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综合发展态势研究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584262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3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综合发展态势研究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江苏省综合发展态势研究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江苏省综合发展态势研究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江苏省综合发展态势研究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江苏省综合发展态势研究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综合发展态势研究分析报告.docx

《江苏省综合发展态势研究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综合发展态势研究分析报告.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综合发展态势研究分析报告.docx

江苏省综合发展态势研究分析报告

《江苏省综合发展态势研究分析报告》

江苏省综合发展态势分析示意图

摘要小结:

一、江苏经济发展的总体形势——

1、苏州一枝先秀

2、无锡紧追随后

3、南京芝麻开门

4、变革重镇徐州

5、沉睡经年苏北

6、沿江最看风流

二、江苏省整体发展态势——

1、增量近年快于浙江,是因江苏老大哥体制松绑、转型效果显现:

如江阴板块、苏锡;

2、整体经济质量仍比浙江差,浙江的体制意识仍占优

3、江苏国企的质量增长、和江苏乡镇集体企业转制的效果体现,仍是浙江这个自由市场经济学习楷模,让江苏借鉴和追赶的现实。

4、无锡和南京仍没有把潜能焕发发挥出来,需观看

附报告:

《江苏“徐州都市圈”发展态势分析报告》

徐州都市圈的范围设定,包括我省的徐州市、宿迁市及其所辖县市,安徽、山东、河南部分市县;规划范围还包括连云港市及其所辖县。

根据《规划》,徐州都市圈和徐连城镇发展轴要加强接受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的产业、技术扩散和转移;发挥承东启西、南引北联的区位优势,加强各城市间优势互补,加快我国东部沿海“低谷”地区的发展;为国家中西部地区开发开放服务,推动陇海兰新经济带加快崛起;充分发挥苏北地区后发优势,成为苏北地区首要的增长极和实施全省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重要区域。

规划的重点是,围绕“阶段推进、扬长避短、重点突破”,突出对产业、劳动力、政策环境等发展要素的有序培育、择优培育和重点培育;围绕“市场主导、广求机遇、创造特色”,加强对产业发展规划引导;围绕“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形成合力”,深化对城镇布局、交通网络、区域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旅游资源、生态环境等重大问题的协调。

报告四《江苏苏中地区发展态势研究分析报告》

第一部分、苏中地区发展态势研究分析

第二部分、江苏“沿江开发”战略态势分析

第三部分、“苏中地区”三市发展态势比较分析

苏中三市2004年各发展指标比较分析表

城市

2004年

GDP

(亿元)

增长率

人均

GDP

(元)

三产

比例

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社会消费

品零售总额(亿元)

协议外

资额(亿美元)

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财政收

入(亿元)

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泰州

705.20

14.7%

14014

11.7∶54.0∶34.3

306.24

200.69

7.93

12.56

86.47

9695

扬州

788.13

14.7%

17230

10.1:

53.3

36.6

330.05

228.01

16.41

24.18

93.89

9851

南通

1226.06

15.6%

15806

——

605.17

384.25

37.82

138.72

10937

小结:

苏中地区最具实力、并且发展趋势更好的,还是未来与上海一体化的南通。

第三部分、《江苏泰州市沿江开发总体规划纲要》分析

《江苏泰州市沿江开发总体规划纲要》

2004年10月25日

序言

加快沿江开发,是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促进泰州经济跨越式发展,实现“五年总量翻番、八年全面小康”,在苏中“后来居上、率先崛起”的一项战略举措。

为全面指导和进一步推进全市的沿江开发,根据《江苏省沿江开发总体规划》,结合泰州实际,制定《泰州市沿江开发总体规划纲要》。

规划时间范围:

2003年至2010年,远期展望至2020年。

空间范围:

沿江地区,重点是沿江开发核心区域,兼顾考虑沿江开发联动区域。

其中沿江地区包括:

泰州市区和泰兴、靖江两市;沿江开发核心区域包括高港、泰兴、靖江3个城区和刁铺、口岸、永安洲、马甸、过船、泰兴、大生、蒋华、七圩、新桥、东兴、八圩、靖城、斜桥、西来15个镇及泰州经济开发区(滨江工业园)、中国精细化工(泰兴)开发园区、靖江经济开发区、江阴经济开发区靖江园区4个园区;沿江开发联动区域指沿江地区除核心区域以外的区域。

