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江西省吉安市新高考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576639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310.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江西省吉安市新高考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学年江西省吉安市新高考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学年江西省吉安市新高考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学年江西省吉安市新高考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学年江西省吉安市新高考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江西省吉安市新高考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docx

《学年江西省吉安市新高考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江西省吉安市新高考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江西省吉安市新高考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docx

学年江西省吉安市新高考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

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恒温恒容的容器中进行反应2SO3(g)

2SO2(g)+O2(g),若反应物浓度由1mol/L降到0.8mol/L需10s,那么由0.8mol/L降到0.4mol/L,需反应的时间为

A.等于10sB.小于10sC.等于20sD.大于20s

2.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Na2O2——有离子键和共价键B.HCl气体溶于水——共价键被破坏

C.NaCl晶体溶于水——离子键被破坏D.氢氧化钠熔化——离子键和共价键均被破坏

3.下列烷烃在光照下与氯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一氯代烃的是(  )

A.正丁烷B.异丁烷C.甲烷D.丙烷

4.某有机物其结构简式如图,关于该有机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能使酸性KMnO4溶液、溴水褪色,原理相同

B.1mol该有机物能与H2发生反应,消耗H2物质的量为4mol

C.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聚反应

D.该有机物苯环上的一个H被取代,有3种同分异构体

5.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C2H5OH→C2H4↑+H2OB.CH2=CH2+Br2→CH2Br-CH2Br

C.

D.2CH3CHO+O2→2CH3COOH

6.将1molCH4和适量的O2在密闭容器中点燃,充分反应后,CH4和O2均无剩余,且产物均为气体(101kPa,120℃),总质量为72g,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将产物通过碱石灰,则不能被完全吸收

B.若将产物通过浓硫酸,充分吸收后,浓硫酸增重18g

C.产物的平均摩尔质量为24g.mol-1

D.反应中消耗O256g

7.苹果酸是一种性能优异的食品添加剂,其结构简式如右图所示,下列关于苹果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苹果酸中有4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

B.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消去反应

C.1mol苹果酸最多能与3molNaOH反应

D.苹果酸不能通过缩聚反应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①将硫酸钡放入水中不能导电,硫酸钡是非电解质;

②氨溶于水得到氨水溶液能导电,氨水是电解质;

③固态氯化氢不导电,液态氯化氢可以导电;

④硫酸氢钠电离出的阳离子有氢离子,硫酸氢钠是酸;

⑤电解质放在水中一定能导电,非电解质放在水中一定不导电。

A.仅①④B.仅①④⑤

C.仅②③D.①②③④⑤

9.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A.H2S

2H++S2-B.HClO

H++ClO-

C.H2O

2H++O2-D.CH3COONH4

NH4++CH3COO-

10.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已知镍镉电池的电解质溶液是KOH溶液,放电时的电池反应是:

Cd+2NiO(OH)+2H2O=Cd(OH)2+2Ni(O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电解质溶液的密度减小B.放电时K+向Cd极区移动

C.充电时阳极Cd元素被氧化D.充电时阴极附近的pH增大

11.下列措施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是()

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解决电力紧张问题

B.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居民提供生活用热水

C.为了减少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排放,工业废气排放到大气之前必须回收处理

D.用杂草、生活垃圾等有机废弃物在沼气池中发酵产生沼气,作家庭燃气能源

12.能把苯、四氯化碳、酒精、己烯四种物质区别开来的一种试剂是

A.碳酸钠溶液B.溴水C.水D.石蕊试液

13.X、Y、Z均为短周期元素,其简单离子X+、Y3+、Z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

X+>Y3+>Z2-B.碱性:

XOH>Y(OH)3

C.单质的还原性:

X>YD.原子序数:

Y>X>Z

14.镁-空气电池可用于海滩救生设备和高空雷达仪等。

该电池两个电极分别是金属镁和不锈钢丝,其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极材料为镁B.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O2+2H2O+4e−=4OH−

