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576787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13.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x

《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x

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第二节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自主学习』

一、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产业转移

(1)概念:

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2)分类

分类

范围

转移规律

区域产业转移

国内

发达地区转移到欠发达地区

先转移

轻工业,后转移重工业

国际产业转移 

跨国界

由发达国家转移到

发展中国家

(3)目的:

降低

生产成本,扩大

销售市场,追求更高利润。

2.影响因素

(1)劳动力因素:

劳动力在国际范围的流动性很小。

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自我探究] 在世界玩具市场上,“中国制造”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与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制造”的优势是什么?

提示 玩具制造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人口众多,具有大量的劳动力,并且劳动力的价格较低。

(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

发达国家内部交易成本较高,推动企业家向国外转移产业;发展中国家需要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

交易成本,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

(3)市场因素:

当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国内市场趋于饱和,或国内市场满足不了自身发展需要时,就会开辟国际市场。

(4)其他因素:

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

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

[自我探究] 从地域和产业类型两方面分析产业转移具有什么样的规律?

提示 从产业转移的地域来看,在国内由发达地区到欠发达地区,在国际由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从产业类型来看,先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再转移资金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二、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促进区域

产业结构调整

(1)发达国家或地区:

原主导产业顺利实现向国外转移,可使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

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条件。

(2)发展中国家或地区:

接受发达国家的

产业转移,可以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

工业化进程。

2.促进区域产业

分工与合作

(1)发展中国家:

主要发展处于成熟期或

衰退期的产业。

(2)发达国家:

主要发展处于

开发期和增长期的产业。

3.改变区域

地理环境

(1)表现:

改变了区域的

地理景观;伴随着

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

(2)发展中国家在接受发达国家

重化工业转移的同时,应充分估计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加强对废弃物排放的控制和综合治理。

4.改变劳动力

就业的空间分布

(1)转移国或地区:

减少国内或地区的

就业机会,常常引起失业人口的增加。

(2)转移对象或地区:

缓解

就业压力。

[自我探究] 结合产业转移对环境的影响,分析如何进行产业转移才能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提示 产业转移使得企业规模扩大,又可以为转入地带来经济效益,但转移还可能带来污染。

所以产业转移既要重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要重视环境效益。

只有三个效益有机结合,才能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自我反馈』

1.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向外转移,主要原因是珠江三角洲地区(  )

①劳动力成本上升 ②高素质劳动力数量不足 ③对外交通条件改善 ④优化产业结构的需要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答案 C

解析 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劳动力工资水平比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高,这促使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这也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需要。

2.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向外转移过程中,遇到的阻力主要是(  )

①转入地产业发展的配套设施不全 ②转出地的产业集聚效应较弱 ③转入地的环境污染严重 ④转出地的产业协作能力较强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答案 C

解析 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向外转移过程中,遇到的阻力主要是转入地产业发展的配套设施不全以及转出地的产业协作能力较强。

读“某产业转移示意图”,回答第3题。

3.该产业可能是(  )

A.碳酸饮料B.计算机软件开发

C.电子装配D.汽车制造

答案 C

解析 图中产业转移最早地区为硅谷,后来转移到台湾,再转移到珠江三角洲地区,由此可以判断该产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可推断该产业可能是电子装配工业。

『活动点拨』

[教材P87思考]

1.三例的加工地都在我国,a例是典型的两头在外;b例的原料地在国外、产品市场在国内;c例的产品市场在国外、原料地在国内。

2.a例主要是为了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资源;b例主要是受我国庞大的市场吸引;c例既利用我国的资源优势,又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优势。

3.在区位选择上,a厂家选择在我国离日本(原料地和市场)比较近的青岛,b厂家选择在对我国汽车市场有很大辐射作用的中心城市——北京(且北京自身市场潜力较大);c厂家选择在有优惠条件的且交通方便的特区城市——深圳。

[教材P88思考]

1.工业化之初,缺乏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但是劳动力价格较低。

2.劳动密集型产业从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或地区转移。

3.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价格相应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又会向劳动力价格较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或地区转移。