2002年,沿江地区人口256.6万人,面积2347平方公里,实现生产总值340.6亿元,分别占全市的50.9%、40.5%和67.5%,人均生产总值达13290元,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33倍。

其中核心区域人口100.5万人,面积893平方公里,实现生产总值147.3亿元,分别占全市的19.9%、15.4%和29.2%,人均生产总值达14640元,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46倍。

《泰州市沿江开发总体规划纲要》主要解决沿江地区开发问题,在明确沿江开发重大原则、战略定位、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的基础上,重点对核心区域的岸线资源开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发展和环境保护等五个方面提出思路方向和空间布局方案,是指导全市沿江开发的纲领性文件。

第一章宏观背景与现实基础

(一)沿江开发宏观背景

泰州市沿江开发面临以下机遇:

1、国际资本和产业加速向中国转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加入WTO承诺的逐步兑现,国际资本和全球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规模、速度不断扩大和加快,这有利于我市沿江地区进一步加快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招引国际资本进入,扩大商品和服务贸易,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

2、长江三角洲国际制造业基地建设。

长江三角洲区位优越,交通便捷,腹地市场广阔,产业加工制造与配套能力强,淡水资源丰裕,高素质劳动力充足。

凭借强大的产业经济基础和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起,长江三角洲已成为以加工配套和重化工业为主体的国际资本的重要投资区域,国际制造业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强、趋势愈益明显,这给位于长江三角洲北翼的我市沿江地区制造业的发展带来极好的发展环境和机遇。

3、上海龙头带动能力及辐射作用增强。

随着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上海对我市沿江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强,世博会申办成功,不仅给上海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也给整个长江三角洲的发展带来新的商机。

目前,上海正着力于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和准备2010年世博会,其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市场空间的扩大,特别是随着上海服务中心功能的增强,生产制造环节外移、投资外溢,将给我市沿江开发带来更多的辐射带动和发展契机。

4、全省加快沿江开发战略实施。

沿江开发不仅给苏南地区产业升级和产业拓展带来广阔的空间,更为苏中地区加快发展步伐、促进快速崛起提供了现实途径,给我市沿江地区大开放、大发展、大跨越带来难得的机遇。

目前,省委、省政府已就加快沿江开发在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出台了倾斜政策,以项目为载体、资金为纽带、市场化运作的南北两岸联动开发亦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这给我市沿江开发营造了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增添了新的发展动力。

同时,泰州沿江地区的发展也面临着其他地区特别是周边地区巨大的竞争压力。

除来自珠江三角洲等地的竞争外,面临着长江三角洲地区之间在资本、市场和人才等方面的争夺,尤其是苏中三市之间由于各项发展条件和区域腹地比较相近,竞争更趋激烈。

(二)沿江开发现实基础

沿江地区是泰州经济社会发展较为发达的地区,具备良好的开发条件。

1、岸线资源丰富。

泰州市是全省沿江八个城市中拥有一级岸线最多的市,也是目前可供开发利用的一级岸线最多的市。

全市拥有长江岸线96.3公里,其中一级岸线69.5公里,二级岸线12.6公里,三级岸线14.2公里,目前已开发利用岸线20.6公里,仅占全部岸线的21.4%。

经过多年治理,整个现状河势及大部分岸线相对稳定,加之临江陆域较为宽广平坦,开发潜力巨大,其中跃进闸至新段港段、靖泰界至十圩水闸段和蟛蜞港至下青龙港段岸线是发展大型港口和滨江工业的理想岸线。

2、地理区位优越。

泰州市地处江苏省中部,位于我国沿海经济带与沿江经济带T形交汇处,西连扬州,东接南通,北倚幅员广阔的苏北地区,南与经济发达的苏南一江之隔,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心城市,上海经济辐射通达地区,目前苏中三市中唯一的长江大桥通车、跨江南北联系最为便捷的城市。

泰州沿江地区特别是核心区域区位条件更为优越,既有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又有姜堰、兴化及苏北地区为腹地,江阴长江公路大桥通车,缩短了与上海及苏南地区的时空距离,大江南北融为一体。

