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管理2014k06.ppt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58022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PPTX 页数:65 大小:672.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业银行管理2014k06.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商业银行管理2014k06.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商业银行管理2014k06.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商业银行管理2014k06.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商业银行管理2014k06.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商业银行管理2014k06.pptx

《商业银行管理2014k06.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银行管理2014k06.pptx(6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商业银行管理2014k06.pptx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研究Fall2014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概述、信用风险特征、经济周期影响信用风险管理意义、信用风险管理技术发展2信用风险概述信用风险概述定义、产生3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定义信用风险可以被描述为由于借款者和交易对手在潜在信用质量上的变动,使得债务工具和金融衍生品价值波动的程度在商业银行的早期业务中,信用风险等同于信贷风险随着银行业的发展,信用风险有了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信用风险是指商业银行贷款的信用风险,即信贷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交易对手未能履行约定契约中的义务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即受信人不能履行还本付息的责任而使授信人的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发生偏离的可能性广义的信用风险包括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银行投资的信用风险、商业银行自身的信用风险4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定义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又称履约风险,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含义指交易对手或债务人未能履行约定契约中的义务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主要产生于商业银行的贷款及衍生交易)指交易对手或债务人信用品质潜在变化而导致发生损失的可能性(主要与债券相关)5信用风险的概念信用风险是金融市场上最古老的一类风险也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信用风险存在于传统的贷款、债券投资等表内业务中信用担保、贷款承诺及衍生产品交易等表外业务中信用风险不等同于贷款风险或信贷风险,信用风险包含的内容更加广泛,涉及的金融资产范围更大6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信息不对称理论:

很容易出现事前行为导致“逆向选择”和事后行为导致“道德风险”信用风险它包含两部分:

信贷市场的管理风险和信贷市场的道德风险前者是指企业窘迫的财政情况使得其不能按时向银行偿还债务,从而给银行造成资金损失;后者是指由于企业或者债务方反悔,故意不履行按时偿还其借款的义务,从而给银行造成资金损失7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经济人”学术假设:

经济人之间的合作往往需要双方都要承担相应的交易费用,所以信用风险成本就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费用成本8信用风险来源贷款是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最大也是最显著的来源银行越来越多的需要面对金融工具而不是贷款中的信用风险(或者称为交易对手的风险),包括承兑汇票、同业拆借、贸易融资、外汇交易、金融期货、掉期、债券、股票、期权以及承诺与保证的各种扩展形式和交易结算9信用风险来源-表内与表外表内授信是信用风险最为突出和集中的银行业务银行所持有的各类债券也包含着固有的信用风险表外授信业务如担保、承诺、金融衍生工具交易以及有追索权的资产出售,这些或有债权或债务项目有可能在未来转变成表内项目10信用风险来源商业贷款商业贷款的信用风险商业信贷风险通常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的、基本的信用风险受瞬息万变的市场、自然条件和企业经营决策等多种因素影响11信用风险来源零售业务零售贷款信用风险零售信贷的信用风险是零售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主要是由客观原因造成的偿债能力风险和来自借款人的道德风险零售信贷的信用风险与商业信贷的信用风险有很大不同,其每一笔风险暴露很小,一个账户的损失不足以拖垮一个银行;零售信贷客户的财务状况各不相同,缺乏相关性;零售信贷客户一般不存在集中度风险12信用风险来源表外业务狭义的表外业务表外业务(Off-BalanceSheetActivities)是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照现行的会计准则不记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形成现实资产负债但能增加银行收益的业务广义的表外业务是指所有不在表内反映的业务,可以分为两类:

一是或有债权(债务),即狭义的表外业务二是金融服务类业务,如支付结算、代理与咨询业务、信托业务、租赁业务等13信用风险来源表外业务表外业务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商业银行为了逃避金融管制,期望在降低或分散资产风险的情况下,获得较大的收益银行作为担保人要承担担保风险;当客户违约时,银行承担损失;在市场变化时,银行对客户的保证变为实际资产配置(表外业务转化为资产负债业务,表外业务的风险也就转化为资产负债表的风险)风险点较多,防范风险的难度较大14什么是表外业务?