C.电流方向:

b极→a极D.每消耗1molMg,导线中共流过NA电子

15.某学生进行蔗糖的水解实验,并检验水解产物中是否含有葡萄糖。

他的操作如下:

取少量纯蔗糖加适量水配成溶液;在蔗糖溶液中加入3~5滴稀硫酸;将混合液煮沸几分钟、冷却;在冷却后的溶液中加入银氨溶液,在水浴中加热。

实验结果没有银镜产生。

其原因是

A.蔗糖尚未水解

B.蔗糖水解的产物中没有葡萄糖

C.加热时间不够

D.煮沸后的溶液中没有加碱,以中和作催化剂的酸

16.下列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乙烯通入溴水中B.光照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

C.苯与溴水混合后撒入铁粉D.在镍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苯与氢气反应

17.分子式为C5H10O2且可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的有机化合物有(不含立体异构)

A.4种B.6种C.7种D.9种

18.已知2SO2(g)+O2(g)

2SO3(g)(正反应方向放热)。

若在500℃和催化剂的作用下,该反应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降低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B.使用催化剂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但反应限度一定不会改变

C.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最后变为0

D.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SO2和SO3的浓度一定相等

19.(6分)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构成原电池正极和负极的材料必须是两种金属

B.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

C.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不会出现一层铁

D.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

20.(6分)X、Y、Z是三种短周期的主族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如图,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形成的氢化物只有一种

B.原子半径:

Y>Z

C.X和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D.X的最低负化合价为-3

二、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1.(6分)燃烧法是测定有机化合物分子式的一种重要方法。

将0.2mol有机化合物A与标准状况下17.92L氧气混合点燃,两者刚好反应,只得到三种产物:

CO、CO2和H2O。

将全部产物依次通入足量的浓硫酸和碱石灰中,浓硫酸增重14.4克,碱石灰增重17.6克。

剩余气体通过足量灼热氧化铜,测得固体质量减少6.4g,试分析:

(1)有机化合物A的分子式(要求写出推理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有机化合物A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成产生气体,请写出A所有可能的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2.(8分)有一含NaCl、Na2CO3•10H2O和NaHCO3的混合物,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通过测量反应前后C、D装置质量的变化,测定该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1)加热前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操作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A、C、D中盛放的试剂分别为A_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

(3)若将A装置换成盛放NaOH溶液的洗气瓶,则测得的NaCl含量将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下同);若B中反应管右侧有水蒸气冷凝,则测定结果中测定结果中NaHCO3的含量将___________;若撤去E装置,则测得Na2CO3•10H2O的含量____________。

(4)若样品质量为wg,反应后C、D增加的质量分别为m1g、m2g,由此可知混合物中NaHCO3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含w、m1、m2的代数式表示)。

四、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3.(8分)双草酸酯(CPPO)是冷光源发光材料的主要成分,合成路线设计如下:

已知:

+HCl

(1)CH2=CH2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

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2)常温下A是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与金属Na反应产生气体。

A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

(3)反应物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4)下列关于CPPO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1个CPPO分子中含10个H原子

b.CPPO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

c.合成CPPO过程中的反应②③都属于取代反应

(5)草酸(HOOC-COOH)与乙二醇(HOCH2CH2OH)在一定条件下聚合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6)已知卤代烃性质:

R-X+NaOH→R-OH+NaX(R=烷基,X=Br-或I-)。

请用几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由CH2=CH2合成E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

五、综合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4.(10分)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

(1)工业中用氯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氨气,有关方程式如下:

3H2(g)+N2(g)⇌2NH3(g)+92.4kJ

①对于该反应:

要使反应物尽可能快的转化为氨气,可采用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要使反应物尽可能多的转化为氨气,可采用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

(均选填字母)

A.较高温度B.较低温度C.较高压强D.较低压强E.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工业上对合成氨适宜反应条件选择,是综合考虑了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和设备材料等的影响。

②该反应达到平衡后,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以下分析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

(选填字母)