3、产业基础较好。

工业作为沿江地区的主体产业,初步形成了机电、化工、医药、船舶等产业集群,其中医药制造业在全省占有绝对优势,规模占全省沿江的80%以上;机电制造和精细化工也具相当的集群发展优势。

目前,拥有春兰、扬子江药业、陵光、梅兰、林海、乐金、三江电器、中丹化工、新浦化工、济川制药、江山制药、新世纪造船、口岸船舶等一批规模骨干企业,泰州经济开发区、高港科技创业园、中国精细化工(泰兴)开发园区、靖江经济开发区及一批重点乡镇工业园的开发建设亦已初具规模。

4、开发环境优良。

泰州沿江地区北临宁启铁路和328国道,宁通高速、江平公路和如过公路横穿东西,宁靖盐高速、姜八公路、泰高路和新长铁路纵贯南北,在建的沿江一级公路横向贯穿整个核心区域。

沿江初步形成以国家一类开放港口泰州港杨湾、高港港区及过船港区和八圩港区为核心的现代港口群,目前拥有万吨级码头泊位11座。

中心城市及泰兴、靖江城区已形成一定规模,功能逐步完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作为新组建的地级市,比之其它沿江城市更易于也能够更快地推进体制创新。

这里劳动力资源丰富,受教育程度较高,亲商、富商、安商气氛较浓烈,从上而下已形成加快沿江开发的工作环境和强烈氛围。

同时,泰州沿江开发也面临着一些不利的因素。

与先进地区相比,泰州的综合经济实力还不强,自我发展能力较弱;沿江工业化水平还不高,工业经济比重偏小;实际利用外资总量还不大,对外开放进程有待加快;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压力较大,民间投资力量有待进一步集聚;沿江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部分地区居民住宅密度较高;尚未形成主枢纽港,港口支撑能力较弱;中心城市辐射能力还不强,重点城镇相关功能亟待完善。

第二章重大原则与战略定位 

(一)、沿江开发重大原则

1、全面整体谋划,突出重点开发的原则。

2、充分发挥优势,形成特色开发的原则。

3、加强经济融合,推进联动开发的原则。

4、创新开发机制,实施开放开发的原则。

5、实现协调发展,坚持可持续开发的原则。

(二)沿江开发战略定位

通过开发,把沿江地区重点核心区建成:

长江三角洲国际制造业的新兴成长区,全省沿江南北联动、创新开发示范区,苏中苏北腹地经济融入苏南、接轨上海、走向世界的传导区,全市跨越发展和实现苏中率先崛起的支撑区,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领先区。

长江三角洲国际制造业的新兴成长区。

抓住全球制造业向中国加速转移的战略机遇,发挥沿江地区岸线资源优势,大力吸引和集聚发展化工、医药、船舶、材料等优势产业,延伸产业链,着力构建现代制造业体系,成为长江三角洲国际制造业基地的新兴成长区。

全省沿江南北联动、创新开发的示范区。

突破行政区域经济对生产要素流动和统一开放市场的体制性障碍,以互惠互利、双赢发展为目标,以市场化运作为手段,以体制创新为动力,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分工、错位发展的原则,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快速集聚,促进靖江与江阴的联动开发,并向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推进沿江南北联动。

苏中苏北腹地经济融入苏南、接轨上海、走向世界的传导区。

充分利用泰州沿江地区的区位优势和处于“承南接北”的重要地位,发挥泰州沿江地区作为苏南各类产品、各类生产要素、各类信息向苏中苏北扩散的第一窗口作用,进一步向腹地以及苏北广大区域传导融入苏南、接轨上海、走向世界的发展势能,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全市经济跨越发展和实现苏中率先崛起的支撑区。

充分发挥沿江地区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地位和核心作用,通过实施更为优惠的政策措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积极吸引各类资本参与沿江开发,拓展产业和城镇发展空间,促进沿江地区快速发展,在全市经济跨越发展和实现苏中率先崛起中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

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领先区。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处理好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竭力保护好人居环境,加强生态建设,集约使用资源,努力防止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在有序推进沿江开发中,注重城镇和社会事业的同步协调发展,建设沿江文明带,促进整个沿江地区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三章总体思路与主要目标