主要包括各种担保性业务、承诺性业务和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担保性业务包括保函、备用信用证、贷款承诺、贷款出售承诺性业务信用业务,包括贷款承诺金融衍生工具交易货币(包括外汇)和利率的远期、掉期、期权等衍生交易业务15附:

表外业务今年(2013)政府工作报告所指“表外业务”却有特别内涵,它不是对银行所有表外业务的泛泛而指,而是专门指容易引发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银行理财以及银证、银基、银保、银信等合作类交叉性业务领域的表外业务截至2012年末余额达7.1万亿元人民币,截至今年1月底已增长至7.4万亿元左右,超过信托业、保险业资产规模的银行理财产品,更是政府工作报告所提“表外业务”的重要内容16信用风险特征信用风险特征系统性与非系统性、不对称性、17信用风险的特征非系统性一旦信用风险发生,会使银行积累不良资产,将不良影响蔓延到信用链的其它环节,在更加广泛的层面上产生影响风险分布不对称性信用风险是由违约概率事件组成,投资人的损失取决于授信人的违约率(损失是变化的),因此,收益与损失存在着不对称信用风险正态分布的假设也不成立,对构建信用风险模型带来很大困难18信用风险的特征“逆向选择”银行对借款人及其贷款用途和风险了解有限,容易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定量评估比较困难信用产品流动性较差,一般在违约发生前采用账面价值,其价格数据难以反映信用风险变化违约数据频率远比市场风险的观察数据少,难以采用VaR模型来计量信用风险19信用风险的特征信用风险受宏观经济影响,比如利率政策、财政政策、市场结构等,同时还与借款人的财务状况、经营能力、还款意愿等有关20信用风险与经济周期信用风险与经济周期顺周期性、逆周期性21经济周期与信用风险经济周期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有显著的影响在经济发展处于扩张时,信贷风险较低在经济发展处于收缩时,信贷风险增加当经济衰退来临时,违约概率会显著的大幅上升当经济复苏增长的时候,违约概率并不会随之显著的下降22经济周期与信用风险受经济周期的影响,同一借款人的违约概率会随宏观经济环境变化而发生变化借款人之间的违约相关性会随宏观经济环境变化而发生变化既定信用等级的借款人的违约损失率也会随宏观经济环境变化而变化美国GDP的增长降低1个百分点,不良资产率一般上升0.3个百分点;对小银行来说,不良资产率一般会上升0.6个百分点23经济周期与信用风险宏观经济的周期性变动对违约概率存在着不对称性影响在经济高涨期,银行收益通常会增加在经济萧条期,银行收益会下跌24经济周期与信用风险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有明显的亲周期性在经济处于上行期时,银行对经济前景预期良好,企业更容易从银行获得贷款(一些风险较大收益相对较小的项目也能获得融资),这些贷款往往会造成经济衰退时期的风险暴露和贷款损失的增加,并加剧经济过热的状况当经济处于衰退时期,由于借款人自身财务状况的恶化,银行信贷条件的提高,信贷政策趋于保守,使得贷款增长缓慢,甚至萎缩25经济周期与信用风险在经济下行周期,商业银行通常将有限的贷款规模向已做出承诺并签约的项目贷款、长期保持良好合作关系的战略性大客户和大型企业倾斜,这会给银行带来集中度风险贷款损失拨备有明显的顺经济周期性当发生大量贷款损失,银行不得不计提大量的贷款损失拨备,从而造成信贷紧缩反过来加剧了经济周期的波动2627我国信贷周期和宏观经济周期的相关性GDP=0.095331+0.501266crcr-信贷余额表明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表现与商业银行紧密相关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变动1个单位,就会导致国内生产总值同向变动0.50个单位28信用风险管理意义信用风险管理意义金融危机、信贷业务发展29信用风险管理意义商业银行是一种具有内在风险的特殊企业在最近30多年以来世界各国的银行危机中,所有倒闭、被政府接管的银行无一例外地都是因为在风险管理方面出现了严重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美国储蓄协会危机20世纪90年代初的日本银行业危机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拉美金融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7年全球性金融危机30信用风险管理意义商业银行业务发展变化工商企业贷款占总贷款的比列下降个人房贷,信用卡贷款,汽车贷款增长迅速对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对证券经纪人的信用交易贷款,对国外银行及政府的主权贷款逐步增加31信用风险管理意义信用风险无所不在信用不仅对企业、公众领域影响越来越大,政府也全方位地进入信用领域(政府债务融资)信用风险因素成为影响社会经济的不可忽略的因素金融界对信用风险的关注日益加强32信用风险管理技术及发展信用风险管理技术及发展模型、管理技术33信用风险管理技术发展信用风险管理技术日臻完善,许多定量技术、支持工具和软件已付诸商业应用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比较成熟,在实践和理论上形成相应的体系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发展起步较晚,信用风险管理技术较先进的国际银行还有一定距离34信用风险管理的演进信用风险管理技术发生了大的变革,现代的信用风险管理以定量分析为主要手段,开发了信用风险定量分析和预测模型,使得信用风险管理更加精确和科学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商业银行越来越多地参与衍生品交易全球金融市场紧密联系,不同市场之间相互影响金融管制不断放松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35信用风险模型发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一些大银行开始关注信用风险的定量分析,试图建立定量信用风险的内部方法与模型Z、Z、ZETA计分模型JP摩根的CreditMetrics模型KMV公司的KMV模型瑞士银行金融产品开发部的CreditRisk+模型麦肯锡公司的CreditPortfolioView模型风险集中度量RCM模型(RiskConcentrationMeasurement)36计量PD的模型KMV模型是估计借款企业违约概率的方法,利用Black-Scholes期权定价公式,根据企业的违约距离与预期违约率(EDF)之间的对应关系,求出企业的预期违约率CreditPortfolioView模型麦肯锡模型则在CreditMetrics的基础上,对周期性因素进行了处理,将评级转移矩阵与经济增长率、失业率、利率、汇率、政府支出等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化,并通过蒙地卡罗模拟技术模拟周期性因素的“冲击”来测定评级转移概率的变化。