4.回答是否定的。

其一,长江三角洲地区吸引了庞大的打工族(包括农民工);其二,属于政策要求,如纺织工业。

[教材P89思考](上)

1.优越的区位条件方便交通,良好的工业基础便于工业联系,都可降低内部交易成本。

2.从多方面改善投资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办事效率,营造创新环境,搭建交流平台,提供优惠政策等。

[教材P89思考](下)

1.汽车的生产虽然已经实行了全球化,但是由于整车运输不便,并且许多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民族汽车工业,对进口汽车设置关税壁垒。

所以跨国公司要把汽车组装厂设置在市场广阔的区位。

2.我国鼓励汽车进入家庭有利于推动汽车销售,使我国的汽车市场具有广阔的潜力,对跨国汽车公司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教材P90~91活动]

1.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导致依赖于国际石油而建立起来的日本重化工业的制造成本提高,产品价格相应提高,从而削弱了日本重化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日元的大幅度升值,意味着日本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大幅度提高,日本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

例如,同样的日本产品,如果原来在国际市场上卖1美元,日元升值1倍后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售价就达2美元。

所以,以国际市场为依托的日本传统产业只好纷纷向海外转移。

3.自身市场满足不了发展需求,国际市场上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同类产品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

所以,日本企业在其国内发展的空间很小。

4.劳动力价格高反映为产品的价格高,而劳动力数量又满足不了企业进一步扩展对劳动力的需求。

所以,日本从事传统产业的国内企业生产受劳动力价格和数量的双重制约。

5.促进日本企业生产的区位选择向国土的南、北部和海外扩展。

6.“技术立国”的政策明显对传统产业在国内生产不利,即企业生产要么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换(这需要大量的投资),要么转向海外。

[教材P92思考]

1.经济水平处于第一级至第四级的国家或地区,依次应重点发展处于开发期、增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产业。

从东亚来看,按此规律,依次是日本—韩国及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我国大陆—朝鲜、蒙古。

2.加工环节的附加值很低,即利润很低,但一般耗用的劳动力较大。

3.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在接受产业转移时,要注意将研究、开发一起引进。

韩国的政策就是避免总跟在发达国家的后面。

[教材P93活动]

1.图5.16直观的显示了产业转移对日本经济的不利影响:

形成“产业转移出去的多,转移进来的少→国内生产投资不足,生产困难→市场萎缩→产业向外转移,外资不愿进入”的恶性循环。

2.

(1)重化工业的发展一方面需要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和技术工人,另一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先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有利于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的优势,积累资金和造就产业工人。

所以,劳动力丰富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往往从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开始。

(2)珠江三角洲和浙江省经济实力强,有发展资金密集型的重化工业的经济基础,而东北地区则有发展重化工业的工业基础。

但是,重化工业的发展需要有严格的环境评价,避免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

探究点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据新华社2016年5月9日电 记者日前从权威渠道获悉,相关部门正在酝酿中西部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一揽子鼓励政策。

对承接转移地区,给予土地使用、税收等方面的优惠,用工方面给予员工培训的支持,降低五险一金缴费比例等。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我国国内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向是什么?

(2)中西部接受产业转移应做哪些准备工作?

(3)广东省的部分产业没有向我国内地转移,而是转移到了越南。

其原因是什么?

[答案] 

(1)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提供优惠政策,提供资金、技术支持等。

(3)越南劳动力价格低;越南临海,海运便利;越南距广东较近,地理位置优越等。

产业转移的原因

1.产业转移的根本原因

产业转移的根本原因是利润,利润与生产成本、市场份额有直接关系,如下图所示:

2.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很多,其中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

在实际中,产业转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下面以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为例,来具体分析这些因素的影响。

(1)劳动力因素

(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

(3)市场因素

梯度转移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客观上存在梯度差异,高梯度地区通过不断创新并不断向外扩散求得发展,中、低梯度地区通过接受扩散或寻找机会求得发展。

下图为中国区域间产业转移梯度模式图。

读图完成

(1)~(3)题。

(1)我国不同区域间存在诸多的差异,造成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资源禀赋B.经济结构