(一)沿江开发总体思路

积极呼应省委、省政府加快沿江开发、促进苏中崛起战略,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当前国际、国内资本和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立足泰州实际,发挥比较优势,坚持重点开发、特色开发、联动开发、开放开发和可持续开发的原则,以岸线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产业集聚发展为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城镇发展为依托,构建沿江地区重点是核心区域新一轮大开发、大开放、大发展的战略平台和现代经济走廊,带动和促进全市经济跨越发展、全面融入苏南经济板块和上海经济圈,实现泰州苏中率先崛起的奋斗目标。

(二)沿江开发主要目标

立足于构建新一轮大开发、大开放、大发展的战略平台和现代经济走廊,在2010年前,形成沿江产业园区群、港口群、城镇群和现代综合交通网络“三群一网”。

2003年至2010年,沿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5%(现价增长,下同),占全市比重达72%;人均生产总值达41000元,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4倍。

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9%,占全市比重达79%。

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0%,占全市比重达86%。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45%。

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

2003年至2010年,核心区域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占全市比重达35%;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0000元,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7倍。

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1%,占全市比重达36%。

财政收入年均增长30%,占全市比重达4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50%。

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1%以上。

第四章岸线资源开发与布局

全市域共有长江岸线96.3公里,其中一级岸线69.5公里(水深8米以上,岸线基本稳定或微冲,可建万吨以上码头泊位),二级岸线12.6公里(水深5—8米,岸线冲刷但一般性护岸可治或微淤,可建千吨以上码头泊位),三级岸线14.2公里(水深5米以下,岸线大冲大淤)。

除去河口、闸口和已用岸线外,可开发利用岸线70.5公里,其中一级岸线49.8公里,二级岸线7.4公里,三级岸线13.3公里。

(一)岸线资源开发思路

立足岸线资源条件,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坚持合理开发,深水深用、浅水浅用,首先考虑水源保护,过江通道与城市生活统筹安排,港口公用码头优先预留优良岸线;坚持有序开发,现期开发与远期开发相结合,规划控制,留足空间;坚持集约开发,保持投资强度,引导纵向布局,提高岸线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坚持保护开发,开发利用与保护治理相结合,确保堤坝安全、河势稳定、航运通畅,对全市域长江岸线资源的开发进行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实现经济与资源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开发功能分区与布局

港口公用码头岸线。

扬泰界至引江河段、高港闸至南官河段、东夹江至过船港段、靖江下四圩港至十圩水闸段。

工业和仓储岸线。

引江河至高港闸段、南官河至龙窝口段、跃进闸上至东夹江段、过船港至芦坝港段、泰兴六圩闸至靖泰界河段、靖江上青龙港至上九圩港段、靖江上六圩港至下四圩港段、蟛蜞港至友谊港段。

过江通道岸线。

除已建的江阴长江公路大桥和高港、七圩、夹港、八圩和九圩过江轮渡外,预留的过江通道位置如下:

龙窝口附近、泰兴九圩闸附近、靖江下六圩港附近、小桥港附近和丹华港附近。

生活旅游岸线。

龙窝口至跃进闸上段、靖江十圩水闸至蟛蜞港段、泰兴芦坝港至六圩闸段。

除保留泰州三水厂和靖江水厂取水口外,其余适时关闭,实施区域供水。

取水口和调水口岸线分布如下:

