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外国语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583210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28.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外国语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外国语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外国语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外国语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外国语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外国语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外国语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外国语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外国语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外国语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外国语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高考真题高考模拟

高中联考期中试卷

期末考试月考试卷

学业水平同步练习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外国语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1 化学无处不在,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

B.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

C.CO2、SO2和NO2大量排放,是形成酸雨的根本原因

D.高空臭氧层能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但低空臭氧是污染气体,对生物有危害

【答案解析】C

A.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

硅胶具有吸水性,可防止食品受潮,铁粉可防止食品氧化,选项A正确;B.浓盐酸易挥发,与NH3结合生成NH4Cl固体小颗粒,为白烟,选项B正确;C、CO2是温室气体,但不是形成酸雨的根本原因,选项C不正确;D、高空臭氧层能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但低空臭氧是污染气体,对生物有危害,选项D正确。

答案选C。

2 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

“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

”这里的“强水”是指()

A.氨水B.硝酸C.醋D.卤水

【答案解析】B

试题分析:

A、氨水与金属不反应,A项错误;B、硝酸酸性强氧化性强能与金属反应,B项正确;C、醋酸性弱,金属活泼性弱的不能反应,C项错误;D、学名为盐卤,是由海水或盐湖水制盐后,残留于盐池内的母液,主要成分有氯化镁、硫酸钙、氯化钙及氯化钠等,味苦,有毒,不易与金属反应,D项错误;答案选B。

3 日本地震引起的核泄漏中放射性物质主要是Cs和131I,其中有关127I与131I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27I与131I互为同位素B.127I与131I互为同素异形体

C.127I与131I是同分异构体D.I与Cl均属ⅦA族,I比Cl活泼

【答案解析】A

A、127I与131I符合同位素概念,互为同位素,故A正确;B、127I与131I是同位素,不是单质,不能互为同素异形体,故B错误;C、同分异构体是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故C错误;D、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大,得到电子能力减弱,非金属性减弱;I与Cl均属ⅦA族,Cl比I活泼,故D错误;故选A。

4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用作干燥剂

B.NH3极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

C.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与氯水混合使用漂白效果更好

D.Cl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答案解析】D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选项A错误;B、NH3作制冷剂是因为其易液化且气化吸收大量能量,选项B错误;C、二氧化硫与氯水发生反应生成了不具有漂白性的硫酸和盐酸,所以混合使用效果不佳,选项C错误;D.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则ClO2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选项D错误;答案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及应用,把握物质的性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B.氨气易液化;C.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氯气具有氧化性,两者均有漂白性;D.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5 实际存在的11H、21H、31H、H+和H2,它们是(  )

A.氢的五种同位素B.五种氢元素

C.氢的五种核素D.氢元素的五种不同微粒

【答案解析】D

A.因同位素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而H+、H2不是原子,选项A错误;B.氢元素只有一种,选项B错误;C.H2是氢气分子,核素是原子,选项C错误;D.11H、21H、31H是氢元素的三种不同粒子,H+表示氢离子,H2表示氢气分子,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理解,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区别。

A.同位素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B.元素种类,只有一种,即氢元素;C.H2是分子,核素是原子;D.根据每一种粒子的含义解答即可。

6 X、Y、Z均为短周期元素,X、Y处于同一周期,X、Z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X2-和Z-,Y+和Z-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X>Y>ZB.单质沸点:

X>Y>Z

C.离子半径:

X2->Y+>Z-D.原子序数:

X>Y>Z

【答案解析】D

根据题中信息可确定X、Y、Z分别为S、Na和F。

A、最外层电子数F>S>Na,选项A错误;B、单质沸点Na>S>F2,选项B错误;C、离子半径S2->F->Na+,选项C错误;D、原子序数S>Na>F,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7 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NH4)2S既能与强碱溶液反应,又能与强酸溶液反应

B.N2是大气的主要成分之一,雷雨时,可直接转化为NO2

C.硫是一种黄色的能溶于水的晶体,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D.硅是应用广泛的半导体材料,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