C.开发战略D.能源结构

(2)关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叙述正确的是(  )

A.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中部向西部地区转移

B.劳动密集型产业已完成东部向中部地区的转移

C.西部地区没有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

D.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目前仍集中在东部地区

(3)中介机会是产业转移中介于企业及其转移潜在目标地之间,起沟通、协调、服务等作用的外在因素。

这种中介机会可能是(  )

①家乡投资 ②政府合作 ③能源供应 ④土地价格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

[思维流程] 

[答案] 

(1)D 

(2)D (3)A

[方法指导] 产业转移的原因

(1)三种产业转移的原因分析

类型

原因

典型案例

环境资源型

因为当地的环境、资源等问题而将当地的产业向其他区域转移

如美国东北部的产业向西、向南转移。

这样的产业转移,对迁出区来说,有利于环境的改善,但若不及时发展其他产业,也可能造成就业问题

市场转变型

因为寻求新的市场而发生的产业转移

如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

台商的机电企业、生产工厂转移至大陆,对于作为迁入区的大陆来说,可以缓解就业压力

布局调整型

是为实现地区内部产业布局的均衡发展,以发达地区带动其他地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如广东省政府提出的珠江三角洲地区部分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向山区转移的战略,并期望通过这次产业转移,使广东省的产业布局逐步实现“均衡分布,平衡发展”

(2)国际产业转移的原因分析

从产业转移的规律分析,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产业转移,主要是因为本国发展的制约性增强,发展中国家资源优势明显,可以充分利用发展中国家的优势资源;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消费能力增强,市场需求量增大。

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探究点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下图是我国七大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阴影部分)位置示意图。

读图探究下列问题。

(1)简述江西赣南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区位条件。

(2)简述湖北荆州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对当地发展产生的影响。

[答案] 

(1)地理位置优越,紧邻广东省,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向中部经济地带转移和辐射的较佳区域;土地、水、矿产等资源丰富,环境容量(承载力)大,环境优美;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市场广阔(内需拉动);交通便利;政策优惠等。

(2)有利影响: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区域资源开发,带动中部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不利影响:

可能加剧环境污染。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随着产业转移的发生,产业移出区和产业移入区在产业结构、生产分工、区域环境等方面均发生着变化,具体表现分析如下:

                   

读IT全球化竞争的金字塔模型示意图,回答

(1)~

(2)题。

(1)图中c是指(  )

A.制造和研发环节

B.品牌和核心技术

C.加工和组装环节

D.市场和运输环节

(2)据图可知今后我国IT产业发展的核心策略是(  )

A.发挥劳动力价格优势,增强产业竞争力

B.加强市场营销,努力拓展国际市场

C.促进产业集聚,进一步扩大规模效益

D.加大科技投入,由“IT制造”向“IT创造”升级

[思维流程] 

[答案] 

(1)B 

(2)D

[方法指导] 国际制造业布局、转移新趋势及我国应对策略

(1)制造业全球布局加快调整:

向发达国家回流,主要是智能制造及综合成本调整推动;向其他发展中国家及低收入国家转移,主要是基于劳动力成本及贸易优势。

(2)国际制造业向我国转移呈现新特点:

由利用劳动力优势向开拓中国消费市场过渡;由沿海布局向中西部梯度转移过渡;由个体转移向产业链整体性、集群性转移转变;从代工、接包等形式向产业合资合作全面发展。

(3)国际制造业转移新趋势下我国应对策略:

全面嵌入全球产业价值链,推动制造业功能和链条升级;搭建和延长国家产业价值链,形成东中西部梯度发展格局;推动部分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主导搭建国际产业链条。

探究点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近年来,江苏省南通市纺织和服装等企业“扎堆”向有着30多年纺织产业历史的河南省太康县转移,在太康县形成一座“南通纺织城”。

回答1~2题。

1.太康县吸引南通市纺织产业迁入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A.交通便捷

B.位于中原地带,市场广阔

C.劳动力丰富且廉价,纺织产业基础条件好

D.基础设施较完善

答案 C

解析 由材料“30多年纺织产业历史”可知,河南省太康县纺织产业基础条件好,有利于纺织产业迁入;太康县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南通市纺织产业迁入太康县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南通市纺织和服装等企业大量转移对南通市的影响主要是(  )

