经读了好多遍了,每一遍都会有不同的滋味产生,可有一件事我始终不明白,窃读又累又饿,可作者为什么要窃读呢?

“窃读”算“偷”吗?

  (引导学生谈出更深的认识:

作者酷爱读书。

品读

课文

积累

词句

1、用自己的方式品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默读,也可以时默读时朗读。

)边读边画出你认为文章写得精彩的地方,填写在记录卡上。

 2、同位俩互相交流记录的内容:

你为什么觉得这里写得好?

 3、全班汇报交流:

读一读自己摘抄的记录卡,谈谈摘抄它的理由。

 4、练习朗读。

  师生共同来练读,个人读;把自己找出来的语段读给大家听;可以邀请其他同学和你一起读。

拓展

延伸

分发材料:

《窃读记》节选。

1、用心读文章,品味文章。

  动笔去划一划,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2、全班交流读书的收获与感受。

(引导学生能够简单用上学习课文时的方法。

谈出自己的体会,自己的滋味。

3、自选感兴趣的、最欣赏的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进行美读积累,并摘抄在作业本上.

4、根据学习的要求,自选活动,感受阅读的快乐。

板书

设计

窃读记

快乐惧怕

收获智慧遇到困难

长大

教学反思:

 

年级

五年级

课题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课时划分

2

教学设计者

孙岁群

设计

理念

本文作为阅读课文,且是对话形式的访谈录,没有复杂的句式、过多的修辞和深奥的语句,完全口语化,所以应放手让学生自学,自读自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阅读的乐趣。

教师只需起到激趣、点拨、引领作用。

教学

目标

1、认识3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

3、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综合性学习活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自读课文,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感受阅读的乐趣,明晰健康成长的要求。

难点:

学习访谈中如何倾听对方的表述,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用于实践活动。

教学

方法

情境教学,品词析句

学法

指导

读中品,品中悟,悟中读

教具

准备

1、收集有关季羡林先生的资料;

2、准备课件。

教学

流程

教法学法设计

修改台

第一课时

激趣导入

1、不知同学们有没有留意最近电视上《实话实说》、《艺术人生》等谈话型节目十分火热。

这些节日以什么吸引观众获得大家的青睐呢?

    

2、同学们对节目的“了如指掌”足以说明这类访谈节目的成功,一期好的节目不仅需要好题材,更需要对话双方彼此尊重、真诚相对,以及渊博的知识,风趣的语言。

你想学习采访吗?

让我们一起跟随12岁的女孩张苗来到北京大学季羡林教授的家,欣赏他们的访谈片段。

3、板书课题。

初读

内容

自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苗苗给季老提出了哪些问题?

(可在书上做上记号)

(学生读书、思考,教师与个别学生交流。

) 

 学生读后交流,教师引导概括。

闲书、偏科、学习外语

板书: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1、对于苗苗天真而真诚的提问,季老是如何解答的呢?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出季老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语言。

2、学生自由读课文:

(提示:

边读边在表明季老观点的地方做上记号,也可写出自己的感悟。

3、根据学生对访谈的再现,因势利导,明晰季老的见解以及对下一代的殷切期望。

导语:

季老对于苗苗感兴趣的那些问题,持有什么态度,他是如何解答的呢?

交流预设:

⑴ 把文章写好,要多看书:

① 季老主张看闲书吗?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② 同学们对《彭公案》《济公传》《施公案》《三侠五义》有哪些了解?

③ 什么样的书是闲书?

你的父母允许你看吗?

季老是主张看闲书的,但是在课堂上和写作业的时候看行吗?

激发学生共鸣,促其酣畅淋漓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⑵ 要努力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的人才,因此不能偏科:

① 同学们如何理解“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② 小组讨论,交流偏科的危害。

小组讨论使更多的学生有阐明观点的机会,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使学生对偏科的危害有更全面的了解。

 

⑶ 要学好外语,还要进行古诗文积累:

① “起码”怎么理解?

“注”是什么意思?

(“起码”即最低要求,最低限度。

注:

用文字解释字句。

文中指对《古文观止》中难以理解的词句加上注释。

② 交流:

  “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你听了季老的话有什么感想?