【答案解析】A

A、(NH4)2S既能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弱碱一水合氨,又能与强酸溶液反应生成弱酸氢硫酸,选项A正确;B.N2是大气的主要成分之一,雷雨时,可直接转化为NO,选项B错误;C.硫是一种黄色的难能溶于水的晶体,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选项C错误;D.硅是应用广泛的半导体材料,常温下硅很稳定,D错误。

8 下列物质的性质比较,正确的是()

A.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HF>HCl>H2SB.碱性:

NaOH>KOH>RbOH

C.还原性强弱:

F->Cl->Br->I-D.酸性:

H2SO4>HClO4>HBrO4

【答案解析】A

9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A.将Cl2通入氯化亚铁溶液:

Fe2++Cl2=Fe3++2Cl-

B.氯气通入水中:

Cl2+H2O=2H++Cl-+ClO-

C.FeCl3溶液中通入过量的氨水:

Fe3++3OH-=Fe(OH)3↓

D.Cl2通入烧碱溶液中:

Cl2+2OH-=Cl-+ClO-+H2O

【答案解析】D

A.将Cl2通入氯化亚铁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2++Cl2=2Fe3++2Cl-,选项A错误;B.氯气通入水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l2+H2O

H++Cl-+HClO,选项B错误;C.FeCl3溶液中通入过量的氨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Fe3++3NH3•H2O=Fe(OH)3↓+3NH4+,选项C错误;D.Cl2通入烧碱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l2+2OH-=Cl-+ClO-+H2O,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10 已知X、Y、Z、W(含同一元素)有如下所示转化关系,且X能与W发生反应生成一种易溶于水的盐,则X可能是(  )

A.N2B.H2SC.NH3D.CH4

【答案解析】C

A.氮气氧化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氧化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生成硝酸,硝酸与氮气不反应,选项A错误;B.硫化氢与氧气不完全燃烧反应生成硫和水,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与硫化氢反应生成硫和水,没有生成盐,选项B错误;C.NH3能与氧气生成NO,NO再与氧气反应生成NO2,NO2与水反应生成HNO3,HNO3与NH3反应生成NH4NO3,NH4NO3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盐,选项C正确;

D.甲烷与氧气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硝酸,但是在碳酸与甲烷不反应,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11 X、Y、Z为短周期非金属元素,其相关性质如下:

元素

X

Y

Z

与H2反应条件

暗处反应

光照

高温、催化剂

氢化物水溶液的酸碱性

酸性

酸性

碱性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非金属性:

Z

B.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Z>Y>X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X>Z>Y

D.Y、Z的氢化物能反应形成离子化合物

【答案解析】D

根据非金属元素X、Y、Z的单质与氢气反应的难易、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碱性推断,X、Y、Z分别为氟、氯、氮。

A、氟、氯都位于第VIIA族,非金属性:

F>Cl,选项A错误;B、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稳定性越强,则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Z,选项B错误;C、氟没有正价,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Y>Z,选项C错误;D、氯、氮的氢化物分别为HCl、NH3,二者易反应产生白烟,生成氯化铵,NH4Cl属于离子化合物,选项D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涉及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原子结构、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之间的推断等。

根据非金属元素X、Y、Z的单质与氢气反应的难易、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碱性推断,X、Y、Z分别为氟、氯、氮。

12 如图装置,将溶液A逐滴加入固体B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A为浓盐酸,B为MnO2,C中盛品红溶液,则C中溶液褪色

B.若A为醋酸,B为贝壳,C中盛过量澄清石灰水,则C中溶液变浑浊

C.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C中盛AlCl3溶液,则C中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又溶解

D.若A为浓硫酸,B为Na2SO3固体,C中盛紫色石蕊溶液,则C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答案解析】B

试题分析:

A.二氧化锰(MnO2)与浓盐酸混合加热可得到氯气,反应方程式为:

MnO2+4HCl(浓)