A.造成产业结构失调,不利于经济发展

B.造成人口性别比失衡,社会失稳

C.有利于促进第一产业的快速发展

D.造成短期内部分劳动力失业

答案 D

解析 南通市纺织和服装等企业大量转移有利于南通市产业升级,但会造成南通市短期内部分劳动力失业。

探究点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下图为“中国政区图”。

读图,完成3~4题。

3.乙省向甲省转移的主要产业是(  )

①技术密集型产业 ②资金密集型产业 ③资源密集型产业 ④劳动密集型产业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 C

解析 由图知,甲为山西省,乙为台湾省。

山西煤炭资源丰富,人口稠密,劳动力价格低。

由台湾向山西转移的产业应是资源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4.产业转移对甲省的有利影响有(  )

①提升产业结构 ②增加就业机会 ③提高城市化水平 ④改善生态环境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 移入山西的工业会耗费大量资源,排放大量废弃物,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压力。

  时间:

45分钟 

  满分:

100分

 [考点分布表]

考点

题号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2、5、6、7、9、10、12

(1)

(2)(4)、13

(1)

(2)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4、8、11、12(3)、13(3)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读我国产业转移路线图,回答1~2题。

1.下列不属于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承接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的是(  )

A.劳动力素质高B.地价低廉

C.濒临港澳,靠近东南亚D.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答案 A

解析 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承接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是良好的区位以及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著名的侨乡等。

2.近年来,造成珠江三角洲地区众多外资企业向长江三角洲地区转移的因素不包括(  )

A.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基础处于劣势

B.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的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处于劣势

C.靠近原料供应和能源基地

D.扩大市场范围

答案 C

解析 长江三角洲地区原料、能源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一样都缺乏。

读不同类型国家产业变化过程示意图,回答3~4题。

3.由图可知(  )

①Ⅰ类国家工业发展早,科技水平高 ②Ⅱ、Ⅲ类国家往往处于不利地位 ③Ⅱ、Ⅲ类国家产业升级速度取决于Ⅰ类国家 ④市场是产业升级的动力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 A

解析 由图可知,Ⅰ类国家工业发展早,科技水平高,为发达国家;Ⅱ、Ⅲ类为发展中国家;Ⅱ、Ⅲ类国家产业升级速度取决于Ⅰ、Ⅱ、Ⅲ类国家;市场是产业升级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而非动力。

4.我国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应该(  )

A.加快乙类产业的引进,推进工业化进程

B.与Ⅰ类国家合作,集中发展甲、乙类产业

C.加快有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D.只接纳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

答案 C

解析 我国在今后的产业结构调整中应加快有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自2013年至2015年,我国某知名IT公司陆续关闭位于珠江三角洲的制造工厂,只保留位于深圳的总部与研发中心,并相继在东南亚、非洲建立多个加工企业。

下图为IT产品生命周期示意图。

读图,完成5~6题。

5.该公司把总部与研发中心设在深圳的原因是深圳(  )

A.市场广阔B.劳动力充足

C.信息网络发达D.交通便利

答案 C

解析 IT产业的总部需要信息网络发达,利于联系交流;研发中心需要科技力量,是技术导向型产业。

6.该公司把产品制造厂转移至东南亚、非洲是为了(  )

A.降低劳动力成本B.扩大销售市场

C.方便资金筹措D.增加原料来源

答案 A

解析 产品制造厂是劳动力导向型工厂,东南亚和非洲经济落后,劳动力成本低,有利于提高利润。

产业同构系数是对产业相似程度的一种测度,指数越低,代表两区域产业结构相似度越小,反之,两区域产业结构有趋同现象。

下表为泛珠三角部分省区产业同构系数。

据此,完成7~8题。

7.与广东省存在最强互补关系的省级行政区是(  )

A.云南B.贵州C.四川D.湖南

答案 A

解析 根据表格分析广东省和云南省的产业同构系数最低,两区域产业结构相似度最小,产业互补关系明显。

8.2001~2006年,产业同构系数的变化说明泛珠三角地区(  )