麦肯锡模型可以看成是对CreditMetrics的补充,它克服了CreditMetrics中不同时期的评级转移矩阵固定不变的缺点37计量LGD模型LGD的确定非常困难,原因在于破产过程的复杂性KMV公司的LOSSCALC模型根据违约资产的LGD历史数据,应用统计回归分析和模拟方法建立起预测模型,然后将相关经济变量的数据输入预测模型中,得出债务的LGD预测值38计量CVaR的模型CreditMetrics模型运用VAR框架,对贷款和非交易资产进行估价和风险计算CSFP(瑞士银行)信用风险附加计量模型盯市模型(MTM),计量预期到和未预期到的损失违约概率不再是离散的,而被模型化为具有一定概率分布的连续变量。

每一笔贷款被视作小概率违约事件,并且每笔贷款的违约概率都独立于其它贷款,这样,贷款组合违约概率的分布接近泊松分布模型考虑违约概率的不确定性和损失大小的不确定性,并将损失的严重性和贷款的风险暴露数量划分频段,计量违约概率和损失大小可以得出不同频段损失的分布,对所有频段的损失加总即为贷款组合的损失分布3940监管发展1988巴塞尔协议第一次公布了通用的资本充足度标准1999年6月修改1988年巴塞尔协议肯定了摩根等国际大银行所使用的计量信用风险的模型2004年6月巴塞尔协议II2010年9月巴塞尔协议III41信用风险转移贷款出售银行将贷款视为可销售的资产,采取各种方式出售贷款给其他投资者,收回货币资金并从中获得手续费分散集中化的信贷资产,提高其资产流动性,满足客户的大额信贷要求,满足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减少资本占用42信用风险转移贷款证券化开始于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后来被广泛地运用于其它贷款领域贷款证券化是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后,将信贷资产加以组合,并以其产生的现金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