MnCl2+Cl2↑+2H2O,而题目中的装置制取气体无需加热,所以无法制取氯气,C中盛品红溶液,则C中溶液无法褪色,故A错误;B.贝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醋酸和碳酸钙反应CaCO3+2CH3COOH=Ca(CH3COO)2+H2O+CO2↑生成二氧化碳无需加热,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应CO2+Ca(OH)2═CaCO3↓+H2O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所以试管中溶液变浑浊,故B正确;C.实验室制备NH3,可用浓氨水和CaO固体反应,NH3•H2O+CaO═Ca(OH)2+NH3↑,浓氨水易挥发,CaO固体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导致温度升高,使得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进一步减少,以气体的形式逸出,制得氨气,可选择图中左图的制取装置,C中盛AlCl3溶液,氨气和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和AlCl3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但氨水是弱碱,不能溶解氢氧化铝,C中不可能出现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又溶解,故C错误;D.亚硫酸是弱酸,硫酸是强酸,利用强酸制弱酸的原理,强酸硫酸和亚硫酸钠反应生成弱酸亚硫酸,亚硫酸分解生成二氧化硫和水,Na2SO3+H2SO4═Na2SO4+SO2↑+H2O,所以能用图中左图的制取装置制备SO2,二氧化硫溶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能使C中盛石蕊试液变红,但不能漂白,所以不褪色,故D错误;故选B。

13 用下面的方案进行某些离子的检验,其中方案设计严密的是()

A.检验试液中的SO42-:

试液

无沉淀

白色沉淀

B.检验试液中的SO32-:

试液

气体

褪色

C.检验试液中的I-:

试液

棕黄色溶液

蓝色溶液

D.检验试液中的CO32-:

试液

白色沉淀

沉淀溶解

【答案解析】C

A、若溶液中含有SO32-,加入硝酸会氧化亚硫酸根离子为硫酸根离子,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选项A错误;B、试液中加入浓盐酸产生气体能使品红褪色,该气体也可能是氯气,选项B错误;C、试液加入过氧化氢氧化碘离子为单质碘,遇淀粉变蓝,选项C正确;D、若原溶液中含有碳酸根离子或亚硫酸根离子,试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可能是碳酸钙或亚硫酸钙沉淀,加入盐酸沉淀溶解,选项D错误;答案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离子检验的方法和实验现象分析判断,注意干扰离子的分析,题目难度中等。

A、分析亚硫酸根离子的干扰;B、分析氯气的干扰;C、碘单质遇到淀粉变蓝;D、亚硫酸根离子也会发生反应具有此现象。

14 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瓶中盛适量浓硫酸,从A口进气来干燥NH3

B.从B口进气,用排空气法收集SO2

C.瓶中盛满水,从B口进气,用排水法收集NO2

D.瓶中盛满水,A口连接导管并伸入量筒中,从B口进气用排水法测量生成NO的体积,

【答案解析】D

A、氨气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氨气,选项A错误;B、二氧化硫的密度大于空气,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应从A口进气,选项B错误;C、二氧化氮溶于水并与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选项C错误;D、一氧化氮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瓶中盛满水,A口连接导管并伸入量筒中,从B口进气用排水法测量生成NO的体积,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15 将X气体通入BaCl2溶液,未见沉淀生成,然后通入Y气体,有沉淀生成,X、Y不可能是(  )

选项

X

Y

A

SO2

H2S

B

Cl2

CO2

C

NH3

CO2

D

SO2

Cl2

 

【答案解析】B

试题分析:

A.硫化氢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单质硫,单质硫不溶于水,可以产生沉淀,故A不选;B.氯化钡与二氧化氮、二氧化碳均不反应,不会产生沉淀,故选B;C.氨气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铵,碳酸铵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故C不选;Cl2+SO2+2H2O═H2SO4+2HCl,H2SO4+BaCl2═BaSO4↓+2HCl,故D不选。