泰州三水厂取水口及其水源保护区岸线、靖江水厂取水口及其水源保护区岸线、引江河调水口水源保护区岸线。

生态保护区岸线。

泰兴芦坝港至六圩闸段、友谊港至靖如界段。

规划控制岸线。

靖泰界河至上青龙港段、靖江上九圩港至上六圩港段。

(三)分段岸线开发利用方向

1、扬泰界——高港闸段。

岸线长3.1公里,为一级岸线,已用岸线1.5公里,可开发利用岸线1.1公里。

建设引江河调水口水源保护区,扬泰界至引江河段作为港口公用码头岸线,引江河至高港闸段作为工业和仓储岸线。

2、高港闸——龙窝口段。

岸线长3.6公里,为二级岸线,已基本开发利用。

现时保留口岸水厂取水口,适时关闭。

改造建设公用码头和工业专用码头,高港闸至南官河段作为港口公用码头岸线,南官河至龙窝口段作为工业和仓储岸线。

3、龙窝口——跃进闸上段。

岸线长3.3公里,为一级岸线,已用岸线0.3公里,可开发利用岸线2.9公里。

保留泰州三水厂取水口,建设水源保护区,预留泰州过江通道岸线,此段岸线作为生活旅游岸线。

4、跃进闸上——东夹江段。

岸线长10公里,为一级岸线,已用岸线1.3公里,可开发利用岸线8.5公里。

现时保留泰兴三水厂取水口,适时将取水口调整至泰州三水厂水源保护区,此段岸线主要作为工业和仓储岸线。

5、东夹江——洋思港段。

岸线长6.6公里,其中东夹江至新段港4.4公里为一级岸线,新段港至洋思港2.2公里为二级岸线,已用岸线1.4公里,可开发利用岸线4.8公里。

保留泰兴开发园区水厂及取水口,转为工业用供水,适时调整不合理岸线占用。

东夹江至过船港段主要作为港口公用码头岸线,过船港至洋思港段作为工业和仓储岸线。

6、洋思港——七圩闸段。

岸线长14.2公里,为三级岸线,可开发利用岸线13.3公里。

此段浅水淤积,外有天星洲,不宜建设港口码头。

现时保留泰兴七圩水厂取水口,适时关闭。

洋思港至芦坝港段和六圩闸至七圩闸段作为工业和仓储岸线,芦坝港至六圩闸段作为生态保护区和生活旅游岸线。

7、七圩闸——靖泰界河段。

岸线长3.2公里,为二级岸线,已用岸线0.5公里,可开发利用岸线2.6公里。

预留泰兴至常州过江通道岸线,考虑到七圩镇工业较为发达,此段岸线作为工业和仓储岸线。

8、靖泰界河——上青龙港段。

岸线长3.8公里,为一级岸线,已用岸线0.2公里,可开发利用岸线3.4公里。

现时保留靖江新桥水厂取水口,适时关闭。

此段岸线规划控制,作为远期港口码头岸线。

9、上青龙港——上九圩港段。

岸线长2.4公里,为一级岸线,可开发利用岸线2.3公里。

考虑到新桥镇工贸业基础较好,此段岸线作为工业和仓储岸线。

10、上九圩港——上六圩港段。

岸线长7.5公里,为一级岸线,已用岸线0.6公里,可开发利用岸线6.5公里。

现时保留靖江太和、东兴水厂两个取水口,适时关闭。

此段岸线规划控制,作为远期港口码头岸线。

11、上六圩港——十圩水闸段。

岸线长10.5公里,为一级岸线,已用岸线4.1公里,可开发利用岸线5.6公里。

适时调整不合理岸线占用,预留靖江至江阴过江隧道岸线,下四圩港至十圩水闸段主要作为港口公用码头岸线,上六圩港至下四圩港段作为工业和仓储岸线。

12、十圩水闸——蟛蜞港段。

岸线长7公里,为一级岸线,已用岸线3公里,可开发利用岸线3.7公里。

现时保留新长铁路轮渡区和待渡场、垃圾填埋场,适时调整垃圾填埋场。

保留靖江水厂取水口,建设水源保护区,预留靖江至江阴长江铁路大桥岸线,此段岸线作为生活旅游岸线。

13、蟛蜞港——友谊港段。

岸线长18.5公里,其中蟛蜞港至下青龙港下游17.5公里为一级岸线,剩余1公里为二级岸线,已用岸线4.4公里,可开发利用岸线13公里。

现时保留靖江斜桥水厂取水口,适时关闭。

预留靖江至张家港过江通道岸线,此段岸线主要作为工业和仓储岸线。

14、友谊港——靖如界段。

岸线长2.6公里,为二级岸线。

此段航道转弯,岸线冲刷严重,岸坡欠稳,作为生态保护区(河口湿地)岸线。

第五章产业发展与布局

(一)产业发展思路

以现有产业为基础,坚持优势特色发展、跟进主流发展、联动合作发展、产业延伸发展、企业集聚发展,正确处理三次产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关系,突出工业的发展,突出工业重点产业及重点开发园区的发展,全面优化沿江地区产业布局,加快形成化工、医药、船舶、材料、机电五大重点产业集群和泰州现代物流中心,形成以核心区域泰州经济开发区(滨江工业园)、泰州永安洲工业园、中国精细化工(泰兴)开发园区、江阴经济开发区靖江园区、靖江经济开发区新港工业园为重点的特色产业园区群,按照现代化、国际化发展的要求,全面提升沿江地区产业竞争力,重点产业成为全省沿江产业带的重要节点,重点开发园区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生产基地。