在交流和讨论中,培养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第二课时

回顾文题

体会寓意

通过同学们的朗读,我感觉到了苗苗对季老的尊敬爱戴,也感受到季老无名人架子,亲切随和,满含着对下一代的关爱。

现在,让我们再看一看课文的题目《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回味题目,你明白了什么?

 

扩展阅读鼓励探究

1、小小年纪、刚刚12岁的苗苗不仅采访过季羡林教授,她还采写当今中国文学艺术界的大家:

臧克家、史铁生、黄宗江和王蒙,还有油画大师、美协主席靳尚谊和国宝级人物、笑星之首马季等。

真可谓是茁壮的小苗苗和参天大树们的对话。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到《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全书,读一读苗苗和15位名人面对面的交流。

2、鼓励学生开展课外综合性学习,友情提示:

(可任选其一)

⑴ 调查本班同学的阅读书目。

⑵ 采访爱读书的人,列一个采访提纲,并做一份访谈记录。

⑶ 辩论《看闲书是否影响学习》。

个性阅读谈

感受

1、在小组内就感兴趣的某一个问题展开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

还可以提出与文中人物不同的见解。

2、形成小组意见全班交流,达成一些共识,得到启发。

进一步感受阅读的乐趣,明晰健康成长的要求。

3、通过读这篇文章,说一说进行访谈活动还应注意些什么。

板书

设计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闲书    多看

         偏科    三贯通

       学习外语 两百首诗 五十篇古文

教学反思:

年级

五年级

课题

3走遍天下书为侣

课时划分

2

教学设计者

孙岁群

设计

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

语文教学应重视读中感悟,读中积累,以读促写。

我们在教学中应加强教学内容的整个与课内外的融合,努力让学生把读与悟、读与写、读书与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感受作者“爱书、爱读书”的热情,体悟读书的方法,享受读的乐趣,让学生对读书充满兴趣。

教学

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正确读写:

伴侣、娱乐、百音盒、毫不犹豫、一趟、背诵、零次、编写、某种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

3、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示。

4、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逐步培养学生“以书为友”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开展读书的综合性学习

教学

方法

情境教学

学法

指导

朗读感悟法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

流程

教法学法设计

修改台

第一课时

导课

1、谈话激趣。

  2、出示课题《走遍天下书为侣》。

 

  3、朗读课题,解读课题:

   ⑴ 谁愿意来读课题?

指名读,齐读:

   ⑵ 读了这个课题,你心中有什么疑问?

你猜猜作者会在文中告诉我们什么?

   梳理问题:

    作者为什么要走遍天下书为侣?

    怎样与书作伴侣?

   与书为侣有什么感受?

初步感知了解内容

1.现在,我们就去书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把自己认为不好理解的段落认真读一读。

  2、反复朗读难读的段落:

  3、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4、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读书交流探究体验

1、作者为什么会如此毫不犹豫地选择一本书作为环游世界的伴侣?

现在,让我们深入到课文的字里行间。

来细细地体会其中的道理。

请大家默读课文,用心思考。

  2、全班交流作者为什么要选择书作为自己的伴侣的原因。

  3、书像她的一个朋友,像一个家,这是为什么呢?

  课件出示:

 

  首先我会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什么会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

然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回过头来品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断,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

我还会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我以前忽略的东西。

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

最后,我会想象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

  ⑴ 自由练习读。

  ⑵ 找出对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反复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⑶ 全班交流:

你可以抓住一个词、一个句子、一处标点、一段话来谈你的体会和发现。

  课件出示:

  你不会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意再见到他们了吧?

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

  ①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② 对比阅读,抓住“?

”读出反问的语气感受反问的语气,以更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课件出示:

  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光线怎么那么美!

  ① 理解比喻写法的好处:

作者把书当作什么?

(一个朋友和一个家)

  ② 把这些句子多读几遍,联系生活畅谈书与“家”、“朋友”的相似之处:

课件出示: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读了这句话,你又有什么感受。

⑷ 朗读体会: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____,也是_____。

  ① 反复读:

  引导学生深刻体会作者的爱书情怀:

由前面的“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到现在的“就是”“也是”,愈加表达出了作者对书浓郁的情感,对一本书喜爱到百读不厌的程度。

  ② 仿写:

    4、创设对话情境,师生合作朗读体会作者对书的无限喜爱之情。

第二课时

复习

1、复习新词。

2、回顾课文内容,说说作者只带一本书上路的原因?