16 如图是用稀硝酸和Cu制取少量NO并验证氮氧化合物性质的装置。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吸收剂可以是NaOH溶液

B.试管上部的气体始终为无色

C.小试管中溶液最终呈蓝色

D.试纸最终呈蓝色

【答案解析】B

17 下列除去杂质的实验方法不正确的是(  )

A.除去CO2中少量HCl气体:

通过饱和NaHCO3溶液后再干燥气体

B.除去Cl2中少量HCl气体:

通过饱和食盐水后再干燥气体

C.除去SiO2中的Al2O3:

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过滤

D.除去SO2中少量H2O气体:

通过浓硫酸除水干燥

【答案解析】C

A、除去CO2中少量HCl气体:

通过饱和NaHCO3溶液后,CO2与NaHCO3溶液不反应,HCl+NaHCO3=NaCl+CO2↑+H2O,再干燥气体,选项A正确;B、将Cl2和HCl的混合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中,HCl因易溶于水而被吸收掉,Cl2虽然能溶于水中,但由于饱和食盐水中Cl-浓度大,使Cl2与H2O反应受到抑制,从而减小了Cl2被水吸收的量,后再干燥得到干燥气体,选项B正确;C、SiO2和Al2O3均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无法利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SiO2中的Al2O3,选项C不正确;D、二氧化硫不与浓硫酸反应,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除去SO2中少量H2O气体可通过浓硫酸除水干燥,选项D正确。

答案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与除杂。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18 已知:

2KMnO4+16HCl═2KCl+5Cl2↑+2MnCl2+8H2O,如图所示是验证氯气性质的微型实验,a、b、c、d、e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滤纸.向KMnO4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后,立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在上面.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a处变蓝,b处变红棕色

氧化性:

Cl2>I2  Cl2>Br2

B

c处先变红,后褪色

氯气与水生成了酸性物质

C

d处立即褪色

氯气与水生成了漂白性物质

D

e处变红色

还原性:

Cl->Fe2+

 

【答案解析】A

A.Cl2分别与KI、NaBr作用生成I2、Br2,a处变蓝、b处变橙色,可证明氧化性:

Cl2>I2、Cl2>Br2,选项A正确;B.氯气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H+使试纸变红,HClO具有漂白性,可使试纸褪色,则c处先变红,后褪色,能证明氯气与水生成了酸性物质和漂白性物质,选项B错误;C.Cl2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消耗了氢氧化钠红色退去,不能证明生成物质具有漂白性,选项C错误;D.Cl2将Fe2+氧化为Fe3+,试纸变为红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2++Cl2═2Fe3++2Cl-;Fe3++3SCN-═Fe(SCN)3,证明还原性Fe2+>Cl-,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19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W的一种单质是熔点高硬度大的宝石,Y的原子半径在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

X和Z同主族,由X、Y和Z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溶于水后,加入稀盐酸,有刺激性气体产生。

回答下列问题:

(1)Y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Z元素是______,由X和Z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____。

(3)四种元素中的_______________元素是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

(4)某同学做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自己设计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如下表。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1.用砂纸擦后的镁带与沸水反应,再向反应液中滴加酚酞

A.浮于水面,熔成小球,在水面上无定向移动,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

2.向Na2S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

B.产生气体,可在空气中燃烧,溶液变成浅红色

3.钠与滴有酚酞试液的冷水反应

C.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4.镁带与2mol/L的盐酸反应

D.剧烈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

5.铝条与2mol/L的盐酸反应

E.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继而沉淀消失

6.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F.生成淡黄色沉淀

 

填写下列空格﹕

①实验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与实验方案相对应的实验现象是:

实验方案2对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填上表中的符号A—F);实验方案3对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得出规律: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第三周期第ⅠA族

(2)硫(S)SO2SO3(3)碳(C)

(4)①探究同周期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②FA③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解析: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W的一种单质是熔点高硬度大的宝石则为C元素,Y的原子半径在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则为钠元素。