A.产业结构趋于一致B.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C.产业分工逐步深化D.内部竞争更加激烈

答案 C

解析 根据表格数据分析,从2001到2006年,产业同构系数在变小,说明区域产业相似度降低,产业分工逐步深化。

广东省顺德区凭借家电产业规模庞大、名牌云集、配套完善的优势,成为全国最大的家用电器生产基地,是“中国家电之都”“中国燃气具之都”。

近年,顺德家电产业不断向安徽部分城市转移(下图)。

据此完成9~11题。

9.图中箭头代表的可能是(  )

A.资金和能源B.资金和技术

C.能源和人才D.政策和资源

答案 B

解析 据图可知,顺德位于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技术水平较高,故图中箭头代表的可能是资金和技术,B项正确;珠三角地区能源供应不足,不可能转移能源,故A、C两项错误;政策不能转移,故D项错误。

10.图示现象指向安徽省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接近原料产地,降低生产成本

B.接近消费市场,降低交易费用

C.接近廉价劳动力市场,降低生产成本

D.接近高等院校,获得技术支持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可知,顺德家电产业不断向安徽部分城市转移,该类型企业属于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安徽省接近廉价劳动力市场,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故C项正确。

11.有人说,该现象会对顺德经济发展带来“阵痛”,你认为带来的“阵痛”可能是(  )

A.就业机会减少B.生态恶化加重

C.环境质量下降D.资源消耗增加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可知,顺德家电产业不断向安徽部分城市转移,该类型企业属于劳动力导向型产业,产业的转出,会导致失业率上升,就业机会减少,故A项正确;生态环境和环境质量会改善,故B、C两项错误;资源消耗会减少,故D项错误。

二、综合题(共56分)

1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8分)

下图为浙江纺织服装业向新疆转移示意图。

(1)从产品生产成本角度,说出新疆承接浙江纺织服装生产加工企业的有利条件。

(4分)

(2)分析浙江将纺织服装产品的研发设计、市场营销等部门保留在原地的原因。

(6分)

(3)分别说出产业转移对新疆、浙江两省区社会经济的有利影响。

(12分)

(4)“十二五”期间,新疆欲将乌鲁木齐打造成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的核心城市。

分析乌鲁木齐成为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核心城市的主要区位优势。

(6分)

答案 

(1)接近原料产区(或原料丰富);土地和劳动力价格低。

(2)接近东部科技发达地区,人才聚集;具有稳定的消费市场(或原有的销售渠道好,或消费市场广阔);易于获取市场信息。

(3)对新疆:

增加就业机会;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促进经济发展。

对浙江:

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加速经济发展。

(4)为省级行政中心,商业贸易基础设施完善;陆、空交通便利,利于我国与邻国的贸易往来。

解析 第

(1)题,主要从原料、劳动力成本、地价等角度分析。

(2)题,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市场广阔、技术力量强,因而研发、营销等部门保留在东部地区。

第(3)题,对迁入区主要是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化与工业化的进程;对迁出区主要是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加速经济发展。

第(4)题,作为省级行政中心,乌鲁木齐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8分)

材料 产业转移作为生产力空间转移的一种方式,既是“珠三角”地区加快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江西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外力。

对于江西省来说,认清自身的优势与劣势以及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可能对现有产业结构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扬长避短,积极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无疑是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基本方略之一。

(1)近年来,“珠三角”地区制造企业的日子为什么“越来越难过”?

(10分)

(2)江西省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的原因是什么?

(6分)

(3)江西省在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你有哪些好的建议?

(12分)

答案 

(1)“珠三角”地区制造业的相关政策优势不再明显;劳动力、地价等生产成本上升;受南岭阻隔,“珠三角”地区的经济腹地相对较小;“珠三角”地区的环境污染加剧。

(2)实现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就业机会;更好地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3)要合理、有针对性地承接产业,着眼于构建能源工业等基础性工业和能吸引大量劳动力就业的加工制造业;优化劳动力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