A.升高温度,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B.增大压强,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C.减小生成物浓度,对逆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③某化工厂为了综合利用生产过程中副产品CaSO4,和相邻的合成氨厂联合设计了制备(NH4)2SO4的工艺流程(如图),该流程中:

向沉淀池中通入足量的氨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循环使用的X是__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2)实验室中可以用铵盐与强碱共热得到氨气。

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0.01mol/L硝酸铵溶液0.5L,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可产生氨气_____L(标准状态)。

②若有硝酸铵和硫酸铵的混合溶液0.5L,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可产生氨气0.025mol;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产生0.01mol白色沉淀,则原混合液中,硝酸铵的浓度为_______mol/L。

③现有硝酸铵、氯化铵和硫酸铵的混合溶液VL,将混合溶液分成两等分:

一份溶液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共产生氨气Amol;另一份溶液中慢慢滴入Cmol/L的氯化钡溶液BL,溶液中SO42-恰好全部沉淀;将沉淀过滤后,在滤液中继续滴入硝酸银溶液至过量,又产生Dmol沉淀。

则原混合溶液中,氯化铵的浓度为________mol/L,硝酸铵的浓度为_______mol/L。

(用含有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D

【解析】

【详解】

反应物A的浓度由1mol/L降到0.8mol/L时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

=

=0.02mol·L-1·s-1,假设以0.02mol·L-1·s-1的反应速率计算反应物A的浓度由由0.8mol/L降到0.4mol/L所需反应时间为t=

=

=20s,实际上A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是随着物质浓度的减小而减小,所以反应物A的浓度由0.8mol/L降到0.4mol/L的平均反应速率小于0.02mol·L-1·s-1,所以所用时间应大于20s。

故选D。

2.D

【解析】分析:

A.钠离子与过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氧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

B.HCl中存在共价键,溶于水发生电离;

C.NaCl中存在离子键,溶于水发生电离;

D.氢氧化钠熔化电离出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详解:

A.钠离子与过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氧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所以Na2O2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A正确;

B.HCl中存在共价键,溶于水发生电离,所以H-Cl共价键被破坏,B正确;

C.NaCl中存在离子键,溶于水发生电离,钠离子与氯离子之间的离子键被破坏,C正确;

D.氢氧化钠熔化电离出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只破坏离子键,共价键没有被破坏,D错误。

答案选D。

3.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正丁烷的结构简式为:

CH3CH2CH2CH3,分子中有2种氢原子,其一氯代物有2种,故A错误;

B.异丁烷的结构简式为:

CH3CH(CH3)CH3,分子中有2种氢原子,其一氯代物有2种,故B错误;

C.甲烷的结构简式为:

CH4,分子中只有1种氢原子,其一氯代物只有1种,故C正确;

D.丙烷的结构简式为:

CH3CH2CH3,分子中有2种原子,其一氯代物有2种,故D错误;

故选:

C。

4.A

【解析】试题分析:

A.该有机物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的是氧化反应,能使溴水褪色,发生的是加成反应,反应原理不同,A项错误;B.该有机物含有一个碳碳双键和一个苯环,1mol该有机物能与H2发生反应,消耗H24mol,B项正确;C.该有机物分子含有一个碳碳双键,能发生加聚反应,C项正确;D.苯环上有邻、间、对三种位置,所以该有机物苯环上的一个H被取代,有3种同分异构体,D项正确;答案选A。

考点:

考查常见有机物官能团的性质。

5.C

【解析】分析:

有机物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取代反应,根据定义进行判断。

详解:

A.C2H5OH→C2H4↑+H2O属于消去反应,故A错误; 

B.CH2=CH2+Br2→CH2Br-CH2Br属于加成反应,故B错误; 

C.