品味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1、了解了作者的选择,你有什么深刻的感受?

2、作者对书有着深厚的感情。

那么,作者是如何生动具体地表达自己的这种情感的呢?

3、默读课文,找出自己的根据,然后反复读一读自己找到的句子,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感情。

4、研读第三段,边读边做笔记:

  课件出示:

  ⑴ 自由读,想象着你就是著名作家尤安·艾肯,你怎样向大家介绍你的读书方法。

相机理解“新东西”的意思。

 ⑵ 梳理写作顺序:

请用最简洁的语言介绍你的读书方法。

  抓住“首先、然后、最后”这三个表示顺序的词语来介绍读书的方法。

 ⑶ 谈谈“一遍又一遍地读一本书”对我们的启示。

(4)师小结: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去读,无论是理解故事内容,揣摩写作目的,续编故事,品味写法,还是积累所得,都能读得津津有味,收获颇丰。

书,如一个活生生的人一样生动。

这句话也与题目《走遍天下书为侣》相呼应,相对照。

 

 (5)挑战读,比一比谁的朗读最富有感染力。

 (6)师小结:

你看,读同样的文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感受。

怪不得作者说,读书,“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同一本书。

 (7)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同一本书。

”这句话的含义。

阅读链接学以致用

1、一遍又一遍地读一本书,我们中国人称之为“煮书”。

想想为什么叫“煮书”?

2、补充阅读:

  《趣谈“煮书”》(见资料链接),说说你明白了什么?

3、结合英国作者尤安·艾肯和《趣谈“煮书”》,联系自己的平时读书心得和经验,也可以联系名人读书的故事来谈谈对读书的看法。

最好用上“首先……然后……最后……”来说一说:

 

4、实践运用:

 下面我们就用尤安·艾肯的读书方法来读一首诗歌,题目叫做《神奇的书》。

    (见资料链接)

  ⑴ 画一画书神奇在哪里。

  ⑵ 品一品哪儿最让你感动。

  ⑶ 说一说作者的表达方式。

  ⑷ 谈一谈你的独特理解。

  ⑸ 背一背这首诗歌。

感悟写法积累语言

1、《神奇的书》和《走遍天下书为侣》写得这么感人。

你认为哪里写得好呢?

你最喜欢哪种写作方法?

2、师小结:

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与书为友,爱书如家。

漫步书海,反复诵读,细细品味,及时记录,感受沐浴书海的快乐,领略人世的真谛,欣赏人类灵魂的全部美丽!

让我们做一个爱读书,好读书,会读书的人!

 

拓展

练习

1、根据课文中的读书方法以及同学们交流的读书体会,整理读书卡。

把以前读过的书拿出来读一读,按照作者的读书方法,看看你有什么新的体会,及时做好记录,到本单元的语文实践活动时我们一起来交流。

2、推荐阅读《书比人长寿》。

板书

设计

3走遍天下书为侣

            首先

     一遍又一遍地读  然后

最后

教学反思:

 

年级

五年级

课题

4我的“长生果

课时划分

1

教学设计者

孙岁群

设计

理念

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尊重学生独特感受和独特见解,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倡个性化解读文本的能力。

教学

目标

1、认识“扉、瘾”等生字,并通过互相提醒认清字形,读准字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重点感悟作者从读书和作文中受益的语句。

3、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感悟作者从读书和习作中受益的语句,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

教学

方法

点读法

学法

指导

读、品、读

教具

准备

图片(课件)

教学

流程

教法学法设计

修改台

第一课时

整体回顾

揭示课题

1、学生谈自己学习本单元的感受。

(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你想知道什么问题?

(我的“长生果”是什么?

为什么把书叫做我的“长生果”?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看一看刚才提出的问题找到答案了吗?

2、同桌互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相互评价。

3、参考阅读提示中的问题和方法,再读课文,把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读几遍,再旁边做批注。

4、小组交流读书情况。

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作者写了少年时代读书和写作的哪几件事?