(二)发展方向与布局

立足现有基础,发挥优势,壮大化工、医药、船舶、机电、建材等优势产业;瞄准主流方向,大力发展,培育汽车、网络家电、新材料、造纸、冶金、物流等新兴产业。

通过产业的上下游、前后向及旁侧链接,延伸产业链,着力形成沿江地区化工、医药、船舶、材料、机电五大重点产业集群(其中沿江核心区域化工、医药、船舶、材料四大重点产业集群)和泰州现代物流中心。

1、化工产业集群。

进一步加快技术更新步伐,积极发展新催化技术、新分离技术、聚合物改性技术、精细加工技术。

精细化工上,推进精细无机化工产品的深度加工,以氯碱、苯、丙烯腈、氟和硅为原料,突出产品前伸后延,重点发展氯化工、苯化工、多聚体系列化工、氟化工和硅化工;石油化工上,提高石油炼制产品质量和档次,提高油化结合度,加快300万吨/年重交沥青——环保燃料油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改性沥青系列、甲乙酮和叔丁醇等高新技术产品,形成以中国精细化工(泰兴)开发园区、泰州经济开发区(滨江工业园)为主要载体的化工产业集群。

2、医药产业集群。

围绕现代生物技术和中药现代化,增强自主创制新药的能力。

利用重组DNA技术和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构建新菌种或改造抗生素、维生素、氨基酸菌种,提高生物生化药品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促进产品升级;应用先进的提取、分离、制剂及生产过程控制技术,提升中药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在中药质量规范与标准、现代中药制剂、复方药物开发、现代中药饮片等关键领域有所突破;加强重大疾病的急救、诊疗、康复技术和装置及社区医疗系统工程技术和装置的研发,促进其产业化,形成以泰州经济开发区(滨江工业园)、中国精细化工(泰兴)开发园区为主要载体的医药产业集群。

3、船舶产业集群。

联合科研院所,大力发展大型集装箱船、油船、化学品船、工程船生产技术和壳舾涂一体化制造、船舶高效焊接、船舶模块化建造技术及船舶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提升造船设计和制造水平,扩大大吨位、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生产能力;围绕规模化、标准化和系列化,提高船舶配套产品专业化生产水平,积极发展船舶配套产业,延伸船舶建造产业链,形成以泰州永安洲工业园、靖江经济开发区新港工业园及江阴经济开发区靖江园区为主要载体的船舶及配套产业集群。

4、材料产业集群。

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开发生产绿色建材;加快年产300万吨海螺水泥粉磨项目和年产涂料及中间体10万吨美国杜邦化工涂料项目以及年产50~100万吨木浆、造纸项目建设,逐步形成制浆-造纸-纸品加工产业链;围绕新材料开发,重点发展新型冶金材料、特种合金材料、有色金属材料、工程塑料、纳米材料、陶瓷材料、玻璃纤维、光纤材料和包装材料等,形成以江阴经济开发区靖江园区、靖江经济开发区新港工业园和泰州经济开发区(滨江工业园)、泰州永安洲工业园为主要载体的材料产业集群。

5、机电产业集群。

应用现代设计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和过程自动化技术,进一步提高产品研发能力和工艺制造水平。

重点发展豪华型卡车、网络家电、摩托车及电动车;围绕车用电子类产品、车用新材料类产品、车用节能环保类产品,高起点、规模化地加快发展汽车、摩托车配套产品;围绕小型化、智能化、模块化和集成化,重点开发电子元器件、终端电器、无维护电器设备、微特电机和发电设备等电工电器产品;加强环保机械技术的应用研究,开发污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