属于取代反应,故C正确; 

D.2CH3CHO+O2→2CH3COOH属于氧化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取代反应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常见的有机反应的类型、概念及判断方法,明确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消去反应等之间的反应原理及区别。

6.B

【解析】

试题分析: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m(O2)=72g-16g=56g,n(O2)=

=1.75mol,由CH4+2O2→CO2+2H2O可知,若产物均为CO2和H2O,则消耗2molO2,故反应生成的产物应有CO,CO既不能被碱石灰吸收,也不能被浓硫酸吸收,A正确;B、由H原子守恒可知,反应生成的n(H2O)=2mol,m(H2O)=36g,因此若将产物通过浓硫酸,充分吸收后,浓硫酸增重36g,B错误;C、由C原子守恒可知,CO和CO2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等于CH4的物质的量,即为1mol,则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1mol+2mol=3mol,产物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24g·mol-1,C正确;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消耗氧气是56g,D正确,答案选B。

考点:

考查有机物燃烧的计算。

7.B

【解析】

【详解】

A选项,苹果酸没有对称性,也没有等位碳,因此它有5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故A错误;

B选项,它能发生酯化反应即取代反应,羟基相连的碳的相邻碳上有C—H键,即能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消去反应,故B正确;

C选项,1mol苹果酸有2mol羧基,羧基和NaOH反应,羟基不与NaOH反应,因此只能消耗2molNaOH,故C错误;

D选项,苹果酸可以通过羧基羟基发生缩聚反应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点睛】

羟基和钠反应、不和氢氧化钠、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反应;

羧基和钠反应、氢氧化钠、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都要反应;

8.D

【解析】

【详解】

①虽然硫酸钡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只要溶解就完全电离,硫酸钡在熔融状态下,能完全电离,所以硫酸钡是电解质,①错误;

②氨气在水溶液里,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导致导电,不是氨气自身电离,所以氨气是非电解质,②错误;

③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是因电解质自身可以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固态的氯化氢不导电,液态的氯化氢只有氯化氢分子,不能导电,③错误;

④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叫做酸,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硫酸氢钠能电离出氢离子、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属于盐,④错误;

⑤电解质放在水中不一定能导电,如碳酸钙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难溶于水,几乎不导电。

碳酸钙在熔融状态下,能完全电离,碳酸钙是电解质;非电解质放在水中不一定不导电,如NH3在水溶液里,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而导电,氨气自身未电离,所以氨气是非电解质,⑤错误;

答案选D。

【点睛】

本题重点考查了电解质、非电解质概念的辨析、电解质与导电的关系的判断,抓住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电解质导电是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注意要学会举例排除法的筛选。

9.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多元弱酸分步电离,氢硫酸电离方程式为:

H2S

H++HS-,HS-

H++S2-,故A错误;

B.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用“

”号,次氯酸为弱酸,其电离方程式为:

HClO

H++ClO-,故B正确;

C.H2O为弱电解质,其电离方程式为2H2O

H3O++OH-或故H2O

H++OH-,C错误;

D.CH3COONH4为强电解质,溶液中完全电离出铵根离子和乙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

CH3COONH4=NH4++CH3COO-,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电离方程式书写,掌握正确书写电离方程式的方法,并能正确判断电离方程式的正误是解答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10.D

【解析】

【详解】

A、根据反应式可知,放电时消耗溶剂水,因此氢氧化钾溶液的密度增大,A不正确;

B、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是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电子经导线传递到正极,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放电时K+向正极NiO(OH)区移动,B不正确;

C、充电可以看做是放电的逆反应,所以充电时原来的正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做阳极,电极反应式为Ni(OH)2-e-+OH-=NiO(OH)+H2O,因此充电时Ni元素被氧化,C不正确;

D、充电时Cd(OH)2是阴极,得到电子,电极反应式为Cd(OH)2+2e-=Cd+2OH-,所以充电时阴极附近的pH增大,D正确;

答案选D。

11.A

【解析】分析:

A.火力发电排放大量的污染物;

B.太阳能热水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的装置;

C.工业废气含有有毒物质,排放到大气之前必须回收处理;

D.根据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以及甲烷燃烧的特点来回答。

详解:

A.火力发电不能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不符合节能减排,A错误;

B.太阳能热水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不会产生环境污染,B正确;