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引导交流)

2、反复读一读作者例举的两篇作文,你是怎样理解作者悟出的道理的?

你在自己的写作中有过类似的体会吗?

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1、现在你理解为什么把书比作“长生果”了吗?

(引导学生进行交流)

2、看来书真正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啊!

即使多年之后品味读书的味道,还是这样让人心醉。

让我们再读读课文,体会那种读书的乐趣

3、读了多遍课文,你发现作者在运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1)生动的比喻。

(2)恰当的词语。

 

积累释放

1、抄写文中优美的词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将本节课的收获补充到自己的读书卡中。

3、把自己在读书中的收获写成一个小片段。

板书

设计

4*我的“长生果”

饱览“香烟人”画片

看图书:

报偿《秋天来了》

阅读文艺书籍:

馈赠《一件不愉快的往事》

读中外名著

教学反思:

 

年级

五年级

课题

5古诗词三首

课时划分

2

教学设计者

车宁

设计

理念

从语言与字入手,紧抓重点词句,反复咀嚼,反复品味,反复朗读,引领点拨学生,把握诗词意象,提升感悟内涵,体会诗歌情感。

教学

目标

1、会写“洛、榆、畔、帐”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诵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

学会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会讲述诗意。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诗人借景抒情的方法,感受诗情。

教学

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

学法

指导

读中感悟

教具

准备

生字卡、插图

教学

流程

教法学法设计

修改台

第一课时

故事

导入

揭示

课题

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远离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这是人世间最美好,最真挚的感情。

同学们,你们学过哪些与月有关的诗词呢?

生回忆。

2、师总结:

揭示课题:

是呀,从古至今,月亮总是让人情不自禁思念家乡,今天我们在学习一首关于月亮的诗。

《泊船瓜洲》。

(板书课题,了解“泊”音义)

3、交流资料,了解诗人。

课前,你收集了诗人的哪些资料,请用简洁的语言说。

 

整体

把握

初步

感知

1、指名读诗,全班读,注意读准字音。

2、自己多读几遍这首诗,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诗句的意思,并从中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

四人为一组讨论诗句的意思,并说说你最欣赏哪一句。

赏析

诗句

感悟

诗句

1、刚才同学们说得最多的就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句诗(出示),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2、请同学们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在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景色呢?

畅所欲言。

3、同桌、互读、练说。

4、小结:

你们的回答真精彩,诗的魅力就在于能用简短的同一个语句在不同的人的脑海中勾勒出不同的画面。

5、关于“绿”字还有一个故事,引导阅读“资料感”了解王安石推敲用“绿”字的故事。

6、小结:

是呀!

一位如此优秀的诗人能为一个字修改十多次,我们在习作中难道不该反复修改吗?

记住: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品评

诗句

升华

情感

1、这么美的春色,谁不流连忘返呢?

诗人和我们一样陶醉其间了吗?

2、诗人想干什么?

家在哪儿?

引导学生从课题和诗句理解(诗句一、二行)。

3、请你在教室的地图上找找它们的位置吧,再好好读古诗。

4、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理解,感情朗读。

回归

整体

深化

体验

1、漂泊在异乡的游子对家乡是多么的眷恋啊!

让我们一起来感情朗读这首诗吧。

2、练习背诵。

扩展

延伸

1、阅读余光中《乡愁》。

2、教师范读,帮助学生领悟。

3、自学自读,理解感悟。

作业

背诵、默写古诗。

板书

设计

5泊船瓜洲

知诗人解释题

抓字眼明诗意

入诗境悟诗情

第二课时

回归

内容

谈话

揭题

古诗《泊船瓜洲》让我们体会到了王安石借春风问明月,何时才能荣归故里的千般惆怅?

那么诗人张籍又是如何表达思乡之情的呢?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秋思》这首诗(板出课题)。

初诗

古诗

整体

感悟

1、读一读《秋思》要求正确,流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弄清不懂的诗句。

2、指名学生读正音。

自读→小组读→齐读

3、看看诗的题目,你发现了什么?

4、和我们学习的《泊船瓜洲》相同,同样表达思乡但表达意思不相同,和你的伙伴读读诗,看看诗人们是怎么表达的。

5、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自由发言)

品读

诗句

 

领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