X和Z同主族,由X、Y和Z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溶于水后,加入稀盐酸,有刺激性气体产生。

故X为氧元素、Z为硫元素。

(1)Y为钠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ⅠA族;

(2)Z元素是硫(S),由X和Z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SO2SO3;(3)四种元素中的碳(C)元素是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有机物的种类繁多;(4)①根据表中信息可知,实验目的为:

探究同周期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②与实验方案相对应的实验现象是:

实验方案2向硫化钠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反应置换出硫单质,故对应的实验现象是生成淡黄色沉淀,答案选F;实验方案3钠与滴有酚酞试液的冷水反应,对应的实验现象是浮在水面,熔成一个小球,在水面上无定向移动,随之消失,溶液变红色,答案选A;③得出规律: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20 硅单质及其化合物应用范围很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硅半导体材料必须先得到高纯硅。

三氯甲硅烷(SiHCl3)还原法是当前制备高纯硅的主要方法,生产过程示意图如下:

①写出由纯SiHCl3制备高纯硅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整个制备过程必须严格控制无水无氧。

SiHCl3遇水剧烈反应生成H2SiO3、H2和另一种酸,写出并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2还原SiHCl3过程中若混入O2,可能引起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有关硅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盐酸可以与硅反应,故采用盐酸为抛光液抛光单晶硅

B.氮化硅硬度大、熔点高,可用于制作高温陶瓷和轴承

C.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高性能通讯材料——光导纤维

D.普通玻璃是由纯碱、石灰石和石英砂制成的,其熔点很高,硬度很大

(3)自然界中硅酸盐种类多,结构复杂,通常用二氧化硅和金属氧化物的形式来表示其组成.如正长石(KAlSi3O8),氧化物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硅酸钠水溶液俗称水玻璃。

取少量硅酸钠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硝酸,产生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水玻璃在工业上有许多用途,试举出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①SiHCl3+H2

Si+3HCl②SiHCl3+3H2O=H2SiO3↓十3HCl↑+H2↑氧气与氢气混合,可能引起爆炸,氧气可能会氧化SiHCl3

(2)BC

(3)K2O·AL2O3·6SiO2

(4)试管中有白色胶状沉淀生成制备硅胶、防火剂、防腐剂、粘合剂等(回答一个即可)

解析:

(1)①根据原子守恒即质量守恒可知,三氯甲硅烷(SiHCl3)与H2反应生成硅和氯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iHCl3+H2

Si+3HCl;②SiHCl3和H2O剧烈反应生成H2SiO3、HCl和另一种物质,分析它们化合价的变化可知,

,而Cl的化合价未发生变化,因此另一种元素即H元素的化合价必定降低,即另一种物质是H2,故反应方程式为SiHCl3+3H2O=H2SiO3↓十3HCl↑+H2↑;H2还原SiHCl3过程中若混入O2,可能引起的后果是氧气与氢气混合,可能引起爆炸,氧气可能会氧化SiHCl3;

(2)A、盐酸不能与硅反应,而HCl在573K以上的温度下可与硅发生反应,选项A错误;B、氮化硅为原子晶体,熔点高,性质稳定,可用于制作高温陶瓷和轴承,选项B正确;C.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高性能通讯材料——光导纤维,选项C正确;D、玻璃是一种玻璃态物质,无固定的熔点,选项D错误。

答案选BC;(3)正长石(KAlSi3O8)改写成氧化物的形式为:

K2O·AL2O3·6SiO2;(4)硅酸钠水溶液俗称水玻璃。

取少量硅酸钠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硝酸,产生的实验现象为试管中有白色胶状沉淀生成,水玻璃在工业上有许多用途,如制备硅胶、防火剂、防腐剂、粘合剂等。

21 下图1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实验装置。

(1)写出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收集干燥的氨气,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作干燥剂。

 

(2)在收集氨气时试管口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一位学生用制得的氨气,按图2装置进行喷泉实验,烧瓶已充满干燥的氨气,引发喷泉实验的操作是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