C.工业废气含有有毒物质如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等,排放到大气之前必须回收处理,防止造成污染,C正确;

D.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后产生水和二氧化碳,对空气无污染,D正确。

答案选A。

12.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有机物的水溶性、密度与水的大小等性质,如苯和己烯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四氯化碳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大,而酒精能够溶于水,故可根据A、B、C、D四种物质与题干中四种有机物混合后溶液的分层现象来判断。

【详解】

A.碳酸钠溶液与四种有机物相混合后,苯和己烯在其中的现象一样,都是溶液分层且在上层,无法区别,故A项错误;B.溴水与四种有机物混合后溶液不分层的为酒精,分层且上层为橙色的为苯,分层且下层为橙色的为四氯化碳,分层但两层均为无色的为己烯,故B项正确;C.水与四种有机物相混合后苯和己烯的现象相同,无法区别,故C项错误;D.石蕊试液与四种有机物相混合后与C中的现象相同,也是无法区别出苯和己烯,故D项错误;答案选B。

【点睛】

溴水与苯、四氯化碳、己烯三种有机溶剂相混合时,苯的四氯化碳都能因为萃取而使溴水层褪色,而己烯还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导致溶液上下两层均为无色,此区别易混淆,需特别强调。

13.A

【解析】

【分析】

【详解】

A、X+、Y3+、Z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所以离子半径取决于核电荷数,核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根据“阴上阳下”的原则判断核电荷数的大小关系是Y>X>Z,所以离子半径:

Z2->X+>Y3+,故A错误;

B、X、Y同周期,Y在X的右侧,所以X的金属性强于Y,碱性:

XOH>Y(OH)3,故B正确;

C、X、Y同周期,Y在X的右侧,所以X的金属性强于Y,单质的还原性X>Y,故C正确;

D、根据以上分析得原子序数:

Y>X>Z,故D正确。

答案选A。

14.B

【解析】

【分析】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装置为原电池装置,b极为原电池的负极,镁失电子生成氢氧化镁,a极为正极,氧气得电子与水作用生成氢氧根离子;

【详解】

A.根据已知信息a极为正极,材料为不锈钢丝,A错误

B.a电极为正极,氧气得电子与水反应生成氢氧根离子,电极反应式O2+2H2O+4e−=4OH−,B正确;

C.电子的流向:

b极→a极,电流与电子相反,C错误;

D.每消耗1molMg,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失去2mol电子,则导线中共流过2NA电子,D错误;

答案为B

15.D

【解析】

葡萄糖的检验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在酸性条件下不能有银镜产生,蔗糖水解在酸性溶液中进行,因此首先要加入氢氧化钠中和硫酸,然后再加入银氨溶液,在水浴中加热,答案选D。

16.B

【解析】

【详解】

A、乙烯通入溴水中为加成反应,A错误;

B、光照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为取代反应,B正确;

C、苯与溴水混合后撒入铁粉,不反应,与液溴才反应,C错误;

D、在镍做催化剂的条件下,苯与氢气反应,为加成反应,D错误。

答案选B。

17.A

【解析】能与NaHCO3反应生成CO2,说明含有羧基,先写出5个碳原子的碳链形式:

C-C-C-C-C、

,羧基只能在碳端,因此有4种结构,故选项A正确。

18.B

【解析】分析:

A、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

B、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

C、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不为0;

D、平衡时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物质间的浓度不一定相等。

详解:

A、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小,A错误;

B、使用催化剂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但反应限度一定不会改变,B正确;

C、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达到平衡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不等于0,C错误;

D、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SO2和SO3的浓度不再变化,不一定相等,D错误。

答案选B。

19.A

【解析】

【详解】

A.构成原电池正负极的材料不一定是两种金属,可能是金属和导电的非金属,如石墨,A错误;

B.铁比铜活泼,铁为负极,铜为正极,氢离子在正极放电,铜片表面出现气泡,B正确;

C.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发生反应Cu+2FeCl3=2FeCl2+CuCl2,在铜片表面不会出现一层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